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物块A叠放在长方体物块B上,B放于光滑水平面,A的质量为6Kg,B为2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素为0.2,一个力

力度322022-10-04 11:39:545条回答

长方体物块A叠放在长方体物块B上,B放于光滑水平面,A的质量为6Kg,B为2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素为0.2,一个力F作用于物块A,从0N开始逐渐增加至45N,请分析两物体运动过程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5条回复
redoudi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整体法和隔离法来分析:
首先我们可以想象一个过程,就是一开始F很小AB没有达到最大静摩擦(临界点),那么AB作为一个整体,在水平面上加速运动,且加速度随F线性增加,下面我们就来求解这个临界点:
AB间的最大静摩擦:f=μN=0.2*6*10=12N
也就是说不管怎么样,只要f到达最大静摩擦时,B就会做加速度一定的匀加速运动.我们可以求出此时B的加速度aB=6m/(s^2)
当A的加速度不能达到6m/(s^2)时,AB之间不会滑动,任是一个整体,那么AB间滑动时,要求F的最小值为:F-12=6*6,所以F=48N,而题中F最大只能达到45N,所以AB一直作为一个整体一起加速运动,加速度随F线性增加.
1年前
zz熊 共回答了10个问题 | 采纳率
先算动摩擦力。f=μmg=0.2*6*10=12N。
该摩擦力可以使物块B作加速度:a=f/m=12/2=6米/秒^2。
即加速度在小于6米/秒^2时,两物体是共同运动(没有相对移动)的。
F=45N时,加速度a=45/(6+2)=5.625,没有超过6。
因此,F从0N增加到45N时,两物体一起作加速运动,加速度为a=F/8。...
1年前
狄尔 共回答了50个问题 | 采纳率
开始木块之间没有滑动,加速度及速度均相同,加速度为F÷(6+2),所以B受的摩擦力为F÷(6+2)X2=0.25F,当这个摩擦力大于动摩擦力60x0.2=12N时开始出现滑动,这摩擦力不再增大,B的加速度也不再增大,而A的加速度为(F-12)/6,由于F只达到45N,所以滑动不会发生
1年前
wawajl 共回答了4个问题 | 采纳率
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0.2×6×10=12N A的最大加速度为a=f/m=2m/s^2 当A的加速度最大时 F=(mA+mB)a=16N 当F 大于16N时B所受的合外力大于A此时它们有相对滑动,当小于等于16时,他们相对静止
1年前
alk_sgr 共回答了10个问题 | 采纳率
AB共同以加速度a=F/(mA+mB)=F/8,加速运动。AB二者不会发生相对运动,因为要发生相对运动,力F必须大于(mA+mB)*(u*mA*g/mB)=8*(0.2*6*10/2)=48N。
1年前

相关推荐

如图2所示,甲、乙两个实心长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做法中有可能使两物体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
如图2所示,甲、乙两个实心长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做法中有可能使两物体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


答案是C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 麻烦ABCD都分析一下 不要复制网上的解析 我研究了好久都搞不懂
苹果来客1年前2
TeAmo杨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100%
C对.
  分析:
  对A项,若原来它们对地的压强相等,即G甲 / S甲=G乙 / S乙
即 ρ甲*h甲=ρ乙*h乙 ,(ρ甲、ρ乙分别是甲、乙的密度)
由于 h甲>h乙,所以 ρ甲<ρ乙
而由 S甲>S乙,得 G甲>G乙
  当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体积ΔV时,有
甲对地的压强是 P1=ρ甲*g(ΔV / S甲)=ρ甲*g *h甲* [ ΔV / (h甲*S甲)]
=(ρ甲*g)^2 *h甲* ΔV / G甲=(ρ甲*g*h甲)^2 * ΔV / (G甲*h甲)
乙对地的压强是 P2=ρ乙*g(ΔV / S乙)=(ρ乙*g)^2 *h乙* ΔV / G乙=(ρ乙*g*h乙)^2 * ΔV / (G乙*h乙)
将 ρ甲*h甲=ρ乙*h乙 且 G甲>G乙,h甲>h乙, 代入以上二式,得 P1<P2
------------------A选项错
  对B项,若原来它们对地的压强相等,由上述分析, 仍有
ρ甲*h甲=ρ乙*h乙 ,ρ甲<ρ乙,G甲>G乙
  当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的质量Δm时,即切去相等重力ΔG,那么
甲对地的压强是 P1`=(G甲-ΔG)/ S甲=(G甲 / S甲)-(ΔG / S甲)
乙对对地的压强是 P2`=(G乙-ΔG)/ S乙=(G乙 / S乙)-(ΔG / S乙)
由于 G甲 / S甲=G乙 / S乙 ,且 S甲>S乙,得 P1`>P2`
------------------B选项错
  对C项,若原来它们对地的压力相等(注意不是压强),即 G甲=G乙
ρ甲*g*S甲*h甲=ρ乙*g*S乙*h乙
得 ρ甲*S甲*h甲=ρ乙*S乙*h乙
由于 S甲>S乙,h甲>h乙, 所以 ρ甲<ρ乙
  当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的体积 ΔV 时,
甲对地的压强是 P1``=(G甲-ρ甲*g*ΔV)/ S甲
乙对地的压强是 P2``=(G乙-ρ乙*g*ΔV)/ S乙
可见,在 ρ甲<ρ乙 ,S甲>S乙 的条件下,P1``与P2`` 是有可能相等的.
------------------C选项对
  对D项,若原来它们对地的压力相等(注意不是压强),即 G甲=G乙
ρ甲*g*S甲*h甲=ρ乙*g*S乙*h乙
得 ρ甲*S甲*h甲=ρ乙*S乙*h乙
由于 S甲>S乙,h甲>h乙, 所以 ρ甲<ρ乙
  当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的质量Δm时,即切去相等的重力ΔG
那么甲对地的压强是 P1```=(G甲-ΔG)/ S甲
乙对地的压强是 P2```=(G乙-ΔG)/ S乙
因为 G甲=G乙,S甲>S乙,所以有 P1```<P2``` .
-------------------D选项错
(2009•嘉定区二模)如图所示,一块质量为m=15kg,长为20cm、高为10cm的均匀长方体物块A,静置于水平桌面上
(2009•嘉定区二模)如图所示,一块质量为m=15kg,长为20cm、高为10cm的均匀长方体物块A,静置于水平桌面上,其右端与桌边平齐,物块A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0.4(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同),现在物块A高度的1/2处施加一水平推力F,则推动这一物块所需的最小推力大小为______N,水平推力F至少做______J的功才能使物块A翻下桌面.
kekefeier1年前1
bennyglz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75%
解题思路:物体静止置于水平桌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由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出最大静摩擦力.根据水平拉力与最静摩擦力的关系判断物体的状态,确定摩擦力的大小.
当物体的重心到桌边时,刚好翻下桌面,此时速度为零时,水平推力做功最少.所以根据动能定理,来确定推力的最小距离,即可求解.

