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心游记》中有什么物理问题

芭比娃娃viv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cs莹子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85%
挖一条地道贯穿地球 跳进去的话 你会到达地球另一端吗?事实上越靠近地心 重力加速度就会越大 因为万有引力随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当靠近地心的时候 如果人是在下落 那么速度就会变得非常非常非常大有人说人会被地心吸住...
1年前

相关推荐

读《地心游记》有感600字以上的作文
御宅猫1年前3
jinwenben 共回答了1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在网上搜
观看《后天》、《地心游记》两个电影,以地理角度写两篇150字左右的观后感
tuisi_801年前1
fadein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1.3%
地心历险记是根据儒勒•凡尔纳1864年创作的《地心游记》改编的.传说,在冰岛的某个火山口之下,隐藏着一条路途,这条路不但直通地球核心,还将通往一个光怪陆离的地心世界.这个被大多数人嗤之以鼻的“无稽之谈”,却让一对兄弟心驰神往--身为大学教授、地质学家的特雷弗布兰登•弗雷泽,就此提出一套看似稀奇古怪的假说设想,却因此沦为学院笑柄,学术名声几乎毁于一旦;而哥哥马克思则身体力行,为了搜寻传说中的“火山通道”,自此多年前下落不明.可这些都不能阻挡特雷弗打破沙锅搜寻到底的决心,为了继续研究,他甚至差点无家可归.一次偶然,特雷弗和侄子肖恩乔什•哈切森在一本古籍里发现了一张古老的羊皮纸,为了寻个究竟,他们毅然决定依照记载,前往冰岛探险!在沿途,他们还偶遇了美女向导汉娜安妮塔•布雷伊姆,而汉娜的父亲,正是当年和马克思有所联系的老科学家.按照计划,他们一行将跋涉登山,如果一切顺利,也许在太阳下山之前,便可以收工回家.然而,一切的确别有洞天!意外的一阵电闪雷鸣,顷刻便将三人劈入了神秘洞穴.洞穴外山石封压,而沿着洞穴往里走的他们,却又不慎踏上了崩塌的地面跌入了无底深渊.他们在里面探索,发现了肖恩爸爸的坟墓,还遇到了各种奇怪的生物,并最终顺利地逃回了地面.
电影《后天》观后感
这并非我第一次看后天,第一次看灾难片.
尽管这样,
再看时依然会感到震撼.
人类向自
然所要的太多了,如果不采取行动的话,
总有一天,电影中的镜头就会再现,只是时间的长
短的问题.
在电影中,
纽约市
“速冻”
前后的画面中,
冲天的巨浪狂涌尽纽约市,
自由女神像被淹没,
万象瞬息淹没在汪洋之中,万吨巨轮竟被冲进楼宇之间,
而转瞬间,气温骤降,浩瀚汪洋中
的纽约城又变成冰封世界,茫茫冰原上,
只留下自由女神的头像,
象征着人类文明.城市大
半也永埋入冰雪之中,人类和人类所创造的世界在大自然面前显得如此渺小.
片头浩瀚无垠的冰川无疑让我们震撼,一股自然的气息侵入身心的同时,我们更要感慨
自然的力量,
之后在南极出现的巨大冰缝,
无疑预示着灾难的到来.
可是当气候学教授杰克·
霍尔将这惊人的研究结果告知政府议会并警告政府疏散群众之时,
总统质疑并重申为此,

界经济所要付出亿万美元的代价.
为此我不禁要提出疑问,
人类生活并创造财富的目的是什
难道不是为了我们,
我们的子孙能够更好的在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上生活发展下去么!

们认为地球是我们的母亲,
但这并不意味着地球会像母亲一样容忍我们的一切不计后果的疯
狂行为.
我们的环境非常脆弱,
但却为了一些暂时的经济发展,
而毁坏目前唯一的生存环境,
这似乎有些本末倒置.在影片的后续发展中
,
日本天降罕见的冰雹
,
欧洲也在海水中不复存

,
还有龙卷风、海啸、暴风雪
……
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灾难都在影片里一一展现
,
让我们身
临其境般地感受到大自然肆虐发威带来什么样的沉重打击和毁灭.
然而,
电影中并非只有毁灭,洪水中的相互救助;
冰雪中的结伴同行;
在自己遇难之后为
了不连累队友的生死抉择,
以及为救队友不惜生命的牺牲精神;
霍尔教授穿越已经被大雪覆
盖的难以穿越的纽约,
灾难中的人们相依为命共同以血肉之躯与灾难抗衡,
这一切也都表明
了人类有弥补自己过失的机会与能力.
我们只要尽其所能的去挽救,
哪怕是不开私家车,

