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ilxli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蔡南蔡北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1.8%
暮春时节,深闺里无边的寂寞如潮水般涌来,这一寸的柔肠却要容下千丝万缕的愁绪.越是珍惜春天,春天却越容易流逝,淅淅沥沥的雨声催着落红,也催着春天归去的脚步.
在这寂寞暮春里,倚遍了每一寸相思阑干,纵是春天千般好,怎奈也是无情绪.轻问一声:“良人呵,你在何处?”眼前只有那一眼望不到边的连绵衰草,蔓延着良人必经的道路.
这是一首借伤春写离恨的闺怨词.上片写伤春之情,下片写伤别之情.伤春、伤别,融为柔肠寸断的千缕浓愁.
1年前

相关推荐

点绛唇 李清照 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急!
点绛唇 李清照 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急!
如题,写作手法是什么,具体分析一下,不要粘贴百科上的赏析!是白描还是什么的
枫叶杯子1年前1
马自达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 采纳率88%
上片荡完秋千的精神状态.以静写动,以花喻人,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少女荡完秋千后的神态.
下片写少女乍见来客的情态.下片以动作写心理
应该不是白描.白描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啥意思,
cliffy1年前1
jinyewuyu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100%
琼是指琼华,此处意指洁白.白雪凝琼貌,意思是,容貌像是用白雪凝成的琼华一样.
降唇是指红润的口唇.明珠点降唇,意思是,红润的口唇像明珠一样晶莹玉润.
这两句诗辞形容女子冰清玉洁,珠圆玉润.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点绛唇·雨中故人相过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点绛唇·雨中故人相过
[元]王恽
谁惜幽居?故人相过还晤语。话奈联步,来看花成趣。
春雨霏微,吹湿闲庭户。香如雾。约君少住,读了《离骚》去。
(1)词的上片写了词人和故人哪些动作?表现了他们怎样的情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片“湿”字渲染了什么样的环境氛围?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约朋友读《离骚》,抒发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doccfj1年前1
lqjjjj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2.4%
(1)动作:拜访、交谈、散步、赏花。情趣:表现出词人和故人雨日闲谈赏花时轻松喜悦的情趣。(意对即可)
(2)“湿”字渲染了细雨霏霏、清冷感伤的环境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约朋友读《离骚》,含蓄地抒发了词人身在山野、心忧天下的思想感情。(意对即可)
点绛唇 雨中故人相过 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约朋友读 离骚 ,抒发了词人什么样的
zhengqihua1年前1
kmhugh_breeze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78.9%
王恽是元初声望甚隆之文士,也是有元一代名臣.其祖其父均仕于金.元代累官至中奉大夫,赠翰林学士承旨.1301年(大德五年),退居于故里卫州(今河南汲县).这首小词大约为其晚年所作.此词把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叙“雨中故人相过”之事,抒发隐逸山林而心存魏阙之情.是词人既致力于济世,又追求心灵自由这种心理结构的艺术体现.
阅读下面这首词。(7分)点绛唇林逋金谷 ① 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
阅读下面这首词。(7分)
点绛唇
林逋
金谷 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 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注】①金谷园,指西晋富豪石崇在洛阳的一座奢华别墅。因征西将军祭酒王诩回长安时,石崇曾在此为其饯行,而成了指送别、饯行的代称。②本是古代对贵族公子的尊称,后代指出门远游之人。
小题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赞这首词为“咏春草绝调”,词中借咏春草表达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赏析。(3分)

小题2:这首词用了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请选择其中两种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赏析。(4分)
苏幻儿811年前1
zxp365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小题1:借咏春草抒发离愁别绪。(1分)上片写荒园、暮春、残花、细雨,无一字写草,却令人自然联想到草:园既无主,草必与花争春;花随雨去,草便更盛。如此荒芜之状渲染了浓郁的离别氛围。下片“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一句描绘了草接天涯,蔓连阡陌的情景,表现了绵绵不尽的离愁。
小题2:前两句用典,写人去园空、草木无情、年年逢春而生的情景。“乱生”二字,显出荒芜之状。“谁为主”的叹问(设问),点明园的荒凉无主,蕴含着词人对人世沧桑的慨叹。三、四句渲染衬托,描写无主荒园在细雨中的情景:春色凋零,花朵纷坠,枝头稀疏的余花,也随濛濛细雨飘逝“满地”,境界开阔而情调婉伤。虽写雨中落花,却含草盛人稀、无可奈何的惆怅,为写离别奠定感情基调。以下几句写离情。“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此句情景交融,长亭,亦称十里长亭,古人送行饯别之地;此暗指别意绵绵,难舍难分,直到日暮。词人抓住特定时刻,刻画出这幅黯然销魂的长亭送别的画面。结尾处词人以景结情,渲染了无限惆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给人留下无穷的想像。(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并能结合具体诗句作赏析,即可得分。手法2分,分析2分。)

点绛唇 苏轼为什么上片是虚写,下片是实写?为什么“尽卷黄昏雨”的“尽”表明伊人相思之久?为什么这首词只是表达对女子的深情
点绛唇 苏轼
为什么上片是虚写,下片是实写?
为什么“尽卷黄昏雨”的“尽”表明伊人相思之久?
为什么这首词只是表达对女子的深情,而不是通常的,对前途迷茫?
