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公谏厉王弭谤》一文中召公的谏词运用了哪些比喻,这些比喻对于表达主旨各起到了什么作用?

zzzzzz8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gogo_45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85.7%
)比喻生动形象.
召公针对厉王的暴政,以“为川”为喻,警诫厉王要尊重民意,体察民情,弭谤犹如壅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寓说理于比喻之中,含有深刻的哲理.把“民之有口”比喻为“土之有山川也”,从积极的方面指出,应当正确认识民“谤”,才能做到“行善而备败”.
1年前

相关推荐

急求《召公谏厉王弭谤》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活用、、、
蒋波1年前1
gg耳朵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100%

1.失其所与,不知
2.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3.秦伯说,与郑人盟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2.以告,则杀之
3.是以事行而不悖

1.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3.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1.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2.三年,乃流王于彘
3.三教九流
参考答案:
与:1.帮助;2.赞许;3.和、跟.
以:1.认为;2.依据,按照;3.因为,“是以”即“以是”.
犹:1.如同,好像;2.尚且;3.还、仍.
流:1.流动;2.放逐、流放;3.流派、派别.
古今异义:
亲戚
古义:国君的同族人.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其成员.
道路
古义:路人.
今义:地面上供人或车马行走的部分;两地之间的通道.
省略句:
()以告,()则杀之.
吾能弭谤耳,()乃不敢言!
宾语前置句:
是以事行而不悖.(应是“以是事行而不悖.”)
状语后置句:
夫民虑于心而宣之于口.(应是“夫民于心虑而于口宣之.”)
急求《召公谏厉王弭谤》中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w人间道w1年前1
flyfox-04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1.3%
归纳下列多义词的义项.与1.失其所与,不知2.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3.秦伯说,与郑人盟以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2.以告,则杀之3.是以事行而不悖犹1.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3.犹得备晨炊(...
在《召公谏厉王弭谤》一文中,召公为什么认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hljwy1年前1
2643518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92.3%
  第一层,第一句斩钉截铁断定周厉王采取的是堵嘴的做法.接着以堵塞河流的后果为喻,说明堵嘴的后果严重.然后从正面论述如何治理河流,以此为据提出“为民者宣之使言”的中心论点.
  第二层,以史为鉴详细叙述周初的君王广泛听取人民意见,制定政策的过程和施行的顺利,给周厉王一个榜样,一种易操作的办法.
  第三层,通过一个比喻,把人民之口比作山川、土地,可以产出财物衣食.论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同样的自然条件,不同的政策,会产生贫弱与富强截然相反的结果.而人民的意见是制定富民强国政策的依据.从中可见召公深入本质的洞察力.连用三个“于是乎”,推出百姓之口不但是施政的前提,而且是检查施政好坏成败的标准.要据此标准纠正失误,推行善政.在这一层里,召公由现象到本质,由政策的制定、实施到检测,论述了人民意见的决定作用,指出它是富民强国的根本.
  第四层,召公看到语言和思想的关系.说明堵住嘴堵不住心,更看到口可以释放利益也可以积聚怨恨,于是连用两个反问句,以递进的方式指出堵口的悖谬和后果.
  基本介绍:
  《召公谏厉王弭谤》选自《国语》上篇。故篇名亦作《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题中,召公亦作邵公。《左传》称厉王为"王心戾虐,万民弗忍"。自然引起像召公这样有识之士的忧虑,便介绍了其被逐的过程,文章简洁分明,逻辑清晰,是《国语》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