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蒙阴县一模)K2CO3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如图1:

谢镇杰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2014•蒙阴县一模)K2CO3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如图1:
温度/℃2030506080
溶解度/gK2CO3110114121126139
KNO331.645.885.5110169
(1)图1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填“甲”或“乙”).
(2)曲线上M点的含义是______.
(3)20℃时,K2CO3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4)30℃时,向114g K2CO3固体中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升温至40℃,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4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硝酸钾和碳酸钾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恢复至40℃,其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烧杯②中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烧杯①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烧杯②中的溶质质量分数
C.若将烧杯①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D.将得到的烧杯②中溶液降温至20℃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江南盛松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85.7%
解题思路:(1)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可以判断溶解度曲线变化情况,从而可以确定具体的物质;
(2)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根据碳酸钾的溶解度可以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
(4)碳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5)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相关方面的问题.

(1)由碳酸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可知,图1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甲.
故填:故填:甲.
(2)曲线上M点的含义是:t1℃时,碳酸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同.
故填:t1℃时,碳酸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同.
(3)20℃时,K2CO3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0g:100g=11:10.
故填:11:10.
(4)30℃时,向114g K2CO3固体中加入100g水恰好饱和,充分溶解后升温至40℃,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但是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不变,因此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故填:不变.
(5)A.烧杯②中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烧杯①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烧杯②中的溶质质量分数,该选项说法正确;
C.若将烧杯①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例如升高温度到一定程度时,溶液会变成不饱和溶液,这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将得到的烧杯②中溶液降温至20℃时,溶液可能仍然是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填:BD.

点评:
本题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考点点评: 物质的溶解度是物质溶解能力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观察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为正确分析相关方面的问题奠定基础

1年前

相关推荐

(2014•蒙阴县一模)某兴趣小组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进行了氧气的制备实验.
(2014•蒙阴县一模)某兴趣小组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进行了氧气的制备实验.
(1)甲同学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
①A的名称______甲同学应选取的试剂是Mn02和______(填化学式),Mn02固体在该反应中起______作用.
②实验前,甲同学先向仪器A中加入水,然后将导管放人水槽中,并打开仪器A的活塞,观察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出现.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2)乙同学称取一定质量KMn04放在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
K2MnO4+MnO2+O2
2KMnO4
.
K2MnO4+MnO2+O2
.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收集到的O2的量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Ⅰ: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02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K2Mn04分解放出O2
做出上述猜想的理由是______.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①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0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0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______错误.
②第二组同学取K2Mn04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______.
【实验反思】通过以上实验探究,你对“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有何认识?______.
李旭丹粉丝团1年前1
351156516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92.3%
解题思路:(1)①认识常用仪器,根据装置特点和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进行判断;根据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表现了解作用;
②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高锰酸钾分解产生了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提出猜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才有可能生成氧气;
【实验验证】①根据题中的实验现象进行解答;
②根据氧气能够支持燃烧的性质来进行解答.
【实验反思】总结实验的分析和解决过程,然后了解到需认真分析,并根据科学的方法去验证.

(1)①A是分液漏斗;该装置适合固液不加热反应,我们可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固体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其中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性质和质量都不发生变化,所以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②这种做法可以使装置内外形成压力差,看装置是否漏气;
(2)高锰酸钾分解产生了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表达式为:2KMnO4


.
K2MnO4+MnO2+O2↑;
【提出猜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才有可能生成氧气,则:二氧化锰和锰酸钾或MnO2和K2MnO4中都含有氧元素;
【实验验证】①氧气为气体,而对二氧化锰加热,质量没有减少,所以可以判断二氧化锰不能分解产生氧气,故猜想1错误;
②根据氧气能够支持燃烧的性质可以知道,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来进行检验.故可以为:制得了氧气或收到了氧气或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内,木条复燃等.
【实验反思】要想发现问题,必须细心认真;要想解决问题,必须认真分析问题的原因所在,并用实验去验证.
故答案为:
(1)①分液漏斗;H2O2;催化;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2KMnO4


.
K2MnO4+MnO2+O2↑;它们都含有氧元素; I;
用导出气体的导管口放一支带火星的小木条,观察到小木条复燃,则有O2生成了;必须通过认真分析,用实验来加以证明.

点评:
本题考点: 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的探究;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制取氧气的实验以及相关问题,还有验证猜想的实验设计,要同学们具有综合的化学知识才可做好此题

(2014•蒙阴县一模)实验室常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C02,某同学设计了两种制取CO2的部分装置(如图).
(2014•蒙阴县一模)实验室常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C02,某同学设计了两种制取CO2的部分装置(如图).
(1)实验室制取C0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3)图1装置的不规范之处是______;
(4)用图2装置C02时,要使反应停止,最简便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5)实验时,向盛有石灰石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后,发现石灰石表面仅有极少量气泡产生,原因可能是______.
daiqi5201年前1
eggplat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解题思路:(1)根据反应物和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
(2)根据仪器的图象和用途判断仪器名称;
(3)根据装置特点找出不规范之处;
(4)通过分离反应物来停止反应;
(5)从反应物的角度分析产生二氧化碳少的原因.

(1)实验室制取C02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C03+2HCl═CaCl2+CO2↑+H20,注意配平和气体符号;
(2)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3)从图1装置的看,铁夹夹在试管的底部,应该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4)用图2装置C02时,要使反应停止,最简便的操作方法是关闭活塞,试管中的气体排不出来,压强增大,把盐酸压回长颈漏斗,使固液分离,反应停止;
(5)实验时,向盛有石灰石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后,发现石灰石表面仅有极少量气泡产生,原因可能是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过低或稀盐酸的浓度过低.
故答案为:(1)CaCO3+2HCl=CaCl2+H2O+CO2↑;
(2)长颈漏斗;
(3)铁夹夹在试管的底部;
(4)关闭活塞;
(5)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过低或稀盐酸的浓度过低.

点评:
本题考点: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考点点评: 此题综合考查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特点,要根据已有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完整准确的完成题目.

(2014•蒙阴县一模)如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014•蒙阴县一模)如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x=______.
(2)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______(填写名称).
(3)镁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______.
(4)硫与氧气的反应可用如图表示:设N个氧气分子的质量为32g,则64g氧气与足量硫粉完全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分子数为______.
带露墙微1年前1
龠翼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70.6%
解题思路:(1)核电荷数等于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2)最外层电子数是8属于相对稳定结构;(3)根据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考虑;(4)根据图示可知氧分子和二氧化硫分子的个数比是1:1考虑.

(1)核电荷数等于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核电荷数x=2+8+5=15;
(2)最外层电子数是8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所以氩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3)镁元素化合价是+2,氯元素化合价是-1,所以化学式是MgCl2
(4)N个氧气分子的质量为32g,所以64g氧气含有2N个氧分子,由图示可知氧分子和二氧化硫分子的个数比是1:1,所以生成二氧化硫分子个数为2N个.
故答案为:(1)15;(2)氩;(3)MgCl2;(4)2N.

点评:
本题考点: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考点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核电荷数等于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知道化学式的书写方法.

(2014•蒙阴县一模)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2014•蒙阴县一模)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温度升高
D.溶质只能是固体
eagle5201年前1
lkstar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5.5%
解题思路:A、根据溶液的特点考虑;B、根据溶液可以有颜色考虑;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考虑;D、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A正确;
B、溶液可以有颜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故B错;
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故C错;
D、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故D错.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点: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考点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溶液的特点,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可以有颜色,溶液中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