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贰于楚也 句式特点“且贰于楚也”和“一之狐言于郑伯曰”的句式特点

莫徒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wenxo1976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 采纳率100%
介词结构后置
1年前

相关推荐

英语翻译赵王使平原君救于楚,平原君约其门下食客文武具备者二十人与之俱,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毛遂自荐与平原君,平原君曰:
英语翻译
赵王使平原君救于楚,平原君约其门下食客文武具备者二十人与之俱,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毛遂自荐与平原君,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天高云淡WDW1年前1
xacitsck19770410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100%
通“早”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其无礼于晋,且 贰 于楚也贰:两个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且 于楚也贰:两个
B.晋 函陵军:驻军
C.焉用亡郑以 邻陪:增加
D.以乱 整,不武易:替代
润8391年前1
明天儿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100%
C

文言文虚词问题闻廉使且至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两个且意思相同么
3876594111年前1
2开到荼蘼2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100%
不相同
闻廉使且至 且:将要 听说他派的使者就要来了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且:并且 还 不仅对晋国无礼 而且还对楚国又二心
下面对各句句式特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下面对各句句式特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倒装句中的介宾结构后置)
B、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C、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
D、以乱易正,不武。(被动句)
cmhcmh19811年前1
xxx1984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100%
D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以其无礼于晋,且 于楚也从属二主
B.晋 函陵,秦军氾南驻军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 执事 执行事务
D. 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外交使节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是寡人之过 将以有为
B.吾 还也 皆出于此乎
C.不阙秦,将 取之吴之民方痛心
D. 使 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决负约不偿城,乃 使 其从者衣褐
小题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小题4: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的理由有哪些?请结合第三自然段,简要分析。(3分)
妇产科男医生1年前1
小紫雁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6.7%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译: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小题4:①亡郑利晋而阙秦,存郑利秦;②晋国忘恩负义,不可共事;③晋贪得无厌,下一步将会侵损秦国的土地。


