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根铁丝恰好围成一个长是6厘米 宽式5厘米高是4厘米的长方体框架如果用它围成一个正方体,那么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

平衡能量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用一根铁丝恰好围成一个长是6厘米 宽式5厘米高是4厘米的长方体框架如果用它围成一个正方体,那么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
用2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所有棱长之和是112厘米.原来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多少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posche2000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100%
棱长是5
棱长是和是7
1年前

相关推荐

一根圆柱形木料,长1.5米,把它沿底面直径平均锯成两部分后,表面积增加了600平方厘米.这根木料的体积是______立方
一根圆柱形木料,长1.5米,把它沿底面直径平均锯成两部分后,表面积增加了600平方厘米.这根木料的体积是______立方厘米.
前沿时空1年前5
clyr0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85.7%
解题思路:分析条件“一根圆柱形木料,长1.5米,把它沿底面直径平均锯成两部分后”可知,这个圆柱形的高就是它的长1.5米,分成两部分后这个圆柱的表面积会增加两个以高为长,直径为宽的长方形面积,又知道表面积增加了600平方厘米,则先求出一个长方形面的面积;长1.5米,即150厘米,根据“宽=长方形的面积÷长”算出宽,也就是这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最后依据“V=sh”算出要求的问题.

600÷2=300(平方厘米)
1.5米=150厘米
300÷150=2(厘米)
V=SH
=3.14×(2÷2)2×150
=471(立方厘米)
故填471.

点评:
本题考点: 关于圆柱的应用题.

考点点评: 解答这道题的关键是要弄清这个圆柱分成两部分后,表面积增加了哪两个面.

