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李邕 胸怀远大志向不凡的诗句

哈痞牛爷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尹琦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2.4%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何等豪迈 胸怀远大
1年前

相关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杜 甫甫,字子美,京兆人。审言生闲,闲生甫。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杜 甫
甫,字子美,京兆人。审言生闲,闲生甫。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诏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臣赖绪业, 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 。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左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兵,又以琴客董廷兰之故罢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杂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解,不复问。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 ,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拾橡栗自给。流落剑南,营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不至。会严武节度剑南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诣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常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中衔之。一日,欲杀甫, 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者三 。左右走报其母,为救得止。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大历中,出瞿塘,泝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瀑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为设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甫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汙 为歌诗,伤时挠弱,情不忘君,人皆怜之 。坟在岳阳。有集六十卷,今传。
(选自《唐才子传·卷第二》)
[注]①窭(jù):贫寒。②汙:同“污”,污点。

2.4.6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擢河西尉,不拜拜:任职
B.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久辱故事:旧业
C.虽不足鼓吹六经,先鸣数子鼓吹:宣扬
D.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因:因此
小题2:下列各句,不能分别表现杜甫“放旷不自检”和“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汙”的一组是()
A.①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②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
B.①甫见之,或时不巾②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亡走凤翔
C.①擢河西尉,不拜②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
D.①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②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玄宗看了杜甫的赋颂后,觉得他很有才能,命宰相考考他的文章,先提拔他为河西县尉,后又改派他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B.杜甫担任左拾遗官职时,为平民时的朋友房获罪琯获罪相说情,唐肃宗大怒,下旨让三司治杜甫的罪,宰相张镐也赞同以杜甫抵罪。
C.安禄山叛乱时,杜甫避乱,寄住鄜州的家长年生活艰难,年幼的孩子甚至要饿死;旅居秦州,靠背柴禾、拾橡栗为生;流落剑南,建草堂居住。
D.杜甫在成都受世交节度使严武的优待,但他性格急躁,对严武傲慢放肆,使严武心中怀恨,甚至想杀掉杜甫;后出川流落远、湘,在飘泊中去逝。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3分)
(2)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者三。(4分)
(3)为诗歌、伤时挠弱,情不忘君,人皆怜之。(3分)
抽丝1年前1
lifang1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小题:D
小题:C
小题:B
小题:(1)从七岁到开始作诗,近四十年了,然而衣服不能遮盖身体,常依靠别人才有饭吃。(“属辞”“且”各1分,语意1分,共3分)
(2)在门口召集官吏,严武正要出门,他的帽子被门帘钩住了三次(或“多次”)(或“他的帽子三次被门帘钩住了。”)(“于门”状语后置1分,“于”表被动1人分,“三”1分,语意1分,共4分)
(3)(他)作的诗歌,感伤时局又懦弱无为,感情上忘不掉皇上,人们都很同情他。(“为”“怜”各1分,语意1分,共3分)


