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肥红瘦是什么意思

古典男孩212022-10-04 11:39:544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4条回复
梦飞飞888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说到古代诗词大家,李清照绝对是位重量级的人物,在女性中更是无人能出其右.在词史上,李清照继柳永、秦观、周邦彦之后,被称为婉约之宗.她的词以清丽婉转、哀怨凄恻见长,极富韵味.清代著名词评家陈廷焯曾评价李清照:“宋闺秀词自以易安为冠.”十分中肯.她以女性特有的方式和情怀,把人们内心世界中的愁思依恋,细腻温婉地然而又十分深刻地具体化、形象化,给人一种柔美的享受.在词的意境上易安词也是丝毫不让须眉.
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共有两阕,一首是“惊起一滩鸥鹭”,这首词虽然被中学语文课本收录,但无论是谴词还是意境都不及另一首《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聚.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自丈夫病卒,所作皆愁苦之词.这首词从内容上看闲适恬静,应为词人中早期的作品.客观地说李清照早年的作品在艺术手法和刻画力度上都不如晚年,只是这首小令着实令人喜爱,可谓词中精品.一篇小令,才共六句,寥寥三十三个字,却包含了多少内容,我们不妨用白话把它描述一番:
昨夜雨急风狂(疏,应为疏放疏狂的意思,而非稀疏),这个季节正是花儿开得很艳很美的时候,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难以成眠.不得已,只有喝点酒赖以排遣.一觉醒来,头还是昏昏的,但心中悬悬之事,却未为梦断.这时,她听到外间的丫鬟收拾屋子,启户卷帘.便急问道:海棠花怎么样了?丫鬟笑着回道:还好,昨夜又是风又是雨的,可海棠花一点也没受影响.词人心下叹道:唉!你知道什么!你再细看,难道看不出那红的少了而绿的多了吗!
同样的内容,今人用了多大的篇幅而不得其精髓.而词人区区六句却藏无数曲折:一个卷帘,便既说明天亮.谁问的卷帘人、问的是什么?一字没有,却于答话中道破天机,何等的巧妙!说它像一幅画,而神情口吻,又是画所难到.这就是词!这就是词的魅力!真是令人叹服.
这首词格调轻灵而感情真挚,语言浅淡而意味隽永.以寻常言语入词本是易安词的一大特点,也可以说是她的一大长处,从这首词上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这个特点.其实这是很难的,所谓炼句精巧易,平淡入调难,这也是李清照词能吸引人的地方吧.
李清照词里咏花的将近十首,可以看出词人是位十分爱花之人,绿肥红瘦这样清奇的句子也只有如此爱花惜花的人才能写得出来.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却是为何?风雨葬花,如葬美人,如葬芳春……理解了这些,再看这首词,自是又一番领悟,对绿肥红瘦不免又喜欢上几分.
1年前
Van5408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
绿肥红瘦
lǜ féi hóng shòu
〖解释〗绿叶茂盛,花渐凋谢。指暮春时节。也形容春残的景象。
〖出处〗宋·李清照《如梦令》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示例〗
1年前
黑木 共回答了1个问题 | 采纳率
试昨夜和美女一夜的缠绵,她的美丽和狂野让我无法停止运动,睡醒后,依然不忘缠绵的心醉享受,回想借着一点醉意就侵犯了这个红花美女心里还是有点愧疚,于是问正在卷起蚊帐准备梳洗的美女,“还好吗?昨晚是不是太狂暴了,身体不会有什么吧!还疼不疼?”美女回答道:“没事,我还是我,你看,我不是还好好的吗?”名士心下感叹道:“好傻,好天真,知道吗?我又干了一个红花,我的名单上又多了一个,而我从此就是你的第一个了!”...
1年前
东德 共回答了1个问题 | 采纳率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主人公毕竟还是知道这是暮春时节,况且昨夜又是一夜风雨,海棠花断然是不会依旧了,因此她连用两个“知否”来纠正“卷帘人”的答复,口语的语气使得这两个“知否”让人读来颇觉清新。“应是绿肥红瘦”一句写出了当前的情形。这句是最为世人称道的一句,它十分的新颖别致、生动传神,看似信手拈来,却...
1年前

相关推荐

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我只想知道背景意思就行了
kakasu6171年前1
shinianshao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100%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主人公毕竟还是知道这是暮春时节,况且昨夜又是一夜风雨,海棠花断然是不会依旧了,因此她连用两个“知否”来纠正“卷帘人”的答复,口语的语气使得这两个“知否”让人读来颇觉清新.“应是绿肥红瘦”一句写出了当前的情形.
《如梦令》宋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宋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lijun1980831年前1
产业工人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5.2%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迷醉那种快乐而不知道回来的路.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但是却错误地划进了莲花塘的深处.怎样划出去,怎样划出去,抢着划呀,惊得这满滩的白鸥和白鹭,都飞起来了.
