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性抑制剂与酶通过什么键结合?

19点32分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竞争性抑制剂与酶通过什么键结合?
竞争性抑制剂与酶通过共价键还是其它键结合?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4008895518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75%
如果是共价键则结合较牢固,而竞争性抑制剂对酶催化反应的影响是可以通过增大底物浓度而削弱的(当然还要考虑米氏常数),所以应该不是共价键.
竞争性抑制剂和底物与酶结合位点相同,因此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结合的键应该和底物相同,比如范德华力、氢键、离子键、疏水键这些.
1年前

相关推荐

生物化学酶促进反应计算对于一个符合米氏方程的酶来说:当[S]=Km;[I]=KI时,I为竞争性抑制剂,则v为 ;当I为非
生物化学酶促进反应计算
对于一个符合米氏方程的酶来说:当[S]=Km;[I]=KI时,I为竞争性抑制剂,则v为 ;当I为非竞争性抑制剂时,v为 :.
1. a. Vmax×2/3 b. Vmax×1/3 c. Vmax×1/2 d. Vmax×1/4 e. Vmax×1/6
lanlan1231年前1
thebaine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第一个是d.Vmax×1/4;第二个是c.Vmax×1/2
下面有关酶活性的调节,正确的是A.氯离子能激活唾液淀粉酶B.竞争性抑制剂与酶分子的结合是不可逆的C.某种物质与酶分子进行
下面有关酶活性的调节,正确的是
A.氯离子能激活唾液淀粉酶
B.竞争性抑制剂与酶分子的结合是不可逆的
C.某种物质与酶分子进行共价结合(以影响酶活性的)都是不可逆的
D.用透析、超滤或凝胶等方法可鉴别可逆抑制剂和不可逆抑制剂
永远的禾阳1年前1
舒公子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A是对的。
曲线的含义,竞争性抑制剂的作用和非竞争抑制剂的作用.请问如何理解这个图线,还有这个竞争抑制剂和非竞争抑制剂的,作用,不理
曲线的含义,竞争性抑制剂的作用和非竞争抑制剂的作用.请问如何理解这个图线,还有这个竞争抑制剂和非竞争抑制剂的,作用,不理解.
8jingling81年前1
说瞎话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76.9%
竞争性抑制剂:它的结构与这种酶作用的底物相似,当底物浓度足够高的时候,它的作用就会被减弱.
非竞争性抑制剂:它可以改变酶的结构,使酶无法与底物结合,随着底物浓度的升高,它的作用虽然也会被削弱,然而程度却较小
竞争性抑制剂  competitive inhibitor
竞争性抑制剂  competitive inhibitor
  产生竞争性抑制作用的抑制剂.
  它与被抑制的酶的底物通常有结构上的相似性,能与底物竞相争夺酶分子上的结合位点,从而产生酶活性的可逆的抑制作用.
  如果抑制剂浓度恒定,则在低底物浓度([s])时抑制作用最为明显,增大[s],抑制作用随之降低,直到[s]增大至很浓时,抑制作用近于消失,达到未加抑制剂时的最大反应速度(Vmax)水平,其动力学特征是:表观反应常数(Km)增大、Vmax不变.
  典型的例子如丙二酸和草酰乙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磺胺药与对氨基苯甲酸(合成二氢叶酸的原料)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等 这里面的:“反应常数(Km)”指的是什么东西?要具体一点,
yangchen20021年前2
大漠孤侣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8.2%
表示一个酶促反应的起始速度(v)与底物浓度([S])关系的速度方程,v=Vmax[S]/(Km+[S]).
酶促反应动力学简称酶动力学,主要研究酶促反应的速度以及其它因素,例如抑制剂等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在酶促反应中,在低浓度底物情况下,反应相对于底物是一级反应(first order reaction);而当底物浓度处于中间范围时,反应(相对于底物)是混合级反应(mixed order reaction).当底物浓度增加时,反应由一级反应向零级反应(zero order reaction)过渡.当底物浓度[S]逐渐增大时,速度n相对于[S]的曲线为一双曲线.(如右图)
对于简单的酶促反应
E+S==ES → E+P 双曲线方程可以写成:
Vmax[S]
V=——————(3.1)
Km+[S]
这个方程称为Michaelis-Menten方程,是在假定存在一个稳态反应条件下推导出来的,其中 Km 值称为米氏常数,Vmax是酶被底物饱和时的反应速度,Km为反应达到1/2Vmax的底物浓度[S],单位一般为mol/L,只由酶的性质决定,而与酶的浓度无关.可用Km的值鉴别不同的酶.当底物浓度非常大时,反应速度接近于一个恒定值.在曲线的这个区域,酶几乎被底物饱和,反应相对于底物S是个零级反应.就是说再增加底物对反应速度没有什么影响.反应速度逐渐趋近的恒定值称为最大反应速度Vmax.对于给定酶量的Vmax可以定义为处于饱和底物浓度的起始反应速度n.对于反应曲线的这个假一级反应区的速度方程可写成一种等价形式:
