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中尿素最容易通透的部位是A.近曲小管 D.髓袢降支细段B.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E.内髓集合管C.髓袢升支

施123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tianmeng1999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92.3%
髓袢升支细段和升支粗段
1年前

相关推荐

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血液流经肾脏时有尿液产生,起过滤作用和起重吸收作用的是(  )
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血液流经肾脏时有尿液产生,起过滤作用和起重吸收作用的是(  )
A. 肾小管 肾小球
B. 肾小球 肾小管
C. 毛细血管 肾小管
D. 肾小囊 肾小管
搁浅yqq1年前1
笑口常开zhao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解题思路: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

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构成了尿液的成分.因此血液流经肾脏时有尿液产生,起过滤作用和起重吸收作用的是肾小球、肾小管.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点: 尿液的形成.

考点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尿液的形成过程.

如图是肾脏的内部结构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结构A、B、C
如图是肾脏的内部结构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结构A、B、C、D的名称:A_______,B______,C_____,D______。
(2)从肾脏的纵剖面可以看到,周围颜色较深的部分是_____,里面颜色较浅的部分是____。
(3)肾小球和肾小囊分布在______内。肾小管弯曲细长,分布在_____内。
syxixi1年前1
ezyang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8.2%
(1)皮质;髓质;肾盂;输尿管
(2)皮质;髓质
(3)皮质;髓质
血液流经肾脏后,养料是否增加了?
pjl6011年前1
西儿 共回答了11个问题 | 采纳率90.9%
这得看什么情况,但一般情况下,是减少了,因为血液中的有毒物质在经过两次的血管的筛选和重吸收,已经将有毒物质排出了.
肾脏是如何产生尿液的
bvdrehdrt1年前1
zhangzhendong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5.5%
肾小球就像筛网一样,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体积大的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蛋白质等不能通过筛网,故不能从肾小球滤出,仍留在血管内;而体积小的成分,如水分、钠、氯、尿素、糖等,能通过筛网,经肾小球滤出,流进肾小管内,这些液体叫作“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途中,肾小管有重吸收功能,99%水分被吸收回到体内,营养成分几乎也被全部重新吸收;此时,只剩下机体的代谢废物和很少的水分,就形成了尿液(称为“终尿”).人体每个肾脏约有130万个肾小球,每天滤出原尿180升,形成尿液1.8升左右.当人体内水分过多或少时,由肾脏进行对尿量的调节,保持体内水的平衡.
肾脏血液循环的特点是:①与肾小球相连的血管有______和______;②两次形成毛细血管网,即______和_____
肾脏血液循环的特点是:①与肾小球相连的血管有______和______;②两次形成毛细血管网,即______和______.
蓝草天空1年前0
共回答了个问题 | 采纳率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基本功能是形成尿液.如图为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表中的液体A、B、C代表取自不同部位的尿液、原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基本功能是形成尿液.如图为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表中的液体A、B、C代表取自不同部位的尿液、原尿和血浆(非对应关系),经过化验得到如下数据.请结合图示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成分液体A
(克/100毫升)
液体B
(克/100毫升)
123456
液体C
(克/100毫升)
蛋白质7.200.000.00
葡萄糖0.100.100.00
无机盐0.720.721.40
尿素0.030.031.80
(1)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其组成包括图中______、______和______三部分.([]中填图中序号,其后填名称,以下同)
(2)分析表中各液体成分的含量,猜测液体B应是______.分析表中各液体成分的含量,猜测液体A应是______,主要作用是______.
(3)当血液流经[1]时,除______和______以外,其余物质的一部分过滤到[4]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5]时,全部的______、大部分的______和部分的______等被重吸收,不被吸收的物质形成了尿液.
(4)某人由于胸部高位截瘫,导致小便失禁.分析知,病人此时的排尿不受大脑的控制,说明排尿反射的中枢位于______.
小小的海1年前1
水不在深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解题思路:(1)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2)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3)髓包括灰质和白质两部分,灰质在中央,呈蝶形,在脊髓的灰质里,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可以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例如排尿反射、排便反射等,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大脑控制的;白质在灰质的周围,白质内的神经纤维在脊髓的各部分之间、以及脊髓与脑之间,起着联系作用.因此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
(4)图中1肾小球、2入球小动脉、3出球小动脉、4肾小囊、5肾小管、6肾静脉.