闲走一程山高水阔,淡看一季绿肥红瘦 作文
急速奔驰1年前1
吞吞_eillina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100%
指缝太宽,时光太瘦,一辈子原来真的很短。蓦然回首,惊觉岁月忽已晚。时间真是个最厉害的魔法师,在它的手里,每个人都在不声不响的改变中悄悄地成长并老去。不知不觉中,那些曾经的激情和执着,那些曾经的天真和梦幻,早已在岁月里慢慢远去。渐行渐远的回望里,那些痛过的、哭过的,都演绎成了坚强;那些不忍放手的、念念不忘的,都定格成了风景。安静中,心也渐渐沉寂下来。或许是棱角平了,或许是成熟稳重了,日子越来越平淡了,脚步越来越踏实了。花开一季,人活一世,只有时光安然无恙。当明天变成了今天,成为了昨天,最后成为记忆里不再重要的某一天,我们突然发现,岁月总与沧桑相关,无常才是人生的常态。在不断的成长中,我们终是错过了一些季节,错过了一些事,错过了一些人。在这世上,总会有些人有些事让我们悲伤、让我们愤恨、让我们耿耿于怀。没有人喜欢孤独,但有时我们不得不孤独;没有人喜欢受伤,但有时我们不得不受伤。原来,生命,就是一场虚妄。经年过往,谁又何尝不是在这场虚妄里跋涉?热闹散去,都是空虚,繁华落后,尽是悲凉。有些事,终要散去;有些人,终会不见。尘归尘土归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江湖。生活,有太多的愿与不愿,要与不要,爱与不爱。与其痛苦挣扎,不如让自己变得坚强,以一颗平静的心,去接纳我们所不能改变的事物,去改变那些有可能改变的东西,学会自我救赎,如此,我们就会多些快乐,少些烦恼,多些甜蜜,少些苦涩。始终相信,虽然生活会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那些路上孤单寂寞的时光,都将使我们变得更加从容和坚强。人总是会随着阅历的增加而对人生有更加深刻的体会的。正如奥尔珂德《小妇人》里马区夫人对女儿说的:眼因多流泪水而愈见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只有历经人生的艰辛,饱经世间坎坷的人,心灵才会清纯、真诚,温和、宽厚。也只有历经生活磨难饱经沧桑的人,才会变得愈加刚毅坚强。有位作家说过:人生的路,总归还是要自己安静地走完。人生之事,总有些不管你愿不愿意,它都要发生,你只能接受;总有些东西,不管你躲不躲避,它都要来临,你只能面对。这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符合逻辑,有些时候,山是水的故事,云是风的故事;也有些时候,星不是夜的故事,情不是爱的故事。人生无常,世事善变,何必为那些是非恩怨纠结?看淡了,是是非非也就无所谓了;放下了,成败得失也就那么回事了。要学会一个人走路,一个人思考,一个人努力,自己去理解生命的实质,知道快乐背后永久的遗憾,以安静祥和的心灵去体验生命中的孤独和痛苦。当我们战胜了悲伤、疼痛,自此,我们的人生,定会犹如盛夏的日光,透彻明亮,光芒万丈。时间可以苍老容颜,淡化记忆,改变风景,但恬淡明朗的心情,你若坚守,它定不会丢失。心平静了,世界将会变得平静,心刚毅了,磨难就不会是磨难。只要心足够明媚,纵然有小小的阴霾也无妨。我们一路走来,只是为了告别过往,欣赏沿途的风景。于喧嚣红尘中,固守自己心中的那一方山水田园。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不去担心季节会不会变老,不去担心日月会不会幽暗。繁芜之中,留住本真,回归自然,修得静心。佛说: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白落梅说:生活原本就不是乞讨,无论日子过得多么窘迫,都要从容地走下去,不辜负一世韶光。三毛说: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空中飞扬;一半散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林徽因说:温柔要有,但不是妥协,我们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地坚强。安然端坐在岁月的一隅,沉潜在一个没有人能够找得到的地方,把那些不堪回首的人与事,埋葬在岁月的最深处。从此,任他明月下西楼,心中也无风雨也无晴。无惧无惊,不慌不忙,让心安生,让魂安宁,让生活从此云淡风轻。静静地,静静地,享受一个人的春花秋月。闲走一程山高水阔,淡看一季绿肥红瘦,在安静中,不慌不忙地坚强。若有来生,我依然会选择坚强。
李清照"如梦令"最后一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的"绿肥红瘦"历来为人称道,请你说说好在哪里?100字作文
kingjd1年前1
伤心快门手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6.7%
出自南宋诗人李清照的《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赏析
  李清照虽然不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其词流传至今的只不过四五十首,但却“无一首不工”,“为词家一大宗矣”.这首《如梦令》,便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更惜自己那逝去的青春年华,语言清新,词意隽永,令人玩味不已.
