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是谁说的

蜜雪敏儿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流水响叮咚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100%
梁启超《变法通议》
1年前

相关推荐

在《时务报》上大声疾呼“变者,天下公理也”的维新派人物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文廷式
vivico771年前2
正反教材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应该是梁启超.梁启超作为著名的主编,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其他几位好像没有在时务报上写过什么有名的文章.
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的盖意思 2、填然鼓之的之的意思
liangwudi1年前1
SaRaPhim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91.7%
1、盖:本来、原来的意思.
2、“填然鼓之”:“填”是鼓声,“鼓”是不及物动词,敲鼓.既然是不及物动词,后面的“之”就不是代词,只能是衬音助词,起补足音节的作用.
英语翻译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
英语翻译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doocoomoo1年前3
文鬼 共回答了26个问题 | 采纳率88.5%
你们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吗?(江水)总是不停地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要是从它们变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间的一切事物,甚至不到一眨眼的工夫就发生了变化;要是从它们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存的,又何必羡慕它们呢?再说,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人,假如不是为我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得到.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了才成其为声音,眼睛看到了才成其为颜色,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能够同你们共享.
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跪求本文中心句!
l_emon1年前1
物质女孩儿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4.2%
这段话节选自《孙子 军争篇》,它的中心句是: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这句话中的“以”是什么用法和意义?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这句话中的“以”是什么用法和意义?
还有第三者,第四者吗?
二楼比较有道理,但是一楼也不一定错
shelley21年前2
匿名隐士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94.1%
◎ 古同“已”◎ 止
提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变者古今之公理也”的人是谁?\x05\x05\x05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
提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变者古今之公理也”的人是谁?x05x05x05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文延武
c11wan1年前1
快乐依旧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5.7%
B 梁启超《〈变法通议〉自序》,
求关于《赤壁赋》中的解释赤壁赋中“盖将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一句话具
求关于《赤壁赋》中的解释
赤壁赋中“盖将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一句话具体怎么解释啊?
steven_hl761年前4
maohongqing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容不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我们又羡慕什么呢?
这句话包含了动静的辩证主义观点.
《前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来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也曾不
《前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来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也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请回答:
①概括作用在这段话中所表达的哲理。
②作者说理采用了什么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③作者阐发这个哲理的目的是什么?
谢谢哦!
我直接要答案,不要tip...谢谢!
微云衰草1年前8
小泥巴1212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94.1%
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客曾“羡长江之无穷”,愿“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即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又何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呢!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
盖在古文中有多少解释?1发语词,大概(盖余所至)和2语气词,表示假设语气(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有什么区别?能再清楚点说吗
盖在古文中有多少解释?
1发语词,大概(盖余所至)和2语气词,表示假设语气(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有什么区别?
能再清楚点说吗?
龙芯鹰爪1年前2
金运通网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gài
①用草编的覆盖物.【引】器物的盖子.《项脊轩志》:“庭有枇把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矣.”【又】特指车盖,遮阳避雨的用具.《信陵君窃符救赵》:“平原君使者冠~相属于魏.”《两小儿辩日》:“日初出大如车~.” ②遮盖;掩盖.《孔雀东南飞》:“枝枝相覆~,叶叶相交通.”《敕勒川》:“天似穹庐,四野.”③胜过;超过.《垓下之战》:“力拔山兮气~世.”《赤壁之战》:“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世,众士仰慕.”④表下而说的话带推测性,用在句首,相当于“推想”、“大概”.《游褒禅山记》: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⑤大概;大约.用在句中,表示推测、推断.《谏太宗十思疏》:“善始者实繁,克终者~寡.”《与妻书》:“吾之意~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⑥连接上句或上一段,表示解说原由.相当于“本来”、 “原来”.《出师表》:“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六国论》:失强援,不能独完.”⑦用于句首,表示要发表议论.《答司马谏议书》: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

通“盍”.①何;怎么.《庖丁解牛》:“技~至此乎?”②兼词,何不.《齐桓晋文之事》:亦反其本矣.”