隐菊1年前1
桂林浪子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73.7%
上片为词者想象或是记忆中的场景,为虚,美丽而温婉,伊人相思一片.下片是词者本人正身处的境况,是实际的事情,为实,凄风苦雨.上片的虚写更衬托出下片实景中的词者凄苦的处境,烘托出词者的思念之情.上写伊人卷帘愁望黄昏...
求点绛唇(县斋愁坐作)的赏析
没有去过ss1年前1
lqjqy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5%
您好:
秋晚寒斋,藜床香篆横轻雾.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云外哀鸿,似替幽人语.归不去,乱山无数,斜日荒城鼓.
此篇写词人在县衙愁坐的情思.开章“秋晚寒斋”一句,写出了词人愁坐的时间、地点:寒秋季节,傍晚时分,“斋”指县衙斋室,点明了地点,呼应了词题.抒情主人公坐在简陋的藜木床上愁思闷想,看如篆字的熏香袅袅,似轻雾横飘,“香篆横轻雾”在词中既是写实,更有比兴作用,那萦回的篆香如愁绪徘徊,那横飞的轻雾像悲思几缕.“闲愁几许”以直接抒情之笔,写此时此刻内心独特感受.这愁是什么?是离家背井的乡愁,是久别妻室的相思,是羁臣远谪的忧虑…….词人没有明指,只写了一个“闲”字,令读者想像,去品味.“梦逐芭蕉雨”一句颇为精妙.“芭蕉雨”是一个悲愁意象,“雨打芭蕉,分明叶上心头滴”.“香篆横轻雾”这一视觉形象已将词人引入梦幻之中,“梦逐芭蕉雨”这一听觉形象又使词人在梦幻之中听到雨打芭蕉的淅沥之声,在梦幻中仿佛觉得淅沥的雨不是滴在叶上,而是敲击着自己的心头,这岂不更加浓了几许愁思?这句中的“逐”字下得好,将词人追寻“芭蕉雨”的悲愁意象主动化了,从而强调了“芭蕉雨”是情中景,是为表现愁情而设景;如果改为“听”字,则是强调了“芭蕉雨”的客体存在,其艺术效果是颇不相同的.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祝好!
不懂建议重新提问,也可以追问.
都说点绛唇、可是点绛是什么意思啊
永远是自己1年前2
囡囡的心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词牌简介】
点绛唇,此调因梁江淹《咏美人春游》诗中有“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句而取名.四十一字.上阕四句,从第二句起用三仄韵;下阕五句,亦从第二句起用四仄韵.《词律》认为,上阕第二句第一字宜用去声,“作平则不起调”.但亦有作平起调者.又有《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万年春》异名.
【词牌来源】
明·杨慎《升庵词品》:“《点绛唇》取梁江淹诗‘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以为名.”始见于南唐·冯延巳《阳春集》.
【词牌格体】
全词上下两片,共9句41字.上片第二、三、四句,下片第二、三、四、五句押韵,均押仄声韵.上片第二句第一字,第三句第一字均宜用去声;下片第四句第一字亦宜用去声.下片第三句为三字句,用上二下一句法.常用格体为: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 (韵),(仄)仄平平仄(韵).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韵).平(平)仄(韵),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韵).
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数声啼鸟,梦转纱窗晓.
来是春初,去是春将老.长亭道,一般芳草,只有归时好.——曾允元
以点绛唇的格式填一首词,要押韵.
songwwork1年前1
happywinyi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古寺钟声,消得清梦林间处.鸟啼山户,残柳遥烟雾.
夏雨无常,花落风匆促.听天鼓,欲随风去,无事红尘误.
苏轼<点绛唇>古来谁似龙山宴的上句
小妖的糖1年前1
势啊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78.9%
苏轼
【内容】:我辈情锺,古来谁似龙山宴.
点绛唇的正确读音绛字有人读xiang有人读jiang,到底读什么
6155243421年前4
远航的日子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100%
绛 jiàng 只有一种音,估计你错听成xiang 了……
〈形〉
(1) (形声.从糸( mì).本义:大红色) 同本义 [deep red]
绛,大赤也.——《说文》
纁谓之绛.凡九旗之帛皆用绛.——《广雅》
绛树在其南.——《淮南子·地形》
纶组紫绛.——左思《吴都赋》
绛皓驳色.——清· 姚鼐《登泰山记》
(2) 又如:绛帐(绛帏.红色帷帐;对师长之尊称);绛脂(大红胭脂);绛纱(红色的纱帐);绛帻(大红色头巾.代指宫中侍卫人员);绛节(红色符节)
词性变化
— 汉典 Zdic.net —
◎ 绛
绛 jiàng
〈动〉
染为绛色 [redden].如:绛天(把天空染为绛色)
◎ 绛
绛 Jiàng
〈名〉
(1) 古都名.春秋晋地 [Jiang capital]
绛人也.——《国语·晋语》.注:“晋国都,在今 山西绛县.”
(2) 又如:绛人(绛县的老人);绛侯(指汉高祖刘邦的大臣周勃,他以功封绛侯,在铲除诸吕中起了重大作用);绛老(本指春秋晋国绛县的老人,后泛指高寿的老年人)
点绛唇-李清照的后两句用什么表现手法?