填空 急要``1)13.25÷1.4的商是9.4,余数是( ).2)把一根长2米的电线平均分成5段,每段占这根电线的(
填空 急要``
1)13.25÷1.4的商是9.4,余数是( ).
2)把一根长2米的电线平均分成5段,每段占这根电线的( ),每段长( ).
3)9÷11的商,用循环小数的简单形式表示是( ),得数用四舍五入法凑整到百分位约是( ).
先回答者 现回现决 抓紧机会!
匪首雨亭1年前2
bobokissqin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100%
1.0.09
2.1/5,2/5
3.0.81,81循环
0.82
一个关于冲量和功的问题两个人(甲乙)站在两个相同的船上,一人手拉着一根绳的一端,绳的另一端都绑在一根木杆上(木杆都在人的
一个关于冲量和功的问题
两个人(甲乙)站在两个相同的船上,一人手拉着一根绳的一端,绳的另一端都绑在一根木杆上(木杆都在人的右侧),绳是水平的.其中甲的绳绑的木杆在湖岸,乙的那根绳绑的木杆立在另一只船上.甲乙两人质量也一样,他们用相同的恒力拉绳子,使自己和自己所站的船都向右运动,经过相同的时间,甲和其所站的船,没有到岸,乙和其所站的船没有与他拉的绳绑的木杆所在的船相碰,问谁对绳子的拉力冲量大,谁对绳子拉力做的功大?
PS。能说明为什么吗?
xiewei197711061年前3
zzfbs1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94.1%
冲量=Ft 由于经过相同的时间和用相同的恒力拉绳子 得出:冲量相等 由于都是由静止到运动:Ft=mv V和v分别为甲和乙速度 M为船 和 m为人的质量 甲冲量 :(M+m)V 乙冲量:(2M+m )v 甲乙冲量相等所以有:(M+m)V =(2M+m )v 甲的速度V比乙的速度v为:2M+m:M+m 甲做功的是:1/2(M+m)VV 乙做功的是:1/2(2M+m)vv 用甲做功除以乙做功要是大与1就是甲做的功大,要是小于1乙做的功大 1/2(M+m)VV / 1/2(2M+m)vv =1/2(M+m)(2M+m)2M+m) / 1/2(2M+m)(M+m)(M+m)=2M+m/M+m 2M+m/M+m肯定大于1 那就是甲做的功大
一根绳子只能承受200N的拉力,要是滑轮组提起重90kg的石块,需要多少个滑轮来组成滑轮组?
吐你一口龙痰1年前2
wx2112420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8.2%
90kg的石块的重力是900N,绳子只能承受200N的拉力,所以至少需要5段绳子,如果站在地上向上拉动,需要两个动滑轮和三个定滑轮,如在高处向上拉,需要两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
法拉第的发电机是怎样运作的用一个金属质轮盘切割磁感线:一端用电线连接在圆心,另一端用另一根电线连接在轮盘外端,就相当于有
法拉第的发电机是怎样运作的
用一个金属质轮盘切割磁感线:一端用电线连接在圆心,另一端用另一根电线连接在轮盘外端,就相当于有无数根导线沿同一方向切割磁感线,获得直流电.
但是通过金属盘的磁通量没有变化啊,即使切割了磁感线又怎么会有感应电流呢
上面那种分析的出发点,是把圆盘的周沿作为要考察的回路
但是,这忽略了一个前提:圆盘的周沿只是发电机一个电极,它本身是等电势
所以上面那种分析自然会得出无电势差的结论。
懒得管你1年前3
典威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100%
通过金属盘的磁通量是对于
圆盘的周沿来说的
圆盘的周沿只是发电机一个电极,它本身是等电势
所以.
可用微元法考虑``
一根铁丝,第一次用了它的二分之一少1米,第二次用了余下的二分之一多1米,剩下2.5米,问这根铁丝有多长
一根铁丝,第一次用了它的二分之一少1米,第二次用了余下的二分之一多1米,剩下2.5米,问这根铁丝有多长
(用方程解)
734900shi1年前1
孑立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这根铁丝有x
1/2x-1+1/2(x-1/2x+1)+1+2.5=x
0.5x-1+0.25x+0.5+3.5=x
0.75x+3=x
x-0.75x=3
0.25x=3
x=12
关于x的方程3x方-5x+a的一根在(-2,0)内,另一根在(1,3)内,求a的范围?
lx4291年前3
海纳十川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此题结合函数图像来求解.
令f(x) = 3x^2 -5x +a
因函数图像开口向上,
只需同时满足以下不等式组即可:
f(-2) = 12 +10 +a >0
f(0) = a
如果一根牙签放到水中是沉的,那么把它放到油中会( )
如果一根牙签放到水中是沉的,那么把它放到油中会( )
沉 浮 还是咋样呢= ==
原理.
因为水比油重.无论多少
水都会沉在油下面.
而沉不是说沉到底.也可以是有点漂浮的沉.
卡卡goal1年前1
熊熊狗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嘿,那不一定.楼主试试便知.我试拉还是沉.
有一根很细的铁丝,长度在10厘米左右,铁丝是笔直的,我在铁丝的两端向中间挤压铁丝
有一根很细的铁丝,长度在10厘米左右,铁丝是笔直的,我在铁丝的两端向中间挤压铁丝
挤压铁丝会让铁丝弯曲,一般当我的两个手指合并的时候,铁丝就对折了,但是我想让铁丝不是对折一下,而且对折很多下,当然就是在合并手指这个一个过程中完成,也是就是说,最后让铁丝成W 型而不是V型
当然可以提前对铁丝进行一些加工改造。
2008我不看1年前3
harry0325 共回答了26个问题 | 采纳率76.9%
可不可以先用钳子在铁丝上剪出三次 但不剪断,在对折的时候把铁丝的中间顶在桌子上.好像可以 试试看
一根绳子用去的是剩下的百分之四十用去的绳子与全长的比是多少
差点走火1年前4
wsgzsm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80%
