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族谱我是“德”字辈,有没有辈份相同的呀?相同的字,看排行是不是一样的/

anti_love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炒鸡蛋 共回答了26个问题 | 采纳率92.3%
我也是德字辈的,我们这一族的前两辈是“有”和“显”,后面好像是“同”和“堂”,记不清了,过几天回去翻翻族谱才能确定……我是湖北的……
1年前

相关推荐

奇怪的东南风和关于李氏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他日凌云1年前3
mike016wang 共回答了26个问题 | 采纳率80.8%
相同点:都搜集了有关资料并在资料整理后得出了结论
不同的:《奇怪的东南方》一文通过叙事的方式来搜集与整理信息,而《关于李氏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研究报告写法,内容更清晰简洁.
安徽淮南、寿县李氏家谱中 应 远 家 道 辈前后是怎么排的啊?
安徽淮南、寿县李氏家谱中 应 远 家 道 辈前后是怎么排的啊?
这样的排辈可能在淮南市李郢孜一代,与嘴子李相距不远,但不同于嘴子李,不知为何?
一刀二1年前1
ttgg556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嘴子李始祖李信成,世世代代居住在山东省济宁市枣林岗老鹳巷.李信成有三子,长子初时,次子初暖,三子初著.李信成于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7年)去世后,其子因当地遭旱灾,兄弟三人离乡背井,来到安徽凤台县白龙潭(现属淮南市).自十二世起,即从“明”字辈起立40字为“新字派”,即:
明志兆家传,多方绪以延.
和平余福泽,忠厚启英贤.
之子含刚毅,其人庆久绵.
茂才彰历代,惠宪耀从前.
你说的辈分有些乱.
李氏之友的启示就是李氏之友这篇古文告诉我们的启示
透明漂流瓶1年前1
香百丽1234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 采纳率88%
李氏之友的启示:对待朋友,应当悉心以待,为了朋友要全力以赴,不求报答.
【原文】
黄生,乃李氏少时之友也.越十年,二人遇于途.李氏要至其家,杀鸡作食.二鼓许,黄生腹痛,汗大若珠.李氏夫妇恐甚,欲延医治之.黄生生固止之,以为旧疾复作,无妨.李不听,即去.时值暴雨,漫天乌黑,山道崎岖,路滑难行.逾半夜,携医归.医灸之,少时即愈.黄生曰:“汝为吾苦矣!何以报?”李氏夫妇曰:“汝为我友,当悉心以待,何报之有?”翌日天朗,黄生辞行.
【翻译】
黄生,是李氏小时候的朋友.过了十年,二人在路途中相遇.李氏邀请他到家里,杀鸡做饭.夜里10时左右,黄生肚子疼,汗滴像珠子般大小.李氏夫妇非常惊恐,想请医生给他医治.黄生坚持制止他们,认为是老旧病又犯了,没有关系.李氏不听从,马上就离开了.当时正在下暴雨,漫天乌黑,山道崎岖,路滑难走.超过半夜,他带着医生回来了.医生给黄生做针灸,一会就痊愈了.黄生说:“你为我吃苦了!有什么可以报答(你们)的呢?”李氏夫妇说:“你是我朋友,应当以全心照顾你,有什么需要报答的呢?”第二天天晴了,黄生告辞离去了.
隋唐时期的世家大族有哪几个?如题.听百家讲坛太平公主的时候听到的,没记住、好像有 X X (地名)王氏,X X 李氏 ,
隋唐时期的世家大族有哪几个?
如题.听百家讲坛太平公主的时候听到的,没记住、好像有 X X (地名)王氏,X X 李氏 ,X X 崔氏 等等吧,有好几个呢.我记性不好,遗忘的速度却很慢.
shennon3121年前1
天方叶谈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5.5%
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陇西李氏,博陵崔氏,赵郡李氏.合称"五姓七家"
2010年的3月11日哪里发生了李氏9级地震
孤侠1年前2
小ZDZ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100%
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0公里.
