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糜不毕见.翻译为白话文为?

玩充天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hnyg1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5.2%
阐明道德的广阔崇高,国家治乱兴亡的道理,无不完全表现出来.
(另外是靡,不是糜.)
1年前

相关推荐

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是什么意思
hubilie_19801年前1
yangxiaoqun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1.3%
这句话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观点.
朱熹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格物致知”的含义历来众说纷纭.
按照朱熹在当时对理学的理解来看:
所谓“格物致知”就是花工夫,讲方法,深刻探究万事万物的本质,以掌握天下之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并且进而认识人伦世故、道德文章,以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显而易见,主要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科学之真”是可有可无的.
显然,“格物致知”包括认知的方法和认知的目的两层.就认知目的而言,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理论是有局限的.
单就观点:不求“科学之真”而言.就凸现了学说的局限性.
我们必须求科学之真.但是朱熹的观点就认知的方法而言,对我们的启发还是颇多的:学习要脚踏实地,深入探究,“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成四节次第,重重而入,层层而进”,以达融会贯通.
附注:朱熹认知的格物致知论
朱熹用《大学》“致知在格物”的命题,探讨认识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在认识来源问题上,朱熹既讲人生而有知的先验论,也不否认见闻之知.他强调穷理离不得格物,即格物才能穷其理.朱熹探讨了知行关系.他认为知先行后,行重知轻.从知识来源上说,知在先;从社会效果上看,行为重.而且知行互发,“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