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南平)有一对联,上联是“月浮水面,捞到水底月还沉”,人们看到“月浮水面”的情景,是由于光的______而形成

楼主我还要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2008•南平)有一对联,上联是“月浮水面,捞到水底月还沉”,人们看到“月浮水面”的情景,是由于光的______而形成的月亮的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idwriter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8.2%
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月浮水面”是由于月亮的光线照射到水面发生反射,射入人眼形成的月亮的像;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成等大、正立的虚像可知,成的是虚像,因为像距等于物距,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远远大于水深,所成的像距离水面的距离也远远大于水深,所以会有“捞到水底月还沉”的说法.
故答案为:反射;虚.
1年前

相关推荐

(2014•南平模拟)为探究不同浓度秋水仙素溶液对辣椒(2n=24)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影响,进行不同天数处理的实验
(2014•南平模拟)为探究不同浓度秋水仙素溶液对辣椒(2n=24)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影响,进行不同天数处理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形成,导致染色体加倍率增加
B.对照组细胞中观察到的染色体数是24条或48条
C.秋水仙素浓度为0.1%时,可观察到大部分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8条
D.本实验中,加倍率随着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天数的增加而增大
新用户再次登记1年前1
ZHRSH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5.5%
解题思路: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秋水仙素浓度为0.1%以内,随着浓度的增大,染色体加倍率也随之增大,且在相同浓度下,处理的时间越长,染色体加倍率越大.

A、秋水仙素能在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形成,使染色体不能进入两个子细胞中,导致染色体加倍率增加,A正确;
B、由于辣椒正常体细胞中含24条染色体,所以其正常分裂过程中,处于前期、中期的细胞都含24条染色体,处于后期的细胞中由于着丝点分裂,含有48条染色体,B正确;
C、秋水仙素浓度为0.1%时,染色体加倍率达25%-30%,但由于在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占95%,后期所占时间很短,所以只能观察到少部分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8条,C错误;
D、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本实验中,加倍率随着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天数的增加而增大,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及秋水仙素作用机理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012•南平)元素周期表体现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2012•南平)元素周期表体现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表中X值是______
(2)表中元素从左到右化合价由+1到+4价逐渐增大;金属活动性逐渐______
(3)从表中任选一种元素,写出其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
阿琪ing1年前1
laipufu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72.2%
解题思路:(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知道,从左到右各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知道,从左到右元素的性质呈现特点为金属性逐渐减弱;
(3)根据元素的化合价结合化合价原则书写化学式.

(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知道,从左到右各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因此x=12;
故答案为:12;
(2)四种元素中,钠的金属性最强,其次是镁,再次是铝,硅属于非金属,因此金属活动性从左到右逐渐减弱;
故答案为:减弱;
(3)钠显+1价,氧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氧化钠的化学式为Na2O;
故答案为:Na2O.

点评:
本题考点: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周期表中部分结构的认识和应用,学生应注意利用信息中性质的变化规律来分析解答,难度不大.

(2005•南平)观察校园里大树下的小草,影响它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生物因素,如______等,另一类是非
(2005•南平)观察校园里大树下的小草,影响它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生物因素,如______等,另一类是非生物因素,如______等.
uu棒棒冰1年前1
dinqi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环境因素的概念、分类.解答时可以从环境因素的概念、分类方面来切入.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 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
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如大树、蚯蚓、鸟、人、微生物等与小草之间均属于生物因素.
故答案为:大树、蚯蚓、鸟、人、微生物等;阳光、水、空气、温度、土壤.

点评:
本题考点: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考点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环境因素的含义.

(2006•南平)小芳同学在进行如图所示的酸碱中和反应实验后,为判断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她滴加了几滴无色酚酞试液,并搅拌,
(2006•南平)小芳同学在进行如图所示的酸碱中和反应实验后,为判断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她滴加了几滴无色酚酞试液,并搅拌,观察到溶液呈无色,于是她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1)你认为她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板板9911年前1
无语319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解题思路:(1)根据盐酸过量了,盐酸也不能使酚酞变色进行分析,
(2)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书写.

(1)当加入的盐酸过量后,盐酸也不会使酚酞变色,故答案为:不正确 如果盐酸滴加过量,滴入酚酞试液也不变色,
(2)该反应的反应物为氢氧化钠和盐酸,生成物为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故答案为:(1)不正确; 当滴入的盐酸过量时,加入酚酞也不变色.(2)NaOH+HCl═NaCl+H2O

点评:
本题考点: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考点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酚酞在酸性的溶液中也是不会变色的.

(2007•南平)如图,甲顺着大半圆从A地到B地,乙顺着两个小半圆从A地到B地,设甲、乙走过的路程分别为a、b,则a与b
(2007•南平)如图,甲顺着大半圆从A地到B地,乙顺着两个小半圆从A地到B地,设甲、乙走过的路程分别为a、b,则a与b的大小关系是(  )
A.a=b
B.a<b
C.a>b
D.不能确定
whhf1231年前1
自you自zai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解题思路:根据图形,得两个小半圆的直径之和等于大半圆的直径,则根据圆周长公式,得二人所走的路程相等.

设甲走的半圆的半径是R.则甲所走的路程是:πR.
设乙所走的两个半圆的半径分别是:r1与r2,则r1+r2=R.乙所走的路程是:πr1+πr2=π(r1+r2)=πR.因而a=b.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点: 圆的认识.

考点点评: 注意计算两个小半圆周长的时候,可以提取[π/2],则两个小半圆的直径之和是大半圆的直径.

(2006•南平)右列事实中,能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是(  )
(2006•南平)右列事实中,能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是(  )
A.铁的年产量比铜高
B.铁桶不能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C.铁的硬度比铜大
D.铁的熔点比铜高
sfm888881年前1
david眼泪纷飞 共回答了10个问题 | 采纳率80%
解题思路: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风分析,铁比铜活泼,更容易和其他物质反应,能把铜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A、铁的年产量比铜高不能说明铁比铜活泼,故A错误;
B、波尔多液中含有硫酸铜,铁能和硫酸铜溶液反应,能说明铁比铜活泼,故B正确;
C、铁的硬度比铜大,是铁的物理性质,活泼性是化学性质,故C错误;
D、铁的熔点比铜高,是铁的物理性质,活泼性是化学性质,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考点点评: 比较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有多种方法,可以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来比较,也可以根据与氧气等物质反应的难易程度判断.

