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中既望是什么意思

沉水微澜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kuoge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6.7%
一月内的有些天有特定的称呼,十六称既望
“望”即“望日”,指阴历每月十五.“既”表示达到的状态(例如,易经中的“既济”)
既望就是农历十六日.表示满月后一天.
1年前

相关推荐

"天启壬戌秋日"的戌什么意思?
lilacbbl1年前2
lcfyggf 共回答了11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手法.
天启,是某个君王的年号.
查百科后的信息是:
天启年号时间段:1621年 - 1627年,为明朝皇帝明熹宗(朱由校)的年号.
壬戌,是六十甲子纪年法,前面的壬是天干,后面的戌是地支,六十年一个循环.
查百科后的信息是:
明熹宗朱由校 天启二年 公元 1622年 壬戌年
秋日,是这一年的秋天.
"天启壬戌秋日"的戌什么意思?>
公元 1622 年秋天
如果觉得满意的话,请选一下那个【满意】哦.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壬戌之秋,七月既 望 望 美人兮天一方 B.然后知 是 山之特立 是 岁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壬戌之秋,七月既 美人兮天一方
B.然后知 山之特立 岁,元和四年也
C.孔子 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
D.方其破荆州, 江陵,顺流而东也。上食埃土, 饮黄泉
yy吃肉我能喝汤吗1年前1
孟浪CD 共回答了11个问题 | 采纳率100%
B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对下列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浩浩 乎如冯虚御风——浩浩:水势很大
b. 渺渺 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渺渺:悠远的样子
c.余音 袅袅 ,不绝如缕——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扬
d.山川相繆,郁乎 苍苍 ——苍苍:(草木等)深绿色
2.下列划线字的用法和意义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窈窕之章——歌:名词用作动词,歌吟。
b. 幽壑之潜蛟——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c. 鱼虾而友麋鹿——侣: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为伴侣。
d.寄 蜉蝣 于天地——蜉蝣:名词作状语,像蜉蝣那样。
3.句中“而”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b.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c.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d.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4.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是
[ ]
例句:何为其然也?
a.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b.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c.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d.而今安在哉?
5.《赤壁赋》中对于水和月作了反复的描写,对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因为文章写的是一次夜游赤壁的经历,作为记游写景的文章,必须要写当时当地之景,水和月就是赤壁这个地方的特有景物,所以反复描写。
b.以景抒情,融情入景。开篇写水的澄澈和月的皎洁与多情,以及全景的迷离浩瀚,是为了表现作者此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的游江之乐。
c.第二段“击空明兮溯流光”的诗句,是就《月出》之诗生发而来的,由月而美人,由美人而***理想。表现了作者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政事的关切。
d.第三段“客”借夜游赤壁所见的长江、明月的无穷,与英雄人物与英雄业绩的易逝,生发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与“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幻想。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主兔兔1年前1
日的斗是你1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100%
1.A
2.C
3.C
4.D
5.A
6.(1)这不是(当年)曹操被周郎打败的地方吗?当曹操夺取荆州,攻占江陵,顺长江东下的时候
  (2)本来是一位盖世英雄,然而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捕鱼砍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
英语翻译1.觉今是而昨非的是2唯命是从的是3外与天际,事望如一的望4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的望5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的望指
英语翻译
1.觉今是而昨非的是
2唯命是从的是
3外与天际,事望如一的望
4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的望
5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的望
指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并解释
(1)名作动①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
②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2)名作状①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
②箕踞而遨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是岁,元和四年也
(2)倒装句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3)省略句 因坐法华西亭
来混分的就不用解答了
guestbone1年前1
nanjing9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1、对的.在这里指的是现在的日子才是理想中的日子2、“是”是代词,复指“命”,在本局中和“命”指的是一个东西,就是命令3、远看,眺望.四周眺望的景致都是一样的.4、指的是每月的农历十五,但“既往”连用指的是每月的...
"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是什么意思?
"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是什么意思?
核舟记中的!
