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吉的《折桂令.秋思》赏析及翻译

春虫飞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巳年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83.3%
翻译:吹红了山梁上的枫叶,使千山万壑如同用胭脂染过;吹起了漫天如轻纱般的云霞,绊住了欲染琼枝的严霜的脚步,正是西风浩荡万里时,周天的潇潇暮雨,更唤起分处两地的人的相思.
自恨红颜薄命的人儿在这里,试问跨骏马据雄鞍而远游的你又怎能坦然在外呢?就连南归的大雁也没带来你何时归的消息,真是流水无情意,空负我落英题诗意.
(赏析晚上吧)
1年前

相关推荐

《【双调】水仙子.吴江垂虹桥 》乔吉 赏析
《【双调】水仙子.吴江垂虹桥 》乔吉 赏析
1、用“玉蜈蚣”来描写桥极尽其妙,分析.
taylorwang1年前1
真男人也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100%
不知为啥把我答案的字数限在100字内,没办法帮你了.
首句赞桥之长,“飞来”、“玉蜈蚣”之妙,妙在把静物写活.“千丈”夸张其长,凸显其江南第一长之地位.因此桥当年桥体有三重起伏,故用“蜈蚣”也蛮形象.
对于乔吉,有人认为其堪称元曲作家中的李白,你如何看?试以上面一首元曲为例,结合你对李白诗歌风格的理解,就你的认识作简要分
对于乔吉,有人认为其堪称元曲作家中的李白,你如何看?试以上面一首元曲为例,结合你对李白诗歌风格的理解,就你的认识作简要分析。不少于200字。
连海1年前1
乌拉拉的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85.7%
明确提出见解,2分;能从李白、乔吉的诗中合理引用并作分析,2分;分析层次清晰,结构完整,4分;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2分)
认同,可从这首元曲想象奇特、比喻新颖、气势恢宏等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手法角度分析两人诗风的相似。
不认同,可从李白诗歌才调高迈、涵容天地、气势超凡脱俗,非乔吉所能追比等角度分析两人诗风的差异。

元代乔吉说的:“乐府亦有法:凤头,猪肚,豹尾.”翻译
王传文1年前1
天大求实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元代散曲家乔吉在总结今乐府亦即散曲作法时说:“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
也就是,
元代文人乔梦符谈到写“乐府”的章法时提出“凤头”、“猪肚”、“豹尾”之喻.它要求文章:开头,像凤头那样美丽、精彩;主体,像猪肚子那样有充实、丰富的内容;结尾,像豹尾一样有力.
《水仙子 若川秋夕闻砧》乔吉的1.“谁家练杵动秋庭,那岸纱窗闪夜灯”二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
《水仙子 若川秋夕闻砧》乔吉的
1.“谁家练杵动秋庭,那岸纱窗闪夜灯”二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重点是分析啊~
2.最后一句中的“凉”字用得很传神,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尘过往事1年前1
龙行天下-杭州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0.9%
1.秋夜里传来的捣衣声牵动了游子的思念,诗人看到了河对岸人家女子灯下捣衣的剪影,体察到了闺中人的辛劳及对亲人的关爱,引发了游子漂泊在外的孤独感和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感情
2.“凉”字是点睛之笔.用了同感和双关的修辞手法,点明了题目中的“秋夕”,与曲中的“夜灯”“露华”形象照应,也写出了作者在外漂泊有家难回的悲凉心静.此字与全曲意境贯通,富于表现力,使全曲首尾呼应
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面问题。 【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 [元]乔吉   天机织罢月梭闲,
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面问题。 【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 [元]乔吉   天机织罢月梭闲,
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面问题。
【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
[元]乔吉
  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睛雪飞滩。
(1)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作者说,远远看过去,瀑布就象是由天机织就的一幅白练,垂挂在高高的石壁上。
B.作者靠近瀑布时,飞沫就飘落到身上,让人感到有凉气袭来,觉得衣服太单薄了。
C.作者写瀑布,由远观转而写近景,声音与色彩兼备,写出了瀑布飞流直下的壮观。
D.全曲想象奇特,虽不见“瀑布”二字,但瀑布的奇特韵致却通过词句表现了出来。
(2)这首元曲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瀑布?请举出两处并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乔吉,有人认为其堪称元曲作家中的李白,你如何看?试以上面这首元曲为例,结合你对李白诗歌风格的理解,就你的认识作简要分析。不少于2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39次求婚1年前1
bhy444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92.3%
(1)C
(2)比喻。
  ①作者把天比作织机,把月比作梭子,把瀑布比作一幅白练从陡峭的石壁垂下,十分形象地描绘了瀑布垂挂于悬崖的景观。
  ②作者将瀑布自石壁下注比喻成白虹深入水面,似要吞饮涧水,生动地写出_『瀑布高悬而又急下的态势。
  ③作者将瀑布自山顶奔流而下比喻成玉龙下山,形象地表现出瀑布倾泻时生龙活虎而又曲折翻腾的姿态。
  ④作者将瀑布的水花飞溅于山石之上比喻成片片飞舞的雪花落在沙滩,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水花的形与色。(意对即可)
(3)“略”。
  ①认同,可从这首元曲想象奇特、比喻新颖、气势恢宏等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手法角度分析两人诗风的相似。
  ②不认同,可从李白诗歌才调高迈、涵容天地、气势超凡脱俗,非乔吉所能追比等角度分析两人诗风的差异)
古代诗歌阅读(11分)水仙子·寻梅乔吉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水仙子·寻梅
乔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小题1:请简要分析这首元曲的前三句是怎样描绘“寻梅”的执着与艰难的。(5分)
小题2:“忽相逢缟袂绡裳”,“ 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分别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6分)
王二憨1年前1
zuying8o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 采纳率92%
小题1:(5分)前三句借时间的推移(2分)和空间的不断转换(2分),以及细节描写(1分),写出了寻梅的执着和艰难。“冬前”“冬后”是时间的间隔,“溪南”“溪北”“树头”“树底”是空间的变换,“两履霜”是细节描写。
小题1:6分)“忽相逢缟袂绡裳”采用了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把梅花写成了一位清雅飘曳的白衣女子,表达了终于找到梅时的那种喜悦心情(3分)。“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采用了对偶(或夸张)的修辞,表现了从醉态回到现实后的万分孤独和失落(3分)。


小题1:此题考查概括能力。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一句子—段落一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