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中,与《湘夫人》并为一章的是哪一篇?

风不留影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xchbb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94.1%
《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 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其中《湘君》和《湘夫人》是姊妹篇
1年前

相关推荐

《文心雕龙.辨骚》:“《九歌》、《九辨》,绮靡以伤情.”翻译
tt的妖精1年前1
flyangbj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这句话是刘勰化用了陆机《文赋》里的“诗源情以绮靡,赋体物而流亮”而来,《九歌》《九章》都是屈原的诗,它们在文辞上的华美绮靡都是来源于诗人内在情感的感伤与悲切.
我是这样理解的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1.选文中出现了几个用木叶的作家亦或诗人,请再找几个他们的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段中说屈原开创了使用木叶的先河,有关屈原你是如何评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为何如此钟爱使用木叶二字,你能理解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是全文说木叶的首段,作者这样安排用意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使与海豚19931年前1
zhangxiang_1573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4.2%
1.“略”。
2.“略”。
3.受前人影响而且木叶两字在诗人的运用中很多也符合诗歌求新含蓄的风格。
4.引起下文,让读者有兴趣读下去。(意对即可)
《离骚》,《九歌》,《天问》,《九章》分别创作于屈原人生的什么时期?(请说明大约年龄及所遭事故)
Lishan_姚1年前1
dididandan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8.2%
《离骚》,本意就是离忧的意思,顾名思义,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名大臣,大概是外交官类似的职位,战国时期战乱频繁,秦国刚好经历了商鞅变法国立强盛,经常攻打其他六国,只有楚和齐能跟它抗衡,屈原主张连齐抗琴,但是楚怀王听信残言,做了一大堆对错估局势的事,后把屈原也流放了.屈原写这篇离骚就是针对当时楚国内忧外患的局势写的.大概表述了自己抱过无门又对国家感到惋惜吧.其他几篇百度去.
下列各句标点运用无误的一项是A.“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形象,影响
下列各句标点运用无误的一项是
A.“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
B.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
C.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着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
D.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南海大道1681年前1
大苇塘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答案D
A项括号应为句外括号;B项“滚滚来”后用句号,冒号只统摄到此;C项“千古流传”后用顿号,它与“形象鲜明”都是诗句的定语.
楚辞章句九歌序请帮我翻译一下王逸的《楚辞章句 就是“《九歌》者,屈原之作也,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
楚辞章句九歌序
请帮我翻译一下王逸的《楚辞章句 就是“《九歌》者,屈原之作也,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托之以讽谏.”
铁无情1年前2
阿凡不提之家园 共回答了11个问题 | 采纳率100%
“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
楚辞,其本义是指楚地的言辞,后来逐渐固定为两种含义:一是诗歌的体裁,一是诗歌总集的名称(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楚国文学).从诗歌体裁来说,它是战国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开创的一种新诗体.从总集名称来说,它是西汉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收入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庄忌、东方朔、王褒、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