啊一声叹息1年前1
scliujin 共回答了7个问题 | 采纳率100%
整首词对荡秋千的少女进行了外貌描写、行动描写.但最后三句尤其精妙,再写少女外貌、行动的同时,也写出了少女既害羞又想见来人的复杂心理,同时“嗅青梅”这个动作又是一个细节描写.细微的情节往往有更大的作用,在诗歌中尤其不能忽视.
点绛唇 丁未东过吴松作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点绛唇 丁未东过吴松作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一:“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是以什么修辞手法写群山的?有什么作用?
二:词的上片写………………下片写……………………
三,用自己的话说说“残柳参差舞”的基本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注意…………是你要回答的地方,呵呵,我给你30分作小小的报酬,希望你认真回答,
ren19801年前1
57932992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1.以拟人手法写群山.这既写出了雨意酣浓、垂垂欲下的江南烟雨风景,又写出了山峰无可奈何而又有所不甘的情态.
2.词的上片俯仰天地之境,写的是眼前自然之景;下片是词人俯仰古今之境,表达了自己的人生向往
3.立在栏杆前感怀历史,只见到残弱的柳枝仍在参差起舞.这句是感古叹今,将自己的际遇以及家国之恨融为一叹,表达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情感.
点绛唇 汪藻.“起来搔首”这一细节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点绛唇 汪藻.“起来搔首”这一细节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
rujie1年前1
上街买菜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68.8%
刻画了诗人典型的忧国思家的艺术形象.诗人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这一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忧国思家的内心世界.
都说点绛唇、可是点绛是什么意思啊
sdfox5201年前2
cfgv121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91.7%
【词牌简介】
点绛唇,此调因梁江淹《咏美人春游》诗中有“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句而取名.四十一字.上阕四句,从第二句起用三仄韵;下阕五句,亦从第二句起用四仄韵.《词律》认为,上阕第二句第一字宜用去声,“作平则不起调”.但亦有作平起调者.又有《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万年春》异名.
【词牌来源】
明·杨慎《升庵词品》:“《点绛唇》取梁江淹诗‘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以为名.”始见于南唐·冯延巳《阳春集》.
【词牌格体】
全词上下两片,共9句41字.上片第二、三、四句,下片第二、三、四、五句押韵,均押仄声韵.上片第二句第一字,第三句第一字均宜用去声;下片第四句第一字亦宜用去声.下片第三句为三字句,用上二下一句法.常用格体为: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 (韵),(仄)仄平平仄(韵).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韵).平(平)仄(韵),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韵).
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数声啼鸟,梦转纱窗晓.
来是春初,去是春将老.长亭道,一般芳草,只有归时好.——曾允元
点绛唇 送李琴泉 的 赏析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与吴大有的词一样,都词中运
点绛唇 送李琴泉 的 赏析
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与吴大有的词一样,都词中运用了“沙鸥”这一意象,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分析
ycws1年前1
哈尼北鼻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100%
“江上旗亭,送君还是逢君处”两句起笔,写出离别的地点在“江上旗亭”.在江边小酒楼里为朋友饯行.离愁难堪,更何况“送君还是逢君处”.过去欢乐地相逢在这个地方,而眼下分手又是在这同一个地方;以逢君的快乐衬托送君的悲哀.抚今追昔,触景生情,更令人不堪回忆过去.
  “酒阑呼渡,云压沙鸥暮”二句,写作者与友人不得不分手时的无限眷恋之情.之所以“劝君更进一杯酒”,是因为“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不知何日再次相逢.尽管深情留连,眷恋不舍,但酒阑日暮,只得分手,只好呼唤渡船载友离去.苍茫的暮霭中,只有沙鸥在低暗的云层下飞翔,离别而去的朋友,犹如眼前这“天地一沙鸥”,行踪不定,浪迹天涯.而送行者的此时的心情,又好像周围四合的暮云一样黯淡无光,这里“酒阑”与“旗亭”互相照应:“呼渡”、“沙鸥”与“江上”照应.
  下片“漠漠萧萧,香冻梨花雨”,承接上片结句的句意.写出作者与友人分别时的无限愁思.“香冻”和“梨花雨”,可见此时正是春天.潇潇暮雨洒江天,天解人意,好像为离别而洒泪,云霭弥漫,春寒料峭,此时此地,此景此情,怎能不使人“添愁绪”呢!“添”,给本来已贮满愁绪的心头,又增添了几许愁绪.结句意蕴深远:“断肠柔橹,相逐寒潮去.”