(1)每个肾脏大约有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由肾小体和[5]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1]肾小球和[4]肾小囊构成.所以肾单位的组成包括图中[1]肾小球、[4]肾小囊和[5]肾小管三部分.
(2)原尿与血浆相比不含蛋白质,尿液与原尿相比不含葡萄糖;三者都有水和无机盐、尿素.分析表中各液体成分的含量,液体B中不含蛋白质,但是含有葡萄糖,因此液体B应是原尿.液体A含有蛋白质和葡萄糖,因此液体A应是血浆,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3)当血液流经[1]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其余物质的一部分过滤到[4]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5]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的无机盐等被重吸收,不被吸收的物质形成了尿液.
(4)某人由于胸部高位截瘫,导致小便失禁.分析知,病人此时的排尿不受大脑的控制,说明排尿反射的中枢位于脊髓.
故答案为:
(1)1;肾小球;4;肾小囊;5;肾小管(三者顺序可颠倒)
(2)原尿;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不全不得分)
(3)血细胞;大分子的蛋白质(二者顺序可颠倒);葡萄糖;水;无机盐(三者顺序不可颠倒)
(4)脊髓

点评:
本题考点: 尿液的形成;肾脏的结构和功能;排尿的意义.

考点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结构以及尿液的形成过程.

肝脏产生的尿素分子要从肾脏排出体外,需要几次经过心脏?
nijingwu1年前0
共回答了个问题 | 采纳率
急!初一生物题!下图是血液透析示意图,请你据图回答问题:(1)A的结构相当于肾脏的_______部分.该结构的半透膜起_
急!初一生物题!
下图是血液透析示意图,请你据图回答问题:
(1)A的结构相当于肾脏的_______部分.该结构的半透膜起_____作用.
(2)用过的透析液与新鲜透析液相比,其成分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
(3)C处和B处相比,其成分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

孤冷燕1年前1
无双1234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6.7%
(1)肾小球.过滤.
(2)尿素尿酸等代谢废物减少.
(3)尿素尿酸等代谢废物C
肾脏的结构中,属于循环系统的是(  )
肾脏的结构中,属于循环系统的是(  )
A. 肾小体
B. 肾小球
C. 肾小囊
D. 肾小管
rzljch1年前1
tiankongFX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解题思路:根据肾脏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分析解答.

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血液是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
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分布在皮质内,由肾小球和包在它外面的肾小囊组成.肾小球是个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旋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成出球小动脉.所以肾小球属于循环系统.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点: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考点点评: 本题是关于血液循环途径的一个基础题,只要了解肾小球是个血管球,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一般不会出错.

从肾脏的纵剖面来看,肾脏中颜色深的是皮质,位于__层
魔幻男孩1年前3
julynov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1.3%
从肾脏的纵剖面来看,肾脏中颜色深的是皮质,位于(表)层
做小鼠肾脏组织的石蜡切片时,烤片的时间和温度?45摄氏度时应烤多长时间,时间长了会不会有影响?
做小鼠肾脏组织的石蜡切片时,烤片的时间和温度?45摄氏度时应烤多长时间,时间长了会不会有影响?
小鼠肾脏组织切片时应该切哪个面?冠状面矢状面或是水平面?
arternis1年前1
aweiaaa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0.9%
我的片子都是搞病理的同学帮忙搞的
不是很清楚
不过 你可以到丁香园去问
那里肯定会有N个人会告诉你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基本功能是形成尿液,下表中的液体A、B、C分别取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基本功能是形成尿液,下表中的液体A、B、C分别取
自于肾脏结构的不同部位,经过化验得到如下数据,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成分液体A(克/100毫升)液体B(克/100毫升)液体C(克/100毫升)
蛋白质7.000.000.00
葡萄糖0.100.100.00
无机盐0.720.721.50
尿素0.030.032.00
(1)分析表中各成分的含量变化,你认为液体B应是______,液体C是______
(2)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______、大部分水和部分______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送回到血液里.
(3)刚出生的婴儿排尿不受大脑控制,因此排尿反射属于______反射.
yzting1年前1
爱之斗士 共回答了27个问题 | 采纳率77.8%
解题思路:此题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等相关知识点的分析题,做此类题首先明确肾脏结构中各部分的名称,结合表中数据进行详细分析,还要对尿液形成的过程以及尿液原尿的成分熟悉.

