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入春风满洛城散第几声?满什么意思?这首《春夜洛城闻笛》借写夜里什么,倾吐了作者什么之情?

dontcry328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散入春风满洛城散第几声?满什么意思?这首《春夜洛城闻笛》借写夜里什么,倾吐了作者什么之情?
快啊!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nolovenopain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2.4%
散 三声 .
念四声的话表示动作的结果,念三声的话,表示动词的过程,很明显笛声还在吹,动作当然在延续了.
满字的意思不能直面解释.当然是个动词,和散字一样,也不是表示动作的结果而是动词的过程,如果说洛城是个水杯,笛声是水的话,是一点一点装满的.夜里当然是看不清楚景物的,而只能听到笛声.所吹的折柳曲是思乡之曲,
1年前

相关推荐

关于春夜洛城闻笛有一句,散入春风满洛城.我们课本写的是散入东风满洛城,而百科写的则是春风.我印象中小学的课本写的也是春风
关于春夜洛城闻笛
有一句,散入春风满洛城.
我们课本写的是散入东风满洛城,而百科写的则是春风.
我印象中小学的课本写的也是春风.
到底哪个是对的呢?
小学和现在的课本都是人教的.
貌似小学老师教的闻折(she)柳,现在说是闻折(zhe)柳.
uionboo1年前1
bit_lh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你好,较常见的版本都是作“春风”的.东风在古诗中一般也是代指春风,这两个词在这里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其实也说不上哪个对,古诗词在流传的过程中由于误抄等原因,总会出现几个版本一二个字词不一样的情况,这十分常见.折柳,把柳折断,“折”zhe字的本义就是弄断,诗三百也有“无折我树杞”句,而“she”音的“亏损”等义只是后来文字发展过程中引申出来的意义,这查一下字典就可以的了.所以,是应该读“zhe”的.
希望我的话有一点参考价值.O(∩_∩)O~
李白的试 春夜洛城闻笛 中第二句到底是 散入春风满洛城还是散入东风满洛城?
李白的试 春夜洛城闻笛 中第二句到底是 散入春风满洛城还是散入东风满洛城?
再次提出此问题
因为我在高中课本中看到的是东风
而初中课本中我看到的是春风!
唯一的5分我送出
Alex_Chen331年前1
yuanhy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春夜洛城闻笛
  作者: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全部注释
  1.洛城:洛阳.
  2.《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乐府杂录》云:'笛者,羌乐也.古典有《折杨柳》、《落梅花》'.故谪仙《春夜洛城闻笛》……杜少陵《吹笛》诗:'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王之涣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皆言《折杨柳》曲也."
  这首诗当是开元二十三年(735)李白游洛阳时所作.描写在夜深人静之时,闻笛声而引起思乡之情.王尧衢《唐诗合解》:"忽然闻笛,不知吹自谁家.因是夜闻,声在暗中飞也.笛声以风声而吹散,风声以笛声而远扬,于是洛春夜遍闻风声,即遍闻笛声矣.折柳所以赠别,而笛调中有《折杨柳》一曲.闻折柳而伤别,故情切乎故园.本是自我起情,却说闻者'何人不起',岂人人有别情乎?只为'散入东风',满城听得耳."
  【赏析】:
  洛城就是现在河南的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为东都.一个春风骀荡的夜晚,万家灯火渐渐熄灭,白日的喧嚣早已平静下来.忽然传来嘹亮的笛声,凄清婉转的曲调随着春风飞呀,飞呀,飞遍了整个洛城.这时有一个远离家乡的诗人还没入睡,他倚窗独立,眼望着“白玉盘”似的明月,耳听着远处的笛声,陷入了沉思.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杨柳》曲,它属于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晚上,听着这样一支饱含离愁别绪的曲子,谁能不起思乡之情呢?于是,诗人情不自禁地吟了这首七绝.
