sumif公式模式详解以及举例说明

yinshiw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sumif公式模式详解以及举例说明
1、请详细说明例子中"B2:B5"所代表的含义及其作用:=SUMIF(A1:A8,">0",B2:B5)
2、公式答疑:从C1:C50中分别有字母N、Y,请帮忙编写一款计算Y个数的sumif的公式.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0008180217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100%
=SUMIF(A1:A8,">0",B2:B5)
A1:A8中大于0的行对应的B列的值相加,公式中求和列B的行数与A列不一致,函数会自动将B2:B5扩展到B2:B8再求和
第二问
=countif(C1:C50,"Y")
1年前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单位换算公式?
tjyt516721年前3
静49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85%
什么类型的?
照明功率密度计算公式
wendyshelly1年前1
吮指gg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78.9%
计算面积内,所有照明设备的总功率/计算面积
初二下册物理重点公式
cathy02221年前1
sghdshg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0.9%
压强单位:牛/米2;专门名称:帕斯卡(Pa)
公式: F=PS 【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2.】
改变压强大小方法:①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②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⒉液体内部压强:【测量液体内部压强:使用液体压强计(U型管压强计).】
产生原因: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动性,对器壁产生压强.
规律:①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③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 [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
公式:P=ρgh h:单位:米; ρ:千克/米3; g=9.8牛/千克.
⒊大气压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1个标准大气压=76厘米水银柱高=1.01×105帕=10.336米水柱高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气压计(水银气压计、盒式气压计).
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规律:海拔越高,气压越小,即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沸点也降低.
六、浮力
1.浮力及产生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3.浮力计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压力差
4.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 且 ρ物G物 且 ρ物2f f
CPK公式怎样输入
summer_bigo1年前1
lu317100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CPK计算方法:
Ca=(X-U)/(T/2) , 计算出制程准确度:Ca值 (X为所有取样数据的平均值)
Cp =T/6σ , 计算出制程精密度:Cp值
Cpk=Cp(1-|Ca|) , 计算出制程能力指数:Cpk值
Cpk的评级标准:(可据此标准对计算出之制程能力指数做相应对策)
A++级 Cpk≥2.0 特优 可考虑成本的降低
A+ 级 2.0 > Cpk ≥ 1.67 优 应当保持之
A 级 1.67 > Cpk ≥ 1.33 良 能力良好,状态稳定,但应尽力提升为A+级
B 级 1.33 > Cpk ≥ 1.0 一般 状态一般,制程因素稍有变异即有产生不良的危险,应利用各种资源及方法将其提升为 A级
C 级 1.0 > Cpk ≥ 0.67 差 制程不良较多,必须提升其能力
D 级 0.67 > Cpk 不可接受 其能力太差,应考虑改善制程
CPK学习网:http://www.***.net/BBS/index.asp?id8002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热烈与孤独1年前6
维嵌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6.4%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 面积 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 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二、单位换算
(1)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4)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 2市斤
(5)1公顷=10000平方米 1亩=666.666平方米
(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7)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8)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三、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四、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
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7.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 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五、特殊问题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1)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3)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1)一般公式: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2)两船相向航行的公式:
甲船顺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静水速度+乙船静水速度
(3)两船同向航行的公式:
后(前)船静水速度-前(后)船静水速度=两船距离缩小(拉大)速度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5%)
工程问题
(1)一般公式: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2)用假设工作总量为“1”的方法解工程问题的公式:
1÷工作时间=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
高二物理公式!
YY的季节1年前2
instante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5%
六、电场
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
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
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 {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
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 {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
6.电场力:F=qE {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
7.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
8.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
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
9.电势能:EA=qφA {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
10.电势能的变化ΔEAB=EB-EA {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位置到B位置时电势能的差值}
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AB=-WAB=-qUAB (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
12.电容C=Q/U(定义式,计算式) {C:电容(F),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
1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εS/4πkd(S:两极板正对面积,d: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ω:介电常数)
常见电容器
1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Vo=0):W=ΔEK或qU=mVt2/2,Vt=(2qU/m)1/2
15.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Vo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不考虑重力作用的情况下)
类平 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L=Vot(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极板中:E=U/d)
抛运动 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at2/2,a=F/m=qE/m
注:
(1)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电量分配规律:原带异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分,原带同种电荷的总量平分;
(2)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负电荷,电场线不相交,切线方向为场强方向,电场线密处场强大,顺着电场线电势越来越低,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
3)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要求熟记;
(4)电场强度(矢量)与电势(标量)均由电场本身决定,而电场力与电势能还与带电体带的电量多少和电荷正负有关;
(5)处于静电平衡导体是个等势体,表面是个等势面,导体外表面附近的电场线垂直于导体表面,导体内部合场强为零,
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净电荷只分布于导体外表面;
(6)电容单位换算:1F=106μF=1012PF;
(7)电子伏(eV)是能量的单位,1eV=1.60×10-19J;
(8)其它相关内容:静电屏蔽/示波管、示波器及其应用等势面.
七、恒定电流
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
2.欧姆定律:I=U/R {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
3.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率(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
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外
{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
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
6.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此W=Q=UIt=I2Rt=U2t/R
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P总
{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U:路端电压(V),η:电源效率}
9.电路的串/并联 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 并联电路(P、I与R成反比)
电阻关系(串同并反) R串=R1+R2+R3+ 1/R并=1/R1+1/R2+1/R3+
电流关系 I总=I1=I2=I3 I并=I1+I2+I3+
电压关系 U总=U1+U2+U3+ U总=U1=U2=U3
功率分配 P总=P1+P2+P3+ P总=P1+P2+P3+
10.欧姆表测电阻
(1)电路组成 (2)测量原理
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o使电表指针满偏,得
Ig=E/(r+Rg+Ro)
接入被测电阻Rx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
Ix=E/(r+Rg+Ro+Rx)=E/(R中+Rx)
由于Ix与Rx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
(3)使用方法:机械调零、选择量程、欧姆调零、测量读数{注意挡位(倍率)}、拨off挡.
(4)注意:测量电阻时,要与原电路断开,选择量程使指针在中央附近,每次换挡要重新短接欧姆调零.
11.伏安法测电阻
电流表内接法:电流表外接法:
电压表示数:U=UR+UA 电流表示数:I=IR+IV
Rx的测量值=U/I=(UA+UR)/IR=RA+Rx>R真 Rx的测量值=U/I=UR/(IR+IV)=RVRx/(RV+R)>RA [或Rx>(RARV)1/2] 选用电路条件Rx
三角函数公式大全
wdradsj21511年前4
mylh020131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75%
倒数关系:  tanα ·cotα=1  sinα ·cscα=1  cosα ·secα=1   商的关系:   sinα/cosα=tanα=secα/cscα  cosα/sinα=cotα=cscα/secα  平方关系:  sin^2(α)+cos^2(α)=1  1+tan^...
顺水逆水公式
罗神将1年前1
joojojo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船在静止的水面上的的速度为V1,水流的速度为V2,那么顺水船的速度为V1+V2,逆水船的速度为V1-V2
大一高数公式大全大一上册高数
yuuw1年前2
TSB3000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100%
来这里,都有
数学初二公式大全
reack611年前2
娜么美丽啊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64.3%
有专门的公式小册子卖,很全,很好用,我上初中高中的时候就买过一本,随时放在身边翻看,很有用
等比数列 Sn+m=Sm+q^m*Sn 公式推导?
等比数列 Sn+m=Sm+q^m*Sn 公式推导?
