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原文+译文楚人卞和,得璞于楚山中,奉而献之于厉王.

xnhh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Freeqh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92.3%
找的辛苦啊,楼主.
原文如下:
楚卞和往荆山,见石中有璞玉,抱献楚历王.王使玉人相之,曰:“石也.”王怪其诈,刖其左足.历王卒,子武王立,和又献之.王使玉人相之,曰:“石也.”王又怪其诈,刖其右足.武王卒,子文王立,和欲献之,恐王见害,乃抱其璞哭三日夜,泪尽继之以血.文王知之,使谓之曰:“天下刖者多,子独泣之悲,何也?”和曰:“吾非泣足也,宝玉而名之曰石,贞士而名之曰诈,是以泣也.”王取璞,命玉人琢之,果得美玉,厚赏而归.世传和氏璧,以为至宝.
译文如下:
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石匠叫卞和.有一天,他在荆山采石.意外的发现了一块石头.虽然外表上看上去很普通,但是他坚信在石头里面一定有好玉.
他把玉献给楚国当时的国王,楚厉王.厉王派人去检查玉.但是派去的人回来说,那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里面根本不可能有玉.厉王觉得自己被欺骗了,大怒.命人砍去了卞和的左脚.
厉王之后,他的儿子武王继位.卞和又去献玉.可是大家仍然坚持认为那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于是,卞和又因为欺君之罪被砍去了右脚.
武王去世后,他的儿子文王登基.卞和想再次去呈献宝玉.但是因为他失去了双脚,无法行走,于是他只能怀抱玉石坐在路边大哭.文王听说了这件事,派人去把卞和接来.文王命人把那块石头剖开,里面果然又一块宝玉.
最令人惊奇的是这块玉从侧面看是绿色的,从正面看是白色的.因为是卞和所献,所以这块玉就被成为和氏璧.
后来这块和氏璧被制成皇帝的玉玺,代代相传,成为大中国统治者无上权力的象征.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了解到,大多数玉石看上去是很普通的,只有有经验的玉匠才能分辨出隐藏在石头中的美丽宝玉.
1年前

相关推荐

试卷阅读《和氏璧》,求答案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石匠叫卞和.有一天,他在荆山采石.意外的发现了一块石头.虽然外表上看上去
试卷阅读《和氏璧》,求答案
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石匠叫卞和.有一天,他在荆山采石.意外的发现了一块石头.虽然外表上看上去很普通,但是他坚信在石头里面一定有好玉.
他把玉献给楚国当时的国王,楚厉王.厉王派人去检查玉.但是派去的人回来说,那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里面根本不可能有玉.厉王觉得自己被欺骗了,大怒.命人砍去了卞和的左脚.
厉王之后,他的儿子武王继位.卞和又去献玉.可是大家仍然坚持认为那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于是,卞和又因为欺君之罪被砍去了右脚.
武王去世后,他的儿子文王登基.卞和想再次去呈献宝玉.但是因为他失去了双脚,无法行走,于是他只能怀抱玉石坐在路边大哭.文王听说了这件事,派人去把卞和接来.文王命人把那块石头剖开,里面果然又一块宝玉.最令人惊奇的是这块玉从侧面看是绿色的,从正面看是白色的.因为是卞和所献,所以这块玉就被成为和氏璧.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大多数玉石看上去是很普通的,只有有经验的玉匠才能分辨出隐藏在石头中的美丽宝玉.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欺骗——( ) 分辨——( )
2、为什么将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它有什么样的特点?

3、这个故事的最后一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
A、一块普通的石头中一定藏有宝玉.
B、只有有经验的玉匠才识得真正的宝玉.
C、有才华的人虽然可能一时不被人赏识,但他的才华终将显露.
4、读完这篇短文,你想说什么?


感谢啦,急!
现实里的一方净土1年前1
jjhjnh7657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77.8%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欺骗——( 诈骗 诓骗 ) 分辨——( 分别 辨别)
2、为什么将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它有什么样的特点?
为什么将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因为是楚国人卞和发现和所献,所以这块玉就被成为和氏璧.
它有什么样的特点?
——外表很普通,像一块石头,里面有宝玉.侧面看是绿色的,从正面看是白色的.
3、这个故事的最后一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C )
A、一块普通的石头中一定藏有宝玉.
B、只有有经验的玉匠才识得真正的宝玉.
C、有才华的人虽然可能一时不被人赏识,但他的才华终将显露.
4、读完这篇短文,你想说什么?
宝玉绝不是石头,好人绝不是骗子,真理就是真理.
从卞和角度说:有才华的人往往被埋没荒野,甚至被人当成骗子,虽然屡遭挫折,但是真诚、执着地坚持 ,定会有才华显露被人赏识的那一天.
从领导者的角度说:要有伯乐的识人眼光.知人善任.
以上全由本人理解作答.
《和氏璧》这篇课文中蔺相如{道理正当公允、措词严肃},迫使秦王交回了和氏璧.(打大括号的用合适的成语)
爬行的翅膀1年前1
lixiaoxie1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义正词严 —义:道理.词:言辞.道理正当公允,措词严肃.亦作“义正辞严”、“辞严义正”、“辞严意正”、“词严理正”、“正义严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