n(饱和时)=Vmax=k[E][S]0=k[E]total=k cat[ES] (3.2)
速度常数k等于催化常数k cat,k cat是ES转化为游离的E和产物的速度常数.饱和时,所有的E都是以ES存在.方程(3.2)中还有另一个简单的关系式:Vmax=k cat [E]total.从中得出:k cat=Vmax / [E]total.k cat的单位是s-1.催化常数可以衡量一个酶促反应的快慢.
米氏常数Km是酶促反应速度n为最大酶促反应速度值一半时的底物浓度.这可通过用[S]取代米氏方程(3.1)中的Km证明,通过计算可得n=Vmax /2.
双倒数作图
酶促反应中的Km和Vmax值有几种测量方法.固定反应中的酶浓度,然后分析几种不同底物浓度下的起始速度,就可获得Km和Vmax值.但直接从起始速度对底物浓度的图中确定Km或Vmax值是很困难的,因为曲线接近Vmax时是个渐进过程.所以通常都是利用米氏方程的转换形式求出Km和Vmax值.常用的米氏方程转换形式是Lineweaver-Burk方程,也称为双倒数方程.
1 Km 1 1
——= ———·——+———(3.9)
n Vmax [S] Vmax
使1/ v 对1/[S]作图,可以获得一条直线(如左图).从直线与x轴的截距可以得到1/Km的绝对值;而1/Vmax是直线与y轴的截距.双倒数作图直观、容易理解,为酶抑制研究提供了易于识别的图形.
为什么竞争性抑制剂会使米氏常数增大,最大反应速度不变?
武汉伢南蛮子1年前1
eshuang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1.8%
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催化位点(可逆结合),底物多了底物结合酶的机会就大,这个反应速度趋近于没有抑制剂时.
由于抑制剂的存在,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必须大一些,所以米氏常数增大
增加底物浓度,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竞争性抑制剂的抑制程度
增加底物浓度,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竞争性抑制剂的抑制程度
会怎么变?
gxghy1年前1
zyykim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增加底物浓度时,竞争性抑制剂受到的抑制会降低,因为更多的底物有机会与酶结合.非竞争性抑制剂则由于其与底物结合的部位已发生形变,无论加入多少底物,该酶的结合催化作用也不会增强.因此,增加底物浓度,竞争性抑制剂抑制程度降低,非竞争性抑制剂的抑制程度不变.
制备固定化酶的方法有哪些?竞争性抑制剂有何特征?如何消除它对酶的抑制作用
882128531年前1
nn一套1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1固定化酶的传统制备方法
1.1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物理吸附法,将酶固定在纤维素、琼脂糖等多糖类或多孔玻璃、离子交换树脂等载体上的固定方式.
显著特点是:
工艺简便及条件温和,包括无机、有机高分子材料,
吸附过程可同时达到纯化和固定化;
酶失活后可重新活化,
载体也可再生.
但要求载体的比表面积要求较大,有活泼的表面
1.2包埋法
包埋固定化法是把酶固定聚合物材料的格子结构或微囊结构等多空载体中,而底物仍能渗入格子或微囊内与酶相接触.这个方法比较简便,酶分子仅仅是被包埋起来,生物活性被破坏的程度低,但此法对大分子底物不适用.
(1)网格型
将酶或包埋在凝胶细微网格中,制成一定形状的固定化酶,称为网格型包埋法.也称为凝胶包埋法.
(2)微囊型
把酶包埋在由高分子聚合物制成的小球内,制成固定化酶.由于形成的酶小球直径一般只有几微米至几百微米,所以也称为微囊化法.
1.3结合法
酶蛋白分子上与不溶性固相支持物表面上通过离子键结合而使酶固定的方法,叫离子键结合法.其间形成化学共价键结合的固定化方法叫共价键结合法.共价键结合法结合力牢固,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酶的脱落,稳定性能好.
该法的缺点是载体的活化或固定化操作比较复杂,反应条件也比较强烈,所以往往需要严格控制条件才能获得活力较高的固定化酶.
1.4交联法
交联法是用多功能试剂进行酶蛋白之间的交联,使酶分子和多功能试剂之间形成共价键,得到三向的交联网架结构,除了酶分子之间发生交联外,还存在着一定的分子内交联.多功能试剂制备固定化酶方法可分为:
(1) 单独与酶作用;
( 2) 酶吸附在载体表面上再经受交联;
( 3) 多功能团试剂与载体反应得到有功能团的载体,再连接酶.交联剂的种类很多,最常用的是戊二醛,其他的还有异氰酸衍生物、双偶氮二联苯胺、N,N-乙烯马来酰亚胺等.
交联法的优点是酶与载体结合牢固,稳定性较高;缺点是有的方法固定化操作较复杂,进行化学修饰时易造成酶失活
====
竞争性抑制剂与被抑制的酶的底物通常有结构上的相似性,能与底物竞相争夺酶分子上的结合位点,从而产生酶活性的可逆的抑制作用.与酶的活性中心相结合.与酶的结合是可逆的.
===
增大底物浓度可以减弱竞争性抑制剂的影响.

大家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