前赤壁赋中“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是什么意思
前赤壁赋中“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是什么意思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意思!
loomy1211xu1年前1
验证码911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如果从那变化的一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那不变的一面看,纳闷事物和我们都是无穷无尽的.
翻译文言文,语文考试,文学知识1、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翻译文言文,语文考试,文学知识
1、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2、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曵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3、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绝望季节1年前1
蝶舞芳菲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苏轼说:“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不断流逝的就像这江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但是最终并没有增加或减少。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吧。战鼓咚咚敲响,枪尖刀锋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可以吗?王回答说,不可以,他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可是这也同样是逃跑呀!”
即使有美味的食物,(如果)不吃(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很好的道理,(如果)不学习(它),就不了解它的好处。 因此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认识到了自己知识的不足,然后才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了自己对有些知识还理解不通,然后才能自己努力。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应怎么读?
lichunniansun1年前1
寒蕊儿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zēng,根据“曾”在这里是表示前后相承的关系,所以断定它是副词,相当于“就”,因此该字在这里读“zēng”
英语翻译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的。我是这样理解的,苏
英语翻译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的。我是这样理解的,苏轼想说的是尽管时光流逝飞快,世界万物都在发生着变化,但是所经历过的,所创建的功绩是不会变的。所以他宽慰他的客人也同时宽慰自己,让他们用不变的角度来看待时光。
阎冉4231年前3
阳光小青年儿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78.9%
如楼主所说,苏轼所说“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只是在宽慰自己和友人,而真正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自其变者而观之”,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万事万物都是在不停变化的,要用变化的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这就是它的哲理,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有发展和变化的思想.
楼主,打字好辛苦~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 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 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 子之所共适.”
苏子为何会有旷达的胸怀?
三星键盘1年前1
菲gg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66.7%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英语翻译    嗟乎!吾感天地之广大,岁月之蹉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
英语翻译
    嗟乎!吾感天地之广大,岁月之蹉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穷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物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人生之事变幻无穷,如缥缈之烟波,时有时无,若隐若现.参天地兮,得生命之规律,万事皆顺自然之理,应天地之道.望诸君亦能得己之道,顺之以理,乐福天命复奚疑?
  小子不才,中州人士也.姓罹,字天烬,生于农历丙子年,于世虚度十六春秋是也.吾之双亲,操劳半世,身体康健,家之大幸.吾乃家中独子,性温和.幽默,娴静少言,诚以待人,虽貌不及徐公,才不及孔明.然好读国学,尤好运动.吾性情中人者,为人谨慎,喜交天下才俊佳人也.
    吾自幼长于城市,六岁入学堂(小学),敏而好学,是为父母先生之喜好.年十二有余(初中),嗜文,常著文章以自娱,颇示己志.吾天生文采,挥笔泼墨,畅叙幽情,发自心声,投诸笔端,每每以众人围观为喜.后因散惰顽甚,未能熟读圣贤之书,以至学识浅薄,泯然众人也.哀哉!
eeyee20071年前2
gold129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苏轼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流逝的就象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象这月,终究又何尝盈亏.可见,从事物变易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大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于是同伴喜笑颜开,更换杯盏重新饮酒.菜肴和果品都被吃完,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凌乱.(苏子与同伴)在船里互相枕着垫着睡去,不知不觉天边已经显出白色(指天明了).
鉴赏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中的“曾”字读音是什么?
繁华未落尽1年前1
无助的小狗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81%
ceng,曾经的曾
大概意思是,如果用变化的观点来看,那么这世间的万事万物连一刻的静止不变动都不存在.
“曾”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可翻译为“竟然、连”.
理解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一瞬.
理解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一瞬.
清楚明白一点
丫子-a-xu1年前1
众神之弥撒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用现代文说就是,从事物变化的一面看,那么天地每一刻都在变化,旧有的天地连一刻也不能存在. 比如你去看自己,你自己这一刻和下一刻是一样的吗,从平常人的角度看,你还是你,这就是下一句,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但哲学上说,运动时绝对的,如果你单方面看运动的一面,那你就是时时在变化,你的皮肤细胞在不断坏死脱落,又不断生成.其他方面也是如此,所以 有哲学家说,我们永远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实际上是一种夸大运动的绝对性,忽视静止的相对性的看法.你可以去看一下哲学中运动和静止的理论,这是唯物一块的.
