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现象是怎么回事呢?嘻嘻

纯洁的教主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曦之使者 共回答了11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厄尔尼诺(El Niño Phenomenon)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就是沃克环流圈东移造成的.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出现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
1年前

相关推荐

读南美洲轮廓图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则不可能出现 A.P处海水温度比往年异常升高 B.印尼、菲律宾等地
读南美洲轮廓图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则不可能出现
A.P处海水温度比往年异常升高
B.印尼、菲律宾等地异常干旱
C.秘鲁、智利等地可能出现暴雨发生涝灾
D.秘鲁渔场饵料丰富,渔业丰收
小题2:关于图中山脉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属科迪勒拉山系的一部分,是世界最长的山脉
B.是由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而成的
C.气候、植被有明显的垂直变化
D.在40ºS以南,西侧的降水多于东侧
srlovecl1年前1
冰雨思雪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94.1%
小题1:D
小题1:B

求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对海南暴雨的影响,
求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对海南暴雨的影响,
政治老师让做报告,题目是“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对海南暴雨的影响”,
攀缘的猴1年前1
bluelotusbj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85.7%
这次暴雨这2个现象不是主要原因,是南海辐合带和冷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
下面这段资料可以说明厄尔尼诺对海辐合带的影响,具体你再多查点资料,只是给你个思路
--------------------
.据气象专家分析,我省附近被一稳定少变的热带低压系统控制是造成此次强降水过程的重要原因.
海南出现此次持续性大暴雨天气的原因何在?据气候专家分析,今年前期5—9月,西太平洋热带地区对流活动总体偏弱,台风活动显著偏少.同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明显偏强,范围异常偏大,受此海洋大气环流异常的影响,我省前期基本表现出温高雨少的气候特征.9月末开始,西太平洋热带、副热带地区的海洋大气运动出现突然调整,西太平洋热带辐合带明显北抬,使得南海北部热带对流活动进入活跃阶段.同时,受冷空气活动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迅速减弱,撤出海南及其邻近地区,我省附近被一稳定少变的热带低压系统控制,导致异常持续性大暴雨过程的发生.
读图回答下面问题:(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洋流②______.(2)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时,②③④洋流中,______附近海
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洋流②______.
(2)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时,②③④洋流中,______附近海域水温升高,降水增多.
(3)假若该海域为太平洋,则A处为世界著名的______渔场,它是由日本暖流和______寒流交汇而形成的.
zxl100001年前1
youk168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1.3%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世界洋流的分布、渔场的分布及成因、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海域.解题时,读图分析洋流分布,确定数字②代表的洋流名称;结合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海域,读图判断图中哪处海域水温会升高,降水增多;该图若为太平洋海域,结合世界四大渔场的分布,可知A处的渔场名称及其成因.

(1)根据世界洋流的分布,读图可知②是北赤道暖流.
(2)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海域位于秘鲁西海岸,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附近海域的水温升高,降水增多;读图分析,图中洋流④大致位于秘鲁西海岸.
(3)该图若为太平洋海域,结合世界四大渔场的分布,读图分析,A处位于亚洲东岸,处于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处,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渔场.
故答案为:
(1)北赤道暖流
(2)④
(3)北海道 日本 千岛

点评:
本题考点: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考点点评: 本题题目较简单,洋流的名称及分布、渔场的分布及成因等都是记忆性的知识点,课下学生应结合世界洋流分布图强化记忆.

关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为什么长江流域引发特大洪水,是厄尔尼诺而不是拉尼娜?厄尔尼诺现象不是太平洋东部(秘鲁)湿润,西
关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为什么长江流域引发特大洪水,是厄尔尼诺而不是拉尼娜?厄尔尼诺现象不是太平洋东部(秘鲁)湿润,西部(如澳大利亚东部)干燥吗?
80kathyone1年前1
枉自温柔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87.5%

我用图片给你解释两种现象吧!你看了以后理解一下……

近年来出现厄尔尼诺现象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有关,请回答以下问题.
近年来出现厄尔尼诺现象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有关,请回答以下问题.


(1)空气中二氧化碳主要来源是______;你认为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的原因可能是______;自然界中能消耗二氧化碳的是______作用.
(2)为减缓此现象,你认为最理想的燃料是______,以水为原料,开发此燃料,你认为应研究的主要课题______.
(3)下列四个大小完全相同的装置,同时放在阳光下,过一段时间我们观察到______,原因是______.
pkpk9741年前1
sseeddffoo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1)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植物的呼吸作用也能产生二氧化碳,由于植物的乱砍滥伐减弱了光合作用,从而造成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排放氧气,
(3)甲烷、酒精、煤气等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氢气的产物是水,并且热值高,因此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
以水为原料制取氢气,电解的方法不能够大规模的生产,要大规模的生产需要有更廉价的方法,以及氢气的储存和运输也是需要研究的,因此研究的主要课题应是开发适宜的催化剂或如何使用廉价能源使水分解.
(4)四个装置中,通过比较,可知,A瓶→D瓶四个瓶子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渐增多,在阳光下,二氧化碳含量越多的装置中,温室效应现象就更加明显,装置中的压强变大,使a液面下降,b液面升高.
故答案是:(1)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一是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作为能源,二是植物的乱砍滥伐;植物的光合.
(2)氢气,开发适宜的催化剂或如何使用廉价能源使水分解.
(3)A→D四瓶中b端液面依次升高,二氧化碳浓度越大,温室效应越明显.
拉尼娜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都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吗?
sunshineliao1年前4
258小丁仔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0.9%
拉尼娜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都是自然现象,按照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一般情况下是大概每20年发生一次.人类活动只是加快了发生频率.现在变成大约每11年发生一次,上一次周期年是:1998年厄尔尼诺现象,1999年拉尼娜现象.这次周期年是:2009年厄尔尼诺现象,2010年拉尼娜现象.
以后这个周期的时间间隔是不是会缩短,现在谁都无法预测!
近年来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主要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有关,请回答以下问题:
近年来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主要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有关,请回答以下问题:
(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______;
(2)绿色植物消耗二氧化碳的过程是______作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fafaf1年前1
joalvin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解题思路:二氧化碳的排放要从含碳物质的燃烧考虑;由于光合作用需要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光合作用.

(1)由于化石燃料中含有大量的碳元素,燃烧后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
(2)光合作用的原料有水分和二氧化碳,所以绿色植物消耗二氧化碳主要途径是植物光合作用.
故答案为:(1)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2)植物的光合;6CO2+6H2O═C6H12O6+6O2

点评:
本题考点: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考点点评: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的主要原因,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2006•西城区一模)厄尔尼诺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为减缓此现象,人们将选用的最理想的燃料是(
(2006•西城区一模)厄尔尼诺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为减缓此现象,人们将选用的最理想的燃料是(  )
A.一氧化碳
B.木炭
C.无烟煤
D.氢气
tpy52001年前1
爱上歪歪 共回答了28个问题 | 采纳率85.7%
解题思路:一氧化碳、木炭、无烟煤等物质燃烧时都能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容易导致厄尔尼诺现象的产生;氢气燃烧生成水,对环境无污染,是一种清洁的能源.

