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汲复营营,东西连两京”这句诗句是什么意思?

果冻ljh公主2022-10-04 11:39:544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4条回复
huashenmicun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100%
汲汲,勤求不休止的样子.营营,追逐求取.汲汲营营形容人急切求取名利的样子.如   :他为了名利,每天汲汲营营,哪还能妥善的照顾家庭.长安和洛阳是古代中国建都朝代最多、最为著名的两大古都,古时称之为两京.
1年前
咪笑 共回答了1个问题 | 采纳率
追逐名利,忙碌的奔波与洛阳与长安两地
1年前
lmqq 共回答了9个问题 | 采纳率
buzhidao
1年前
lalbatross 共回答了3个问题 | 采纳率
他为了名利,每天汲汲营营,哪还能妥善的照顾家庭。
1年前

相关推荐

《五柳先生传》中的“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怎么解释
schmetterlingsi1年前1
bao12389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6.4%
不因为贫穷了就悲伤的样子
不因为富贵了就沾沾自喜的样子
翻译,并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4.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lindaofv1年前1
bpbpbpbb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5.2%
4.句式特点:倒装(状语后置).翻译: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5.句式特点:被动句.翻译: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有籍籍无终这个成语吗?我就记得有个词叫ji ji wu zhong,现在已经忘记具体怎么写,汲汲无终?字典上找不到,网络
有籍籍无终这个成语吗?
我就记得有个词叫ji ji wu zhong,现在已经忘记具体怎么写,汲汲无终?字典上找不到,网络上同义词也没看到
或者是ji ji er zhong 我忘了,就是形容一件事很快就结束了
哦哦491年前1
W168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岌岌无终?
岌岌而终
岌岌不可终日
解释:形容情况非常危险,一天都过不下去.
出处:《明史·马士英传》:“盖明之季年内忧外患,岌岌不可终日.”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有问题可以追问.满意请及时采纳,谢谢!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加拼音
zhangriyan1年前3
peter_yaoy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75%
戚 读qi ,第一声;汲 读ji ,第二声。
整句话:bu qi qi yu pin jian , bu ji ji yu fu gui .

ps:希望对你有用~
汲汲于生,汲汲于死这句话是在一个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面看到的,
东—方1年前1
夏日清风78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3.3%
我来回答吧.
汲的本义是从井里打水,取水.而“汲汲”则专门形容急切的样子,表示急于得到的意思.例如《汉书·扬雄传》中,就有“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的句子.
所以,所谓的“汲汲于生,汲汲于死”顾名思义就是:人生在世,或忙于碌碌生存,或忙于走向死亡,如此而已.
10(二)( 8分)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
10(二)( 8分)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小题1:.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划线的词语。(4分)
(1) (▲)以为号焉
(2) (▲)在必醉
(3)环堵 萧然 (▲)
(4)不 汲汲 (▲)于富贵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2分)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小题3:.五柳先生有哪三大志趣(用文中原句或词语回答)?文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2分)
jjcv6h1年前1
hmilyyxlgs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70.6%
小题1:(1)因:于是,就(2)期:期望(3)萧然:空寂(4)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4分,每空1分)
小题1: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工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2分)
小题1:三大志趣: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刻画了一个虽然贫穷却悠闲自适(不慕荣利、忘怀得失)的隐士形象。(2分)

《五柳先生传》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相照应的是哪句话
最近郁闷1年前1
qwe2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是什么文言句式
东风化雨11年前2
keyboy2006 共回答了1个问题 | 采纳率
对偶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岌取汲汲可危愕然怒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岌取汲汲可危愕然怒不可遏
B.嶙峋波光粼粼轻松睡眼惺松
C.点缀笔耕不辍糟蹋一塌糊涂
D.布署按步就班钟磬罄竹难书
菊花圣猫1年前1
klinsizhang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C

