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已及笄什么意思?

开拓女孩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wwjlwt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及笄之年---十五岁(女).
1年前

相关推荐

孩提,及笄,弱冠,耄耋分别是多少岁?
弦歌倦耳1年前1
冷看kk06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 采纳率92%
女子满15岁为及笄.二十弱冠、三十而立.耄耋指八十岁的老人,通常泛指年纪大的人.
另外:襁褓:初生孩提、总角、垂髫、童年.
1、金钗之年:女子12岁;2、豆蔻之年:女子13岁;3、及笄之年:女子15岁;4、碧玉年华:女子16岁;5、桃李年华:女子20岁;6、花信年华:女子24岁
1、弱冠之年:男子20岁;2、而立之年:男子30 岁;3、不惑之年:男子40 岁;4、知命之年:男子50 岁;5、花甲之年:男子60 岁;6、古稀之年:男子70 岁;7、喜寿:男子77岁;8、耄耋之年:80岁;9、米寿:男子88岁;10、鲐背之年:90 岁;11、白寿:男子99岁(取百去“一”之意);12、期颐之年:男子100 ;13、茶寿:男子108岁.
年龄别称所表示的年龄段?都有:1.襁褓2.孩提3.总角4.豆蔻年华5.及笄6.弱冠7.而立之年8.不惑之年9.知天命10
年龄别称所表示的年龄段?
都有:1.襁褓
2.孩提
3.总角
4.豆蔻年华
5.及笄
6.弱冠
7.而立之年
8.不惑之年
9.知天命
10.花甲
11.古稀
12.耄耋
13.期颐
Waterdouglas1年前1
muyue1314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2.4%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3岁的儿童
齿龀:又称为龆龀.指儿童换牙
总角、垂髫:指幼年儿童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
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五十岁
花甲、平头甲子:六十岁
耆:六十岁
古稀:七十岁
耋:七十~八十岁
耄:八十~九十岁
期颐:一百岁
解释下列代指年龄的词语1:总角2:垂鬓3:及笄4:豆蔻5:弱冠
菲菲艾玛11年前1
zxn_lion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5.2%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为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
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票?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耄耄之年.
100岁乐期颐.
另外,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
没有专门的90,只是八十九十合叫耄耋(mao die)
什么是及笄?
叁拾陆计1年前1
wangjie6054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91.7%
亦作“既笄”.
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一直未许配的,最迟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
编辑本段出处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笄,发簪.后因称女子年满十五为及笄.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例子:
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仪礼·士昏礼》
《旧唐书·后妃传下·女学士尚宫宋氏》:“﹝庭芬﹞生五女,皆聪惠……年未及笄,皆能属文.”
《儒林外史》第十回:“鲁老先生有个令爱,年方及笄.”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吴喆》:“女年甫及笄,有容色.”
论年纪虽则一十四岁,身材长成,倒象十六七岁及笄的模样.——《东周列国志》
编辑本段中国古代对年龄段的称呼  总角:幼年的儿童,头发上绾成小髻髻.《礼记·内则》“拂髻,总角.”郑玄注:“总角,收发结之.”后来就称儿童的幼年时代为“总角”.陶潜《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这里的“白首”代称老年.
垂髫:也指儿童幼年.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所以“垂髫”代称儿童的幼年.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里的“黄发”也代称老年.
豆蔻:是指女孩的年龄段(十三四岁),文学作品中的豆蔻:诗文中常用以比喻少女.为十三四岁的少女,一如豆蔻的含苞待放,这个比喻十分确切生动.
及笄:古时称女子年在十五为“及笄”,也称“笄年”.笄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了,《仪礼·土昏礼》:“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礼记·内则》:“女子许嫁,……十有五年而笄.”则又指出嫁的年龄.《聊斋志异·胭脂》:“东昌卞氏,业牛医者,有女,小字胭脂,……以故及笄未字.”蔡东藩 《清史演义》第一回:“老者便对布库里雍顺道:‘小女伯哩年将及笄,如蒙不弃,愿附姻好.’”
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所以主以“弱冠”代称20岁,弱是年少,冠是戴成年人的帽子,还要举行大礼.左思《咏友》诗:“弱冠弄柔翰,旧荦观群书.”
束发: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用为指代成童:“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归有光《项脊轩志》).束发一般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