  词的大意是:昨夜雨疏风猛.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但昨夜之心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起首两句,如何理解颇有争议.盖推以事理逻辑:既然是“浓睡不消残酒”,("浓睡"时如何知屋外"风雨"?)又何以知道“昨夜雨疏风骤”,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其实对这两句词,是不能用生活中的简单事理去体会理解的,因为词人的本意实不在此,而是通过这两句词表达无限的惜花之情.大凡惜花的诗词都言及风雨.白居易《惜牡丹二首》诗:“明朝风起花应尽,夜惜衰红把火看.”冯延巳《长相思》词:“红满枝,绿满枝,宿雨厌厌睡起迟.”周邦彦《少年游》词:“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花在风雨中零落,这层意思是容易理解的.但是说“浓睡不消残酒”也是写惜花之情,恐怕就不太容易理解了.不过只要多读些前人写的惜花诗词,也就不难体会了.杜甫《三绝句》诗:“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韦庄《又玄集》卷下录鲍征君(文姬)《惜花吟》诗:“枝上花,花下人,可怜颜色俱青春.昨日看花花灼灼,今日看花花欲落.不如尽此花下饮,莫待春风总吹却.”这些诗句正可用来作为“浓睡不消残酒”的注脚.易安在其咏红梅的《玉楼春》词中所云:“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亦可视为对“浓睡”一句的自注.这句词的辞面上虽然只写了昨夜饮酒过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尽消,但在这个辞面的背后还潜藏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为惜花.这位女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饮了过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漱玉词》中曾多处写到饮酒,可见易安居士是善饮的.善饮尚且酒醉而致浓睡,一夜浓睡之后酒力还未全消,这就不是一般的过量了.读者只要思索一下词人为什么要写“浓睡不消残酒”这句词,得到的回答只能是“惜花”.就这句词的立意而言,与上引杜甫和鲍文姬的诗句都是同一机杼,并无二致.但易安的高处正在于不落窠臼,独辟蹊径.一旦领悟了潜藏在“浓睡不消残酒”背后的这层“惜花”之意,那么对以下数句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接下去三、四两句所写,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尽管饮酒致醉一夜浓睡,但清晓酒醒后所关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园中海棠.词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窗外定是残红狼藉,落花满眼,却又不忍亲见,于是试着向正在卷帘的侍女问个究竟.一个“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相比之下,周邦彦《少年游》:“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便显得粗俗不堪,味同嚼蜡了.“试问”的结果——“却道海棠依旧.”侍女的回答却让词人感到非常意外.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一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一个“却”字,既表明侍女对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也表明词人听到答话后感到疑惑不解.她想:“雨疏风骤”之后,“海棠”怎会“依旧”呢?这就非常自然地带出了结尾两句.
李清照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
qingzheng1年前1
猴子吃桃子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76.9%
貌似是夏日风雨这样子.
绿的是叶子吧 红的是花儿嘛.抓住事物的特征来代替事物这样子.大概.
前文卷帘人说“海棠依旧”
李清照就否认她说 你知道吗 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这里用了比喻、设问、反复、你人的写作手法
是李清照前期少女时代所写.其实就是没事愁.
就愁愁园子里的花儿什么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运用了什么修辞
fanqieniu1231年前4
wjhxf604 共回答了11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设问
"应是绿肥红瘦"中传神的字古人写师词非常讲究"炼字",不少诗句,因为一字传神,留传千古.这些字或抒发感情,或生动描绘形象
"应是绿肥红瘦"中传神的字
古人写师词非常讲究"炼字",不少诗句,因为一字传神,留传千古.这些字或抒发感情,或生动描绘形象,或创造出优美的环境,试在下面的诗句中,找出一个传神的字
隆德1年前2
haoavi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1.8%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主人公毕竟还是知道这是暮春时节,况且昨夜又是一夜风雨,海棠花断然是不会依旧了,因此她连用两个“知否”来纠正“卷帘人”的答复,口语的语气使得这两个“知否”让人读来颇觉清新。“应是绿肥红瘦”一句写出了当前的情形。这句是最为世人称道的一句,它十分的新颖别致、生动传神,看似信手拈来,却...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1.这首词作者以与侍女对话的形式刻画了(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1.这首词作者以与侍女对话的形式刻画了( )的细腻感情.惜花实际上是( ),惜自己如花的青春年华.
lowerdd11年前1
pyj7337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1.3%
这首词作者以与侍女对话的形式刻画了( 李清照观察海棠花红绿变化)的细腻感情.惜花实际上是( 李清照),惜自己如花的青春年华.------江允来
如梦令 李清照中“绿肥红瘦”在词中是什么意思
猛烈撞击1年前1
christine12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100%
昨夜雨疏风聚.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翻译:昨夜雨急风狂,这个季节正是花儿开得很艳很美的时候,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难以成眠.不得已,只有喝点酒赖以排遣.一觉醒来,头还是昏昏的,但心中悬悬之事,却未为梦断.这时,她听到外间的丫鬟收拾屋子,启户卷帘.便急问道:海棠花怎么样了?丫鬟笑着回道:还好,昨夜又是风又是雨的,可海棠花一点也没受影响.词人心下叹道:唉!你知道什么!你再细看,难道看不出那红的少了而绿的多了吗!?
