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花花u5jajg2022-10-04 11:39:544条回答

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RT
为什么用35S和32P而不用14C和18O呢?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4条回复
hao1202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标记噬菌体的时候,使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大肠杆菌来培养.如果用C,O来培养,就会把C,O都标记在大肠杆菌的蛋白质和核酸上,培养出来的噬菌体也就利用这些原料来合成自身,这样的话,不论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还是内部核酸,都标记上了C,O,就分不清噬菌体的蛋白质和核酸的移动,跟踪不了.而P,S是核酸蛋白质特有的元素,这样就保证了标记的准确性.
我是这么理解的.
1年前
校萱33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73.3%
35s 标记的是蛋白质。32p 标记的是dna
1年前
轻触 共回答了1494个问题 | 采纳率
因为核酸和蛋白质分子中都含有C和O,而蛋白质中一般含S而DNA中不含,DNA中肯定含P,但蛋白质中一般不含
1年前
fjdddddd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
用同位素示踪法要标记特殊元素,C,O在此实验中不是特殊元素,有时也标记O,如在化学里探究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是水还是过氧根生成的O就要标记O
1年前

相关推荐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完成了著名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有力地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噬菌体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完成了著名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有力地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噬菌体侵染细菌②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
(1)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
A.①②④③B.④②①③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
(2)该实验分别用32P和3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图甲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______.

(3)若测定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图乙中离心管的上清液中,则获得该实验中的噬菌体的培养方法是______
(4)图乙中锥形瓶内的营养成分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若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则适宜时间离心后试管中的放射性主要存在于______中;若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则适宜时间离心后,试管中的放射性主要存在于______中.
2867828581年前1
crazylusia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70.6%
解题思路:分析图甲:①为磷酸;②为脱氧核糖;③为含氮碱基(胞嘧啶或鸟嘌呤);④为R基;⑤为肽键(-CO-NH-).
分析图乙:图三表示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即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1)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为: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因此,该实验正确的步骤为②①④③.故选:C.
(2)32P位于DNA分子中的磷酸基团上,即图甲中的①位置;35S位于R基上,即图甲中的④位置.
(3)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存,因此要标记噬菌体应该先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4)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噬菌体颗粒,而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细菌,因此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则适宜时间离心后试管中的放射性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且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中都含有N元素,因此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则适宜时间离心后,试管中的放射性主要存在于上清液和沉淀物中.
故答案为:
(1)C
(2)①④
(3)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4)沉淀物上清液和沉淀物

