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是( )

Carrie_Gong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建国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是( )
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C.“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
D.“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妇妇1 共回答了32个问题 | 采纳率93.8%
B

A为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B体现了文革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C是1952年,肯定是为了“一五计划”的;D是1949年底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的文化教育政策。
1年前

相关推荐

读建国后六次人口普查总人口数变化图和中国的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读建国后六次人口普查总人口数变化图和中国的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下图可知,1990年到2000年十年之间人口净增长了1.35亿,而2000年至2010年的l0年间,我国人口增加了______亿,可知我国近十多年来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人口总量仍在增加,但人口的增长速度明显______(加快或减慢).
(2)根据图可知,我国人口密度差异很大,我国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是______.
(3)我国是世界的人口大国,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过多带来的主要社会问题有______.
(4)解决好人口问题是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为此,我国实行了______的基本国策.
竭力进能1年前1
tjd48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 采纳率96%
解题思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根据下图可知,1990年到2000年十年之间人口净增长了1.35亿,而2000年至2010年的l0年间,我国人口增加了0.75亿,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近十年来,人口总量仍在增加,但人口的增长速度明显减慢.
(2)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3)我国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就业困难;入学困难;就医困难;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等.
(4)我国在度过高峰期后,人口总数才会呈下降趋势,但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在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矛盾依然会十分突出.因此,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故答案为:(1)0.75;减慢;(2)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3)就业困难;入学困难;就医困难;交通拥挤等;(4)计划生育.

点评:
本题考点: 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人口政策.

考点点评: 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要理解记忆.