小题:(因:于是)
小题:(C项中,①的“擢河西尉,不拜”并非“放旷不自检”的表现,②写杜甫家
小题:(“宰相张镐也赞同以杜甫抵罪”理解有误,张镐实为杜甫开脱罪责。)
小题:无 
参考译文:
杜甫,字子美,京兆府人。杜审言生杜闲,杜闲生杜甫。杜甫年轻时家贫不能维持生活,就漂泊在吴、越、齐、赵等地。李邕看重杜甫的文才,杜甫就先去谒见他。杜甫考进士考落榜,困处长安城中。天宝十三载,玄宗到太清宫朝献,祭祀宗庙,并到郊外祭天,杜甫献上赋颂三篇,皇上觉得他很有才能,就让他在集贤院待诏,命宰相考考他的文章。提拔杜甫为河西县尉,尚未到职,又改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杜甫多次献上赋颂,称扬自己,并且说:“从先臣杜恕、杜预以来,我家传承儒业保持官职已有十一代了。到杜审言时,以文章称显于世。我依靠祖宗所传的事业,从七岁起开始作诗,近四十年了。然而衣服不能遮盖身体,常依靠别人才有饭吃。暗想恐怕早晚弃尸山谷,伏拜恳请天子哀怜我。如果能让我操祖先的旧业,把我从长久屈辱的困境中解脱出来,那么我的文章,即使不足以宣扬六经,超过诸子,至于深沉蕴积、抑扬有致,顺应时势、思维敏捷,达到扬雄、枚皋的水平是没有问题的。有这样的臣子,陛下能忍心放弃吗!”恰逢安禄山叛乱,玄宗入蜀,杜甫逃到三川避难。肃宗即位后,杜甫身穿破旧衣衫,从部州想要投肃宗所在之地,被叛军俘获。至德二年,杜甫逃到凤翔,呈上名贴,被任命为左拾遗。杜甫和宰相房瑁是平民时的朋友,房官当时打了败仗,又因窝藏琴师董廷兰之故被撤了宰相职,杜甫呈上奏章说:“罪行轻微,不应该免去大臣的职务。”肃宗太怒,下旨让三司共同治杜甫的罪。宰相张镐说:“杜甫要是拿来顶罪,就不会有人再提意见了。”肃宗才平息了怒气,不再追究。当时叛军到处抢掠,杜甫的家寄居在鄜州,长年生活贫寒困苦,幼年的孩子甚至要饿死了,于是朝廷允许杜甫自行回家看望家人。后来杜甫随朝廷迁回京城,叉出京任华州司功参军。关中和长安随处闹饥荒,杜甫就弃官离去。他旅居秦州,靠背柴禾、拾橡粟为生。后来流落到剑南,在成都城西郊浣花溪营建草堂居住。朝廷召杜甫任京兆府功曹参军,他没有到职。恰逢严武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杜甫前去投奔他,严武第二次任剑南节度使时,上表推荐杜甫为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衔。严武因为自家与杜甫是世代交谊,就对杜甫十分优待,亲自来到杜甫家中。杜甫去见严武,有时连头巾也不戴。杜甫的性格急躁,气量狭小,又傲慢放肆,常常喝醉酒以后站到严武的床上,瞪圆了眼睛看着严武说:“严挺之竟然有这么个儿子。”严武为此心中怀恨。有一天,他想杀掉杜甫,就在门口召集官吏,严武正要出门,他的帽子被门帘钩住了三次,旁边的人跑去报告严武的母亲,他母亲尽力阻止此事才算罢休。崔旰等人内乱时,杜甫往来于梓州、夔州之间。大历年间,杜甫出了瞿塘峡,又从长江溯流而上到沅江、湘江,以便去登南岳衡山。于是暂住耒阳,游览南岳庙,突然发大水,十多天找不到东西吃,耒阳县令备船来迎接,才得回来。县令为他摆设了烤牛肉和白酒,杜甫喝得大醉,晚上就去世了,享年五十九岁。杜甫旷达不拘礼俗,又不自我约束检点,喜欢谈论天下大事,调子虽高却不切实际。他与李白齐名,当时称为“李杜”。杜甫多次身经叛乱,坚守节操,没有污点。他所作的诗歌,感伤时局又懦弱无为,感情上忘不掉皇上,人们都很同情他。杜甫的墓在岳阳。他有集六十卷,都流传到今天。
《封氏闻见记》译文谁会?萧诚自务札翰,李邕恒自书言别书.二人俱在南中.萧有所书将谓称意,以 呈李邕,邕辄不许.萧疾其检己
《封氏闻见记》译文谁会?
萧诚自务札翰,李邕恒自书言别书.二人俱在南中.萧有所书将谓称意,以 呈李邕,邕辄不许.萧疾其检己,遂假作古帖数幅,朝夕把玩,令其故暗,见者 皆以为数百年书也.萧诣邕云:“有右军真迹,宝之已久,欲呈大匠.”李欣然 愿见.萧故迟回旬日,未肯出也.后因论及,李固请见,曰:“许而不出,得非 诳乎?”萧于是令家僮归见取,不得,惊曰:“前某客来,见之,当被窃去.” 李诚以为信矣.萧良久曰:“吾置在某处,遂忘之.”遽令走取.既至,李寻绎 久之,不疑其诈,云:“是真物,平生未见.”座者咸以为然.数日,候邕宾客 云集,因谓李曰:“公常不许诚书,昨所呈数纸幼时书,何呼为真迹鉴将何在?” 邕愕然曰:“试更取之.”及见,略开视,置床上曰:“子细看之,亦未能好.”
tianyu_091年前1
Apis_Goo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5%
萧诚十分擅长书法,李邕也自己写东西说自己擅长鉴别书法.两个人都住在南中.萧诚写了副字认为不错,就拿给李邕看,李邕觉得一般,萧诚对李邕挑剔自己的做法很不满,就造了几张假的古字画,天天把玩,把字画弄得很旧,看见的都说这是数百年前的字画,萧诚对李邕说:“我有王羲之的真迹,珍藏了很久,现在想拿给你看看.”李邕很希望看看,萧诚故意拖延数天,不肯拿出来.后来两人谈及此事,李邕执意要求看看,说:“你答应了却不让我看,不是在骗我吗?”萧诚于是让家仆回去取来,家仆没拿到,惊呼:“前几天有客人来,见过,估计被他偷了.”李邕信以为真,萧诚过了很久说:“我放在某个地方,后来忘了.”就让李邕跟着去取,到了地方后,李邕观摩了很久,没怀疑是假货,说:“这样的真迹我这辈子都没见过.”在座的都认为这就是真迹.又过了几天,等到李邕的客人们都聚会,于是萧诚对李邕说:“你从来都看不起我的书法,前几天给你看了几张我小时候写的字,你怎么就认为它是王羲之的真迹,你是怎么看的?”李邕大惊说:“你再拿来我看看?”看到后,稍微瞟了几下,扔在床上说:“现在仔细看看,还是不怎么样."
求翻译 <欧阳修、苏轼论书法>一余始得李邕书,不甚好之,然疑邕以书自名,必有深趣.及看之久,遂谓他书少及者.得之最晚,好
求翻译 <欧阳修、苏轼论书法>