根据题意可知,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Fmax=μFN=μmg=0.4×150N=60N,
因此最小推力为60N;
根据动能定理,可知WF-Ffs=0-0,
解得:WF=Ffs=60×0.1J=6J
故本题答案是:60;6

点评:
本题考点: 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

考点点评: 计算摩擦力,首先要分析物体的状态,确定是什么摩擦力.当水平拉力小于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拉不动,受到的是静摩擦力;当水平拉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被拉动,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掌握做功的求法,同时注意水平推力做功最少,并不是一直推到桌边.

2.(15分)底边为a,高度为b的匀质长方体物块置 于斜面上,斜面和物块之间的静摩擦因数为μ,斜面的倾角为θ,当θ较小时
2.(15分)底边为a,高度为b的匀质长方体物块置 于斜面上,斜面和物块之间的静摩擦因数为μ,斜面的倾角为θ,当θ较小时,物块静止于斜面上 (图1),如果逐渐增大θ,当θ达到某个临界值θ0 时,物块将开始滑动或翻倒.试分别求出发生滑 动和翻倒时的θ,并说明在什么条件下出现的是 滑动情况,在什么条件下出现的是翻倒情况.
我不明白滑动与翻倒这两种条件的区别 ,愿您能耐心解答
leng1101年前2
nvp60124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76.2%
看不见图,瞎蒙了.θ增大时,长方形物块质点的垂直投影靠近a边的最低端点,可以把这个点看成支点.当质点垂直投影无限靠近支点重合后,继续增大θ,形成旋转力翻倒.
当θ角+物块对角线和底边形成的小角大于90度翻转.
如图所示,甲、乙是完全相同的长方体物块,平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分别沿图示的对角线切成两块,并拿走其中的一块(乙取走上面的一
如图所示,甲、乙是完全相同的长方体物块,平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分别沿图示的对角线切成两块,并拿走其中的一块(乙取走上面的一块),则甲、乙余下部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之比为 ______,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______.
suofan1171年前1
不侃何惘然 共回答了10个问题 | 采纳率90%
解题思路:由图可知甲图中接触面积变为原来的一半,乙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没有发生变化,则接触面积之比可求;两物体均减小一半,故对面的压力减小为原来的一半,由压强公式可求得压强之比.

两物体沿对角线切成两半,则两物体的重力均减小一半;由图可知,甲图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变为原来的一半,乙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没有发生变化,故接触面积之比为1:2;
因两物体的重力均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则压力变为原来的一半,即压力相等,接触面积之比为1:2,则由P=[F/S]得
压强之比为2:1;
故答案为:1:2,2:1.

点评:
本题考点: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压强公式的应用,只要从题目中找出变化的量即可由压强公式求得压强的变化.

如图,C是水平地面,A、B是两长方体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块A和B以相同的速度匀速运动,
如图,C是水平地面,A、B是两长方体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块A和B以相同的速度匀速运动,

请问B和C之间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为什么我的参考书上写B、C间存在的是静摩擦力?B不是在C上面滑动吗?
zz爱情1年前4
dyshl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5%
因为物块A和B以相同的速度匀速运动,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A与B之间不存在摩擦力;物块A和B以相同的速度匀速运动,意思是以水平地面C为参照物的,所以B、C间存在的是滑动摩擦力,与推力F是一对平衡力,参考书上些错了.相信自己啊!
一道高一的关于力的填空题长方体物块A.B紧靠着放在水平面上,A的质量为4kg,B的质量为2kg,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一道高一的关于力的填空题
长方体物块A.B紧靠着放在水平面上,A的质量为4kg,B的质量为2kg,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力因数为0.1,水平力F=6N作用在A上,g取10N/kg,则可知A对B的弹力和地面对B的摩擦力的大小分别是
fdgffvfvf1年前1
put2006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如果按你说的
A的滑动摩擦力F=4*10*0.2=8
B的滑动摩擦力F=2*10*0.1=2
6N作用于A,A应该仍然静止,A对B弹力为 0
地面对B的摩擦力也应该为0
是不是题目错了?
两长方体物块A、B的质量均为m,叠放在一个竖直立着的弹簧上,如图所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弹簧的质量不计.今用一竖直向下
两长方体物块A、B的质量均为m,叠放在一个竖直立着的弹簧上,如图所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弹簧的质量不计.今用一竖直向下的力F缓慢压物块A,弹簧在F作用下又缩短了△L(仍在弹性限度内)使A、B再次处于静止状态,突然撤去F瞬时A对B的压力大小为(  )
A.[k△L/2]+mg
B.[k△L/2]
C.[k△L/2]+2mg
D.mg
donghanron1年前1
2个大拇指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解题思路:先根据受力平衡求出弹簧的弹力,撤去F后,对AB整体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隔离A,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B对A的作用力,进而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即可求解.

没有F作用在A上时,由平衡条件有:
弹簧的弹力为:F=2mg
当F作用在A上时,有:
F+2mg=F+k△L
撤去F瞬时,弹簧的弹力不发生变化,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AB整体,加速度为:a=
F弹△L
2m=1+[△L/2m]
对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N-mg=ma
解得:B对A的作用力 N=[k△L/2]+mg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A对B的作用力为[k△L/2]+mg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点: 牛顿第二定律;胡克定律.

考点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的直接应用,注意整体法和隔离法在题目中的应用.