(1)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原尿和血液的区别在于,原尿中没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原尿和尿液的区别在于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分析表中各成分的含量变化,液体A中有蛋白质因此是血浆,液体B中没有蛋白质,而有葡萄糖,因此是原尿;液体C中没有蛋白质和葡萄糖,因此是尿液.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不重吸收尿素,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由输尿管随排出.因此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被全部吸收的物质是葡萄糖,大部分被吸收的是水.
(3)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是低级的神经中枢,能完成一些低级的神经活动.排尿反射就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是有脊髓灰质里低级的神经中枢参与完成的,属于非条件反射.
故答案为:(1)原尿;尿液;
(2)葡萄糖;无机盐;
(3)非条件.

点评:
本题考点: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非条件(简单)反射和条件(复杂)反射.

考点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理解尿的形成过程.

(2014•青岛模拟)与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从肾脏流出的血液里(  )含量增多.
(2014•青岛模拟)与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从肾脏流出的血液里(  )含量增多.
A.尿素
B.二氧化碳
C.氧气
D.蛋白质
海的悠思1年前1
英61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2.4%
解题思路: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尿的形成过程.

血液通过肾动脉流入入球小动脉,再由入球小动脉流入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这样从肾静脉中流出的血液尿素的含量就大大减少了,无机盐的含量也相对减少.由于组织细胞的呼吸作用也消耗了氧气,因此血液由含氧丰富动脉血变成含氧少静脉血.从肾脏流出的血液里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点: 尿液的形成.

考点点评: 肾动脉流的血是动脉血,肾静脉流的血是静脉血.由于肾脏形成了尿,因而肾静脉血液中尿素量大大减少.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2.从小肠吸收来的氨基酸被送到脑部利用,再将脑细胞产生的含氮废物送至肝脏转变为尿素,最后将尿素送到肾脏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2.从小肠吸收来的氨基酸被送到脑部利用,再将脑细胞产生的含氮废物送至肝脏转变为尿素,最后将尿素送到肾脏排出,整个过程中血液至少经过心脏、肺部以及上腔静脉的次数依次是(x05)
A.2、2、3x05x05B.3、2、2 x05x05C.4、3x05、0x05x05D.6、3、1
,为什么会选D呢?
fdeguoji1年前1
pluto2008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氨基酸进入肠系血管网-下腔静脉-心脏-肺动脉-肺静脉-心脏-主动脉-脑部动脉-脑部静脉(变成韩氮废物)-上腔静脉-心脏-肺动脉-肺静脉-心脏-主动脉-肝门静脉-肝动脉(变成尿素)-心脏--肺动脉-肺静脉-心脏-主动脉-肾脏血管网
(2014•自贡模拟)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基本功能是形成尿液.如图为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表中的液体A、B、C分别
(2014•自贡模拟)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基本功能是形成尿液.如图为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表中的液体A、B、C分别取自于图示结构的不同部位,经过化验得到如下数据.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成分液体A
(克/100毫升)
液体B
(克/100毫升)
液体C
(克/100毫升)
蛋白质7.200.000.00
葡萄糖0.100.100.00
无机盐0.720.721.40
尿素0.030.031.80
(1)图中结构[3]中流动的是______血,与结构[2]中流动的血液成分比较,浓度增多的是______.
(2)分析表中各成分的含量变化,你认为液体B应是______,取自于图中的[______]部位,是经过______作用形成的.
(3)液体A的主要作用是______,葡萄糖是通过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______作用进入液体A中,运送到组织细胞后主要在细胞的______结构中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尿的形成是连续的,但人体排尿是间断的.排尿反射的中枢位于______,成年人产生尿意时能够有意识地排尿,说明______.
不做完美1年前1
5460155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85%
解题思路:①在肾单位的结构模式图中,各部分的名称分别是:1肾小球,2入球小动脉,3出球小动脉,4肾小囊,5肾小管,6收集管.
②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原尿和血液的区别在于:原尿中没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原尿和尿液的区别在于尿液中不含葡萄糖.