  随着那令人闻之肠断的船桨声,朋友所乘之船与寒潮相逐逐渐远去,船橹击水声则愈来愈弱,而伫立江岸的词人的心情,即久久不能平静.独立苍茫,暮雨潇潇,柔橹远去,心随船往……这是一幅非常使人动情的“暮雨江干送行图”.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点绛唇 夜宿临洺驿陈维崧 ① 晴髻离离 ② ,太行山势如蝌蚪。稗花盈亩 ③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点绛唇夜宿临洺驿
陈维崧
晴髻离离 ,太行山势如蝌蚪。稗花盈亩 ,一寸霜皮厚。
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
注释:
①陈维崧(1625-1682),清代文学家,其性豪迈,尤擅填词。初家道兴
旺,少年得意。后家门中落,又值明清之交,颠沛流离,生活坎坷。
②离离,排列密集貌。③稗,杂草。
8.这首词的开头在描写山峦时比喻奇特,试加以简要分析。(6分)


9.结合词的下阕,说说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linshiliang1年前1
xxpj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100%
8.一是月光下的太行山峰如女子黑黑的发髻,写出山体高峻,排列密集。(2分)
一是把山岭之势比作蝌蚪游动,形容山势连绵,逶迤雄阔。(2)
这样的比喻生动描绘出夜晚时月光下太行山静矗和起伏的独特景象。(2分)
9.“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表达了俯仰今古,世事沧桑,感慨万端;(2分)
“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阔大苍凉中,寄寓诗人飘泊不定、感时怀古的
悲怆心绪,既有故国之痛又有身世之悲。(3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的题。 点绛唇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的题。
点绛唇
林逋
  金谷 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 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注】①金谷园,指西晋富豪石崇在洛阳的一座奢华别墅。因征西将军祭酒王诩回长安时,石崇曾在此为其饯行,而成了指送别、饯行的代称。②本是古代对贵族公子的尊称,后代指出门远游之人。
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赞这首词为“咏春草绝调”,词中借咏春草表达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用了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请选择其中两种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们都叫我芳子1年前1
上当受骗自觉自愿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 采纳率92%
1.借咏春草抒发离愁别绪。上片写荒园、暮春、残花、细雨,无一字写草,却令人自然联想到草:园既无主,草必与花争春;花随雨去,草便更盛。如此荒芜之状渲染了浓郁的离别氛围。下片“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一句描绘了草接天涯,蔓连阡陌的情景,表现了绵绵不尽的离愁。(答出任意一点,言之成理即可)
2.前两句用典,写人去园空、草木无情、年年逢春而生的情景。“乱生”二字,显出荒芜之状。“谁为主”的叹问(设问),点明园的荒凉无主,蕴含着词人对人世沧桑的慨叹。三、四句渲染衬托,描写无主荒园在细雨中的情景:春色凋零,花朵纷坠,枝头稀疏的余花,也随濛濛细雨飘逝“满地”,境界开阔而情调婉伤。虽写雨中落花,却含草盛人稀、无可奈何的惆怅,为写离别奠定感情基调。以下几句写离情。“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此句情景交融,长亭,亦称十里长亭,古人送行饯别之地;此暗指别意绵绵,难舍难分,直到日暮。词人抓住特定时刻,刻画出这幅黯然销魂的长亭送别的画面。结尾处词人以景结情,渲染了无限惆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给人留下无穷的想像。(答出其中任意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点绛唇·送李琴泉 全诗翻译尤其是不能理解那句“香冻梨花雨”,什么是“香冻”?
zhoulianhua1年前1
phil021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100%
点绛唇·送李琴泉-【赏析】
  “江上旗亭,送君还是逢君处”两句起笔,写出离别的地点在“江上旗亭”.在江边小酒楼里为朋友饯行.离愁难堪,更何况“送君还是逢君处”.过去欢乐地相逢在这个地方,而眼下分手又是在这同一个地方;以逢君的快乐衬托送君的悲哀.抚今追昔,触景生情,更令人不堪回忆过去.
  “酒阑呼渡,云压沙鸥暮”二句,写作者与友人不得不分手时的无限眷恋之情.之所以“劝君更进一杯酒”,是因为“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不知何日再次相逢.尽管深情留连,眷恋不舍,但酒阑日暮,只得分手,只好呼唤渡船载友离去.苍茫的暮霭中,只有沙鸥在低暗的云层下飞翔,离别而去的朋友,犹如眼前这“天地一沙鸥”,行踪不定,浪迹天涯.而送行者的此时的心情,又好像周围四合的暮云一样黯淡无光,这里“酒阑”与“旗亭”互相照应:“呼渡”、“沙鸥”与“江上”照应.
  下片“漠漠萧萧,香冻梨花雨”,承接上片结句的句意.写出作者与友人分别时的无限愁思.“香冻”和“梨花雨”,可见此时正是春天.潇潇暮雨洒江天,天解人意,好象为离别而洒泪,云霭弥漫,春寒料峭,此时此地,此景此情,怎能不使人“添愁绪”呢!“添”,给本来已贮满愁绪的心头,又增添了几许愁绪.结句意蕴深远:“断肠柔橹,相逐寒潮去.”
  随着那令人闻之肠断的船桨声,朋友所乘之船与寒潮相逐逐渐远去,船橹击水声则愈来愈弱,而伫立江岸的词人的心情,即久久不能平静.独立苍茫,暮雨潇潇,柔橹远去,心随船往……这是一幅非常使人动情的“暮雨江干送行图”.