点评:
本题考点: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考点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的结构;识记噬菌体的繁殖过程,明确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识记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具体过程及实验结论,能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赫尔希和蔡斯用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纸层析法分离叶绿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赫尔希和蔡斯用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
C.萨顿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D.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拉德茨基进行曲1年前1
红海莲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解题思路: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色素的分离、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和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的实验,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A、赫尔希和蔡斯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只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没有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错误;
B、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如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扩散得最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如叶绿素b,B正确;
C、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以红眼、白眼性状为研究对像,运用假说演绎法,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错误;
D、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中,碘液只能检测淀粉有没被水解,对蔗糖没有作用,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点: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酶的特性;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色素的分离、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和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的实验知识,考查学生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写出艾弗里的转化实验与赫尔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原理和过程.具体些.
重庆_如花1年前1
250961061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现象最早是由英国的细菌学家格里菲斯(Griffith) 1928年发现的.
•x09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病原菌,存在着光滑型(Smooth简称S 型)和粗糙型(Rough简称R型) 两种不同类型.
•x09其中光滑型的菌株产生荚膜,有毒,在人体内它导致肺炎,在小鼠体中它导致败血症,并使小鼠患病死亡,其菌落是光滑的;粗糙型的菌株不产生荚膜,无毒,在人或动物体内不会导致病害,其菌落是粗糙的.
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验过程
一、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二、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三、将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四、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x09这表明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在与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转化成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
•x09这些转化成的S型细菌的后代也是有毒性的S型细菌,可见这种性状的转化是可以遗传的.
实验表明,S型死菌体内有一种物质能引起R型活菌转化产生S型菌,这种转化的物质(转化因子)是什么?
1944年美国的埃弗雷(O.Avery)、麦克利奥特(C. Macleod)及麦克卡蒂(M.Mccarty)等人在格里菲斯工作的基础上,对转化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实验的方法:
•x09从SⅢ型活菌体内提取DNA、蛋白质和荚膜多糖,将它们以及“用DNA酶处理的DNA”分别和 RⅡ型活菌在体外混合,然后注射到小鼠体内.
实验结果:
•x09只有注射SⅢ型菌DNA和RⅡ型活菌的混合液的小鼠才死亡,这是一部分 RⅡ型菌转化产生有毒的、有荚膜的SⅢ型菌所致,并且它们的后代都是有毒、有荚膜的.
实验表明:
•x09由此说明蛋白质、荚膜多糖和用DNA酶处理的DNA均不引起转化,而DNA却能引起转化.如果用DNA酶处理DNA后,则转化作用丧失.
实质是S型的DNA或基因与R型活细菌DNA之间重组,使后者获得了新的遗传信息.
同位素示踪法——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直接证据之二)
实验思路:只有设法把蛋白质与DNA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DNA的作用,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示踪.
用35S标记一部分T2噬菌体的蛋白质;
用32P标记另一部分T2噬菌体的DNA;
用被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去侵染未作任何标记的细菌,在细菌中对标记的物质进行放射性测试.
实验材料:T2噬菌体、大肠杆菌.
T2噬菌体:病毒;成分:DNA和蛋白质;习性:寄生细菌体内,并能在细菌体内大量繁殖.
实验现象及分析:只有DNA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细菌体内才有放射性.
说明T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体内部,蛋白质留在细菌外部.
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
⑸、遗传物质应具备哪些特点?DNA分子具有哪些特点?
在细胞生长和繁殖过程中能精确复制自己;
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和新陈代谢;
具有储存巨大数量遗传信息的潜在能力;
结构相对稳定,但在特殊情况下能发生突变,突变后还能继续复制并能遗传给后代.
DNA分子具有:稳定性、多样性、特异性.
关于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关于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35S标记组:培养时间过长,沉淀物放射性增高
B.32P标记组;搅拌不够充分,上清液放射性增高
C.35S标记组:培养时间越长,含35S的子代噬菌体比例越高
D.32P标记组:培养时间越长,含32P的子代噬菌体比例越低
紫色灿烂1年前1
梦幻凤凰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解题思路: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A、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分离后,放射性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因此培养时间过长,沉淀物中放射性不会增高,A错误;
B、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而搅拌的目的是使蛋白质外壳和细菌分开,因此即使搅拌不够充分,也不会使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增高,B错误;
C、合成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因此子代噬菌体中不含35S,C错误;
D、合成子代噬菌体DNA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且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因此子代噬菌体中有少数含有亲代的DNA链(含32P),且培养时间越长,子代噬菌体数目越多,含32P的子代噬菌体比例越低,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点: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的组成成分及相应的元素组成;识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明确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注入细菌,且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掌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明确搅拌离心的目的,能解释上清液和沉淀物中放射性大小的原因.

(2012•茂名3模)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对这两个实
(2012•茂名3模)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对这两个实验的研究方法可能有:①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②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都运用了①和②
B.前者运用了①,后者运用了②
C.前者只运用了②,后者运用了①和②
D.前者只运用了①,后者运用了①和②
dashman1年前1
kbryant024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94.1%
解题思路:艾弗里实验的设计思路是把S型细菌中的物质分开,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这样就可以把DNA与蛋白质分开.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设计思路是:把S型细菌中的物质分开,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就可以证明何种物质是“转化因子”.该实验中没有用到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利用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我NA进入细菌,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这样就可以把我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同时,他们的实验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故选我.

点评:
本题考点: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s35和p32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组分,下列被标记的部位正确的是?
junnyz1年前1
爱过必留痕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100%
2,因为磷酸含有磷元素!
(2009•广东)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
(2009•广东)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
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
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
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
贫苦dd的泪1年前1
rainyu99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2.4%
解题思路: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将S型细菌的各种成分分离,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核酸→合成→组装→释放五个过程;进入细菌体内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蛋白质留在外面不起作用.

