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辨证关系是什么

angellicia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chiriswd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71.4%
:(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它们并非不同的真理,而是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和方面,二者是辩证统一的.首先,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其次,相对真理是向绝对真理转化的,真理是一个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发展过程,每一个真理都是这个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每一个真理都是相对真理,都是对事物及其规律近似正确的反映,因而是需要不断发展的,而每一个相对真理又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因此,真理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接近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真理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每一个真理都是这个过程的一个环节.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像登山运动员登山一样,每登高一步,就接近顶峰一步.与登山不同的是,人们永远不可能达到真理的顶峰.因为客观世界的发展是无限的,人们认识的发展也是无限的,人们只能不断地接近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永远不会穷尽它.
(2)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如果割裂两方面的统一,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真理观或相对主义真理观.绝对主义真理观片面地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是一个发展过程.它把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达到的有限的、近似正确的认识凝固化,使之变成僵死的教条.中国革命历史上的教条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真理绝对化,把不断发展的马克主义看成绝对不变的教条,当成一种现成的公式,到处乱套,结果导致在实践中失败,危害了革命事业.相对主义真理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从而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这样,就把真理的相对性夸大为主观随意性,抹煞了真理和谬误的界限,陷入唯心主义诡辩论.相对真理认为,既然科学始终总是新理论不断代替旧理论,那末真理只能是相对的,并不存在绝对性.实际上,科学史上新理论不断代替旧理论的过程,是真理不断发展的过程,决不是真理绝对性的否定.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代替了牛顿的经典物理学,是物理学的发展,并不是说牛顿的经典物理学中不包含任何具有客观性、绝对性的真理.
(3)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它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它正确地反映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经过150多年的实践证实了的真理,因而它有绝对性的一面.但是,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一切事物及其规律,仍然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它又具有相对性的一面.正因为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绝对性,所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又因为它具有相对性,所以我们又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它、发展它.既坚持又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只有坚持,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是正确的坚持.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要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成僵死不变的教条主义;二是反对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否认它的真理性和指导作用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
1年前

相关推荐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案例分析 1500-2000字
颠颠1年前1
dqeoe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5.2%
马哲原理案例分析俩则
九方皋相马——内容与形式
秦穆公见伯乐年事已高,请伯乐推荐继任者,伯乐说九方皋可堪此任.九方皋奉穆公之命外出找马,三个月后复命说,马已找到.穆公问:何马也?九方皋答道:是一匹黄色的公马.穆公派人去取马,取马人回报是一匹黑色的母马.穆公不悦,责备伯乐道:你推荐的那位相马者连马的黄黑公母都分辨不清,怎能鉴别马的好坏呢?伯乐答道:“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千里之马.伯乐之子把伯乐写的《相马经》读得烂熟.《相马经》上说,千里马是额头隆起,双眼突出,蹄如摞起的酒曲块.他按照书上绘出的各种图形,与他所见到的一一加以对照.结果,他找到一只癞蛤蟆.
解析:
认识事物要区分粗精、真伪、表里、内外,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区分事物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伯乐之子的相马是一种“按图索骥”的方法,把《相马经》当作教条,脱离实际,从本本出发,生搬硬套.思维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客观规律在人及中的内化,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理性思维的重要工具,是实践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方法具有普遍意义,它比认识结果更为重要,只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才能增强人的认识能力,做好各项工作.认识的发展过程及科学的思维方法.
法国飞行员抓住了飞行的子弹——静止的相对性
第一次大战期间,一个法国飞行员碰到了一件极不寻常事件.这个飞行员在 2000米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什么小玩意儿在游动着.飞员以为这是一只什么小昆虫,敏捷地把它一把抓了过来.发现他抓到的是……一颗子弹!