阅读下面的宋词 (11分)点绛唇·呈洛滨、筠溪二老南宋 张元干清夜沉沉,暗蛩啼处檐花落。 乍惊帘幕,
阅读下面的宋词 (11分)
点绛唇·呈洛滨、筠溪二老
南宋 张元干
清夜沉沉,暗蛩啼处檐花落。 乍惊帘幕,香绕屏山角
堪恨归鸿,情似秋云薄。 书难托,尽交寂寞,忘了前时约。
注释:①洛滨:即富直揉,字委中,北宋宰相富弼之孙。因坚持抗金为秦桧所忌,不久被罢职。②筠溪:即李弥孙,字似之,自号筠溪翁。凼反对秦桧议和,不久被落职。
③张元干:宋代词人,靖康元年(1126),金兵围汴,入李纲行营使幕府,李纲罢,亦遭贬逐。绍兴元年(1131),以将作监致仕福州。对纲抗金主张表示积极支持。后被秦桧以他事 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
小题1:“清夜沉沉,暗蛩啼处檐花落”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并简析其在全诗中的作用。(5分)
小题2:指出这首词的艺术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6分)
圣经山猫人1年前1
月光疾风154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85%
小题1:(5分)描绘了一幅幽静的秋夜景色。奠定了全诗清冷的基调,渲染秋夜清冷的气氛和孤独寂静的情景。
小题1: (6分)寓情于景(答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借景抒情;巧用典故也可)把听觉、 感觉视觉组合在一起。(答出一点1分,共三分)诗人委婉曲折的传达出对中原不能收回的愤懑之情(3分) (答出委婉表达仕途不幸的悲哀,也可给2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点绛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点绛唇
林逋
  金谷 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 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注】①金谷园,指西晋富豪石崇在洛阳的一座奢华别墅。因征西将军祭酒王诩回长安时,石崇曾在为其饯行,因而此地成为送别、饯行的代称。
  ②本是古代对贵族公子的尊称,后代指出门远游之人。
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赞这首词为“咏春草绝调”,词中借咏春草表达怎样的情感?请结合上下片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运用了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请选择两种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冷冷恋1年前1
想在JJ上刺只燕子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85.7%
1.借咏春草抒发离愁别绪。上片写荒园、暮春、残花、细雨,无一字写草,却令人自然联想到草:园既无主,草必与花争春;花随雨去,草便更盛。如此荒芜之状渲染了浓郁的离别氛围。下片“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一句描绘了草接天涯、蔓连阡陌的情景,表现了绵绵不尽的离愁。(意思对即可)
2.前两句用典,写人去园空、草木无情、年年逢春而生的情景。“谁为主”设问,点明园的荒凉无主,蕴含着词人对人世沧桑的慨叹。三、四句渲染烘托,虽写雨中落花,却含草盛人稀、无可奈何的惆怅,为写离别奠定感情基调。“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句情景交融,词人抓住特定时刻,刻画出黯然销魂的长亭送别画面。结尾以景结情,烘托了无限惆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给人留下无穷的想象。(意思对即可)
点绛唇·离愁 作文
cp1261年前1
sjdusjn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91.7%
点绛唇·离愁飘零风影,帘拂碎月卷云柔。冷意寥寥,两眼泪空流。柳梢扶讯,情天恨海游。怎忘忧?一杯薄酒,千里漫离愁。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完成问题。 点绛唇·呈洛滨 ① 、筠溪 ② 二老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完成问题。
点绛唇·呈洛滨 、筠溪 二老
[南宋]张元干
  清夜沉沉,暗蛩啼处檐花落。乍惊帘幕,香绕屏山角。堪恨归鸿,情似秋云薄。书难托,尽交寂寞,忘了前时约。
  [注]①洛滨:即富直揉,字委申,北宋宰相富弼之孙。因坚持抗金为秦桧所忌,不久被罢职。 ②筠溪:即李弥孙,字似之,自号筠溪翁。因反对秦桧议和,不久被落职。③张元干:宋代词人,靖康元年(1126),金兵围汴,入李纲行营使幕府,李纲罢,亦遭贬逐。绍兴元年(1131),以将作监致仕福州。对纲抗金主张表示积极支持。后被秦桧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
(1)起二句“清夜沉沉,暗蛩啼处檐花落”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并简析其在全词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这首词的艺术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rampj1年前1
rallyoxb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95.8%
(1)描绘了一幅幽静的秋夜景色。奠定全词清冷基调,渲染秋夜清冷的气氛和孤独寂静的情境。(意对即可)
(2)要点:寓情于景(答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借景抒情;巧用典故也可以)。把听觉、感觉、视觉组合在一起。词人委婉曲折地传达出对中原不能收回的愤懑之情。(意对即可)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点绛唇·越山见梅 吴文英 ① 春未来时,酒携不到千岩路.瘦还如许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点绛唇·越山见梅
吴文英
春未来时,酒携不到千岩路.瘦还如许,晚色天寒处.
无限新愁,难对风前语.行人去,暗消春素,横笛 空山暮.
  【注】①吴文英,南宋词人.一生未第.②横笛:笛曲中有《梅花落》,此处暗指梅花凋落.
1.这首词借梅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这首词表现出了吴词“清疏空灵”的***,请联系词结尾“行人去,暗消春素,横笛空山暮”所表现的意境来谈一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宝贝希希1年前1
shiguang0001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92.3%
1.这首词通过描写在凄寒的暮色中的一株瘦削的素梅,表达了词人仕途坎坷,无人赏识,内心愁苦、凄凉、孤寂的情感.(意对即可)
2.尾句写行人离去,梅花凋落,悠扬的笛声在山中回荡.营造了凄清、悠远的意境,给人以无限暇想,表现出“清疏空灵”的特点.(言之有理即可)
“点绛唇”这个词牌名有什么意思么?
“点绛唇”这个词牌名有什么意思么?