A、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原理是基因重组,S细菌的DNA使得R型细菌发生转化,研究其表型型的改变,故A错误;
B、他们都选用结构简单的生物作为实验材料,繁殖快、容易观察遗传现象,故B错误;
C、肺炎双球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是设法将DNA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他们的作用,故C正确;
D、赫尔希和蔡斯是用32P、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研究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考点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这两个实验的叙述正确的
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这两个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者都应用了同位素示踪技术
B.二者的设计思路都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C.艾弗里的实验设置了对照,赫尔希与蔡斯的实验没有对照
D.二者都诱发了DNA突变
合力1年前1
无悔雪梨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70.6%
解题思路: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才会是R型菌转化为S型菌.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R型细菌→小鼠→存活;S型细菌→小鼠→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存活;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R型细菌→小鼠→死亡.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A、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A错误;
B、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是,设法将DNA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他们的作用,B正确;
C、艾弗里、赫尔希与蔡斯的实验均设置了对照,C错误;
D、两个实验过程中未发现有基因突变,所以没有诱发DNA突变,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点: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2•上海)赫尔希(A•Hershey)和蔡斯(M•Chase)于1952年所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著名实验进一步证
(2012•上海)赫尔希(A•Hershey)和蔡斯(M•Chase)于1952年所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著名实验进一步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这项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噬菌体(  )
A.侵染大肠杆菌后会裂解宿主细胞
B.只将其DNA注入大肠杆菌细胞中
C.DNA可用15N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D.蛋白质可用32P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天天62461年前1
money3894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8.2%
解题思路: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没有实现DNA和蛋白质的完全分离,因此实验结论遭到了后人的质疑,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只有DNA注入,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实现了DNA和蛋白质的完全分离,这样可以单独研究两者的功能,进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

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确定会裂解宿主细胞,但这并不是实验成功的原因,A错误;
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实现了DNA和蛋白质的完全分离,这样可以单独的研究二者的功能,B正确;
C、DNA和蛋白质外壳都含有N元素,因此不能用15N标记DNA,C错误;
D、蛋白质外壳不含P元素,不能不能用32P标记蛋白质外壳,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点: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繁殖后代的过程,明确该实验成功的原因是实现了DNA和蛋白质的完全分离,再结合所学知识对各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013•浙江模拟)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如图
(2013•浙江模拟)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如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

A.①⑤
B.②④
C.①④
D.③⑤
gyjhf1年前1
2008志愿者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解题思路:由于DNA中含有C.H、O、N、P五种元素,蛋白质中主要含有C.H、O、N四种元素,一般含有S元素,而噬菌体中只含有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故用35S、32P分别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