(2009•南平二模)【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
(2009•南平二模)【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
氮元素可形成卤化物、叠氮化物及络合物等.
(1)nf3构型为三角锥体,沸点-129℃;可在铜催化作用下由f2和过量nh3反应得到.
nf3属于______晶体,写出制备 nf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nh3+3f2
.
nf3+3nh4f
4nh3+3f2
.
nf3+3nh4f

(2)氢叠氮酸(hn3)是一种弱酸,它的酸性类似于醋酸,微弱电离出h+和n3-
①与n3-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离子有:______、______(各举1例),由此可推知n3-的空间构型是______型.
②叠氮化物、***化物能与fe3+及cu2+及co3+等形成络合物,如:co[(n3)(nh35]so4、fe(cn)64-.写出钴原子在基态时的价电子排布式:______.
co[(n3)(nh35]so4中钴的配位数为______,cn-中c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
(3)化学式为pt(nh32cl2的化合物有两种异构体,其中一种异构体具有水的可溶性,则此种化合物是______(填“极性”、“非极性”)分子.
(4)由叠氮化钠(nan3)热分解可得纯n2:2nan3(s)=2na(l)+3n2(g),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nan3与kn3结构类似,前者晶格能较小
b.第一电离能(i1):n>p>s
c.钠晶胞结构如图,该晶胞分摊2个钠原子
d.氮气常温下很稳定,是因为氮的电负性小.
柔彩曾满天1年前1
xxyxxyxxyxxy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83.3%
解题思路:(1)根据沸点判断晶体类型;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写相应的方程式;
(2)①根据等电子体的定义分析;根据空间构型的判断方法判断;
②根据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书写规则书写;根据配位数的判断方法判断;根据杂化类型的判断方法判断;
(3)根据物质的相似相溶原理分析;
(4)A、根据离子半径与晶格能的关系分析;
B、根据最外层电子判断第一电离能的大小;
C、根据晶胞中原子数的计算方法计算;
D、根据氮气的结构分析.

(1)NF3的沸点较低,所以是分子晶体;在铜催化作用下由F2和过量NH3反应生成NF3和NH4F,所以反应方程式为:
4NH3+3F2


.
NF3+3NH4F,故答案为:分子;4NH3+3F2


.
NF3+3NH4F;
(2)①N3-含有三个原子22个电子,与其等电子体的分子有N2O或CO2或CS2或BeCl2,与其等电子体的离子有 SCN-或OCN-或CNO;N3-与CO2是等电子体,具有相同的价电子数,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二氧化碳是直线型分子,所以N3-的空间构型是直线型.
故答案为:N2O或CO2或CS2或BeCl2; SCN-或OCN-或CNO-;直线;
②钴是37号元素,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74s2,,所以其原子在基态时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 74s2
其配位数是1+5=6;CN-中价层电子对数=1+[1/2(4+1−1×3)=2,所以采取sp杂化.
故答案为:3d 74s2;6;sp;
(3)根据物质的相似相溶原理,极性溶质极易溶于极性溶剂,水是极性溶剂,所以此种化合物是极性溶质.
故答案为:极性;
(4)A、相同电荷时,晶格能与离子的半径成反比,离子半径越大,晶格能越小,钠离子的离子半径小于钾离子的离子半径,所以NaN3的晶格能大于KN3的晶格能,故A错误.
B、第一电离能(I1):N>P>S,故B正确.
C、钠晶胞中原子数为1+8×
1
8]=2,故C正确.
D、氮气分子中含有氮氮三键,键能较大,所以性质稳定,故D错误.
故答案为:BC.

点评:
本题考点: 晶体的类型与物质熔点、硬度、导电性等的关系;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配合物的成键情况;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晶格能、配位数、分子的空间构型等知识点,分子的空间构型、分子中原子的杂化类型的判断是每年高考的热点,对此知识点一定掌握;元素第一电离能的规律中,要注意异常现象并会解释原因.

英语翻译应该是南平话 要求翻译 下面几句:1、ji 西,我duai 捏有感髙,dwen 西,我有我高熊huao,hi忘捏
英语翻译
应该是南平话 要求翻译 下面几句:
1、ji 西,我duai 捏有感髙,dwen 西,我有我高熊huao,hi忘捏来嘎.
2、针高针高针感讲捏.
3、ji 西,我熊捏客 sin.熊捏 活活呆,假哇有ji共,我来客捏,我hi忘捏迈拖ying我,(这个人对我很重要
就是建瓯的 但是貌似她说其中包括普通话=,= 翻译下 和重要
cc84091年前1
未来的关系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0.9%
第二个是"真的真的很感谢你''的意思 其他的不是很懂;
3.:“什么············有一天我来·········· 我希望你不要拖延我”
(2013•南平)下列仪器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
(2013•南平)下列仪器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

回答:
(1)d仪器的名称是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并使反应发生,现有铁架台(带铁夹)和试管,还应从上图中选择仪器_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
(3)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上述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其目的是______.
(4)用仪器b和d组装成气体发生装置,为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加液体时,应______.
(5)实验室还可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亿能科技1年前1
seamayer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解题思路:(1)据常用仪器回答;
(2)根据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的仪器分析,并据反应原理判断反应类型;
(3)利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实验结束先移导管后熄灯是为了防止水倒吸入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4)利用长颈漏斗和锥形瓶连接为发生装置时,长颈漏斗下端应伸入液面以下,防止气体逸出;
(5)据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

(1)d仪器是可作为反应容器的锥形瓶;
(2)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故应选择酒精灯,高锰酸钾放于试管中,还需要单孔塞a;加热高锰酸钾时除了生成氧气,还生成二氧化锰和锰酸钾,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三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
(3)利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实验结束先移导管后熄灯是为了防止水倒吸入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4)利用长颈漏斗和锥形瓶连接为发生装置时,长颈漏斗下端应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5)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方程式是:2H2O2

MnO2
.
2H2O+O2↑;
故答案为:
(1)锥形瓶;
(2)a、c;分解反应;
(3)防止水倒吸进入试管,引起试管破裂;
(4)形成液封(或使长颈漏斗的末端浸入液面下等合理答案);
(5)2H2O2

MnO2
.
2H2O+O2↑.

点评:
本题考点: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考点点评: 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反应原理、实验注意事项、常用仪器等,并能据反应特点分析反应类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11•南平)武夷山是“双世遗”旅游胜地,茶文化源远流长,“大红袍”文明遐迩.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并结合生活经验回答
(2011•南平)武夷山是“双世遗”旅游胜地,茶文化源远流长,“大红袍”文明遐迩.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并结合生活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1)茶树生长最佳的土壤pH是4.5-5.5.李娜同学对武夷山某区域内四块土壤的酸碱度(pH)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如下表,其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填序号).
土壤种类 A.草甸土 B.黄壤 C.红壤 D.棕化黄红壤
酸碱度/pH 4.2 4.6 5.3 5.7
(2)走在武夷山的街道上,会闻到茶水的“茶多酚”分子散发出阵阵茶香,这种现象说明了分子具有的特性是______.
(3)发展绿色环保旅游经济应倡导的做法是______.
A.开发太阳能减少温室气体
B.在景区用电动车接送游客
C.旅游公司推广双面打印文稿
(4)为了保证茶叶的品质,茶叶包装要注意防潮,可在茶叶包装中放入一小袋干燥剂,其成分为生石灰(CaO),它吸收水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xx若笔邻1年前1
爱力克斯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1.8%
解题思路: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酸性越强,pH越小,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在不断的运动,氧化钙具有吸水性,能与水反应.