这个词牌名是怎么来的?
qhxx键1年前1
hitzjh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3.3%
点绛唇【词牌简介】:
  点绛唇,此调因梁江淹《咏美人春游》诗中有“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句而取名.四十一字.上阕四句,从第二句起用三仄韵;下阕五句,亦从第二句起用四仄韵.《词律》认为,上阕第二句第一字宜用去声,“作平则不起调”.但亦有作平起调者.又有《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万年春》异名.
点绛唇【词牌源来】
  明·杨慎《升庵词品》:“《点绛唇》取梁江淹诗‘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以为名.”始见于南唐·冯延巳《阳春集》.
]点绛唇【词牌格体】
  全词上下两片,共9句41字.上片第二、三、四句,下片第二、三、四、五句押韵,均押仄声韵.上片第二句第一字,第三句第一字均宜用去声;下片第四句第一字亦宜用去声.下片第三句为三字句,用上二下一句法.常用格体为: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 (韵),平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韵).平平仄(韵),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仄(韵).
  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数声啼鸟,梦转纱窗晓. 来是春初,去是春将老.长亭道,一般芳草,只有归时好. ——曾允元
陆游的点绛唇 译文急 用 各 位 大 虾 、 帮 忙 翻 译 一 下在 这 儿 _ 先 谢 谢 大 家
xiaoxuie1年前1
京都的茶叶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100%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疏放,作个闲人样.
采草药归来,独自寻找一家茅草屋的小店买来新酿的酒.
傍晚的烟雾,萦绕着一座座山峰,到处都可以听到打渔人的歌唱.
醉酒后驾着一只小船,不怕与天相连的浪涛.
在江河湖海上,这一回我任性而为,做一个潇洒悠闲的人.
《点绛唇●越山见梅》这首词借梅的形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点绛唇●越山见梅》这首词借梅的形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有人认为这首词表现出吴词“清疏空灵”的***,请联系结尾“行人去,暗消春素,横笛空山暮”所表现的意境来谈一谈
zfang19821年前1
有MJ 共回答了26个问题 | 采纳率80.8%
8.这首词通过描写在凄寒的暮色中的一株瘦削的素梅,(2分),表达了作者仕途坎坷,无人赏识,内心愁苦、凄凉、孤寂的情感.(3分)[解析] 注意答题形式为写了什么样的梅,作者借梅花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9.末尾三句写行人离去,梅花凋落,悠扬的笛声在山中回荡.(3分)营造了凄清、悠远的意境,给人以无限遐想,表现出“清疏空灵”的特点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点绛唇 呈洛滨、筠溪二老[南宋]张元干清夜沉沉,暗蛩啼处檐花落。乍凉帘幕,香绕屏山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
点绛唇 呈洛滨、筠溪二老
[南宋]张元干
清夜沉沉,暗蛩啼处檐花落。乍凉帘幕,香绕屏山角。
堪恨归鸿,情似秋云薄。书难托,尽交寂寞,忘了前时约。
[注]洛滨、筠溪:均因主战为秦桧所忌,不久被罢职,与苏迟、叶梦得、张元干、富柔直等交游唱和。
小题1:分析词人在上阙是如何体现清秋的幽静夜色的。(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结合词的下阕分析词人所表现的感情。(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ahayu哈1年前1
其超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78.9%
小题1:上阙着重写景,蟋蟀啼鸣、檐花飘落以动衬静更显出秋夜的幽静。三四句“乍凉”突出词人接近帘幕的感觉,“绕”则写出香炉里的烟萦绕屏风的情景。上阙把听觉、视觉、触觉组合在一起,渲染了秋夜的清冷气氛和孤独寂静的境界。(手法2分,分析3分)
小题2:下阕重在抒情,“堪恨归鸿”运用了比喻、拟人手法(1分),词人埋怨归鸿情薄,暗含被排挤、罢职而产生的对人情世态的慨叹(2分);由于中原阻隔,归鸿又不传书信,无法寄生传语,就只能忘掉前约、任凭寂寞。下阕也抒发了词人被人排挤,壮志难酬,报国无门,恨不见中原收复的失望、无奈的苦闷寂寞之感(3分)


小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点绛唇 越山见梅 吴文英①春未来时,酒携不到千岩路。瘦还如许,晚色天寒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点绛唇 越山见梅吴文英①
春未来时,酒携不到千岩路。瘦还如许,晚色天寒处。
无限新愁,难对风前语。行人去,暗消春素,横笛②空山暮。
【注】 ①吴文英,南宋词人。一生未第。②横笛:笛曲中有《梅花落》,此处暗指梅花凋落。
小题1:这首词借梅的形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3分)
答:
小题2:有人认为这首词表现出吴词“清疏空灵”的***,请联系结尾“行人去,暗消春素,横笛空山暮”所表现的意境来谈一谈。(3分)
答:
rr大rr1年前1
496131857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 采纳率96%
小题1:这首词通过描写在凄寒的暮色中的一株瘦削的素梅,(1分),表达了作者仕途坎坷,无人赏识,内心愁苦、凄凉、孤寂的情感。(2分)
小题2:末尾三句写行人离去,梅花凋落,悠扬的笛声在山中回荡。(1分)营造了凄清、悠远的意境,给人以无限遐想,表现出“清疏空灵”的特点。(2分)


小题1:
点绛唇这首词牌是谁创作的据说它的正词是以冯延巳写的为准 请问它的词调是冯延巳创作的吗
gerry1231231年前1
浮生半梦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将“点绛唇”作为曲调词牌,始见于五代词人冯延巳,收录在他的《阳春集》里.

