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循环和硫循环有什么不同?

肖12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jlcchx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1.3%
最主要的区别就是 氮循环可以经过土壤等微生物分解最后返回到大气中 ,而硫循环不可以 ,它只能通过降雨,化石燃料的燃烧等等!
1年前

相关推荐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A. 释放二氧化碳B. 分解有机物C. 促进氮的循环D. 促进碳、氮循环
N_star1年前3
寻找远去的家园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 采纳率92%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在生态平衡中重要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据此解答.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点: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考点点评: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自然界中存在许多循环现象,下列自然界中的四种循环所发生的变化主要为物理变化的是 A.碳循环 B.氧循环 C.氮循环 D.
自然界中存在许多循环现象,下列自然界中的四种循环所发生的变化主要为物理变化的是
A.碳循环 B.氧循环 C.氮循环 D.水循环
orangewitch1年前1
东北冷冷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82.6%
D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A、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氧循环主要表现在通过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及人类活动中的燃烧都需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氮循环是指自然界中氮单质和含氮化合物之间相互转换,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水循环是指地球上的水从地表蒸发,凝结成云,降水到径流,积累到土中或水域,再次蒸发,进行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下列关于氮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 氮无法直接被一般动、植物体利用B. 大豆根瘤中的根瘤菌是一种与植物共生的真菌C. 氮
下列关于氮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氮无法直接被一般动、植物体利用
B. 大豆根瘤中的根瘤菌是一种与植物共生的真菌
C. 氮必须在土壤中转换成硝酸盐,才能为生物体吸收
D. 微生物中只有硝化细菌,能直接利用大气中的氮
6363361年前1
醉夜2006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1.8%
答案A
根瘤菌是一种细菌,而不是真菌.氮气可以被固氮微生物直接利用,所以C项的说法是不对的.硝化细菌不能直接利用大气中的氮,只能利用土壤中的氨,将氨氧化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1)人类也可主动地参与氮循环,合成氨工业就是参与的手段之一,以天然气为原料合成氨是新的生产氮肥的方法,它具有污染小、成
(1)人类也可主动地参与氮循环,合成氨工业就是参与的手段之一,以天然气为原料合成氨是新的生产氮肥的方法,它具有污染小、成本低等诸多优点. 其过程大体如下:

①请写出用天然气制备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CH4+2H2O
催化剂
.
CO2+4H2
CH4+2H2O
催化剂
.
CO2+4H2

②写出合成尿素[CO(NH2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2NH3
一定条件
.
CO(NH22+H2O
CO2+2NH3
一定条件
.
CO(NH22+H2O

③写出O2与NH3反应生成NH4NO3和H2O的化学方程式:
2NH3+2O2
催化剂
.
NH4NO3+H2O
2NH3+2O2
催化剂
.
NH4NO3+H2O

④每生产1mol NH4NO3最少需要NH3______mol,而要生产这些NH3又最少需要CH4______mol.
(2)科学家已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其结构为正四面体(如图2).已知断裂1molN-N键吸收193kJ热量,断裂1molN≡N键吸收941kJ热量,则1molN4气体转化为N2时要释放______kJ能量.
xiesongtin1年前1
qingyixianzhu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解题思路:(1)①根据工艺流程示意图可知CH4的转化为CO2和H2;②根据二氧化碳和氨气反应生成尿素;③根据原子守恒写出O2与NH3反应生成NH4NO3和H2O的化学方程式;④根据氮原子守恒回答;
(2)从结构图中可看出,一个N4分子中含有6个N-N键,根据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总键能减生成物的总键能计算.

(1)①CH4转化过程中生成了CO2和H2,方程式为:CH4+2H2O

催化剂
.
CO2+4H2,故答案为:CH4+2H2O

催化剂
.
CO2+4H2
②二氧化碳和氨气反应生成尿素,根据原子守恒:CO2+2NH3

一定条件
.
CO(NH22+H2O,故答案为:CO2+2NH3

一定条件
.
CO(NH22+H2O;
③O2与NH3反应生成NH4NO3,根据原子守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2O2

催化剂
.
NH4NO3+H2O,故答案为:2NH3+2O2

催化剂
.
NH4NO3+H2O;
④NH4NO3~2NH3,每生产1mol NH4NO3最少需要2molNH3;根据反应CH4+2H2O

催化剂
.
CO2+4H2、N2+3H2

催化剂
.
高温高压2NH3,可知生产2molNH3需要甲烷0.75mol,
故答案为:2;0.75;
(2)从结构图中可看出,一个N4分子中含有6个N-N键,根据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总键能减生成物的总键能,则N4(g)=2N2(g)△H,有△H=6×193 kJ•mol-1-2×941 kJ•mol-1=-724 kJ•mol-1,故答案为:724.

点评:
本题考点: 工业合成氨;反应热和焓变.

考点点评: 本题是一道化学和工业生成相结合的题目,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电解原理、反应热的计算,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2012•绵阳三模)氮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元素,下列与氮循环有关的生物及代谢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
(2012•绵阳三模)氮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元素,下列与氮循环有关的生物及代谢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
A.具有固氮作用的根瘤菌能从根瘤中直接获得,难以用缺氮培养基从土壤中筛选
B.将大豆的固氮基因导人到小麦中使其具有固氮能力,将大大降低小麦的栽培成本
C.硝化细菌能将土壤中的氨氧化为硝酸盐,其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中的分解者
D.植物蛋白质比动物蛋白质含有更丰富的人体必需氨基酸,更有利于人体健康
Vicky0071年前1
森金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解题思路:大气中的氮非常丰富,主要以氮气的形式存在,约占大气体积的79%.只有经过固氮作用才能将游离的氮转变为可被植物吸收与利用的硝酸盐和氨等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反复循环.