(1)观察表格给出的pH值,草甸土的pH最小,酸性最强,故选A;
(2)能够闻到茶香,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所以本题答案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3)A、开发太阳能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利于环保,故A正确;
B、用电动车接送游客,能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利于环保,故B正确;
C、推广双面打印文稿,有利于节约纸张,能减少树木的砍伐,从而有利于环境保护,故C正确;
故选ABC;
(4)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本题答案为:CaO+H2O═Ca(OH)2

点评:
本题考点: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以及分子运动、环保的知识和氧化钙饿性质,题目较为简单,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008•南平)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请你和小明一起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
(2008•南平)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请你和小明一起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
(1)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
(2)分析图②与图③,说明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______有关.
ShirleyW1年前1
无法对你的依恋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85.7%
解题思路:(1)根据F=G-F求出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2)根据FVg可知,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是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要探究浮力和液体密度的关系就要保证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

(1)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G-F=4N-3N=1N;
故答案为:1.
(2)图②与图③,物体都是浸没,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而液体的密度不同,是探究浮力的大小和液体密度的关系.
故答案为:密度.

点评:
本题考点: 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阿基米德原理.

考点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探究,这是中考的一个重点,必须掌握.

(2006•南平)如图,在一个透明密封的容器内,盛有一定量的空气,活塞在外力作用下能从甲处推至乙处,以下能解释该现象的依
(2006•南平)如图,在一个透明密封的容器内,盛有一定量的空气,活塞在外力作用下能从甲处推至乙处,以下能解释该现象的依据是(  )
A.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B.分子是不断运动着的
C.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D.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005最爱秋天1年前1
巴蔓子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2.4%
解题思路: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在一个透明密封的容器内,盛有一定量的空气,活塞在外力作用下能从甲处推至乙处,说明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在外力作用下,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考点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011•南平质检)某校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欲增购一些体育器材,为此该校对一部分学生进行了一次题为“你最
(2011•南平质检)某校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欲增购一些体育器材,为此该校对一部分学生进行了一次题为“你最喜欢的体育活动”的问卷调查(每人只选一项).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绘制成如下统计图(不完整):

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在这次问卷调查中,一共抽查了______名学生;
(2)图①中,“踢毽”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为______度;
(3)“跳绳”部分的学生有______人;
(4)如果全校有1 860名学生,问全校学生中,最喜欢“跳绳”活动的学生约有多少人?
sheng992001年前1
小行星B612 共回答了26个问题 | 采纳率76.9%
解题思路:(1)从扇形统计图可看出球类占40%,从条形统计图可看出球类人数有80人,可求出总人数.
(2)踢毽的人数占15%,360°×15%即为所求.
(3)总人数×跳绳所占的百分比就是跳绳的人数.
(3)1860×跳绳所占的百分比就是全校学生中,最喜欢“跳绳”活动的学生的人数.

(1)80÷40%=200(人)
总人数为200人.(2分)

(2)360°×15%=54°
“踢毽”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为54°.

(3)200×(1-15%-40%-[40/200])=50(人)
跳绳的人有50人.(7分)

(4)1860×
50
200=465(人).
最喜欢“跳绳”活动的学生的人数为465人.
故答案为:200;54;50.

点评:
本题考点: 扇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条形统计图.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对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识图能力,能从图上获得有用信息,知道扇形图是考查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条形统计图指的是每组里具体的个数.

(2011•南平)下列图示是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2011•南平)下列图示是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过滤
C.
读取液体体积
D.
称取固体质量
左手断了1年前1
泡泡要恋爱 共回答了9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解题思路:A、根据酒精灯使用的注意事项(两查、两禁、一不可)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过滤操作时的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操作错误.
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考点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2009•南平)读等高线地形图(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2009•南平)读等高线地形图(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名称:C______E______
(2)图中周庄的海拔高度在______米之间,周庄位于李庄的______方向,若周庄与李庄图上距离为3.3厘米,则两地
之间的实地距离为______千米.
(3)如要在图中小河上修筑一座水库大坝,应在______(填B或D)处最合适.图中还有哪一处可能形成小溪流,请用虚线(-----)画出其位置.
(4)某徒步旅行者迷失在A地茂密的原始森林中,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沿着小溪下游前进以走出丛林脱险.(①②选做一题)①他的做法是否正确,______;理由是______. ②或者有走出丛林脱险的其它办法,请写出来:______.
月光下de田鼠1年前1
舞会上的人鱼 共回答了10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解题思路: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

(1)从等高线地形图看出,C处是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应为鞍部,E处在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应为陡崖.
(2)从图中可以看出,周庄的海拔高度在100~200米之间;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向判定方向,周庄位于李庄的东北方向;从图上看出,此图的比例尺为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5千米,又知道周庄与李庄之间的图上距离为3.3厘米,则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应为16.5千米.
(3)如要在图中小河上修筑一座水库大坝,应在D处,因为此处最狭窄,省力.图中还有一处可能形成小溪流,它应该出现在山谷中.
(4)某徒步旅行者迷失在A地茂密的原始森林中,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沿着小溪下游前进以走出丛林脱险.做法正确,在茫茫林海里迷失,河流是最好的“生命通道”,因小河最终都会汇入大河,向山外流去,而且河流沿岸地区往往有人类生息居住;或者用树的枝叶茂密一侧为南方判定好方向,再走出丛林.
故答案为:(1)鞍部;陡崖;(2)100~200;东北;16.5;(3)D;

(4)正确;在茫茫林海里迷失,河流是最好的“生命通道”,因小河最终都会汇入大河,向山外流去,而且河流沿岸地区往往有人类生息居住;②用树的枝叶茂密一侧为南方判定方向.

点评:
本题考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图上的比例尺应用;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及应用.

考点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比例尺的应用等内容.说一说该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是多少.

(2012•南平)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2012•南平)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SO3:3个三氧化硫分子
B.4H:4个氢元素
C.Na+:1个钠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D.Co:一氧化碳
现象不明1年前1
duww668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解题思路:A、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B、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C、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
D、根据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A、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三个三氧化硫分子可表示为:3SO2,故选项表达错误.
B、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4H可表示4个氢原子,故选项表达错误.
C、Na+表示一个钠离子带有1个单位的正电荷,故选项表达正确.
D、Co是钴元素的元素符号,一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故选项表达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考点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分子符号、原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2008•南平质检)下列各项中,与动物行为的形成无关的是(  )
(2008•南平质检)下列各项中,与动物行为的形成无关的是(  )
A.遗传物质
B.神经系统调节
C.通讯方式
D.激素调节
风行天下231年前1
xx154 共回答了8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的是动物行为的形成的知识,据此作答.