宋史 三百一十六译文唐介,字于方,江陵人.擢第,为平江令.民李氏赀而吝,吏有求不厌,诬为杀人祭鬼.岳守捕其家,无少长楚掠
宋史 三百一十六译文
唐介,字于方,江陵人.擢第,为平江令.民李氏赀而吝,吏有求不厌,诬为杀人祭鬼.岳守捕其家,无少长楚掠,不肯承.更属介讯之,无他验.守怒,白于朝,遣御史方偕徙狱别鞫之,其究与介同.守以下得罪,偕受赏,介未尝自言.
竹楼雨1年前1
cjh5508 共回答了11个问题 | 采纳率90.9%
唐介,表字是于方,祖籍江陵.被选拔及第(即科举考试及格),任命为平江县令.姓李的百姓既算计又吝啬,官吏向他要钱而不能满足,就污蔑他杀人来祭祀鬼神.当地长官抓他一家,无论大小都抓起来了,(李姓百姓)不肯认罪.(长官)又派唐介审讯他,没有得到证据.长官生气了,向朝廷禀告(这件事),(朝廷)派御史 方偕(人名)把李姓百姓带到别的监狱从新审讯,他得到的结果和唐介得到的一样.岳守及其下属都获罪了(即受到惩罚),方偕受到奖赏,而唐介没有为自己说话(即没有请赏).
擢:选拔
第:及第
赀:音zi(阴平)算计,吝啬
厌:满足
属:通“嘱”
验:证据
白:禀告
鞫:音ju(阳平)审问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赵憙传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赵憙传
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憙年未二十,既引见,更始笑曰:“茧栗犊,岂能负重致远乎?”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
更始败,憙为赤眉兵所围,迫急,乃逾屋亡走,与所友善韩仲伯等数十人,携小弱,越山阻,径出武关。仲伯以妇色美,虑有强暴者,而已受其害,欲弃之于道。憙责怒不听,因以泥涂伯仲妇面,载以鹿车,身自推之。每道逢贼,或欲逼略,憙辄言其病状,以此得免。既入丹水,遇更始亲属,皆裸跣涂炭,饥困不能前。憙见之悲感,所装缣制资粮,悉以与之,将护归乡里。
后拜怀令。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
其年,迁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三十年,憙上言宜封禅,正三雍之礼。中元元年,从封泰山。及帝崩,憙受遗诏,典丧礼。是时,籓王皆在京师,自王莽篡乱,旧典不存,皇太子与东海王等杂止同席,宪章无序。憙乃正色,横剑殿阶,扶下诸王,以明尊卑。时,籓国官属出入宫省,与百僚无别,憙乃表奏谒者将护,分止它县,诸王并令就邸,唯朝晡入临。整礼仪,严门卫,内外肃然。
(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
注:三雍:明堂、灵台、辟雍分指天、地、人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②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B.①仲伯以妇色美……欲弃之于道②所装缣帛资粮,悉以与之
C.①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②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
D.①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②诸王并令就邸,唯朝晡入临
小题2: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载[仲伯)以鹿车
B.京师为[赵王)请者数十,终不听
C.中元元年,从[皇帝)封泰山
D.熹乃表奏谒者将护,分止[之)它县
小题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降:投降。
B.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遗:送。
C.时,江南未宾,道路不通宾:服从,归顺。
D.吏民不欲内憙,憙乃告譬内:通“纳”,放入。
小题4: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辱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因以泥涂仲伯妇面
B.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C.其帅即开门面缚自归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京师为请者数十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小题5:以下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赵憙有节操的一组是
①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
②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③因以泥涂仲伯妇面,载以鹿车,身自推之。
④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
⑤憙不肯受兵,单车驰之简阳。
⑥憙下车……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
A.①②⑥ B.③⑤⑥ C.①③④ D.②④⑤
小题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憙任怀令时,奉法收考李子春,不为请者所动要处死李子春,但皇上终究宽免了李子春。
