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利最终获得试验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三星手机88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xyshbch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73.3%
不轻信专家权威,敢与实验,敢想敢做,认真观察,仔细分析`
1年前

相关推荐

一名叫聂利的小学女生为了探究“蜜蜂靠什么发声?”他剪去蜜蜂的双翅,蜜蜂依旧发出“嗡嗡”的声音,结果表明:蜜蜂并不是靠__
一名叫聂利的小学女生为了探究“蜜蜂靠什么发声?”他剪去蜜蜂的双翅,蜜蜂依旧发出“嗡嗡”的声音,结果表明:蜜蜂并不是靠_________发声的;她用大头针捅破翅膀下的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她认为蜜蜂的发声器官就是小黑点。不管聂利的结论是否正确,我们应该学习她的___________。
晓灵知晓1年前1
挖坑陷人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73.3%
解题思路:

因为聂利剪去蜜蜂的双翅,蜜蜂依旧发出“嗡嗡”的声音,结果表明: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的;

她用大头针捅破了蜜蜂翅膀下的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所以聂利认为蜜蜂的发声器官就是小黑点;

我们应该学习她这种实事求是的探究精神、科学的探究方法以及实践能力等。

翅膀振动 实事求是的探究精神、科学的探究方法以及实践能力、对科学的求知欲等

《蜜蜂的欢叫》聂利最终获得试验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至少写3个要点)
《蜜蜂的欢叫》聂利最终获得试验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至少写3个要点)
五年级(下)语文补充习题 期末 上的 快回答吧...
liuke1001年前4
我在guiyang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1.坚持自己观点
2.勇于实验
3.肯动脑
我也是五年级下册,我们老师就叫我们这样写的
(2010•湖州)聂利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 她对《十万个
(2010•湖州)聂利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 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
下面是聂利同学的主要探索过程:
①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
②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
③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
④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
请回答:(1)聂利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______.
(2)从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基于的假设是______.
summer_baby19811年前1
dd法号中精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在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是基础.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
(1)采用多只蜜蜂做实验,可以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2)①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②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说明蜜蜂发声不是由双翅振动产生的;
(3)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所以猜测蜜蜂可能是靠小黑点振动发声的,因此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
故答案为:(1)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2)蜜蜂发声不是由双翅振动产生的
(3)蜜蜂是靠小黑点振动发声的
2001年,聂利从《小学自然学习辅导》和《十万个为什么》中得知,蜜蜂等昆虫没有发音
2001年,聂利从《小学自然学习辅导》和《十万个为什么》中得知,蜜蜂等昆虫没有发音器官,只是靠飞行时翅膀高速振动产生“嗡嗡”的声音。
2002年春天,聂利到一个养蜂场去玩,发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翅没有扇动,仍然“嗡嗡”叫个不停,于是她对书本的说法产生了质疑,并开始了探究。①她把蜜蜂的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出声音。②她剪去蜜蜂的翅,也能听到蜜蜂的叫声。两种方法交替进行了42次,试验结果表明:蜜蜂不振动翅也能发出声音。为了进一步探究蜜蜂的发音,③她把蜜蜂粘在木板上,用放大镜仔细寻找,观察了一个多月,终于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比油菜籽还小的黑点,蜜蜂叫时,黑点上下鼓动。④她用大头针刺破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⑤她又找来一些蜜蜂,不损伤它们的翅,只刺破小黑点,放在蚊帐里,蜜蜂飞来飞去,再也没有声音。这两项试验她反复做了10次,结果都一样。她将这一发现写成论文,认为蜜蜂的发音器官就是这两个小黑点,它有专门的发音器官。
2003年8月中旬,在兰州举行的第1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12岁的聂利撰写的科学论文《蜜蜂并不是靠翅振动发声的》荣获大赛银奖和高士其科普专项奖。
分析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聂利是如何发现问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她做实验④和⑤前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聂利在探究实验中运用了什么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发现写成论文并发表,其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spzouc1年前1