动物行为是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运动器官共同协调作用下形成的.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都是与生俱来的,是一种天赋的遗传行为.而有些行为则与先天性行为不同,是后天获得的经验性行为,称之为学习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在环境因素作用下,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同时动物的行为还受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即激素的调节.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考点点评: 关键点:动物行为是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运动器官共同协调作用下形成的.

(2011•南平)某次跳绳比赛中,统计甲、乙两班学生每分钟跳绳的成绩(单位:次)情况如下表:
(2011•南平)某次跳绳比赛中,统计甲、乙两班学生每分钟跳绳的成绩(单位:次)情况如下表:
班级 参加人数 平均次数 中位数 方差
45 135 149 180
45 135 151 130
下列三个命题:
(1)甲班平均成绩低于乙班平均成绩;
(2)甲班成绩的波动比乙班成绩的波动大;
(3)甲班成绩优秀人数少于乙班成绩优秀人数(跳绳次数≥150次为优秀).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只填序号)
雨天穿拖鞋1年前1
hoi_mei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解题思路:根据平均数、中位数、方差的意义分析三个说法.对于③,乙班的中位数为151,说明乙班至少有一半的为优秀.

两个班的平均成绩均为135次,故①错误;
方差表示数据的波动大小,甲班的方差大于乙的,说明甲班的成绩波动大,故②正确;
中位数是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后,中间的数或中间两数的平均数,甲班的中位数小于乙班的,说明甲班学生成绩优秀人数不会多于乙班学生的成绩优秀的人数,故③正确.
故答案为②③.

点评:
本题考点: 方差;算术平均数;中位数.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平均数、中位数、方差的意义.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程度.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

(2009•南平)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2009•南平)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海洋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城市生态系统
D.生物圈
feixiang14091年前1
乱了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解题思路:此题是关于生物圈的知识的选择题,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据此答题.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点: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考点点评: 生物圈的内容是中考的热点,要好好理解掌握,明确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011•南平)一个重为4×104N、底面积为1m2的货物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如图所示的吊车在40s内将货物匀速提升1
(2011•南平)一个重为4×104N、底面积为1m2的货物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如图所示的吊车在40s内将货物匀速提升10m,求:
(1)起吊前货物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吊车对货物做了多少功?
(3)吊车对货物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pipimonkey16171年前1
天使骤yy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4.2%
解题思路:物体静止于水平面地面上时,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其自重,又知道货物的底面积,由压强定义式P=[F/S]求出货物对地面的压强;知道货物的重力和货物上升的高度,利用公式W=Gh计算起重机对货物做的功;再结合所用时间,由P=[W/t]求出功率.

(1)起吊前货物对地面的压强为P=[F/s]=[G/s]=
4×104N
1m2=4×104Pa;
(2)吊车对货物做的功为W=Gh=4×104N×10m=4×105J;
(3)吊车对货物做功的功率为P=[W/t]=
4×105J
40s=1×104W.
答:(1)起吊前货物对地面的压强为4×104Pa;
(2)吊车对货物做的功为4×105J;
(3)吊车对货物做功的功率为1×104W.

点评:
本题考点: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的计算;功率的计算.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压强、功、功率的计算,都比较简单,重在读懂题意、看清图示,找好对应的物理量和合适的物理公式较为关键.

(2012•南平)如图,正方形纸片ABCD的边长为3,点E、F分别在边BC、CD上,将AB、AD分别和AE、AF折叠,点
(2012•南平)如图,正方形纸片ABCD的边长为3,点E、F分别在边BC、CD上,将AB、AD分别和AE、AF折叠,点B、D恰好都将在点G处,已知BE=1,则EF的长为(  )
A.[3/2]
B.[5/2]
C.[9/4]
D.3
dwsi04241年前1
香槟伯爵 共回答了27个问题 | 采纳率92.6%
解题思路:由正方形纸片ABCD的边长为3,可得∠C=90°,BC=CD=3,由根据折叠的性质得:EG=BE=1,GF=DF,然后设DF=x,在Rt△EFC中,由勾股定理EF2=EC2+FC2,即可得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答案.

∵正方形纸片ABCD的边长为3,
∴∠C=90°,BC=CD=3,
根据折叠的性质得:EG=BE=1,GF=DF,
设DF=x,
则EF=EG+GF=1+x,FC=DC-DF=3-x,EC=BC-BE=3-1=2,
在Rt△EFC中,EF2=EC2+FC2
即(x+1)2=22+(3-x)2
解得:x=[3/2],
∴DF=[3/2],EF=1+[3/2]=[5/2].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点: 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考点点评: 此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与方程思想的应用.

(2007•南平)计算:x8÷x5=______.
ku1431年前1
夕之颜色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0%
解题思路:根据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计算即可.

x8÷x5=x3

点评:
本题考点: 同底数幂的除法.

考点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同底数幂的除法,熟练掌握运算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008•南平质检)种子萌发时,最先伸长突破种皮的是(  )
(2008•南平质检)种子萌发时,最先伸长突破种皮的是(  )
A.子叶
B.胚芽
C.胚乳
D.胚根
找oo啊oo1年前1
天母山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85.7%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种子萌发过程的有关知识.结合菜豆幼苗和菜豆种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进行解题,首先要明确菜豆幼苗及菜豆种子示意图中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和功能以及对应的发育关系.

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先吸收水分,体积膨大,种皮胀破.同时,胚内的生命活动活跃起来,从子叶得到营养物质和能量后开始分裂和生长:胚根伸长突出种皮,发育成根,不久,从这条根的周围又生出一些细根;此后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点: 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考点点评: 种子结构、萌发过程及种子的形成常结合在一起考查.

(2010•南平)地球上的生物总的进化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______.(判断对错)
幻影残风1年前1
guweixiang 共回答了27个问题 | 采纳率96.3%
解题思路:本题是一道判断题,考查的是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地球上的各种生物,都是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科学家们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没有化石,证明在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经历了从无生命到有生命的过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可见题干中的叙述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点: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考点点评: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知识点属于基础知识,但是为中考热点.要记住.

(2013•南平)主动吸烟有害健康,被动吸烟(指不吸烟却吸入烟雾)对健康没有损害.______(判断对错)
看小说的人1年前1
xiye1234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4.2%
解题思路:吸烟时产生的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这些有毒物质首先危害人的呼吸系统,诱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引起癌症.更为严重的是,吸烟者还严重妨碍他人健康.