然而在法国飞行员的这个奇遇里,却没有什么不可能实现的事情.这是因为,一颗子弹并不是始终用800~900米每秒的初速度飞行的.由于空气的阻力,这个速度逐渐减低下来,而在它的路程终点(跌落前)的速度却只有40米每秒.这个度是普通飞机也可以达到的.因此,很可能碰到这种情形:飞机跟子弹的方向和速度相同.么,这颗子弹对于飞行员来说,它就相当于静止不动的,或者只是略略有些移动.那么,把抓住自然没有丝毫困难了——特别是当飞行员戴着手套的时候,因为穿过空气的子弹跟空气擦会产生近100摄氏度的高温.x1e
解析:
静止不是绝对不动,而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所谓相对静止,是指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的稳定和平衡状态,静止不是绝对不运动.它表现为两种基本情形:第一,事物相对于其他事物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如果以地球为观察点,则地球上的山脉、房屋都是静止不动的.第二,指相对于质变而言,事物处在量变阶段.如生命有机体在死亡之前,就是相对静止状态的保存.
法国飞行员之所以抓住了飞行的子弹,原因在于运动的飞行员和运动的子弹之间实际上是相对静止的状态.
智慧结晶运动应当在它的对立面即静止中找到自己的尺度.——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论述题:2.试论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及其对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稳定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论述题:2.试论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及其对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稳定发展
论述题:2.试论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及其对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稳定发展的关系的指导意义.
星儿靚晶晶1年前1
crj3412 共回答了10个问题 | 采纳率80%
在唯物辩证法中,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一种联系和趋势.具体表现为:第一,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赖性,矛盾双方各自以对方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互为媒介,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第二,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性,矛盾双方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存在相互渗透的渠道和桥梁,相互转化的趋势和可能.矛盾的对立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同一性依赖于斗争性,同一是包含着差别、对立的同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是是同一中的斗争,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成立.第二,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相对与绝对的关系.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最终导致同一性的分解,有条件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斗争性相结合,推动着事物发展.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总揽全局的首要的基本关系,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集中体现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要求.一.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二.在特定的时期,改革、发展、稳定这三者之间会经常出现相互矛盾的现象,有时候是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矛盾.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这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推进改革就会得到更加广泛的支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和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结合起来,从而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稳定是发展的基础,离开了稳定任何发展都是无法进行的.
发展是改革的前期阶段,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的主要矛盾就会减弱,而其他社会的次要矛盾就会加强,使社会的矛盾发生变化,并最终导致新的改革,使社会得以继续发展.
改革的目的和前提是稳定,任何的改革都是以解决当时社会主要矛盾、使人们生活更加为目的,这就必须使社会稳定,因此,稳定是改革的目的.而且,如果社会动荡,就无法谈论任何改革,所以,稳定也是改革的前提.
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历史经验证明,正确把握发展的速度至关重要.经济增长速度过低或者过高,都不利于深化改革,也不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增长速度过低,既不利于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潜力,也会带来就业困难、人民生活水平降低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特别是我国现在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科技、经济方面占优势的巨大压力,如果我国经济发展慢了,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就会扩大,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证.另一方面,经济增长速度过高,超过现有资源的潜力,又会引起通货膨胀和价格大幅度上涨,同样也会造成经济和社会不稳定.这是我们今后要尽力避免的.
要坚持把稳定作为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保持社会安定团结.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要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做好“两个确保”工作,搞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各项工作,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抓紧解决克扣和拖欠农民工工资、城镇房屋拆迁与农村土地征收征用中侵犯城镇居民和农民合法权益等问题.积极推进改革和结构调整,不断消除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体制和结构性原因.继续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进一步健全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工作机制,把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因素化解到最低程度,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章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来分析社会现实中的现象!2000字最佳答案+100
贴饽饽糊了1年前1
hi_zjp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1.3%
1.概念要准确,切忌含混不清.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要准确地掌握它的基本概念,切忌在概念上模棱两可、含混不清、界限不明.? 例如,我们把哲学定义为“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世界观的系统化和理论化”,而不能把哲...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辨析题下面的4个辨析题:1: 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因此, 个人主义是个人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辨析题
下面的4个辨析题:
1: 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因此,
个人主义是个人发展的动力,也必然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2: 宇宙是无限的,而人类总有灭亡之时.直至人类覆
灭之时,也不可能完成对宇宙的全部认识.因此,不可知
论者所主张的“人类不能彻底认识世界”、“人类不具有
彻底认识世界的能力”的观点是正确的.
3: “凡是在理性中所有的,最初无不在感觉之中.”