A、具有固氮作用的根瘤菌能从根瘤中直接获得N元素,在缺氮培养基中能正常生长,所以难以用缺氮培养基从土壤中筛选,A正确;
B、大豆是没有固氮基因的,固氮基因在根瘤菌的质粒中,B错误;
C、硝化细菌能将土壤中的氨氧化为硝酸盐,并利用这个过程释放的化学能将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所以硝化细菌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中的生产者,C错误;
D、动物性蛋白质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比例合理,因此比一般的植物植物性蛋白质蛋白质更容易消化,更有利于人体健康,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点: 生态系统的功能.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图形、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要较高.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氮循环有何重要意义?
梦里寻玥1年前3
cxh6470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0%
碳循环
碳是构成生物原生质的基本元素,虽然它在自然界中的蕴藏量极为丰富,但绿色植物能够直接利用的仅仅限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O2).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O2).在这个过程中少不了水的参与.有机体再利用葡萄糖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经食物链传递,又成为动物和细菌等其他生物体的一部分.生物体内的碳水化合物一部分作为有机体代谢的能源经呼吸作用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其中储存的能量.由于这个碳循环,大气中的CO2大约20年就完全更新一次.
② 氮循环
在自然界,氮元素以分子态(氮气)、无机结合氮和有机结合氮三种形式存在.大气中含有大量的分子态氮.但是绝大多数生物都不能够利用分子态的氮,只有象豆科植物的根瘤菌一类的细菌和某些蓝绿藻能够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变为硝态氮(硝酸盐)加以利用.植物只能从土壤中吸收无机态的铵态氮(铵盐)和硝态氮(硝酸盐),用来合成氨基酸,再进一步合成各种蛋白质.动物则只能直接或间接利用植物合成的有机氮(蛋白质),经分解为氨基酸后再合成自身的蛋白质.在动物的代谢过程中,一部分蛋白质被分解为氨、尿酸和尿素等排出体外,最终进入土壤.动植物的残体中的有机氮则被微生物转化为无机氮(氨态氮和硝态氮),从而完成生态系统的氮循环.
氧循环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及人类活动中的燃烧都需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但植物的光合作用却大量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如此构成了生物圈的氧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相互联系的). 氧在各圈层中的浓度如下(括号内数字为元素的丰度次序):地球整体:28.5%(2)地壳:46.6%(1)海洋:总量85.8%(1)溶解氧量,15℃时为6mg/kg(13)大气:23.2%(2)所有元素中,唯有氧是同时在地壳、大气、水圈和生物圈中都有着极大丰度的元素.因此,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元素氧都有着极端重要的地位.按照化合物形态,氧的各种化合物在地球表面的丰度排列次序如表2-3所示.列于首位的无机氧主要是指岩石硅酸盐中所含氧.表中还列举了氧在各储层中含有量的估计值.在地壳中,形成岩石的矿物质中约95%是硅酸盐,其主要结构单元是四面体的[SiO44-].其余5%的组分也大多含有氧元素,如石灰岩中碳酸盐(CO32-)、蒸发岩中硫酸盐(SO42-)、磷酸盐岩石中的磷酸盐(PO43-)等.氧的离子半径是140pm(1pm=10-12m),除钙(100pm)、钠(102pm)、钾(138pm)外,地壳岩石中其他主要元素的离子半径都小于80pm.正因为氧具有特别大的离子半径,所以以体积计的地壳元素组成中,氧占了极大的比例.当SiO44-这类含氧基团在岩石发生风化碎裂时,通常仍能以不变的原形进入地球化学循环,即随水流迁移到海洋,进入海底沉积物,甚至重新返回陆地.因此,地壳中存在的氧可看成是化学惰性的.大气中的氧主要以双原子分子O2形态存在,并且表现出很强的化学活性.这种化学活性足以影响能与氧生成各种化合物的其他元素(如碳、氢、氮、硫、铁等)的地球化学循环.大气中的氧气多数来源于光合作用,还有少量系产生于高层大气中水分子与太阳紫外线之间的光致离解作用.通过以上反应,在距地面约10~40km的大气层上空形成了臭氧层,正常情况下,臭氧分子的形成过程和随后的分解过程在臭氧层中达到平衡(详见7.8.1),所以,臭氧层中的臭氧具有大体恒定的浓度;又由于臭氧的生成和分解都需要吸收紫外光,所以臭氧层成为地球上各种生物抵御来自太阳过强紫外光辐射的天然屏障.臭氧层对于地球生物,有着生死攸关的作用. 各种含氧化合物在氧循环中发生迁移和转化的情况如图2-12所示.在图中所示的各种过程中,许多别的元素也随同氧元素一起进行着循环.由于火山爆发或有机体腐烂产生H2S,能在大气中进一步被氧化为含氧化合物SO2,化石燃料燃烧及从含硫矿石中提取金属的过程中也都能产生SO2,这些SO2在大气中被氧化为SO42-,然后通过酸雨形式返转地面.相似地,由微生物或人类活动产生的各种氮氧化合物最终也被氧化为NO3-,然后通过酸雨形式返回地面.大气中的氧和水体中的溶解氧之间存在着溶解平衡关系.当由于某种外来原因引起平衡破坏时,该水-气体系还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恢复平衡的功能.例如当水体受有机物污染后,水体中的细菌当即降解有机物并耗用水中溶解氧,被消耗的溶解氧就由大气中的氧通过气-水界面予以补给.反之,当大气中氧的平衡浓度由于某种原因(例如岩石风化加剧)低于正常浓度时,则水体中溶解氧浓度也相应低落.由此,水体中有机物耗氧降解作用缓慢下来,相反地促进了水生生物的光合作用(增氧过程)这样就会进一步引起表面水中溶解氧浓度逐渐提高到呈过饱和状态逸散到大气中.
氮循环在地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iaoj241751年前1
又见飞花之归来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氮循环
氮循环(Nitrogen Cycle)是描述自然界中氮单质和含氮化合物之间相互转换过程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基本概念
空气中含有大约78%的氮气,占有绝大部分的氮元素.氮是许多生物过程的基本元素;它存在于所有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是构成诸如DNA等的核酸的四种基本元素之一.在植物中,大量的氮素被用于制造可进行光合作用供植物生长的叶绿素分子.
加工,或者固定,是将气态的游离态氮转变为可被有机体吸收的化合态氮的必经过程.一部分氮素由闪电所固定,同时绝大部分的氮素被非共生或共生的固氮细菌所固定.这些细菌拥有可促进氮气和氢化和成为氨的固氮酶,生成的氨再被这种细菌通过一系列的转化以形成自身组织的一部分.某一些固氮细菌,例如根瘤菌,寄生在豆科植物(例如豌豆或蚕豆)的根瘤中.这些细菌和植物建立了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为植物生产氨以换取糖类.因此可通过栽种豆科植物使氮素贫瘠的土地变得肥沃.还有一些其它的植物可供建立这种共生关系.
其它植物利用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硝酸根离子或铵离子以获取氮素.动物体内的所有氮素则均由在食物链中进食植物所获得.