“应是绿肥红瘦”一句写出了当前的情形.这句是最为世人称道的一句,它十分的新颖别致、生动传神,看似信手拈来,却是功力独到.她用“绿”字代指满枝的绿叶,用“红”代指枝头的花朵,“肥”替换了“多”,“瘦”替换了“少”,写出了一个全新的意境.无怪乎多为历代词论者赞誉,如《草堂诗余别录》中曰“结句尤为委曲工整,含蓄无穷意焉”.而更深一层,“红”又不单指花朵,还隐指了春天万紫千红的景象与色彩,隐指了春天众多无比美好的事物,隐指了在春天里的喜悦心情.这样“红瘦”一词就逼真地写出了人物地伤春情思.不需直言,不假雕饰,却更令人心动,这是李清照的词作给读者的一个典型感受.
绿肥红瘦”中的“绿”和“红”各指什么?"肥","瘦"分别形容什么?
KK4241年前1
勿忌 共回答了27个问题 | 采纳率88.9%
“绿”形容的是海棠叶;“红”形容的是海棠花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这首词中哪两句从听觉上展开联想,然后转化为视觉形象?
2.“应是绿肥红瘦”一句中的“肥”和“瘦”字有什么妙处?
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tiany3621651521年前1
马十三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1、应该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吧
2、肥和瘦本是形容人的,这里却用来形容花叶,运用拟人的手法,可见作者对红花凋残的惋惜非同一般,应是由景及人想到了自己,再者,肥瘦两字形成强烈的对比,更易触动心扉.
3、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好的事物的喜爱,但同时也感叹美好的事物总是转瞬即逝,禁不住雨打风吹,也暗指自己年华虽好却也禁不住这岁月的沧桑变幻.
"绿肥红瘦"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李清照写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 答案越具体越好!谢谢!
rainbowll1年前1
exi_dirx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昨夜雨疏风聚。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自丈夫病卒,所作皆愁苦之词。这首词从内容上看闲适恬静,应为词人中早期的作品。客观地说李清照早年的作品在艺术手法和刻画力度上都不如晚年,只是这首小令着实令人喜爱,可谓词中精品。一篇小令,才共六句,寥寥三十三个字,却包含了多少内容,我们不妨用白话把它描述一番: 昨夜雨急风狂(疏,应为疏放疏狂的意思,而非稀疏),这个季节正是花儿开得很艳很美的时候,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难以成眠。不得已,只有喝点酒赖以排遣。一觉醒来,头还是昏昏的,但心中悬悬之事,却未为梦断。这时,她听到外间的丫鬟收拾屋子,启户卷帘。便急急问道:海棠花怎么样了?丫鬟笑着回道:还好,昨夜又是风又是雨的,可海棠花一点也没受影响。词人心下叹道:唉!你知道什么!你再细看,难道看不出那红的少了而绿的多了吗!? 同样的内容,今人用了多大的篇幅而不得其精髓。而词人区区六句却藏无数曲折:一个卷帘,便既说明天亮。谁问的卷帘人、问的是什么?一字没有,却于答话中道破天机,何等的巧妙!说它像一幅画,而神情口吻,又是画所难到。这就是词!这就是词的魅力!真是令人叹服。 这首词格调轻灵而感情真挚,语言浅淡而意味隽永。以寻常言语入词本是易安词的一大特点,也可以说是她的一大长处,从这首词上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这个特点。其实这是很难的,所谓炼句精巧易,平淡入调难,这也是李清照词能吸引人的地方吧。 李清照词里咏花的将近十首,可以看出词人是位十分爱花之人,绿肥红瘦这样清奇的句子也只有如此爱花惜花的人才能写得出来。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却是为何?风雨葬花,如葬美人,如葬芳春……理解了这些,再看这首词,自是又一番领悟,对绿肥红瘦不免又喜欢上几分。 作为李清照的成名之作之一,这首小令写法别致。它曲折委婉,意境层层叠进,虽只六句,却几度转承,时时宕开一笔。同为伤春之作,作者并没有像其他诗篇一样直接写如何百花凋零、如何悲伤惆怅,而是通过听觉、视觉等侧面营造暮春时节的氛围,从客观现实逐渐转入主观感受,从而能够更加强烈的引起读者的共鸣。 其次,作者通过主人公与“卷帘人”的对话来展开全文。这种写法,不仅是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在脑海里形成一副完整的画面,增添了真切感,而且行文上也显得紧凑而有内容。同时还将人物的心境通过话语表现出来,更显得真实可信。此外作者在对话中稍加点缀,如“试”、“却”等字,将人物情感的转折细腻地刻画出来,对比着描写了两个人物的情感心思。 再者,成功地运用代指手法。以“绿”“红”代指叶和花,以“肥”“瘦”代指多少,在语言上更显凝练,言前人所未言。前已详述,此处即不重复了。 总体而言,这首小令以短短二十三字,却已曲折婉转的笔法勾勒了生活中的一个细节,真实地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用语平白如话,而意境含蓄丰富,令人不能不佩服作者“驾驭语言、剪裁篇幅、开创意境的高超艺术技巧”。《蓼园词选》中说:“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写令花绿肥红瘦的诗急须
cjt04511年前1
DD的世界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醉花阴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绿肥红瘦’中,‘绿’和‘红’分别代表叶和花,‘肥’和‘瘦’分别形容什么?