1、据图分析,第一个图是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其中①表示磷酸,②表示脱氧核糖,③表示含N碱基,而P主要集中在DNA的磷酸部位.
2、第二个图表示多肽,其中④表示R基团,⑤表示肽键(-NH-CO-).S是蛋白质的特征性元素,位于氨基酸的R基团.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蛋白质和DNA的基本单位、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有关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的一个问题:
有关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的一个问题:
细菌裂解后,在释放出的大量的T2噬菌体中,可以检测到32P标记的DNA,但却不能检测到35S标记的蛋白质.这一结果说明了什么?
yexj1年前1
nicole868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5.2%
在噬菌体中,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也就是说,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给后代的,因此,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因为,脱氧核糖核苷酸合成DNA,而这种物质里有P元素,故32P会在DNA中;而氨基酸合成蛋白质,而这种蛋白质里含有S没有P,故35S会在蛋白质中.没有检测到35S标记的蛋白质证明蛋白质没有遗传给下一代,DNA遗传给了下一代,故DNA是遗传物质.
赫尔希和蔡斯使用了什么科学方法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赫尔希和蔡斯使用了什么科学方法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不要所答非所问行吗
祖儿的天空1年前1
贵族书生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1.8%
利用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①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吸附→侵入→复制→组装→释放.
②DNA中P的含量多,蛋白质中P的含量少;蛋白质中有S而DNA中没有S,所以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一部分噬菌体的蛋白质,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另一部分噬菌体的DNA.用35P标记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后,细菌体内无放射性,即表明噬菌体的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内部;而用32P标记DNA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体内有放射性,即表明噬菌体的DNA进入了细菌体内.
③结论:进入细菌的物质,只有DNA,并没有蛋白质,就能形成新的噬菌体.新的噬菌体中的蛋白质不是从亲代连续下来的,而是在噬菌体DNA的作用下合成的.说明了遗传物质是DNA,不是蛋白质.
此实验还证明了DNA能够自我复制,在亲子代之间能够保持一定的连续性,也证明了DNA能够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赫尔希和蔡斯同时用被35S标记的噬菌体沉淀中侵染大肠杆菌,结果发现沉淀中也出现少量放射性物质
赫尔希和蔡斯同时用被35S标记的噬菌体沉淀中侵染大肠杆菌,结果发现沉淀中也出现少量放射性物质
为排除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也是遗传物质的可能,引进一步采取的措施是.
赵雨窗1年前1
zzh300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5.7%
1然后检测新生成的噬菌体,没有检测到s35.
2用p32标记的噬菌体,和细菌混合,搅拌离心后,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检测到了p32.
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分离各种细胞器可以采用差速离心法②赫尔希和蔡斯用
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分离各种细胞器可以采用差速离心法②赫尔希和蔡斯用
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分离各种细胞器可以采用差速离心法
②赫尔希和蔡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③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
④摩尔根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wu03281年前1
surferings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3.3%
①分离各种细胞器可以采用差速离心法,①正确;
②赫尔希和蔡斯研究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时采用的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②正确;
③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③错误;
④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④错误.
故选:A.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进行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进行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用32P和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
C.合成子代T2噬菌体的蛋白质所需原料和能量均由细菌提供
D.用35S标记T2噬菌体,侵染、离心后35S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
一丝_花泪1年前1
-高南-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 采纳率88%
解题思路: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为:吸附、注入(DNA进入)、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组装和释放.
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只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A错误;
B、为确认何种物质注入细菌体内,可用32P标记一组噬菌体的DNA,另一组用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B错误;
C、噬菌体只能寄生在细菌中繁殖,并且侵染的过程中只将自身的DNA注入细菌中,因此合成子代T2噬菌体DNA和蛋白质所需的原料、ATP、酶、场所等均由细菌提供,C正确;
D、由于35S标记蛋白质,不能进入细菌体内,所以被35S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后离心,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的结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的结构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明确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原料均来自细菌,再作出准确的判断.

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①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 S标
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①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 S标
记的细菌 ②用 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③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 H标记的细菌 ④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以上4个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离心,检测到放射性主要部位是( )
A.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B.沉淀、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
C.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上清液
D.沉淀、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
冰雪思佳1年前1
zouduxin618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94.1%
这道题意思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噬菌体的外壳留在了外面,而DNA侵入到了细菌细胞内,
所以经离心后,
沉淀中含有的是细菌和进入细菌细胞内的噬菌体的DNA,
上清液中含有的是原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四组的结果是:
①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放射性主要部位是:沉淀;(35S是细菌的)

②用 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放射性主要部位是:沉淀;(323P是侵入细菌细胞内的DNA)

③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 H标记的细菌放射性主要部位是:沉淀;(3H是细菌的)

④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放射性主要部位是:沉淀和上清液.(噬菌体的外壳和DNA中均含有15N)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赫尔希,蔡斯实验)中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的关系是什么?是不是寄生?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赫尔希,蔡斯实验)中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的关系是什么?是不是寄生?
噬菌体用大肠杆菌体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那么T2噬菌体用了大肠杆菌体内那些物质,用了自己那些物质呢?
谢谢~~
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的关系是什么?是不是寄生?
端木鸿良1年前1
clovegirl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基本上都用大肠杆菌的,只有一条DNA双链是自己的
是寄生
(2012•泰州一模)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进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012•泰州一模)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进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变
B.选择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DNA和蛋白质
C.实验结果表明噬菌体DNA没有进入大肠杆菌
D.混合培养的时间、温度等均可能影响实验结果
wangzhuangwang1年前1
上网有个好心情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1.3%
解题思路:熟悉掌握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以T2噬菌体为材料,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理解实验原理、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实验结果和原因.