一氧化碳、木炭、无烟煤等物质燃烧时都能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容易造成温室效应和厄尔尼诺现象,而氢气燃烧只生成水,不污染环境.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点: 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考点点评: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燃料燃烧生成物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目前,世界上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主要原因是(  ) A.厄尔尼诺现象 B.拉尼娜现象 C.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D
目前,世界上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主要原因是(  )
A.厄尔尼诺现象
B.拉尼娜现象
C.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D.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whitefox198312081年前1
zhangying2000200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1.3%
D

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其主要原因是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向环境中排放过量的废弃物所致,而选项A、B、C都为自然原因。
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给全球带来什么样的灾害?( )
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给全球带来什么样的灾害?( )
A;高温,干旱; 低温,洪涝
B;低温,洪涝; 高温,干旱
C;高温,洪涝; 低温,洪涝
D;低温,干旱; 高温,洪涝
chzh06081年前1
JYJ哈哈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75%
c
厄尔尼诺现象概括
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就是沃克环流圈东移造成的.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出现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一词来源于西班牙语,原意为“圣婴”.19世纪初,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尔、秘鲁等西班牙语系的国家,渔民们发现,每隔几年,从10月至第二年的3月便会出现一股沿海岸南移的暖流,使表层海水温度明显升高.南美洲的太平洋东岸本来盛行的是秘鲁寒流,随着寒流移动的鱼群使秘鲁渔场成为世界三大渔场之一,但这股暖流一出现,性喜冷水的鱼类就会大量死亡,使渔民们遭受灭顶之灾.由于这种现象最严重时往往在圣诞节前后,于是遭受天灾而又无可奈何的渔民将其称为上帝之子--圣婴.后来,在科学上此词语用于表示在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几千公里的东太平洋海面温度的异常增暖现象.当这种现象发生时,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可比常年高出3-6摄氏度.太平洋广大水域的水温升高,改变了传统的赤道洋流和东南信风,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反常.
厄尔尼诺现象的基本特征是太平洋沿岸的海面水温异常升高,海水水位上涨,并形成一股暖流向南流动.它使原属冷水域的太平洋东部水域变成暖水域,结果引起海啸和暴风骤雨,造成一些地区干旱,另一些地区又降雨过多的异常气候现象.
厄尔尼诺的全过程分为发生期、发展期、维持期和衰减期,历时一般一年左右,大气的变化滞后于海水温度的变化在气象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已经了太平洋的中央部分是北半球夏季气候变化的主要动力源.通常情况下,太平洋沿南美大陆西侧有一股北上的秘鲁寒流,其中一部分变成赤道海流向西移动,此时,沿赤道附近海域向西吹的季风使暖流向太平洋西侧积聚,而下层冷海水则在东侧涌升,使得太平洋西段菲律宾以南、新几内亚以北的海水温度升高,这一段海域被称为“赤道暖池”,同纬度东段海温则相对较低.对应这两个海域上空的大气也存在温差,东边的温度低、气压高,冷空气下沉后向西流动;西边的温度高、气压低,热空气上升后转向东流,这样,在太平洋中部就形成了一个海平面冷空气向西流,高空热空气向东流的大气环流(沃克环流),这个环流在海平面附近就形成了东南信风.但有些时候,这个气压差会低于多年平均值,有时又会增大,这种大气变动现象被称为“南方涛动”.60年代,气象学家发现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密切相关,气压差减小时,便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发生后,由于暖流的增温,太平洋由东向西流的季风大为减弱,使大气环流发生明显改变,极大影响了太平洋沿岸各国气候,本来湿润的地区干旱,干旱的地区出现洪涝.而这种气压差增大时,海水温度会异常降低,这种现象被称为“拉尼娜现象”.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观测手段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厄尔尼诺现象不仅出现在南美等国沿海,而且遍及东太平洋沿赤道两侧的全部海域以及环太平洋国家;有些年份,甚至印度洋沿岸也会受到厄尔尼诺带来的气候异常的影响,发生一系列自然灾害.总的来看,它使南半球气候更加干热,使北半球气候更加寒冷潮湿.
近年来,科学家对厄尔尼诺现象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解释,即厄尔尼诺可能与海底地震,海水含盐量的变化,以及大气环流变化等有关.
厄尔尼诺现象是周期性出现的,大约每隔2-7年出现一次.至1997年的20年来厄尔尼诺现象分别在76-77年、82-83年、86-87年、91-93年和94-95年出现过5次.1982—1983年间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是本世纪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约1500人死亡和8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变暖,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得越来越频繁.
由于科技的发展和世界各国的重视,科学家们对厄尔尼诺现象通过采取一系列预报模型,海洋观测和卫星侦察,海洋大气偶合等科研活动,深化了对这种气候异常现象的认识.首先认识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物理过程是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即海洋温度的变化与大气相关联.所以在80年代后,科学家们把厄尔尼诺现象称之为“安索”(enso)现象.其次是热带海洋的增温不仅发生在南美智利海域,而且也发生在东太平洋和西太平洋.它无论发生在哪时,都会迅速地导致全球气候的明显异常,它是气候变异的最强信号,会导致全球许多地区出现严重的干旱和水灾等自然灾害.
寒冷的味道 黄明山   ①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②有人说,地球变得越来越热了。还有人说,这是厄尔尼诺现象。对此,我说
寒冷的味道
黄明山
  ①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②有人说,地球变得越来越热了。还有人说,这是厄尔尼诺现象。对此,我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我只感觉到,曾经是多么可怕的寒冷,现在似乎变得可爱了起来,就像一个被误会了的擦肩而过的老朋友。
  ③也许我对寒冷还只是一知半解。是的,我仅仅接触过南方的寒冷。说得具体一点,是在过去,是在江汉平原。
  ④树是江汉平原不可多得的景致,树的旁边有湖或者河流。我想起来了,冬天的水面结了厚厚的冰。我们在河上行走。干净的树枝上也结了冰——不,是穿上了漂亮的琼衣,朔风一吹,发出有如碎玉的声响。那是一种不可复制不可言状的绝响。我在冰上驻足仰望,在体验寒冷的厚度的同时,又领略到了寒冰的高度。冷!我的一双手冻成了两个肉包子,脚后跟早冻穿了,分别有一个洞,洞里有凝固的血,用棉絮裹着。我总是想奔跑,疼痛便在后面拼命地拽我。糟了,好像是哪根筋断了……我几乎要跌倒下去。
  ⑤寒冷培育的疼痛真是刻骨铭心啊!
  ⑥冬天也看露天电影。通常要到五里以外的地方去看。那天晚上雪刚刚停下,听说要放《冰山上的来客》,我来不及吃饭就跑了去。上身穿的是棉袄,下身穿的是绒裤,脚上穿的是胶鞋。跑了一路,身上发热。开始,人不觉得冷,渐渐,寒气陡生,看到中间,便招架不住了,肚子饿得咕咕叫,浑身冻得打哆嗦。那真正是饥寒交迫啊。我咬着牙,坚持把电影看完。脚已没有了知觉,就稀里糊涂地往前走。一路上,我是弹跳着回去的。我一下子发现了自己的脆弱,又一步步变得坚强起来。
  ⑦寒冷,每每使我们的精神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从这一点说,寒冷似乎有了酒的成份。
  ⑧最幸福的时刻,是围着树墩烤就的一堆火,炖着狗獾肉(从雪森林的狗獾洞里猎获的战果),或者鸡子、粉条、霉渣巴、干豆角、大白菜……端着暖手的碗香喷喷地吃着,看那门外的雪轰轰烈烈地下着,这时的寒冷又有了一种别样的滋味。
  ⑨现在不同了,风也刮得没有了规律,雪也下得没有了条理。瞧,都立春了,雪不知还在哪里开小差。冬天,失却了原来的寒冷。
  ⑩可孩子们却一个劲地喊冷。冷从何来?上上下下穿得规规矩矩,裹得严严实实,帽子、围巾、耳套、手套,应有尽有。晚上睡觉,要么铺好电热毯,要么灌上热水袋,条件好的,空调一开,暖气就来。本来寒冷就那么一丁点,还把它拒之门外,这就是我们目前的生活。孩子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寒冷,又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下 丧失了体验寒冷的机会 。不知冷,何识暖?如此下去,孩子们生命的潜质何以得到发挥,又何以像草木那样蓬勃成人间壮丽的风景?
   不仅仅是孩子们。
   我们已经有了太多的安逸,不让汗水流出来,不让寒冷苦心志,把自己装在五彩缤纷的温室里,然后长成一朵朵精美的花朵,我不知道会有什么好结果。
   我真担心,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我们将在不知冷暖的状态下变得弱不禁风。 寒冷,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
   寒冷还会来的。
1.结合文中有关“寒冷”的三件往事,将作者的体验感受补充完整。
第一件往事:冰河上行走,疼痛让“我”刻骨铭心。
第二件往事:看露天电影,________①________。
第三件往事:围火吃炖菜,________②________。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丧失了体验寒冷的机会”的后果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 段中,“寒冷,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一句揭示了怎样的人生道理?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作者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1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iushen9991年前1
wbtly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6.7%
1.①饥寒交迫让“我”亢奋坚强。
  ②热腾腾的饭菜让“我”倍感温暖幸福。
2.①生命的潜质不能得到发挥。
  ②变得弱不禁风。
3.示例一:这句话揭示了“苦难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东西”这一道理。作者先回忆了江汉平原的寒冷及带给自己的种种感受,然后,联想到现在的孩子没有机会体验真正的寒冷,进一步推想其后果,从而得出“苦难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东西”这一结论。
  示例二:这句话揭示了:人必须经历寒冷的磨练,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从而更加茁壮地成长。作者写了过去关于寒冷的珍贵记忆,又写了现在的人们因生活条件优越而失去体验寒冷的机会,通过今昔对比,表明寒冷带给人痛苦的同时,更能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潜能,从而使读者领悟到磨练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意对即可)
为什么2010年会有水灾?长江、淮河等河流都发生水灾这是为什么?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吗?可以说具体一点吗?
ndyjr1年前4