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吸烟时对旁人的危害比对他自己还大,吸烟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应该不吸烟、不喝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故此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点: 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考点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吸烟的危害,注意灵活答题.

(2008•南平)2008年初,我国南方部分省区发生了雪灾,造成通讯受阴.如图,现有某处山坡上一座发射塔被冰雪从C处压折
(2008•南平)2008年初,我国南方部分省区发生了雪灾,造成通讯受阴.如图,现有某处山坡上一座发射塔被冰雪从C处压折,塔尖恰好落在坡面上的点B处,在B处测得点C的仰角为38°,塔基A的俯角为21°,又测得斜坡上点A到点B的坡面距离AB为15米,求折断前发射塔的高.(精确到0.1米)
xxiaobo1年前1
xcvvcx4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作BD⊥AC于D.
在Rt△ADB中,sin∠ABD=
AD
AB.
∴AD=AB•sin∠ABD=15×sin21°≈5.38米.(3分)
∵cos∠ABD=
BD
AB.
∴BD=AB•cos∠ABD=15×cos21°≈14.00米.(5分)
在Rt△BDC中,tan∠CBD=
CD
BD.
∴CD=BD•tan∠CBD≈14.00×tan38°≈10.94米.(8分)
∵cos∠CBD=
BD
BC.
∴BC=
BD
cos∠CBD≈
14.00
cos38°≈17.77米(10分)
∴AD+CD+BC≈5.38+10.94+17.77=34.09≈34.1米(11分)
答:折断前发射塔的高约为34.1米.(12分)
注意:按以下方法进行近似计算视为正确,请相应评分.
①若到最后再进行近似计算结果为:
AD+CD+BC=34.1;
②若解题过程中所有三角函数值均先精确到0.01,则近似计算的结果为:
AD+CD+BC≈5.40+10.88+17.66=33.94≈33.9.
(2008•南平质检)下列生活常识中,没有科学依据的是(  )
(2008•南平质检)下列生活常识中,没有科学依据的是(  )
A.家庭食具消毒时,煮沸的时间应在5分钟以上
B.生吃鸡蛋营养好
C.母乳喂养能增强婴儿的抗病能力
D.勤晒被褥可杀灭细菌
真水无香21年前1
龙飞九天梦回精武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91.7%
解题思路: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分析解答.

A、蛋白质是构成细菌、病毒等的细胞组织的基本成分;因为在高温下,蛋白质会变性,失去原有的生理活性.因此细菌、病毒等的细胞组织就会受损,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家庭中的餐具最简单的消毒方法是将餐具放在沸水中蒸煮,时间应在5分钟以上.不符合题意.
B、生鸡蛋中可能含微生物,且生的蛋白质不利于人体的消化和吸收,因此最好不要生吃.符合题意.
C、母乳中除含有新生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外,还含有抵抗多种传染病的抗体和其他免疫因子,尤其是初乳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婴儿可从母体获得抗体,产生特异性免疫.不符合题意.
D、阳光中有紫外线,可杀菌,因此勤晒被褥可杀灭细菌.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点: 关注食品安全;注意合理营养.

考点点评: 这些生活常识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很大帮助,要注意掌握.

(2010•南平模拟)Q1、Q2为两个带电质点,带正电的检验电荷q沿中垂线上移动时,q在各点所受Q1、Q2作用力的合力大
(2010•南平模拟)Q1、Q2为两个带电质点,带正电的检验电荷q沿中垂线上移动时,q在各点所受Q1、Q2作用力的合力大小和方向如图细线所示(力的方向都是向左侧),由此可以判断(  )
A.Q2可能是负电荷
B.Q1、Q2可能为等量异种电荷
C.Q2电量一定大于Q1的电量
D.中垂线上的各点电势相等
骑着老鼠追---猫1年前1
keepback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解题思路:电场强度是矢量,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和带正电的检验电荷q沿中垂线上移动时,q在各点所受Q1、Q2作用力的合力大小和方向判断问题.根据电场力做功判断电势的变化.

A、因为q带正电,电场力的方向向左侧,所以可以判断Q1带负电,Q2带正电,故A错误.
B、如果Q1、Q2为等量异种电荷,根据矢量合成法则q在各点所受Q1、Q2作用力的合力方向应该都是水平方向,这与实际情况矛盾,故B错误.
C、由图可得,Q2电量大于Q1的电量.故C正确.
D、检验电荷q沿中垂线上移动时,由于电场力方向是变化的,从图中可以看出电场力做功,所以q沿中垂线上移动时电势能变化,所以中垂线上的各点电势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点电荷的场强;电势.

考点点评: 在解答本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的是两个电荷的电荷量并不相同,在它们的中垂线上,各个点的电势并不相同,要根据电场的分布来判断电场强度大小和电势的高度.

(2010•南平质检)请写出一个是轴对称,但不是中心对称的几何图形名称:______.
wind02061年前1
蓝梦绿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87.5%
解题思路: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
如果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后能够与自身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是轴对称,但不是中心对称的几何图形名称:如正三角形(答案不只一个).

点评:
本题考点: 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

考点点评: 掌握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
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

(2014•南平模拟)利用海水可以提取氯化镁,其流程如图所示,回答:
(2014•南平模拟)利用海水可以提取氯化镁,其流程如图所示,回答:

(1)过滤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玻璃棒;
(2)在沿海地区,通过煅烧贝壳的生成物溶于水形成石灰乳,写出煅烧贝壳的化学方程式
CaCO3
高温
.
CaO+CO2
CaCO3
高温
.
CaO+CO2
,该反应属于______ 反应;
(3)图中的“试剂”与氢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jianwen1231年前1
cold90cool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解题思路:(1)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根据过滤操作所需的仪器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2)根据碳酸钙分解的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并判断反应类型;
(3)根据氯化镁的生产流程,要将氢氧化镁沉淀转化为氯化镁,应加入的试剂是稀盐酸,根据反应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1)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所需仪器有玻璃棒、烧杯、铁架台、漏斗,其中属于玻璃仪器的是玻璃棒、烧杯、漏斗.
(2)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CaCO3

高温
.
CaO+CO2↑;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属于分解反应;
(3)由氯化镁的生产流程,要将氢氧化镁沉淀转化为氯化镁,应加入的试剂b是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是:Mg(OH)2+2HCl=MgCl2+2H2O.
故答案为:(1)漏斗;
(2)CaCO3

高温
.
CaO+CO2↑; 分解;
(3)Mg(OH)2+2HCl=MgCl2+2H2O.

点评:
本题考点: 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考点点评: 海洋是人类巨大的自然宝库,不单是自然界中最大的储水库,还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掌握氯化镁、盐酸、氢氧化镁等物质的化学性质是解题的关键点.