氨来源于腐生生物对死亡动植物器官的分解,被用作制造铵离子(NH4+).在富含氧气的土壤中,这些离子将会首先被亚硝化细菌转化为亚硝酸根离子(NO2-),然后被消化细菌转化为硝酸根离子(NO3-).铵的两步转化过程被叫做氨化作用.
铵对于鱼类来说有剧毒,因此必须对废水处理植物排放到水中的铵的浓度进行严密的监控.为避免鱼类死亡的损失,应在排放前对水中的铵进行硝化处理,在陆地上为硝化细菌通风提供氧气进行硝化作用成为一个充满吸引力的解决办法.
铵离子很容易被固定在土壤尤其是腐殖质和粘土中.而硝酸根离子和亚硝酸根离子则因它们自身的负电性而更不容易被固定在正离子的交换点(主要是腐殖质)多于负离子的土壤中.在雨后或灌溉后,流失(可溶性离子譬如硝酸根和亚硝酸根的移动)到地下水的情况经常会发生.地下水中硝酸盐含量的提高关系到饮用水的安全,因为水中过量的硝酸根离子会影响婴幼儿血液中的氧浓度并导致高铁血红蛋白症或蓝婴综合征(Blue-baby Syndrome).如果地下水流向溪川,富硝酸盐的地下水会导致地面水体的富营养作用,使得蓝藻菌和其它藻类大量繁殖,导致水生生物因缺氧而大量死亡.虽然不像铵一样对鱼类有毒,硝酸盐可通过富营养作用间接影响鱼类的生存.氮素已经导致了一些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从2006年起,在英国和美国使用氮肥将受到更严厉的限制,磷肥的使用也将受到了同样的限制.这些措施被普遍认为是为了治理恢复被富营养化的水体而采取的.
在无氧(低氧)条件下,厌氧细菌的“反硝化作用”将会发生.最终将硝酸中氮的成分还原成氮气归还到大气中去.
氮气(N2)的转化
有三种将游离态的N2(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化合态氮的方法:
生物固定 – 一些共生细菌(主要与豆科植物共生)和一些非共生细菌能进行固氮作用并以有机氮的形式吸收.
工业固氮 – 在哈伯-博施法中,N2与氢气被化合生成氨(NH3)肥.
化石燃料燃烧 – 主要由交通工具的引擎和热电站以NOx的形式产生.
另外,闪电亦可使N2和O2化合形成NO,是大气化学的一个重要过程,但对陆地和水域的氮含量影响不大.
由于豆科植物(特别是大豆、紫苜蓿和苜蓿)的广泛栽种、使用哈伯-博施法生产化学肥料以及交通工具和热电站释放的含氮污染成分,人类使得每年进入生物利用形态的氮素提高了不止一倍.这所导致的富营养作用已经对湿地生态系统产生了破坏.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主要是水循环、碳循环和氮循环.这种说法对吗?
godfather7571年前2
一中阿斗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5.7%
对的.水循环、碳循环和氮循环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主体.其他还包含硫循环等过程.
简述生物圈中氮循环的主要过程
星夜尘风1年前3
湖中芦苇草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0.9%
氮循环(Nitrogen Cycle)是描述自然界中氮单质和含氮化合物之间相互转换过程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转化过程.是生物圈内基本的物质循环之一.如大气中的氮经微生物等作用而进入土壤,为动植物所利用,最终又在微生物的参与下返回大气中,如此反覆循环,以至无穷.
空气中含有大约78%的氮气,占有绝大部分的氮元素.氮是许多生物过程的基本元素;它存在于所有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是构成诸如DNA等的核酸的四种基本元素之一.在植物中,大量的氮素被用于制造可进行光合作用供植物生长的叶绿素分子.
加工,或者固定,是将气态的游离态氮转变为可被有机体吸收的化合态氮的必经过程.一部分氮素由闪电所固定,同时绝大部分的氮素被非共生或共生的固氮细菌所固定.这些细菌拥有可促进氮气和氢化和成为氨的固氮酶,生成的氨再被这种细菌通过一系列的转化以形成自身组织的一部分.某一些固氮细菌,例如根瘤菌,寄生在豆科植物(例如豌豆或蚕豆)的根瘤中.这些细菌和植物建立了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为植物生产氨以换取糖类.因此可通过栽种豆科植物使氮素贫瘠的土地变得肥沃.还有一些其它的植物可供建立这种共生关系.
其它植物利用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硝酸根离子或铵离子以获取氮素.动物体内的所有氮素则均由在食物链中进食植物所获得.