可可卡1年前1
木质机器人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1.3%
“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绿肥红瘦其中的绿和红各是什么意思
flyfish1381年前2
大红色野丫头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78.3%
出自:李清照的《如梦令》,属于名家名句.
翻译: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全诗: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
应是 绿肥红瘦.
运用:清华大学校长季羡林的《荷塘月色》出现过
李清照中"绿肥红瘦"的意思?苏教版语文六年级同步指导29页.
csk20051年前1
水横峰聚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绿肥红瘦”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该词结句的妙处
气球往上飘1年前1
宝贝20047 共回答了97个问题 | 采纳率41.2%
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末了的“绿肥红瘦”一语,更是全词的精绝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这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正是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 言,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读后感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cdsafdsa1年前2
风8866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读李清照的《如梦令》,我们要知晓当时的背景: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感情笃厚,但是“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并抓住一问一答进行分析,我们就不难领悟到这首词的感伤情怀,既有爱花惜春的遗憾,又有红颜易老的伤感,更有惜别怀人的烦闷,几股愁思扭结,于“短幅中藏有无数折”.
本篇是李清照早期的词作之一.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这是一首小令,内容也很简单.它写的是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词人预感到庭园中的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花事凋零了.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卷帘人”询问室外的变化,粗心的“卷帘人”却答之以“海棠依旧”.对此,词人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与一个“应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词的写法别致,侧重于从听觉方面来塑造形象并构成意境.作者不是平铺直叙地去描写百花凋残的暮春景象,而是立足清晨醒后,从“昨夜”写起,通过“雨疏风骤”,从听觉上展开联想,然后转化为视觉形象:“绿肥红瘦”.值得指出的是,这“绿肥红瘦”四字只不过是作者内心虚拟想象之词,它还有一个向客观现实转化的过程.正因为这首词有一个从听觉到视觉,有一个从内心到客观现实的转化过程,所以才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便于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这首词之所以耐人咀嚼,其原因也正在这里.其次,通过问答进行感情上的对比烘托.这种写法,不仅语言精炼生动,结构也由此显得分外紧凑,使读者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真切感.人物的身份、性格、教养以及感情上的细微差别也都历历在目,词也由此而显得生动活泼.“却道”一句,写出了“卷帘人”观察上的粗疏与感情上的淡漠,它恰好衬托出作者体察的细腻与情思的深婉.没有这种细腻的体察与深婉的情思,是不可能写出好作品来的.再次,成功地使用拟人化的手法.词中把本来用以形容人的“肥”、“瘦”二字,借来用以形容绿叶的繁茂与红花的稀少,暗示出春天的逐渐消失.这一句不论是在语言的提炼上还是在修辞手法的使用上都是极富创造性的.前面说过,这首词很短,总共不过三十三字,但它却能通过生活中一个极其普通的细节,反映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用语平白浅近,意境含蓄深厚,具有“弦外音,味外味”.黄了翁在《蓼园词选》中说:“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如梦令 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浓睡”在词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浓睡”在词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雨疏风骤”的意思是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B.“海棠依旧”是此人对“卷帘人”的回答。
C.“绿肥红瘦”描写出雨后海棠花的情景。
D.这首词篇幅短小,有人物,有对话,意味深长。
wangyun456781年前1
huws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1.酣睡
2.B
请问李清照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什么意思?
wangyu12041年前1
pepperion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满意答案︶ㄣ蕙芷兰欣7级2008-02-16“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主人公毕竟还是知道这是暮春时节,况且昨夜又是一夜风雨,海棠花断然是不会依旧了,因此她连用两个“知否”来纠正“卷帘人”的答复,口语的语气使得这两个“知否”让人读来颇觉清新.“应是绿肥红瘦”一句写出了当前的情形.这句是最为世人称道的一句,它十分的新颖别致、生动传神,看似信手拈来,却是功力独到.她用“绿”字代指满枝的绿叶,用“红”代指枝头的花朵,“肥”替换了“多”,“瘦”替换了“少”,写出了一个全新的意境.无怪乎多为历代词论者赞誉,如《草堂诗余别录》中曰“结句尤为委曲工整,含蓄无穷意焉”.而更深一层,“红”又不单指花朵,还隐指了春天万紫千红的景象与色彩,隐指了春天众多无比美好的事物,隐指了在春天里的喜悦心情.这样“红瘦”一词就逼真地写出了人物地伤春情思.不需直言,不假雕饰,却更令人心动,这是李清照的词作给读者的一个典型感受.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词中,除了对( )进行描写外,主要运用了人物的( )描写.