(2013•南平)下表中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
(2013•南平)下表中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
项目 物 质 鉴 别 方 法
A 氧气与二氧化碳 观察颜色
B 食盐与纯碱 加水溶解
C 蚕丝与化纤 灼烧并闻气味
D 氢氧化钠溶液与石灰水 滴加酚酞试液

A.A
B.B
C.C
D.D
轮回童话1年前1
luanyang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解题思路:A、根据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颜色分析判断;
B、根据食盐和纯碱的溶解性分析判断;
C、根据蚕丝和化纤的成分本题进行鉴别;
D、根据氢氧化钠和石灰水的碱性分析.

A、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的气体,故通过观察颜色无法鉴别,A错误;B、食盐和纯碱都易溶于水,且溶液都是无色,故通过加水溶解无法鉴别,B错误;C、蚕丝的成分是蛋白质用火点燃,有烧焦羽毛气味,而涤纶点燃有异味...

点评:
本题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碱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考点点评: 本考点属于物质的鉴别题,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分析的关键是明确各物质的不同性质及出现的现象.

(2008•南平)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2008•南平)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刘村的海拔高度大致是______米;刘村位于周村的______方向;周村所处的地形部位名称是______.(山谷、鞍部、陡崖)
(2)A、B、C三条线中表示山脊的是______;A、C两处坡度较缓的是______.
(3)刘村和甲山之间的相对高度是______米;某日12时测得刘村的气温为23.9℃,此时甲山山顶的气温为______℃.
(4)如果图中C线表示泥石流活动路线,小明在乙地遇上了泥石流,①②③④四条逃生路线中,她应选择______路线.
沐夏的音乐盒1年前1
狻猊铁骑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4.2%
解题思路: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1)从等高线地形图看出,刘村的海拔高度大致是500米,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向确定方向,可知刘村位于周村的西南方向,周村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故表示山脊的是B,坡度较缓的是C;
(3)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故刘村和甲山之间的相对高度是1150-500=650米,根据海拔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计算可知,刘村的气温为23.9℃,此时甲山山顶的气温为20℃;
(4)当发生泥石流时,应沿着与泥石流运动大致垂直的方向,不至于被埋在里面往上爬.分析四条路线,①③与泥石流运动方向垂直,故可沿着①③路线逃生.
故答案为:(1)500;西南;鞍部;(2)B;C;(3)650;20;(4)①③.

点评:
本题考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考点点评: 该题是道学以致用的题目,当发生泥石流时,应沿着与泥石流运动大致垂直的方向往上爬.属于难题.

福建南平哪里有卖三年级数学教科书?孩子把数学书弄丢了
learg5161年前1
xiehuixingyu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0.9%
书店应该有,你去书店问问,没有的话,你问他可不可以给带一本,应该有的
(2007•南平)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金属,高科技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也需要金属.
(2007•南平)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金属,高科技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也需要金属.

(1)上图表示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铁和铜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根据图中数据和相关化学知识,你认为金属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先后顺序与下列因素无关______.
A.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B.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C.金属的活动性
(2)请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______
(3)生活中由于钢铁与______直接接触容易生锈造成损失,防止钢铁制品生锈的常用方法有(只填一种)______.
(4)工业上电解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的化学方程式是:2Al2O3
电解
.
4Al+3O2↑,电解51t的氧化铝最多可生产多少吨铝?
(5)实际生产中氧化铝可从铝土矿提炼获得.要生产相同质量的铝,所需铝土矿的质量应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氧化铝质量.
atp_0001年前1
xueyongping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82.6%
解题思路:(1)根据所利用的三种金属的活动性考虑;(2)根据活泼的金属能把不活泼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考虑;(3)根据生锈的条件:与氧气和水结合;防止生锈的方法:隔绝氧气、隔绝水考虑;(4)根据方程式计算即可;(5)根据铝土矿中含有其它杂质考虑.

(1)由三种金属可知越早使用的金属越不活泼,越活泼的金属用的越晚,所以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
(2)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所以方程式是:Fe+CuSO4═FeSO4+Cu;
(3)钢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共同接触,防止生锈的方法:镀一层其它金属,保持铁制品表面洁净干燥,涂油或刷漆;
(4)设电解51 t的氧化铝最多可生产铝的质量为X则:
2Al2O3

通电
.
4Al+3O2↑,
204 108
51t X
根据:[204/108=
51t
X]解得X=27t.
(5)由于铝土矿中含有其它杂质所以实际生产中氧化铝可从铝土矿提炼获得.要生产相同质量的铝,所需铝土矿的质量应大于氧化铝的质量.
故答案为:(1)B;(2)Fe+CuSO4═FeSO4+Cu(如写出Fe+2HCl═FeCl2+H2↑,但有说明铜不与酸反应也给分);(3)氧气和水在钢铁制品表面刷油漆(或涂油;电镀等);(4)27 t;(5)大于.

点评:
本题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考点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金属活动性顺序,知道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钢铁生锈的条件和防止生锈的方法.知道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2010•南平)如图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其中______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在第
(2010•南平)如图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其中______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在第 8min时,这种晶体处于______状态.
绝情飞扬1年前1
下雨天_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6.4%
解题思路: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化过程中只要加热,温度就会升高.

由图可知:物质A由一定的熔化温度,是晶体;
熔化时的温度是80℃;
8min时,物质A正在熔化,是固液共存状态.
故选A;80;固液共存.

点评:
本题考点: 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考点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晶体的熔化过程,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对于图象的分析能力.

(2006•南平)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2006•南平)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医用酒精
B.冰水混合物
C.清新空气
D.加碘食盐
gg造就的女人1年前1
tianjw409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解题思路:根据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定义解答;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A、医用酒精中含有酒精和水,是混合物;
B、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一种物质(H2O),属于纯净物;
C、清新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D、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含碘的化合物,属于混合物;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考点点评: 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

(2010•南平)如图所示,两只纸船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用大注射器向两船之间的水面快速注水,两船将(  )
(2010•南平)如图所示,两只纸船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用大注射器向两船之间的水面快速注水,两船将(  )
A.向中间靠拢
B.静止不动
C.向两侧分开
D.向同侧偏移
都督xf1年前1
jjb19810119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6.7%
解题思路:液体和气体都称为流体,生活中常见的流体是水和空气,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两只纸船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两只纸船两侧压强都相等.用大注射器向两船之间的水面快速注水,中间水的流速增大,压强减小,外侧压强不变,两只纸船都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向中间靠拢.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点: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考点点评: 掌握流体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并能用流体压强知识解释有关问题.