  这首诗全篇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这笛声不知是从谁家飞出来的,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并不准备让别人知道他,却不期然而然地打动了许许多多的听众,这就是“谁家玉笛暗飞声”的“暗”字所包含的意味.“散入东风满洛城”,是艺术的夸张,在诗人的想象中,这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诗人的夸张并不是没有生活的依据,笛声本来是高亢的,又当更深人静之时,再加上春风助力,说它飞遍洛城是并不至于过分的.
  笛声飞来,乍听时不知道是什么曲子,细细听了一会儿,才知道是一支《折杨柳》.所以写到第三句才说“此夜曲中闻折柳”.这一句的修辞很讲究,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这“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不仅指曲名.折柳代表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它能唤起一连串具体的回忆,使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重新激荡起来.“何人不起故园情”,好象是说别人,说大家,但第一个起了故园之情的不正是李白自己吗?
  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自己从小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作为祖国的一部分,她的形象尤其难以忘怀.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译文:阵阵悠扬的笛声,从谁家中飘出?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杨柳》,能不钩起思乡之情吗?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出自那一首诗?
daichris1年前1
幽月飞天 共回答了8个问题 | 采纳率100%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中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佳句,玉笛发声是由于笛腔内的空气______发出的,“散入春风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中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佳句,玉笛发声是由于笛腔内的空气______发出的,“散入春风满洛城”说明笛声是通过______传播到人耳.人们根据______分辨出是笛子声,而不是其他乐器的.
dearli_381年前1
huzc91111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91.7%
笛子之所以能够发出声音,是由于笛腔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出的;笛声通过空气传到我们的耳朵;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因此根据不同音色可以来判断不同的发声体.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音色.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意思是什么?
lishibin1年前1
alkili 共回答了11个问题 | 采纳率72.7%
  【注释】
  ①洛城:洛阳(现在河南洛阳).
  ②折柳:指《折杨柳》歌曲.《折杨柳》歌辞从梁至唐作者甚多,内容多写离情别绪.
  ③玉笛:精美的笛.
  ④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
  ⑤故园:指故乡,家乡.
  【译文】
  灯火渐熄的夜晚,谁家传出嘹亮的玉笛声,笛声随着春风,飘满整个洛阳城.这种夜晚听到《折杨柳》的曲调,谁不会萌发思念故乡的深情!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二年(734).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即今天的河南洛阳.在唐代,洛阳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东都.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繁华喧闹了一天的洛阳城已经平静下来.李白大概正在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作此诗.
  “谁家玉笛暗飞声”,谁家的玉笛,在静夜里悄悄地响起?诗人或许正在读书、闲坐,或做着其他的事,一曲笛声不期然响起,夜深人静,笛声清远而动听.他被吸引住了,循声望去,却辨不清笛声来自哪里.“玉笛”,指玉制的笛,或笛子美称,或羌笛的代称,不确定,存疑.
  “散入春风满洛城”,春风徐徐,笛声飘散在风中,风又吹送笛声,飘满了洛阳城,让人想到“此曲只应天上有”.这一句虽带有艺术的夸张,却衬出笛声的动人、夜的安静.惟其如此,才会在诗人的听觉与想象中飘满洛城,似乎其他的声音都不存在了,似乎全城人都在凝神静听.
  “此夜曲中闻折柳”,今夜,缥缈的笛乐中,我听到了思乡怀亲的《折杨柳》.笛乐飘飘,如此动人,究竟吹的是什么曲子呢?“折柳”,即《折杨柳》,汉代横吹曲名,内容多写离别之情.如《旧唐书·乐志》载北朝流传的一首《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历代文人仿作的《折杨柳枝》曲辞,也都是抒发离愁别绪的.在这里,折柳既可理解为听到的是一首折柳曲,还可理解为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的意绪.“柳”谐音“留”.古人送别亲友时,折柳相赠,暗示留恋、留念的意思.折柳既是一种习俗,也代表一个场景、一种情绪.古人还有折柳寄远的习惯,是盼远游亲人早归的意思.