(1)图中的3是出球小动脉,动脉里流的是动脉血,图中2是入球小动脉,里面流的也是动脉血,但是两种血液是不同的,因为在肾小球有过滤作用,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少量小分子蛋白质,尿素等被过滤到肾小囊腔中,所以3中动脉血中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的浓度比2中高了.
(2)原尿的成分是: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尿液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尿素;液体B中有葡萄糖但没有蛋白质,所以是原尿,原尿是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到肾小囊中的.
(3)A为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约占91%--92%),还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可见血浆的主要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而葡萄糖易溶于水在小肠处被吸收,进入血浆,随着血液循环进入人体的组织细胞,进行生理活动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释放出能量,这一过程是在线粒体处完成的.
(4)排尿反射是简单反射,简单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成年人产生尿意时能够有意识地排尿,脊髓将刺激传导到大脑皮层说明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则说明低级神经中枢的活动也受大脑的控制.
故答案为:(1)动脉血;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2)原尿;4;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
(3)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4)脊髓;低级神经中枢的活动也受大脑的控制.

点评:
本题考点: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考点点评: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肾单位的结构和尿液的形成过程.

与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从肾脏流出的血液中所含成分的不同是( ).
与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从肾脏流出的血液中所含成分的不同是( ).
不属于细胞生活产生的废物
A 水 B 尿素 C 粪便 D 二氧化碳
春天的过去1年前1
水之玉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100%
与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从肾脏流出的血液中的水.尿素.无机盐成分减少了.
下列哪项是人体的造血器官?A.心脏B.骨髓 C.肾脏
加入60581年前1
水茜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人体肾脏的主要功能是 A 输送尿液 B 储存尿液 C 形成尿液 D 排出尿液
mmmm_5211年前1
melody6859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6.4%
选C,形成尿液.
血液流经肾脏后,所含成分的最明显变化是(  )
血液流经肾脏后,所含成分的最明显变化是(  )
A. 二氧化碳减少、尿素减少
B. 尿素增加
C. 葡萄糖减少、尿素减少
D. 尿素减少
我赶上了oo1年前1
蚂蚁可乐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的是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成分的变化.可以从尿的形成过程方面来切入.

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不重吸收尿素,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由输尿管随排出.因此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成分发生明显的变化是尿素减少,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点: 尿液的形成;血液循环的途径.

考点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尿的形成过程.

当血液流经肾脏时,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xf19431年前1
foxeses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0.9%
肾小球毛细血管
血液从心脏流出,流经肾脏后为什么氧的含量减少 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momoweini12791年前1
Rexamber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肾脏的功能之一就是分解多余的氨基酸(在空腹时活氨基酸过多时),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
肾脏解毒时也会需要氧气
医生给一位肾功能衰竭的病人移植了一个健康的肾脏,尽管医生的手术做得很成功,但是几周以后,这个移植的肾脏仍然坏死了,这是人
医生给一位肾功能衰竭的病人移植了一个健康的肾脏,尽管医生的手术做得很成功,但是几周以后,这个移植的肾脏仍然坏死了,这是人体免疫反应造成的,在这个免疫反应中,移植的肾属于(  )
A. 病原体
B. 吞噬体
C. 抗原
D. 抗体
hkvfhpiw1年前4
暑往寒来秋收冬藏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5%
解题思路:1、抗体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
2、抗原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做抗原.