小题1:
虚词也的各种用法比如说 且贰于楚也中的也的用法.
金色畅想曲1年前1
84988595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5.5%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1.表示判断语气的,如:
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业.(《左忠毅归逸事》)
2.表示肯定语气的,如: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指南录〉后序》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左忠毅公逸事》)
就是有否定词的句子,仍然是一种表否定的肯定.如:
众曰:"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书博鸡者事》)
3.表示疑问语气的,如: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4.表示感叹语气的,如: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亦去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且 于楚也——贰:两个
B.焉用亡郑以 邻——陪:增加 
C.朝 而夕设版焉——济:渡过 
D.秦伯 ,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2.下列各句加粗词语活用情况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晋 函陵,秦军氾南
A.范增数 项王
B. 人如恐不胜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 冠以送之
D.若 郑而有益于君
3.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夫晋,何厌之有?
A.夜缒而出,见秦伯
B.大王来何操
C.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D.以其无礼于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elly0271年前1
一束一束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1.A
2.D
3.B
4.(1)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客人)的主人,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也没有害处。
  (2)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英语翻译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以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候授首.
英语翻译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以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候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几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后出师表》
还有这篇古文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乖乖怪龙1年前3
周大大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5.2%
出自诸葛亮的 《后出师表》.
鞠躬尽瘁
汉末,曹操的儿子曹丕废去汉献帝,改国号为魏,自己做了皇帝,即魏文帝.这时,占据四川一带的刘备,也宣告登基,即历史上所称蜀汉的“先主”.刘备以诸葛亮为丞相,定都成都.于是,连同江南(江东)的东吴,就正式出现了魏、蜀、吴三国的局面.(参看“三顾茅庐”)
不久,刘备去世,刘备的儿子刘禅袭位为“后主”.诸葛亮继续任丞相,并受封为“武乡侯”,蜀国一切军政大权,都操在他手里,由他裁决.诸葛亮是一贯主张联吴伐魏的,这时他仍然一面和东吴结好,一面南征孟获,平定南中诸郡,以消除后顾之忧,然后充实军备,练兵习武,积极准备北伐魏国.出兵的时候,曾上表后主,力劝听信忠言,任用贤臣,这就是后来流传的《前出师表》.可是这次北伐,没有完成,就暂时退兵回蜀.过了一些时候,诸葛亮又发动了第三次北伐,当时蜀国臣子官员中,颇有反对兴师动众的,诸葛亮因此又上一表,分析当时局势,说明蜀汉与曹魏势不两立,必须北伐.这就是后来和《前出师表》同样流传的《后出师表》.
诸葛亮的前后两次出师表,所表现的忠贞气节,使文章被人千古传颂.
《后出师表》的末后有一句道:“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人们常引用的一句成语.(鞠躬,表示谦恭谨慎;尽瘁,是竭尽辛苦的意思;已,完结、罢休.)《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注引《普汉春秋》作“鞠躬尽力”,和“鞠躬尽瘁”一样,都是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前出师表》的最末一句是:“临表涕泣,不知所云”.意思是说:写到末了,我涕泪直流,痛哭失声,不知道自己说的是些什么了.“不知所云”后来成为一句贬意成语,斥人说话或文章语无伦次、逻辑性太差为“不知所云”.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Ⅰ烛之武退秦师(节选)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Ⅰ烛之武退秦师(节选)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小题1: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 b.且贰于楚也
c.子犯请击之 d.焉用亡郑以陪邻
小题2:下列句子中“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d.愿得而腊之以为饵
小题3:比较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正确的一组是()
a.(1)相同,(2)不同 b.(1)不同,(2)不同
c.(1)不同,(2)相同 d.(1)相同,(2)相同
小题4: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烛之武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
b.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出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
c.晋国经常背信弃义,不足信赖,秦不应与之共事。
d.郑国朝秦暮楚必将***,只有跟随秦国,郑国才有出路。
sting19331年前1
haiyutianyou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0.9%
小题1:C
小题1:A
小题1:B
小题1:D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且 贰 于楚(有二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且 于楚(有二心)——何 之有(厌倦)
b. 起不意(突然)—— ***言(卑微)
c.***如不能 (尽)——沛公旦日 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
d.自来 项王(道歉)——失其所 (结交)
好名都被抢到了1年前1
waynemm 共回答了28个问题 | 采纳率89.3%
D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夫晋,何厌之有.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的句式
ihosr1年前1
severloh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85.7%
判断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英语翻译以其无礼于晋的于佚之狐言于郑伯曰的于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的且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的且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英语翻译
以其无礼于晋的于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的于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的且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的且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的其
szyl881年前1
ge爱婕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100%
按顺序是 对

又,而且
况且
其,指郑国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使烛之武 秦君,师必退见:拜见
b. 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然:然而
c.且君 为晋君赐矣尝:曾经
d.阙秦以利晋, 君图之唯:只有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最能表现烛之武机智善辩的一组是()。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②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③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④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秦两国国君亲率大军围攻郑国,郑国国土被占,国都被围,形势十分危急,佚之狐慧眼识英雄,推荐烛之武去说退秦师
b.烛之武虽对自己一直未被郑伯重用而牢骚满腹,但在郑伯的自责面前,能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地奔赴敌营以解除***危难
c.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时,既充分考虑到郑国利益,又处处在为秦国利益着想,不卑不亢,委婉得体,表现出杰出的外交才能
d.这篇优秀的历史散文,叙事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4.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codeano1年前1
jyliuyijun 共回答了11个问题 | 采纳率90.9%
1.D
2.D
3.C
4.示例:(1)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政拿这件事来麻烦您。
     (2)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晋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状语后置 应为“以其于晋无礼,且于楚贰也” 为什么?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状语后置 应为“以其于晋无礼,且于楚贰也” 为什么?
于晋 于楚是做状语吗?
蝎女心蓝1年前1
wangxinweil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80%
不知道
英语翻译景公使晏子于楚,楚王进橘,置削,晏子不剖而并食之. 楚王曰:“当去剖.”晏子对曰:“臣闻之,赐人主之前者,瓜桃不
英语翻译
景公使晏子于楚,楚王进橘,置削,晏子不剖而并食之.
楚王曰:“当去剖.”晏子对曰:“臣闻之,赐人主之前者,瓜桃不削,橘柚不剖.今者万乘无教令,臣故不敢剖;不然,臣非不知也.”
ZCBD1年前2
考上mm在川外DH 共回答了11个问题 | 采纳率90.9%
景公让晏子出使到楚国,楚王进上橘子,放在桌上剖,晏子不剖开连皮一起吃.楚王说:“应该剖开吃!”晏子回答说:“我听说,如果赏赐在大王当面,瓜和桃不能削皮,橘子和柚子不能剖开.现在大王没有给我教导命令,所以我不敢剖开橘子;我不是不知道怎么吃橘子!”
英语翻译原文: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英语翻译
原文: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sunbt1年前1
沃血青铜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5%
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南.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
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
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且 贰 于楚也(从属二
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且 于楚也(从属二主)  晋军 陵(驻扎军队)
B.何 之有(厌倦)     焉用亡郑以 邻(增加)
C.若 之乎(怨恨)      夫人之力不及此(地位低下)
D. 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 若舍郑 以为 东道主(认为)
ai-song1年前1
冬季不眠鱼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8.2%
A
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如我何的翻译
燕飞过了无痕1年前1
tuidler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78.9%
如今吴国在外被楚国所困,楚国一直对我国虎视眈眈,在内又没有刚正忠直的官员.所以我怎么能行?