  “何人不起故园情”,听到这笛声的,谁不会动思乡之情呢?联系第一句看,这种游子怀念故园的感情,最初可能是隐藏的、莫可名状的,因偶然听到的笛声突然明朗、强烈起来了.笛声来自何处,何人在吹,是和自己一般的游子?是乐工?是歌妓?这些都让诗人和读者去猜测.而这些又都无须一一去分别,因为思乡之情对游子来说,都是共有的.它绵绵不绝,弥漫在夜空中,缠绕在游子心头,抹不去化不开.“何人”一词概括性极强,实则是突出诗人思乡之情尤重.(前部分简析文字载自“潼江小屋”,有删改)
  热爱故乡历来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我们今天常说的爱国主义情感是相通的.自己从小生长的故乡,作为祖国的一部分,她的形象尤其令人难以忘怀.李白这首诗写的虽然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仅仅限于描写音乐,更重要的是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这首诗感人的地方.
阅读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完成下列两题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阅读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完成下列两题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①这首诗用词严谨,照应严密。诗中“谁”与“暗”相照应,“飞”与“________”呼应,“春风”则与标题中的“__________”相呼应,“折柳”为别离曲,故又与结句中的“________”相呼应。
②“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中“何人”仅仅是说别人,说大家,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音乐千千结1年前1
63522123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76.2%
①散;春夜;故园情 
②不对。这既是说别人,说大家,但诗人更是说自己勾起了思念故园之情。 
春夜洛城闻笛中闻折柳是什么意思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古园情.顺便问
春夜洛城闻笛中闻折柳是什么意思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古园情.顺便问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crazywoman1年前1
清风阵阵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100%
“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的“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前人《网师园唐诗笺》一书中对此诗的评论是:“‘折柳’二字为通首关键.”相传,长安东有一桥名有霸桥,汉人送客到此折柳赠别,因此后世就习惯用“折柳”来作为赠别或送别之词.但从本诗“此夜曲中闻折柳”一句来看,此处的“折柳”是一首曲子.其实“折柳”即“折杨柳”曲的省称,这首曲往往用来表示惜别怀远之情.本诗描写的是:春宵人静之时,作者忽然听到了一阵悠扬的笛声,仔细一听,这笛声乃“折柳”曲.作者由“折柳”曲想到,此时正是折柳的季节了,春天已到而自己却还飘泊在外,不禁更引起了思乡之情.可见,“折柳”在诗中寓有惜别怀远之意.这首诗着重写作者的一种思乡之情.作者的思乡之情,从诗中看,又恰恰是由听到“折柳”曲后而引起的.所以说,“折柳”在诗中的地位实为重要.
轻烟散入()侯家 2()月禾未秀 3()州生气恃风雷
iop20051年前1
悠然自得vva 共回答了27个问题 | 采纳率92.6%
轻烟散入五候家
六月禾未秀
九州生气恃风雷
《春夜洛城闻笛》这一首诗中“散入春风满洛城”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gracezhang1681年前5
笨笨宝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85.7%
夸张
生动形象地体现了玉笛之声的悠远绵长
体现诗人对故乡思念之情的深远
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散”读音是什么?
xynem1年前1
oo灰复燃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100%
《chūn yè luò chéng wén dí》
《春 夜 洛 城 闻 笛》
shuí jiā yù dí àn fēi shēng,
谁 家 玉笛 暗 飞 声
sàn rù chūn fēng mǎn luò chéng.
散 入 春 风 满 洛 城
cǐ yè qǔ zhōng wén zhé liǔ,
此 夜 曲 中 闻 折 柳
hé rén bù qǐ gù yuán qíng.
何 人 不 起 故 园 情
谁家玉笛暗飞伤,散入春风满洛阳.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人情?
谁家玉笛暗飞伤,散入春风满洛阳.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人情?
加问题表达怎样的故事?
关键词是(…)!