在抗感染免疫中,能使人体产生抗体的病原体是抗原.在移植免疫中,异体组织属于抗原.移植的肾脏对于病人来说属于异体器官,属于抗原,病人的免疫系统会识别、破坏和排斥它,最终使它坏死.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识记抗体和抗原的概念及特点,明确移植的异体器官属于抗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血浆中的水为什么是来自肾脏和消化道
骑着自行车上高速1年前1
66666730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78.3%
肾脏的水重吸收,消化道分解食物,产生水
关于老年人肾脏逐渐萎缩,使肾脏的重量逐渐减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关于老年人肾脏逐渐萎缩,使肾脏的重量逐渐减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是肾皮质的增多
B.主要是肾髓质的减少
C.肾单位增加
D.出现生理性肾小管硬化
E.间质纤维化,可致肾锥体萎缩
coletian1年前1
eytl_77_6tn7929 共回答了10个问题 | 采纳率90%
A B D E
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成分的变化:氧含量( );二氧化碳含量( );水含量(
花钱买醉1年前1
jonyha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8.2%
含氧少,co2多,水不变吧
动物体内的物质代谢主要发生在A消化道内 B肾脏内 C细胞内 D内环境内
宝贝木子1年前1
老磨叨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85.7%
C细胞内.
物质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在细胞中两者都能实现,消化道内只能进行分解代谢,肾脏进行水分代谢,内环境无!
血液流经肾脏葡萄糖和蛋白质是增多还是减少?
qtianlo1年前2
qiumao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葡萄糖减少,蛋白质不变,因为肾本身要消耗葡萄糖提供能量,而蛋白质是血浆蛋白,不改变.
小肠吸收来的葡萄糖送到脑部利用并将细胞产生的含氮废物转变成尿素,送至肾脏排出,整个过程中血液经过心脏和肺的次数依次是(
小肠吸收来的葡萄糖送到脑部利用并将细胞产生的含氮废物转变成尿素,送至肾脏排出,整个过程中血液经过心脏和肺的次数依次是(  )
A. 2、1
B. 2、2
C. 4、2
D. 6、3
csp12141年前2
名旭子清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解题思路:充分了解肺循环和体循环的途径,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小肠吸收来的葡萄糖送到脑部利用并将细胞产生的含氮废物转变成尿素,送至肾脏排出的过程是:小肠→体静脉→心脏→肺动脉→肺→肺静脉→心脏→体动脉→脑→体静脉→心脏→肺动脉→肺→肺静脉→心脏→体动脉→肾.所以整个过程中血液经过心脏和肺的次数依次是4、2.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血液循环的途径.

考点点评: 肺循环和体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变化是重点,也是难点,需要同学们加强记忆并细心考虑.

与肾脏疾病关系最为密切的营养素是 A.钠、水、蛋白质 B.铁、水、脂肪 C.钾、糖、脂肪 D.锌
cc光女孩1年前1
拉喽拉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1.8%
A
肾脏病与营养代谢障碍有密切的联系,如脱水与水中毒,低蛋白血症与高氮质血症,高钾与低钾血症,低钠血症,高钙、低钙血症等.营养治疗能辅助调节这些营养代谢紊乱,达到预防和治疗氮质产物的蓄积;预防和治疗水、钠潴留而引起的水肿;预防和治疗电解质的紊乱;预防和治疗脂质代谢紊乱;维持患者营养素的需要.
血液流经———后,血浆的代谢物会减少?A心脏和肺 B 肾脏和肺 C.小肠和肝脏 为什么?
柠檬草的清香1年前2
fxm2007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100%
B 肾脏和肺
经过肾脏,尿素减少
经过肺,CO2减少
尿素的CO2都是代谢物
下列各项中,除了哪一项之外,其余的都是肾脏的功能?(  )
下列各项中,除了哪一项之外,其余的都是肾脏的功能?(  )
A. 把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
B. 维持水平衡
C. 维持无机盐平衡
D. 维持蛋白质平衡
深深蓝色海1年前4
xtstx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解题思路: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管,它通过生成和排出尿液,排出体内代谢废物及有害物质,重吸收有用物质,可调节水、渗透压及酸碱平衡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它分泌的各种物质与人体的多种代谢有关.

A、肾脏通过生成尿液对血浆进行滤过,将体内新陈代谢的产物和其他一些进入人体毒物、化学药物滤出,保留水分和营养物质,并通过尿液的排出方式将这些废物和有害物质排出体外,从而保证了人体内环境的稳定,A错误;
B、生成尿液是肾脏的主要功能,尿的生成来源于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肾小管的排汇和分泌这三个过程来完成.在这三个过程中,除了生成尿液以外,肾脏同时根据体内水分的多少对尿量进行调节,从而保持水的平衡,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B错误;
C、醛固酮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吸钠排钾,进而维持无机盐平衡,C错误;
D、肾脏可对人体有机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激素、维生素进行调节,使其按一定比例和浓度存在于体内,以起到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作用,但不能维持蛋白质平衡,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点: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肾脏的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5分(每空1分)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基本功能是形成尿液。下图为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表示的液体A.B.C分别取自于
5分(每空1分)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基本功能是形成尿液。下图为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表示的液体A.B.C分别取自于图示结构的不同部位,经过化验得到如下数据。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成分
液体A
(克/100ml)
液体B
(克/100ml)
液体C
(克/100ml)
蛋白质
7.20
0.00
0.00
葡萄糖
0.10
0.10
0.00
无机盐
0.72
0.72
1.40
尿素
0.03
0.03
1.80