4: 本质本身是不能证实的,因而是不存在的.
sanba8081年前1
gmmnna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2.4%
3题: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这个问题应该是这正确的!感性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而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理性认识的实践需要占有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干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还需要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达到认识事物!认识的过程就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所以我认为理性认识一定是经过感性认识的深化和加工!
马克思主义哲学 否定之否定原理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时发现一个问题: 马克思认为社会总是进步的,当然是曲折的,呈螺旋线
马克思主义哲学 否定之否定原理
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时发现一个问题:
马克思认为社会总是进步的,当然是曲折的,呈螺旋线上升的。因此马克思大胆预言,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当然实现是要经过长期奋斗的,不过这个社会形态相当美好:“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面对这样的描述,怎不令人心向往之!
可另一方面,否定之否定原理告诉我们:“不存在不被否定的终点”,事物的发展前进是螺旋式的。那么也就证明,共产主义社会必然要被否定,要被更好的社会形态取代。可是物质都已“极大”丰富,人民思想都已“极大”提高,真不知还要再怎样丰富,怎样提高?!
怎么会有这样的矛盾出现呢?还是说“否定之否定原理”和“马克思的最高社会理想”其中一个错了呢?
希望哲学高手予以解答。
耳烧视享1年前5
小雨哗啦拉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不是高手,但愿意和你探讨,我的观点如下:
一 否定之否定原理是没错的
二 最高不代表最终,正如今天流行的一句话:“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也就是说即使到了那个社会,也还是要发展的,也还是要被否定的,至于怎么被否定就不是我们今天的人所能预知的了,这里还可以用邓小平同志的一句话,到那时也许人们会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再说,共产主义还没有实现,我们这里讨论他如何再被更高...
马克思哲学原理多选(急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多选题(急需)1.下列哪些理论进一步证明了时空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割性A.宇宙
马克思哲学原理多选(急需,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多选题(急需)
1.下列哪些理论进一步证明了时空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割性
A.宇宙热寂说 B.相对论 C.唯能论 D.非欧几里得几何学 E.牛顿力学
2.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表现为
A .有什么样的形式,就有什么样的与之相适应的内容.
B.当形式适合于内容时,可以促进内容的发展
C.当形式不适合于内容时,就阻碍内容的发展
D.形式对内容起决定作用
E.任何形式都始终有利于内容的发展
3.扬弃“体现了事物发展的( )
A.克服和保留的统一 B.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C.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 D.变革和继承的统一 E.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4.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
A.物是感觉的复合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C.感觉是与外界隔离的屏障 D.理念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影子 E.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5.意识的能动性表现为( )
A.意识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 B.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C.意识能够改变规律 D.意识对生理功能的自我抑制 E.意识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
6.下列命题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命题的有:( )
A.心外无物 B.世界统一于感觉 C.理在事先 D.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E.金、木、水、火、土是世界的本原
7.当事物处于量变状态时( )
A.矛盾双方的力量各有消长,但没有易位 B.事物表现为相对静止 C.矛盾的主次双方已经易位 D.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没有任何变化 E.矛盾双方绝对同一
8.历史唯心主义的主要缺陷是( )
A.没有认识到意识的能动性 B.没有看到人民群众的决定作用 C.没有看到历史事变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 D.没有看到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 E.承认杰出人物的作用
9.凡是唯物主义哲学派别都主张( )
A.世界是可知的 B.世界是统一的 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E.世界是运动变化的
10.辩证法同循环论的区别在于( )
A.是否承认事物发展是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B.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C.是否承认事物的发展变化 D.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E.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周期性
单选题:
引起阶段性部分质变的根源是 ( )
事物内部根本矛盾的解决
事物内部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发展的不平衡
矛盾的主次双方相互易位
非对抗性矛盾转化成对抗性矛盾
爆发式飞跃是指 ( )
解决因一切矛盾所引起的事物之质变的形式
既是解决事物之质变的形式,也是解决事物之量变的形式
解决因根本矛盾所引起的事物之质变的形式
解决因对抗性矛盾所引起的事物之质变的形式
xyjy1年前3
洛水雁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77.8%
1ab2bc3abce4abc5abde6de7a8abc9abcde10abcde1b2a-----这是本人自己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大题劳动二重性决定了商品二因素,判断对错并表明原因,请辨析
9713301年前1
99度的水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71.4%
“劳动二重性决定了商品二因素”,这个观点是完全正确的.