量乘坐公共汽车,
尽其所能的去植树,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能真正的改善我们生存的
环境.
就像众所周之的那样,哪怕最初只有一滴水,只要不断积累,最终也能成为真正的汪
洋大海.
电影的最后,
经历过灾难的人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以及从未有过的澄澈的天空.
也许这正
是我们所期盼的,也希望我们怀着这种期盼去共同努力改善我们的环境,保卫共同的家园.
《地心游记》观后感 作文
姓焦ff1年前1
sxfans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近来,我利用闲暇时间读了19世纪享誉世界的科幻小说家凡尔纳的优秀科幻小说《地心游记》。这个科幻小说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叫李登布洛克的德国科学家偶然发现了一封密码信,在解读了密码信的内容后便毅然决定带上侄子阿克赛尔前往地心探险。在进入地心之前,他们还经人介绍认识了向导汉斯。三人从冰岛的一处火山口开始进入地心,一路上克服了重重在地面上难以想象的困难,在一次火山喷发后又安全回到了地上。这次探险惊心动魄,曲折离奇。
在这个科幻小说里,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德国科学家李登布洛克的侄子阿克赛尔。阿克赛尔在进入地心之前本是一个优柔寡断的毛头小伙子,后来在叔叔李登布洛克的强迫下进入地心探险,经过一系列的考验后逐渐变得成熟、勇敢、坚强。我觉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两句诗可算得上是阿克赛尔的生动写照。
由此,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当今校园里的一些学生。现在,一些学生意志薄弱,经不起考验,在学习上和生活中一旦遇到困难就退缩,甚至自暴自弃。如此下去,这样的学生要想成为有用之才那还真难。其实,我们应该以阿克赛尔为榜样,要经得起考验,在磨砺中不断完善自己,日趋走向成熟。不要再犹豫了,大家赶快行动起来,力争做一个现实生活中的“阿克赛尔”。
《地心游记》读后感
msbunny1年前1
zhangweikk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100%
最近,我读了由“科幻之父”法国作家凡尔纳写的《地心游记》。这本书让我学到了很多的科学知识,让我非常的喜爱。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德国汉堡的里登布洛克教授受十六世纪冰岛学者阿尔纳的一封密码信的启发,和侄子阿克赛尔、向导汉斯,进行了一次穿越地心的探险旅行,他们在地底深处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巨大的蘑菇林、狂风暴雨、耀眼的电闪雷鸣、摄人心魂的岩浆奔腾……一个神奇的地下世界跃然纸上,展示曲折生动、饶有趣味的地底情节。你们看了题目,一定觉得这只是讲一次旅游吧!一开始我也这样觉得。但是,打开书以后可是,如果你细心品读的时候呢,你却觉得,其实,它是在给你讲知识呢!这样的知识有一种魔力,能把读者深深的吸住,一拿上这本就不愿放下。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冒险精神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这样才能成功。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水从高原流下由西向东,渤海口的一条鱼逆流而上。它的游技很精湛,因而游得很精彩,一会儿冲过沙滩,一会儿划过激流,它穿过了湖泊中层层的渔网,也躲多无数水鸟的追逐。它逆行了着名的壶口瀑布,堪称奇迹。又越过了激水奔流的青铜峡谷,博得了众鱼的众声喝彩,它不停的游,最后穿过山涧,挤过石罅,游上了高原。然而,它还没有来得及发出一声欢呼,瞬间却冻成了冰。若干年后,一群登山者在唐古拉山的冰块中发现了它,它还保持着游动的姿势,有人认出这是渤海的鱼。这是一条勇敢的鱼,然而它没有成功,它极端逆向的追求,却只得到了死亡,但是活出了人生的光彩,让人敬佩。五年级:好刀屠龙
《地心游记》的中心思想(主题)是什么?
《地心游记》的中心思想(主题)是什么?
还有就是如果推荐这本书的话,要怎么说推荐理由呢?(要速度!)
fdks1年前1
maodouxianshen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87%
全书讲述李登布洛克教授在一本古老的书籍里偶然得到了一张羊皮纸,发现前人曾到地心旅行,李登布洛克教授决心也做同样的旅行.他和侄子从汉堡出发,到冰岛请一位向导,他们按照前人的指引,由冰岛的一个火山口下降,经过三个月的旅行,历尽艰险和种种奇观,最后回到了地面.书中的汉斯,阿克塞尔,李登布洛克教授在地心环游了地球一周,好几次险些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他们从鱼龙的嘴里死里逃生,遭遇水源的危机······最终他们终于排除万难,在一次危险的火山喷发中被炙热的炎浆喷到了地中海的斯德隆布利岛.
告诉我们 科学的真理总是从幻想开始,展开想象的翅膀,坚定自己的信念,将智慧与勇气结合起来,任何人都可以成功.
关于《地心游记》说3条以上儒勒.凡尔纳著作《地心游记》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科学道理.
慕慕远听1年前1
懒懒的落叶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85.7%
《地心游记》在开始描写李登布洛克教授所做的准备,比如登上高塔克服眩晕,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这部小说中,儒尔·凡尔纳不仅向人们讲述了一个科幻故事,而且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明了他在一个贯穿整个十九世纪的重大科学争论中所持的立场.众所周知,当时的生物学界在对于世界的看法上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生物不变论,另一种是生物进化论.前者鼓吹地球上的生物从被创造的那一天起就是一成不变的;后者则认为所有生物都会在进化过程中发生演变.(事实证明这是错的,凡尔纳有他的局限.但这一点在当时仍是可贵的)
这部小说也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德国科学家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大陆漂移”是整部小说得以发展的前提.
凡尔纳作品的英文名称都是什么?比如《地心游记》就是Journey to the centre of the earth
chuisnou1年前1
奕野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1.3%
还有法语的哦
凡尔纳(Jules Verne)作品年表:
气球上的五星期 Five Weeks in a Balloon (Cinq Semaines en ballon,1863)
Paris in the 20th Century (Paris au XXe Siècle,1863,not published until 1994)
地心游记 Journey to the Center of the Earth (Voyage au centre de la Terre,1864)