cvbuu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长江、淮河等河流在每年都会发生水灾.这是我国的季风气候造成的,只不过今年发生的水灾比往年大一些.这一切与厄尔尼诺现象也都会有一定关系.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危害和益处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危害和益处
请分别回答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危害和益处
简述就可以- - 我没耐心看长篇大论
tsdxy1年前2
ludebin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厄尔尼诺现象
危害:热带太平洋东部,出现暴雨和洪涝灾害.南美太平洋沿岸,涌升海水减少造成浮游生物骤减,鱼类缺乏食物大量死亡.以往多雨的热带太平洋西部,出现干旱.
益处:西太平洋台风减少和我国暖冬,补充地下水.
拉尼娜现象
危害:热带太平洋东部比往年更为干旱,西部降水比常年多,易受洪涝灾害.
益处:热带太平洋西部台风次数增加,台风是有益处的,带来丰富降水.
这两个现象主要还是讲危害的,益处太少,一般不讨论,毕竟是客观上的危害性气候嘛~
求解释厄尔尼诺现象
hfzkd1年前1
虫虫_1980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厄尔尼诺是南美赤道附近(约北纬4度至南纬4度,西经150度至90度之间)幅度数千公里的海水带的异常增温现象. 此时秘鲁寒流减弱,东澳大利亚暖流增强 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翻减少或停止,海水温度升高,形成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异常减弱,甚至变为西风时,赤道东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翻减少或停止,海水温度就升高,形成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异常增暖.而突然增强的这股暖流沿着厄瓜多尔海岸南侵,使海水温度剧升
厄尔尼诺现象对秘鲁渔场有怎样的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对秘鲁渔场有怎样的影响?
,必修一.
潇洒秀一回1年前1
牧师也ll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95.8%
厄尔尼诺现象对秘鲁鱼群有以下几方面影响:    秘鲁寒流通过秘鲁渔场,因而该渔场主要以冷水性鱼类为主.厄尔尼诺能使海水急剧升温,洋面平均温度骤升约35摄氏度.冷水性鱼类因不能适应这种环境而大量死亡,致使鱼群数量锐减.    厄尔尼诺现象致使水中含氧量减少.因氧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成反比,厄尔尼诺现象招致海水温度升高,水中氧的含量降低,鱼类因缺氧而死亡.    秘鲁渔场位于东南信风带,在东南信风和近岸海域的离岸风作用下,盛行涌升流,鱼类食物丰富.厄尔尼诺现象的爆发,会导致东南信风减弱,使该渔场涌升流削弱,鱼类食物减少,鱼类数量因而减少.    综合以上分析,厄尔尼诺现象将影响鱼类生存环境,致使鱼类数量减少,最终导致捕鱼量的减少.
厄尔尼诺现象是什么?会对中国气候有什么影响
lixin2003561年前1
123456dh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 采纳率84%
  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
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吗?
红蚂蚁06221年前2
lina_lei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厄尔尼诺(El Niño Phenomenon)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就是沃克环流圈东移造成的.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出现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
近年来厄尔尼诺现象曾经在以下年份出现:1986-1987、1991-1994、1997-1998、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9-2010
今年2012年不是厄尔尼诺年
厄尔尼诺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剧增,为减缓该现象,最理想的燃料是 [ &
厄尔尼诺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剧增,为减缓该现象,最理想的燃料是
[ ]
A. 优质煤
B. 天然气
C. 汽油
D. 氢气
巍巍的宝宝1年前1
讨厌说话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1.3%
D
厄尔尼诺现象是怎么一回事?厄尔尼诺的名字是什么意思?它有什么影响?
海上小舟1年前1
waq_1210529413 共回答了11个问题 | 采纳率100%
中文名称:厄尔尼诺现象
外文名称:elninophenomenon
内 容:
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
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
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
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
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出现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一词来源于西班牙语,原意为“圣婴”.19世纪初,在南美
洲的厄瓜多尔、秘鲁等西班牙语系的国家,渔民们发现,每隔几年,从10月至
第二年的3月便会出现一股沿海岸南移的暖流,使表层海水温度明显升高.南美
洲的太平洋东岸本来盛行的是秘鲁寒流,随着寒流移动的鱼群使秘鲁渔场成为世
界三大渔场之一,但这股暖流一出现,性喜冷水的鱼类就会大量死亡,使渔民们
遭受灭顶之灾.由于这种现象最严重时往往在圣诞节前后,于是遭受天灾而又无
可奈何的渔民将其称为上帝之子--圣婴.后来,在科学上此词语用于表示在秘
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几千公里的东太平洋海面温度的异常增暖现象.当这种现象发
生时,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可比常年高出3-6摄氏度.太平洋广大水域的水温升
高,改变了传统的赤道洋流和东南信风,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反常.
厄尔尼诺现象的基本特征是太平洋沿岸的海面水温异常升高,海水水位上涨
,并形成一股暖流向南流动.它使原属冷水域的太平洋东部水域变成暖水域,结
果引起海啸和暴风骤雨,造成一些地区干旱,另一些地区又降雨过多的异常气候
现象.
厄尔尼诺的全过程分为发生期、发展期、维持期和衰减期,历时一般一年左
右,大气的变化滞后于海水温度的变化.
在气象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已经了太平洋的中央部分是北半球夏
季气候变化的主要动力源.通常情况下,太平洋沿南美大陆西侧有一股北上的秘
鲁寒流,其中一部分变成赤道海流向西移动,此时,沿赤道附近海域向西吹的季
风使暖流向太平洋西侧积聚,而下层冷海水则在东侧涌升,使得太平洋西段菲律
宾以南、新几内亚以北的海水温度升高,这一段海域被称为“赤道暖池”,同纬
度东段海温则相对较低.对应这两个海域上空的大气也存在温差,东边的温度低
、气压高,冷空气下沉后向西流动;西边的温度高、气压低,热空气上升后转向
东流,这样,在太平洋中部就形成了一个海平面冷空气向西流,高空热空气向东
流的大气环流(沃克环流),这个环流在海平面附近就形成了东南信风.但有些
时候,这个气压差会低于多年平均值,有时又会增大,这种大气变动现象被称为
“南方涛动”.60年代,气象学家发现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密切相关,气压差
减小时,便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发生后,由于暖流的增温,太平洋由东
向西流的季风大为减弱,使大气环流发生明显改变,极大影响了太平洋沿岸各国
气候,本来湿润的地区干旱,干旱的地区出现洪涝.而这种气压差增大时,海水
温度会异常降低,这种现象被称为“拉尼娜现象”.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观测手段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厄尔
尼诺现象不仅出现在南美等国沿海,而且遍及东太平洋沿赤道两侧的全部海域以
及环太平洋国家;有些年份,甚至印度洋沿岸也会受到厄尔尼诺带来的气候异常
的影响,发生一系列自然灾害.总的来看,它使南半球气候更加干热,使北半球
气候更加寒冷潮湿.
近年来,科学家对厄尔尼诺现象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解释,即厄尔尼诺可能与
海底地震,海水含盐量的变化,以及大气环流变化等有关.
厄尔尼诺现象是周期性出现的,大约每隔2-7年出现一次.至1997年
的20年来厄尔尼诺现象分别在76-77年、82-83年、86-87年、
91-93年和94-95年出现过5次.1982—1983年间出现的厄尔
尼诺现象是本世纪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约1500人死亡和8
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变暖,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得
越来越频繁.
由于科技的发展和世界各国的重视,科学家们对厄尔尼诺现象通过采取一系
列预报模型,海洋观测和卫星侦察,海洋大气偶合等科研活动,深化了对这种气
候异常现象的认识.首先认识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物理过程是海洋和大气相互
作用的结果,即海洋温度的变化与大气相关联.所以在80年代后,科学家们把
厄尔尼诺现象称之为“安索”(enso)现象.其次是热带海洋的增温不仅发生在南
美智利海域,而且也发生在东太平洋和西太平洋.它无论发生在哪时,都会迅速
地导致全球气候的明显异常,它是气候变异的最强信号,会导致全球许多地区出
现严重的干旱和水灾等自然灾害.#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南美赤道附近(约北纬4度至南纬4度,西经150度至90度之间)幅度数千公里的海水带的异常增温现象.
原来,太平洋洋面并不是完全水平的.在南半球的太平洋上,由于强劲的东南信风向西北横扫,将海水也由东南向西推动,结果是位于澳大利亚附近的洋面要比南美地区的洋面高出约50厘米.与此同时,南美沿岸大洋下部的冷水不停上翻,给这里的鱼类和水鸟等海洋生物输送大量养料.
令人不解的是,每隔数年,这种正常的良性环流便被打破.一向强劲的东南信风渐渐变弱甚至可能倒转为西风.而东太平洋沿岸的冷水上翻也会势头减弱或完全消失.于是太平洋上层的海水温度便迅速上升,并且向东回流.这股上升的厄尔尼诺洋流导致东太平洋海面比正常海平面升高二三十厘米,温度则升高2-5摄氏度.这种异常升温转而又给大气加热,引起难以预测的气候反常.经如,厄尔尼诺曾使南部非洲、印尼和澳大利亚遭受过空前未有的旱灾,同时带给秘鲁、
厄瓜多尔和美国加州的则是暴雨、洪水和泥石流.那次厄尔尼诺效应造成了1500余人丧生和80亿美元的物质损失.关于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迄今科学家们尚未找到准确的答案.有人认为,可能是太平洋底火山爆发或地壳断裂喷涌出来的熔岩的加热作用造成洋流变暖,进而导致信风转弱和逆转.另有人则推断,也许是因为地球自转的年际速度不均造成的.他们说,每当地球自转的年际速度由加速度不均造成的.他们说,每当地球自转的年际速度由加速变为减速之后,便会发
生厄尔尼诺现象.令人忧虑的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越来越频繁.原来认为5年、7年乃至10年来临一次,后来又以3至7年为周期出现.但进入90年代以来似乎每两三年就降临一次.
尽管厄尔尼诺的成因尚未查清,但人类并未在它面前听天由命、作为.1986年国外科学家成功地提前一年预报了厄尔尼诺现象的来临,并积极探索温室效应与厄尔尼诺现象之间的联系.可以预言,人类终将能解开这一肆虐人类的大自然之谜,并找出办法,避免它的危害.
(2005•上饶三模)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剧增,会导致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中国气象局统计资料表明,200
(2005•上饶三模)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剧增,会导致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中国气象局统计资料表明,2005年厄尔尼诺现象将卷土重来,届时可能出现较多的洪涝和干旱灾害.下列做法:①大量植树造林,②以氢气为燃料,③以优质煤为燃料,④大力发展水力和风力发电,其中能减缓厄尔尼诺现象的是(  )
A.只有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sadhwakjresgt1年前1
雨中欣儿 共回答了28个问题 | 采纳率85.7%
解题思路:根据减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从两个方面考虑:①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②吸收二氧化碳进行解答.