痴人妄想1年前1
djgh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5.2%
不知道你的这首诗是不是稍作了修改,原是李白的《春夜洛城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诗仙李白从二十四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离开四川之后,便浪迹天涯,四海为家了,直到他六十二岁时,在安徽长江边的采石矶醉酒落水仙逝,一生不知在中华大地上留下了多少足迹,所到之处,留下了不胜枚举的动人华章.写于东都洛阳的《春夜洛城闻笛》就是这些珍品中的一颗宝珠.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洛城即洛阳,是唐代的东都.“暗飞声”写出了笛音悠远轻细,扣住了“夜”字,显示出此时喧哗了一日的都市中的各种喧嚣至此已经平静下来了,正因夜静,才听到了暗中飘渺而来的笛声,因其飘渺,又不知发自何处,是演奏者情不自禁地只管吹奏,把无限的离愁别绪洒向城中,洒向夜空.“谁”字是写这笛声出处不明,突出一个“闻”字.在这万籁俱寂的春夜里,如丝的笛音散入春风,随风飘进整个洛阳城里无数没有睡着或者睡不着的人的耳朵里.初不经意,待静心一听,原来吹奏的是凄清婉转思乡怀家的《折杨柳》.“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故园,即是故乡.诗人为施展才华,追求理想,离家赴远,听到这怀乡之曲,不免情怀波动,与吹笛人以及笛音产生共鸣.诗句妙在没有停留在一己之情怀波动上,而是由己及人,推想“满洛城”中,又有多少人是远离故园、客居他乡的人啊,这不期而遇却送入耳中的《折杨柳》,真的是在“暗中”拨动了许多游子的心弦,使得他们再也无法安眠.“何人不起”,这是一个用否定的语气强化肯定的心态的句子,是说只要是听了这春夜中的玉笛之声,每一个离家的人不能不被它勾起对家的怀念.中华民族是一个故土难离的民族,李白抓住民族精神的这一特点,牢牢扣住读者的心理,所以,千百年来,这首诗成了游子们经常挂在嘴边心头的诗篇之一,同时,也不断滋养、强化着民族的一种向心力、凝聚力. 你慢慢看吧,这里已经描述的很清楚了,楼上的不要在这误人子弟了!
关于《春夜洛城闻笛》的几个问题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唐)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
关于《春夜洛城闻笛》的几个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这首诗用词严谨,照应严密.诗中“谁”与“___”相照应,“飞”与“散”呼应,“春风”则与标题中的“___”相呼应,“折柳”为别离曲,故又与结句中的“________”相呼应.
2.“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诗人的想象,是艺术的夸张.
3.“此夜曲中闻折柳”一句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其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何人不起故园情”一曲中“何人”仅仅是说别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折柳”既是曲名,又是古人送别时的一种习俗.你能说出关于折柳曲的诗句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的好我会追加~要简练点的~
a6328536641年前1
失落d灵魂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100%
1.暗;春夜;故园情
2.这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
3.这“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不仅指曲名.折柳就是“离别”的同义词.它能唤起一连串具体的回忆,激荡起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
4.不对.这既是说别人,说大家,但第一个起了思念故园之情的还是李白自己.
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错了就奇怪了.如果楼主是做作业的话,最好做少许修改.
关于春夜洛城闻笛的问题春夜洛城闻笛【唐】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提关于这首
关于春夜洛城闻笛的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唐】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提关于这首古诗的问题,最好带上答案.一个问题给3分,一个带答案的问题给5分
急!
tzj221年前1
紫葳入画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73.7%
1 折柳在诗中有何特指,结合历史背景加以说明
2 故园是李白的家乡么
3 写诗时作者是去游玩还是被贬黜?
《春夜洛城闻笛》阅读答案求解答原文: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译文:是谁家的庭院,
《春夜洛城闻笛》阅读答案求解答
原文: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
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飘满洛阳古城.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
1、“折柳”与( )照应
2、诗中最形象化的一句是( ).它写出了( )的情景.
3、作者写诗的意图是( ).
附加题:为什么说听到“折柳”的曲子,就勾起了“故园情”?
nn蜉蝣1年前2
TNTlove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1、“折柳”与( “故园情”)照应
2、诗中最形象化的一句是( “散入春风满洛城” ).它写出了(笛声随着春风传遍洛阳城 )的情景.
3、作者写诗的意图是(描述思乡之情 ).