如题,这个公式是怎么推到出来的 等号左边的n+m是下标.
liubin09721年前1
2786423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S(n+m)-Sm=A(m+1)+A(m+2)+……+A(m+n)
A(m+1)=A1×q^m
A(m+2)=A2×q^m
……
A(m+n)=An×q^m
上式相加
A(m+1)+A(m+2)+……+A(n+m)
=(A1+A2+……+An)×q^m
=Sn×q^m
S(n+m)=Sm+q^m×Sn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急需
yulejinyuyan1年前5
aysatache 共回答了9个问题 | 采纳率88.9%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 面积 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 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二、单位换算
(1)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4)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 2市斤
(5)1公顷=10000平方米 1亩=666.666平方米
(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7)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8)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三、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四、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
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7.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 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五、特殊问题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1)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3)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1)一般公式: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2)两船相向航行的公式:
甲船顺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静水速度+乙船静水速度
(3)两船同向航行的公式:
后(前)船静水速度-前(后)船静水速度=两船距离缩小(拉大)速度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5%)
工程问题
(1)一般公式: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2)用假设工作总量为“1”的方法解工程问题的公式:
1÷工作时间=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
1÷单位时间能完成的几分之几=工作时间
三角函数公式大全
_火星公主_1年前7
nanyanqi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100%
三角函数常用公式:(^表示乘方,例如^2表示平方)
正弦函数 sinθ=y/r
余弦函数 cosθ=x/r
正切函数 tanθ=y/x
余切函数 cotθ=x/y
正割函数 secθ=r/x
余割函数 cscθ=r/y
以及两个不常用,已趋于被淘汰的函数:
正矢函数 versinθ =1-cosθ
余矢函数 vercosθ =1-sinθ
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式:
·平方关系:
sin^2(α)+cos^2(α)=1
tan^2(α)+1=sec^2(α)
cot^2(α)+1=csc^2(α)
·积的关系:
sinα=tanα*cosα
cosα=cotα*sinα
tanα=sinα*secα
cotα=cosα*cscα
secα=tanα*cscα
cscα=secα*cotα
·倒数关系:
tanα·cotα=1
sinα·cscα=1
cosα·secα=1
直角三角形ABC中,
角A的正弦值就等于角A的对边比斜边,
余弦等于角A的邻边比斜边
正切等于对边比邻边,
三角函数恒等变形公式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辅助角公式:
Asinα+Bcosα=(A^2+B^2)^(1/2)sin(α+t),其中
sint=B/(A^2+B^2)^(1/2)
cost=A/(A^2+B^2)^(1/2)
·倍角公式:
sin(2α)=2sinα·cosα=2/(tanα+cotα)
cos(2α)=cos^2(α)-sin^2(α)=2cos^2(α)-1=1-2sin^2(α)
tan(2α)=2tanα/[1-tan^2(α)]
·三倍角公式:
sin(3α)=3sinα-4sin^3(α)
cos(3α)=4cos^3(α)-3cosα
·半角公式:
sin(α/2)=±√((1-cosα)/2)
cos(α/2)=±√((1+cosα)/2)
tan(α/2)=±√((1-cosα)/(1+cosα))=sinα/(1+cosα)=(1-cosα)/sinα
·降幂公式
sin^2(α)=(1-cos(2α))/2=versin(2α)/2
cos^2(α)=(1+cos(2α))/2=vercos(2α)/2
tan^2(α)=(1-cos(2α))/(1+cos(2α))
·万能公式:
sinα=2tan(α/2)/[1+tan^2(α/2)]
cosα=[1-tan^2(α/2)]/[1+tan^2(α/2)]
tanα=2tan(α/2)/[1-tan^2(α/2)]
·积化和差公式:
sinα·cosβ=(1/2)[sin(α+β)+sin(α-β)]
cosα·sinβ=(1/2)[sin(α+β)-sin(α-β)]
cosα·cosβ=(1/2)[cos(α+β)+cos(α-β)]
sinα·sinβ=-(1/2)[cos(α+β)-cos(α-β)]
·和差化积公式:
sinα+sinβ=2sin[(α+β)/2]cos[(α-β)/2]
sinα-sinβ=2cos[(α+β)/2]sin[(α-β)/2]
cosα+cosβ=2cos[(α+β)/2]cos[(α-β)/2]
cosα-cosβ=-2sin[(α+β)/2]sin[(α-β)/2]赞同50| 评论
梯形周长公式
oooocao1年前3
旭日0001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梯形周长 =上底+下底+两腰长的和
老师!初中概率试题,公式,说明,
王府_ii1年前0
共回答了个问题 | 采纳率
高中数学极限基本公式
潜底1年前1
xiaoni1 共回答了29个问题 | 采纳率89.7%
记住无穷小替换
广东2012,初一上册数学知识重点,公式.
火湖安魂曲1年前1
abaa1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有理数的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 a(b+c) = ab +ac
平方差公式
数轴
相反数
绝对值
比较大小,
负数的运算
科学计数法,
有效数字
整式的运算
合并同类项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就记得这么多了
速度位移公式
只手擎天19811191年前1
teresa00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S=Vo*t+at^2
S 代表距离
Vo 代表初速度
t 代表运行的时间
a 表示加速度
SUMPRODUCT公式问题公式=SUMPRODUCT((A2:A100=2)*(B2:B100="a")*C2:C10
SUMPRODUCT公式问题
公式=SUMPRODUCT((A2:A100=2)*(B2:B100="a")*C2:C100)
与公式=SUMPRODUCT((A2:A100=2)*(B2:B100="a"),C2:C100)
效果是一样的,公式后面里的*号跟,号分别代表什么意义啊?
大花猪小花狼1年前1
dxh_vv 共回答了10个问题 | 采纳率80%
sumproduct函数是在给定的几组数组中,将数组间对应的元素相乘,并返回乘积之和.
此函数的方式:SUMPRODUCT(array1,array2,array3, ...)
arrayn代表多个数组.
再说你给的两个公式:
公式1:((A2:A100=2)*(B2:B100="a")*C2:C100,表明只1个数组,只用算出每个元素的和就行了.
公式2:有个,号((A2:A100=2)*(B2:B100="a"),C2:C100就表示有两个数组,需要先把两个数组对应元素相乘而后再求和.
这就可以看出两个公式不同,但结果相同.
初三物理怎样理解公式
morgandas1年前2
maomaozhubao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首先根据课本上公式推导过程理解一下,课本必须要看全并且要看明白的,然后再知道公式里面符号怎么表示什么意思,做几道题就可以了!祝你成功呀!
液体压强公式
寒风轻扬1年前2
君主蝶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由P=F/S是可以推导出 P=ρ*g*h,但这是在液体容器为规则均匀的柱体容器的前提下推导出来的,所以公式 P=F/S的使用条件仅适用于这种柱体容器.但 P=ρ*g*h这个公式根据液体本身的特性(易流性,连通器原理、帕斯卡定律等)可以推广到任意形状的容器,只要是连通的密度均匀的液体都可以用.其实液体内部压强公式的推导完全可以不用公式P=F/S来推导,而是用更加普遍、更加一般的方法——质量力的势函数的积分来推导,只是因为这已超出中学的教学大纲了.
补充说明:
非直立柱体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可用P=ρgh计算,不能用P=G/S计算;
非直立柱体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可用F=PS=ρghS计算.
因为同学对这个问题疑问较多,对P=F/S和P=ρgh两个公式简单说明如下:
由P=F/S是可以推导出液体压强公式 P=ρgh,但这是在液体容器为规则均匀的柱体容器的前提下推导出来的,所以公式 P=F/S的使用条件仅适用于这种柱体容器(这一点与固体不同,固体间的压强总是可以用P=F/S来计算).但 P=ρgh这个公式根据液体本身的特性(易流性,连通器原理、帕斯卡定律等)可以推广到任意形状的容器,只要是连通的密度均匀的液体都可以用.其实液体内部压强公式的推导完全可以不用公式P=F/S来推导,而是用更加普遍、更加一般的方法——质量力的势函数的积分来推导,只是这已超出中学的教学大纲了.
由于液体的易流性和不可拉性,静止的液体内部没有拉应力和切应力,只能有压应力(即压强),在静止的液体内部任意取出微小一个六面体,这个六面体在六个面的压力和本身的重力共同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设想这个六面体无限缩小时,其重力可以忽略不计,就得出作用在同一点上的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即压强仅仅与位置坐标有关,而与方位无关.即 P=f(x,y,z).再设想坐标x-O-y处在水平面上,z为竖直向下的坐标.液体的压强是由液体的质量力引起的,当液体对地球来说是静止时,就是由重力引起的,液体质量m=1的液体单位质量力在各坐标的分量为X=0、Y=0、Z=g,液体内部的压强与质量力的微分关系为
dP=ρ(XdxYdy+Zdz)=ρ(0*dx+0*dy+gdz)=ρgdz (从本方程看出在同一水平面上没有压强差,水平面是等压面,即前后左右压强都相等,压强仅在重力方向上有变化).从水面z=0到水深z=h积分上式得 P=ρgh.液体压强除了密度之外完全由深度决定,这个公式并没限制液体的容器是什么形状,只要是同一密度的连通的静止液体都可适用!