商品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具体说来,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有用的具体劳动,不同的具体劳动生产出不同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同自然物质相结合成为使用价值的源泉;另一方面,生产商品的劳动又是抽象的人类劳动,即撇开了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或两重属性.
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二因素的决定条件.商品之所以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由于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
perfect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谈你对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理解和认识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谈你对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理解和认识
急用,不要太长
100-200字
mm蝌蚪1年前1
狐仙美媚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91.7%
资本主义贪婪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质,要求社会化的大生产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是资本家掌握着生产资料,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高度结合,从而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度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资本主义社会在一次一次的繁荣之后又陷入危机.社会主义制度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高度结合,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目的的社会化大生产,充满生命力.
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论述题第谷和法拉第的终生憾事 第谷是丹麦著名的天文学家,他长期观测行星绕日运动,三十年如一日,共
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论述题
第谷和法拉第的终生憾事
第谷是丹麦著名的天文学家,他长期观测行星绕日运动,三十年如一日,共观察750颗星,并记录了它们的相对位置的变化,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但由于他不善于理论思维,终究未能示出行星运动的规律.正如恩格斯所说:“当真理碰到鼻尖上的时候还是没有得到真理.” 他的学生和助手开普勒,精于理论思维和数学推导,因而能够借助老师所积累的宝贵资料,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与些类似,法拉第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实验家,他积累了丰富的电磁感应的资料,但是他未能创造出自己的电磁理论.而麦克斯韦却在法拉第的基础上总结出了麦克斯韦方程,麦克斯韦方程和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一起构建了整个经典物理学.
1、以上事实说明了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观点,请简要分析.(200字以上)
2、就使用的原理,结合社会生活的实际案例写一篇论文.(1500以上)
多少年1年前1
基地yy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这两件事包含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哲学道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不是消极地、自然地实现的,而是一个能动的飞跃过程.掌握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只是正确实现认识过程第一次...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问题1.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的构成要素有( ).A.实践主体B.实践客体C.实践手段D.E.实践结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问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的构成要素有( ).
A.实践主体
B.实践客体
C.实践手段
D.
E.实践结果
满分:4 分
2.生产关系是由多个基本要素构成的有着复杂结构的系统.从动态看,生产关系包括的环节有( ).
A.劳动
B.生产
C.交换
D.分配
E.消费
满分:4 分
3.实践的基本形式有( ).
A.生产实践
B.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
C.科学实验
D.审美实践
E.文艺和体育活动
满分:4 分
4.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
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B.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C.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D.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E.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满分:4 分
5.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 ).
A.人口因素
B.科学活动
C.生产方式
D.
E.
满分:4 分
6.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A.哲学是具体科学的集中和综合
B.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
C.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提供的材料为基础
D.具体科学从哲学取得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E.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哲学将失去其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
满分:4 分
7.因果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主要表现为( ).
A.一因多果,同因异果
B.同因同果,异因异果
C.一果多因,同果异因
D.同果同因,异果异因
E.多因多果,复合因果
满分:4 分
8.量变引起质变的基本形式是( ).
A.数量上的增减引起的质变
B.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结构、排列上的变化引起的质变
C.爆发式飞跃
D.非爆发式飞跃
E.对抗
满分:4 分
9.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一次更重要的飞跃,这是因为(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E.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满分:4 分
10.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
A.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前提
B.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C.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D.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
E.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实现事物的质变
满分:4 分
都是多选题
马蹄山qq1年前1
蠻_蠻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78.9%
1 ABC 2 BCDE 3 ABC 4ABCD 5ACE 6CD 7ACE
8 AB 9BC 10ABC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五大范畴是指哪五大范畴?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五大范畴是指哪五大范畴?
如题~我只记得物质范畴了,请问还有哪4大范畴?
花过香无痕1年前4
成年网事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76.9%
  你说的物质不能算在五大范畴,五大范畴指的是辩证法里面的.
  五大范畴:是对事物最普遍的辩证关系的概括和反映,是辩证思维的逻辑形式,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
  1.内容和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必须通过形式表现,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内容和形式存在于统一体中,不可分割.