如今吴国在外被楚国所困,在内又没有刚正忠直的官员,如果没有我会怎么样?
烛之武退秦师以其无理于晋,且贰于楚也.自己的理解:古:动词+于+宾语 今:对+……+动词谁有详细的“于”的分析
健单健康1年前1
todocn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这是个状语后置的倒装句,这里的"于"是介词.
而"无理"和"贰"都是形容词,原句相当于"以其于晋无理,且于楚贰也"
所以你的古译错了,今译是对的.

1.用作介词.
(1)在,从,到.
例:乃设九宾礼于庭.(在)
(2)"在...方面""从...中".
例: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3)由于.
例:业精于勤,荒于嬉.
(4)向,对,对于.
例: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5)被,表被动关系.
例:君幸于赵王.
(6)与,跟,同.
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7)超过,比.
例: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8)按照,根据.
例: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
2.复合虚词
[于是]
(1)相当于"于+此",相当于"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
例:于是余有叹焉.(因此)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
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见...于]表示被动
例:君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啊,我一个字一个字打上去的吖,!
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不迁怒,不贰过(再,重复) B.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从
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不迁怒,不贰过(再,重复)
B.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
C.蜀之鄙有二僧(鄙陋的地方)
D.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庸俗,鄙陋)
犹是人间胜负心1年前1
259515352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92.3%
C