A、用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不仅化学性质不变而且具有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在生物学的研究中已被广泛应用.故A正确.
B、DNA组成元素是C、H、O、N、P.蛋白质组成元素是C、H、O、N,有的含有S.区分DNA 和蛋白质,则选DNA和蛋白质的特有元素标识.故B正确.
C、病毒繁殖后代,具体生活史是:吸附→注入核酸→合成蛋白质并复制核酸→组装→释放五步骤.实验结果发现沉淀物中有放射性,表明噬菌体DNA进入大肠杆菌.故C错误.
D、如果混合培养时间过短,病毒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如果混合培养时间过长,病毒已从大肠杆菌内释放出来.这都会影响实验结果.温度影响细胞中酶的活性,也会影响实验结果.故D正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赫尔希和蔡斯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有没有对照试验,如何对照?
润物无痕1年前1
比如豆豆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84.6%
两个实验都是对照组 也是实验组
相互对照
用s32标记的和p32标记的实验互相对照可以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 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
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外面
因此 子代噬菌体的各种形状 都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的 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2014•临沂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若噬菌体在细
(2014•临沂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若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三代,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分别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含有32P的子代噬菌体和含有35S的子代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1/4]和0
C.上述过程中噬菌体的遗传信息流动方向是:RNA→DNA→RNA→蛋白质
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月光握紧变aa1年前1
mxiaoxiao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75%
解题思路:1、噬菌体是DNA病毒,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其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再培养基中独立生存.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A、噬菌体是病毒,不能在培养基中独立生存,A错误;
B、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注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的合成,而合成子代噬菌体所需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因此子代噬菌体中都不含35S,但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因此复制3代后,子代噬菌体中含32P的比例为[2
23=
1/4],B正确;
C、噬菌体是DNA病毒,其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是DNA→RNA→蛋白质,C错误;
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点: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的结构,明确噬菌体为DNA病毒,不能独立生存;识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明确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注入,且合成子代所需的原料均来自细菌;掌握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及结论.

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
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
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离心后检测到上清液或沉淀物中分别有放射性 那个上清液是什么 怎样形成的 说明了什么?沉淀又是什么 书上的看不懂
爱家新主张1年前3
cfeicose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不要听楼上乱讲,上清液是没有进入细菌内的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而沉淀物是细菌内的新生成的子代噬菌体.
首先你要了解噬菌体的生活过程,它是先与细菌接触,将自身的遗传物质核酸(此处为DNA)注入到细菌体内,在细菌体内以注入的DNA为模板,利用细菌内游离的物质作为原料,合成DNA和蛋白质,形成子代的噬菌体,最终使细菌裂解,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完成繁殖后代的过程.
所以,书上实验中,当我标记蛋白质时,由于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去,所以放射性位于上清液;当我标记DNA时,DNA进去了,所以反射性位于沉淀物中.
当然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是与我们的理解反过来,他们正是通过这个实验知道了噬菌体的DNA进入了细菌而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从而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的DNA,复制出来的子代噬菌体为什么只有少数含32P
苏州水妖1年前1
芒果也忧伤322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83.3%
亲代噬菌体的DNA在大肠杆菌体内合成子代噬菌体,因此利用的是大肠杆菌体内的31P,在DNA复制时只有两个DNA含32P
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表明(  )
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表明(  )
A.DNA是遗传物质
B.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C.噬菌体不含有蛋白质
D.噬菌体不含有DNA
幸福如雪1年前1
老刀不宝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5.2%
解题思路:1、噬菌体是DNA病毒,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其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再培养基中独立生存.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该实验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A、在噬菌体的亲子代之间,只有DNA有连续性,子代噬菌体的性状是通过DNA遗传的,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A正确;
B、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而蛋白质外壳则留在外面,所以通过放射性35S标记的噬菌体组别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B错误;
C、噬菌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C错误;
D、噬菌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点: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的结构特点;识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明确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注入细菌,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掌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现象及结论.