A.岌取(汲) 汲汲可危(岌)B.睡眼惺松(忪)D.布署(部)按步就班(部)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戚戚和汲汲是啥意思 啥用法
薄荷-红茶1年前1
天下第一流流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意思是: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戚戚(qī):忧惧貌,忧伤貌.
汲汲(jí) :形容心情急切,努力追求.
常见于古文,如“凄凄惨惨戚戚”等,现在基本上不用了.
一道高一语文选择题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岌取 汲汲可危 泛滥 粗制滥造B.修炼 袖手旁观 愕然 怒
一道高一语文选择题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岌取 汲汲可危 泛滥 粗制滥造
B.修炼 袖手旁观 愕然 怒不可愕
C.矫健 一代天娇 腻烦 繁花似锦
D.阴晦 讳莫如深 诓骗 恃才放旷
允许转移分类 ,管理员若要转移分类请转高考分类,谢谢!
请详细说明哪个词错了,谢谢
flameex1年前1
coctheleen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0%
D为正答
A汲取 岌岌可危
B怒不可遏
C一代天骄
翻译“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wz7qa1年前2
风遗言 共回答了11946个问题 | 采纳率0.6%
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各位大师帮忙了:汲汲而生,汲汲而死是什么意思?
@@@@@各位大师帮忙了:汲汲而生,汲汲而死是什么意思?
就是get busy living,or get busy dying.它的翻译
brickzhuang1年前1
凯迪凯迪 共回答了30个问题 | 采纳率90%
这句话出自肖申克的救赎
无论多么复杂的生活,其实都可以归结为一个选择,忙着活,或者忙着死.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和这句的写作特点是
优81年前1
古古露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77.8%
表达出超凡脱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感.运用了叠词与对比的修辞手法.
英语翻译例如“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翻译:“不因为贫穷困苦而难过,也不因为富贵豪华而自喜 ”这样格式的.要很多
英语翻译
例如“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翻译:“不因为贫穷困苦而难过,也不因为富贵豪华而自喜 ”
这样格式的.要很多这样的翻译,不要整篇文章翻译的,只要例句(短小)的翻译、最好是经典的古文语句翻译,不是经典也无所谓只要这样格式的有一大堆的就可以了,最好发网站,或者复制多点,
娃哈哈am61年前1
hh19870418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85.7%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4.【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缺例文)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5.【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6.【且】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②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赤壁之战》)
③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②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3.让步关系,尚且,还.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④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2.暂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③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
【且如】就像.
①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7.【若】
(一)动词,像,好像.
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③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二)用作代词.
1. 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 ,寿毕 ,请以剑舞(《鸿门宴》)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
③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②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
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3.至,至于.
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①指挥若定.(《赤壁之战》)
【若何】怎么样.
①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①车后若干递送夫. 8.【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③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①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③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②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等.
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所谓】所说的.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所在】
1.到处.
①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2.所在之处,处所.
①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
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 9.【为】
(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⑤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今日嬴之为(帮助)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⑦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⑧为(治理)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论语》)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曾不吝情去留 停顿
yusky1年前1
偷嘴猫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76.5%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曾不吝情去留 即可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好读书,不求甚解”用的是什么文言文句式?
serbgirl1年前1
qq57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83.3%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是介宾结构后置,正常语序是“于贫贱不戚戚,于富贵不汲汲”;“好读书,不求甚解”是省略宾语,补齐就是:“好读书,不求甚解(之)”.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性情
ee执法ee1年前1
风过怎能无痕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6.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君子情怀.
汲汲可及的含义
天堂鸟儿1年前3
longjian96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形容急切的样子,急于得到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孤单疯子1年前1
lmh857079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5%
“、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出自于晋代诗人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
可以翻译为;  赞曰:黔娄的妻子有这样的话: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她就是说这一类人吧.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译为;她就是说这一类人吧.
望采纳
〈〈陋室铭〉〉写陋室主人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精神句子
ice--coffee1年前3
无污染ff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70.8%
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简要说说“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一句在《五柳先生传》中起什么作用。
简要说说“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一句在《五柳先生传》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dmy661年前1
runran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84.6%
既概括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特点,又照应了上文。导理解语句在文中的表达作用,一般可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去分析。
译墨翁传“鬻”字重点解释!“奚汲汲”重点解释!“眩俗”重点解释!
tuoxie30001年前1
黄_志_宇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83.3%
墨翁是吴槐市里的人 . 曾经游走的了荆楚 这个地方,一次,他遇到了有人传授古带造墨的方法, 于是说:“吾 如果卖这种墨的话,就完全可以有钱读书了, 何必像现在这样急切切地到处奔走呢?” 于是就回家了, 在自家门上写上...
不汲汲于富贵的汲汲是什么意思
海和涛1年前1
小杏仁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82.6%
心情急切的样子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句话什么意思
江南10月1年前4
shine987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8.2%
不因为贫贱而感到忧愁,不急切于追求富贵
《五柳先生传》中,戚戚和汲汲什么意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灰两天1年前0
共回答了个问题 | 采纳率
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zhaoweibestno11年前1
顶替2007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对比.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是什么文言句式
许诺_ad1年前1
我我我我们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73.3%
对偶
对于 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这句话的感想
风一般的兔子1年前1
leg1220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就是在人的一生中不要太在意财富的多少,不要太在意人生的得失.
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的人
wolfo1年前1
lijian20002001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0.9%
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淡然看待富贵,安然处于贫贱!
墨翁传 里的这几个字怎么读?1.尝游荆楚间 荆2.吾鬻此 鬻3.奚汲汲 汲4.杵臼5.服危冠大襦 襦6.辄弗与 辄7.苟
墨翁传 里的这几个字怎么读?
1.尝游荆楚间 荆
2.吾鬻此 鬻
3.奚汲汲 汲
4.杵臼
5.服危冠大襦 襦
6.辄弗与 辄
7.苟作以眩俗 眩
8.视之虽如玄圭 圭
9.然视箧中 箧
有这个的音频也可以,我会追加的,
cheers_44441年前1
sdl007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1.尝(cháng)游荆楚(youjīngchǔ)间(jiān) 荆(jīng)
2.吾(wú)鬻(yù)此(cǐ) 鬻(yù)
3.奚(xī)汲汲(jíjí) 汲(jí)
4.杵(chǔ)臼(jiù)
5.服(fú)危(wēi)冠(guàn)大(dà)襦(rú) 襦(rú)
6.辄(zhé)弗(fú)与(yǔ) 辄(zhé)
7.苟(gǒu)作(zuò)以(yǐ)眩(xuàn)俗(sú) 眩(xuàn)
8.视(shì)之(zhī)虽(suī)如(rú)玄(xuán)圭(guī) 圭(guī)
9.然(rán)视(shì)箧(qiè)中(zhōng) 箧(qiè)
自己拼一下吧,音频就没了.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语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以下最能体现这句话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是 A.自强为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语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以下最能体现这句话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是
A.自强为天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B.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定于一、尚同一、一天下
xxxx1年前1
熊猫烧香SSS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4.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