蜀之鄙有二僧(边远的地方)
下列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 [ ]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下列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
[ ]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B.何厌之有
C.石之铿然有声者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风回录传1年前1
还好有明天 共回答了11个问题 | 采纳率81.8%
D
羊羹不遍,司马子期怒而走于楚,说楚王伐中山
skyeys1年前1
julienijun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中山君飨都士,大夫司马子期在焉.羊羹不遍,司马子期怒而走于楚,说楚王伐中山,中山君亡.有二人挈戈而随其后者,中山君顾谓二人:“子奚为者也?” 翻译:给人东西不在于多少,应该在他遭遇困苦的时候(给予帮助);怨恨不在于深浅,重要的是不要使人伤心.我因为一杯羊羹亡了国,却因为一碗饭得到了两个勇士.
阅读下面的文言,完成1-4题。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 ① ,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
阅读下面的文言,完成1-4题。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 ,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髡钳季布,衣褐衣,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因谓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待闲,果言如朱家指。 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 孝惠时,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 吕后,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上默然惭。楚人曹丘生,辩士,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闲哉?且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何足下拒仆之深也!”季布乃大悦,引入为上客。 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节选自《史记·季荀栾布列传》)
  注:①为气任侠:任性使气霸见义勇为。②嫚(màn):用言辞轻侮。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季布 僕阳周氏——匿:隐瞒。
B. 季布匿其所——意:料想。
C.上乃赦季布, 为郎中——拜:授官。
D.诸将皆 吕后意——阿:迎合。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季节“任性使气“的一组是( )
①季布为项籍用,职耳。 ②樊哙可斩也! ③高帝将兵四十余力众,困于平城。
④此人必有以卧欺陛下者。 ⑤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 ⑥季布乃大飞鸣,引入为上客。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季布本为项籍旧将,打仗时屡次陷汉王于困境。项羽灭后,汉高祖悬赏缉捕季布,鲁人朱家通过汝阴侯滕公劝说高祖,季布才最终得到赦免。
B.汉惠帝时,单子写信侮辱吕后,吕后极为气愤,樊哙表示要率军痛击匈奴。季布摇动引历史故事,认为铁证如山然出兵难以取胜,说服吕后收回成命。
C.汉文帝时,有人称赞季布贤能,文帝想任命他为御史大夫。季布到京后,在住所滞留一个月,拟议却未见实行,季布说起此事,文帝无言以对。
D.曹丘有口才,他听说季布不喜欢自己,仍然坚持前往拜访。见面时,他热情地赞握手季布,尽力与之联络感情,终于使季布改变看法而善待自己。
4.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横肉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8231年前1
南海大道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85.7%
1.A
2.D 
3.B
4.(1)您因为一人的赞美而召用我,一个的诽谤而赶走我,我担心天下有识之士听说这事后,就能够窥测出您的深浅啦。
  (2)季布的名声更加显著的原因,是曹丘传播了它呀。
与“沛公安在?”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群
与“沛公安在?”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群臣侍殿上者
B.大王来何操?/忌不自信
C.此臣日夜切齿拊心者也/夫晋,何厌之有?
D.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竖子不足与谋
pilybaby19821年前1
在街头游荡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5.5%
B
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南辱于楚
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南辱于楚
A.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B.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
C.大王来何操
D.若属皆且为所虏
江北水城峰峰1年前1
jackking1984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D
赵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如何看待毛遂自荐?
林偌斯1年前1
lynette_may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①人要善于把握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   ②这也是自信的表现.
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满意请楼主多用几秒钟采纳我的答案,这将是鼓励我们更好的为其他网友解答的动力.
如果还有疑问,可以追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对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使烛之武 秦君,师必退——见:拜见。
b. 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然:然而。
c.且君 为晋君赐矣——尝:曾经。
d.阙秦以利晋, 君图之——唯:只有。
2.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且 于楚也——贰:从属二主。
b.又欲 其西封——肆:扩张。
c.朝 而夕设版焉——济:成功。
d.若不 秦,将焉取之——阙:侵损。
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b.(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烛之武)乃还。
d.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最能表现烛之武机智善辩的一组是( )
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②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③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④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
⑥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秦两国国君亲率大军围攻郑国,郑国国土被占,国都被围,形势十分危急,佚之狐慧眼识英雄,推举烛之武去说退秦师。
b.烛之武虽对自己一直未被郑伯重用而牢骚满腹,但在郑伯的自责面前,能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地奔赴敌营以解除***危难。
c.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时,既充分考虑到郑国利益,又处处在为秦国利益着想,不卑不亢,委婉得体,表现出杰出的外交才能。
d.这篇优秀的历史散文,叙事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表明1年前1
homebinbin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1.D
2.C
3.C
4.D
5.C
6.(1)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冒昧地拿灭郑来麻烦您。
  (2)(晋国)已经把郑国作为东部的边界,又想扩张西部的边界,如果不侵损泰国,它从哪里取得想要的土地呢?
与“沛公安在?”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群
与“沛公安在?”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群臣侍殿上者
B.大王来何操?/忌不自信
C.此臣日夜切齿拊心者也/夫晋,何厌之有?
D.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竖子不足与谋
追忆似风年华1年前1
云云123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B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夜缒而出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B.越国以鄙远鄙:鄙视,看不起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
D.阙秦以利晋阙:侵损、削减
小题2: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③既东封郑④又欲肆其西封
A.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封”字不同 B.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封”字也相同
C.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封”字不同 D.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封”字也不同
小题3:下列选项中“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3分)
A.若舍郑 以为 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B.或 以为 死,或 以为
C.老臣窃 以为 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D. 以为 得之矣
小题4:翻译。(8分)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5分)