为证明蛋白质和DNA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A
为证明蛋白质和DNA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下列关于本实验及病毒、细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内的营养成分中要加入32P标记的无机盐
B.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两组相互对照,都是实验组
C.噬菌体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而大肠杆菌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D.若本组实验B(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则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hjh9221年前1
wangmwnjian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69.2%
解题思路: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①研究着: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
②实验材料: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等.
③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④实验思路:S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质中几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去观察它们的作用.
⑤实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⑥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A、由于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要研究该标记物的出现的部位,因此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不应含有32P标记的无机盐,A错误;
B、单独以上一组实验能够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是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因此应设置用35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作为相互对照,B正确;
C、基因分离定律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病毒和细菌的遗传均不遵循该规律,C错误;
D、如果保温时间过长,子代噬菌体会从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导致上清液中也会出现放射性,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点: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考点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理解层次的要求,着重考查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中的放射性标记、放射性出现的部位、基因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等知识,在解答过程中,需要用对照实验的原则进行解题.

2p标记T2噬菌体则(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中)
2p标记T2噬菌体则(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中)
试判断对错
本实验的目的是单独研究DNA在遗传中的作用,说明了DNA在亲代之间有连续性.
xxbchh191年前3
无奈的至尊宝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目的不是单独研究DNA,应该是探究起遗传物质作用的是蛋白质还是DNA.
大概.
赫尔希和蔡斯试验中,如果用一个P32和S35标记噬菌体来侵染大肠杆菌(无放射性标志)复制n次后,结果复制出来的子代噬菌体
赫尔希和蔡斯试验中,如果用一个P32和S35标记噬菌体来侵染大肠杆菌(无放射性标志)复制n次后,结果复制出来的子代噬菌体有多少含P32多少含S35
公子名加菲1年前1
蜡烛也有香味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85%
这个实验是用来验证DNA才能决定遗传性状,而蛋白质没有此功能.
不过不太明白你的意思,是两个噬菌体分别用P32和S35标记之后各自侵染E.coli,还是一个噬菌体同时用P32和S35标记,再侵染E.coli?
如果是两个噬菌体分别用P32和S35标记之后各自侵染E.coli,只有P32标记的噬菌体侵染E.coli后能产生P32标记的子代噬菌体.赫尔希和蔡斯试验中的噬菌体基因组是双链DNA,P32标记的子代噬菌体数量是2个(只有一个噬菌体,经过半保留复制产生2个带有标记DNA单链的子代噬菌体).S35标记之后的噬菌体侵染E.coli,不会有标记子代噬菌体出现,因为衣壳蛋白(S35)不进入细胞.
如果是一个噬菌体同时用P32和S35标记,再侵染E.coli,产生P32标记的子代噬菌体数量是2个,S35标记的子代噬菌体没有,理由同上
艾弗里与赫尔希等人的实验选用了结构十分简单的生物---细菌或病毒.以细菌或病毒作为实验材料具有哪些优点
艾弗里与赫尔希等人的实验选用了结构十分简单的生物---细菌或病毒.以细菌或病毒作为实验材料具有哪些优点
虽然艾弗里与赫尔希等人的实验方法不同,但是实验的设计思路却有共同之处,他们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什么?
钓鱼的猫猫1年前1
xpxpxp2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100%
细菌和病毒作为实验材料,具有的优点是:
(1)个体很小,结构简单,容易看出因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核酸和蛋白质外壳.
(2)繁殖快.细菌20~30 min就可繁殖一代,病毒短时间内可大量繁殖.
(2013•开封一模)赫尔希(A•Hershey)和蔡斯(M•Chase)于1952年所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著名实验进一
(2013•开封一模)赫尔希(A•Hershey)和蔡斯(M•Chase)于1952年所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著名实验进一步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这项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噬菌体(  )
A.侵染大肠杆菌后会裂解宿主细胞
B.DNA可用15N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C.只将其DNA注入大肠杆菌细胞中
D.可通过梯度离心把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分开
心随风动1681年前1
jackmxier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5.5%
解题思路: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A、赫尔希和蔡斯在做实验时要求在大肠杆菌裂解前进行分离,A错误;
B、DNA和蛋白质都含有N元素,不能用N元素标记DNA,应该用P元素标记DNA,B错误;
C、噬菌体只将其DNA注入大肠杆菌细胞中,这样DNA和蛋白质就自然的分开了,C正确;
D、通过梯度离心把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大肠杆菌菌体分开,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得出正确的结论.