根据史料记载,点绛唇因梁江淹《咏美人春游》诗中有“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而得名,《词谱》以冯延巳词为正体.上阕四句,从第二句起用三仄韵;下阕五句,亦从第二句起用四仄韵.《词律》认为,上阕第二句第一字宜用去声,“作平则不起调”,但亦有作平起调者.《点绛唇》又有《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万年春》异名.
词牌来源:

明·杨慎《升庵词品》:“《点绛唇》取梁江淹诗‘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以为名.”《词谱》以冯延巳词为正体.始见于南唐·冯延巳《阳春集》. 元《太平乐府》注:仙吕宫.高拭词注:黄钟宫.《正音谱》注:仙吕调.宋王禹偁词,名《点樱桃》;王十朋词,名《十八香》;张辑词有“邀月过南浦”句,名《南浦月》;又有“遥隔沙头雨”句,名《沙头雨》;韩淲词有“更约寻瑶草”句,名《寻瑶草》.

在京剧中,《点绛唇》又通称为“点将”,用于元帅升帐、江湖豪客的排山等,其作用是为了表现场面的宏大和增强气氛.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subview/50187/5110596.htm#viewPageContent
英语翻译词是:点绛唇 【宋】元好问 醉里归春,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渺渺吟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
英语翻译
词是:
点绛唇
【宋】元好问
醉里归春,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渺渺吟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注意是翻译不是赏析!
注意是翻译不是赏析!
阳光灿烂551年前1
大力匪首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点绛唇》 元好问
沙际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沙际:水边)
译文:春色随着流水飘走了,绿窗内的人想用歌声将春天留住.
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译文:试问春在何处,花谢了,黄莺不叫了,春光老尽,连点声息都没有了.
渺渺吟怀,漠漠烟中树.
译文:满腹情怀远望寻觅,满眼的树林和袅袅的影像交织在一起,却只是虚幻之境.
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译文:寻春无果,只有在日暮西楼后,隔帘听雨中求得好梦,在梦中去寻觅了
这不是赏析,是翻译...
(4分)点绛唇 苏过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插窗瘦,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
(4分)
点绛唇 苏过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插窗瘦,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
注:苏过,北宋文学家,苏轼第三子。本词写于新政失败后。“乱鸦”当指那些党同伐异的政客。
小题1:.“山衔斗”中的“衔”字很有表现力,试加以赏析。(2分)
小题2:.诗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
赛路珞1年前1
菲艾天天抽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小题1:.“山衔斗”中的“衔”字用得十分富有表现力,它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北斗低垂,几与山接的视觉印象一语中的地活画出来,而且把山峰与北斗“衔接”的具体情状描绘得无比确切。
小题2:.这首词抒写诗人寒夜中的一种闲适、恬淡而又略略感到凄恻、悲凉的情怀。


小题1:
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点绛唇(林逋)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
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
点绛唇(林逋)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注释】①金谷:即金谷园,指西晋富豪石崇洛阳建造的一座奢华的别墅。因征西将军祭酒王诩回长安时,石崇曾在此为其饯行,而成了指送別、餞行的代称。②王孙:贵人之子孙。本是古代对贵族公子的尊称,后代指出门远游之人。也是草名。③萋萋:草盛貌。
【作者】林逋(968—1028)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孤力学,恬淡好古。初游江淮间,后归隐杭州西湖孤山,赏梅养鹤,经身不仕,也不婚娶,旧时称“梅妻鹤子”,赐谥和靖先生。《點絳唇》是一首咏物词,全词借吟咏春草抒写离愁别绪。整首词咏物与抒情熔于一炉,在凄迷柔美的物象中寄寓惆怅伤春之情,渲染出绵绵不尽的离愁。
(1)古人常借有形有色之物来抒难以名状之情。这首诗描写
抒发 之情。
(2)结合内容分析下阕的艺术手法。
答:

anita1231年前1
八点零九分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1)草, 绵绵不尽的离愁别绪
(2)用典“长亭”:古人为亲人送行,常在长亭设宴饯别,吟咏留赠。“王孙”:活用《楚辞》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诗意。“王孙”本是古代对贵族公子的尊称,后来在诗歌中往往代出门远游之人。比喻:以萋萋春草比喻离愁和远思。情景交融:明明写草,这草却出现在黄昏暮霭、凄切离歌中。


【赏析】林逋的《点绛唇》是一首咏草的杰作。以拟人手法,写得情思绵绵,凄楚哀婉。语言美,意境更美。为历代读者称诵。此为咏物词中的佳作。全词以清新空灵的笔触,物中见情,寄寓深意,借吟咏春草抒写离愁别绪。整首词熔咏物与抒情于一炉,凄迷柔美的物象中寄寓惆怅伤春之情,渲染出绵绵不尽的离愁。
“余花”两句,写无主荒园细雨中春色凋零,绚烂的花朵已纷纷坠落,连枝头稀疏的余花,也随濛濛细雨而去。“满地和烟雨”,境界阔大而情调哀伤,虽从雨中落花着笔,却包含着草盛人稀之意。眼看“匆匆春又归去”,词人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惆怅情怀。
过片直写离情。长亭,亦称十里长亭。古代为亲人送行,常长亭设宴饯别,吟咏留赠。此时别意绵绵,难舍难分,直到太阳西下。“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词人正是抓住了黯然销魂的时刻,摄下了这幅长亭送别的画面。最后“王孙”三句,活用《楚辞意,是全词之主旨。“王孙”本是古代对贵族公子的尊称,后来诗词中,往往代指出门远游之人。凝望着亲人渐行渐远,慢慢消失了,唯见茂盛的春草通往四方之路,茫茫无涯。正如李煜》清平乐《词所说:“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蹴罢秋千中“蹴”的读音李清照的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
蹴罢秋千中“蹴”的读音
李清照的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yierrabbit1年前4
海风不哭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蹴 cù
①踢:鞠(踢球).