俺gg但未遂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100%
(1)聂利观察到蜜蜂的翅没有扇动,仍然“嗡嗡”叫个不停,与书本的说法有矛盾。
(2)假设蜜蜂是靠小黑点发声的。
(3)观察法、对照实验法等方法。
(4)进行表达和交流。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聂利同学在五年级自然课上听老师讲,蜜蜂是靠翅膀的振动发声的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聂利同学在五年级自然课上听老师讲,蜜蜂是靠翅膀的振动发声的,她想抽时间去附近的养蜂场看一看.一天她来到养蜂场,发现箱外聚集在一起的蜜蜂似乎在休息,并没有振动翅膀,可嗡嗡声不绝于耳,后又发现蜜蜂歇在花上,翅膀一动不动,但仍有嗡嗡的声音.她感到很疑惑,难道是老师讲错了吗?她又查了《十万个为什么》.书上清楚地写着:“蜜蜂的嗡嗡声来自翅膀的振动”.她想,难道连专家都搞错了吗?于是她将自己观察到的情况和想法告诉了老师,老师建议她用实验的方法去研究…
她做了下表中“剪去蜜蜂双翅的实验“,发现蜜蜂的嗡嗡声没有变化.经观察她又发现蜜蜂嗡嗡叫时,蜜蜂双翅根部的两个”小黑点“在鼓动.她猜想:“小黑点”可能就是蜜蜂的发声器官.于是她又做了下表中刺破蜜蜂双翅根部”小黑点“的实验,发现蜜蜂不再发声.(本文摘自《少年科普报》2003年第49期)
实验名称 实验总数(只) 死亡数(只) 发声数量(只) 声音大小
剪去蜜蜂双翅的实验 8 2 6 没有变化
刺破蜜蜂双翅根部“小黑点”的实验 8 2 0 没有声音
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聂利同学的实验研究,关于蜜蜂的发声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答:______.
(2)我们从聂利同学的研究过程中可以学到什么?
答:______.
dontcry3281年前1
eblis114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4.2%
答:(1)实验过程把蜜蜂的翅膀减掉,发现仍有声音,由此判断蜜蜂的发声不是靠翅膀的振动;
当把蜜蜂的小黑点弄破后,不再有声音,由此可知蜜蜂的发声器官是“小黑点”;
(2)学习她尊重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执着探究,仔细观察,多做实验,多方请教,查阅资料等.
资料分析:小学生的大发现2001年,聂利从《小学自然学习辅导》和《十万个为什么》中得知,蜜蜂等昆虫没有发音器官,只是靠飞
资料分析:小学生的大发现
2001年,聂利从《小学自然学习辅导》和《十万个为什么》中得知,蜜蜂等昆虫没有发音器官,只是靠飞行时翅膀高速振动产生“嗡嗡”的声音.
2002年春天,聂利到一个养蜂场去玩,发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翅没有扇动,仍然“嗡嗡”叫个不停,于是她对书本的说法产生了质疑,并开始了探究.①她把蜜蜂的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出声音.②她剪去蜜蜂的翅,也能听到蜜蜂的叫声.两种方法交替进行了42次,试验结果表明:蜜蜂不振动翅也能发出声音.为了进一步探究蜜蜂的发音,③她把蜜蜂粘在木板上,用放大镜仔细寻找,观察了一个多月,终于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比油菜籽还小的黑点,蜜蜂叫时,黑点上下鼓动.④她用大头针刺破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⑤她又找来一些蜜蜂,不损伤它们的翅,只刺破小黑点,放在蚊帐里,蜜蜂飞来飞去,再也没有声音.这两项试验她反复做了10次,结果都一样.她将这一发现写成论文,认为蜜蜂的发音器官就是这两个小黑点,它有专门的发音器官.
2003年8月中旬,在兰州举行的第1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12岁的聂利撰写的科学论文《蜜蜂并不是靠翅振动发声的》荣获大赛银奖和高士其科普专项奖.
分析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聂利是如何发现问题的?______.
(2)你认为她做实验④和⑤前作出的假设是:______.
(3)聂利在探究实验中运用了什么方法?______.
(4)将发现写成论文并发表,其作用是什么?______.
zh_gcc1年前1
小林yan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85.7%
解题思路:此题,一是考查从资料中寻找解题线索,提取有利于解题的信息,与所学知识建立链接的能力.二是考查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问题来源于观察,科学探究通常开始于观察.聂利观察到蜜蜂的翅没有煽动,仍然“嗡嗡”叫个不停,与书本的说法有矛盾.
(2)在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是基础.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蜜蜂是靠小黑点发声的.
(3)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4)表达、交流:撰写探究报告,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
故答案为:(1)聂利观察到蜜蜂的翅没有扇动,仍然“嗡嗡”叫个不停,与书本的说法有矛盾;(2)蜜蜂是靠小黑点发声的;(3)观察法、对照实验法等方法;(4)进行表达和交流.

点评:
本题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考点点评: 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

我省小学生聂利为了探究“蜜蜂靠什么发声?”她剪去蜜蜂的双翅,蜜蜂依旧发出“嗡嗡”的声音,结果表明:蜜蜂并不是靠_____
我省小学生聂利为了探究“蜜蜂靠什么发声?”她剪去蜜蜂的双翅,蜜蜂依旧发出“嗡嗡”的声音,结果表明:蜜蜂并不是靠______发声的.她用大头针捅破了蜜蜂翅膀下的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聂利认为蜜蜂的发声器官就是小黑点,不管聂利的发现是否正确,我们应该学习她的______.
m0fapdo1年前1
我要怎样爱你 共回答了26个问题 | 采纳率92.3%
解题思路:要解答本题需掌握:①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②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物理问题.