(1)图中结构[3]中流动的是________血。
(2)分析表中各成分的含量变化,你认为液体B是__________。它是取自于图中4部位,是经过_____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
(3)图中B的葡萄糖含量为0.10克/100ml,而图中C却不含葡萄糖,这是肾小管的___________作用完成的。你将液体C定为尿液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莫ye心儿1年前1
喜欢qq啊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1)动脉(2)原尿  滤过作用(3)重吸收作用  不含有蛋白质和葡萄糖

为什么肾脏的皮质部分比髓货部分颜色深
茵茵1年前2
TY千里独行客 共回答了2个问题 | 采纳率50%
因为肾脏的皮质上密布肾小球,肾小球含丰富的毛细血管,而髓质上分布的是肾小管,所以肾脏的皮质部分比髓质部分颜色深。
血液流经肾脏时的什么含量减少,这是因为肾脏是什么的场所?
坤宠in上海1年前1
孤单de角落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4.2%
血液流经肾脏时,尿素会减少,水也会减少,还有无机盐!肾脏是过滤血液的场所!肾脏中有许多的肾单位,肾由1000多个肾单位组成,每个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组成.肾小体又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肾小球将血液过滤到肾小囊中,这是原尿.接着注入肾小管,将原尿中的有利物质重吸收到身体里.原尿中有大量的葡萄糖,但经过肾小管时,又全部被吸收!
(2010•自贡)医生在检验某病人尿液时发现了较多的大分子蛋白质,初步判断肾脏有疾病,请分析最可能出现病症的部位是(
(2010•自贡)医生在检验某病人尿液时发现了较多的大分子蛋白质,初步判断肾脏有疾病,请分析最可能出现病症的部位是(  )
A.肾小管
B.收集管
C.输尿管
D.肾小球
ymxbf1年前1
201之恋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77.3%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了尿的形成要肾小球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分析作答.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

点评:
本题考点: 尿液的形成.

考点点评: 此题考查了尿的形成过程,当肾小球发生病变、通透性增大时,尿液中会出现蛋白质和血细胞.