如何正确运用物理公式
shadow-49451年前3
1西门庆1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0.9%
1、先读题,看提到哪个物理量,与哪条公式最接近就用哪条公式
2、找出与公式中对应的物理量,单位也要化对,
3、代入公式,计算,答
4、初学者,有些老师要求分“已知,求,解,答”四步写.
物理机械效率公式可以怎么转化?
zzr66363661年前1
水色心境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p=w/t=fs/t
行吗
我只是没打懂你的意思
天沟计算公式
xtzyz19761年前1
kgb10506l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5%
算重量的话我知道~
展开宽度*长度*板的密度*板厚度
导数公式列举?
谁能感动zz1年前1
fhjz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100%
(x^n)'=nx^(n-1)
(sinx)'=cosx
(cosx)'=sinx
(lnx)'=1/x
初一数学公式大全
297187341年前2
婉月儿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5%
乘法与因式分解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4a=0 注:方程有相等的两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一个实根
b2-4ac0
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
直棱柱侧面积
S=c*h 斜棱柱侧面积 S=c'*h
正棱锥侧面积
S=1/2c*h' 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
圆台侧面积
S=1/2(c+c')l=pi(R+r)l 球的表面积 S=4pi*r2
圆柱侧面积
S=c*h=2pi*h 圆锥侧面积 S=1/2*c*l=pi*r*l
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l*r
锥体体积公式
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
V=1/3*pi*r2h
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L是侧棱长
柱体体积公式
V=s*h
圆柱体
V=pi*r2h
圆锥是圆柱的1/3.
圆柱是圆锥的3倍.
分子相同,分母越小分数就大.
分母相同,分子越大分数就小.
上面是分子,下面是分母.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高中阶段测量天体密度公式
8170271年前1
卓立志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80%
设天体质量为M,表面重力加速度为a,半径为R.
假设表面有一个物体,质量为m
则万有引力F=GMm/R^2
并且,F=~G=ma
∴ma=GMm/R^2 --->M=aR^2/G
天体体积V=(4/3)πR^3
密度ρ=M/V= 3a/(4πGR)
∴ ρ= 3a/(4πGR)
这是一种推导方法,具体的要根据对天体的已知数据推导.
并联电路电阻公式 R=?
520jhua1年前2
cmc1983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85%
R1*R2/(R1+R2)
初中化学公式
jackyzpong1年前3
十里红莲艳酒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初中化学 常用计算公式
一.常用计算公式:
(1)相对原子质量= 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 / 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
(2)设某化合物化学式为AmBn
①它的相对分子质量=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
②A元素与B元素的质量比=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
③A元素的质量分数ω=A的相对原子质量×m /AmBn的相对分子质量
(3)混合物中含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纯度)=纯物质的质量/混合物的总质量 × 100%
(4)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g/L)=气体质量(g)/气体体积(L)
(5)纯度=纯物质的质量/混合物的总质量 × 100% =
纯物质的质量/(纯物质的质量+杂质的质量) × 100%=
1- 杂质的质量分数
(6)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 100% =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 100%
(7)溶液的稀释与浓缩
M浓 × a%浓=M稀 × b%稀=(M浓+增加的溶剂质量) × b%稀
(8)相对溶质不同质量分数的两种溶液混合
M浓 × a%浓+M稀 × b%稀=(M浓+M稀) × c%
(9)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
火车行程问题公式
laterrain1年前4
没有爱的天使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基本概念
  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它研究的是物体速度、时间、行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基本公式
  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相遇问题
  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速度和
相遇问题(直线)
  甲的路程+乙的路程=总路程
相遇问题(环形)
  甲的路程 +乙的路程=环形周长
追及问题
  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
  速度差=路程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速度差=路程差 
追及问题(直线)
  距离差=追者路程-被追者路程=速度差X追及时间
追及问题(环形)
  快的路程-慢的路程=曲线的周长
流水问题
  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
  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间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船在江河里航行时,除了本身的前进速度外,还受到流水的推送或顶逆,在这种情况下计算船只的航行速度、时间和所行的路程,叫做流水行船问题.
  流水行船问题,是行程问题中的一种,因此行程问题中三个量(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在这里将要反复用到.此外,流水行船问题还有以下两个基本公式: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1)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2)
  这里,船速是指船本身的速度,也就是在静水中单位时间里所走过的路程.水速,是指水在单位时间里流过的路程.顺水速度和逆水速度分别指顺流航行时和逆流航行时船在单位时间里所行的路程.
  根据加减法互为逆运算的关系,由公式(l)可以得到:
  水速=顺水速度-船速,
  船速=顺水速度-水速.
  由公式(2)可以得到:
  水速=船速-逆水速度,
  船速=逆水速度+水速.
  这就是说,只要知道了船在静水中的速度,船的实际速度和水速这三个量中的任意两个,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另外,已知船的逆水速度和顺水速度,根据公式(1)和公式(2),相加和相减就可以得到:
  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数学求和公式1+1/2+1/3+1/4+...+1/n
梳幕疏离1年前4
yzjcy1982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利用“欧拉公式”(可以查阅相关书籍):1+1/2+1/3+……+1/n=ln(n)+C,C为欧拉常数 数值是0.5772…….
则1+1/2+1/3+1/4+...+1/2007+1/2008=ln(2008)+C=8.1821(约)
就不出具体数字的,如果n=100 那还可以求的 .然而这个n趋近于无穷 ,所以算不出的.
它是实数,所以它不是有理数就是无理数,而上两层的人说“谈不上到底是无理数还是有理数”的说法显然是错误的.而根据种种依据可判断它是无理数.
具体证明过程如下:
首先我们可以知道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而有理数又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有理数都可以划成两个有限互质整数相除的形式(整数除外).而1+1/2+1/3+1/4+1/5+...+1/n (n为无限大)通分以后的分子和分母都是无穷大,不是有限整数,且不能约分,所以它不属于有理数,因此它是无理数.
其实无穷个有理数相加未必就是有理数,而有可能等于无理数.我可以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圆周率pi=3.1415926...是个无理数大家都知道吧,我可以把它分解成pi=3+0.1+0.04+0.001+0.0005+...的形式,等号右侧的每一项都是有理数,那么我们能说pi是有理数吗?当然不能.所以无穷个有理数相加可能是无理数.
那么为什么我说1+1/2+1/3+1/4+1/5+...+1/n (n为无限大)是无理数而不是有理数呢?我再从一种角度给你证明.
1+1/2+1/3+1/4+1/5+...+1/n (n为无限大)是一个无穷小数你承认吧,不然我们讨论有理数还是无理数就没什么意义了.无限循环小数都有循环节,所以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根据等比数列知识划成两个互质整数相除的形式.
而1+1/2+1/3+1/4+1/5+...+1/n (n为无限大)不存在循环节,不可能根据等比数列知识划成两个互质整数相除的形式.所以它终究是无理数.
这是有名的调和级数,应该是高数中的东西,这题目用n!无济于事的
当n->∞,1+1/2+1/3+1/4+1/5+...+1/n->∞,是个发散级数
当n很大时,有个近似公式:1+1/2+1/3+1/4+1/5+...+1/n=γ+ln(n)
γ是欧拉常数,γ=0.57721566490153286060651209...
ln(n)是n的自然对数(即以e为底的对数,e=2.71828...)