(2)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3分)

海外汉人1年前1
wolfhao200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5%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A
小题4:(1)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若、东道主、行李、共,各1分,句意1分)
(2)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子、是,各1分,句意1分)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翻译
猎人6631年前3
新ee的难民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85%
季布,是楚国人.(季布)凭借权威、勇力或财力等手段扶助弱小,帮助他人,是一个能见义勇为的人,在楚国颇有名望.
《史记 季布欒布列传》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
《史记 季布欒布列传》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
这段文字中有哪些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双宾语句,急
luozibin1年前1
aahhgg1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判断:季布者,楚人也
被动:
宾前:有名于楚
双宾:及项羽灭,高祖购求.(他的人头是吗)
省略:项籍使将兵
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且 贰 于楚也 (从属
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且 于楚也 (从属二主) 晋 函陵 (驻扎军队)
B.何 之有 (厌倦)焉用亡郑以 邻 (增加)
C.若 之乎 (怨恨) 夫人之力不及此 (地位低下)
D. 用亡郑以陪邻 (为什么) 若舍郑 以为 东道主(认为)
dxfru1年前1
tzptom007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5.2%
A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哪个是活用词
我喜欢爱情1年前1
caichr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6.4%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为“以其于晋无礼”.x0d介词 于,宾语 晋,构成介宾结构.在古代汉语中,介词结构一般做句子的状语,状语应该在动词的前面,修饰动词(谓语),而古汉语中经常将介词结构位于动词之后,这就是介词结构后置,也称状语后置.例如“绳之以法”,正常的语序应该是“以法绳之”,绳,是动词(谓语),以法,就是介词结构(状语).
下列文言句子句式不同的的一项 A.淳于髡说之以隐曰 B.委政卿大夫 C.以讽谏焉 D.囚于楚
卡路里19761年前1
断了弦的吉他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75%
A

淳于髡说之以隐曰。介宾后置。其他均为省略句。
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xiaobin05201年前1
君花心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78.9%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jí),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yōu)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hé).王在灵沼,於(wū)牣(rèn)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hé)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
‘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梁惠王章句上》选自《孟子》.
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况且) B.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连词,表递
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况且)
B.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连词,表递进,况且)
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将)
D.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尚且)
handing5551年前1
happy欣雨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A


连词,表并列,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B.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顺流而东也
C.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D.其孰能讥之乎则或咎其欲出者
梦中痕1年前1
Myth_Knight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95.8%
C