建国前的革命英雄1919至1949.建国后建设英模1949至1978,改革开放后英雄英模1979至2009
建国前的革命英雄1919至1949.建国后建设英模1949至1978,改革开放后英雄英模1979至2009
每个越多越好
如诱饵一般聪明1年前1
冬天的寒冷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建国前英雄:董存瑞,王二小
建国后建设英模:邱少云,黄继光
改革开放后英雄英模:徐本禹
建国后,我国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xianting12261年前1
nn民当家rr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1.祖国的统一,提供个科技的环境,海外及国内科技人才得以发挥
2.起点低,与国外差距大,统一以后是要一个干齐的过程
3.新中国建立初期即建立工业基础及相应的科技压法部门的配套,及教育
4.我国定下科技优先及大力发展的政策.
5.我国的科技人才广泛,建国后大量回国,支援建设
建国后我们国家打过几次仗.
zz萤火虫1年前5
07110741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1.抗美援朝,1950年10月19日起,至1953年7月27.
2.印度反击战,1962年10月20日起,至11月22日凌晨.
3.抗美援越,从1965年6月至1973年8月.
4.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主要冲突为3月的珍宝岛战役.
5.西沙保卫战,1974年1月15日,南越军舰便对准岛 上的五星红旗发射了10枚炮弹,由此揭开了西沙之战的序幕,直到1988年3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才在情况复杂的南沙升起五星红旗.
6.对越反击战,1979年2月17日晨起,3月5日下令撤退,至3月16日全部撤出.
(以上为中国建国后的全部对外作战)
天安门城楼和故宫建国后是不是重建的?
天安门城楼和故宫建国后是不是重建的?
在一篇文章中看到:天安门和故宫是建国后,编号翻新重建的,是真是假?
davis_yang1年前9
单身带孩子的女人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天安门的确重建过,是因为建国后天安门的大柱子高十二米,糟了十米,直径一米,糟了将近八十公分.于是中央在五几年重建天安门,是在54年建国五周年前盖起来的.因此才拆的北京各城门,只留下了一个剑阁,而拆后的城门的横梁比天安门的都短这么一块,于是还是绝对在别的地方运,重修的时候对外声称是整修,用芦苇帘子将天安门整个包起来了,由于要摆放国徽才使得天安门的顶部向上提升了将近一米.我说的数字型可能不太清楚,但大意绝对对.
建后的百姓都说“天安门长高了”.
这个可见中央电视台的一款节目,我忘了名字了.
故宫是整修,没有重建,只是城墙重建了一部分,中南海肯定建了新的东西,例如怀仁堂就是新建的,你可看看第一次参加政协会议的人们和警卫员的回忆录.他们说的明白.其实当时就是在大院里开的.
你可见中央电视台《人物》中的“重建天安门的历史”.
建国后的土地改革与三大改造时期的农业合作化的显著区别
VV淡定乖狗1年前1
zgooqlyjo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85.7%
土地改革是将封建土地所有制制度变成农民土地所有制制度.三大改造则是将农民土地所有制制度变成集体所有制和国有.
八年级六班的小明同学在复习历史时,写下了这样一篇文章,总结我国建国后的科技成就,但文中出现了五处错误,请帮他找出来并加以
八年级六班的小明同学在复习历史时,写下了这样一篇文章,总结我国建国后的科技成就,但文中出现了五处错误,请帮他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同日,我国政府发表声明: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使用核武器。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长征一号”卫星。1980年,我国第一枚洲际导弹从西北试验基地升空,半小时后准确落在大西洋预定海域。我国成为世界上能够制造核武器的三个国家之一,对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和维护世界和平起着重要作用。
错误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1年前1
fangzhou001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8.2%
错误一:第一颗氢弹;改正为:第一颗原子弹。
错误二:都不会使用核武器;改正为: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错误三:“长征一号”;改正为:“东方红一号”;
错误四:大西洋;改正为:太平洋;
错误五:三个国家之一;改正为:五个国家之一。
建国后的重大科技成就有哪些?具体些
尖叫尖叫1年前6
zqtblwx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第一目“科技战略的发展”.
一、建立科研机构.1949年成立了中国科学院,逐步建立了由中央各部门、高等院校和地方组成的科学研究体系.二、制定科技发展规划.1956年1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同年,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知识分子大会,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随后,制定实施了中国科技发展的远景规划(即《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和“十年规划”(即《1963年至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两个规划的实现,使我国科学技术有了较全面的发展,为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奠定了基础.第二个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遭受严重破坏,但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一阶段所取得的科技成就有:第一颗导弹和氢弹爆炸成功,南京长江大桥落成,“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杂交水稻育成等.第三个阶段是1978年“文革”以后,我国的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1978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转折点,也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这一阶段,我国科技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1.1978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制定了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邓小平肯定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他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得到重视,知识分子政策得以落实,我国科技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2.1985年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讲话:“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个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双管齐下,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可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以此为指导,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展开.3.1995年,党和政府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进一步推动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科技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也推动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日新月异的新阶段.
第二目“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第一,党和政府作出发展“两弹一星”战略决策的时代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美苏两个大国的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中国面对非常恶劣的国际环境,为了冲破美苏两大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积极发展高新科技,以巩固国防,维护中国的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第二,“两弹一星”计划的重大成果.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国和苏联的核垄断;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导弹实验成功,加强了国防力量;第一枚中国自行研制的火箭发射成功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教师应使学生深刻理解,我国在核科学的发展中,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为人类造福的一贯立场.第三,中国在“两弹一星”之后,不断向更高的科学高峰攀登,在核科学和空间技术上硕果累累,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第四,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和“神舟”5号飞天的巨大成就.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成为世界航天大国.
第三目“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属于现代科技发展的前沿科学,意义重大.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其影响和作用尤为重要,是我国高科技发展的代表.