4:14=2:7
谢谢o(︶︿︶)o
在一根电场线上有两点AB,其电视分别为Ua=10V,Ub=5V,一个电子从A点移动到B点,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在一根电场线上有两点AB,其电视分别为Ua=10V,Ub=5V,一个电子从A点移动到B点,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电场力做正功,电子的势能增加
B电场力做负功,电子的势能增加
C电场力做负功,电子的势能减少
D电场力做正功,电子的势能减少
我是这么想的 如果电子是正电荷的话,就是做正功,而且势能减少
如果是负电荷的话就做负功,势能增大
可答案选了B
暗黑米1年前2
许艳芬 共回答了27个问题 | 采纳率96.3%
电势能增加,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减少,电场力做正功,这是一定的.而且,.电子都是负的.正电荷叫质子.
两根绳子一共长16.8米,如果第一根绳子增加它的三分之一,第二根绳子减少它的五分之一后两根绳子一样长,第一根绳子原来长多
两根绳子一共长16.8米,如果第一根绳子增加它的三分之一,第二根绳子减少它的五分之一后两根绳子一样长,第一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最好数学防范,如果是方程解的过程一定要清楚明白)
我家卡卡最棒1年前5
关丰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100%
16.8÷[1+(1+1/3)÷(1-1/5)]=6.3(米)
弹簧不受拉力时的长度是多少一根弹簧的下端挂有5个钩码 此时弹簧的长度为20厘米 若撤去两个钩码 则弹簧的长度为18厘米
弹簧不受拉力时的长度是多少
一根弹簧的下端挂有5个钩码 此时弹簧的长度为20厘米 若撤去两个钩码 则弹簧的长度为18厘米 该弹簧不挂钩码的长度是?
陈章华1年前1
丢丢碎了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设弹簧不挂钩码的长度为X cm ,弹簧弹性系数为K n/cm ,钩码重为m kg
列出方程式 (20-X)*K=5mg
(18-X)*K=3mg
解出X=15cm
在一条公路的一侧每隔25米架设一根电线杆,共用了101根,这条公路长多少米?两端都架设
在一条公路的一侧每隔25米架设一根电线杆,共用了101根,这条公路长多少米?两端都架设
哪位帮忙做下,谢谢
moon月光取暖1年前2
supershan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100%
25×(101-1)
=25×100
=2500米
一根弹簧,在某一限度内增加压力1千克,拉长缩短0.5厘米,现在这一限度内增加压力8.2千克,它的长度是18.1cm,求原
一根弹簧,在某一限度内增加压力1千克,拉长缩短0.5厘米,现在这一限度内增加压力8.2千克,它的长度是18.1cm,求原来长度.
不要用方程解
kiki271年前2
2f51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增加压力1千克,缩短0.5厘米
增加压力8.2千克,缩短x厘米
1:0.5=8.2:x x=4.1
原来长度=18.1cm+4.1cm=22.2cm
天安门城楼上有60多根柱子,其中最粗的一根直径是1.2米,高是12米.这根柱子的体积是多少?给这根柱子刷上油漆,刷油漆的
天安门城楼上有60多根柱子,其中最粗的一根直径是1.2米,高是12米.这根柱子的体积是多少?给这根柱子刷上油漆,刷油漆的面积是多少?
这是小学的题不要搞的那么复杂 怎么算的都写清楚 我看不懂啊-
Google测试员871年前1
ych1114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85.7%
第1个问
1.2/2=0.6米
0.6×0.6×3.14×12=13.5648立方米
第二个问
1.2×3.14×12=45.216平方米
两根1米长的绳子,第一根剪去八分之五,第二根剪去八分之五米,剩下的比较( ).A.第一根长B.第二根长C.一样长
ggyyggy1年前2
cxdzjdy1988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第一根剩下八分之三米
第二根也是,
所以一样长.
选C
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剪去全长的八分之一,第二根剪去全长的八分之七.哪一根绳子剪去的长?哪一根绳子剩下的长?
zhongzhengyi1年前6
我只关心你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6.4%
第二根剪去的长;第一根剩下的长;
一根长3米的方钢,把它横截成3段时,表面积增加80平方厘米,原来这段方钢的体积是( ).
玩吧天屎1年前3
jeffrey373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3.3%
截成三段表面积增加4个横截面积,所以横截面积为80/4=20cm^2
体积为20*300=6000cm^3
有一根足够长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  )
有一根足够长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  )
A. 一次声音
B. 两次声音
C. 三次声音
D. 四次声音
蛤蟆80381年前1
GL_G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1.3%
解题思路: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最快,其次是液体中,气体最慢.