A以:因为,连词;来,连词。B而:却,转折连词;修饰连词。D其:难道,疑问语气词;那个,指示代词。
求翻译:日臣之使于楚也,子重问晋国之勇
美得ss了ssqq1年前1
新60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100%
“日臣之使于楚也,子重问晋国之勇.”臣对曰:‘好以众整’.又问:‘又何如?’臣对曰:‘好以暇.’
以前为臣出使楚国,子重问我晋国人的勇武表现在哪儿.臣回答:我们喜欢人多而有纪律(好以众整).他问还有什么?臣回答:喜欢临事从容不迫(好整以暇)
时间名词“日”用在句首主语的前面做状语,当“往日”讲,表示追溯往事.子重,楚国令尹.
【高一语文】【诚心求教】《烛之武退秦师》中“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句子成分划分
【高一语文】【诚心求教】《烛之武退秦师》中“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句子成分划分
并且在于晋联盟的情况之下又与楚联盟.这么看的话“楚”不应该是宾语么QVQ为什么是状语后置QVQ.“与楚联盟”中的楚为什么是状语不是宾语呢求解、QVQ顺便问下有什么好的办法区别文言文里的宾语状语呢我总是搞不清QVQ就这样谢谢、QVQ回答详细有用会加分的QVQ.
3440945661年前1
小小子12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这两个句子都是状语后置.晋国和楚国是敌对关系,本来,郑国已经和晋国结交,就不能和晋国的敌对国楚国结交.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因为它(郑国)对晋国无理,并且对于楚国有依附关系.
《 烛之武退秦师》 “且贰于楚也”是省略句吗.“贰于”的对象不是“晋”吗?我们语文老师说这是省略句
《 烛之武退秦师》 “且贰于楚也”是省略句吗.“贰于”的对象不是“晋”吗?我们语文老师说这是省略句
我查了很多资料,上面都只是说这是倒装句.老师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而且郑国对晋国有二心,所以是贰于晋,省略了晋.
wuyeah1年前1
季君2005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85%
“且贰于楚也”句中的“贰”指从属二主,“于”是介词,引出二主之一的“楚”.(“二于晋”的讲法是没有根据的)
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这里没有省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布匿濮阳周氏,周氏曰:“汉求将军急,迹且至臣家,将军能听臣,臣敢进计;即不能,愿先自刭。”季布许之。 乃髡钳布,衣褐衣 ,置广柳车中,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其季布也,乃买而置之田。诫其子曰:“田事听此奴,必与同食。”朱家乃乘轺车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滕公留朱家饮数日。因谓滕公曰:“季布何大罪,而上求之急也?”滕公曰:“布数为项羽窘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朱家曰:“君视季布何如人也?”曰:“贤者也。”朱家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 何示天下之不广也 !且以季布之贤而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夫忌壮士以资敌国, 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王之墓也 。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汝阴侯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待间, 果言如朱家指 。上乃赦季布。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季布召见,谢,上拜为郎中。(《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祖 求布千金     购:购买
B.田事 此奴       听:听任
C. 季布匿其所      意:料想
D.诸公皆 季布能摧刚为柔 多:称赞
2.下列句中加粗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之鲁朱家所卖    朱家乃乘轺车 洛阳
B.夫忌壮士 资敌国  朱家亦 此名闻当世
C. 不能,愿先自刭  此不北走胡 南走越耳
D.臣各 其主用    君何不从容 上言邪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乃髡钳布,衣褐衣
  于是(周氏)给季布剃去头发,(给他)穿上粗布衣服
B.何示天下之不广也
  为什么要显示天下不够广大呢
C.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王之墓也
  这是伍子胥鞭荆平王尸的原因啊
D.果言如朱家指
  果真按照朱家的意思(向皇上进言)
4.下列语句全部直接表现“赴士之厄困”的侠义精神的一组是(  )
①为气任侠,有名于楚
②布匿濮阳周氏
③乃买而置之田
④滕公留朱家饮数日
⑤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
⑥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②④⑥
5.下列分析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季布本为项羽旧将,打仗时屡次陷汉王于困境,项羽被灭后遭缉捕。
B.濮阳周氏在情势危急之时对季布以诚相待,帮助季布投奔鲁地朱家。
C.朱家认为新主应当宽怀对民,不计私怨,要吸取荆平王的教训。
D.朱家帮助汝阴侯滕公成功劝说了高祖,季布最终得到高祖的赦免。