高一物理(瞬时速度)(公式)
户及nn1年前1
angel81120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2.4%
定义  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简称速度).通常把瞬时速度的大小又称为速率.瞬时速度是矢量,某一时刻(或经某一位置时)瞬时速度的方向,即是这一时刻(或经过一位置时)物体运动的方向.如果物体做瞬时直线运动,他在运动过程中速度保持不变,那么他任何时刻的瞬时速度和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也相同. 瞬时速度的求法  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从t到t+⊿t的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为⊿x/⊿t,如果⊿t 取得非常小,就可以认为⊿x/⊿t表示的是物体在t时刻的速度.
  普通运动:只能求出估计值.向左右两边各延伸一段趋于0的时间 ⊿x/⊿t 即可.
  匀速运动:平均速度即是瞬时速度.
中学物理宇宙航行卫星贴近星球运动应用哪个公式
最初的那一个人1年前4
小仓丸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都不知道你要算什么.不过中学阶段的,最多也就是利用圆周运动的公式算算向心力和加速度还有线速度角速度罢了.F=ma=mv^2/r=mω^2
三角函数万能公式?
xjez7771年前1
香雪缚梅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5.2%
1万能公式
证明
A+B=π-C
tan(A+B)=tan(π-C)
(tanA+tanB)/(1-tanAtanB)=(tanπ-tanC)/(1+tanπtanC)
整理可得
tanA+tanB+tanC=tanAtanBtanC
得证
同样可以得证,当x+y+z=nπ(n∈Z)时,该关系式也成立
由tanA+tanB+tanC=tanAtanBtanC可得出以下结论
(5)cotAcotB+cotAcotC+cotBcotC=1
(6)cot(A/2)+cot(B/2)+cot(C/2)=cot(A/2)cot(B/2)cot(C/2)
(7)(cosA)^2+(cosB)^2+(cosC)^2=1-2cosAcosBcosC
证明
由余弦定理:a^2+b^2-c^2-2abcosC=0
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
得 (sinA)^2+(sinB)^2-(sinC)^2-2sinAsinBcosC=0
转化 1-(cosA)^2+1-(cosB)^2-[1-(cosC)^2]-2sinAsinBcosC=0
即 (cosA)^2+(cosB)^2-(cosC)^2+2sinAsinBcosC-1=0
又 cos(C)=-cos(A+B)=sinAsinB-cosAcosB
得 (cosA)^2+(cosB)^2-(cosC)^2+2cosC[cos(C)+cosAcosB]-1=0
(cosA)^2+(cosB)^2+(cosC)^2=1-2cosAcosBcosC
得证
(8)(sinA)^2+(sinB)^2+(sinC)^2=2+2cosAcosBcosC
2万能三角函数公式
设tan(A/2)=t
sinA=2t/(1+t^2) (A≠2kπ+π,k∈Z)
tanA=2t/(1-t^2) (A≠2kπ+π,k∈Z)
cosA=(1-t^2)/(1+t^2) (A≠2kπ+π k∈Z)
就是说sinA.tanA.cosA都可以用tan(A/2)来表示,当要求一串函数式最值的时候,就可以用万能公式,推导成只含有一个变量的函数,最值就很好求了.
其实万能公式没什么大用处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大全
mseng1年前7
af2000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⑴Q=I2Rt普适公式)
  ⑵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⑴I=I1=I2
  ⑵U=U1+U2
  ⑶R=R1+R2
  ⑷U1/U2=R1/R2 (分压公式)
  ⑸P1/P2=R1/R2
  6并联电路:
  ⑴I=I1+I2
  ⑵U=U1=U2
  ⑶1/R=1/R1+1/R2 [ R=R1R2/(R1+R2)]
  ⑷I1/I2=R2/R1(分流公式)
  ⑸P1/P2=R2/R1
  7定值电阻:
  ⑴I1/I2=U1/U2
  ⑵P1/P2=I12/I22
  ⑶P1/P2=U12/U22
  8电功:
  ⑴W=UIt=Pt=UQ (普适公式)
  ⑵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⑴P=W/t=UI (普适公式)
  ⑵P=I2^R=U^2/R (纯电阻公式)
  P=U2I (适用于纯电阻并联电路)
  焦耳定律:(当电路为纯电阻电路时Q=W) 家庭电路干路电流:I= P/U
  看铭牌求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流:I=P/U 看铭牌求电阻:R=U2/P
  串联电路:I=I1=I2 U=U1+U2 R=R1+R2(R=nR0)
  并联电路:I=I1+I2 U=U1=U2 (纯并联电路)
  公共(适用于同时串联或并联电路):W=W1+W2 P=P1+P2
物理公式1/R=1/R1+1/R2 证明
Vivianus1年前4
春天不是读书天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85.7%
并联电路
所以 I1+I2=I U每个支路都相等都是U
I1=U/R1 I2=U/R2 I=U/R
所以 U/R1+U/R2=U/R
把U消掉 得到1/R=1/R1+1/R2
得证
初中化学公式大全
落英无痕361年前1
等等等小虫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初中化学方程式反应现象、应用大全
化学方程式x09反应现象x09应用
2Mg+O2点燃2MgOx09剧烈燃烧.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热.产生大量白烟x09白色信号弹
2Hg+O2点燃2HgOx09银白液体、生成红色固体x09拉瓦锡实验
2Cu+O2Δ2CuOx09红色金属变为黑色固体x09
4Al+3O2 2Al2O3x09银白金属变为白色固体x09
3Fe+2O2点燃Fe3O4x09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x094Fe + 3O2高温2Fe2O3
C+O2 点燃CO2x09剧烈燃烧、白光、放热、使石灰水变浑浊x09
S+O2 点燃SO2x09剧烈燃烧、放热、刺激味气体、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蓝紫色火焰x09
2H2+O2 点燃2H2Ox09淡蓝火焰、放热、生成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x09高能燃料
4P+5O2 点燃2P2O5x09剧烈燃烧、大量白烟、放热、生成白色固体x09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
CH4+2O2点燃2H2O+CO2x09 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x09甲烷和天然气的燃烧
2C2H2+5O2点燃2H2O+4CO2x09蓝色火焰、放热、黑烟、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x09氧炔焰、焊接切割金属
2KClO3MnO2 Δ2KCl +3O2↑x09生成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x09实验室制备氧气
2KMnO4Δ K2MnO4+MnO2+O2↑x09紫色变为黑色、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x09实验室制备氧气
2HgOΔ2Hg+O2↑x09红色变为银白、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x09拉瓦锡实验
2H2O通电2H2↑+O2↑x09水通电分解为氢气和氧气x09电解水
Cu2(OH)2CO3Δ2CuO+H2O+CO2↑x09绿色变黑色、试管壁有液体、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x09铜绿加热
NH4HCO3ΔNH3↑+ H2O +CO2↑x09白色固体消失、管壁有液体、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x09碳酸氢铵长期暴露空气中会消失
Zn+H2SO4=ZnSO4+H2↑x09有大量气泡产生、锌粒逐渐溶解x09实验室制备氢气
Fe+H2SO4=FeSO4+H2↑x09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x09
Mg+H2SO4 =MgSO4+H2↑x09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x09
2Al+3H2SO4=Al2(SO4)3+3H2↑x09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x09
Fe2O3+3H2 Δ 2Fe+3H2Ox09红色逐渐变为银白色、试管壁有液体x09冶炼金属、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Fe3O4+4H2 Δ3Fe+4H2Ox09黑色逐渐变为银白色、试管壁有液体x09冶炼金属、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WO3+3H2Δ W +3H2Ox09x09冶炼金属钨、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MoO3+3H2 ΔMo +3H2Ox09x09冶炼金属钼、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2Na+Cl2Δ或点燃2NaClx09剧烈燃烧、黄色火焰x09离子化合物的形成、
H2+Cl2 点燃或光照 2HClx09点燃苍白色火焰、瓶口白雾x09共价化合物的形成、制备盐酸
CuSO4+2NaOH=Cu(OH)2↓+Na2SO4x09蓝色沉淀生成、上部为澄清溶液x09质量守恒定律实验
2C +O2点燃2COx09x09煤炉中常见反应、空气污染物之一、煤气中毒原因
2C O+O2点燃2CO2x09蓝色火焰x09煤气燃烧
C + CuO 高温2Cu+ CO2↑x09黑色逐渐变为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x09冶炼金属