B.更始帝打了败仗,赵憙在丹水县遇到逃亡的更始帝的亲属,就资助他们衣帛粮食,并护送还归故里。
C.赵憙的友人韩仲伯是个只顾自身安危的人,作者用他的行为来反衬赵憙仗义救人的智谋和节操。
D.赵憙的哥哥被人杀了,他当时年仅十五岁,就带着兵器结交宾客前去报仇,但因仇家生病和距离遥远而放弃了报仇。
achagchhdfi1年前1
真心小xx521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小题:C
小题:C
小题:A
小题:B
小题:C
小题:D


小题:C 诣:均为动词,到……去。A、降:①招降,使之降,使动用法;②投降。B、以;①连词,因为;②连词,相当于 “而”,可以不译。D•临:①动词,到……去;②动词,吊丧哭泣。
小题:C A.应补“仲伯妇”,B.应补“李子春”,D.应补 “于”。)
小题:A(使……投降)
小题:B(都是介词,趁机,借机。A项的第一个“以”是动词,认为;第二个“以”是介词,用。C项的“其”都是三人称代词,第一个作定语,那个;第二个用在动词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D项的“为”都是介词,第一个是替,第二个表被动,被)
小题:C据文意正选和排除
小题:D(文中的“从”表明是堂兄,“距离遥远而放弃报仇”也不对,“距”通“拒”)
译文
赵憙字伯阳,南阳宛郡人。年轻时就有节操。
更始即位,舞阴(地名)大户人家李氏拥城不投降,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去招降他们。李氏不肯,说:“听说宛人赵氏有孤孙赵憙,以信义闻名,愿意向他投降。”更始就征召赵憙,赵憙不到二十岁,引见来了,更始笑道:“还是个小孩,怎么能挑着重担走很远呢?”于是把赵憙任命为郎中,行使偏将军的职务,让他到了舞阴,李氏就投降了。
更始失败,赵憙被赤眉兵围困,形势急迫,于是爬上房子逃走了,赵憙和好友韩伯仲等数十人带着小孩和体弱者,直出武关,伯仲因为老婆长的漂亮,担心有人强暴她,而使自己受害,想把老婆扔在路边。赵憙怒责,伯仲不听,于是赵憙将泥炭涂在伯仲老婆的脸上,自己用手推车推着她。每次路上遇见盗贼,或者有人逼迫(把女人留下),赵憙就说她有重病,使她免于受难。到了丹水县,遇到了更始的亲属,他们都赤身光脚,满身污泥,饥饿困苦无法前进了,赵憙见了悲感交集,把所装衣物钱粮都给了他们,把他们护送回乡里。
后来赵憙被任命为怀县县令。大户人家李子春原先先做过琅琊相,好强不守法度,掠夺兼并,大家都很怕他。赵憙下车,听说他的两个孙子杀了人没有被查出来,就不断地追问其奸情,并把李子春收捕拷问,他的两个孙子都自杀了。京城里有很多人为他求情,最终赵憙都没有理会。当时赵王刘良快病死了,(皇帝)车驾来到赵王身边,问他还想要什么。赵王说,我和李子春关系不错,现在他犯了罪,怀县县令赵憙要杀了他,希望能让他活命。皇帝说,官吏依法行事,法律才不会白费,你说个别的吧。赵王再也没有话说了。
这年,赵憙升任平原太守,平原有很多盗贼,赵憙与其他各郡追捕他们,杀了他们的大帅,余党受株连的有好几千人。赵憙上书说:恶人做了坏事只要控制住他们的身体就行了,可以把所有人都迁移到京城边上的郡里。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把他们安置到颍川、陈留。于是赵憙推荐有义行的人,除掉坏蛋。后来青州闹蝗虫闹得很厉害,这些蝗虫一进入平原郡就死了,平原境内连年丰收,百姓都歌颂赵憙。
三十年,赵憙上书说现在应该封禅,适合三雍之礼。中元元年,跟着光武帝去泰山封禅。等到皇帝死掉以后,赵憙接受遗诏,主持葬礼。当时,藩王都在京城,自从王莽篡位作乱以来,旧的典章制度不复存在,太子和东海王等人随便坐在一起,宪章没有秩序,赵憙表情凝重,横剑来到殿阶上,把其他藩王都扶下去,以显示尊卑有别。当时藩属国的官员进出宫殿与中央的办公机构,与其他的官员没有区别,赵憙上表把这些人被护送到京城周边各县,让其他藩王都回到他们自己的公馆,只有早晚才能进见,赵憙整顿礼仪,加强守卫,朝廷内外整肃有序。
用李氏龙哥做一首诗,每句首字一字,
pkyou1101年前1
如果心情是蓝色的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6.4%
李子花开又凋谢,氏母黑发变白发。
龙马精神盼母笑,哥兄姊弟无一睬。
关于李氏的历史和现状(表格)
来碗菜饭1年前1
ck_zhu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 采纳率100%
一、姓氏源流
李姓源出有三:
1、 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的直系后裔.颛顼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到女华之子皋陶之时,作了尧帝的理官(相等于现在的法官).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理官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理姓家族将面临灭族之灾.在这种情况下,理徵有一儿子叫利贞,便逃至伊侯之墟避难.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种说法是:据《姓氏考略》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2、 出自他族改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
3、 出自他姓改李氏.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
李姓的祖根所在地是河南省鹿邑县,也是老子的故乡.