(2006•南平模拟)我们知道燃烧的条件是: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③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一蘸有水
(2006•南平模拟)我们知道燃烧的条件是: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③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一蘸有水的棉花球在酒精灯火焰上烧不着,原因是:______.
某网吧因电路老化或超负荷而引起线路着火,在一时来不及切断电源的情况下,不能采用的灭火方法是______.
A、泼水B、拨119火警电话求救
C、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D、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阳光中的浮尘1年前1
sdfsdlfj09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解题思路:燃烧的条件是:(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棉花球上的水汽化时吸收热量,使温度不能达到棉花的着火点,棉花球不能燃烧.故填:温度没有达到棉花的着火点.
因为天然水、泡沫灭火器中的药品中含有易导电的物质,在一时来不及切断电源的情况下,如果用天然水、泡沫灭火器灭火时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故填:AD.

点评:
本题考点: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考点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燃烧条件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理解燃烧的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2010•南平)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于5月1日开幕,开幕的第一天入园人数达207 700人,数据207 700用科
(2010•南平)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于5月1日开幕,开幕的第一天入园人数达207 700人,数据207 7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0.2077×105
B.2.077×105
C.20.77×104
D.2.077×106
chenchang12341年前1
小vv度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73.7%
解题思路: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大于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小于1时,n是负数.

207 700=2.077×105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点: 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考点点评: 把一个数M记成a×10n(1≤|a|<10,n为整数)的形式,这种记数的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1)当|a|≥1时,n的值为a的整数位数减1;
(2)当|a|<1时,n的值是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前0的个数,包括整数位上的0.

17(福建)南平已知:如图① , A是半径为2的⊙O上的一点,P是OA延长线上的一动点,过P作⊙O的切线,切点为B、设P
17(福建)南平已知:如图① , A是半径为2的⊙O上的一点,P是OA延长线上的一动点,过P作⊙O的切线,切点为B、设PA=m , PB=n . ⑴当n=4时,求m的值;⑵⊙O上是否存在点C,使△PBC为等边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⑶当 m 为何值时,⊙O上存在唯一点M和PB构成以PB为底的等腰三角形?并直接答出:此时⊙O上能与PB构成等腰三角形的点共有几个?(图②、图③供解题时选用)
抹茶风暴1年前1
dxdydz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1)解法一:连接OB.
∵PB切⊙O于B,
∴∠OBP=90°,
∴PO^2=PB^2+OB^2,
∵PO=2+m,PB=n,OB=2,
∴(2+m)2=n2+2^2 m^2+4m=n2;
n=4时,解,得:
m1=-2√5-2(舍去),m2=2√5-2.
∴m的值为 2√5-2.
解法二:延长PO交⊙O于Q,PAQ为⊙O割线.
又∵PB切⊙O于B,
∴PB2=PA•PQ,(1分)
∵PB=n,PA=m,PO=m+4,
∴n2=m2+4m,(3分)
当n=4时,解得 m1=-2√5-2(舍去),m2=2√5-2,
∴m的值为 25-2.(5分)
(2)存在点C,使△PBC为等边三角形;(6分)
当∠OPB=30°时,过点P作⊙O的另一条切线PC,C为切点,
∴PB=PC,∠OPB=∠OPC,
∴∠BPC=60°,∴△PBC为等边三角形;(7分)
连接OB,∠OBP=90°,OB=2,得OP=4,(8分)
∴m=PA=OP-OA=2.(9分)
(3)如图,设EF为线段PB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D,当EF与⊙O相切于点M时,M符合要求;(10分)
连接OB、OM,易得四边形OMDB为正方形,
∴BD=DP=OM=2,
∴n=PB=4.(12分)
由(1)得n=4时,m= 2√5-2,
∴当m= 2√5-2时,⊙O上存在唯一点M和PB构成以PB为底的等腰三角形,(13分)
此时⊙O上共有3个点能与PB构成等腰三角形.(14分)
(这3点分别是M,M1,M2.其中M是PB中垂线与⊙O的切点,M1是延长BO与⊙O的交点,M2是点B关于OP的对称点)
打得很费劲哦,请加分!
(2007•南平)认识燃烧,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使燃烧为人类服务是十分重要的.
(2007•南平)认识燃烧,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使燃烧为人类服务是十分重要的.
(1)医院里,盛氧气的钢瓶要远离火源,其理由是______.
(2)住宅失火时用水灭火,它的灭火原理是______.
(3)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常因燃气不完全燃烧而产生______气体造成中毒.
wang_2_21年前1
appleswen 共回答了28个问题 | 采纳率85.7%
解题思路:(1)根据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的性质解答该题;
(2)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可以知道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条件之一就是要达到着火点,而水可以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可以据此答题;
(3)根据燃气燃烧的产物可以知道,燃气燃烧不充分会产生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有毒,可以据此答题.

(1)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属于化学危险品,应该远离可燃物和火源,以免引起危险;
(2)水可以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从而使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3)燃气燃烧不充分会产生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有毒,能够使人中毒.
故答案为:
(1)氧气能支持燃烧,能够使可燃物燃烧的更旺;
(2)水可以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目的;
(3)一氧化碳.

点评:
本题考点: 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考点点评: 了解生活中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知道灭火的原理只要去除燃烧的任何一个条件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

(2014•南平)如图,已知抛物线y=-12x2+bx+c图象经过A(-1,0),B(4,0)两点.
(2014•南平)如图,已知抛物线y=-
1
2
x2
+bx+c图象经过A(-1,0),B(4,0)两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C(m,m-1)是抛物线上位于第一象限内的点,D是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不与A、B重合),过点D分别作DE∥BC交AC于E,DF∥AC交BC于F.
①求证:四边形DECF是矩形;
②连接EF,线段EF的长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EF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茶不加冰1年前1
时光李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71.4%
解题思路:(1)根据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
(2)把C(m,m-1)代入y=−
1
2
x2+
3
2
x+2
求得点C的坐标,从而求得AH=4,CH=2,BH=1,AB=5,然后根据
AH
CH
CH
BH
=2
,∠AHC=∠BHC=90°得出△AHC∽△CHB,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求得∠ACH=∠CBH,因为∠CBH+∠BCH=90°所以∠ACH+∠BCH=90°从而求得∠ACB=90°,先根据有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得四边形DECF是平行四边形,进而求得□DECF是矩形;
(3)根据矩形的对角线相等,求得EF=CD,因为当CD⊥AB时,CD的值最小,此时CD的值为2,所以EF的最小值是2;

(1)∵抛物线y=-12x2+bx+c图象经过A(-1,0),B(4,0)两点,∴根据题意,得0=−12−b+c0=−8+4b+c,解得b=32c=2,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12x2+32x+2;(2)①证明:∵把C(m,m-1)代入y=...