aiying711年前1
菏的心事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87.5%
1.A
2.A
3.B
4.B
5.D
英语翻译昔者,齐王使淳于髡献鹄于楚.出邑门,道飞其鹄,徒揭空笼,造诈成辞,往见楚王曰:“齐王使臣来献鹄,过于水上,不忍鹄
英语翻译
昔者,齐王使淳于髡献鹄于楚.出邑门,道飞其鹄,徒揭空笼,造诈成辞,往见楚王曰:“齐王使臣来献鹄,过于水上,不忍鹄之渴,出而饮之,去我飞亡.吾欲刺腹绞颈而死,恐人之议吾王以鸟兽之故令士自伤杀也.鹄,毛物,多相类者,吾欲买而代之,是不信而欺吾王也.欲赴他国奔亡,痛吾两主使不通.故来服过,叩头受罪大王.”楚王曰:“善,齐王有信士若此哉!”厚赐之,财倍鹄在也.(《史记?滑稽列传》)
evoone_zheng1年前1
0oKloudo0 共回答了7个问题 | 采纳率85.7%
从前,齐王派淳于髡去楚国进献黄鹄.出了都城门,中途那只黄鹄飞走了,他只好托着空笼子,编造了一篇假话,前去拜见楚王说:"齐王派我来进献黄鹄,从水上经过,不忍心黄鹄干竭,放出让它喝水,不料离开我飞走了.我想要刺腹或勒脖子而死,又担心别人非议大王因为鸟兽的缘故致使士人自杀.黄鹄是羽毛类的东西,相似的很多,我想买一个相似的来代替,这既不诚实,又欺骗了大王.想要逃奔到别的国家去,又痛心齐楚两国君主之间的通使由此断绝.所以前来服罪,向大王叩头,请求责罚."楚王说:"很好,齐王竟有这样忠信的人."用厚礼赏赐淳于髡,财物比进献黄鹄多一倍.
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②是寡人之过也 ③夫晋,何厌之有? ④今日往而不返者,竖子也。 ⑤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⑥具告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②是寡人之过也 ③夫晋,何厌之有?
④今日往而不返者,竖子也。 ⑤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⑥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⑦不然,籍何以至此 ⑧因击沛公于坐
A.①⑥⑧/②④/③⑦/⑤
B.①⑧/②④/③⑦/⑤⑥
C.①⑥/②④⑧/③⑦/⑤
D.①⑤/②③/⑥⑧/④⑦
偶是kk偶怕谁1年前1
zhuyb520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A
英语翻译翻译:1、遂灭陆浑数之以其贰于楚也;2、训之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3、君违,不忘谏之以德 5、书曰:“崔
英语翻译
翻译:1、遂灭陆浑数之以其贰于楚也;2、训之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3、君违,不忘谏之以德 5、书曰:“崔氏”,非其罪也;且告以族,不以名.6、辞以无山,与之莱柞.
caisaidan1年前2
andwhy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遂灭陆浑,数之以其贰于楚也:状语后置——以其贰于楚也数之,于是消灭了陆浑,数落他对楚国怀有二心.出自《左传 · 昭公十七年》;
训之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状语后置——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训之,用若敖、蚡冒乘柴车、穿破衣开创山林基业的事迹来训导士兵.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
君违,不忘谏之以德:状语后置——不忘以德谏之,国君违背(礼仪),(臧哀伯)不忘记用道德来劝谏.出自《左传桓公二年》;
书曰:“崔氏”,非其罪也;且告以族,不以名.状语后置——以族告,写作“崔氏”,不是因为她有过错.只讲她的家族名,不讲她自己的名子.出自《左传·宣公十年》;
辞以无山,与之莱柞.状语后置——以无山辞,把(成)没有山当做借口,把莱柞邑和他交换.出自《左传·昭公七年》.
《后出师表》选段(8分)夫难平①者,事也。 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②手,谓天下已定。 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
《后出师表》选段(8分)
夫难平①者,事也。 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②手,谓天下已定。 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③,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注:①平,通“评”,评判,判断。②拊,拍。③蹉跌,跌交,比喻失败。)
小题1:写出与例句(例句:凡事如 ,难可逆见)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夫难 者,事也。 B.必先 其心志 C. 所以 动心忍性 D. 益其所不能
小题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
小题3:文中哪句话与《出师表》中“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一句所表达的情感是一样的?(2分)
小题4:依据选文以及你对诸葛亮的了解,请简要的评说一下诸葛亮其人。(2分)
博爱661年前1
levinlin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94.1%
小题1:C
小题1:从前先帝在楚地打了败仗,在这时,曹操拍手称快,认为天下已被他平定了。(2分)
小题1: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分)
小题1:能围绕“忠心耿耿、勤勤恳恳、足智多谋、高瞻远瞩”等来评说即可。(2分)