建国后的汉语拼音出现之前,汉字是不是不分平舌和卷舌?
心灵xx地1年前3
头破血流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85.7%
原来就分的.拼音是根据人们的语言实践中实际的发音来定的,而不是定出一套拼音来再让人们照着去发音.
当然,不同的方言在发音上会有这样那样的差别.有的方言确实不怎么分平舌和卷舌.对于说这些方言的人来说,学普通话就意味着得学会发卷舌音了.
建国后,国家在农村已经完成了土地改革,为什么还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呢?
南天小剑1年前3
小桥木木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土地改革只是农业改革的一部分 其中在土地所有制的问题上 土地改革将土地分给了农民 还是私有制 不符合社会主义制度 并且不符合当时的生产力 根据生产关系要符合生产力的原则 国家又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调整生产关系 把农民私有改为国家拥有 进行生产工具劳动力的整合 解放生产力 必须集中力量做大事 我只是粗略的说一下 毕竟毕业几年了 希望给你点参考
建国后中国农村生产关系四次调整的原因,结果,启示?
建国后中国农村生产关系四次调整的原因,结果,启示?
另注:要初二及以上水平的回答,谢绝长篇大论或者网摘.(问题配套教材:河北人民出版社历史课本)
瓦埠1年前1
zudick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85.7%
经历了四个步骤: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土地改革的主要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核心内容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农业合作化的主要原因是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核心内容是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3.人民公社化的主要原因是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发展.核心内容是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原因是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核心内容是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中国军队人数现在有多少,最高时有多少(建国后)
裔翁1年前1
soul567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建国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历次较大的精简整编.
第一次精简整编.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解放军总兵力达550万人.1950年6月,全军参谋会议精简整编方案中规定全军定额400万人.当年全军即复员23.9万余人.不久,朝鲜战争爆发,精简整编工作终止.到1951年底,全军总兵额至627万人,是解放军历史上兵力最多的时期.
第二次精简整编.1951年11月中央军委召开整编会议,规定到1954年把全军总员额控制在300万人左右.1952年1月,根据毛泽东批准的《军事整编计划》,国防军步兵部队从258万人减为135万人,军兵种部队由61万人扩大到84万人,总部和各级机关由112万人减为38万人,院校由10.8万人扩大为12.8万人,地方部队95万人改编为公安部队,全军总定额保持在300万人左右.
第三次精简整编.1953年8月28日,中共中央又作出军事系统(包括公安部队)应再整顿组织、精简机构的冗员、提高部队质量的紧急指示.随后,全军进行了精简整编.截至1953年9月底,全军部队人数减到420万左右.在此次整编尚未结束之际,1953年12月,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决定,把全军简编为350万人,在体制上重新设立中央军事委员会,设立国防委员会和国防部,并形成八总部(即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干部部、总后勤部、总财务部、总军械部、训练总监部、武装力量监察部)领导体制,同时还将6大军区改划为12大军区(即沈阳、北京、济南、南京、广州、武汉、昆明、成都、兰州、内蒙古、新疆、西藏军区,后又组建福州军区,发展为13大军区),将军区体制由四级改为三级(即军区、省军区、军分区,并延续至今).到1954年6月全军已精减47.2万余人,到年底基本完成计划.
第四次精简整编.1957年1月,中央军委根据党的“八大”会议减少军费的精神,召开军委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裁减军队数量加强质量的决定》,确定全军总人数再裁减1/3.要求3年裁减130万人左右,将全军压缩至250万人左右(实际上减至240万人左右,为全军人数最少的时期).此次整编重新恢复了三总部(即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并延用至1998年)体制,撤销了公安军、防空军,将防空军与空军合并,同时压缩调整了军事院校,设立了军事科学院和国防部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到1958年底,全军成建制地集体转业或移交地方的有1个军部、46个师、30余所医院和30余所院校.全军总人数在1956年的基础上精简36%.全军总人数与新中国建立时相比,精简61.2%.
第五次精简整编.1966年以后的一段时间里,部队组织编制混乱,比例失调,机构臃肿,干部严重超编,军队员额继续扩大.到1971年,全军总人数与1965年相比,又增长20%多;同1958年相比,增长1.53倍.到70年代中期,全军员额又突破了600万.1975年6月24日至7月5日,中央军委召开具有历史意义的军委扩大会议,集中讨论和重点解决了压缩军队定额、调整编制体制等重大问题.决定3年内将军队减少60万人.从1975年第四季度开始,陆军部队和军区机关进行了整编;铁道兵地铁部队、部分工程建筑部队和县、市中队移交地方有关部门;撤销了部分空军军部、高射炮兵师、地方独立师和步兵师.到1976年,军队总人数比1975年减少13.6%,精简整编工作取得很大成绩.后来,精简整编任务因受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干扰破坏,没有完成就停了下来.
第六、七、八次精简整编.1977年12月,中央军委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军队编制体制的调整方案》.这个方案肯定了1975年军委扩大会议确定的精简整编方针、原则和措施,要求全军继续完成1975年规定的精简整编任务.1980年3月,中央军委决定,军队再次进行精简整编,减少数量,提高质量,大力精简机关,改革不合理的编制体制,压缩非战斗人员和保障部队,部分部队实行简编,将一部分部队移交地方.同年8月15日,中共中央批转了中央军委《关于军队精简整编的方案》.1982年9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又决定军队进一步进行精简整编.
依据《宪法》中央军委决定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其组成人员、领导机构、职能与中共中央军委相同);将部分野战师由整编师改为简编师;将担负内卫执勤任务的部队和边防部队移交公安部门;撤销基建工程兵,所属部队按系统对口集体转业到地方;撤销铁道兵,并入铁道部;撤销省军区的地方部队;将军委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领导机关分别改为总参谋部炮兵部、装甲兵部、工程兵部(后又被合并为总参谋部兵种部),整个整编工作到1983年结束.
1984年11月,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军委主席邓小平提出全军裁减员额100万的设想.随后,中央军委研究了解放军裁减员额的整编方案.1985年5月底6月初,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确定了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转移,并决定裁减军队员额100万.此次裁简重点是精简总部、军兵种、大军区、国防科工委机关和直属单位;撤并部分院校;减少各级副职,将机关、部队的76种职务由军官改为士兵担任;将武装警察部队和县(市、区)人武部划归地方建制;将装甲兵部队的全部,炮兵、高炮部队及部分野战工兵部队与保留的陆军全部统一整编为集团军,精简整编工作到1987年初基本结束.
第九次精简整编.1997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中指出,为适应世界军事领域的深刻变化,加强教育训练,提高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在80年代裁减军队员额100万的基础上,我国将在今后3年内再裁减军队员额50万.到1997年底,部分集团军建制的乙种师已归武警部队.2000年3月,江泽民在参加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宣布,到1999年底,党的十五大提出的裁军50万的重大任务已经完成.在此次裁军中,20余万军队干部退出现役转业地方工作,这是新中国历次裁减军队员额中干部精简比例较高的一次.
截至2005年12月31日,人民解放军圆满完成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方案确定的任务,如期裁减员额20万,其中全军精简干部17万,军队总员额下降为230万,陆军部队占全军总员额的比例已下降至历史最低点.这次体制编制调整改革,精简干部是重点.几十种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原来由干部担任,改为士官履职;部分文职干部改为文职人员.全军精简干部17万,优化了官兵比例结构.为此,人民解放军推出了新的制度支持改革.从2006年开始,将施行文职人员和非现役公勤人员制度,改革军队力量构成和用人制度
从美国建国后美国的政治制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从美国建国后美国的政治制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变化的原因?具体有那些内容?有何特点?
lingbili11年前1
阿什利扬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你是三中高一的
http://www.***.com/content/11/1101/14/7248777_160809342.shtml

大家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