2Fe2O3+3C 高温4Fe+ 3CO2↑x09x09冶炼金属
Fe3O4+2C高温3Fe + 2CO2↑x09x09冶炼金属
C + CO2 高温2COx09x09
CO2 + H2O = H2CO3x09碳酸使石蕊变红x09证明碳酸的酸性
H2CO3 ΔCO2↑+ H2Ox09石蕊红色褪去x09
Ca(OH)2+CO2= CaCO3↓+ H2Ox09澄清石灰水变浑浊x09应用CO2检验和石灰浆粉刷墙壁
CaCO3+H2O+CO2 = Ca(HCO3)2x09x09白色沉淀逐渐溶解x09溶洞的形成,石头的风化
Ca(HCO3)2Δ CaCO3↓+H2O+CO2↑x09白色沉淀、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x09水垢形成.钟乳石的形成
2NaHCO3ΔNa2CO3+H2O+CO2↑x09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x09小苏打蒸馒头
CaCO3 高温 CaO+ CO2↑ x09x09工业制备二氧化碳和生石灰
CaCO3+2HCl=CaCl2+ H2O+CO2↑ x09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x09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除水垢
Na2CO3+H2SO4=Na2SO4+H2O+CO2↑x09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x09泡沫灭火器原理
Na2CO3+2HCl=2NaCl+ H2O+CO2↑x09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x09泡沫灭火器原理
MgCO3+2HCl=MgCl2+H2O+CO2↑x09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x09
CuO +COΔ Cu + CO2x09黑色逐渐变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x09冶炼金属
Fe2O3+3CO高温 2Fe+3CO2 x09x09冶炼金属原理
Fe3O4+4CO高温 3Fe+4CO2x09x09冶炼金属原理
WO3+3CO高温 W+3CO2x09x09冶炼金属原理
CH3COOH+NaOH=CH3COONa+H2Ox09x09
2CH3OH+3O2点燃2CO2+4H2Ox09x09
C2H5OH+3O2点燃2CO2+3H2Ox09蓝色火焰、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热x09酒精的燃烧
Fe+CuSO4=Cu+FeSO4x09银白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x09湿法炼铜、镀铜
Mg+FeSO4= Fe+ MgSO4x09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x09Cu+Hg(NO3)2=Hg+ Cu (NO3)2
Cu+2AgNO3=2Ag+ Cu(NO3)2x09红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x09镀银
Zn+CuSO4= Cu+ZnSO4x09青白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x09镀铜
Fe2O3+6HCl=2FeCl3+3H2Ox09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x09铁器除锈
Al2O3+6HCl=2AlCl3+3H2Ox09白色固体溶解x09
Na2O+2HCl=2NaCl+H2Ox09白色固体溶解x09
CuO+2HCl=CuCl2+H2Ox09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x09
ZnO+2HCl=ZnCl2+ H2Ox09白色固体溶解x09
MgO+2HCl=MgCl2+ H2Ox09白色固体溶解x09
CaO+2HCl=CaCl2+ H2Ox09白色固体溶解x09
NaOH+HCl=NaCl+ H2Ox09白色固体溶解x09
Cu(OH)2+2HCl=CuCl2+2H2Ox09蓝色固体溶解x09
Mg(OH)2+2HCl=MgCl2+2H2Ox09白色固体溶解x09
Al(OH)3+3HCl=AlCl3+3H2Ox09白色固体溶解x09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
Fe(OH)3+3HCl=FeCl3+3H2Ox09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x09
Ca(OH)2+2HCl=CaCl2+2H2Ox09x09
HCl+AgNO3= AgCl↓+HNO3x09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x09检验Cl—¬的原理
Fe2O3+3H2SO4= Fe2(SO4)3+3H2Ox09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x09铁器除锈
Al2O3+3H2SO4= Al2(SO4)3+3H2Ox09白色固体溶解x09
CuO+H2SO4=CuSO4+H2Ox09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x09
ZnO+H2SO4=ZnSO4+H2Ox09白色固体溶解x09
MgO+H2SO4=MgSO4+H2Ox09白色固体溶解x09
2NaOH+H2SO4=Na2SO4+2H2Ox09x09
Cu(OH)2+H2SO4=CuSO4+2H2Ox09蓝色固体溶解x09
Ca(OH)2+H2SO4=CaSO4+2H2Ox09x09
Mg(OH)2+H2SO4=MgSO4+2H2Ox09白色固体溶解x09
2Al(OH)3+3H2SO4=Al2(SO4)3+3H2Ox09白色固体溶解x09
2Fe(OH)3+3H2SO4=Fe2(SO4)3+3H2Ox09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x09
Ba(OH)2+ H2SO4=BaSO4↓+2H2Ox09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x09检验SO42—¬的原理
BaCl2+ H2SO4=BaSO4↓+2HClx09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x09检验SO42—¬的原理
Ba(NO3)2+H2SO4=BaSO4↓+2HNO3x09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x09检验SO42¬—¬的原理
Na2O+2HNO3=2NaNO3+H2Ox09白色固体溶解x09
CuO+2HNO3=Cu(NO3)2+H2Ox09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x09
ZnO+2HNO3=Zn(NO3)2+ H2Ox09白色固体溶解x09
MgO+2HNO3=Mg(NO3)2+ H2Ox09白色固体溶解x09
CaO+2HNO3=Ca(NO3)2+ H2Ox09白色固体溶解x09
NaOH+HNO3=NaNO3+ H2Ox09x09
Cu(OH)2+2HNO3=Cu(NO3)2+2H2Ox09蓝色固体溶解x09
Mg(OH)2+2HNO3=Mg(NO3)2+2H2Ox09白色固体溶解x09
Al(OH)3+3HNO3=Al(NO3)3+3H2Ox09白色固体溶解x09
Ca(OH)2+2HNO3=Ca(NO3)2+2H2Ox09x09
Fe(OH)3+3HNO3=Fe(NO3)3+3H2Ox09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x09
3NaOH + H3PO4=3H2O + Na3PO4x09x09
3NH3+H3PO4=(NH4)3PO4x09x09
2NaOH+CO2=Na2CO3+ H2Ox09x09吸收CO、O2、H2中的CO2、
2NaOH+SO2=Na2SO3+ H2Ox092NaOH+SO3=Na2SO4+ H2Ox09处理硫酸工厂的尾气(SO2)
FeCl3+3NaOH=Fe(OH)3↓+3NaClx09溶液黄色褪去、有红褐色沉淀生成x09
AlCl3+3NaOH=Al(OH)3↓+3NaClx09有白色沉淀生成x09
MgCl2+2NaOH = Mg(OH)2↓+2NaClx09x09
CuCl2+2NaOH = Cu(OH)2↓+2NaClx09溶液蓝色褪去、有蓝色沉淀生成x09
CaO+ H2O = Ca(OH)2x09白色块状固体变为粉末、x09生石灰制备石灰浆
Ca(OH)2+SO2=CaSO3↓+ H2Ox09有白色沉淀生成x09初中一般不用
Ca(OH)2+Na2CO3=CaCO3↓+2NaOHx09有白色沉淀生成x09工业制烧碱、实验室制少量烧碱
Ba(OH)2+Na2CO3=BaCO3↓+2NaOHx09有白色沉淀生成x09
Ca(OH)2+K2CO3=CaCO3↓ +2KOHx09有白色沉淀生成x09
CuSO4+5H2O= CuSO4•H2Ox09蓝色晶体变为白色粉末x09
CuSO4¬¬¬•H2OΔ CuSO4+5H2Ox09白色粉末变为蓝色x09检验物质中是否含有水
AgNO3+NaCl = AgCl↓+Na NO3x09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氯化物类似反应)x09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氯离子
BaCl2 + Na2SO4 = BaSO4↓+2NaClx09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硫酸盐类似反应)x09应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
CaCl2+Na2CO3= CaCO3↓+2NaClx09有白色沉淀生成x09
MgCl2+Ba(OH)2=BaCl2+Mg(OH)2↓x09有白色沉淀生成x09
CaCO3+2HCl=CaCl2+H2O+CO2 ↑x09x09
MgCO3+2HCl= MgCl2+H2O+ CO2 ↑x09x09
NH4NO3+NaOH=NaNO3+NH3↑+H2Ox09生成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x09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铵根离子
NH4Cl+ KOH= KCl+NH3↑+H2Ox09生成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高中公式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
高中公式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中ctg时什么啊?