附加题:为什么说听到“折柳”的曲子,就勾起了“故园情”?
古人送别时折柳,意欲挽留远行的亲友,因“柳”与“留”谐音.故折柳送行常表示离愁别绪,所以诗人听到这首《折柳》曲,便牵动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中所提到的“折柳”,究竟指的是什么呢?为什么“闻折柳”后,就产生了浓浓的“故园情”呢
各取其乐1年前1
风吹北门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1.3%
解诗读诗品诗作诗,首先要弄清楚的一个是“景”,一个是“情”.
这首诗是735年(开元二十三年)李白游洛阳时所作.描写在夜深人静之时,听到笛声而引起思乡之情.其大体意思是:
阵阵悠扬的笛声,是从谁家中飘出的?
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杨柳》,
有谁不会油然而生自己的思乡之情呢?
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柳”谐“留”音,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来归也折柳.这里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
闻折柳:“闻”,这里是听的意思,所以,诗人李白听到这首《折杨柳》,便引起客愁乡思.一般说,久居他乡的人,白天还没有什么,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故乡.
《折杨柳》是情,“此夜”之“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是景,此情此景,作者借他人的情感(“何人不起故园情”)更大的表现自己的乡思之情.
巧填数字:不拘()格降人才,客舍并州数()霜,轻烟散入()侯家,人间()月芳非尽,若为化得身千(),南朝四百()十寺,(
巧填数字:不拘()格降人才,客舍并州数()霜,轻烟散入()侯家,人间()月芳非尽,若为化得身千(),南朝四百()十寺,()月禾未秀
谁可我心1年前1
plmok258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一 十 万 九 万 二 三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写的是哪座城市?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写的是哪座城市?
现在的
2150137471年前1
wxsnoo369 共回答了9个问题 | 采纳率88.9%
已经说了是洛城了,当然是洛阳.
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意思是?这是诗人的?是艺术的?
sdjn2008qw1年前1
lsbfc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84.6%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散入春风满洛城:《折柳》的笛声顺着东风遍布洛阳城,远近皆闻,令人回想家园.
春夜洛城闻笛练习题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散满洛城的折柳曲触发了作者怎样的情
春夜洛城闻笛练习题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散满洛城的折柳曲触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思?
咱可以多写一点的哈
两行
那颜飘雪1年前1
shxwf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一首折柳曲触动了诗人思乡的情怀,据说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所以,诗人听到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思.
散入春风满洛城的上一句是什么谁写的
laven2211年前1
五月之夜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81%
散入春风满洛城的上一句是:谁家玉笛暗飞声,
出自《春夜洛城闻笛》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全诗: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
阵阵悠扬的笛声,从谁家中飘出?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杨柳》,能不钩起思乡之情吗?
名句接龙: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 故园东望路漫漫,( .) 马上相逢无纸笔,( .)
bigwolf6271年前1
青玉岸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双袖龙钟泪不干.
凭君传语报平安.
诗句填数字人间——月芳菲尽& 轻烟散入——侯家& 北斗——星高,哥舒夜带刀& 南朝四百——十寺& ——月禾未秀& ——州
诗句填数字
人间——月芳菲尽& 轻烟散入——侯家& 北斗——星高,哥舒夜带刀& 南朝四百——十寺&
——月禾未秀& ——州生气恃风雷&
kids03271年前1
wjf16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4.2%
人间四月芳菲尽
轻烟散入五侯家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南朝四百八十寺
六月禾未秀
九州生气恃风雷
散入春风满洛城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什么?
你ê承諾v飛1年前1
116909047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运用比拟和夸张的修辞,借闻笛声,把思乡之情细致,委婉的表达出来.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响舞1年前1
v31127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100%
李白的诗 阵阵悠扬的笛声,是从谁家中飘出的?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声?