②踩;踏:而就.
【蹴鞠】中国古代一种足球运动.蹴:踢.鞠:一种实心皮球.
蹴zú 1.恭敬貌.参见"蹴然".
点绛唇中\“起来搔首”这一细节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Mondeo41年前1
y44828733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5.5%
诗人典型的忧国思家的艺术形象.诗人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这一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忧国思家的内心世界.
英语翻译1.如梦令 李清照 2.苏幕遮 范仲淹 3.渔家傲 范仲淹 4.点绛唇 李清照 5.浣溪沙 晏殊 一共5首
2602786791年前1
tantalus01 共回答了27个问题 | 采纳率85.2%
如梦令 李清照 翻译:Tune:"Like A Dream"--(Li Qing-zhao) Last night the wind was strong and rain was fine,Sound sleep did not dispel the taste of wine.I ask the maid who's rolling up the screen."The same crab-apple tree," she say,"is seen." "Don't you know,Don't you know The red should languish and the green must grow?"(由于给的分太低,只给你翻译一首,翻译很累的)
点绛唇·途中逢管倅 本词上片中哪个词最能体现作者的身份?上片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hong0071年前1
16452263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92.3%
上片着重写故友的重逢与别离.“憔悴”是说他们相遇时俩人的形貌已憔悴不堪,早已不象年轻时那样意气风发了.不仅重逢在垂暮之年,且颠沛奔波于天涯海角,这就更令人感慨嘘唏了.然而,友谊却没有因岁月流逝而淡漠,人虽憔悴,感情友谊并未憔悴.
前句抑,后句扬,且重叠两个铿锵作响的“故”字加以强调,通过白描式的叙述,久别重逢时的喜悦,和对纯真友谊的珍重,在吟咏之中,自然能体味得出.“别离何遽,忍唱阳关句.”这是一个急转.好友重逢,理应畅叙离情,如今却不能如愿.为了生计,大家匆匆相聚,又匆匆分别,怎能不伤怀、悲切呢!情之所至,开怀畅饮,唱一曲《阳关三叠》以遣情怀.然而,唱到动情处,呜呜咽咽,实在无法再唱下去了.这是真情的流露.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完成下面问题。 点绛唇·呈洛滨 ① 、筠溪 ② 二老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完成下面问题。
点绛唇·呈洛滨 、筠溪 二老
(南宋)张元干
清夜沉沉,暗蛩啼处檐花落。乍惊帘幕,香绕屏山角。
堪恨归鸿,情似秋云薄。书难托,尽交寂寞,忘了前时约。
  [注]①洛滨:即富直柔,字季申,北宋宰相富弼之孙。因坚持抗金为秦桧所忌,不久被罢职。②筠溪:即李弥逊,字似之,自号筠溪翁。因反对秦桧议和,不久被落职。③张元干:宋代词人,靖康元年(1126),金兵围汴,入李纲行营使幕府,李纲罢,亦遭贬逐。绍兴元年(1131),以将作监致仕福州。对李纲抗金主张表示积极支持。后被秦桧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
1.起首二句“清夜沉沉,暗蛩啼处檐花落”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析其在全诗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这首词的艺术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_希1年前1
SUNNY760456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1.描绘了一幅幽静的秋夜景色。奠定全词清冷基调,渲染秋夜清冷的气氛和孤独寂静的情境。(意对即可)
2.寓情于景,把听觉、感觉、视觉结合在一起。诗人委婉曲折地传达出对中原不能收回的愤懑之情。
(意对即可)
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点绛唇   县斋愁坐作葛胜仲秋晚寒斋,藜床香篆横轻雾。闲愁几许?梦逐芭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   县斋愁坐作
葛胜仲
秋晚寒斋,藜床香篆横轻雾。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云外哀鸿,似替幽人语。归不去,乱山无数,斜日荒城鼓。
[注]公元1108年,葛胜仲由礼部员外郎被贬歙州休宁,这首词便作于此时。县斋:县衙斋室。
小题1:本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愁绪?(5分)
小题2:“乱山无数,斜日荒城鼓”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cohan8571年前1
思念6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94.1%
小题1:羁臣远谪的忧愁;(2分)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痛苦。(3 分)
小题2:景语作结(或融情于景)(2分),无数的乱山,落日的余晖,荒芜的城池,苍茫的鼓声,渲染(烘托)了纷乱凄清的气氛,(2分)意蕴悠长,表达出词人愁苦哀伤的心情。(2分) 


小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