宝宝与狼1年前3
锁住的回忆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0%
天启壬戌年,就是一六二二年.天启,明熹宗年号.秋日就是秋季.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常熟人姓王名毅字叔的.虞山,现在江苏省常熟县西北,这里用来代替常熟.过去文人常常用自己家乡的名胜代替自己的籍贯.叔远甫就是“字叔远”的意思.甫,古代加在男子名字后面的美称.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写道:“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其中,“既望”指的是??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写道:“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其中,“既望”指的是??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写道:“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其中,“既望”指的是?
sibolu1年前1
天崖卧龙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87.5%
十六或十七
下面文化常识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壬戌之秋”,句中“壬戌”是古
下面文化常识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壬戌之秋”,句中“壬戌”是古代纪年法的壬戌年,文中指宋神宗元丰五年。
B.“七月既望”中的“既”,是“过了”的意思;“望”是每月十五日,“既望”指已经过嘹望日,即到了十六日。
C.“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是“斗宿”和“牛宿”两个星宿名。
D.“灌水之阳有溪焉”中的“阳”是指河水的北岸。
dong_dongwang1年前1
frog57031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1.3%
B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之字的用法“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中之字的用法和意义
0橙子01年前1
wuchuang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100%
1922年 壬戌 24岁是年,作北魏《张玄墓志》集联,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凡数十联.那年的意思吗?
得分刀法1年前3
zhengwesheng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1.3%
这一年的意思~ 是指代上文提到过的年份
赤壁赋(节选)苏 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赤壁赋(节选)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纵一苇之所如如:往,去 b.倚歌而和之和:同声相应,唱和
c.举匏樽以相属属:嘱托 d.吾与子之所共适适:享有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舞幽壑之 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箫声)能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孤舟上的寡妇啜泣。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这不是曹孟德围困周瑜的地方吗?
c.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哀叹我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
d.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
小题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虽然身处逆境,但是并不消沉,所以昂扬奋发、积极进取成为本文的感情主调,这源于作者深厚的学养,开阔的思想,豪迈的胸襟,洒脱的气度。
b.文章先由清风明月之美写玩赏之乐,再以主客问答写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寻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
c.作者以赤壁之游为依托,将理论的反复申述与感情的变化及文章的层次结构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实现了哲理和诗情的高度融合。
d.本文是一篇用文赋这种形成于宋代的赋体写成的游记,它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律赋在声律字句方面的限制,具有了散文伸缩自如、挥写***的特征。
famyhjp1年前1
6_ee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小题1:C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A


小题1:【属:这里是劝酒的意思】
小题1:两句中的虽皆为连词,“即使”的意思。【A“何为”句中的“然”是代词,“这样”的意思,“然力”句 中的“然”是连词,“然而”的意思。B“此非”句中的“乎”是语气助词,“吗”的意思,“生乎”句中的“乎”是介词,通“于”。C“方其”句中的“其”是代 词,“他”的意思,“距其”句中的其是代词,“它的”的意思。】
小题1:略
小题1:【昂扬奋发、积极进取不是本 文的感情主调】
【赤壁赋】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这几句从全文看,有什么作用?
【赤壁赋】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这几句从全文看,有什么作用?
哪些句子描绘“七月既望”之夜怎样的赤壁景色?这样的景色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
2.第2自然段.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描写箫声的?
遗忘的年代1年前1
碧海潮音 共回答了11个问题 | 采纳率90.9%
百度知道 > 文化/艺术 > 文学
有文采的各路各路高手向你们征求一个活动主题语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对下列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浩浩 乎如冯虚御风——浩浩:水势很大
b. 渺渺 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渺渺:悠远的样子
c.余音 袅袅 ,不绝如缕——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扬
d.山川相繆,郁乎 苍苍 ——苍苍:(草木等)深绿色
2.下列划线字的用法和意义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窈窕之章——歌:名词用作动词,歌吟。
b. 幽壑之潜蛟——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c. 鱼虾而友麋鹿——侣: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为伴侣。
d.寄 蜉蝣 于天地——蜉蝣:名词作状语,像蜉蝣那样。
3.句中“而”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b.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c.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d.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4.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是
[ ]
例句:何为其然也?
a.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b.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c.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d.而今安在哉?