破茧重生丹1年前1
songpinde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85.7%
这首词中,除了对(语言 )进行描写外,主要运用了人物的(心理)描写
对下列诗句的修辞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拟人) B.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借代) C.乱
对下列诗句的修辞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拟人)
B.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借代)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比喻)
D.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对偶)
sw75351年前1
huang1883 共回答了28个问题 | 采纳率82.1%
A

(夸张)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那人是绿肥红瘦.
jincky1年前1
loup45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87%
  本篇是李清照早期的词作之一.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这是一首小令,内容也很简单.它写的是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词人预感到庭园中的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花事凋零了.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卷帘人”询问室外的变化,粗心的“卷帘人”却答之以“海棠依旧”.对此,词人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与一个“应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
  词的写法别致,侧重于从听觉方面来塑造形象并构成意境.作者不是平铺直叙地去描写百花凋残的暮春景象,而是立足清晨醒后,从“昨夜”写起,通过“雨疏风骤”,从听觉上展开联想,然后转化为视觉形象:“绿肥红瘦”.值得指出的是,这“绿肥红瘦”四字只不过是作者内心虚拟想象之词,它还有一个向客观现实转化的过程.正因为这首词有一个从听觉到视觉,有一个从内心到客观现实的转化过程,所以才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便于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这首词之所以耐人咀嚼,其原因也正在这里.
  其次,通过问答进行感情上的对比烘托.这种写法,不仅语言精炼生动,结构也由此显得分外紧凑,使读者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真切感.人物的身份、性格、教养以及感情上的细微差别也都历历在目,词也由此而显得生动活泼.“却道”一句,写出了“卷帘人”观察上的粗疏与感情上的淡漠,它恰好衬托出作者体察的细腻与情思的深婉.没有这种细腻的体察与深婉的情思,是不可能写出好作品来的.
  再次,成功地使用拟人化的手法.词中把本来用以形容人的“肥”、“瘦”二字,借来用以形容绿叶的繁茂与红花的稀少,暗示出春天的逐渐消失.这一句不论是在语言的提炼上还是在修辞手法的使用上都是极富创造性的.
  前面说过,这首词很短,总共不过三十三字,但它却能通过生活中一个极其普通的细节,反映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用语平白浅近,意境含蓄深厚,具有“弦外音,味外味”.黄了翁在《蓼园词选》中说:“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这段评语有助于我们对这首词的理解.
如梦令 阅读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和瘦分别形容?作者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了对春花的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喀什的夏天1年前1
可怜的乖乖女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92.3%
“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拟人.
如梦令的问题《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②,浓睡不消残酒③.试问卷帘人④,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⑤.你最
如梦令的问题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②,浓睡不消残酒③.试问卷帘人④,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⑤.
你最欣赏词中的哪句话?说说你的理由.
零星雾1年前1
詭謎謉眼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85%
却道海棠依旧.其实说喜欢这一句倒不如说喜欢这整首词,因为词人问卷帘人海棠如何,卷帘人不觉海棠有变化,只有心思细腻的词人才觉察出这“绿肥红瘦”,这一对比,其实反衬出词人心思细腻多愁善感,表现出词人的思想感情.
有关于描写李清照如梦令的图画是"绿肥红瘦"的那首.
dongyuqing1年前1
saseme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84.6%
http://blog.dyddy.com/html/article_body/118/attach/235184_2015956483429b4eb36c2d1.GIF
http://photo1.hexun.com/p/2006/0402/15077/b_9B6C969339BCE220.jpg
如梦令 赏析“应是绿肥红瘦”的“瘦”字
红菇1年前1
liuliuma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1.3%
,“肥”替换了“多”,“瘦”替换了“少”,写出了一个全新的意境.无怪乎多为历代词论者赞誉,如《草堂诗余别录》中曰“结句尤为委曲工整,含蓄无穷意焉”.而更深一层,“红”又不单指花朵,还隐指了春天万紫千红的景象与色彩,隐指了春天众多无比美好的事物,隐指了在春天里的喜悦心情.这样“红瘦”一词就逼真地写出了人物地伤春情思.不需直言,不假雕饰,却更令人心动,这是李清照的词作给读者的一个典型感受.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情感?
FG找GF1年前1
liv1977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宋代女词人 李清照 早期的词作之一.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这首 小令 写的是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词人预感到庭园中的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花事凋零了.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卷帘人”询问室外的变化,粗心的“卷帘人”却答之以“海棠依旧”.对此,词人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与一个“应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
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注释】①雨疏风骤:雨点稀疏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注释】①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小题1:词中“绿肥红瘦”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叶茂花残 B.红花绿叶相映衬
C.红花绿叶很艳丽 D.绿叶红花茂盛
小题2: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浓睡不消残酒”表明作者一夜未眠,但仍然酒意未消。
B.“知否?知否?”是“卷帘人”在追问。
C.这首词押韵的字是“人”和“旧”。
D.这首词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惜春伤感情绪。
大胃象1年前1
飞云冉冉横皋暮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小题1:A
小题2:D

下列成语中各挑一个字,然后组一句唐诗 喜形于色 一叶障目 饱经风霜 三心二意 花枝招展 日新月异 绿肥红瘦
可的几1年前3
我解释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78.9%
喜 1、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叶 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风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 4、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花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日 6、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绿 7、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从喜形于色、一叶障目、饱经风霜、三心二意、花枝招展、日新月异、绿肥红瘦中各挑出一个字组成一句诗
从喜形于色、一叶障目、饱经风霜、三心二意、花枝招展、日新月异、绿肥红瘦中各挑出一个字组成一句诗
注意:是从这些词里各挑出一个字组成一句诗!不是用挑出的字组成诗,而是把挑出来的所有字组成一句诗!