紫星11年前1
appletreebirdaab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6.7%
诗仙李白从二十四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离开四川之后,便浪迹天涯,四海为家了,直到他六十二岁时,在安徽长江边的采石矶醉酒落水仙逝,一生不知在中华大地上留下了多少足迹,所到之处,留下了不胜枚举的动人华章.写于东都洛阳的《春夜洛城闻笛》就是这些珍品中的一颗宝珠.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洛城即洛阳,是唐代的东都.“暗飞声”写出了笛音悠远轻细,扣住了“夜”字,显示出此时喧哗了一日的都市中的各种喧嚣至此已经平静下来了,正因夜静,才听到了暗中飘渺而来的笛声,因其飘渺,又不知发自何处,是演奏者情不自禁地只管吹奏,把无限的离愁别绪洒向城中,洒向夜空.“谁”字是写这笛声出处不明,突出一个“闻”字.在这万籁俱寂的春夜里,如丝的笛音散入春风,随风飘进整个洛阳城里无数没有睡着或者睡不着的人的耳朵里.初不经意,待静心一听,原来吹奏的是凄清婉转思乡怀家的《折杨柳》.“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故园,即是故乡.诗人为施展才华,追求理想,离家赴远,听到这怀乡之曲,不免情怀波动,与吹笛人以及笛音产生共鸣.诗句妙在没有停留在一己之情怀波动上,而是由己及人,推想“满洛城”中,又有多少人是远离故园、客居他乡的人啊,这不期而遇却送入耳中的《折杨柳》,真的是在“暗中”拨动了许多游子的心弦,使得他们再也无法安眠.“何人不起”,这是一个用否定的语气强化肯定的心态的句子,是说只要是听了这春夜中的玉笛之声,每一个离家的人不能不被它勾起对家的怀念.中华民族是一个故土难离的民族,李白抓住民族精神的这一特点,牢牢扣住读者的心理,所以,千百年来,这首诗成了游子们经常挂在嘴边心头的诗篇之一,同时,也不断滋养、强化着民族的一种向心力、凝聚力.
初中关于古诗的练习题《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
初中关于古诗的练习题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情形.
2.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请你说一下这首词与上面这首诗在思想感情上的不同之处.
蓝月亮Oo1年前1
极品牛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2.4%
试题选了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来鉴赏.前人《辋师团唐诗笺》一书中对此诗的评论是:“‘折柳’二字为通首关键.”现在的题目也就从这儿提出.“折柳”原是指“折取柳枝”.相传,长安东有一桥名为灞桥,汉人送客到此折柳赠别,因此后世就习惯用“折柳”来作为赠别或送别之词.但从本诗“此夜曲中闻折柳”一句来看,此处的“折柳”是一首曲子.其实“折柳”即“折杨柳”曲的省称,这首曲子往往用来表示惜别怀远之情.本诗描写的是:春宵人静之时,作者忽然听到了一阵悠扬的笛声,仔细一听,这笛声乃“折柳”曲.作者由“折柳”曲想到,此时正是折柳的季节,春天已到,而自己却还漂泊在外,不禁引起了思乡之情.可见,“折柳”在诗中寓有惜别怀远之意.这首诗着重写作者的一种思乡之情.作者的思乡之情,从诗中看,又恰恰是由听到“折柳”曲后而引起的.所以说,“折柳”在诗中的地位实为重要.
当然,也许会有学生认为“折柳”在诗中算不得是关键,只要能自圆其说,就可以考虑给分.
阅读下面一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
阅读下面一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
填鸭1年前1
且吟且诵 共回答了10个问题 | 采纳率100%
“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
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中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佳句,玉笛发声是由于笛腔内的空气______发出的,“散入春风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中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佳句,玉笛发声是由于笛腔内的空气______发出的,“散入春风满洛城”说明笛声是通过______传播到人耳.人们根据______分辨出是笛子声,而不是其他乐器的.
冰侦探1年前1
oil03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解题思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振动停止,声音停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够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由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来决定的;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不同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音色来分辨不同的发声体.

笛子之所以能够发出声音,是由于笛腔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出的;笛声通过空气传到我们的耳朵;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因此根据不同音色可以来判断不同的发声体.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音色.

点评:
本题考点: 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产生;音色.

考点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以及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