减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从两个方面考虑:①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②吸收二氧化碳;所以以氢气为燃料和大力发展水力和风力发电会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而大量植树造林会吸收二氧化碳;而以优质煤为燃料生成二氧化碳,不能减缓厄尔尼诺现象.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的内容不难,其诣在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倡导低碳生活习惯,本题重在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掌握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灾难是什么?
ppaauu1年前1
夜光吻杯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厄尔尼诺对气候的影响,以环赤道太平洋地区最为显著.在厄尔尼诺年,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南亚次大陆和巴西东北部均出现干旱,而从赤道中太平洋到南美西岸则多雨.许多观测事实还表明,厄尔尼诺事件通过海气作用的遥相关,还对相当远的地区,甚至对北半球中高纬度的环流变化也有一定影响.研究发现,当厄尔尼诺出现时,将促使日本列岛及我国东北地区夏季发生持续低温,有的年份使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水有偏少的趋势.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地球表层环境的整体性:一个圈层的变化会导致其他圈层的变化,一个地区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地区的变化,局部的变化也会引致半球甚至全球环境的变化.
近年来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主要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有关,请回答以下问题:
近年来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主要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有关,请回答以下问题:
(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______;
(2)绿色植物消耗二氧化碳的过程是______作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kutiger1年前1
kimly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6.4%
(1)由于化石燃料中含有大量的碳元素,燃烧后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
(2)光合作用的原料有水分和二氧化碳,所以绿色植物消耗二氧化碳主要途径是植物光合作用.
故答案为:(1)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2)植物的光合;6CO 2 +6H 2 O═C 6 H 12 O 6 +6O 2
厄尔尼诺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剧增,要想减缓这一现象的发生,最理想的燃料是( &
厄尔尼诺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剧增,要想减缓这一现象的发生,最理想的燃料是( )
A.天然气 B.氢气 C.无烟煤 D.汽油
majiu45921年前1
y2jchen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100%
B