氨来源于腐生生物对死亡动植物器官的分解,被用作制造铵离子(NH4+).在富含氧气的土壤中,这些离子将会首先被亚硝化细菌转化为亚硝酸根离子(NO2-),然后被消化细菌转化为硝酸根离子(NO3-).铵的两步转化过程被叫做氨化作用.
铵对于鱼类来说有剧毒,因此必须对废水处理植物排放到水中的铵的浓度进行严密的监控.为避免鱼类死亡的损失,应在排放前对水中的铵进行硝化处理,在陆地上为硝化细菌通风提供氧气进行硝化作用成为一个充满吸引力的解决办法.
铵离子很容易被固定在土壤尤其是腐殖质和粘土中.而硝酸根离子和亚硝酸根离子则因它们自身的负电性而更不容易被固定在正离子的交换点(主要是腐殖质)多于负离子的土壤中.在雨后或灌溉后,流失(可溶性离子譬如硝酸根和亚硝酸根的移动)到地下水的情况经常会发生.地下水中硝酸盐含量的提高关系到饮用水的安全,因为水中过量的硝酸根离子会影响婴幼儿血液中的氧浓度并导致高铁血红蛋白症或蓝婴综合征(Blue-baby Syndrome).如果地下水流向溪川,富硝酸盐的地下水会导致地面水体的富营养作用,使得蓝藻菌和其它藻类大量繁殖,导致水生生物因缺氧而大量死亡.虽然不像铵一样对鱼类有毒,硝酸盐可通过富营养作用间接影响鱼类的生存.氮素已经导致了一些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从2006年起,在英国和美国使用氮肥将受到更严厉的限制,磷肥的使用也将受到了同样的限制.这些措施被普遍认为是为了治理恢复被富营养化的水体而采取的.
在无氧(低氧)条件下,厌氧细菌的“反硝化作用”将会发生.最终将硝酸中氮的成分还原成氮气归还到大气中去.
氮气(N2)的转化
有三种将游离态的N2(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化合态氮的方法:
生物固定 – 一些共生细菌(主要与豆科植物共生)和一些非共生细菌能进行固氮作用并以有机氮的形式吸收.
工业固氮 – 在哈伯-博施法中,N2与氢气被化合生成氨(NH3)肥.
化石燃料燃烧 – 主要由交通工具的引擎和热电站以NOx的形式产生.
另外,闪电亦可使N2和O2化合形成NO,是大气化学的一个重要过程,但对陆地和水域的氮含量影响不大.
由于豆科植物(特别是大豆、紫苜蓿和苜蓿)的广泛栽种、使用哈伯-博施法生产化学肥料以及交通工具和热电站释放的含氮污染成分,人类使得每年进入生物利用形态的氮素提高了不止一倍.这所导致的富营养作用已经对湿地生态系统产生了破坏.
下列有关氮循环的说法中错误的( )
下列有关氮循环的说法中错误的( )
A 大气中的氮气通过生物作用,可直接成为植物体内的蛋白质
B 大气中的氮气不能直接被多数生物所利用
C 植物吸收土壤中氮元素合成植物蛋白质是发生了同化作用
D 动物从植物处获得的氮元素经过新陈代谢进入土壤
qjlovezc11年前1
xlovec19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0.9%
选A,N2经过氮的固定才能成为植物体内的蛋白质.
科学(生物).easy下列关于氮循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氮气被植物吸收 沿食物链移动 被动物所排泄 返回到土壤B.土壤
科学(生物).easy
下列关于氮循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氮气被植物吸收 沿食物链移动 被动物所排泄 返回到土壤
B.土壤中的氮的无机盐在某些微生物的作用下变为氮气进入大气
C在移动总 大气中氮气因闪电、生物固氮等又变为可溶性含氮无机盐
请分析原因
唐约翰1年前7
huaweill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94.1%
c植物不能吸收氮气,只吸收土壤中氮的无机盐,微生物可以吧氮气转变为氮的无机盐
下面对氮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下面对氮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生物固氮过程就是通过固氮微生物,把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硝酸盐
B.人体排出的尿素是在肾脏中形成的
C.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土壤中的一些细菌可以将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并最终转化为氮气
D.生物体内氮的来源,主要是由于闪电的固氮作用
爱上13的ww1年前1
xx_橘子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83.3%
解题思路:氮循环是指氮元素在无机自然界和生物群落之间以及在生物体内的循环利用.生物固氮是固氮生物将大气中的氮还原成氨的过程.尿素由肾脏排出.

A、生物固氮是固氮生物将大气中的氮还原成氨的过程,硝化细菌能把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硝酸盐,A错误;
B、人体排出的尿素是在肝脏中形成的,再由血液循环运输到肾脏排出体外,B错误;
C、有反硝化作用的微生物可以在缺氧的条件下,将土壤中的硝酸盐转化为氮气,C正确;
D、生物体内氮的来源,主要是由于生物固氮作用,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生态系统的功能.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物生态系统的功能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有关固氮微生物及氮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下面有关固氮微生物及氮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生物固氮过程就是通过固氮微生物,把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硝酸盐
B.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土壤中的一些细菌可以将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最终转化为氨气
C.根瘤菌同化作用类型为共生,圆褐固氮菌为自生
D.在配制培养圆褐固氮菌的培养基时不需加入有机氮但需加入糖
娃哈哈8kub1年前1
6月12日晚9点16分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解题思路:生物固氮过程就是通过固氮微生物,把大气中的氮气还原成氨气的过程.