二、迁徙分布
纵观历史,李姓人氏大体形成两大系源.一支在陇西,即今甘肃省境,一支在赵郡,即今河北省境.以这两支为主,形成了中国李姓的源流,不断向全国各地播迁.据《李氏族谱》记载,在陇西这一源系中,出了李渊一家.他们建立唐王朝之后,随唐王朝的强盛,李姓也日趋强盛.源于赵郡的那一源系,繁衍情况更甚,在不几代的时间里,就成为当地的盛族,高居张、王、刘、赵诸大姓之上.以后,河北这支李姓家族,先后分成三组,西到山西,东到山东、安徽,南到河南、湖广,扩迁到更大的范围.
唐代李氏南迁主要有三次:一次是在唐朝初期,李氏部分人南迁,其中河南的李氏有的于唐高宗时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第二次是"安史之乱"时,有不少李氏子孙迁往南方.第三次是五代时,因动乱,李氏有迁往福建、莆田、晋江等地定居的.
从明末开始,闽、粤李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李氏迁徙至海外,始于明朝初年,去琉球国的都是福建人,琉球国派往明、清的通事有许多人姓李,皆系自福建移居琉球的华人.
三、历史名人
李 耳:春秋末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的创始人.著有《老子》,又称《道德
经》.
李 冰:战国时期水利家.被秦昭王任为蜀郡守,他依法治水,修建了驰名中外的水
利工程都江堰,为国家农业生产、水利工程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奉为川
神.
李世民:唐太宗,创造了"从谏如流,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贞观盛世.
李 白: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他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人称"诗
仙".
李 广:西汉名将,多次参加反击匈奴的战争,以勇敢善战著称.在任右北平太守
时,匈奴数年不敢攻扰,称之为"飞将军".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
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李时珍:明代杰出医药学家.著有《本草纲目》,闻名于世.
四、李姓的分布
李姓是当代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据统计,李姓人口总数已超过1个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9%.
在今日中国,李姓主要集中分布在华北、四川、东北三大块.具体从其绝对人口数量在全国的分布来说,又集中于河南、四川、山东三省,这3省的李姓人口占全国李姓总人口的29%.其中,河南一省的李姓就占全国李姓总人口的10.8%,是李姓人口最多的省;四川李姓占全国李姓总人口的10.1%,排在第二位;山东李姓占全国李姓总人口的8.3%,排在第三位.其次分布于河北(6.7%)、广东(5.8%)、湖南(5.6%)、湖北(4.9%)四省,这4省的李姓人口合占全国李姓人口的23%.另外,东北三省的李姓人口也占了全国李姓总人口的10%.
从李姓人口在当地各姓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来说,河南省也是中国李姓的第一大省,占该省总人口的10.2%.李姓是中国西南、华北地区最常见的姓氏.在中国云南、四川中部、河北、河南、山西、甘肃西南、青海西部、山东 山东北部、吉林、黑龙江大部,李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9.2%以上.在四川东部、贵州、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北部、江西西部、山东大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甘肃东部、宁夏、内蒙大部、辽宁等地,李姓一般占当地总人口的6.9-9.2%.在浙江、福建、台湾、江西大部、江苏南部、安徽南部、广西南部、海南、新疆北部、甘肃西部等地,李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为2.3-6.9%.其他地方的李姓所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则在此比例之下.
五、第一人口大姓
(北京新华电)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员袁义达在他的著作《中国姓氏》一书中指出,李姓是当代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当代李姓人口已达9500余万,为中国第一大姓,约占全国人口的7.9%.
其研究同时证实:如果加上少数民族中的李姓和海外华裔李姓,总人数超过1亿,是当代世界上最大的同姓人群.