翻译: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八面虎1年前1
空无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此句应该为“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阵,此理变者也。”
(正正,整齐的样子,堂堂:形容阵容或力量壮大。)
“勿击堂堂之阵”,就是告诫人们不能去攻击队形严整、实力雄厚的阵列。
===这个句子的意思是:不要从中邀击旗帜整齐的敌人,不要攻击行阵盛大的敌人,这就是掌握[战略、战术]机动的方法。
有关前赤壁赋的问题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
有关前赤壁赋的问题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段落中,苏子以水月为例来“答客”时采用了哪两种视角?结合全文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客与苏子的辩论的.(请朋友帮忙回答下吧,我有急用谢谢拉)
running_sky1年前1
孤独云傲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0.9%
以动观变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以静观变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句子主要说明了 物与我皆无尽 这个道理
从全文看则说明了苏轼旷达的胸襟,抒发他自己的情感
英语翻译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
英语翻译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hnfneg1年前1
myall1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91.7%
我对客人说:"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水象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缺,但它终于没有消损和增长.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容不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我们又羡慕什么呢?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虽说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英文翻译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
英文翻译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用英语翻译
雪里火炎1年前1
海啸之仇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3.3%
白话:
水貌似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时缺,但始终并无减损和增益。要是从变的角度去看,天地万物,无时不在变;若以不变的角度去看,万物和我皆无穷尽,故此,又羡慕些什么呢?
英译:
Water is always on the run like this, but never lost in its course; the moon always waxes and wanes like that, but never out of its sphere. When viewed from a changing perspective, nothing in this universe can remain unchanged, even within a blink of an eye, but when looked at from an unchanging perspective, everything conserves itself, and so do we. Therefore, what’s in them to be admired?
《赤壁赋》中“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的“盖”字教材解释为表假设语气,那么“将”字作何解释?
短路的世界1年前1
kaikeikaikei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100%
“盖”用教材上的说法,表示假设语气,相当于“如果”,“将”作助词,无实意,不翻译.
但也有人认为“盖”是连词,是“因为”的意思,“将”才表示“如,若”的假设语气.
一般遵从教材的说法.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怎么翻译
美美1941年前2
zxpaini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从事物变易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
材料一: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材料二 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强,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材料一: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材料二 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强,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材料中的主张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
反映了什么政治要求?
材料一是谁的主张?
他属于那一政治派别?这一政治派别掀起了什么运动?
揭开这一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这一运动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品红楼话红楼1年前1
骄傲的兔子 共回答了26个问题 | 采纳率80.8%
背景:甲午战争中清国的战败;洋务运动的破产;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亡国危机.
政治要求:改革政治制度,进行维新变法.
材料一是梁启超的主张.
派别:维新派.
维新变法运动.
揭开序幕:公车上书.
英语翻译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这只要这一句的翻译,及相关
英语翻译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这只要这一句的翻译,及相关哲理.
回答字数应在300字以内!
炎黄子孙恩泽人类1年前1
koko1886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4.2%
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容不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我们又羡慕什么呢?
苏轼《前赤壁赋》苏轼的《前赤壁赋》中(盖将其变者而观之,则田地曾不能以一瞬)这句话中的盖应该怎么翻译我要问的是那个”盖”
苏轼《前赤壁赋》
苏轼的《前赤壁赋》中(盖将其变者而观之,则田地曾不能以一瞬)这句话中的盖应该怎么翻译
我要问的是那个”盖”字,而不是整句话的翻译
elf09221年前1
dd拉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6.7%
心情不豁达执着于假相的人看世间是沧海桑田,瞬息万变的.
盖:用作语气词.放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
变者,天下不变之公理也.有没有对应的英语谚语或者名言?或者翻译呢?
bplover1年前3
zeusman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87%
Reform is a universal axiom held eternally throughout the world.
1.reform,在梁启超笔下,尤指political reform(变法)
2.held eternal,可换为preserving for e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