A、生物固氮过程就是通过固氮微生物,把大气中九氮气还原成氨气九过程,A错误;B、在氧气不足九情况下,土壤中九一些细菌可以将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最终转化为氮气,B错误;C、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九关系为共生,同化...

点评:
本题考点: 生态系统的功能;种间关系;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功能、种间关系、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生态系统伴随着物质循环进行的是( )。 A.氮循环 B.水循环 C.能量循环 D.能
在生态系统伴随着物质循环进行的是()。
A.氮循环 B.水循环 C.能量循环 D.能量流动
dlma1年前1
tianxiawuli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0%
D

氮循环和磷循环有什么不同之处阿?
氮循环和磷循环有什么不同之处阿?
如题.
看起来好像差不多阿
那里那里1年前1
aneyitn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氮循环 是从空气里转化的氮
磷循环 是从磷矿里转化的磷
在生态系统伴随着物质循环进行的是 [ ] A.氮循环
在生态系统伴随着物质循环进行的是
[ ]
A.氮循环
B.水循环
C.能量循环
D.能量流动
随风-飘鸿1年前1
想洳飞飞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85.7%
C
氮循环指的是?
heshilao121年前1
让爱随风colorful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100%
氮循环(Nitrogen Cycle)是描述自然界中氮单质和含氮化合物之间相互转换过程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中文名:氮循环
氮含量:78%
存在:所有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
动物获取:食物链中
植物获取:吸收硝酸根离子或铵离子
活跃区域:土壤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A. 释放二氧化碳B. 分解有机物C. 促进氮的循环D. 促进碳、氮循环
zhou61001年前1
RAINNYRAINNY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3.3%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在生态平衡中重要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据此解答.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点: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考点点评: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012•自贡一模)如图为生物界氮循环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2012•自贡一模)如图为生物界氮循环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固氮微生物的生物固氮过程是______(填序号),该生物基因结构的特点是.
(2)硝化细菌的硝化作用是指______(填序号)过程,该过程能够为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提供能量.
(3)植物完成⑤过程的两个重要条件是______和______.
(4)目前粮食短缺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科学家设想让水稻、玉米等农作物也能自行固氮,这样既能提高粮食产量,又能减少环境污染.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这一设想?
lqcelpl1年前1
狗屎杰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75%
解题思路:分析题图:①和②是指硝化细菌的硝化作用;④是指固氮微生物的生物固氮过程;⑤表示植物吸收硝酸根离子的过程;⑦是转氨基作用;⑧是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⑨是蛋白质水解形成氨基酸的过程.

(1)由以上分析可知,④是固氮微生物的生物固氮过程.固氮微生物是原核生物,其编码区是连续的,没有外显子和内含子的区别.(2)图中①和②是指硝化细菌的硝化作用,能为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提供能量.(3)植...

点评:
本题考点: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考点点评: 本题结合氮循环示意图,考查生态系统氮循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5分)自然界由于存在氮循环而使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5分)自然界由于存在氮循环而使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2)合成氨也叫人工固氮,化学方程式为
(3)常见氮肥有NH 4 HCO 3 、NH 4 NO 3 、NH 4 Cl、CO(NH) 2 ,含氮量最高的是
villao1年前1
vincentmean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8.2%
(5分)
(1) N 2 +O 2 2NO (2分)
(2) N 2 +3H 2 2 NH3 (2分)
(3) CO(NH 2 ) 2 (1分)

自然界中氮循环的意义 全面一点的
annie_meng981年前1
喜欢David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100%
空气中的氮气在根瘤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会形成硝酸盐作为肥料被植物吸收
下面关于氮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下面关于氮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生物固氮过程就是通过固氮微生物,把大气中的氮气转化成氨的过程
B.动物排出的含氮废物以及动植物遗体中的含氮废物被土壤中微生物分解形成氮气
C.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土壤中的一些细菌可以将硝酸盐最终转化亚硝酸盐
D.氮循环是指含氮有机物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往返过程
raidqin1年前1
gumingtingyu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解题思路:生物固氮是大气中的游离态氮分子在微生物体内还原为结合态的氨分子的过程.具有这种能力的生物称固氮生物.生物固氮对于植物和土壤的氮肥供应有重要作用.