袁义达在其研究成果中指出,中国李姓源远流长,从古至今,单单李姓称帝先后建立的政权就有12个.在历史的长河中,李姓人才辈出,从春秋大名鼎鼎的思想家李耳开始,战国水利专家李冰、秦朝政治家李斯、西汉名将李广、唐太宗李世民、大诗人李白、北宋女词人李清照、明朝医学家李时珍、农民军领袖李自成、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不胜枚举.
袁义达和他的合作研究者张诚同时指出:汉族李姓的渊源主要来自三大支:嬴姓、姬姓和外族的改性.根据历史考证,先秦时期,李姓的活动由河南开始;唐朝是李姓的鼎盛时期,并发展为国中第一大姓.
急要文言文阅读答案李氏之友黄生,乃李氏少时之友也.越十年,二人遇于途.李氏要至其家,杀鸡作食.二鼓许,黄生腹痛,汗大若珠
急要文言文阅读答案
李氏之友
黄生,乃李氏少时之友也.越十年,二人遇于途.李氏要至其家,杀鸡作食.二鼓许,黄生腹痛,汗大若珠.李氏夫妇恐甚,欲延医治之.黄生固止之,以为旧疾复作,无妨.李不听,即去.时值暴雨,漫天乌黑,山道崎岖,路滑难行.逾半夜,携医归.医灸之,少时即愈.黄生曰:“汝为吾苦矣,何以报?”李氏夫妇曰:“汝为我友,当悉心以待,何报之有?”翌日天朗,黄生辞行.
【注释】①二鼓:即二更,约今之晚上10时左右.
②灸:针灸.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带点字或词】
①越十年:
.
②李氏要至其家:
.
③二鼓许:
.
④黄生固止之:
.
⑤时值暴雨:
.
⑥逾半夜:
.
⑦当悉心以待:
.
⑧翌日天朗: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欲延医治之:
②何报之有:
vv还来1年前1
tn888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1.3%
越:过了
要:同“邀”,邀请.
许:左右.
固:坚持.
值:适逢.
逾:过了.
悉:全.
翌日:第二天.
想请医生给他医治.
有什么需要报答的呢?
爱莲说的解析水上陆上草本木本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单单爱菊花.从李氏的唐朝以来,社会上的人很爱牡丹.我却喜欢莲花
爱莲说的解析
水上陆上草本木本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单单爱菊花.从李氏的唐朝以来,社会上的人很爱牡丹.我却喜欢莲花,喜欢它从污泥里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它的茎中间空,外部直,不生藤蔓,也不生旁枝,它的气味越远越清香,它又端庄又洁净地挺立在水中,可以远远地欣赏它,却不能轻慢地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人”,莲花是花中君子.爱菊花的人,在陶渊明以后不大听到了;爱莲花的人,象我一样的还有谁呢?爱牡丹的人,当然是很多的了!
谁能给更好的答案?
怎么说再见131年前1
中学教师高洪珠 共回答了27个问题 | 采纳率92.6%
爱 莲 说
--------------------------------------------------------------------------------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2).晋陶渊明独爱菊(3).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5),濯清涟而不妖(6),中通外直,不蔓不枝(7),香远益清(8),亭亭(9)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10)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11)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12);莲,花之君子(13)者也.噫(14)!菊之爱(15),陶后鲜有闻(16);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17)众矣!
[作者简介]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宋朝道州营道(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初为分宁(现在江西省修水县)主簿,后知南康军(现在江西省星子县一带).他是宋朝理学的开山祖,著有《太极图说》《通书》及《周元公集》.宋朝有名的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二人,都是他的弟子.前人称赞他“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他家几代住在营道的濂溪.后来他住在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西北流合于湓江,他也名之为“濂溪”.学者称他濂溪先生.卒谥“元公”.
[注释]
(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
(2)蕃:多.
(3)晋陶渊明独爱菊: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现在江西省九江县)人,著名的诗人.他很爱菊花,常在诗里写到,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4)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我单单喜欢莲花,喜欢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淤泥,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6)濯(zhuó)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
(7)不蔓不枝:不牵牵连连的,不枝枝节节的.
(8)香远益清:香气越远越清.益,更,越.
(9)亭亭:耸立的样子.