例:后来居上中的“上”,泾渭分明中的“明”,老生常谈中的“生”,海阔天空中的“空”,近水楼台先得月中的“月”,组成“海上生明月”.
clz07081年前1
reddyw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2.4%
霜叶红于二月花
人比黄花瘦”与“应是绿肥红瘦”中“瘦”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的异同,最好做个比较
138760886391年前1
kay007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85.7%
“人比黄花瘦”中“瘦”是清瘦的意思,黄花本就是很纤弱的东西,所以应该理解成憔悴.这里的瘦字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结合得十分紧密,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情致,读之亲切.
“应是绿肥红瘦”中“瘦”与“肥”相对,描写的是植物的叶子和花,叶和花没有肥瘦之分,应该理解成稀疏、稀少的意思.
如梦令 词中“绿”“红”二字运用了怎样的修辞?绿肥红瘦有什么表达效果?
yanlyh2261年前1
batigold68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使用拟人化的手法.词中把本来用以形容人的“肥”、“瘦”二字,借来用以形容绿叶的繁茂与红花的稀少,暗示出春天的逐渐消失.
宋代词人李清照写的“如梦令”中的一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加点葱吧1年前1
jametong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85.7%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主人公毕竟还是知道这是暮春时节,况且昨夜又是一夜风雨,海棠花断然是不会依旧了,因此她连用两个“知否”来纠正“卷帘人”的答复,口语的语气使得这两个“知否”让人读来颇觉清新。“应是绿肥红瘦”一句写出了当前的情形。这句是最为世人称道的一句,它十分的新颖别致、生动传神,看似信手拈来,却是功力独到。她用“绿”字代指满枝的绿叶,用“红”代指枝头的花朵,“肥”替换了“多”,“瘦”替换了“少”,写出了一个全新的意境。无怪乎多为历代词论者赞誉,如《草堂诗余别录》中曰“结句尤为委曲工整,含蓄无穷意焉”。而更深一层,“红”又不单指花朵,还隐指了春天万紫千红的景象与色彩,隐指了春天众多无比美好的事物,隐指了在春天里的喜悦心情。这样“红瘦”一词就逼真地写出了人物地伤春情思。不需直言,不假雕饰,却更令人心动,这是李清照的词作给读者的一个典型感受。
诗词鉴赏。 如梦令 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
诗词鉴赏。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首句“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hang92601年前1
狂奔小虫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85.7%
1.写出了春天晚上,雨点疏落,风刮得很猛烈的情景。(要点:时间和“风”“雨”的情态)
2.运用了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间接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的伤春之情。(意思表达清楚即可)
李清照《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A:晚春B:盛夏C:初秋D:寒冬
瑷徽1年前4
小照花 共回答了1个问题 | 采纳率100%
B
含绿字的成语1.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总得有人在旁协助.————————2.“绿肥红瘦”的意思是————————
shenghuahu771年前6
roy1317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总得有人在旁协助.——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
“绿肥红瘦”的意思是——绿叶茂盛,花渐凋谢.指暮春时节.也形容春残的景象
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
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
1.晚春,2.盛夏,3.初秋,4.寒冬
无言无怨1年前1
赌坊146号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 采纳率100%
P59
李清照《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

绿叶茂盛,花渐凋谢.指暮春时节.也形容春残的景象.

而暮春,即晚春,所以是第一个
指出下列诗句的作者及其作品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2.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4.江畔
指出下列诗句的作者及其作品
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2.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4.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时初照人.
粉色海豚1年前1
lobbyist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登池上楼 谢灵运
如梦令 李清照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此句中的绿肥红瘦指的是什么.
l4w41年前1
恋Q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83.3%
绿叶茂盛,花渐凋谢.指暮春时节.也形容春残的景象.写出了作者对红颜易老的感慨.