A、生物固氮是大气中的游离态氮分子在微生物体内还原为结合态的氨分子的过程,即通过固氮微生物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的过程,A正确;
B、氮素进入生物体后,可以随蛋白质代谢以尿酸或尿素的形式排出体外.动植物的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中的有机氮被微生物分解后形成氨,这一过程是氨化作用,B错误;
C、在有氧的条件下,土壤中的氨或铵盐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先生成亚硝酸盐,最终氧化成硝酸盐,这一过程叫做硝化作用.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产生的无机氮,都能被植物吸收利用,C错误;
D、氮循环是指含氮无机物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往返过程,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点: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的结构等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右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和氮循环的一部分,A、B、C三类微生物参与其中,下列说
右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和氮循环的一部分,A、B、C三类微生物参与其中,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
A.A类细菌是自养需氧型
B.B类细菌是异养厌氧型
C.进行C过程的微生物都是共生的
D.A和C的活动可增加土壤肥力
踏着夕阳1年前2
浮生若梦雯雯 共回答了101个问题 | 采纳率11.9%
C
在生态系统中,与碳循环始终结合在一起进行的是(  ) A.氮循环 B.水循环 C.能量流动 D.能量循环
jinpo20011年前1
jyie2002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食物链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物质和能量就随着食物链进行传递下去,所以在生态系统伴随着物质循环进行的是能量流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生物之间的取食过程完成的,它们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能量流动伴随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不可循环的.因此,与碳循环始终结合在一起进行的能量流动;
故选:C
Ⅰ.氨气是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根据所学知识,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Ⅰ.氨气是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根据所学知识,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如图是N 2 与H 2 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生成液态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若由N 2 和H 2 合成1molNH 3 时可放出46.2kJ/mol的热量.从手册上查出N≡N键的键能是948.9kJ/mol,H-H键的键能是436.0kJ/mol,则N-H键的键能是______kJ/mol.
Ⅱ.已知25℃、101kpa时,一些物质的燃烧热为:
化学式 CO(g) H 2 (g) CH 3 OH(l) CH 4 (g)
△H/(kJ/mol) -283.0 -285.8 -726.5 -890.3
(1)写出该条件下CH 3 OH(l)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2)根据盖斯定律完成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CO(g)+2H 2 (g)═CH 3 OH(l)△H=______.
(3)现有H 2 和CH 4 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 2 (g)和H 2 O(l),共放出热量3242.5kJ,则原混合气体中H 2 和CH 4 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
A.1:1B.1:3C.1:4D.2:3.
rongju05181年前1
jinyao22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100%
I(1)由图可以看出,断裂
1
2 molN 2 (g)和
3
2 molH 2 (g)的吸收能量为akJ,形成1molNH 3 (g)的所放出的能量为bkJ,
所以,
1
2 molN 2 (g)+
3
2 molH 2 (g)⇌NH 3 (g)△H=(a-b)kJ/mol,
而1mol的NH 3 (g)转化为1mol的NH 3 (l)放出的热量为ckJ,
所以有:
1
2 molN 2 (g)+
3
2 molH 2 (g)⇌NH 3 (l)△H=(a-b-c)kJ/mol,
即:N 2 (g)+3H 2 (g)=2NH 3 (1)△H=2(a-b-c)kJ•mol -1
故答案为:N 2 (g)+3H 2 (g)=2NH 3 (1)△H=2(a-b-c)kJ•mol -1
(2)N 2 和H 2 合成NH 3 的方程式为:N 2 +3H 2 2NH 3 ,由N 2 和H 2 合成1molNH 3 时可放出46.2kJ/mol的热量,则反应的△H=-2×46.2=-92.4kJ/mol,
1molN 2 和3molH 2 反应断裂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为:1mol×948.9kJ•mol -1 +3×436.0kJ•mol -1 =2256.9kJ,
N-H键的键能为x,形成2molNH 3 需要形成6molN-H键,则形成6molN-H键放出的能量为6x,
则2256.9-6×x=-92.4kJ/mol,解得x=391.55kJ/mol,
故答案为:391.55;
II(1)1mol甲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热726.5KJ;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 3 OH(l)+
3
2 O 2 (g)═CO 2 (g)+2H 2 O(l)△H=-726.5kJ•mol -1
故答案为:CH 3 OH(l)+
3
2 O 2 (g)═CO 2 (g)+2H 2 O(l)△H=-726.5 kJ•mol -1
(2)依据题干写出物质的燃烧热化学方程式:①CH 3 OH(l)+
3
2 O 2 (g)=CO 2 (g)+2H 2 O(l);△=-726.5KL/mol;
②CO(g)+
1
2 O 2 (g)=CO 2 (g)△H=-283KJ/mol;
③H 2 (g)+
1
2 O 2 (g)=H 2 O(l)△H=-285.5KJ/mol;
依据盖斯定律③×2+②-①得到:CO(g)+2H 2 (g)=CH 3 OH(l)△H=-128.1KJ/mol;
故答案为:-128.1KJ/mol;
(3)有H 2 和CH 4 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物质的量=
112L
22.4L/mol =5mol,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 2 (g)和H 2 O(l),共放出热量3242.5kJ,设H 2 物质的量为X、CH 4 物质的量为5-X;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H 2 (g)+
1
2 O 2 (g)=H 2 O(l)△H=-285.5KJ/mol;
1 285.5KJ
X 285.5XKJ
CH 4 (g)+2O 2 (g)=CO 2 (g)+H 2 O(l)△H=-890.3KJ/mol;
1 890.3KJ
5-X (5-X)×890.3KJ
285.5XKJ+(5-X)×890.3KJ=3242.5kJ
解得到:X=2mol,甲烷物质的量为3mol
则原混合气体中H 2 和CH 4 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3;
故答案为:D.
下列哪一项不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A.能量循环 B.水循环 C.碳循环 D.氮循环
秋草三月晴1年前1
tom338c 共回答了9个问题 | 采纳率100%
物质循环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从无机环境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又回到无机环境中,完成一个循环过程,其特点是物质循环是周而复始的.物质循环包括氮循环、碳循环、水循环等.
故选:A
如图为生物界氮循环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为生物界氮循环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能完成过程①和②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成分是______,其中的基因结构与酵母菌细胞内基因结构的区别是______.
(2)大气中的氮主要通过④进入生物群落,该过程称为______
(3)植物完成⑤过程,NO3- 进入植物根部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_____.
(4)在人体内,通过⑦过程能否生成赖氨酸?______.
jane_rose1年前1
空谷幽兰_oo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解题思路:根据图示,可以分析氮循环的主要环节:⑤生物体的同化作用(生物体内的有机氮的合成)、⑩氨化作用、①②硝化作用、③反硝化作用和④固氮作用等.⑦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转氨基作用、⑧脱水缩合合成蛋白质,⑨蛋白质的水解作用.离子以主动运输形式跨膜运输.赖氨酸是人类的必需氨基酸,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需要从其他生物体获取.