氢气燃烧只生成水。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各是什么,
86701年前1
sunnygirl8866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92.3%
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就是沃克环流圈东移造成的.厄尔尼诺现象的基本特征是太平洋沿岸的海面水温异常升高,海水水位上涨,并形成一股暖流向南流动.它使原属冷水域的太平洋东部水域变成暖水域,结果引起海啸和暴风骤雨,造成一些地区干旱,另一些地区又降雨过多的异常气候现象.
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拉尼娜现象是一种厄尔尼诺年之后的矫正过渡现象.这种水文特征将使太平洋东部水温下降,出现干旱,与此相反的是西部水温上升,降水量比正常年份明显偏多.厄尔尼诺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的增暖、信风的减弱相联系,而拉尼娜却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度变冷、信风的增强相关联.因此,实际上拉尼娜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
(14分)寒冷的味道黄明山⑴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⑵有人说,地球变得越来越热了。还说有一种厄尔尼诺现象。对此,我说不出个
(14分)
寒冷的味道
黄明山
⑴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⑵有人说,地球变得越来越热了。还说有一种厄尔尼诺现象。对此,我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我只感觉到,曾经是多么可怕的寒冷,现在似乎变得可爱了起来,就像一个被误会了的擦肩而过的老朋友。
⑶也许我对寒冷还只是一知半解。是的,我仅仅接触过南方的寒冷。说得具体一点,是在过去,是在江汉平原。
⑷树是江汉平原不可多得的景致,树的旁边有湖或者河流。我想起来了,冬天的水面结了厚厚的冰。我们在河上行走。 干净的树枝上也结了冰——不,是穿上了漂亮的琼衣,朔风一吹,发出有如碎玉的声响。那是一种不可模拟、不可复制、不可言状的绝响。 我在冰上伫足仰望,在体验寒冷的厚度的同时,又领略到了寒冰的高度。
⑸冷!我的一双手冻成了两个肉包子,脚后跟早冻穿了,分别有一个洞,洞里有凝固的血,用棉絮裹着。我总是想奔跑,疼痛便在后面拼命地拽我。糟了,好像是哪根筋断了……我几乎要跌倒下去。
⑹寒冷培育的疼痛真是刻骨铭心啊!
⑺冬天也看露天电影。通常要到五里以外的地方去看。那天晚上雪刚刚停下,听说要放《冰山上的来客》,我来不及吃饭就跑了去。上身穿的是棉袄,下身穿的是绒裤,脚上穿的是胶鞋。跑了一路,身上发热。开始,人不觉得冷,渐渐,寒气陡生。风一丝不苟地钻进我的脖子,直到我的胸膛。看到中间,便招架不住了,肚子饿得咕咕叫,浑身冻得打哆嗦。那真正是饥寒交迫啊。我咬着牙,坚持把电影看完。脚已没有了知觉,就稀里糊涂地往前走。一路上,我是弹跳着回去的。我一下子发现了自己的脆弱,又一步步变得坚强起来。那天看了“冰山”,对比之下,这点寒冷算什么?
⑻寒冷,每每使我们的精神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从这一点说,寒冷似乎有了酒的成份。
⑼最幸福的时刻,是围着树蔸烤就的一堆火,炖着狗獾肉(从雪森林的狗獾洞里猎获的战果),或者鸡子、粉条、霉渣巴、干豆角、大白菜……端着暖手的碗香喷喷地吃着,看那门外的雪轰轰烈烈地下着,这时的寒冷又有了一种隽永的滋味。
⑽而回忆中的寒冷更有着异乎寻常的味道。
⑾现在不同了,风也刮得没有了规律,雪也下得没有了条理。瞧,都立春了,雪不知还在哪里开小差。冬天,失却了原来的寒冷。
⑿可孩子们却一个劲地喊冷。冷从何来?上上下下穿得规规矩矩,裹得严严实实,帽子、围巾、耳套、手套,应有尽有。晚上睡觉,要么铺好电热毯,要么灌上热水袋,条件好的,空调一开,暖气就来。本来寒冷就那么一丁点,还把它拒之门外,这就是我们目前的生活。孩子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寒冷,又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下丧失了体验寒冷的机会。不知冷,何识暖?如此下去,孩子们生命的潜质何以得到发挥,又何以像草木那样蓬勃成人间壮丽的风景?
⒀不仅仅是孩子们。
⒁我们已经有了太多的安逸,衣、食、住、行,还有我们的思想。不让汗水流出来,不让寒冷苦心志,把自己装在五彩缤纷的温室里,然后长成一朵朵精美的花朵,我不知道会有什么好结果。
⒂我真担心,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我们将在不知冷暖的状态下变得弱不禁风。
寒冷,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
⒄寒冷还会来的。
小题1:第(10)段中“异乎寻常的味道”体现在哪两个方面?(2分)

小题2:第⑷段说:“干净的树枝上也结了冰——不,是穿上了漂亮的琼衣,朔风一吹,发出有如碎玉的声响。那是一种不可模拟、不可复制、不可言状的绝响。”请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小题3:结合全文,谈谈对“寒冷,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这句话的理解。(3分)

小题4:第⑴段作者说“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最后一段又说“寒冷还会来的”,这两种说法矛盾吗?请谈谈理由。(5分)

coolsilva1年前1
落落寂廖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小题1:(2分)体现在寒冷带来肉体上的疼痛和精神上的振奋坚强两个方面。(或:寒冷培育的疼痛真是刻骨铭心啊! 寒冷,每每使我们的精神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
小题2:(4分)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2分)描写了树枝结冰的美丽外观与动听声响,(1分)突出作者对冬天可爱之景的赞美(0.5分)和对寒冷的喜爱(0.5分)。
小题3:(3分)寒冷意味着挫折和苦难,它就像盐一样,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小题4:(5分)开头是说人们对生活中“寒冷”体验的机会越来越少(1分);结尾说经历“寒冷”不仅是生活的自然规律(1分),而遭受挫折乃至磨难等人生的“寒冷”更是生命的成长规律(1分)。文章由实到虚,首尾呼应(1分),紧扣主题,使主旨更加突出(1分)。


小题1:
近年来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有关,请回答以下问题:
近年来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有关,请回答以下问题:
(1)空气中二氧化碳主要来源是______;
(2)自然界中能消耗二氧化碳的是______作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为减缓此现象,你认为最理想的燃料是______,以水为原料,开发此燃料,你认为应研究的主要课题是______.
diueaimb1年前1
懒虫圆圆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6.7%
解题思路:(1)根据哪些活动和操作会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进行分析,
(2)根据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进行分析,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
(3)根据各种能源的优点和缺点进行分析,根据水的分解条件和氢气的爆炸性进行分析,

(1)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动植物都是吸入氧气而排出二氧化碳,故答案为:煤等燃料的燃烧、动植物的呼吸等,
(2)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排放氧气,水和二氧化碳经过光合作用生成了淀粉和氧气,故答案为:光合作用,水+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
.
.淀粉+氧气,
(3)甲烷、酒精、煤气等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氢气的产物是水,并且热值高,故答案为:氢气,
以水为原料制取氢气,电解的方法不能够大规模的生产,要大规模的生产需要有更廉价的方法,以及氢气的储存和运输也是需要研究的,氢气的性质相当活泼,故答案为:开发适宜的催化剂或如何使用廉价能源使水分解.

点评:
本题考点: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考点点评: 通过该题的解答,要知道二氧化碳的来源和消耗的途径,以及各种能源的利弊和新能源开发需要注意的问题.