5.《赤壁赋》中对于水和月作了反复的描写,对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因为文章写的是一次夜游赤壁的经历,作为记游写景的文章,必须要写当时当地之景,水和月就是赤壁这个地方的特有景物,所以反复描写。
b.以景抒情,融情入景。开篇写水的澄澈和月的皎洁与多情,以及全景的迷离浩瀚,是为了表现作者此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的游江之乐。
c.第二段“击空明兮溯流光”的诗句,是就《月出》之诗生发而来的,由月而美人,由美人而***理想。表现了作者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政事的关切。
d.第三段“客”借夜游赤壁所见的长江、明月的无穷,与英雄人物与英雄业绩的易逝,生发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与“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幻想。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d60180261年前1
PC蛋蛋号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1.A
2.C
3.C
4.D
5.A
6.(1)这不是(当年)曹操被周郎打败的地方吗?当曹操夺取荆州,攻占江陵,顺长江东下的时候。
  (2)本来是一位盖世英雄,然而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捕鱼砍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
《赤壁赋》最后两段式什么意思?开头是“壬戌*年,七月既望.”刚学的没懂.
张赛玉1年前1
tiancai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100%
第4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客曾“羡长江之无穷”,愿“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即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又何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呢!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那么什么为我们所有呢?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我们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此情此景乃缘于李白的《襄阳歌》:“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进而深化之.
第5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壬戌,古代历法中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壬戌,古代历法中的干支纪年法。既望,农历十六。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B.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明白畅达、汪洋恣肆,其词豪迈奔放,开豪放派一代词风。
C.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期间,曾两次游览三国魏吴大战的赤壁,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D.作者以主 客问答的形式,在借景抒情的同时,抒发了关于人生的感叹。一方面他感叹人生苦短,现实苦闷;另一方面, 又能从苦闷中摆脱出来,表现了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zzmszx1年前1
尚家军323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1.8%
C
适合朗诵的背景音乐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适合朗诵的背景音乐
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中原大木1年前1
dw5ef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72.7%
古琴曲【鸥鹭忘机】、【平沙落雁】、【长河吟】.古筝曲【渔舟唱晚】、【云水禅心】、【高山流水】、【汉宫秋月】.如果要节奏稍快的、更流畅点的那就选择《碧海潮生曲》或者常静《呼吸》.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壬戌清明作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壬戌清明作
屈大均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 已春深。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 情自古今。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注] 屈大均,文学家,史学家。早年参加抗清斗争 ,后退隐不仕。其地位与顾炎武、吴嘉纪比肩。屈大均一生跋涉山川,结交前明遗民志士抗清,冀求复明。
  本诗的颔联和尾联表现出了怎样的语言风格?请任选一联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amsara12341年前1
御剑仙飞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答案:含蓄委婉(或:深沉蕴藉)。颔联:作者用垂泪的“落花”比喻受打击 的抗清志士,用得意的“啼鸟”来比喻为清廷卖力帮腔的小人,含蓄地表达了深沉悲怆的情怀。或尾联:“龙蛇四海归无所”,比喻反清志士们因为大业难成而找不到自己的归宿;“寒食年年怆客心”,指包括自己在内的前明遗民志士在每年寒食节的时候都会产生悲怆之情,反清无望的幽愤之情表达得深沉蕴藉。(意对即可)
苏轼《赤壁赋》中说的“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中的“既望”到底是十六,还是十七?(王力说是十七,林语堂说
苏轼《赤壁赋》中说的“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中的“既望”到底是十六,还是十七?(王力说是十七,林语堂说
王力说是十七,林语堂说是十六.问题关键是夏历七月究竟是大月还是小月.知道的请告知,
天王其1年前1
sunfeng2003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82.6%
高一教材中的注解是这样写的:农历望日之后的第二天,即农历十六日.望,农历每月十五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核舟记》中“天启壬戌秋日”的“壬戌”是什么意思
1801831231年前1
qdlym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85.7%
壬戌年
壬戌 什么意思
jyffrank1年前1
卧轨未果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68.4%
只有一个壬戌是没办法解释它的意思的.壬是十天干里的一个,戌是十二地支里的一个,古人用天干地支交替组合变化表示时间.也用此测生辰八字,但需要四组.单独一组没有意义.楼主应说的详细些,我才能知道您想知道什么.