甲同学在一根空心钢管的一端敲一下,声音会在钢管和空气中同时传播,因为声音在固体中最快,在气体中最慢,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钢管传来的;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所以乙同学会听到两次敲击声.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点: 声速.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声音分别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一根圆柱形木料,用去一点后,剩于部分如下图.剩于部体积是多少呢?
呆呆daniel1年前1
fnulkid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100%
(6/2×6/2×3.14)×(8+12)/2 =19.26×10 =192.6平方分米 剩余部分体积是192.6立方分米
请楼主帮忙:已知方程x∧2+bx+a=0有一根是-a(a≠0),则下列代数式的值恒为常数的是( )A.ab B.a/b
请楼主帮忙:已知方程x∧2+bx+a=0有一根是-a(a≠0),则下列代数式的值恒为常数的是( )A.ab B.a/b C.a+b
D.a-b
dsafghbdsfk1年前1
Love_ke 共回答了26个问题 | 采纳率96.2%
D
一根-a,另一根-1,
-a-1=-b
a-b=-1(常数)
一根钢管,第一次截去全长的5/17,第二次截去全长的6/17,这根钢管还剩()/()
searinox0301年前1
酷酷男孩的罪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一根钢管,第一次截去全长的5/17,第二次截去全长的6/17,这根钢管还剩(6)/(17)
根据题意,分别写出两个方程.(1)一根电线长100米,用去X米,还剩40米.-------=100 ----------
根据题意,分别写出两个方程.
(1)
一根电线长100米,用去X米,还剩40米.
-------=100 -----------=40
(2)
篮球20个,排球X个,篮球的个数是排球的4倍.
--------=20 ----------=4
粮子1年前2
斜风细鱼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4.2%
(1)x+40=100
100-x=40
(2)4 *x=20
20/x=100
桌面上有一块冰这时一根细的铜丝压在冰面上,细铜丝两边各挂一静止铁块过一段时间铜丝会在冰块中间,最后
桌面上有一块冰这时一根细的铜丝压在冰面上,细铜丝两边各挂一静止铁块过一段时间铜丝会在冰块中间,最后
铜丝竟从冰块中通过压在桌面上,为什么?
retort1年前1
b35399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说明冰的熔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熔点越低
挂铁块就是增大压力从面增大压强,铜丝下的冰在较低温时就熔化了,铜丝下移,铜丝过后,水又凝固成冰,就这样铜丝慢慢地穿过了冰块,到达了桌面
一根60cm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宽,高的和是多少分米?
一根60cm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宽,高的和是多少分米?
是长方体,刚刚打错了
接龙8141年前3
Marie小仙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所有的长宽高和是6分米.
一条长,一条宽,一条高的和是1.5分米.60÷4=15cm,15cm=1.5分米
把一根长3600厘米的铁丝围城长方形模型框架,框架的长、宽、高之比是5:4:3.①,求长宽高各是多少?②,这个长方体框架
把一根长3600厘米的铁丝围城长方形模型框架,框架的长、宽、高之比是5:4:3.①,求长宽高各是多少?②,这个长方体框架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不给ffbj1年前3
上帝的理发师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91.7%
①长、宽、高各有四条
3600/4=900 cm 5+4+3=12
长 900*5/12=375 cm
宽 900*4/12=300 cm
高 900*3/12=225 cm
②V=375*300*225=25312500 cm^3=25.3125 m^3
1.一根绳子长10米,用它在一棵大树上绕了3圈后,还剩0.58米.这棵大树的直径是多少分米?
1.一根绳子长10米,用它在一棵大树上绕了3圈后,还剩0.58米.这棵大树的直径是多少分米?
2.甲、乙两人在400米环形跑道上练习长跑,同时从同一点出发.甲的速度是6米/秒,乙的速度是4米/秒,乙跑几圈后,甲能超过乙一圈?
zxwwddw1年前1
青水月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8.2%
1 大树的周长:(10-0.58)÷3=3.14
直径:3.14÷3.14=1米
2 甲每秒比乙快6-4=2米
甲超过一圈要多少时间:400÷2=200秒
200秒,乙跑了几圈?4×200÷400=2圈
下面是一根钢管 求它的体积 (内直径0.8 外直径1 高是60)
maomaochong491年前1
我的心无人懂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内半径0.8÷2=0.4
外半径1÷2=0.5
所以体积(3.14×0.5×0.5-3.14×0.4×0.4)×60=16.956
一根木头据成4段要a分钟,据成8段要几分钟
xzr71051年前2
fly880217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4.2%
a/(4-1)*(8-1)=7a/3
把一根木头截成4段需要9分钟,截成3段要多少分钟
幻影sp1年前1
是个谜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6
把一根木料锯成4段要12分钟,锯成8段要______分钟.
调味儿瓶1年前13
蔡青虫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解题思路:一根木料锯成4段,锯了:4-1=3次,共用了12分钟,那么锯一次用:12÷3=4(分);锯成8段,锯了:8-1=7次,要用:4×7=28(分钟);据此解答.