"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属于什么现象?C自然现象 D厄尔尼诺现象
偏宜上酒楼1年前1
黄衣妮子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A物理现像.首先,不是b,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旧化学键断裂及新键的生成(化学反应的定义).然后不是c,全球变暖(globe warming)是人为因素及自然因素共同造成的,主要是人为,自工业革命以来,大量化石燃料的使用,造成CO2增多,温室效应加剧.
D厄尔尼诺现象,指的是太平洋某部分洋流逆流,造成部分地区气候极端异常.可能是全球变暖的结果之一.
近年来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有关,请回答以下问题:
近年来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有关,请回答以下问题:
(1)空气中二氧化碳主要来源是______;
(2)自然界中能消耗二氧化碳的是______作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为减缓此现象,你认为最理想的燃料是______,以水为原料,开发此燃料,你认为应研究的主要课题是______.
bardianboy1年前1
风熏尘语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解题思路:(1)根据哪些活动和操作会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进行分析,
(2)根据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进行分析,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
(3)根据各种能源的优点和缺点进行分析,根据水的分解条件和氢气的爆炸性进行分析,

(1)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动植物都是吸入氧气而排出二氧化碳,故答案为:煤等燃料的燃烧、动植物的呼吸等,
(2)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排放氧气,水和二氧化碳经过光合作用生成了淀粉和氧气,故答案为:光合作用,水+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
.
.淀粉+氧气,
(3)甲烷、酒精、煤气等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氢气的产物是水,并且热值高,故答案为:氢气,
以水为原料制取氢气,电解的方法不能够大规模的生产,要大规模的生产需要有更廉价的方法,以及氢气的储存和运输也是需要研究的,氢气的性质相当活泼,故答案为:开发适宜的催化剂或如何使用廉价能源使水分解.

点评:
本题考点: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考点点评: 通过该题的解答,要知道二氧化碳的来源和消耗的途径,以及各种能源的利弊和新能源开发需要注意的问题.

近年来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有关,请回答以下问题:
近年来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有关,请回答以下问题:
(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______;
(2)绿色植物消耗二氧化碳的过程是______作用,其生成物之一为葡萄糖(C6H12O6),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CO2+6H2O
光照
.
C6H12O6+6O2
6CO2+6H2O
光照
.
C6H12O6+6O2

(3)科学研究表明,在-定条件下可通过下述反应,将工业尾气中的CO2转化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X:CO2+4H2
一定条件
.
X+2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4)有人说可以利用石灰石生产出的熟石灰吸收二氧化碳,以缓减温室效应,你同意他的观点吗?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你的理由是______.
哈那米奇1年前1
流浪的米虫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解题思路:(1)根据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分析;
(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了二氧化碳,根据光合作用的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化学式.
(4)根据利用石灰石生产熟石灰的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分析.

(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含碳物质的燃烧;
(2)绿色植物消耗二氧化碳的过程是光合作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6CO2+6H2O

光照
.
C6H12O6+6O2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在反应CO2+4H2

一定条件
.
X+2H2O中,反应前只有1个C原子,所以反应后也只能有1个C原子,即X中C原子的个数为1个;化学方程式中左右两边氧原子个数相等,所以X中不含氧原子;反应前只有8个H原子,反应后也必须有8个H原子,而2个水分子中只含有4个氢原子,所以X中H原子的个数为4个;由于X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1,故X的化学式为CH4
(4)由利用石灰石生产熟石灰的过程和熟石灰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可知,熟石灰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利用石灰石生产熟石灰的过程产生了二氧化碳一样多,不能减缓温室效应.
故答为:(1)含碳物质的燃烧;(2)光合,6CO2+6H2O

光照
.
C6H12O6+6O2;(3)CH4;(4)不同意,熟石灰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利用石灰石生产熟石灰的过程产生了二氧化碳一样多,不能减缓温室效应.

点评:
本题考点: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考点点评: 通过该题的解答,要知道二氧化碳的来源和消耗的途径,以及各种能源的利弊和新能源开发需要注意的问题.