帮忙翻译一下!谢谢了!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帮忙翻译一下!谢谢了!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字翻译:徐,月出于东山之上的于,既望,御风的御
二泉老驴1年前2
刘放北 共回答了7个问题 | 采纳率71.4%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颂《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蒙蒙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任凭水船儿自由漂流,浮动在那茫茫无边的江面上.江在旷远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象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果的神仙.
壬戌是什么纪年法
更觉璀璨1年前1
bailywhn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干支记年法 起于上古黄帝时期
辨析下列多义词的不同意思望 A.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B.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C.都督阎公之雅望D.壬戌之秋,
辨析下列多义词的不同意思
望 A.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B.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C.都督阎公之雅望
D.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雪色梦痕1年前1
dhkf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A;眺望B盼望C名望D阴历15日
课内阅读。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
课内阅读。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酒 客——通“嘱”,劝人饮酒
B. 白露 横江——白茫茫的水气
C. 幽壑之潜蛟——使……起舞
D.不知东方之既 ——白色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不知其所止——自其不变者 观之
B.月出于东山 上——哀吾生 须臾
C.徘徊 斗牛之间——托遗响 悲风
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 ——而又何羡
3.对第三段文字的理解和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来写。主客问答是赋的传统手法,一般来说,作者往往借客人的话从反面引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B.客人因见月出东山的景象,并看到这里的地理形势,从而联想起曹操的诗句和业绩,生出积极用世的念头。
C.客人又联想到主客双方的现实处境,深感个人在天地间的渺小和短暂,思想颇为消沉。
D.这段文字将情、景、理有机结合,实质上是苏轼贬谪生活中苦闷心绪的流露,但从全文来看,苏轼并没有沉浸在这种苦闷之中。
4.翻译下列句子。
(1)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赵歆1年前1
ss天使暗黑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0.9%
1.D
2.A
3.B
4.(1)不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来,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
  (2)何况我和你在江洲之上捕鱼打柴,与鱼虾结伴,和麋鹿做朋友,驾着一只苇叶般的小船,举起匏樽互相劝饮。(意对即可)
①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

①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②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小题1:选段①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小题2:选段②里作者阐发了怎样的人生感悟?(6分)
小题3:翻译下面这个句子。(省略号处不译)(5分)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天平无心1年前1
ff的火花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8.2%
小题1:作者“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就好像在太空中乘风飞行,悠悠忽忽地离开人世,超然独立;又像长了翅膀飞升入仙境一样。 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 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 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 这是本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划线处各1分,若答“自由自在”“超然独立”“洒脱自在”等亦可给分。)
小题2:作者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1分)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静止;(1分)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能永久存在。(1分)人用不着羡慕无尽的江水,不必哀叹人生短促,(1分)应该尽情地享受大自然赐予的美好的一切,(1分)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1分)
小题3:正当他攻破荆州,打下江陵,顺流向东进发时,……本来就是一代英雄啊,但他现在在哪里呢?(“方”,“下”,“东”,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各1分)


小题1:

点评:首先要弄清选项中的“观点态度”所指的具体对象、文句范围。就是要看选项中列举的作者观点态度是针对哪一个人物、哪一桩事件的,具体在文中表现为一个语句还是一个物,一件事、一个文段,还是涉及全文。
小题3:
试题分析:注意得分点: “方”:正当;“下”名词活用作动词,攻下;“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固一世之雄也”判断句,“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各1分。
点评:翻译一般要求直译,每个词语是什么意思,都要有所体现,还要考虑句式的特点,有的还要调整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有的语气要体现出来,翻译出来的句子要简明通顺。
“天启壬戌秋日”一句中“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的年号,壬戌用的是什么纪年
mq_07271年前1
我爱黑泡泡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3.3%
古代传统的天干地支纪年法.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一个循环的第59年称“壬戌年”.