余始得李邕书,不甚好之,然疑邕以书自名,必有深趣.及看之久,遂谓他书少及者.得之最晚,好之尤笃,譬犹结交,其始也难,则其合也必久.余虽因邕书得笔法,然为字绝不相类,岂得其意而忘其形者邪?因见邕书,追求钟、王以来字法,皆可以通.然邕书亦未必独然.凡学书者,得其一,可以通其余.余偶从邕书而得之耳.

张长史草书,颓然天放,略有点画处,而意态自足,号称神逸.今世称善草书者,或不能真行,此大妄也.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行立而能走者也.今长安犹有长史真书《郎官石柱记》,作字简远,如晋、宋间人. 颜鲁公书,雄秀独出,一变古法,如杜子美诗,格力天纵,奄有汉、魏、晋、宋以来风流,后之作者,殆难复措手
娃哈哈q1141年前1
沉默的LOVE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8.2%
一、我刚开始看到李邕书法的时候,并不太喜欢.但想到李邕以书法出名,必有其独到之处.看的时间长了,才明白其他人的书法很少能及得上李邕的.明白得晚了,所以喜好就更深,和交朋友一样,开始难以交往的人,成为朋友后比普通的友谊更牢固.(有道理啊!) 我虽然因为李邕的书法得到了用笔之法,但写字时绝不和他的字相同,这岂不就是得李邕书法的内涵而忘不拘于字的具体形态吗?因了了解了邕书,学习钟繇 王羲之以来的结字之法,就可以通晓明白了.但是李邕书法也不是唯一的学书之道.但凡是学习书法的,精通一家,就可以做到通晓其他.我只是偶然从李邕书法中得到灵感.
二、张旭的草书,随意天成,细微点画之处,也写的神态完备,可以称为超凡入圣了.现在所谓的擅长草书的人,有的居然写不好楷书、行书,这真荒谬啊.楷书生行书,行书生草书,楷书如站立,行书如走路,草书如跑步,还没有不能站却要跑的人啊.现在长安还有张旭的楷书<郎官石柱记>,其字格调萧散高远,仿佛如晋人书法一般.颜真卿书法,雄健秀美独树一帜,一改古法,就像杜甫的诗一般,天纵其才,有汉魏晋宋以来的风流习气,后来的作者,几近难再超越了.
封氏闻见记萧诚自务札翰①,李邕②恒自书言别③书.二人俱在南中.萧有所书,将谓称意,以呈邕,邕辄不许④.萧疾其掩己,遂假作
封氏闻见记
萧诚自务札翰①,李邕②恒自书言别③书.二人俱在南中.萧有所书,将谓称意,以呈邕,邕辄不许④.萧疾其掩己,遂假作古帖数幅,朝夕把玩,令其故暗,见者皆以为数百年书也.萧诣邕云:“有右军⑤真迹,宝之已久,欲呈大匠⑥.”李邕欣然愿见.萧故迟回⑦旬日,未肯出也.后因论及,李固请见,曰:“许而不出,得非诳乎?”萧于是令家僮归见取,不得,惊曰:“前某客来,见之,当被窃去.” 李诚以为信矣.萧良久曰:“吾置在某处,遂忘之.”遽令走取.既至,李寻绎⑧久之,不疑其诈,云:“是真物,平生未见.”在座者咸以为然.数日,萧默候邕宾客云集,因谓李曰:“公常不许诚书,昨所呈数纸,幼时书,何呼为真迹?鉴将何在?” 邕愕然曰:“试更取之.”及见,略开视,至床上⑨,曰:“子细⑩看之,亦未能好.”
【注释】:①札翰:这里指书法 ②李邕:唐代书法家 ③别:鉴别 ④许:赞扬 ⑤右军:即东晋书法家王羲之 ⑥大匠:指某方面造诣很深的人 ⑦迟回:拖延 ⑧寻绎:这里指反复研究 ⑨床上:指坐榻 ⑩子细:即仔细
解释下列词语:












公常不许诚书 d 许:
ena8012011年前1
言稀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100%
恒:也.也.
俱:都
以:就
辄:觉得
己:自己
遂:就
故:使.怎么样
诣:对
宝:珍藏
固:就
既:到了
因:于是
英语翻译请翻译文言文《封氏闻见记》节选--萧诚自务札翰,李邕恒自书言别书.二人俱在南中.萧有所书将谓称意,以 呈李邕,邕
英语翻译
请翻译文言文《封氏闻见记》节选--萧诚自务札翰,李邕恒自书言别书.二人俱在南中.萧有所书将谓称意,以 呈李邕,邕辄不许.萧疾其检己,遂假作古帖数幅,朝夕把玩,令其故暗,见者 皆以为数百年书也.萧诣邕云:“有右军真迹,宝之已久,欲呈大匠.”李欣然 愿见.萧故迟回旬日,未肯出也.后因论及,李固请见,曰:“许而不出,得非 诳乎?”萧于是令家僮归见取,不得,惊曰:“前某客来,见之,当被窃去.” 李诚以为信矣.萧良久曰:“吾置在某处,遂忘之.”遽令走取.既至,李寻绎 久之,不疑其诈,云:“是真物,平生未见.”座者咸以为然.数日,候邕宾客 云集,因谓李曰:“公常不许诚书,昨所呈数纸幼时书,何呼为真迹鉴将何在?” 邕愕然曰:“试更取之.”及见,略开视,置床上曰:“子细看之,亦未能好.”
mathilda-le1年前1
贾富贵46679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84.6%
常用段落翻译 【原文】: 萧诚自务札翰①,李邕②恒自书言别③书.二人俱在南中.萧有所书,将谓称意,以呈邕,邕辄不许④.萧疾其掩己,遂假作古帖数幅,朝夕把玩,令其故暗,见者皆以为数百年书也.萧诣邕云:“有右军⑤真迹,宝之已久,欲呈大匠⑥.”李邕欣然愿见.萧故迟回⑦旬日,未肯出也.后因论及,李固请见,曰:“许而不出,得非诳乎?”萧于是令家僮归见取,不得,惊曰:“前某客来,见之,当被窃去.” 李诚以为信矣.萧良久曰:“吾置在某处,遂忘之.”遽令走取.既至,李寻绎⑧久之,不疑其诈,云:“是真物,平生未见.”在座者咸以为然.数日,萧默候邕宾客云集,因谓李曰:“公常不许诚书,昨所呈数纸,幼时书,何呼为真迹?鉴将何在?” 邕愕然曰:“试更取之.”及见,略开视,至床上⑨,曰:“子细⑩看之,亦未能好.” 【注释】:①札翰:这里指书法 ②李邕:唐代书法家 ③别:鉴别 ④许:赞扬 ⑤右军:即东晋书法家王羲之 ⑥大匠:指某方面造诣很深的人 ⑦迟回:拖延 ⑧寻绎:这里指反复研究 ⑨床上:指座榻 ⑩子细:即仔细 【翻译】: 萧诚十分擅长书法,李邕也自己写东西说自己擅长鉴别书法.两个人都住在南中.萧诚写了副字认为不错,就拿给李邕看,李邕觉得一般,萧诚对李邕挑剔自己的做法很不满,就造了几张假的古字画,天天把玩,把字画弄得很旧,看见的都说这是数百年前的字画,萧诚对李邕说:“我有王羲之的真迹,珍藏了很久,现在想拿给你看看.”李邕很希望看看,萧诚故意拖延数天,不肯拿出来.后来两人谈及此事,李邕执意要求看看,说:“你答应了却不让我看,不是在骗我吗?”萧诚于是让家仆回去取来,家仆没拿到,惊呼:“前几天有客人来,见过,估计被他偷了.”李邕信以为真,萧诚过了很久说:“我放在某个地方,后来忘了.”就让李邕跟着去取,到了地方后,李邕观摩了很久,没怀疑是假货,说:“这样的真迹我这辈子都没见过.”在座的都认为这就是真迹.又过了几天,等到李邕的客人们都聚会,于是萧诚对李邕说:“你从来都看不起我的书法,前几天给你看了几张我小时候写的字,你怎么就认为它是王羲之的真迹,你是怎么看的?”李邕大惊说:“你再拿来我看看?”看到后,稍微瞟了几下,扔在床上说:“现在仔细看看,还是不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