藏一手801年前2
韶清 共回答了5个问题 | 采纳率80%
ctg是余切
三角函数推导公式,常用方法
企鹅9981年前1
87000556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tan α=sin α/cos α
平常针对不同条件的常用的两个公式
sin^2 α+cos^2 α=1 tan α *tan α 的邻角=1
锐角三角函数公式
正弦: sin α=∠α的对边/∠α 的斜边 余弦:cos α=∠α的邻边/∠α的斜边
正切:tan α=∠α的对边/∠α的邻边 余切:cot α=∠α的邻边/∠α的对边
二倍角公式
sin2A=2sinA•cosA cos2A=cos^2 A-sin^2 A=1-2sin^2 A=2cos^2 A-1
tan2A=(2tanA)/(1-tan^2 A)
三倍角公式

sin3α=4sinα·sin(π/3+α)sin(π/3-α) cos3α=4cosα·cos(π/3+α)cos(π/3-α)
tan3a = tan a · tan(π/3+a)· tan(π/3-a)
三倍角公式推导 sin3a =sin(2a+a) =sin2acosa+cos2asina =2sina(1-sin^2a)+(1-2sin^2a)sina =3sina-4sin^3a cos3a =cos(2a+a) =cos2acosa-sin2asina =(2cos^2a-1)cosa-2(1-cos^a)cosa =4cos^3a-3cosa sin3a=3sina-4sin^3a =4sina(3/4-sin^2a) =4sina[(√3/2)^2-sin^2a] =4sina(sin^260°-sin^2a) =4sina(sin60°+sina)(sin60°-sina) =4sina*2sin[(60+a)/2]cos[(60°-a)/2]*2sin[(60°-a)/2]cos[(60°-a)/2] =4sinasin(60°+a)sin(60°-a) cos3a=4cos^3a-3cosa =4cosa(cos^2a-3/4) =4cosa[cos^2a-(√3/2)^2] =4cosa(cos^2a-cos^230°) =4cosa(cosa+cos30°)(cosa-cos30°) =4cosa*2cos[(a+30°)/2]cos[(a-30°)/2]*{-2sin[(a+30°)/2]sin[(a-30°)/2]} =-4cosasin(a+30°)sin(a-30°) =-4cosasin[90°-(60°-a)]sin[-90°+(60°+a)] =-4cosacos(60°-a)[-cos(60°+a)] =4cosacos(60°-a)cos(60°+a) 上述两式相比可得 tan3a=tanatan(60°-a)tan(60°+a)
半角公式
tan(A/2)=(1-cosA)/sinA=sinA/(1+cosA); cot(A/2)=sinA/(1-cosA)=(1+cosA)/sinA. sin^2(a/2)=(1-cos(a))/2 cos^2(a/2)=(1+cos(a))/2 tan(a/2)=(1-cos(a))/sin(a)=sin(a)/(1+cos(a))
和差化积
sinθ+sinφ = 2 sin[(θ+φ)/2] cos[(θ-φ)/2]
sinθ-sinφ = 2 cos[(θ+φ)/2] sin[(θ-φ)/2] cosθ+cosφ = 2 cos[(θ+φ)/2] cos[(θ-φ)/2] cosθ-cosφ = -2 sin[(θ+φ)/2] sin[(θ-φ)/2] 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B)(1-tanAtanB) 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B)(1+tanAtanB)
和差化积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 -cosαsinβ
积化和差
sinαsinβ = [cos(α-β)-cos(α+β)] /2 cosαcosβ = [cos(α+β)+cos(α-β)]/2 sinαcosβ = [sin(α+β)+sin(α-β)]/2 cosαsinβ = [sin(α+β)-sin(α-β)]/2
双曲函数
sinh(a) = [e^a-e^(-a)]/2 cosh(a) = [e^a+e^(-a)]/2 tanh(a) = sin h(a)/cos h(a) 公式一: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π+α)= sinα cos(2kπ+α)= cosα tan(2kπ+α)= tanα cot(2kπ+α)= cotα 公式二: 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 -sinα cos(π+α)= -cosα tan(π+α)= tanα cot(π+α)= cotα 公式三: 任意角α与 -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α)= -sinα cos(-α)= cosα tan(-α)= -tanα cot(-α)= -cotα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 sinα cos(π-α)= -cosα tan(π-α)= -tanα cot(π-α)= -cotα 公式五: 利用公式-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2π-α)= -sinα cos(2π-α)= cosα tan(2π-α)= -tanα cot(2π-α)= -cotα 公式六: π/2±α及3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2+α)= cosα cos(π/2+α)= -sinα tan(π/2+α)= -cotα cot(π/2+α)= -tanα sin(π/2-α)= cosα cos(π/2-α)= sinα tan(π/2-α)= cotα cot(π/2-α)= tanα sin(3π/2+α)= -cosα cos(3π/2+α)= sinα tan(3π/2+α)= -cotα cot(3π/2+α)= -tanα sin(3π/2-α)= -cosα cos(3π/2-α)= -sinα tan(3π/2-α)= cotα cot(3π/2-α)= tanα (以上k∈Z) A·sin(ωt+θ)+ B·sin(ωt+φ) = √{(A^2 +B^2 +2ABcos(θ-φ)} • sin{ ωt + arcsin[ (A•sinθ+B•sinφ) / √{A^2 +B^2; +2ABcos(θ-φ)} } √表示根号,包括{……}中的内容
诱导公式
sin(-α) = -sinα cos(-α) = cosα tan (-α)=-tanα sin(π/2-α) = cosα cos(π/2-α) = sinα sin(π/2+α) = cosα cos(π/2+α) = -sinα sin(π-α) = sinα cos(π-α) = -cosα sin(π+α) = -sinα cos(π+α) = -cosα tanA= sinA/cosA tan(π/2+α)=-cotα tan(π/2-α)=cotα tan(π-α)=-tanα tan(π+α)=tanα 诱导公式记背诀窍: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万能公式
sinα=2tan(α/2)/[1+tan²(α/2)] cosα=[1-tan²(α/2)]/[1+tan²(α/2)] tanα=2tan(α/2)/[1-tan²(α/2)]
其它公式

(1) (sinα)^2+(cosα)^2=1 (2)1+(tanα)^2=(secα)^2 (3)1+(cotα)^2=(cscα)^2 证明下面两式,只需将一式,左右同除(sinα)^2,第二个除(cosα)^2即可 (4)对于任意非直角三角形,总有 tanA+tanB+tanC=tanAtanBtanC 证: A+B=π-C tan(A+B)=tan(π-C) (tanA+tanB)/(1-tanAtanB)=(tanπ-tanC)/(1+tanπtanC) 整理可得 tanA+tanB+tanC=tanAtanBtanC 得证 同样可以得证,当x+y+z=nπ(n∈Z)时,该关系式也成立 由tanA+tanB+tanC=tanAtanBtanC可得出以下结论 (5)cotAcotB+cotAcotC+cotBcotC=1 (6)cot(A/2)+cot(B/2)+cot(C/2)=cot(A/2)cot(B/2)cot(C/2) (7)(cosA)^2+(cosB)^2+(cosC)^2=1-2cosAcosBcosC (8)(sinA)^2+(sinB)^2+(sinC)^2=2+2cosAcosBcosC 其他非重点三角函数 csc(a) = 1/sin(a) sec(a) = 1/cos(a)
初一数学公式归纳
我是facty161年前5
shliubo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初一数学公式总结
  乘法与因式分解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根与系数的关系
  -b+√(b2-4ac)/2a -b-√(b2-4ac)/2a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b2-4ac0
  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
  直棱柱侧面积 S=c*h 斜棱柱侧面积 S=c'*h
  正棱锥侧面积 S=1/2c*h' 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
  圆台侧面积 S=1/2(c+c')l=pi(R+r)l 球的表面积 S=4pi*r2
  圆柱侧面积 S=c*h=2pi*h 圆锥侧面积 S=1/2*c*l=pi*r*l
  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l*r
  锥体体积公式 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 V=1/3*pi*r2h
  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L是侧棱长
  柱体体积公式 V=s*h 圆柱体 V=pi*r2h
1
顺流速度=?+? 逆流速度=?-? 顺流速度-逆流速度=? 公式
大大一鸣1年前1
何时有网通ll器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顺流速度=?船速+?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船速-? 水流速度
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
100+99+98.61+60求和公式
happy fu1年前4
如筏者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64.7%
等差数列公式:
(首项+末项)×项数/2
100+99+98.61+60
=(100+60)×41/2
=3280
急求球体公式50球体面积,体积公式,
destind1年前6
szhualia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82.6%
公式很简单的:
球体=4πr^3/3
球面=4πr^2
(其中r是球的半径)
至于这公式推导的的过程不是初中程度的甚至也不是高中能掌握的,涉及到高等数学中的积分,是大学生的内容
高中物理常用公式
八二妖1年前1
wx282427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100%
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
一,力学
胡克定律: 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重力: G = mg (g随离地面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重力约等于地面上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
3 ,求F,的合力: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1-F2 F F1 + F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合=0 或 : Fx合=0 Fy合=0
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一定等值反向
(2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力矩代数和为零.(只要求了解)
力矩:M=FL (L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
(1) 滑动摩擦力: f= FN
说明 : ① F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② 为滑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
(2) 静摩擦力:其大小与其他力有关,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不与正压力成正比.