(2011•招远市模拟)长方体物块A、B的高和底面积如图甲所示.把它们放在水中时,物块A处于漂浮,物块B处于悬浮,如图乙
(2011•招远市模拟)长方体物块A、B的高和底面积如图甲所示.把它们放在水中时,物块A处于漂浮,物块B处于悬浮,如图乙所示,则在图乙中,A、B两物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较大的是______(A/B).按图甲把A、B两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较大的是______(A/B).
amd_intel1年前1
yjgoogle1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87.5%
解题思路:(1)A、B两物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液体水产生的,则可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得出.
(2)在水平面上,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A、B两物块高度相同,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体积,密度都不相同,而A、B两物块的密度可根据图乙所示的状态判断得出,然后根据公式p=[F/S]推导出压强的变形公式判断出压强的大小.

(1)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根据p=ρgh,第二种情况下物块B下表面浸入液体深度大,受到的液体压强就大.∴pA<pB
(2)∵A、B两物块放在水中时,物块A处于漂浮,物块B处于悬浮,
∴ρA<ρ;ρB
又∵物块在水平面上,压力等于重力F=G=mg=ρVg,
∴p=[F/S]=[G/S]=[mg/S]=[ρVg/S]=ρgh,
∵物块A、B的高度相同,又ρA<ρB
∴对地面的压强pA′<pB′.
故答案为:B;B.

点评:
本题考点: 压强大小比较;液体的压强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压强的计算,关键是知道在水平面上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知道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放在液体中会处于漂浮;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放在液体中会处于悬浮;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放在液体中会下沉.

(2014?长宁区一模)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长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
(2014?长宁区一模)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长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
(2014?长宁区一模)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长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和乙后,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p.则下列做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
A.如果它们原来的压力相等,切去相等体积后,p可能大于p
B.如果它们原来的压力相等,切去相等质量后,p一定大于p
C.如果它们原来的压强相等,切去相等体积后,p一定小于p
D.如果它们原来的压强相等,切去相等质量后,p可能小于p
yangning198410111年前1
lpslst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A、如果两物体原来的压力相等,由图知甲的接触面积较大,根据公式P=[F/S]得到甲对水平面的压强较小.沿水平方向切去体积相同的部分,作用面积不变,由于S>S,h<h,长方体的体积V=Sh,
故它们的体积关系是不确定的,故根据ρ=[m/V]密度关系也不确定,可能是ρ>ρ,也可能是ρ<ρ;此选项有可能.故A正确;
B、如果两物体原来的压力相等,也就是重力相等,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剩余质量、压力都相等,但甲的接触面积大,所以对水平面的压强较小.此选项不可能. 故B错误;
C、因为甲、乙都是长方体即柱体,所以压强用P=ρgh分析,它们原来的压强相同,由公式P=ρgh知,在h小于h条件下;甲物体的密度较大.沿水平方向切去体积相同的部分,作用面积不变,乙减小的物重>甲减小的物重,也就是乙对水平面的压强小于甲对水平面的压强.此选项不可能.故C错误;
D、两个物体原来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由图知甲的重力大于乙重力.沿水平方向切去质量相同的部分,作用面积不变,两个物体减小的压力相同,由于甲的受力面积较大,故甲减小的压强较小.又原来压强相等,那么甲剩余部分的压强一定大于乙剩余部分的压强.此选项不可能.故D错误.
故选:A.
(2010•镇江一模)如图所示,长方体物块C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块A、B用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通过滑轮连接(不计滑轮与绳之间
(2010•镇江一模)如图所示,长方体物块C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块A、B用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通过滑轮连接(不计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A物块与C物块光滑接触,整个系统中的A、B、C三物块在水平恒定推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以相同的加速度一起向左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与C之间的接触面可能是光滑的
B.若推力F增大,则绳子对B的拉力必定增大
C.若推力F增大,则定滑轮所受压力必定增大
D.若推力F增大,则C物块对A物块的弹力必定增大
noyixie1年前1
祈福扬光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91.7%
解题思路:设共同的加速度为a,分别对A、B、C三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结合牛顿第二定律逐项分析即可求解.

设共同的加速度为a,
A、对B受力分析:水平方向上一定受绳子拉力F拉,绳子拉力等于A的重力mAg.假如拉力F拉能提供加速度,即F=mBa,那么就可能不存在摩擦力,即接触面光滑.故A正确;
B、绳子对B的拉力只由A的重力mAg决定,与推力F无关,故B错误;
C、同上,定滑轮所受压力只由A的重力mAg决定,与推力F无关,故C错误;
D、对A受力分析,水平方向上只受C的支持力N,即加速度只由N提供:N=mAa,但N由推力F决定,所以推力F增大,则C物块对A物块的弹力必定增大,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
本题考点: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的直接应用,要求同学们能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某小组正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接触面湿度是否有关”.他们选择了一块各侧面粗糙程度相同并带有挂钩的长方体物块
某小组正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接触面湿度是否有关”.他们选择了一块各侧面粗糙程度相同并带有挂钩的长方体物块作为研究对象.
序号 接触面积S 接触面的干湿程度 滑动摩擦力f/N
1 0.5
2 0.5
3 0.5
4 较湿 0.6
5 很湿 0.8
(1)该实验所用到的测量工具是______;
(2)上表是实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表中序号为1、2、3的实验记录,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无关;表中序号为3、4、5的实验记录,则可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有关.
大雾盖天1年前1
klw2050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1)要测摩擦力,利用二力平衡条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等于摩擦力的大小,这里运用了转换法的思想;
(2)表中序号为1、2、3的实验记录中,接触面的干湿程度相同,接触面积大小不同,而滑动摩擦力大小相同,因此会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3)表中序号为3、4、5的实验记录中,接触面积大小相同,接触面的干湿程度不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也不同,因此会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干湿程度有关.
故答案为:(1)弹簧测力计;(2)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的干湿程度.
2.(15分)底边为a,高度为b的匀质长方体物块置 于斜面上,斜面和物块之间的静摩擦因数为μ,斜面的倾角
2.(15分)底边为a,高度为b的匀质长方体物块置 于斜面上,斜面和物块之间的静摩擦因数为μ,斜面的倾角
2. (15分)底边为a,高度为b的匀质长方体物块置 于斜面上,斜面和物块之间的静摩擦因数为μ, 斜面的倾角为θ,当θ较小时,物块静止于斜面上 (图1),如果逐渐增大θ,当θ达到某个临界值θ0 时,物块将开始滑动或翻倒.试分别求出发生滑 动和翻倒时的θ,并说明在什么条件下出现的是 滑动情况,在什么条件下出现的是翻倒情况
题的答案是 当μ>a/b 时,θ增大至arctan a/b 开始翻倒; 当μ<a/b 时,θ增大至arctanμ开始滑动. 我想问的是为什么在当μ>a/b 时,θ增大至arcta n a/b 开始翻倒;
愿您能分析一下,
dyp_pro1年前0
共回答了个问题 | 采纳率
小明同学进行了如图4-8所示的实验:他先测出容器中的水深为20cm,然后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长方体物块缓慢
nn神yihu1年前2
叶君君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1)F浮=1.5N-1.0N=0.5N
(2) V物=V排=S△h=20cm^2×(22.5-20)cm=50cm^3
滑轮组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简单机械,它既方便又省力.如图所示,一个质量160kg,底面积为1m2、高为0.1m的长方体物块
滑轮组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简单机械,它既方便又省力.如图所示,一个质量160kg,底面积为1m2、高为0.1m的长方体物块,通过滑轮组在60N拉力作用下以0.4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物重的0.1倍(g取10N/kg ).求:

(1)物体密度是多少?
(2)拉力的功率是多少?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lggkk1年前1
做好自己的事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解题思路:(1)已知物体的质量、底面积和高度,根据公式ρ=[m/V]可求物体的密度;
(2)已知拉力的大小和物体的移动速度以及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根据公式P=FV可求拉力的功率;
(3)水平使用滑轮组,拉力克服摩擦力做功,首先用摩擦力乘以物体移动距离计算有用功,用拉力乘以拉力移动距离计算总功,然后用有用功除以总功计算机械效率.

(1)物体的密度ρ=[m/V]=[160kg
1m2×0.1m=1.6×103kg/m3
(2)由题意可知,物体移动速度为v,绳端移动的速度为3v
由P=
W/t],W=Fs得,
拉力的功率是P=Fv=F×3v=60N×3×0.2m/s=36W;
(3)f=0.1G=0.1×mg=0.1×160kg×10N/kg=160N;
W=fs;
滑轮组绳子段数n=3
W=F×s2=F×3s,
η=
W有用
W总×100%=[fS/F×3S]×100%=[160N/60N×3]×100%=88%
答:(1)物体的密度是1.6×103kg/m3
(2)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36W;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8%.

点评:
本题考点: 功率的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考点点评: 这是一道综合性比较强的计算题,涉及到密度、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计算.这就要求对公式要熟练掌握和运用.同时,水平使用滑轮组时,拉力克服摩擦力做功,这一点也要注意.

一块重500牛、长2米、宽1米、厚0.2米的长方体物块,放在边长为0.5米的正方形水平桌面上,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放置方法
一块重500牛、长2米、宽1米、厚0.2米的长方体物块,放在边长为0.5米的正方形水平桌面上,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放置方法,在各种不同的放置方法中物块对桌面的最小压强是(  )
A.250帕
B.500帕
C.1000帕
D.2000帕
雅之阁_家居饰品1年前0
共回答了个问题 | 采纳率
(2012•梅州)如图是利用电子秤显示水库水位装置的示意图.该装置主要由不计重力的滑轮C、D,长方体物块A、B以及轻质杠
(2012•梅州)如图是利用电子秤显示水库水位装置的示意图.该装置主要由不计重力的滑轮C、D,长方体物块A、B以及轻质杠杆MN组成.物块A通过细绳与滑轮C相连,物块B通过细绳与滑轮杠杆相连.杠杆可以绕支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且MO:ON=1:2.已知物块A的密度为1.5×103kg/m3,底面积为0.04m2,高1m,物块B的重力为100N.滑轮与转轴的摩擦、杠杆与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g取10N/kg.求:
(1)当物块A的顶部刚没入水面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
(2)当物块A的顶部刚没入水面时,物块A所受的拉力大小;
(3)若水位发生变化,当电子秤的示数为55N时,求物块A浸入水中的深度.
ftt_beijing1年前1
猫面狮身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87.5%
解题思路:(1)当物块A的顶部刚没入水面时,求出底部所处的深度,利用液体压强公式p=ρgh求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2)求出物块A的体积(物块A的顶部刚没入水面时排开水的体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物块A所受的拉力;
(3)①当电子秤的示数为55N时,求出杠杆N端受到的拉力,知道力臂关系,可求杠杆M端受到的拉力;
②由于滑轮组不是由一股绳子缠绕而成,对每一个动滑轮受力分析,利用力的平衡求滑轮组对A的拉力;
③A受到的拉力加上浮力等于物体A的重力,据此求A受到的浮力,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Vg求排开水的体积,利用V=Sh求物块A浸入水中的深度.

(1)当物块A的顶部刚没入水面时,底部所处的深度:
h=1m,
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p=ρgh=1×103kg/m3×10N/kg×1m=1×104Pa.
(2)物块A的体积:
VA=0.04m2×1m=0.04m3
物体A重:
GAAVAg=1.5×103kg/m3×0.04m3×10N/kg=600N,
∵物块A没入水中,
∴排开水的体积:
V=VA=0.04m3
物块A所受的浮力:
FVg=1×103kg/m3×0.04m3×10N/kg=400N;
物块A所受的拉力:
F=GA-F=600N-400N=200N;
(3)①电子秤的示数F=GB-FN,则杠杆N端受到的拉力:
FN=GB-F=100N-55N=45N,
∵杠杆平衡,MO:ON=1:2
∴FMLOM=FNLON
∴杠杆M端受到的拉力:
FM=90N;
②滑轮与转轴的摩擦、杠杆与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
滑轮D受到向下的拉力:
FD=2FM=2×90N=180N,
滑轮C受到向下的拉力:
FC=2FD=2×180N=360N,
∴滑轮组对A的拉力:
F拉A=FC=360N;
③∵F拉A+F=GA
∴F=GA-F拉AAVAg-F拉A=1.5×103kg/m3×0.04m3×10N/kg-360N=600N-360N=240N,
∵FVg,
∴V=
F浮
ρ水g=[240N
1×103kg/m3×10N/kg=0.024m3
∵V=Sh
∴物块A浸入水中的深度:
h=
V排/S]=
0.024m3
0.04m2=0.6m.
答:(1)当物块A的顶部刚没入水面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1×104Pa;
(2)当物块A的顶部刚没入水面时,物块A所受的拉力为200N;
(3)物块A浸入水中的深度为0.6m.

点评:
本题考点: 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液体的压强的计算;浮力大小的计算.