壬戌的读音
从没有人是清白的1年前1
波波猪猪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6.4%
读rén和xū.前一个字是天干的第九位,后一个字是地支的第十一位.古代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组合成六十花甲来纪年,称为干支纪年法,壬戌年,就是这种纪年法中的一个年头,每六十年就会再次出现这个干支表达的年数.
下列各组词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壬戌之秋,七月即望,苏子
下列各组词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壬戌之秋,七月即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B.扣弦而歌……击空明兮朔流光……望美人兮天一方。
C.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D.“月明星稀,鸟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crazyku1年前1
布丁纶纶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6.7%
B
“壬戌之秋”知道壬戌如何大致估算现代年份?
xylixin1年前1
仍是不快乐的1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干支的一个循环(六十甲子)壬戌是第五十九个其后是癸亥再后是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写不下了,今年是庚寅年甲子的第二十七位
天启壬戌秋日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中天启是指皇帝的什么?
天启壬戌秋日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中天启是指皇帝的什么?
是初二的内容
忘了叫什么1年前4
zixinfeixiang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年号
天启(明熹宗)
天启(1621年 - 1627年),为明朝皇帝明熹宗朱由校的年号.
麻烦老师解答:  壬戌之秋,七月既
麻烦老师解答:  壬戌之秋,七月既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知,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1.对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击空明兮 流光——溯:逆水而上
B. 歌而和之——倚:循、按
C.方其破荆州, 江陵——下:攻下
D.横槊 诗——赋:一种文体
2.下列划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苏子愀 ——何以其
B.侣鱼虾 友麋鹿—— 今安在哉
C.渺沧海 一粟——此非曹孟德 诗乎
D.此非孟德之困 周郎者乎——寄蜉蝣 天地
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望 美人 兮天一方
B.楚人一炬, 可怜 焦土
C. 白露 横江
D.苏子愀然, 正襟危坐
4.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而今安在哉
C.月出于东山之上
D.知不可乎骤得
5.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表现了他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B.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外貌之下,这是本文一个显著的特点.
C.全文不论是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
D.就情感线索而言,文章表现出作者“悲-乐-悲”的情感变化.
poolbali1年前1
绝岭听风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1、D
2、C
3、D
4、C
5、D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4题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4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知,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击空明兮溯流光溯:逆水而上
B.倚歌而和之倚:循、按
C.方其破荆州,下江陵下:攻下
D.横槊赋诗赋:一种文体
小题2: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苏子愀然何以其然也
B.侣鱼虾而友麋鹿而今安在哉
C.渺沧海之一粟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寄蜉蝣于天地
小题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望美人兮天一方
B.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C.白露横江
D.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小题4: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表现了他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B.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外貌之下,这是本文一个显著的特点。
C.全文不论是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
D.就情感线索而言,文章表现出作者“悲—乐—悲”的情感变化。
madaia1年前1
句2006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D
小题4:D


小题1:D(“赋”动词,写作,在此引申为“吟唱”)
小题2:C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的”.(A形容词词尾/代词,这样;B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D介词,被/介词,在)
小题3:无
小题4:D本文情感线索是“乐—悲—乐”。
参考译文: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氏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赞美)明月的诗句,吟唱婉转优美的乐曲。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盘桓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听任小船飘流到各处,凌于苍茫的万顷江面之上。乘着轻风(在江面上)无所不至,并不知到哪里才会停栖,感觉身轻得似要离开尘世飘飞而去,有如道家羽化成仙。
于是喝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舷,应声高歌。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呵香兰船桨,迎击空明的粼波,逆着流水的泛光。我的心怀悠远,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同伴吹起洞箫,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有如怨怼有如倾慕,既象啜泣也象低诉,余音在江上回荡,丝丝缕缕缭绕不绝。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孀妇为之饮泣。