今年北京的大雨是厄尔尼诺现象还是拉尼娜现象?
cloudstar1年前0
共回答了个问题 | 采纳率
厄尔尼诺现象由什么引起?是温室效应造成厄尔尼诺还是厄尔尼诺引发温室效应
cy86110021年前2
skychancool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1.3%
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就是沃克环流圈东移造成的.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出现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
尔尼诺现象的发生与人类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有关,是地球温室效应增加的直接结果
厄尔尼诺现象对太平洋两岸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对太平洋两岸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CiCi魔女1年前1
duan_dian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84.6%
在气象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已经了太平洋的中央部分是北半球夏季气候变化的主要动力源.通常情况下,太平洋沿南美大陆西侧有一股北上的秘鲁寒流,其中一部分变成赤道海流向西移动,此时,沿赤道附近海域向西吹的季风使...
厄尔尼诺现象是怎样的?实际点
aixiya1年前1
kgbhx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78.9%
  【中文名称】 厄尔尼诺现象
  【外文名称】 El Niño Phenomenon
  厄尔尼诺现象概括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就是沃克环流圈东移造成的.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出现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一词来源于西班牙语,原意为“圣婴”.19世纪初,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尔、秘鲁等西班牙语系的国家,渔民们发现,每隔几年,从10月至第二年的3月便会出现一股沿海岸南移的暖流,使表层海水温度明显升高.南美洲的太平洋东岸本来盛行的是秘鲁寒流,随着寒流移动的鱼群使秘鲁渔场成为世界四大渔场之一,但这股暖流一出现,性喜冷水的鱼类就会大量死亡,使渔民们遭受灭顶之灾.由于这种现象最严重时往往在圣诞节前后,于是遭受天灾而又无可奈何的渔民将其称为上帝之子--圣婴.后来,在科学上此词语用于表示在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几千公里的东太平洋海面温度的异常增暖现象.当这种现象发生时,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可比常年高出3-6摄氏度.太平洋广大水域的水温升高,改变了传统的赤道洋流和东南信风,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反常.
  厄尔尼诺现象的基本特征是太平洋沿岸的海面水温异常升高,海水水位上涨,并形成一股暖流向南流动.它使原属冷水域的太平洋东部水域变成暖水域,结果引起海啸和暴风骤雨,造成一些地区干旱,另一些地区又降雨过多的异常气候现象.
  厄尔尼诺的全过程分为发生期、发展期、维持期和衰减期,历时一般一年左右,大气的变化滞后于海水温度的变化.
  在气象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已经了太平洋的中央部分是北半球夏季气候变化的主要动力源.通常情况下,太平洋沿南美大陆西侧有一股北上的秘鲁寒流,其中一部分变成赤道海流向西移动,此时,沿赤道附近海域向西吹的季风使暖流向太平洋西侧积聚,而下层冷海水则在东侧涌升,使得太平洋西段菲律宾以南、新几内亚以北的海水温度渐渐升高,这一段海域被称为“赤道暖池”,同纬度东段海温则相对较低.对应这两个海域上空的大气也存在温差,东边的温度低、气压高,冷空气下沉后向西流动;西边的温度高、气压低,热空气上升后转向东流,这样,在太平洋中部就形成了一个海平面冷空气向西流,高空热空气向东流的大气环流(沃克环流),这个环流在海平面附近就形成了东南信风.但有些时候,这个气压差会低于多年平均值,有时又会增大,这种大气变动现象被称为“南方涛动”.60年代,气象学家发现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密切相关,气压差减小时,便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发生后,由于暖流的增温,太平洋由东向西流的季风大为减弱,使大气环流发生明显改变,极大影响了太平洋沿岸各国气候,本来湿润的地区干旱,干旱的地区出现洪涝.而这种气压差增大时,海水温度会异常降低,这种现象被称为“拉尼娜现象”.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观测手段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厄尔尼诺现象不仅出现在南美等国沿海,而且遍及东太平洋沿赤道两侧的全部海域以及环太平洋国家;有些年份,甚至印度洋沿岸也会受到厄尔尼诺带来的气候异常的影响,发生一系列自然灾害.总的来看,它使南半球气候更加干热,使北半球气候更加寒冷潮湿.
  近年来,科学家对厄尔尼诺现象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解释,即厄尔尼诺可能与海底地震,海水含盐量的变化,以及大气环流变化等有关.
  厄尔尼诺现象是周期性出现的,大约每隔2-7年出现一次.至1997年的20年来厄尔尼诺现象分别在76-77年、82-83年、86-87年、91-93年和94-95年出现过5次.1982—1983年间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是本世纪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约1500人死亡和8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变暖,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得越来越频繁.
  由于科技的发展和世界各国的重视,科学家们对厄尔尼诺现象通过采取一系列预报模型,海洋观测和卫星侦察,海洋大气偶合等科研活动,深化了对这种气候异常现象的认识.首先认识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物理过程是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即海洋温度的变化与大气相关联.所以在80年代后,科学家们把厄尔尼诺现象称之为“安索”(enso)现象.其次是热带海洋的增温不仅发生在南美智利海域,而且也发生在东太平洋和西太平洋.它无论发生在哪时,都会迅速地导致全球气候的明显异常,它是气候变异的最强信号,会导致全球许多地区出现严重的干旱和水灾等自然灾害.
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
tinglawsir1年前1
蜡笔小欣33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厄尔尼诺(El Niño Phenomenon)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就是沃克环流圈东移造成的.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出现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
具体请参考百度百科,满意请采纳.
为什么厄尔尼诺现象使得太平洋偏东信风强度减弱
为什么厄尔尼诺现象使得太平洋偏东信风强度减弱
我们老师讲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年份会导致东风强度减弱,赤道附近海水的垂直环流方向与正常年份相反,但没说是为什么会导致这个结果..
ththwei1年前1
wslsr86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68.4%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南美赤道附近(约北纬4度至南纬4度,西经150度至90度之间)幅度数千公里的海水带的异常增温现象.
原来,太平洋洋面并不是完全水平的.在南半球的太平洋上,由于强劲的东南信风向西北横扫,将海水也由东南向西推动,结果是位于澳大利亚附近的洋面要比南美地区的洋面高出约50厘米.与此同时,南美沿岸大洋下部的冷水不停上翻,给这里的鱼类和水鸟等海洋生物输送大量养料.
令人不解的是,每隔数年,这种正常的良性环流便被打破.一向强劲的东南信风渐渐变弱甚至可能倒转为西风.而东太平洋沿岸的冷水上翻也会势头减弱或完全消失.于是太平洋上层的海水温度便迅速上升,并且向东回流.这股上升的厄尔尼诺洋流导致东太平洋海面比正常海平面升高二三十厘米,温度则升高2-5摄氏度.这种异常升温转而又给大气加热,引起难以预测的气候反常.经如,厄尔尼诺曾使南部非洲、印尼和澳大利亚遭受过空前未有的旱灾,同时带给秘鲁、
厄瓜多尔和美国加州的则是暴雨、洪水和泥石流.那次厄尔尼诺效应造成了1500余人丧生和80亿美元的物质损失.关于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迄今科学家们尚未找到准确的答案.有人认为,可能是太平洋底火山爆发或地壳断裂喷涌出来的熔岩的加热作用造成洋流变暖,进而导致信风转弱和逆转.另有人则推断,也许是因为地球自转的年际速度不均造成的.他们说,每当地球自转的年际速度由加速度不均造成的.他们说,每当地球自转的年际速度由加速变为减速之后,便会发
生厄尔尼诺现象.令人忧虑的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越来越频繁.原来认为5年、7年乃至10年来临一次,后来又以3至7年为周期出现.但进入90年代以来似乎每两三年就降临一次.
尽管厄尔尼诺的成因尚未查清,但人类并未在它面前听天由命、作为.1986年国外科学家成功地提前一年预报了厄尔尼诺现象的来临,并积极探索温室效应与厄尔尼诺现象之间的联系.可以预言,人类终将能解开这一肆虐人类的大自然之谜,并找出办法,避免它的危害.
厄尔尼诺现象是由环境问题引起的么?
xxty13141年前1
桃园世界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目前还不是很清楚,她是否是由环境问题引起的,或者说,它不单单是因为环境问题引起的.因为存在非常多种说法,不过环境问题引起厄尔尼诺这也是人们考虑的因素之一.当然还有其他因素.  厄尔尼诺具有区域性强,能量变...
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恶热尼诺现象发生时会有什么影响?
sheena_1年前1
娃哈哈QQQ 共回答了10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就是沃克环流圈东移造成的.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出现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的基本特征是太平洋沿岸的海面水温异常升高,海水水位上涨,并形成一股暖流向南流动.它使原属冷水域的太平洋东部水域变成暖水域,结果引起海啸和暴风骤雨,造成一些地区干旱,另一些地区又降雨过多的异常气候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是周期性出现的,大约每隔2-7年出现一次.至1997年的20年来厄尔尼诺现象分别在76-77年、82-83年、86-87年、91-93年和94-95年出现过5次.1982—1983年间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是本世纪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约1500人死亡和8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变暖,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得越来越频繁.
当上述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遍及整个中、东以及太平洋海域,表面水温正距平高达3℃以上,海温的强烈上升造成水中浮游生物大量减少,秘鲁的渔业生产受到打击,同时造成厄瓜多尔等赤道太平洋地区发生洪涝或干旱灾害,这样的厄尔尼诺现象称为厄尔尼诺事件.一般认为海温连续三个月正距平在 0.5℃以上,即可认为是一次厄尔尼诺事件.相反,如果南美沿岸海温连续三个月负距平在 0.5℃以上,则认为是反厄尔尼诺事件,又称拉尼娜事件.当前据气象学家的研究普遍认为: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对全球不少地区的气候灾害有预兆意义,所以对它的监测已成为气候监测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厄尔尼诺现象如何发展成拉尼娜现象?拉尼娜又是如何消失?
厄尔尼诺现象如何发展成拉尼娜现象?拉尼娜又是如何消失?
回答请尽量用通俗易懂且全面
pinglishi1年前1
michael_whb 共回答了11个问题 | 采纳率100%
拉尼娜现象一般是紧随厄尔尼罗现象出现的,是厄尔尼罗现象过后几年的矫正过度现象.当厄尔尼罗现象发生时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升高,热量向空气扩散,热空气被太平洋上空气流吹走,上层海水温度逐步降低,这时深海冷海水翻上来,使得海水表明温度进一步下降,当持续6个月,切温度在0.5度以下时,即形成拉尼娜现象.
若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则不可能出现 A.赤道处以北海域水温比常年高 B.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异常干旱 C.秘鲁、智利等地
若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则不可能出现
A.赤道处以北海域水温比常年高
B.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异常干旱
C.秘鲁、智利等地可能出现暴雨,发生洪灾
D.秘鲁渔场饵料丰富,渔业丰收
花无缺581年前1
coalsy3212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100%
D