一些古诗词问题1歌颂情谊的诗句 2反映边疆战士生活心情的诗句 3野渡无人舟自横下句4表示突如其来让花儿绿肥红瘦的春雨的诗
一些古诗词问题
1歌颂情谊的诗句 2反映边疆战士生活心情的诗句 3野渡无人舟自横下句
4表示突如其来让花儿绿肥红瘦的春雨的诗句 5贺知章写的说春雨是巧夺天工的裁缝 6写和风细雨富有诗情画意的诗句 7表示对朋友美好祝愿的诗句(多一点) 8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怎么理解用来讽刺人)
帮个忙,谢谢了
taO妖1年前3
之之之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71.4%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3、韦应物《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因此这只有上句没有下句。
4、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5、应是春风而非春雨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6、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和尚)
“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杜枚《秋思》)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7、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苏轼《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不过这句主要是祝福兄弟的,但送给朋友也合适。)
8、两个黄鹂鸣翠柳:不知所云
一行白鹭上青天:离题万里
讽刺别人的文章离题杂乱,没有条理。
李清照《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
花椒QQ1年前1
藏一手17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暮春初夏时节
如梦令中的绿肥红瘦怎么写成一个150字左右的画面
rr如风30291年前1
SDFREF 共回答了28个问题 | 采纳率89.3%
一个人独自漫步在小院中,本来是要去赏赏花,散散心的,窗外边的那些个花儿却凋落一地,心想要的万紫嫣红,一夜之间却是绿肥红瘦,难免不让人思想回到当年,整个人似进了梦乡一样,想他的季节,不料是在这样的如花般凋零无果,剩下满腹的相思.
英语翻译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个的翻译,这个的翻译
ninten1231年前1
shaoyanbingya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如梦令》是词牌名,所以有关《如梦令》的翻译不只一首.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译 文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喝得大醉不知道回来的路.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错误地划进了荷花深处.抢着划呀,抢着划呀,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
李清照/一剪梅
昨天晚外,风儿紧,雨儿疏.我一夜浓睡,尚未消除残醉.清晨早起,问卷帘的侍女:“花草惠否被风雨催”?侍女答:“海棠花依旧很美”.“你知道不知道?你知道不知道?应该是绿叶更加葱郁繁茂,红花却零落憔悴.李清照/如梦令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赏析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赏析一】
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这首《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末,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低上,呼之欲出.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这里只是一部分,不过估计你找的是 昨夜雨疏风.的那个吧,其余全做参考
李清照的如梦令“应是绿肥红瘦”用了什么手法
李清照的如梦令“应是绿肥红瘦”用了什么手法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fkljr1年前1
lixuesong007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78.6%
运用了借代的修辞.“绿”“红”以颜色代叶和花,“绿肥红瘦”写出了“叶的繁茂和花的凋零”
绿肥红瘦形容什么花
完全的爱吧1年前3
hjhking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绿肥红瘦”是形容海棠的.它出自李清照的词《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longdemeng1年前1
lance5070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x0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主人公毕竟还是知道这是暮春时节,况且昨夜又是一夜风雨,海棠花断然是不会依旧了,因此她连用两个“知否”来纠正“卷帘人”的答复,口语的语气使得这两个“知否”让人读来颇觉清新.“应是绿肥红瘦”一句写出了当前的情形.这句是最为世人称道的一句,它十分的新颖别致、生动传神,看似信手拈来,却是功力独到.她用“绿”字代指满枝的绿叶,用“红”代指枝头的花朵,“肥”替换了“多”,“瘦”替换了“少”,写出了一个全新的意境.无怪乎多为历代词论者赞誉,如《草堂诗余别录》中曰“结句尤为委曲工整,含蓄无穷意焉”.而更深一层,“红”又不单指花朵,还隐指了春天万紫千红的景象与色彩,隐指了春天众多无比美好的事物,隐指了在春天里的喜悦心情.这样“红瘦”一词就逼真地写出了人物地伤春情思.不需直言,不假雕饰,却更令人心动,这是李清照的词作给读者的一个典型感受.
李清照的如梦令仿写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仿写,可以带一
李清照的如梦令仿写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仿写,可以带一点现代的话.要押韵.要2首.一首要季节的.一首随便写.
missemulativeman1年前1
雨一直下1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94.1%
独自梅园漫步,.沉迷难返归途..梦醒思归时,.误入梅园深处..觅路,.觅路,.荡起落梅满路.
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什么意思?有何深义?使用了哪种艺术手法?求文学高手回答
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什么意思?有何深义?使用了哪种艺术手法?求文学高手回答
是《如梦令》(昨夜雨疏风聚)这首,谢谢.
flys1231年前1
cornetto815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77.8%
这句话是说昨夜一场风雨之后,海棠花瓣凋零了,枝上只剩下浓密的绿叶.“绿肥红瘦”用了两个修辞手法:一为借代,用“绿”和“红”分别借代“叶”和“花”,当然,此处的“绿”和“红”应该考虑为名词而非形容词,这样才能借代同为名词的“叶”和“花”.这样突出花和叶各自的特征,形象鲜明.二用了比拟的方法,以人拟物,主要体现在“肥”和“瘦”上,我认为这两个字是这个短句中用得最出彩的地方.用形容人的“肥”和“瘦”来形容“多”和“少”,十分引人入胜,匠心独运.说明了词人工于炼字,构思新颖.花残了,春天也将尽了.此处透着词人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淡淡伤怀,也体现词人对外物敏锐的感知力和细腻温婉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