蛋白质代谢过程是怎么的?蛋白质作为能量代谢时,因含氮元素而不能被完全氧化,会产生尿酸、肌酐、尿素等废物经肾脏排出体外.照
蛋白质代谢过程是怎么的?
蛋白质作为能量代谢时,因含氮元素而不能被完全氧化,会产生尿酸、肌酐、尿素等废物经肾脏排出体外.照这么说蛋白质能量代谢过程就是蛋白质氧化过程吗 这说法对吗?
代谢后是有用物质 而氧化后是垃圾啊 这怎么说呢
zhuangequan1年前1
xx也叫耀耀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蛋白质先经消化道分解成氨基酸,吸收后如果需分解放能,先在肝脏脱去氨基就是含氮部分转变为丙酮酸,然后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为水和CO2释放能量,含氮部分(一般转变为尿素)经泌尿系统排除.一般人不会首先分解蛋白质的,多为先糖类,再脂肪,最后是蛋白质(那个时候人就差不多了),不过如果早餐你只喝牛奶的话倒是会首先分解蛋白质,不过这样牛奶全浪费了.
【生物】血液流经肾脏后,对其成分的变化,表述正确的是(选择)
【生物】血液流经肾脏后,对其成分的变化,表述正确的是(选择)
A、氧气增加
B、尿素减少
C、二氧化碳减少
D、葡萄糖增加
【我是这样理解:流经肾脏,出来的是静脉血了,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了.但是尿素应该是增多啊,肾小管不重吸收尿素.葡萄糖不是被肾小管重新吸收了么?
guotaiy1年前5
liukai6328275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85.7%
选B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就不用解释了
血液中的所有除了血细胞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外都可以进入了肾小囊(注意不是血管)形成原尿,原尿中的物质继续流经肾小管,在肾小管中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和所有葡萄糖被重吸收重新进入毛细血管,所以出来的静脉血中葡萄糖几乎没有什么损失.而尿素随着尿液经过输尿管储存在膀胱中,然后通过排尿而排出.所以血液中的尿素经过肾脏后大部分被过滤到尿液中,尿素会减少.
生物膜的问题--葡萄糖到肾脏一分子葡萄糖流经肾脏,以经肾静脉流出,该过程共经过了?都是那些,请说明,
isabler1年前2
52bt521314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0层或8层
解析:血液中的葡萄糖分子有可能经肾小球滤过后被重吸收回血液,也有可能没有经肾小球滤过而一直在血液中,若葡萄糖没有滤过则流经肾脏后又经肾静脉流出不需要穿过膜;若葡萄糖流经肾脏经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要通过毛细血管壁、肾小囊壁(一层细胞构成),需穿过4层细胞膜,再经肾小管重吸收回血液,经肾静脉流出,要通过肾小管壁(一层细胞构成)、毛细血管壁,需穿过4层细胞膜,总共8层膜.
人体内对酸碱平衡调节最先发挥作用的是 A.血液的缓冲作用 B.肺的呼吸调节 C.肾脏的排保碱作用
人体内对酸碱平衡调节最先发挥作用的是 A.血液的缓冲作用 B.肺的呼吸调节 C.肾脏的排保碱作用
人体内对酸碱平衡调节最先发挥作用的是
A.血液的缓冲作用
B.肺的呼吸调节
C.肾脏的排保碱作用
D.肝脏的调节作用
麦穗飞舞1年前1
jackie_leon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4.2%
我选A
皮肤、肺和肾脏具有的共同功能是(  ) A.调节体温 B.释放能量 C.气体交换 D.排除废物
APupil1年前1
sportms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1.3%
人体的皮肤主要有保护、防御功能,其次是排出汗液,还能调节体温;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呼吸能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在肾里能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可见,皮肤、肺和肾脏具有的共同功能是排出废物.
故选:D
(2012•涪陵区模拟)医生在检查某人尿液时发现了红细胞,可能是肾脏的那一结构出了问题?(  )
(2012•涪陵区模拟)医生在检查某人尿液时发现了红细胞,可能是肾脏的那一结构出了问题?(  )
A.肾小管
B.肾小囊
C.肾小球
D.膀胱
shop991年前1
asdghwakjrgstrh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了尿的形成过程,当肾小球发生病变、通透性增大时,尿液中会出现蛋白质和血细胞.据此解答.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当肾小球发生病变时,会导致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本不能滤过到肾小囊腔的血细胞和蛋白质会进入肾小囊腔中,但肾小管对血细胞和蛋白质没有重吸收能力,因此这些血细胞和蛋白质就会随尿液排出而形成血尿或蛋白尿.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尿液的形成.

考点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尿液的形成过程.

(2013•株洲二模)小肠吸收来的葡萄糖送到脑部利用并将细胞产生的含氮废物转变成尿素,送至肾脏排出,整个过程中血液经过心
(2013•株洲二模)小肠吸收来的葡萄糖送到脑部利用并将细胞产生的含氮废物转变成尿素,送至肾脏排出,整个过程中血液经过心脏和肺的次数依次是(  )
A.2、1
B.2、2
C.4、2
D.6、3
渴望完美1年前1
孔畅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解题思路:充分了解肺循环和体循环的途径,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小肠吸收来的葡萄糖送到脑部利用并将细胞产生的含氮废物转变成尿素,送至肾脏排出的过程是:小肠→体静脉→心脏→肺动脉→肺→肺静脉→心脏→体动脉→脑→体静脉→心脏→肺动脉→肺→肺静脉→心脏→体动脉→肾.所以整个过程中血液经过心脏和肺的次数依次是4、2.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血液循环的途径.

考点点评: 肺循环和体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变化是重点,也是难点,需要同学们加强记忆并细心考虑.