(1)①和②是硝化作用,在有氧气的条件下,土壤中的氨或铵盐在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作用下最终氧化成硝酸盐的过程,能完成过程①和②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成分是生产者.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其基因的编码区没有外显子和内含子,编码区是连续不间隔的.
(2)固氮微生物将大气中的分子态氮还原成氨的过程为生物固氮.
(3)植物完成⑤过程,NO3- 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植物根部细胞
(4)赖氨酸是人类的必需氨基酸,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需要从其他生物体获取.
故答案为:
(1)生产者;前者编码区没有外显子和内含子,编码区是连续不间隔的
(2)生物固氮
(3)主动运输
(4)不能

点评:
本题考点: 生态系统的功能.

考点点评: 本题以氮循环为例,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高中生物]氮气是如何参与氮循环的,在线等!
[高中生物]氮气是如何参与氮循环的,在线等!
我就是主要问一下N原子是如何从大气中通过[生物固氮][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氨化作用]参与氮循环的?
是N2通过固氮作用变成NH3?NH3再通过硝化作用变成NO3-?然后然后呢?
答得好有追加分数!
萧然萧易冰_zz1年前1
引瓯越 共回答了28个问题 | 采纳率85.7%
如图是地球上氮循环以及氮在生物体内的转化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如图是地球上氮循环以及氮在生物体内的转化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过程的主要途径是生物固氮
B.完成②过程的生物可促进氮循环,不利于土壤保持肥力
C.完成③过程的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与根瘤菌相同
D.完成⑦⑧过程的生物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分解者
liujie05301年前1
怀念青春过去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解题思路:①主要途径是生物固氮作用;②过程为分解作用,可促进氮循环,但不利于土壤保持肥力;③过程表示硝化作用,该过程由硝化细菌完成,代谢类型为自养需氧型,根瘤菌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因此二者代谢类型不同;完成⑦⑧过程主要为分解作用,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分解者.

A、①过程的主要途径是生物固氮作用,A正确;
B、②过程为分解作用,可促进氮循环,但不利于土壤保持肥力,B正确;
C、③过程表示硝化作用,该过程由硝化细菌完成,代谢类型为自养需氧型,根瘤菌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因此二者代谢类型不同,C错误;
D、完成⑦⑧过程主要为分解作用,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分解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生态系统的功能;种间关系.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等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所学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和氮循环的一部分,A、B、C三类微生物参与其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和氮循环的一部分,A、B、C三类微生物参与其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A类细菌是自养需氧型,B类细菌是异养厌氧型
B.C类微生物有的是自生的,有的是共生的
C.A和C的活动可增加土壤肥力
D.B的活动导致土壤氮元素丧失,没它更好
hzz5941年前1
玫瑰花末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85%
D
在生态系统中,伴随着碳循环进行的是( ) A.氮循环 B.水循环 C.能量
在生态系统中,伴随着碳循环进行的是()
A.氮循环 B.水循环
C.能量流动 D.能量循环
jinci1年前1
zuo-er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100%
C

生态系统中,碳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存在的,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可知,伴随着碳循环进行的是能量的流动。
以下关于生态系统氮循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土壤中的氨气经过硝化
以下关于生态系统氮循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土壤中的氨气经过硝化细菌的作用,最终可以转化成硝酸
B.土壤中的反硝化细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将硝酸盐转化成氮气
C.生物固氮是固氮作用的主要途径
D.大气中的氮气必须通过固氮作用才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
3147731061年前1
wyqzm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B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 A.释放二氧化碳 B.分解有机物 C.促进氮的循环 D.促进碳、氮循环
孜孜泱泱1年前1
zgbaojianpin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78.3%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故选:D
(6分)氨气是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6分)氨气是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如图是N 2 与H 2 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示意图,则该反应生成液态氨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若由N 2 和H 2 合成1molNH 3 时可放出46.2kJ/mol的热量。从手册上查出N≡N键的键能是948.9kJ/mol,H-H键的键能是436. 0kJ/mol,则N-H键的键能是________ kJ/mol。
mwanglei1年前1
heiren4300 共回答了9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共6分)
(1)N2(g) +3H2(g) 2NH3(l) △H="-2(b+c-a)" kJ/mol(3分)
(2)383.85 (3分)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A. 释放二氧化碳B. 分解有机物C. 促进氮的循环D. 促进碳、氮循环
yanghua1691年前2
lenrance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76.5%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在生态平衡中重要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据此解答.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点: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考点点评: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对生物固氮的叙述正误的是氮循环是指含氮有机物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往返过程O2不足的情况下土壤中一些细菌可以将硝酸盐
对生物固氮的叙述正误的是
氮循环是指含氮有机物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往返过程
O2不足的情况下土壤中一些细菌可以将硝酸盐最终转化成氨
庾不信1年前2
haodawan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92.3%
第一句:氮循环是指含氮有机物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往返过程
  答:错误.氮循环是指氮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往返过程;
第二句:O2不足的情况下土壤中一些细菌可以将硝酸盐最终转化成氨.
  答:错误.O2不足的情况下土壤中一些细菌可以将硝酸盐最终转化成氮气.
(2006•烟台模拟)如图是自然界氮循环示意图.对图中氮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2006•烟台模拟)如图是自然界氮循环示意图.对图中氮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完成①过程的生物细胞结构无核膜,可遗传的变异一般来源于基因突变
B.人体细胞通过⑦过程不可能产生的氨基酸有8种
C.不能独立完成⑧的生物遗传物质是RNA
D.疏松土壤对完成②和④过程的影响分别是抑制、促进
武陵山人1年前1
no_future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2.4%
解题思路:大气中的N2经固氮微生物的固氮、闪电固氮及工业固氮,使N2转化为NH3,NH3在硝化细菌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硝酸盐,然后被植物吸收用来合成蛋白质等有机物.通过动物捕食、消化吸收后同化为动物体的成分.动物遗体、排泄物及植物残枝中的含氮化合物又通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转化为无机物回到无机环境,当土壤中的氧气不足时,反硝化细菌活动加强,使硝酸盐转化为氨,进一步转化为N2,回到大气中,实现了氮的循环.