因为聂利剪去蜜蜂的双翅,蜜蜂依旧发出“嗡嗡”的声音,结果表明: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的;
她用大头针捅破了蜜蜂翅膀下的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所以聂利认为蜜蜂的发声器官就是小黑点;
我们应该学习她这种实事求是的探究精神、科学的探究方法以及实践能力等.
故答案为:翅膀振动;实事求是的探究精神、科学的探究方法以及实践能力、对科学的求知欲等.

点评:
本题考点: 声音的产生;物理学方法.

考点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归纳实验的能力,以及学习聂利实事求是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的探究方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小学生发现蜜蜂发声并不靠翅膀2003年8月,湖北监利县科技副县长到黄歇口镇中心小学,看望一位名叫聂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学生发现蜜蜂发声并不靠翅膀
2003年8月,湖北监利县科技副县长到黄歇口镇中心小学,看望一位名叫聂利的六年级小学生,并向她请教一个问题:蜜蜂到底靠什么发出“嗡嗡”声?“蜜蜂有自己的发声器官,它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的.”聂利响亮的回答.
这个结论,是聂利对蜜蜂进行了一年多的贯彻和试验后得出的.
2001年秋,聂利从《小学自然学习辅导》一书中得知,蜜蜂、苍蝇、蚊子等昆虫都是哑巴,它们没有发声器官,“嗡嗡”声来自翅膀的振动,如果翅膀停止振动,声音也就停止了.
去年春天,聂利到一个养蜂场去玩,发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翅膀并没有扇动,仍然嗡嗡叫个不停,于是她对教材、科普读物和老师的讲解产生了质疑,并开始了对蜜蜂的试验和研究.她先把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出声音.她剪去蜜蜂的双翅,也能听到蜜蜂的叫声.两种方法交替进行了42次,每次用去48只蜜蜂.试验结果表明:蜜蜂不振动翅膀也能发声.为了探究蜜蜂的发声器官,她把蜜蜂粘在木板上,用放大镜仔细查找,观察了一个多月,终于在蜜蜂的双翅根部发现两粒比油菜籽还小的黑点.蜜蜂叫时,黑点上下鼓动.她用大头针捅破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她又找来一些蜜蜂,不损伤双翅,只刺破小黑点,放在蚊帐里,蜜蜂飞来飞去,再也没有发出声音.这项试验她又反复做了10次,结果都一样.她将这一发现写成论文《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该篇论文在兰州市举行的第1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荣获大赛优秀科技项目银奖和高士其科普专项奖.
你从上文中能得到什么启发?
四月的早晨1年前1
差一刻12点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1.3%
解题思路: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声音的由振动产生,以及聂利研究科学的方法.

答:“长江后浪推前浪”,物理学家正是在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的努力下发展到今天的,新的发展带来新的问题,新的问题必将导致新的探索,我们要学习聂利的这种实事求是的探究精神、科学的探究方法以及实践能力和对科学的强烈的求知欲.

点评:
本题考点: 声音的产生;物理学方法.

考点点评: 本题主要要求学生学校聂利同学敢于质疑,尊重事实,锲而不舍,认真钻研的精神.

我省小学生聂利为了探究“蜜蜂靠什么发声?”她剪去蜜蜂的双翅,蜜蜂依旧发出“嗡嗡”的声音,结果表明:蜜蜂并不是靠_____
我省小学生聂利为了探究“蜜蜂靠什么发声?”她剪去蜜蜂的双翅,蜜蜂依旧发出“嗡嗡”的声音,结果表明:蜜蜂并不是靠______发声的.她用大头针捅破了蜜蜂翅膀下的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聂利认为蜜蜂的发声器官就是小黑点,不管聂利的发现是否正确,我们应该学习她的______.
千粒米1年前1
部分之间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4.2%
解题思路:要解答本题需掌握:①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②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物理问题.

因为聂利剪去蜜蜂的双翅,蜜蜂依旧发出“嗡嗡”的声音,结果表明: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的;
她用大头针捅破了蜜蜂翅膀下的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所以聂利认为蜜蜂的发声器官就是小黑点;
我们应该学习她这种实事求是的探究精神、科学的探究方法以及实践能力等.
故答案为:翅膀振动;实事求是的探究精神、科学的探究方法以及实践能力、对科学的求知欲等.

点评:
本题考点: 声音的产生;物理学方法.

考点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归纳实验的能力,以及学习聂利实事求是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的探究方法.

