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什么意思?

jonsom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ee处ee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四方蛮夷因为害怕所以不敢发病.
1年前

相关推荐

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求翻译
fwfwf1年前1
惊石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2.4%
在晚年时,汉朝廷征伐匈奴,招降周边的少数部族,国家支出的费用很多,国家财政愈来愈匮乏.
(夷为少数民族的统称,必须译出来)
英语翻译唐太宗:“中国百姓,实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乃同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而求久安,未之有也.初不纳魏征言,遂觉劳
英语翻译
唐太宗:“中国百姓,实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乃同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而求久安,未之有也.初不纳魏征言,遂觉劳费日甚,几失久安之道.”
yichen19821年前1
smsuiyi17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语出自《贞观政要》.贞观十三年,唐太宗在贞观初期不顾大臣魏征和李大亮的劝阻,采纳温彦博的建议,对归顺的北方游牧民族部落要土地给土地要物资给物资,结果这些部落享受够唐朝的恩惠后胃口反而越来越大,索性就叛乱了.
  后来唐太宗也自己检讨:“中国百姓,实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乃同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而求久安,未之有也.初不纳魏征言,遂觉劳费日甚,几失久安之道.”--背景
以下译文:唐太宗说:中原地区的百姓,是天下社稷的根本,就想是一棵树的主根,而中原四面的蛮夷,其实是它的枝叶,袭扰一棵树的根本来厚养枝叶,来求得长久的安稳,这样的事情从来都没发生过.起初我没有采纳魏征的谏言,以至于现在才发觉耗费那么长时间,问题却日益严重了,差点失去了长久安定的状态.
人无完人,唐太宗能从错误中反省,已经是难能可贵了.他可算是中国古代帝王里最正直的一位了.
“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翻译
90201年前1
MLAOSOWIWAS 共回答了26个问题 | 采纳率84.6%
全班国人民依靠他可以无忧无虑,周边的少数民族因为畏惧而不敢轻举妄动.
中国这个名字是取自于?在宋代的一位士夫这样说:“夫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地之中者曰中国,居田地之偏者说四夷,四夷外也
中国这个名字是取自于?
在宋代的一位士夫这样说:“夫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地之中者曰中国,居田地之偏者说四夷,四夷外也,中国内也天地为之乎外,所以限也。”
3422292171年前1
wangjiake 共回答了11个问题 | 采纳率90.9%
“中国”一词的演变
“中国”一词自古有之,最早指居于“天下”(古人对世界的称谓)中心的中原地带;在近代以来,特别是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一词始成为民族国家意义上的法律和政治概念。
1.“国”
古代汉语中的“国”不等同于现代的“国家”。
“国”最初的意思是天子、诸侯所居住的筑城的地方(及周边近郊),更远统治的地方称“野”;“国”对天子可指京畿(jī;ㄐㄧ),如:“国人暴动”。当然诸侯方面也可以使用“国”。如:(卫)懿公好养鹤,鹤有禄位,狄人入侵,“国人不出战”,招致灭国。(参考来源)因此,就是要加“中”来修饰“国”才能明确地表示“京畿”的含义。
随着历史的发展,各政权的直接统治范围不断扩大,至春秋“国野”已逐渐不分,原先称“野”的地方也能称“国”了,“国”指代的范围就这样逐渐扩大。随着兼并更加剧烈,进而秦统一各国,“国”的概念开始趋向于“地方”、“地带”,如“北国”、“南国”、“水乡泽国”、“雪国”。
“国”也被用来抽象地指代某一地理区域的政权和人民,如:“治世不一道,便国(有利于国)不必法古。”(《商君书》),这种用法接近于今天所说的“国家”一词。
2.“中国”
“中”的意思即为“内部”、“中央”;“中”之一字要查部首“丨”部,上下相通的意思,很显然,“中”代表的是定位的标准点,任何人都是以自己为立足点,然后分出上下与四方;古代中国人和其他很多民族一样,相信自己生活在世界的中心。
汉朝以及汉朝以前,可考证的“中国”一词的用法有如下几种:
指京师,如《诗经·民劳》注:“中国,京师也。”;“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指地理上的中原地区,如《三国志》:“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又如《史记·东越列传》:“东瓯请举国徙中国”。
指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如《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又如《论语集解》:“诸夏,中国也。”
由上可见,“中国”一词在古代,首先是一地域概念。
但是,当中国强大时,中国因无挑战者,所看到的只是高高在上威风凛凛的天子(或皇帝),因此,中国一词,作为地域概念,并不明显,反而隐晦。
然而,当中国衰弱时,尤其是遭到外力挑战侵扰之时,因为涉及到内外之分,中外之别,中国一词,反而凸显出来,疆界也随著显露出来,天子(或皇帝)的代表性,也呈现出来。
自战国时期以来约两千年间,“中国”(等于“中土”、“中原”)在地理上指的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其他地区不算“中国”。由于“中国”(中原)地区的王朝建立之时间最早,经济与技术的水平远较“四夷”为高,华夏文化也一直居于“四夷”之上,是所谓礼仪之邦;战国策(赵二)将“中国”的实际内容说得极为详尽:“中国者,聪明睿知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艺之试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楚之所义行也。”所以随着华夏文明的扩展,也随着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地区的不断侵入,“中国”一词逐渐拥有地域、文化和政治的多重意义。
辛亥革命之后,中华民国成立,“中国”这一称谓首次具有了法律上的意义,是为中华民国的简称。在实际的语言操作中,“中国”一词依然具有地域、文化和政治的多重意味。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自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以来,在国际上的主流认知中,“中国”逐渐等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