A、完成①过程的生物为固氮微生物(如根瘤菌),其细胞结构无核膜,可遗传的变异一般来源于基因突变,A正确;
B、⑦过程为转氨基作用,在人体细胞内通过⑦过程产生的非必需氨基酸有12种,还有8种必需氨基酸不能通过此过程合成,B正确;
C、不能独立完成⑧的生物是病毒,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C错误;
D、②和④分别是反硝化作用和硝化作用,分别在厌氧和有氧条件下进行,所以疏松土壤对完成②和④过程的影响分别是抑制、促进,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生态系统的功能.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图为自然界中氮循环的示意图.请回答:
如图为自然界中氮循环的示意图.请回答:

(1)上述转化中属于“氮的固定”的是______(填序号).
(2)铵盐是农业上常用的化肥.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2NH4Cl
.
CaCl2+2NH3↑+2H2O
Ca(OH)2+2NH4Cl
.
CaCl2+2NH3↑+2H2O
,实验室可以用______试纸检验氨气.
(3)人类的某些活动也参与了自然界中氮的循环.上图③是工业制取硝酸的重要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若要尽可能多地使反应中的NO2被水吸收,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
ppppy471年前1
愚人小凡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解题思路:(1)依据氮的固定是游离态氮元素变化为化合态分析;
(2)实验室制备氨气是利用氢氧化钙固体和氯化铵固体加热反应生成,氨气是碱性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3)③反应是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依据元素化合价变化计算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尽可能多地使反应中的NO2被水吸收需要通入氧气可以使二氧化氮全部被水吸收.

(1)转化关系中大气中的氮气通过雷电作用生成一氧化氮,实现单质变化为化合物,属于氮的固定,大气中的氮气被豆科类植物根瘤菌吸收变化为铵盐或氨气,实现单质变化为化合物,属于氮的固定;
故答案为:①⑥;
(2)实验室制备氨气是利用氢氧化钙固体和氯化铵固体加热反应生成,反应水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NH4Cl


.
CaCl2+2NH3↑+2H2O,氨气是碱性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实验室中利用此性质检验氨气的存在;
故答案为:Ca(OH)2+2NH4Cl


.
CaCl2+2NH3↑+2H2O;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3)③反应是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
依据元素化合价变化计算,二氧化氮中氮元素化合价+4价变化为+5价做还原剂,变化为+2价做氧化剂,所以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尽可能多地使反应中的NO2被水吸收需要通入氧气可以使二氧化氮全部被水吸收,发生4NO2+O2+2H2O=4HNO3
故答案为:3NO2+H2O=2HNO3+NO;1:2;在反应过程中不断通入氧气.

点评:
本题考点: 含氮物质的综合应用.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含氮化合物转化关系分析和物质性质的理解应用,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

以下是氮循环的一部分:(1)通常状况下,氮气的颜色是______;(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3)NO2易
以下是氮循环的一部分:

(1)通常状况下,氮气的颜色是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NO2易溶于水,并和水发生化学反应.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
(4)化合物A的化学式是______;
(5)治理汽车尾气的一种方法是用催化剂使NO与CO发生反应:2NO+2CO=2CO2+N2.当生成1mol N2时,被还原的NO为______ mol.
lovelynn1年前1
枫迷天下fly 共回答了10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解题思路:(1)氮气是无色气体;
(2)一氧化氮和氧气化合为二氧化氮;
(3)化合价降低元素所在的反应物是氧化剂;
(4)二氧化氮可以和水之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5)反应2NO+2CO=2CO2+N2中,NO是氧化剂,被还原.

(1)氮气是无色气体,故答案为:无色;
(2)一氧化氮和氧气化合为二氧化氮,反应为:2NO+O2=2NO2,故答案为:2NO+O2=2NO2
(3)二氧化氮可以和水之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3NO2+H2O=2HNO3+NO,化合价降低N元素所在的反应物NO2是氧化剂,故答案为:NO2
(4)二氧化氮可以和水之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即3NO2+H2O=2HNO3+NO,化合物A的化学式是HNO3,故答案为:HNO3
(5)反应2NO+2CO=2CO2+N2中,NO是氧化剂,被还原,生成氮气1mol,被还原的NO为2mol,故答案为:2.

点评:
本题考点: 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考点点评: 本题涉及氨氮物质的性质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知识,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氮循环有何重要意义?
joyfingers1年前2
骑士332 共回答了11个问题 | 采纳率90.9%
简述水分在细菌细胞中的主要功能.
参与氮循环的生物有哪些请问在生物体内有机氨的合成、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中都有哪些生物参与完成?
龟仙霸的爷爷1年前1
wazl1314 共回答了26个问题 | 采纳率80.8%
氨化作用指含氮有机物经微生物的分解而产生氨的作用,如芽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荧光假单胞菌等好氧菌和一些厌氧菌都有这种能力
硝化作用主要是硝化细菌参与
反硝化作用又称脱氮作用,如地衣芽孢杆菌、脱氮副球菌等一些微生物都有这种能力
有机氨的合成几乎所有的绿色植物、多数真菌和部分原核生物都能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