考点点评: 本题为力学综合题,考查了浮力的计算、液体压强的计算、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难点在第三问,注意滑轮组不是由一股绳子缠绕而成,要对每一个动滑轮受力分析,进行计算,易错点!

如图所示,在研究浮力是如何产生的问题时,设想有一个底面积为S,高为h的长方体物块浸没在水中,由于水对长方体上表面的压力F
如图所示,在研究浮力是如何产生的问题时,设想有一个底面积为S,高为h的长方体物块浸没在水中,由于水对长方体上表面的压力F 1 和下表面的压力F 2 不同,从而产生了对物块的浮力。图中长方体物块上下底面积S=50cm 2 ,h 1 =5cm, h 2 =20cm。(已知ρ =1.0×10 3 kg/m 3 )则:
电流值偏大
(1)求长方体物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2)长方体物块受到水的浮力为多大;
(3)请利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推导出:F =ρ gV
独一无二7851年前1
0176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73.7%
(1)2×10 3 Pa(2)7.5N(3)因为浮力的产生原因是:F = F 2 -F 1 ;F 2 =p 2 S=ρ gh 2 S;F 1 =p 1 S=ρ gh 1 S;所以  F = F 2 -F 1 =ρ gh 2 S-ρ gh 1 S =ρ g(h 2 -h 1 )S=ρ ghS =ρ gv

九年物理压强 2013•玉林)如图所示,足够高的圆柱形容器中盛有15cm深的水,已知不吸水的长方体物块
九年物理压强 2013•玉林)如图所示,足够高的圆柱形容器中盛有15cm深的水,已知不吸水的长方体物块
2013•玉林)如图所示,足够高的圆柱形容器中盛有15cm深的水,已知不吸水的长方体物块A密度为4×103kg/m3,高为15cm,底面积是容器底面积的1/3.则放入物块A前,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为
1500
Pa;把物块A放入容器中静止时,物块A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与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之比为
3:1
.(g取10N/kg)
kk885201年前0
共回答了个问题 | 采纳率
(2012•虹口区二模)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长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做法中有可能使两物体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
(2012•虹口区二模)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长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做法中有可能使两物体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的是(  )
A.如果它们原来的压强相等,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体积
B.如果它们原来的压强相等,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质量
C.如果它们原来的压力相等,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体积
D.如果它们原来的压力相等,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质量
zwblues1年前1
wangdaweigo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解题思路: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固体压强一般用p=[F/S]分析,但对于粗细均匀的实心柱体,也可以按照液体压强公式p=ρgh比较大小.

A、因为甲、乙都是长方体即柱体,所以压强用P=ρgh分析,它们原来的压强相同,由公式P=ρgh知,甲物体的密度较小.沿水平方向切去体积相同的部分,作用面积不变,乙减小的物重>甲减小的物重,也就是乙对水平面的压强小于甲对水平面的压强.此选项不可能;
B、两个物体原来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由图知甲的重力大于乙.沿水平方向切去质量相同的部分,作用面积不变,乙剩余的重量>甲剩余的重量,也就是乙对水平面的压强小于甲对水平面的压强.此选项不可能;
C、如果两物体原来的压力相等,由图知甲的接触面积较大,根据公式p=[F/S]得到甲对水平面的压强较小.沿水平方向切去体积相同的部分,作用面积不变,B减小的重量>A减小的重量,剩余部分对水平面的压力甲物体较大,两个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有可能相同.此选项有可能.
D、如果两物体原来的压力相等,也就是重力相等,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剩余质量、压力都相等,但甲的接触面积大,所以对水平面的压强较小.此选项不可能.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考点点评: 此题是典型的柱状固体的压强问题,要根据已知条件,灵活选用压强计算式p=[F/S]和p=ρgh(适用于实心柱体对支撑面的压强)进行分析解答.

(2013•宝坻区二模)如图所示,是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长方体物块A的示意图.已知物块A的物重为GA,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2013•宝坻区二模)如图所示,是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长方体物块A的示意图.已知物块A的物重为GA,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S,当工人用力F0拉绳子时,物块A对地面的压强为p0(p0≠0),不计绳重和摩擦.
(1)请推导出提升物块A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表达式;
(2)若建筑工人用此滑轮组匀速提升物重为GB的物体B时,工人做功的功率为PB,求物体B匀速上升的速度.
green封面1年前1
一汀烟雨MM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6.4%
解题思路:(1)根据p=[F/S]求出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根据二力平衡知识求出滑轮组对物体的拉力,根据F=[1/2](F+G)求出动滑轮重,再根据F=[1/2](G+G)求出物块A匀速上升时的拉力,根据η=
W有用
W
=[Gh/Fs]=[Gh/F2h]=[G/2F]求出机械效率;
(2)根据F=[1/2](G+G)求出物块B匀速上升时的拉力,根据P=[W/t]=[Fs/t]=Fv求出拉力移动速度,再求出物体上升速度.

(1)∵p=[F/S]
∴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F=F=pS=p0S,
滑轮组对物体的拉力F=GA-F=GA-p0S,
∵F=[1/2](F+G
∴动滑轮重G=2F0-F=2F0-GA+p0S,
物块A匀速上升时的拉力FA=[1/2](GA+G)=[1/2]×(GA+2F0-GA+p0S)=F0+[1/2]p0S,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W有用
W总×100%=[Gh/Fs]×100%=[Gh/F2h]×100%=
GA
2FA×100%=
GA
2F0+p0S×100%;
(2)物块B匀速上升时的拉力:
FB=[1/2](GB+G)=[1/2]×(GB+2F0-GA+p0S),
∵P=[W/t]=[Fs/t]=Fv
∴拉力移动速度v=
PB
FB=
PB