(2009•宁夏)血液流经肾脏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2009•宁夏)血液流经肾脏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尿素减少
B.尿素增加
C.氧气增加
D.二氧化碳减少
rr使者1年前1
伍子婿 共回答了27个问题 | 采纳率92.6%
解题思路:该题实质考查了肾静脉和肾动脉中血液成分的差异,可联系尿的形成过程来解答此题.

血液流经肾脏之后,肾脏的组织细胞和血液(毛细血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氧气由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内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血液流经肾脏之后,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另外,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只重吸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不重吸收尿素、尿酸,这些物质由输尿管随尿液排出.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点: 尿液的形成.

考点点评: 明确肾的功能:血液流经肾的意义就是排出尿素、尿酸等废物.另外,这属于体循环,血液流经某器官之后,动脉血变静脉血: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

与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从肾脏流出的血液所含成分的特点是尿素减小了,葡萄糖不变.
与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从肾脏流出的血液所含成分的特点是尿素减小了,葡萄糖不变.
为什么葡萄糖不变?葡萄糖不是在流经肾小管的时候重吸收为零了么.那么比较刚流入肾脏的血液含量应该是减小了的.若回答请详细解释.尽快答复!
虎生威1年前1
_多情种_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8.2%
应该是不变,在血糖正常的情况下,葡萄糖是进入不了肾小管的,所以与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葡萄糖不变
(2014•隆回县模拟)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2014•隆回县模拟)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肾单位
B.肾小体
C.肾小球
D.肾小囊
猪哥锋1年前1
炎炎丫头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解题思路:肾脏位于人体腹腔后壁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个,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分析解答.

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连续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150升.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从功能上看肾单位是形成尿的基本单位.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点: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考点点评: 关键点: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关于循环系统.小肠吸收的氨基酸送到脑部,利用后将细胞产生的氨基酸废物转化为尿素送至肾脏排出.经过心脏六次,肺三次.为什么
关于循环系统.
小肠吸收的氨基酸送到脑部,利用后将细胞产生的氨基酸废物转化为尿素送至肾脏排出.经过心脏六次,肺三次.
为什么?
我觉得是4、2次.
xuning01621年前2
carol017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6.4%
小肠->心脏->肺->心脏->脑(氨、二氧化碳)->心脏->肺->心脏->肝->心脏->肺->心脏->肾脏
每进入一次肺,就要经过两次心脏 ;二氧化碳必须及时换为氧气
注意:尿素是在肝脏中合成 ,所以经过心脏六次,肺三次.
血液流经肾脏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血液流经肾脏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 养料增加
B. 尿素减少
C. 氧气增加
D. 尿素增加
无奈的生鱼片1年前2
5tamd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6.4%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肾脏的结构和功能.本知识结合肾单位的结构功能及尿液的形成来解决.

首先尿素在我们体内属于代谢产物,所以一般说来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后,经过物质的交换,血液中尿素的含量会增加,但是注意一点,那就是肾脏.因为在这里形成尿液,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经过滤过作用,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而尿素、尿酸却全部留在了尿液中.这样造成流经肾脏的血液(即肾静脉)中尿素含量最少.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点: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考点点评: 对于像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此类的知识点,总结一下使其变得简单明了,这样能更快更好的记忆.

(2012•涪陵区模拟)血液流经肾脏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2012•涪陵区模拟)血液流经肾脏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二氧化碳减少
B.氧气增加
C.葡萄糖减少
D.尿素减少
amy03221年前1
张青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91.7%
解题思路:该题实质考查了肾静脉和肾动脉中血液成分的差异,可联系尿的形成过程来解答此题.

血液流经肾脏之后,肾脏的组织细胞和血液(毛细血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氧气由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内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血液流经肾脏之后,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另外,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只重吸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不重吸收尿素、尿酸,这些物质由输尿管随尿液排出.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点: 尿液的形成;血液循环的途径.

考点点评: 明确肾的功能:血液流经肾的意义就是排出尿素、尿酸等废物.另外,这属于体循环,血液流经某器官之后,动脉血变静脉血: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

高二生物 激素调节 急对人体内水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肾脏来完成B.喝
高二生物 激素调节 急
对人体内水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肾脏来完成
B.喝啤酒过多时,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
我怎么觉的都对啊?~
chl349421年前1
冷月tyf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
这个错误的确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