(2011•三亚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在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应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2011•三亚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在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应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的目的是追踪T2噬菌体DNA和蛋白质分子的去向
B.用35S标记蛋白质是由于T2噬菌体化学组成中S只存在于蛋白质中
C.用含32P的肉汤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获得DNA被标记的T2噬菌体
D.检测离心后试管中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差异可推测侵入细菌中的物质
小招的vv1年前1
封无赦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解题思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A、噬菌体的成分为DNA和蛋白质,P是DNA的特征元素,S是蛋白质的特征元素,所以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的目的是追踪T2噬菌体DNA和蛋白质分子的去向,A正确;
B、噬菌体中蛋白质可用35S标记,因为噬菌体DNA中几乎不含S,B正确;
C、噬菌体中DNA可用32P标记,但因噬菌体为病毒,不能直接在培养基上培养,必须寄生在细胞内才能增殖.因此应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该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使其带上32P的标记,C错误;
D、离心检测后35S标记的一组放射性主要集中在上清液,32P标记的一组放射性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则可推测侵入细菌中的物质是DNA,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方法和要点,比较抽象,突出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的培养,属于考纲中理解层次.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4.
我想问4和5怎么判断哪个是R基啊.
丫头的命1年前4
ksxf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94.1%
由图可知:
1是磷酸基团,2是五碳糖,3是含氮碱基,4是R基,5是肽键
所以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时32P标记在1上,35S标记在4上.
至于判断R基的方法如下:
R基只连在一个氨基酸的中心C原子上,两个氨基酸之间是肽键.
(2011•扬州三模)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入细菌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2011•扬州三模)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入细菌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
②用 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③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
④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以上4个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离心,检测到放射性主要部位是(  )
A.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B.沉淀、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
C.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上清液
D.沉淀、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
飘落的缘1年前1
亚霖起名轩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解题思路: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构成的,根据元素组成可确定,35S标记的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当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注入到细菌内,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因此离心时,细菌沉在底部,蛋白质外壳在上清液中.

①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35S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
②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
③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3H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
④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由于15N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蛋白质外壳出现在上清液中,15N标记的噬菌体DNA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和上清液中检测到放射性.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点: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入细菌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赫尔希和蔡斯用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萨顿在实验观察的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赫尔希和蔡斯用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萨顿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C.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
D.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飞猫儿1年前1
dayeseye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2.4%
解题思路: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中,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后来发现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最终才得出结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最后的结果是观察到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A、赫尔希和蔡斯用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A错误;
B、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时运用了类比推理法,B错误;
C、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中,橙黄色的胡萝卜素位于滤纸条的最上面,表明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C正确;
D、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不能用碘液进行鉴定,因为用碘液鉴定后,两组实验现象相同,不能判断淀粉酶是否水解蔗糖,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酶的特性;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探究酶特性的实验,此类试题要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使用的方法、所选试剂是否正确、实验结论是否正确等,这些都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及时记忆和积累.

(2013•闸北区一模)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5S和32P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下列被标记的部位组合是(  )
(2013•闸北区一模)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5S和32P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下列被标记的部位组合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passwordss1年前1
iluvethee2000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解题思路: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氨基酸的R基上含有非C、H、O、N元素,核苷酸中P元素位于磷酸基上,①是R基,②是磷酸基,③是脱氧核糖,④是含N的碱基.

sup>35S和32P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图中分别是蛋白质和DNA的基本单位,图中①指的是氨基酸的R基,②、③、④分别指的是脱氧核苷酸的磷酸基团、脱氧核糖、含N碱基.所以S元素只会出现在氨基酸的R基①上,脱氧核苷酸上只有磷酸基团②含有P元素.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点: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考点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化合物及遗传的物质基础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析图的能力,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

(2013•房山区二模)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
(2013•房山区二模)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
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
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
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一致性
hzcctv11年前1
gwroo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解题思路:体外转化实验的设计思路:把S型细菌中的物质分开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最终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最终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A、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发生了基因重组,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并没有发生基因重组,故A错误;B、两个实验中都没有诱发基因突变,故B错误;C、艾弗里的实验设计思路是把S型细菌中的物质分开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赫尔...