本题考查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温暖海水从赤道向南流动,迫使秘鲁寒流向西流动,该海区水温升高,营养物质减少,浮游生物和鱼类、鸟类死亡,形成增强型对流,赤道太平洋中部气流上升,西岸气流下沉,东岸下沉气流因水温升高而减弱,西岸的澳大利亚以及印度、非洲等地出现严重旱灾,东部荒漠地带暴雨成灾。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我国南方低温、洪涝的原因是什么.
sohowg1年前1
x1882zh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 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 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 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 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出现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一词来源于西班牙语,原意为“圣婴”.19世纪初,在南美 洲的厄瓜多尔、秘鲁等西班牙语系的国家,渔民们发现,每隔几年,从10月至 第二年的3月便会出现一股沿海岸南移的暖流,使表层海水温度明显升高.南美 洲的太平洋东岸本来盛行的是秘鲁寒流,随着寒流移动的鱼群使秘鲁渔场成为世 界三大渔场之一,但这股暖流一出现,性喜冷水的鱼类就会大量死亡,使渔民们 遭受灭顶之灾.由于这种现象最严重时往往在圣诞节前后,于是遭受天灾而又无 可奈何的渔民将其称为上帝之子--圣婴.后来,在科学上此词语用于表示在秘 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几千公里的东太平洋海面温度的异常增暖现象.当这种现象发 生时,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可比常年高出3-6摄氏度.太平洋广大水域的水温升 高,改变了传统的赤道洋流和东南信风,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反常.厄尔尼诺现象的基本特征是太平洋沿岸的海面水温异常升高,海水水位上涨 ,并形成一股暖流向南流动.它使原属冷水域的太平洋东部水域变成暖水域,结 果引起海啸和暴风骤雨,造成一些地区干旱,另一些地区又降雨过多的异常气候 现象.
冬季气温骤降与下列哪种自然现象有关( A、拉尼娜现象 B、厄尔尼诺现象 C、西伯利亚冷高压
圣与贤1年前1
zhonshao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73.9%
答案为 c,西伯利亚冷高压,即为亚洲高压,带来强劲的冬季风,使得气温降低
厄尔尼诺现象是由温室气体增多引发的吗?
厄尔尼诺现象是由温室气体增多引发的吗?
正面回答~是还是不是?厄尔尼若跟全球变暖有关系吗?
ccc6543211年前3
赤尤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75%
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就是沃克环流圈东移造成的.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出现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
尔尼诺现象的发生与人类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有关,是地球温室效应增加的直接结果
当前世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你认为主要的原因是 A.厄尔尼诺现象肆虐 B.拉尼娜现象频发 C.大地震造成人员的大量伤亡和大
当前世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你认为主要的原因是
A.厄尔尼诺现象肆虐
B.拉尼娜现象频发
C.大地震造成人员的大量伤亡和大量的财产损失
D.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环境采取掠夺式的使用
rujinqiu1年前1
pxw110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94.1%
D


本题考查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原因主要是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产生了环境问题。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往往产生生态破坏;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往往产生环境污染。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沃克环流是减弱还是相反?
wqh1361年前1
belro11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76.5%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沃克环流将减弱,而拉尼娜现象发生时沃克环流将增强.
厄尔尼诺现象是沃克环流圈东移 那沃克环流圈东移为什么会向东移/?
_leafage1年前2
beetxiang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6.7%
太平洋的中央部分是北半球夏季气候变化的主要动力源.通常情况下,太平洋沿南美大陆西侧有一股北上的秘鲁寒流,其中一部分变成赤道海流向西移动,此时,沿赤道附近海域向西吹的季风使暖流向太平洋西侧积聚,而下层冷海水则在东侧涌升,使得太平洋西段菲律宾以南、新几内亚以北的海水温度渐渐升高,这一段海域被称为“赤道暖池”,同纬度东段海温则相对较低.对应这两个海域上空的大气也存在温差,东边的温度低、气压高,冷空气下沉后向西流动;西边的温度高、气压低,热空气上升后转向东流,这样,在太平洋中部就形成了一个海平面冷空气向西流,高空热空气向东流的大气环流(沃克环流),这个环流在海平面附近就形成了东南信风.但有些时候,这个气压差会低于多年平均值,有时又会增大,这种大气变动现象被称为“南方涛动”.60年代,气象学家发现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密切相关,气压差减小时,沃克环流圈东移,便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发生后,由于暖流的增温,太平洋由东向西流的季风大为减弱,使大气环流发生明显改变,极大影响了太平洋沿岸各国气候,本来湿润的地区干旱,干旱的地区出现洪涝.
关于气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5.关于气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沙尘暴发源于蒙古高原  B厄尔尼诺现象是由温室气体增
关于气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5.关于气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沙尘暴发源于蒙古高原
  B厄尔尼诺现象是由温室气体增多引发的
  C美国西海岸有暖流、东海岸有寒流通过
  D飓风指的是在大西注上生成的热带气旋
预想大大1年前1
阳宝宝712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A对
B错,厄尔尼诺现象是由于沃克环流减弱或消失导致
D错,飓风是指在大西洋和印度洋海面生成的热带气旋,在太平洋海域被称为台风
c错,美国西部为加利福尼亚寒流,东部为墨西哥湾暖流
北赤道逆流向南流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关系
庞驳1年前1
yijiamei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不少人总是将厄尔尼诺的形成发展与地球自转的变化联系在了一起;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比如一个人感冒了,会发生发烧、咳嗽等症状,这些症状都是感冒病毒引起的,但不能说是发烧引起了咳嗽,也不能说是咳嗽引起了发烧,他们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地球自转的变化,和赤道太平洋部分海域海温距平值的变化,也是同一原因引起的两种表现.
地球在春分和秋分两个节气前后,自转速度最快;在夏至和冬至这两个节气前后,自转速度最慢.原因是由于地球自转能量在海洋中的分配不同.
比如秋分时节,太平洋上太阳辐射90度线、大气辐合带中心、赤道,三者重合,赤道逆流已基本消失,赤道南北流动着北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他们上空分别流动着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这时候,地球的自转处于最快状态.
秋分过后,太阳辐射持续南移,大气辐合带中心也随着离开赤道.不久以后,北赤道暖流也开始越过赤道,进入南太平洋.由于地球自转力的作用,部分越过赤道的北赤道暖流开始减速;与此同时,地球在使部分北赤道暖流减速的过程中失去了部分能量,其自转速度也因此而开始减慢.
随着太阳辐射的持续南移,北赤道暖流中越过赤道的那一部分比例越来越大,其中有一部分减速到为另,随后发生停滞并转向,开始形成赤道逆流.这时,地球自转的减速就十分明显.到冬至节气时,太阳辐射南移至最南位置,赤道逆流达到最强最宽的极端状态;但地球自转的速度在此之前,减慢已变得较慢,因为赤道逆流已经到达东端,一边冲击南美陆地,一边一分为二分别汇入北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形成北南两支小环流.在此过程中,早就将相当大的能量输入地球自转,遏制了其自转速度的继续减小.
冬至过后,太阳辐射又北返.由于赤道逆流持续将流动能量输入地球自转,地球自转逐渐加速,至下一年春分时,太阳辐射90度线、大气辐合带中心、赤道,三者又重合在了一起,赤道逆流再次基本消退,地球自转又恢复到了最快速度.当太阳辐射继续北上时,上述过程将反向重复,地球自转速度再次出现从最快到最慢,又到最快的过程.
不少人将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出现与地球自转的速度变化联系在了一起,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地球自转变慢时,赤道太平洋部分海域洋流速度也在变慢,因此引起了部分海表的海温距平值增加;当地球自转加快时,部分海域的洋流速度也在加快,因此引起了部分海表海温距平值的减小.但这种现象每年都在发生,而厄尔尼诺现象平均4年才发生一起,而且它发生时间短促,因此不可能是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形成的主要原因.
【厄尔尼诺现象洋流方面的解释】以下对厄尔尼诺的解释,请问有无错误:南半球:赤道逆流增强→秘鲁寒流减弱(南美洲西岸降水增多
【厄尔尼诺现象洋流方面的解释】
以下对厄尔尼诺的解释,请问有无错误:
南半球:赤道逆流增强→秘鲁寒流减弱(南美洲西岸降水增多)→东澳大利亚暖流减弱(使澳大利亚东部发生干旱)
北半球:赤道逆流增强→北赤道暖流增强→日本暖流增强(东亚持续降水)→加利福尼亚寒流增强(北美洲西岸降水减少,温度降低)
火箭111年前2
karizma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85.7%
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异常强大的赤道逆流)就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出现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是什么?
闪光兄1年前1
直觉世家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现在,厄尔尼诺现象的含义,已被气象和海洋学家扩大定义为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大范围、长时间的异常增温现象,当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域的水温比正常水温高出0.5℃以上时,就可判定发生了厄尔尼诺现象.温差越大,则强度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