1
2×(GB+2F0−GA+p0S)=
2PB
GB+2F0−GA+p0S,
物体B匀速上升的速度vB=[1/2]v=[1/2]×

点评:
本题考点: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

考点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压强、滑轮组省力情况、二力平衡知识、机械效率、功率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综合性很强,难度很大,注意变形公式的熟练运用.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长方体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1=20kg,m2=1kg,它们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现在乙上加一水平拉力F,使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长方体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1=20kg,m2=1kg,它们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现在乙上加一水平拉力F,使甲、乙保持相对静止且一起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甲乙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u1=0.4,乙物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u2=0.1,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B拉力F的最大值为11N
C若在向右加速运动过程中逐渐减小F,则甲受到的摩擦力也逐渐减小
D若运动中突然间F改作用在甲上,则甲乙仍以共同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
v8a4c1年前3
米迷mm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0.9%
甲乙之间最大的摩擦力f为u1m甲g=0.4*20*10=80N,甲的最大加速度a=u1g=4m/s^2
甲乙保持相对静止,乙的最大加速度也是4m/s^2
乙受地面摩擦力f'=u2(m甲+m乙)g=0.1*21*10=21N
F-f-f'=ma
F=4*1+21+80=105N,这就是拉力F的最大值,B错误
F若减小,根据整体法分析甲乙的加速度也变小,甲的加速度是摩擦力提供的,所以甲的摩擦力也是逐渐减小C正确
如果把力F作用在甲上,甲对乙的摩擦力提供给乙加速度,乙的质量很小,甲乙的最大静摩擦力不变,那么提供的加速度比之前要大很多,F的取值范围也要大很多,是可以保持相对静止运动下去的,D也正确
有关惯性两辆小车的车身很长,一辆表面是光滑的,另一辆表面是粗糙的,上面分别立放一块长方体物块,物块随小车一起运动.当小车
有关惯性
两辆小车的车身很长,一辆表面是光滑的,另一辆表面是粗糙的,上面分别立放一块长方体物块,物块随小车一起运动.当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时,两块物块将分别出现什么现象,
hoofee1年前4
tonyzwzw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光滑的小车上面的长方体物块所小车一起停下来,因为物块和小车之间没有受力作用.
粗糙的小车上面的长方体物块会向前俯冲下来,落在小车不远的前方.因为当小车停止时,由于物块受到向前的摩擦力作用,还能具有向前的速度,因此就从小车上滑下来了,落在了小车的前方.
如图所示,长方体物块A叠放在长方体物块B上,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质量分别为mA=6kg,mB=2kg,A、B之间动
如图所示,长方体物块A叠放在长方体物块B上,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质量分别为mA=6kg,mB=2kg,A、B之间动
摩擦因数0.2,开始时F=10N,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加到45N的过程中
选项就不打了,我只想问为什么A、B始终无相对滑动?
拉力F作用在A上
dyl19851年前2
linglonf120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91.7%
显然力越大的时候,越容易相对滑动,因为A加速度增大了,会把B甩掉.
就算45N的时候:要使AB一起运动,那么整个东西的加速度a=45/8 m/s2
那么B要受的摩擦力就是amB=45/4N
而根据动摩擦因数,能提供的最大静摩擦力为0.2×mAg=12N
12大于45/4,所以AB仍能一起运动
某小组正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接触面湿度是否有关”。他们选择了一块各侧面粗糙程度相同并带有挂钩的长方体物块
某小组正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接触面湿度是否有关”。他们选择了一块各侧面粗糙程度相同并带有挂钩的长方体物块作为研究对象。
(1)该实验所用到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
(2)上表是实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表中序号为1、2、3的实验记录,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无关;表中序号为3、4、5的实验记录,则可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有关。

love_soho1年前1
raollll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1)弹簧测力计
(2)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的干湿程度
(2006•连云港)李静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她先测量出容器中水深为20cm,然后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长方体物块缓
(2006•连云港)李静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她先测量出容器中水深为20cm,然后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长方体物块缓慢地浸入水中(完全浸没时水不会溢出).实验过程中,她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并测量出对应情况下容器中水的深度h,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F/N 1.5 1.4 1.3 1.2 1.1 1.0 1.0 1.0
h/cm 20.0 20.5 21.0 21.5 22.0 22.5 22.5 22.5
(g取10N/kg,ρ=1.0×103kg/m3
(1)在物块未浸入水中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多少?
(2)在物块完全浸入水中时,其受到的浮力为多大?
(3)分析表中数据变化规律,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zhangdong0071年前1
gaotao197771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94.1%
解题思路:(1)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即可算出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根据题意,要算物块完全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我们需要采用称量法,即F=G-F.物块的重力等于物块未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物块完全浸入水中时(V一定,所以容器中水的深度不变),受到的浮力最大,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小;
(3)由阿基米德原理FgV可知,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当物体完全浸入液体中时,所受浮力大小与浸入的深度无关.

(1)物块未浸入水中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ρgh=1.0×103kg/m3×10N/kg×0.2m=2×103Pa;
(2)由表格中数据可知,第一次实验时,容器中水的深度为20cm,说明此时物块还没有浸入水中,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是物块的重力,即G=1.5N;
由表格中数据可知,第6~8次实验中,容器中水的深度保持不变且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小并保持不变,所以可知此时物块已经完全浸入水中;
则物块完全浸入水中时,其受到的浮力为:F=G-F=1.5N-1.0N=0.5N;
(3)由表格中数据可知,第2~6次实验中,容器中水的深度增加,表明物块排开水的体积在增大,随着物块排水体积的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减小,这说明随着物块排水体积的增大,物块所受的浮力在增大;
由表格中数据可知,第6~8次实验中,容器中水的深度保持不变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保持不变,说明当物块完全浸入水中时,物块所受浮力大小与浸入的深度无关.
答:(1)物块未浸入水中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2×103Pa.
(2)物块完全浸入水中时,其受到的浮力为0.5N.
(3)物块所受浮力大小随排开液体体积的增大而增大;当物块完全浸入水中时,物块所受浮力大小与浸入的深度无关.

点评:
本题考点: 液体的压强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的能力,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计算的掌握和理解,是一道好题.