苏氏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同伴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同伴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东可以望到夏口,向西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在江边持酒而饮,横转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打渔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象沧海中的一粒栗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与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苏氏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流逝的就象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象这月,终究又何尝盈亏。可见,从事物变易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大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
于是同伴喜笑颜开,更换杯盏重新饮酒。菜肴果品都被吃个精光,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凌乱。(苏子与同伴)在船里互相枕着睡去,不知不觉天边已经露出鱼肚白。
赤壁赋中的古今异义壬戌是宋神宗元丰五年,也就是1082年.那么1086年是干支纪年的()年
qxx11151年前1
讨厌淘宝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8.2%
1082年是壬戌年,则1086年是丙寅年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壬戌清明作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壬戌清明作
屈大均 [注]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
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注]屈大均:文学家,史学家。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退隐不仕。其地位与顾炎武、吴嘉纪比肩。屈大均一生跋涉山川,结交前明遗民志士抗清,冀此复明。
(1)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突出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的颔联和尾联表现出了怎样的语言风格?请任选一联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96246181年前1
飘扬07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6.7%
(1)主要抒发了作者反清无望的幽愤和悲怆。融情于景(或:比喻、对比)。
(2)含蓄委婉(或:深沉蕴藉)。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床:卧具 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阳:山的南面 C.壬戌之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床:卧具
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阳:山的南面
C.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壬戌:干支纪年
D.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左迁:贬官,降职
烟_云1年前1
guhongwei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A

(床:坐具。)
求老师解答:课内阅读.  壬 课内阅读.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
求老师解答:课内阅读.  壬
课内阅读.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酒 客——通“嘱”,劝人饮酒
B. 白露 横江——白茫茫的水气
C. 幽壑之潜蛟——使……起舞
D.不知东方之既 ——白色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不知其所止——自其不变者 观之
B.月出于东山 上——哀吾生 须臾
C.徘徊 斗牛之间——托遗响 悲风
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 ——而又何羡
3.对第三段文字的理解和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来写.主客问答是赋的传统手法,一般来说,作者往往借客人的话从反面引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B.客人因见月出东山的景象,并看到这里的地理形势,从而联想起曹操的诗句和业绩,生出积极用世的念头.
C.客人又联想到主客双方的现实处境,深感个人在天地间的渺小和短暂,思想颇为消沉.
D.这段文字将情、景、理有机结合,实质上是苏轼贬谪生活中苦闷心绪的流露,但从全文来看,苏轼并没有沉浸在这种苦闷之中.
4.翻译下列句子.
(1)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晓风-残月1年前1
yilingp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1.D
2.A
3.B
4.(1)不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来,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
  (2)何况我和你在江洲之上捕鱼打柴,与鱼虾结伴,和麋鹿做朋友,驾着一只苇叶般的小船,举起匏樽互相劝饮.(意对即可)
赤壁赋 回答以下问题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赤壁赋 回答以下问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1.苏子和客人是在何时何地泛舟的?
2.选段主要是从哪几方面来写景的?这些景物的描写对泛舟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3.作者和客人泛舟在赤壁之下的江上,在明月光下朗诵着“窈窕”的美诗,欣赏着“白露横接,水光接天”的胜景,有一种怎样感觉?
译文就不用了,只要帮我回答一下这几个问题就行了,我会加分的。
我是首富1年前2
cbm125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85.7%
1 七月中旬 在黄州赤壁
2
江面(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天边(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视觉(清风徐来)
感觉 (水波不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写出泛舟时所看到的美景 表现泛舟的轻松心情
景色如此美丽 泛舟成为一种享受
3 轻松自由 超凡脱俗 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