点评:
本题考点: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021411048
6393311681年前2
雪中菲0099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答: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及多糖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蛋白质、多糖各自的作用.从需科学的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5S和32P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下列被标记的部位组合是(  )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5S和32P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下列被标记的部位组合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bysj26901年前2
ljxfe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解题思路: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氨基酸的R基上含有非C、H、O、N元素,核苷酸中P元素位于磷酸基上,①是R基,②是磷酸基,③是脱氧核糖,④是含N的碱基.

sup>35S和32P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图中分别是蛋白质和DNA的基本单位,图中①指的是氨基酸的R基,②、③、④分别指的是脱氧核苷酸的磷酸基团、脱氧核糖、含N碱基.所以S元素只会出现在氨基酸的R基①上,脱氧核苷酸上只有磷酸基团②含有P元素.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点: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考点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化合物及遗传的物质基础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析图的能力,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

艾弗里和赫尔希,蔡斯的实验都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何昙清1年前2
影50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艾佛里的“R型菌S型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没有证明是主要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莱斯的“噬菌体大肠杆菌”实验进一步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后来人们才发现大部分生物的遗传物质为DNA
.为什么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实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starfaye1年前1
hanyujian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因为蛋白质没有进去,所以不能判定,也因为进去的是DNA所以只能判定DNA是遗传物质!
赫尔希与蔡斯的实验有没有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为毛?
hawk-11年前2
zzxia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没有
是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
因为:无法说明其他的物质不是遗传物质
例如后来又证明了rna也是遗传物质
所以当时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不准确的
赫尔希和蔡斯同时用被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怎么实验完全排除是蛋白质外壳也能遗传的可能性?
bbchao1年前4
snoopy18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76.5%
用35S标志噬菌体,结果子代中没有发现放射性,所以蛋白质外壳肯定不是遗传物质
.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入细菌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① 用 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②
.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入细菌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① 用 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② 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 ③ 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④ 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
以上4个实验,适时一段时间后离心,检测到放射性主要部位是
A.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B.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
C.沉淀、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
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上清液
qinfeng12101年前2
心底梦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5.2%
选B
首先,P标记DNA,S标记蛋白质,N和H则都可标记;
然后,离心后上清液中含有“用来侵染细菌的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沉淀中含有被侵染的细菌,此细菌中又有“用来侵染细菌的噬菌体”的DNA.
1、被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离心后在沉淀中.
2、被标记的是细菌,离心后在沉淀中.
3、被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离心后蛋白质外壳在上清液中,DNA在沉淀中.
4、被标记的是细菌,离心后在沉淀中.
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离心后检测到上清液或沉淀物中分别有放射性,是否就已经说明DNA为遗传物质?
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离心后检测到上清液或沉淀物中分别有放射性,是否就已经说明DNA为遗传物质?
不知这想法是否正确:我认为到了这一步就已经表示DNA进入细菌,而蛋白质没进入,而进入这细菌的就是遗传物质.
royees1年前3
nickcc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100%
DNA进入细菌,而蛋白质没进入,可以证明噬菌体在细菌体内的增殖是在亲代噬菌体dna作用下完成的,因此,dna才是噬菌体真正的遗传物质
不过有很多题目会问你这个实验是否能证明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这个是不能证明的.证明这个是在后来人们统计了很多生物的遗传物质才得出来的
赫尔希和蔡斯的工作表明:A.病毒中有DNA,但没有蛋白质;B.细菌中有DNA,但没有蛋白质;C.遗传物质包括蛋白质和DN
赫尔希和蔡斯的工作表明:A.病毒中有DNA,但没有蛋白质;B.细菌中有DNA,但没有蛋白质;C.遗传物质包括蛋白质和DNA..D.遗传物质是DNA.要求有解析.
nlwyy1年前4
大大大鹏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3.3%
D,通过浸染实验证明,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细胞,而蛋白质留在外面,能产生子代噬菌体,肯定是噬菌体DNA的作用,从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