(2014•湖北模拟)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长方体物块A、B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两水平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另一
(2014•湖北模拟)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长方体物块A、B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两水平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另一端分别与A、B相连接,两弹簧的原长相同,与A相连的弹簧的劲度系数小于与B相连的弹簧的劲度系数.开始时A、B处于静止状态.现对物块B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使A、B一起向右移动到某一位置(A、B无相对滑动,弹簧处于弹性限度内),撤去这个力后(  )
A.物块A的加速度的大小与连接它的弹簧的形变量的大小成正比
B.物块A受到的合力总大于弹簧对B的弹力
C.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始终与弹簧对它的弹力方向相同
D.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与弹簧对它的弹力方向有时相同,有时相反
斯斯y1年前1
wzzy685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0%
A、B一起移动到最右端时没有发生相对滑动,说明最大静摩擦力大于弹簧A的弹力,根据胡克定律得:
FA=kAx,
FB=kBx,
根据题意可知,kA<kB
所以FA<FB
撤去拉力后整体保持相对静止,以加速度a向左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A+FB=2ma;
a=
(kA+kB)x
2m;故a与x成正比;故A正确;
因:kA<kB
故FA<ma
所以撤去拉力后A的弹力不足以提供加速度,
对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A+f=ma,A所受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与拉力的方向相同;
对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B-f=ma
所以A受到的合力小于弹簧对B的弹力,故BD错误,C正确;
故选:AC.
如图所示,长方体物块A叠放在长方体物块B上,B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已知物块A、B的质量分别为m A =6kg,m B =
如图所示,长方体物块A叠放在长方体物块B上,B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已知物块A、B的质量分别为m A =6kg,m B =2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开始时有一大小为10N的力F水平向右拉A,此后F逐渐增大,在F增大到45N的过程中,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

[ ]

A.当拉力F<12N时,两物块均保持静止状态
B.两物块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N时,两物块开始相对滑动
C.从F作用开始两物块间就有相对运动
D.两物块间始终没有相对运动,但A、B间存在静摩擦力,其中A对B的静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齐敬1年前1
小李飞TND刀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D
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为20cm的长方体物块,弹簧测力计测力计读数为27N,在物块下面放一盛水的容器(壁厚不计),容器的横截
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为20cm的长方体物块,弹簧测力计测力计读数为27N,在物块下面放一盛水的容器(壁厚不计),容器的横截面积为S2,是物块横截面积S1的3倍,当物块有2/5的体积进入水中石,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3N,求:
(1)该物块的密度.
(2)物块未放入水中与五块有2/5的体积浸入水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差(取g=10N/kg)
半山11年前0
共回答了个问题 | 采纳率
初二物理题,高手请~两辆小车的车身很长,一辆表面光滑,另一辆表面粗糙,上面分别立放一个长方体物块,物块随小车一起运动,当
初二物理题,高手请~
两辆小车的车身很长,一辆表面光滑,另一辆表面粗糙,上面分别立放一个长方体物块,物块随小车一起运动,当小车忽然停止运动时,光滑的小车上将看到什么现象,原因是?粗糙的小车上将看到什么现象?原因是?
这一章是惯性.....三楼的唉,你要认真审题....不是斜面小车实验
eagle02041年前8
粗茶与淡饭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光滑小车上木块一原来的速度继续向前,因为它在水平面不受到摩擦力.所以,若是粗糙的,由于受摩擦力,做匀减速至停止.
(2014•长宁区一模)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长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和乙后,甲、乙对地
(2014•长宁区一模)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长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和乙后,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p.则下列做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
A.如果它们原来的压力相等,切去相等体积后,p可能大于p
B.如果它们原来的压力相等,切去相等质量后,p一定大于p
C.如果它们原来的压强相等,切去相等体积后,p一定小于p
D.如果它们原来的压强相等,切去相等质量后,p可能小于p
戴镣铐跳舞的月儿1年前1
牛牛乱翻书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91.7%
解题思路: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固体压强一般用P=FS分析,但对于粗细均匀的实心柱体,也可以按照柱体压强公式P=ρgh比较大小.

A、如果两物体原来的压力相等,由图知甲的接触面积较大,根据公式P=[F/S]得到甲对水平面的压强较小.沿水平方向切去体积相同的部分,作用面积不变,由于S>S,h<h,长方体的体积V=Sh,
故它们的体积关系是不确定的,故根据ρ=[m/V]密度关系也不确定,可能是ρ>ρ,也可能是ρ<ρ;此选项有可能.故A正确;
B、如果两物体原来的压力相等,也就是重力相等,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剩余质量、压力都相等,但甲的接触面积大,所以对水平面的压强较小.此选项不可能. 故B错误;
C、因为甲、乙都是长方体即柱体,所以压强用P=ρgh分析,它们原来的压强相同,由公式P=ρgh知,在h小于h条件下;甲物体的密度较大.沿水平方向切去体积相同的部分,作用面积不变,乙减小的物重>甲减小的物重,也就是乙对水平面的压强小于甲对水平面的压强.此选项不可能.故C错误;
D、两个物体原来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由图知甲的重力大于乙重力.沿水平方向切去质量相同的部分,作用面积不变,两个物体减小的压力相同,由于甲的受力面积较大,故甲减小的压强较小.又原来压强相等,那么甲剩余部分的压强一定大于乙剩余部分的压强.此选项不可能.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点: 压强大小比较.

考点点评: 此题是典型的柱状固体的压强问题,要根据已知条件,灵活选用压强计算式P=FS和P=ρgh(适用于实心柱体对支撑面的压强)进行分析解答.