从地球到月球From the Earth to the Moon (De la terre à la lune,1865)
Journeys and Adventures of Captain Hatteras (Voyages et aventures du capitaine Hatteras,1866; also published in two volumes as A Journey to the North Pole or At the North Pole or The English at the North Pole and The Field of Ice or The Desert of Ice)
In Search of the Castaways or Captain Grant's Children (Les Enfants du capitaine Grant,1867-1868)
海底两万里Twenty Thousand Leagues Under the Sea (Vingt mille lieues sous les mers,1869)
环绕月球Around The Moon (Autour de la lune,a sequel to From the Earth to the Moon,1870)
A Floating City (Une ville flottante,1871)
Dr.Ox's Experiment (Une Fantaisie du Docteur Ox,1872)
The Adventures of Three Englishmen and Three Russians in South Africa (Aventures de trois Russes et de trois Anglais,1872 )
The Fur Country (Le Pays des fourrures,1873)
环游地球八十天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y Days (Le Tour du Monde en quatre-vingts jours,1873)
The Survivors of the Chancellor (Le Chancellor,1875)
神秘岛The Mysterious Island (L'Île mystérieuse,sequel to Twenty Thousand Leagues Under the Sea and In Search of the Castaways,1875)
Blockade runners (Les Forceurs de blocus,1876)
Michael Strogoff (Michel Strogoff,1876)
Off On A Comet (Hector Servadac,1877; also published in two volumes as To the Sun?and Off on a Comet!)
The Child of the Cavern,also known as Black Diamonds or The Black Indies (Les Indes noires,1877)
Dick Sand,A Captain at Fifteen (Un Capitaine de quinze ans,1878)
The Begum's Millions (Les Cinq cents millions de la Bégum,1879)
The Steam House (La Maison à vapeur,1879)
Tribulations of a Chinaman in China (Les tribulations d'un chinois en Chine),1879
Eight Hundred Leagues on the Amazon (La Jangada,1881)
The Green Ray (Le Rayon vert,1882)
The Headstrong Turk (1883)
Frritt-Flacc (1884)
The Vanished Diamond (L’Étoile du sud,1884)
The Archipelago on Fire (L’Archipel en feu,1884)
Mathias Sandorf (1885)
Robur the Conqueror or The Clipper of the Clouds (Robur-le-Conquérant,1886)
Ticket No."9672" (Un Billet de loterie,1886 )
North Against South (Nord contre Sud,1887)
The Flight to France (Le Chemin de France,1887)
Family Without a Name (Famille-sans-nom,1888)
Two Years' Vacation (Deux Ans de vacances,1888)
The Purchase of the North Pole or Topsy Turvy (Sans dessus dessous,the second sequel to From the Earth to the Moon,1889)
Mistress Branican,(1891)
Carpathian Castle (Le Château des Carpathes,1892)
Propeller Island (L’Île à hélice,1895)
Facing the Flag (Face au drapeau,1896)
Clovis Dardentor (1896)
The Sphinx of the Ice Fields or An Antarctic Mystery (Le Sphinx des glaces,a sequel to Edgar Allan Poe's The Narrative of Arthur Gordon Pym,1897)
The Mighty Orinoco (Le Superbe Orénoque,1898)
Second Fatherland (Seconde Patrie,sequel to Johann Wyss's The Swiss Family Robinson,1900; also published in two volumes as Their Island Home and Castaways of the Flag)
The Village in the Treetops (Le Village aérien,1901)
The Master of the World (Maître du monde,sequel to Robur the Conqueror,1904)
I
nvasion of the Sea (L’Invasion de la mer,1904)
A Drama in Livonia (Un Drame en Livonie,1904)
The Lighthouse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Le Phare du bout du monde,1905)
The Chase of the Golden Meteor (La Chasse au météore,1908)
The Danube Pilot (Le Pilote du Danube,1908)
The Survivors of the 'Jonathan' (Le Naufrages du Jonathan,1909)
The Eternal Adam (L’Eternel Adam,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