资料分析:小学生的大发现2001年,聂利从《小学自然学习辅导》和《十万个为什么》中得知,蜜蜂等昆虫没有发音器官,只是靠飞
资料分析:小学生的大发现
2001年,聂利从《小学自然学习辅导》和《十万个为什么》中得知,蜜蜂等昆虫没有发音器官,只是靠飞行时翅膀高速振动产生“嗡嗡”的声音.
2002年春天,聂利到一个养蜂场去玩,发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翅没有扇动,仍然“嗡嗡”叫个不停,于是她对书本的说法产生了质疑,并开始了探究.①她把蜜蜂的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出声音.②她剪去蜜蜂的翅,也能听到蜜蜂的叫声.两种方法交替进行了42次,试验结果表明:蜜蜂不振动翅也能发出声音.为了进一步探究蜜蜂的发音,③她把蜜蜂粘在木板上,用放大镜仔细寻找,观察了一个多月,终于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比油菜籽还小的黑点,蜜蜂叫时,黑点上下鼓动.④她用大头针刺破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⑤她又找来一些蜜蜂,不损伤它们的翅,只刺破小黑点,放在蚊帐里,蜜蜂飞来飞去,再也没有声音.这两项试验她反复做了10次,结果都一样.她将这一发现写成论文,认为蜜蜂的发音器官就是这两个小黑点,它有专门的发音器官.
2003年8月中旬,在兰州举行的第1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12岁的聂利撰写的科学论文《蜜蜂并不是靠翅振动发声的》荣获大赛银奖和高士其科普专项奖.
分析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聂利是如何发现问题的?______.
(2)你认为她做实验④和⑤前作出的假设是:______.
(3)聂利在探究实验中运用了什么方法?______.
(4)将发现写成论文并发表,其作用是什么?______.
刀锋991年前1
shaklife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2.4%
(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问题来源于观察,科学探究通常开始于观察.聂利观察到蜜蜂的翅没有煽动,仍然“嗡嗡”叫个不停,与书本的说法有矛盾.
(2)在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是基础.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蜜蜂是靠小黑点发声的.
(3)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4)表达、交流:撰写探究报告,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
故答案为:(1)聂利观察到蜜蜂的翅没有扇动,仍然“嗡嗡”叫个不停,与书本的说法有矛盾;(2)蜜蜂是靠小黑点发声的;(3)观察法、对照实验法等方法;(4)进行表达和交流.
苏教版《语文配套练习册》最后一页“聂利最终获得试验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至少写出三个要点)”
wugeren1年前4
z_azhan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5%
是因为她勤于观察、善于思考、有坚持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不轻信专家权威、敢与实验、敢想敢做、认真观察、仔细分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小学生发现蜜蜂发声并不靠翅膀2003年8月,湖北监利县科技副县长到黄歇口镇中心小学,看望一位名叫聂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学生发现蜜蜂发声并不靠翅膀
2003年8月,湖北监利县科技副县长到黄歇口镇中心小学,看望一位名叫聂利的六年级小学生,并向她请教一个问题:蜜蜂到底靠什么发出“嗡嗡”声?“蜜蜂有自己的发声器官,它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的.”聂利响亮的回答.
这个结论,是聂利对蜜蜂进行了一年多的贯彻和试验后得出的.
2001年秋,聂利从《小学自然学习辅导》一书中得知,蜜蜂、苍蝇、蚊子等昆虫都是哑巴,它们没有发声器官,“嗡嗡”声来自翅膀的振动,如果翅膀停止振动,声音也就停止了.
去年春天,聂利到一个养蜂场去玩,发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翅膀并没有扇动,仍然嗡嗡叫个不停,于是她对教材、科普读物和老师的讲解产生了质疑,并开始了对蜜蜂的试验和研究.她先把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出声音.她剪去蜜蜂的双翅,也能听到蜜蜂的叫声.两种方法交替进行了42次,每次用去48只蜜蜂.试验结果表明:蜜蜂不振动翅膀也能发声.为了探究蜜蜂的发声器官,她把蜜蜂粘在木板上,用放大镜仔细查找,观察了一个多月,终于在蜜蜂的双翅根部发现两粒比油菜籽还小的黑点.蜜蜂叫时,黑点上下鼓动.她用大头针捅破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她又找来一些蜜蜂,不损伤双翅,只刺破小黑点,放在蚊帐里,蜜蜂飞来飞去,再也没有发出声音.这项试验她又反复做了10次,结果都一样.她将这一发现写成论文《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该篇论文在兰州市举行的第1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荣获大赛优秀科技项目银奖和高士其科普专项奖.
你从上文中能得到什么启发?
闲来无事练打字1年前1
dengwenjiafather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100%
答:“长江后浪推前浪”,物理学家正是在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的努力下发展到今天的,新的发展带来新的问题,新的问题必将导致新的探索,我们要学习聂利的这种实事求是的探究精神、科学的探究方法以及实践能力和对科学的强烈的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