如图所示,有一个重为27N的长方体物块,长为L=20cm,它的横截面积S1是盛水容器横截面积S2(容器厚壁不计)的三分之
如图所示,有一个重为27N的长方体物块,长为L=20cm,它的横截面积S1是盛水容器横截面积S2(容器厚壁不计)的三分之一,当物块有五分之二的体积进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23N(g取10N/㎏)
1 当物体有2/5的体积浸入水中时的浮力为F=-------
2 当物体有2/5的体积浸入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
3 物体体积为V=-----
4 物体的横截面积为S1=------
5 物体的质量为m=------
6 物体的密度为P=-------
wwzxdbh1年前3
粉色13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78.9%
A.当物体有2/5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F浮=4N
B.当物体有2/5的体积浸入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400cm3
C.物体的体积为V物=1000cm3
D.物体的横截面积为S1=50cm2
E.物体的质量为m=2.7kg
F.物体的密度为ρ=2.7×103kg/m3.
A.物体受到水的浮力:F浮=G-F示=27N-23N=4N;
B.∵F浮=ρ水v排g,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
v排=F浮ρ水g=4N1×103kg/m3×10N/kg=4×10-4m3=400cm3;
C.物体的体积:v物=52v排=52×400cm3=1000cm3;
D.物体的横截面积:s1=v物L=1000cm320cm=50cm2;
E.物体的质量:m=Gg=27N10N/kg=2.7kg=2700g;
F.物体的密度:ρ=mv物=2700kg1000cm3=2.7g/cm3=2.7×103kg/m3
把一个长方体物块先后平放、测放、立放在水平桌面上,物块对桌面的压强分别是0.8*10立方Pa.已知物体的密度
把一个长方体物块先后平放、测放、立放在水平桌面上,物块对桌面的压强分别是0.8*10立方Pa.已知物体的密度
是2*10立方kg/m立方,求它的体积.(g=10N/kg)
ww在线1年前1
罗小语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5.2%
分别是0.8*10立方Pa,不完整啊,还是都是0.8*10立方Pa
把一个长方体物块先后平放,侧放和立放在水平桌面上,物块对桌面的压强分别是0.8×10³ Pa ,2×10&su
把一个长方体物块先后平放,侧放和立放在水平桌面上,物块对桌面的压强分别是0.8×10³ Pa ,2×10³Pa和5×10³Pa.已知该物块的密度是2×10³kg/m³,求此物块的体积.(g取10N/kg)
睫毛上的星光1年前4
njm168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87%
设长为a宽为b高为c
列方程:
0.8×10³*a*b=2×10³*a*b*c*10;
2×10³*a*c=2×10³*a*b*c*10;
5×10³*b*c=2×10³*a*b*c*10;
求出a=0.25m;
b=0.1m;
c=0.04m;
V=a*b*c=0.001m³;
在水平地面上叠放着两个质量相同的长方体物块A、B,水平力F作用在物块B上,物块A、B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
在水平地面上叠放着两个质量相同的长方体物块A、B,水平力F作用在物块B上,物块A、B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A、B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受到的合外力的冲量相同
B. B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一定为零
C. A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做功
D. 力F所做的功一定等于A、B 两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灵魂在游荡1年前8
小巧克力饼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解题思路:分别采用整体法和隔离法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进行分析,可得出正确结果.

A、AB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受力平衡,合力为零,在相同的时间内受到的合外力的冲量为零,故A正确;
B、对整体受力分析,整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无法判断B是否受到摩擦力,故动摩擦因数不一定为零,故B错误;
C、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受力分析可知,A一定受摩擦力,且摩擦力一定做功,故C错误;
D、由动能定理可知物体速度的变化等于合外力所做的功,而整体可能受到地面摩擦力做功,故力F所做的功不一定等于AB的动能变化量,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点: 动能定理的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理;功的计算.

考点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动能定理、冲量及动力学知识,要求学生学会整体与隔离法的正确应用.

如图所示,水平支持面上静止叠放长方体物块A和B,A的长度为L=2m、高度h=0.8m,B的大小可以忽略,并置于A的左端.
如图所示,水平支持面上静止叠放长方体物块A和B,A的长度为L=2m、高度h=0.8m,B的大小可以忽略,并置于A的左端.在距离A的右端一定距离(用S表示)的地方固定另一个长方体物体C,它的高度为A高的四分之三、长度为A长的五分之一.现对A作用一个水平恒力F,使A、B一起向C运动.已知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m =25N,A、B以及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4,A、B的质量分别为m A =10kg、m B =5kg.如果A在运动过程中与C发生碰撞,它将在碰撞后立即停止运动.
(1)为了保证B物体能在A、C发生碰撞后离开A的上表面,应使A、C之间的距离S至少多大?
(2)现使S等于(1)中所求值的两倍,为了保证B物体在A碰到C后能够不碰到C而直接落于水平支持面,求恒力F的最短作用时间;
(3)在S等于(1)中所求值两倍的条件下,计算B物体平抛运动中水平支持面上落点离A右端距离的范围.
袁媛5201年前1
DragonCheng 共回答了11个问题 | 采纳率100%
(1)以B为研究对象,在从开始运动到A滑到B的右端过程中,
由动能定理得:f m S-μm B gL=
1
2 m B v 2 -0,
B要离开A的上表面,v≥0,解得:s≥1.6m,
则A、C间的最小距离是1.6m;
(2)B离开A后做平抛运动,
在水平方向:L 1 =
L
5 =v 1 t 1
在竖直方向:h 1 =h-
3
4 h=
1
2 gt 1 2
设A、B一起运动的位移是x,
对由动能定理得:f m x-μm B g(2s+L-x)=
1
2 m 1 v 2 -0,
对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 =m A a max ,x=
1
2 a max t 2 min
解得:t min =
3
2
5 s;
(3)B离开A后做平抛运动,
在竖直方向:h=
1
2 gt 2
在水平方向上:x max =v max t,x min =v min t,
对B由动能定理得:2f m s-μmgL=
1
2 mv max 2 -0,
由(2)可知,v min =v=2m/s,
解得:x max =1.6m,x min =0.8m;
答:(1)A、C间的距离应为1.6m;
(2)恒力作用的最短时间为
3
2
5 s;
(3)B物体平抛运动中水平支持面上落点离A右端距离的范围是0.8m≤x≤1.6m.
2.(15分)底边为a,高度为b的匀质长方体物块置 于斜面上,斜面和物块之间的静摩擦因数为μ,斜面的倾角
2.(15分)底边为a,高度为b的匀质长方体物块置 于斜面上,斜面和物块之间的静摩擦因数为μ,斜面的倾角
2. (15分)底边为a,高度为b的匀质长方体物块置 于斜面上,斜面和物块之间的静摩擦因数为μ, 斜面的倾角为θ,当θ较小时,物块静止于斜面上 (图1),如果逐渐增大θ,当θ达到某个临界值θ0 时,物块将开始滑动或翻倒.试分别求出发生滑 动和翻倒时的θ,并说明在什么条件下出现的是 滑动情况,在什么条件下出现的是翻倒情况
我想知道: 为什么在此时翻倒! 问题补充:θ1≥arctan a/b时翻倒.

题的答案是 当μ>a/b 时,θ增大至arctan a/b 开始翻倒; 当μ<a/b 时,θ增大至arctanμ开始滑动. 我想问的是为什么在当μ>a/b 时,θ增大至arcta n a/b 开始翻倒;
蓝点小生1年前1
zenith812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94.1%
首先进行受力分析 设物体的质量为m 设摩擦力为f=uFn (那个谬我打不出来) 则有当mgsin0=umgcos0(0就是斯塔)时 物块滑动 那么滑动的0=arctanu
因为物块为均匀物块 重心在几何中心 滚动时在下方接触的点 那么当mgsin0*b/2=mgcos0*a/2
时 滚动 就可以算出来0=arctana/b
不知道是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