点评:
本题考点: 二次函数综合题.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抛物线上点的坐标的求法,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和性质,矩形的判定和性质等,本题是二次函数的综合性题,其难点是三角形相似的判定:两组对应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013•南平模拟)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13•南平模拟)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生成物的分子均为双原子分子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没有改变
C.两种反应物的微粒个数比为1:1
D.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eric828101年前1
不停进步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5.2%
解题思路:根据反应过程图中的分子,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确定该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而由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

解;A、根据微观示意图看出反应物是两种分子,其中一种是两种不同的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另一种是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生成物也是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两种不同的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另一种是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故都是双原子分子,故A正确;
B、根据微观示意图看出,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故B错误;
C、反应前后有一个单质分子没有反应,所以两种反应物的微粒个数比是2:1,故C错误;
D、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产生一种新的单质和一种新的化合物,所以是置换反应,故D 错误;
故选项为:A.

点评:
本题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考点点评: 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012•南平模拟)为了帮助日本地震灾区重建家园,某公司号召员工自愿捐款.请你根据两位经理的对话,计算出第一次捐款的人
(2012•南平模拟)为了帮助日本地震灾区重建家园,某公司号召员工自愿捐款.请你根据两位经理的对话,计算出第一次捐款的人数.
调琴师21年前1
米兰玉兰油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解题思路:等量关系为:第二次人均捐款数目-第一次人均捐款数目=20,把相关数值代入计算即可.

设第一次捐款的人数为x.
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56000
2x−
20000
x=20.
解得x=400,
经检验x=400是原方程的根,且符合题意.
∴第一次捐款400人.

点评:
本题考点: 分式方程的应用.

考点点评: 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得到两次人均捐款数目的等量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010•南平质检)南平建阳的通心白莲清代曾是“贡莲”,专供朝庭使用.
(2010•南平质检)南平建阳的通心白莲清代曾是“贡莲”,专供朝庭使用.
(1)一朵白莲花最主要的结构是______和______.
(2)每个莲蓬中有好多种子----莲子,这说明莲的子房里有好多的______.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指的是______生态系统.
(4)千年古莲发芽,除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______,还要求______是活的.
蓝ō1年前0
共回答了个问题 | 采纳率
(2012•南平)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或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
(2012•南平)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或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

(1)仪器a的名称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分别选用______和______(填字母),检验二氧化碳集满的方法是______;该组合装置还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其中添加的药品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
(3)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
.
K2MnO4+MnO2+O2
2KMnO4
.
K2MnO4+MnO2+O2
yundong2532741年前1
睡个迷糊觉 共回答了26个问题 | 采纳率84.6%
解题思路:(1)熟练掌握常见的化学仪器名称和用途;
(2)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固体加热型和固液常温型;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方法;检验CO2气体是否已充满集气瓶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置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收集满;在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具有催化作用;
(3)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以分解产生二氧化锰、锰酸钾和氧气,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1)熟记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a是集气瓶;
(2)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药品的状态为:固体+液体,反应条件为:不需要加热,所以应该选择B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够溶于水,所以应该选择D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
检验二氧化碳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火焰熄灭,说明CO2已集满;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或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3)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以分解产生二氧化锰、锰酸钾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KMnO4


.
K2MnO4+MnO2+O2↑.
故答案为:(1)集气瓶
(2)BD;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火焰熄灭,说明CO2已集满;催化作用;
(3)2KMnO4


.
K2MnO4+MnO2+O2↑.

点评:
本题考点: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考点点评: 解决气体的制取问题,需要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并能作出正确的选择,记住常见气体制取的反应原理,并能够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013•南平)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2013•南平)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大
C.升高温度可以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在t1℃时将25g乙投入100g水中,可以形成125g溶液
练绮1年前1
c_kevin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解题思路: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需确定温度;B、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C、据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可分析甲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D、据t1℃时乙的溶解度 分析解答.

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需确定温度,故错误;
B、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正确;
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要将甲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故错误;
D、t1℃时乙的溶解度是20g,所以在t1℃时将25g乙投入100g水中,可以形成120g溶液,故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考点点评: 了解溶解度的概念的含义、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其应用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2013•南平)小宇做“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2013•南平)小宇做“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如图1,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______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如图2、图3,小宇将与图1中完全相同的两块木块,分别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仍平放在长木板上,测得图2、图3两次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都是图1所测得的一半.分析图1和______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分析图2和图3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无关.
tingtingli09101年前1
磨人精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解题思路:(1)实验时水平匀速拉动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滑动摩擦力等于拉力.
(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图示实验,根据实验所控制的变量与实验现象,然后得出实验结论.

(1)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匀速滑动时,木块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
(2)由图1和图2所示实验可知,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与接触面的面积相同而物体间的压力不同,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不同,由此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由图2与图3所示瑟吉欧有可知,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与物体间的压力相同而接触面的面积不同,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相同,由此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故答案为:(1)匀速;(2)图2;接触面积大小.

点评:
本题考点: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实验注意事项、实验现象分析,知道实验原理、应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图示实验即可正确解题.

(2014•南平模拟)如图所示,一滑板爱好者总质量(包括装备)为50kg,从以O为圆心,半径为R=1.6m光滑圆弧轨道的
(2014•南平模拟)如图所示,一滑板爱好者总质量(包括装备)为50kg,从以O为圆心,半径为R=1.6m光滑圆弧轨道的A点(α=60°)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轨道最低点B后(OB在同一竖直线上),滑板爱好者沿水平切线飞出,并恰好从C点以平行斜面方向的速度进入倾角为37°的斜面,若滑板与斜面的动摩擦因素为μ=0.5,斜面长S=6m,(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滑板爱好者在B、C间运动的时间;
(2)滑板爱好者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yuca21年前1
luoritianya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解题思路:(1)滑板爱好者在圆轨道上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列出公式即可求得在B点的速度;滑板爱好者经过B点后做平抛运动,将运动分解,即可求得时间;
(2)对整个运动的过程使用动能定理即可求得滑板爱好者到达低端的速度.

(1)滑板爱好者在圆轨道上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得:
mgR(1−cos60°)=
1
2m
v2B
所以:vB=
2gR(1−cos60°)=
2×10×1.6×0.5m/s=4m/s
滑板爱好者在BC之间做平抛运动,在C点:vcy=vBtan37°=4×
3
4m/s=3m/s
又:vcy=gt
所以:t=
vcy
g=
3
10s=0.3s
(2)在C点,由矢量的合成得:vC=

v2B+
v2cy=5m/s
滑板爱好者在斜面上运动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gS•sin37°−μmg•S•cos37°=
1
2m
v2D−
1
2m
v2C
代入数据解得:vD=7m/s
答:(1)滑板爱好者在B、C间运动的时间是0.3s;
(2)滑板爱好者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是7m/s.

点评:
本题考点: 机械能守恒定律;平抛运动;动能定理.

考点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机械能守恒、动能定理与平抛运动基本公式的直接应用,要能根据几何关系得出速度,难度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