  2.现象和本质:本质和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内部联系和外在表现之间相互关系的范畴,二者既对立又统一.现象是外在的、个别的、具体的、片面的、丰富的、生动的,而本质则是内在的、一般的、深沉的、单纯的.但是二者又是统一的,没有脱离本质的现象也没有脱离现象的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露和表现,现象背后隐藏着事物的本质,二者不可分割.
  3.原因和结果:对立表现在:在特定的界限和范围内,原因和结果具有确定的界限和先后次序,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既不能混淆也不能颠倒.它们的统一表现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可能性和现实:对立表现在:可能性是潜在的、尚未成为现实的东西,现实则是已经存在的东西.统一表现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偶然性和必然性:是揭示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对立表现在:二者产生的根据不同,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所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统一表现在:二者互相依存,互相渗透,在一定的条件可以互相转化,互相过渡.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自己写的关于哲学的书或文章有哪些?只要关于哲学的哦?
看你那小样哈1年前5
chenchenfan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62.5%
(一)辩证的唯物论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世界观和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个方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历史形态.唯心主义的根源、基本观点及主要形态.旧唯物主义的成就和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把实践作为考察精神和物质关系问题的基础,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高度统一,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多样性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及其意义.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的物质性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3.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和能动作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的主观映象,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意识的能动性及其主要表现.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途径和条件.
(二)唯物的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从普遍联系的总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功能.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过程.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规律是客观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本质和现象、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形而上学.
2.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的含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3.量变质变规律
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一切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质、量、度.掌握适度原则的重要意义.
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其基本形式.量变和质变的相互关系.
4.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辩证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否定之否定.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1.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
实践的含义和基本形式.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基本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以及认识的目的.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认识的辩证运动
认识的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及其辩证关系.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
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认识辩证运动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群众路线的重要哲学基础.
3.辩证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的实质和意义.
辩证思维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4.认识的真理性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真理是具体的.真理和价值的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检验与逻辑证明的关系.
5.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一致性.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程.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思想路线是实际工作中的认识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四)历史唯物论
1.社会的本质、结构和社会形态
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历史的钥匙.
自然环境和人口是人类历史的自然前提,使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环境、人口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社会物质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意识结构构成的复杂的有机整体.
社会经济结构即一定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的要素和构成.生产关系的构成和类型.
所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生产关系与阶级关系.
社会政治结构是指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及其结合方式.
国家政权是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国体和政体及其相互关系.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和基本职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实质及其两重性.
社会意识结构是是由各种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按一定关系和方式组成的有机系统.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形态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社会的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形态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3.社会发展的动力与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标准及其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代新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阶级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
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4.人与社会发展
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社会规律的客观性.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性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社会历史观上的唯意志论和宿命论.
人民群众是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总是受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的重要表现.
人的价值及其实现.衡量人的价值的尺度.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群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集体主义观点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否定了原子是物质的始原,原子不可分,元素不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否定了原子是物质的始原,原子不可分,元素不可变等传统思想.一些自然科学家由于不懂辨证法,认为“原子非物质化了,物质消失了”.马赫主义者抓住这一点一论证唯心主义,宣称“物质消失了”,就是“物质本身不存在了”,只存在感性知觉,物质是“荒谬的虚构”和“假设”.——摘自〈〈列宁选集〉〉
请回答:上面中所体现的自然科学发现同哲学的关系.
jobray1年前1
一个人的世界冬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1,材料中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中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这一原理,随着人类认识世界的技术水平不断进步,我们进一步发现了客观存在的事物.
同时,科学家们的努力也说明了,实践是认识世界的唯一工具这一认识论原理,他们通过实践得出了真知.
2,19世界末这一系列发现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中事物的联系既存在普遍性又存在特殊性,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它们自身都存在特殊的性质但都可以归结到用物质的始源原子来解释.
3,马赫主义者片面,静止的观点否定了唯物辩证法,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进而又错误的否定了物质第一性的观点,最终导致了唯心之一的错误.
这个题很有难度的,哲学原理藏的很深,不好发掘,而且蕴藏的知识点很边缘,很夹缝,不好具体的判断和阐述啊,有点有理说不清的感觉啊.
高考完两年了,学科术语忘的差不多了,运用不是很流畅了.哲学原理大框架还记得,细节上具体阐明原理也说不出了,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