小题1:C与例句都是“用作名词”。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学生学会用原文理解和概括内容。
小题1: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中活用的词并翻译
然wff1年前1
种子55讨力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94.1%
因为他对晋国无礼,而且对楚国有二心.贰,数量词作动词,有二心.
且贰于楚也中的 贰 什么词性
浪迹飘客1年前1
dazuiset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6.4%
贰:从属二主,其用法为名词作动词,简称名作动.
翻译 以其无礼与晋翻译以其无礼与晋,且贰于楚也.
感冒六号1年前3
漫之空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英语翻译三竖子赵为秦所围,使平原君求救于楚,楚王未肯定从.毛遂曰:“白起,小 竖子耳!兴师以与楚战,举鄢、郢,烧夷陵,辱
英语翻译
三竖子
赵为秦所围,使平原君求救于楚,楚王未肯定从.毛遂曰:“白起,小 竖子耳!兴师以与楚战,举鄢、郢,烧夷陵,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也.” 是时,起已数立大功,且胜于长平矣.人告韩信反,汉祖以问诸将,皆曰:“亟发兵坑竖子耳!”帝默然.唯陈平以为兵不如楚精,诸将用兵不能及信.英布反,书闻,上召诸将间计,又曰:“发兵击之,坑竖子耳!”夫白起、 信、布之为人,材能不可掩,以此三人为竖子,是天下无复有壮士也.毛遂 之言,只欲激怒楚王,使之知合从之利害,故不得不以起为懦夫.至如高帝 诸将,不过周勃、樊哙之俦.韩信因执而归,栖栖然处长安为列侯,盖一匹 夫也,而哙喜其过己,趋拜送迎,言称臣,况于据有全楚万乘之地,事力强 弱,安可同日而语?英布固尝言:“诸将独患淮阴、彭越,今皆已死,余不 足畏.”则竖子之对,可谓勇而无谋,殆与张仪诋苏秦为反覆之人相似.高 帝默然,顾深知其非也.至于陈平,则不然矣.若乃韩信谓魏将柏直为竖子,则诚然.柏直庸庸无所知名,汉王亦称其口尚乳臭,真一竖子也.阮籍登广 武,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盖叹是时无英雄如昔人者.俗士不 达,以为籍讥汉祖,虽李太白亦有是言,失之矣.
gyzgq1年前1
ni_nny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赵国被秦国包围,派平原君向楚王求救,楚王没有拿定主意.毛遂说:“白起就是一个浑小子而已.举兵和楚国打仗,攻克了鄢、郢两座城池,烧了夷陵辱没楚王您的先祖,这是百代的仇恨啊.”那个时候,白起已经几次立大功,而且打赢了长平之战.有人告发韩信谋反,汉高祖用这个来问诸位将领,都说“应该马上发兵坑杀这个小子.”高祖末默不作声.只有陈平认为高祖的兵不如楚国精良,诸将用兵没有能超越韩信.英布造反,有人写进奏折奏报,高祖召集各位将领商量计策,又都说到:“派兵攻击他,坑杀这个匹夫.”其实,白起、韩信、英布这三人的为人,才能是遮挡不住地,认为这三个人是小人物,那么天下就没有壮士了.毛遂的话,只是为了激怒楚王,让他知道合纵的利害关系,所以不得不说白起是个懦夫.至于汉高祖的诸位将领,不过就是周勃、樊哙之流.韩信以执戟中郎的身份而归顺刘邦,栖栖然的呆在长安为侯,也就是一个匹夫.而樊哙喜欢他的才能超过自己,去的时候礼拜送迎,言语之间自称臣,何况他有整个楚地,其实力的强弱,怎么可以和往日相比呢.英布曾经说过,各位将领中只是害怕韩信和彭越,现在都死了,剩下的布置得害怕.那么说“匹夫”这样的话,就可以说是有勇无谋,和张仪诋毁苏秦的为人反复无常相似了.高祖不作声,是清楚的知道他不是这样的.至于陈平,则就不是那样了.假如是韩信说魏将柏直是匹夫,那么的确是这样的.柏直平庸而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声,汉王冶说他乳臭未干,就是个小匹夫.阮籍登上广武,说“这个时代没有英雄,让匹夫也成名了.”这是说那个时代没有如往昔一般的英雄.俗人没有明白,以为是阮籍讽刺汉高祖,即使是李白也有这样的言论,这是有失偏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