大小范围: O f静 fm (f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b,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浮力: F= gV (注意单位)
7, 万有引力: F=G
适用条件:两质点间的引力(或可以看作质点,如两个均匀球体).
G为万有引力恒量,由卡文迪许用扭秤装置首先测量出.
在天体上的应用:(M--天体质量 ,m—卫星质量, R--天体半径 ,g--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h—卫星到天体表面的高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G
b,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
mg = G g = G
第一宇宙速度
mg = m V=
8, 库仑力:F=K (适用条件:真空中,两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
电场力:F=Eq (F 与电场强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10,磁场力:
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公式:f=qVB (BV) 方向--左手定则
安培力 :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公式:F= BIL (BI) 方向--左手定则
11,牛顿第二定律: F合 = ma 或者 Fx = m ax Fy = m ay
适用范围:宏观,低速物体
理解:(1)矢量性 (2)瞬时性 (3)独立性
(4) 同体性 (5)同系性 (6)同单位制
12,匀变速直线运动:
基本规律: Vt = V0 + a t S = vo t +a t2
几个重要推论:
(1) Vt2 - V02 = 2as (匀加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 匀减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
(2) A B段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Vt/ 2 == (3) AB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Vs/2 =
匀速:Vt/2 =Vs/2 ; 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Vt/2 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1s ,2s,3s……ns内的位移之比为12:22:32……n2; 在第1s 内,第 2s内,第3s内……第n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 (2n-1); 在第1米内,第2米内,第3米内……第n米内的时间之比为1:: ……(
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s = aT2 (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T--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竖直上抛运动: 上升过程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全过程是初速度为VO,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上升最大高度: H =
(2) 上升的时间: t=
(3) 上升,下落经过同一位置时的加速度相同,而速度等值反向
(4) 上升,下落经过同一段位移的时间相等. 从抛出到落回原位置的时间:t =
(5)适用全过程的公式: S = Vo t --g t2 Vt = Vo-g t
Vt2 -Vo2 = - 2 gS ( S,Vt的正,负号的理解)
14,匀速圆周运动公式
线速度: V= R =2f R=
角速度:=
向心加速度:a =2 f2 R
向心力: F= ma = m2 R= mm4n2 R
注意:(1)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就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总是指向圆心.
(2)卫星绕地球,行星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氢原子核外电子绕原子核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库仑力提供.
15,平抛运动公式:匀速直线运动和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
水平分运动: 水平位移: x= vo t 水平分速度:vx = vo
竖直分运动: 竖直位移: y =g t2 竖直分速度:vy= g t
tg = Vy = Votg Vo =Vyctg
V = Vo = Vcos Vy = Vsin
在Vo,Vy,V,X,y,t,七个物理量中,如果 已知其中任意两个,可根据以上公式求出其它五个物理量.
16, 动量和冲量: 动量: P = mV 冲量:I = F t
(要注意矢量性)
17 ,动量定理: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
公式: F合t = mv' - mv (解题时受力分析和正方向的规定是关键)
18,动量守恒定律:相互作用的物体系统,如果不受外力,或它们所受的外力之和为零,它们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研究对象: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或多个物体)
公式:m1v1 + m2v2 = m1 v1'+ m2v2'或p1 =- p2 或p1 +p2=O
适用条件:
(1)系统不受外力作用. (2)系统受外力作用,但合外力为零.
(3)系统受外力作用,合外力也不为零,但合外力远小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4)系统在某一个方向的合外力为零,在这个方向的动量守恒.
19, 功 : W = Fs cos (适用于恒力的功的计算)
理解正功,零功,负功
(2)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重力的功------量度------重力势能的变化
电场力的功-----量度------电势能的变化
分子力的功-----量度------分子势能的变化
合外力的功------量度-------动能的变化
20, 动能和势能: 动能: Ek =
重力势能:Ep = mgh (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有关)
21,动能定理:外力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增量).
公式: W合= Ek = Ek2 - Ek1 = 22,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 = 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条件:系统只有内部的重力或弹力做功.
公式: mgh1 + 或者 Ep减 = Ek增
23,能量守恒(做功与能量转化的关系):有相互摩擦力的系统,减少的机械能等于摩擦力所做的功.
E = Q = f S相
24,功率: P = (在t时间内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
P = FV (F为牵引力,不是合外力;V为即时速度时,P为即时功率;V为平均速度时,P为平均功率; P一定时,F与V成正比)
25, 简谐振动: 回复力: F = -KX 加速度:a = -
单摆周期公式: T= 2 (与摆球质量,振幅无关)
(了解)弹簧振子周期公式:T= 2 (与振子质量,弹簧劲度系数有关,与振幅无关)
26, 波长,波速,频率的关系: V == f (适用于一切波)
二,热学
1,热力学第一定律:U = Q + W
符号法则:外界对物体做功,W为"+".物体对外做功,W为"-";
物体从外界吸热,Q为"+";物体对外界放热,Q为"-".
物体内能增量U是取"+";物体内能减少,U取"-".
2 ,热力学第二定律:
表述一: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表述二:不可能从单一的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对外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表述三: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适用条件: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三个状态参量同时发生变化.
(2) 公式: 恒量
4,热力学温度:T = t + 273 单位:开(K)
(绝对零度是低温的极限,不可能达到)
三,电磁学
(一)直流电路
1,电流的定义: I = (微观表示: I=nesv,n为单位体积内的电荷数)
2,电阻定律: R=ρ (电阻率ρ只与导体材料性质和温度有关,与导体横截面积和长度无关)
3,电阻串联,并联:
串联:R=R1+R2+R3 +……+Rn
并联: 两个电阻并联: R=
4,欧姆定律:(1)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U=IR
(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 =
路端电压: U = -I r= IR
电源输出功率: = Iε-Ir =
电源热功率:
电源效率: = =
(3)电功和电功率:
电功:W=IUt 电热:Q= 电功率 :P=IU
对于纯电阻电路: W=IUt= P=IU =
对于非纯电阻电路: W=Iut P=IU
(4)电池组的串联:每节电池电动势为`内阻为,n节电池串联时:
电动势:ε=n 内阻:r=n
(二)电场
1,电场的力的性质:
电场强度:(定义式) E = (q 为试探电荷,场强的大小与q无关)
点电荷电场的场强: E = (注意场强的矢量性)
2,电场的能的性质:
电势差: U = (或 W = U q )
UAB = φA - φB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U = - W
3,匀强电场中场强跟电势差的关系: E = (d 为沿场强方向的距离)
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加速: Uq =mv2
②偏转:运动分解: x= vo t ; vx = vo ; y =a t2 ; vy= a t
a =
(三)磁场
几种典型的磁场:通电直导线,通电螺线管,环形电流,地磁场的磁场分布.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安培力):F = BIL (要求 B⊥I, 力的方向由左手定则判定;若B‖I,则力的大小为零)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洛仑兹力): F = qvB (要求v⊥B, 力的方向也是由左手定则判定,但四指必须指向正电荷的运动方向;若B‖v,则力的大小为零)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当带电粒子垂直射入匀强磁场时,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带电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即: qvB =
可得: r = , T = (确定圆心和半径是关键)
(四)电磁感应
1,感应电流的方向判定:①导体切割磁感应线:右手定则;②磁通量发生变化:楞次定律.