(10)亵(xiè)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11)隐逸者:隐居的人.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便隐居避世.
(12)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人”.
(13)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14)噫(yī):叹词,相当于“唉”.
(15)菊之爱:对于菊花的爱好.
(16)鲜(xiǎn)有闻:很少听到.鲜,少.
(17)宜乎:宜,当,这里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
[译文]
水上陆上草本木本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单单爱菊花.从李氏的唐朝以来,社会上的人很爱牡丹.我却喜欢莲花,喜欢它从污泥里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它的茎中间空,外部直,不生藤蔓,也不生旁枝,它的气味越远越清香,它又端庄又洁净地挺立在水中,可以远远地欣赏它,却不能轻慢地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人”,莲花是花中君子.唉!爱菊花的人,在陶渊明以后不大听到了;爱莲花的人,象我一样的还有谁呢?爱牡丹的人,当然是很多的了!
“说”,古代文体之一,它往往借描绘事物以抒情言志.周敦颐的《爱莲说》正是这种托物言志的文体中一篇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
周敦颐,北宋人,其人一生澹泊名利,不求闻达.他的这种高洁的人品,诚如北宋文学大家黄庭坚所誉:“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而他的传世散文佳作《爱莲说》恰恰正是他酒落胸怀所透射而出的精神折光.
莲花,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高歌咏叹的对象,但大多数文人都是惊叹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将其形诸笔端;而这笔散文精品却独辟蹊径,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从内容上看,这篇文章可明显分为二部分: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概叹.
文章的前一部分,写出了莲花之美就在于其一个“洁”字.首先,“出淤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写出了莲花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其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出了它里外贯通、外表挺直、表里如一、不牵扯攀附的高尚品质;再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写出了莲如傲然不群的君子一样,决不被俗人们轻慢玩弄.
前文所说的一切,事实上是作者人格的写照,是作者心志的自明,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文章的第二部分得到明证.正如作者所说:“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其间的潜台词就是感慨于象他一样具有莲花之洁的人实在太少了.
在写法上,《爱莲说》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即托物言志.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同时,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在文中几次以菊、牡丹反衬莲之美;还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爱莲”之一主题得以加深,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起到了突出中心,加深立意的作用,手法可谓高明之极.而且,文章以一个“爱”字贯通全文,使得文章结构谨严.
这首诗在语言上也同样富有特色,那就是优美简炼,的确是如莲之美——“不枝不蔓”,没有多余的无用之语
汉武帝时李陵投降匈奴,李氏被夷三族,为何李禹可以免遭此祸呢?
浮云天子1年前1
0o贤o0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100%
李禹是李敢的儿子
李陵是李当户的儿子
两人只是堂兄弟不是亲兄弟
可能不在三族之内
英语翻译"李氏有一鸠,能为人言,过于鹦鹉.而已鸠还李氏.鸠乃食."全部的翻译..
ttivan1年前1
机密 共回答了7个问题 | 采纳率85.7%
原文 李氏之鸠 陈子龙畜鸠者以五月五日剪其舌.取汞硫火鍊之,成灵砂,杂米菽,日三饲,变易其心,则能为人言,过於鹦鹉.李氏有一鸠甚慧,养之数年矣.日则飞翔於楹帘幕间,不远去.夕宿於笼,以避狸鼠.见童婢有私持物及摘花者,...
今委君以六尺之孤,李氏存灭,其在君矣.翻译成现代文
llcx0ccku16691年前1
12351235789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91.7%
六尺之孤,李氏存灭,其在旧相片保存着昨天的温度
英语翻译这是你们李氏家族的族谱,你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把他们后代的名字中的一个字按辈分排出来了,比如你就是 “志”字辈的,
英语翻译
这是你们李氏家族的族谱,你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把他们后代的名字中的一个字按辈分排出来了,比如你就是 “志”字辈的,你的父亲因该是“斯”字辈的.
jb1234561年前1
linghu0129 共回答了11个问题 | 采纳率81.8%
This is Lee's family genealogy you,your future generations of ancestors long ago put their names in one word out of the row by Beifen,such as you are "zhi" Generations,your father is a result of the "si" Generations.
滕州李氏族谱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
xlat841年前1
近藤次郎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 采纳率88%
6233、 滕州李氏: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春锦永殿庆,德兆士源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