2,感应电动势的大小:① E = BLV (要求L垂直于B,V,否则要分解到垂直的方向上 ) ② E = (①式常用于计算瞬时值,②式常用于计算平均值)
(五)交变电流
1,交变电流的产生:线圈在磁场中匀速转动,若线圈从中性面(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开始转动,其感应电动势瞬时值为:e = Em sinωt ,其中 感应电动势最大值:Em = nBSω .
2 ,正弦式交流的有效值:E = ;U = ; I =
(有效值用于计算电流做功,导体产生的热量等;而计算通过导体的电荷量要用交流的平均值)
3 ,电感和电容对交流的影响:
电感: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
电容: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
电阻:交,直流都能通过,且都有阻碍
4,变压器原理(理想变压器):
①电压: ② 功率:P1 = P2
③ 电流:如果只有一个副线圈 : ;
若有多个副线圈:n1I1= n2I2 + n3I3
电磁振荡(LC回路)的周期:T = 2π
四,光学
1,光的折射定律:n =
介质的折射率:n =
2,全反射的条件:①光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②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 临界角C: sin C =
3,双缝干涉的规律:
①路程差ΔS = (n=0,1,2,3--) 明条纹
(2n+1) (n=0,1,2,3--) 暗条纹
相邻的两条明条纹(或暗条纹)间的距离:ΔX =
4,光子的能量: E = hυ = h ( 其中h 为普朗克常量,等于6.63×10-34Js, υ为光的频率) (光子的能量也可写成: E = m c2 )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Ek = hυ - W (其中Ek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W为金属的逸出功,与金属的种类有关)
5,物质波的波长: = (其中h 为普朗克常量,p 为物体的动量)
五,原子和原子核
氢原子的能级结构.
原子在两个能级间跃迁时发射(或吸收光子):
hυ = E m - E n
核能:核反应过程中放出的能量.
质能方程: E = m C2 核反应释放核能:ΔE = Δm C2
复习建议:
1,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为力学和电磁学,两部分内容各占高考的38℅,这些内容主要出现在计算题和实验题中.
力学的重点是:①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②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③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④振动和波等等.⑤⑥
解决力学问题首要任务是明确研究的对象和过程,分析物理情景,建立正确的模型.解题常有三种途径:①如果是匀变速过程,通常可以利用运动学公式和牛顿定律来求解;②如果涉及力与时间问题,通常可以用动量的观点来求解,代表规律是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③如果涉及力与位移问题,通常可以用能量的观点来求解,代表规律是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或能量守恒定律).后两种方法由于只要考虑初,末状态,尤其适用过程复杂的变加速运动,但要注意两大守恒定律都是有条件的.
电磁学的重点是:①电场的性质;②电路的分析,设计与计算;③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④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力的问题,能量问题等等.
2,热学,光学,原子和原子核,这三部分内容在高考中各占约8℅,由于高考要求知识覆盖面广,而这些内容的分数相对较少,所以多以选择,实验的形式出现.但绝对不能认为这部分内容分数少而不重视,正因为内容少,规律少,这部分的得分率应该是很高的.
三角函数tan(90°-δ+2β)展开公式
hanfeng19971年前1
一一秋之鶴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83.3%
原式=tan[90º-(α-2β)]=cot(α-2β)=cos(α-2β)/sin(α-2β)=[cosαcos2β+sinαsin2β]/[sinαcos2β-cosαsin2β]=(1-tan²β+2tanαtanβ)/(tanα-tanαtan²β-2tanβ)
怎样推出以下公式?希望伴随例题!
怎样推出以下公式?希望伴随例题!
1 a/sinA=b/sinB=c/sinC=2R R为半径,貌似是内接圆半径
2 S=(1/2)CR C为内切圆周长R为半径
小屁丁1年前1
ll2023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 采纳率92%
这个问题提得好.
第一个用圆内接三角形来推导
第二个用内切圆来推导,
抽空我给你推导推导
初二物理电学公式
月称1年前4
我爱吃花生米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1.3%
欧姆定律:I=U/R U=IR R=U/I(单位:I/A U/V R/Ω)
串联:R=R1=R2
并联:1/R=1/R1+1/R2
电功率:P=W/t W=Pt t=W/P (单位:P/W t/s W/J 或 P/kW t/h W/kW.h)
P=UI I=P/U U=P/I (单位:P/W U/V I/A)
P=U²/R P=I²R
W=UIt W=U²/Rt W=I²Rt
Q=I²Rt (焦耳定律)
Q= W=Pt Q= W=UIt Q=U²/Rt
初中数学公式定义
aahhgg11年前1
frys123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8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51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54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
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73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
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
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
三边
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
的一半
82 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
一半 L=(a+b)÷2 S=L×h
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a:b=c:d,那么ad=bc
如果ad=bc,那么a:b=c:d
84 (2)合比性质 如果a/b=c/d,那么(a±b)/b=(c±d)/d
85 (3)等比性质 如果a/b=c/d=…=m/n(b+d+…+n≠0),那么
(a+c+…+m)/(b+d+…+n)=a/b
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
线段成比例
87 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88 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90 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
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
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
95 定理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
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
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
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
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
径的圆
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
平分线
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
离相等的一条直线
109定理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110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111推论1 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112推论2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11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114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
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115推论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
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116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117推论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118推论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
对的弦是直径
119推论3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20定理 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
的内对角
121①直线L和⊙O相交 d<r
②直线L和⊙O相切 d=r
③直线L和⊙O相离 d>r
122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123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124推论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125推论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126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
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127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128弦切角定理 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129推论 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
130相交弦定理 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
相等
131推论 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
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
132切割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
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133推论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134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135①两圆外离 d>R+r ②两圆外切 d=R+r
③两圆相交 R-r<d<R+r(R>r)
④两圆内切 d=R-r(R>r) ⑤两圆内含d<R-r(R>r)
136定理 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
137定理 把圆分成n(n≥3):
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
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
138定理 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
139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
140定理 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141正n边形的面积Sn=pnrn/2 p表示正n边形的周长
142正三角形面积√3a/4 a表示边长
143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
360°,因此k×(n-2)180°/n=360°化为(n-2)(k-2)=4
144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
145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
146内公切线长= d-(R-r) 外公切线长= d-(R+r)
(还有一些,大家帮补充吧)
实用工具:常用数学公式
公式分类 公式表达式
乘法与因式分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b2-4ac0
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
直棱柱侧面积 S=c*h 斜棱柱侧面积 S=c'*h
正棱锥侧面积 S=1/2c*h' 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
圆台侧面积 S=1/2(c+c')l=pi(R+r)l 球的表面积 S=4pi*r2
圆柱侧面积 S=c*h=2pi*h 圆锥侧面积 S=1/2*c*l=pi*r*l
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l*r
锥体体积公式 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 V=1/3*pi*r2h
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 L是侧棱长
望采纳,谢谢啦~
化简公式化简cos(x-55°)*cos(x+5°)+sin(x-55°)*sin(x-5°)
wxyiee1年前2
顾客紧迫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cos(x-55-x-5)
=cos(-60°)
=cos60°
=1/2

公式:cos(a-b)=cosacosb+sinas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