根据分析可得,
12÷(4-1)×(8-1)
=4×7
=28(分钟)
答:把它锯成8段要用28分钟.
故答案为:28.

点评:
本题考点: 植树问题.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植树问题,知识点是:锯的次数=段数-1;知识链接(沿直线上栽):栽树的棵数=间隔数-1(两端都不栽),植树的棵数=间隔数+1(两端都栽),植树的棵数=间隔数(只栽一端).

一根木头如果截成四段要14.4分钟,现在想截成9段,要多少分钟
makunjt1年前1
蓝羯之青涩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85%
四段只需要截三次,每次需要14.4除以3即4.8分钟,9段需钜8次,也就是(9-1)乘以4.8便是答案.
把一根长8米的长方体木料截成4段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O.36平方米,原来这块木料的体积是( )立方米o
tiffany之之1年前1
colinxu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92.3%
截成4段需要截3次,每次增加两个横截面
(4-1)×2=6
0.36÷6×8=4.8立方米
用长12m的一根铁丝围成长方形,横条长度为X米,用代数式表示面积
ninghuabo1年前1
深夜想你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5.2%
周长=2×(长+宽)
∴宽=12-长=12-x
面积=长×宽=x*(12-x)=12x-x^2
现有4根横截面直径都为1米的管子被一根金属丝紧紧地困了一圈(如下图),试求金属丝的长度.(接头不计)
我是万万1年前1
xiaolanzi2000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91.7%
2π 就这么简单
一根绳子长10米,第一次剪刀去2米,第剪去的与第一次剪去的同样,剪去以后的绳子比原来短多少米?
yjtdkjblf1年前8
龙四代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100%
4米
一根圆柱体木料长6m,把它横截成3段,表面积增加了160cm2.这根木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hzzveen6r1年前6
琴似暗香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87.5%
160/4=40平方厘米
40*600=24000立方厘米
从电线杆上C处接一根线固定到地面,已知点c
从电线杆上C处接一根线固定到地面,已知点c
从电线杆上C处接一根线固定到地面,已知点C到地面的距离为5米,拉线长8米,那么拉线在地面的固定点A到电线杆B的距离可能到达6.
的字词或生1年前1
阿士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94.1%
电线杆,地面,拉线,构成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
根号(5*5+6.5*6.5)=8.2,所以作为斜边的拉线最短8.2,
也就是说8m的拉线,AB
3Q!用一根长绳测量一口井的深度.如果绳子两折时多5米,三折时差一米,求绳子的长度与井的深度.
忧忧的彩虹1年前4
不看不知道啊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绳长=2倍(井深+5米)=3倍(井深-1米)
所以井深=2*5+3=13米
绳长=2*(13+5)=36米
如图、一根弯曲的数轴、虚线上第一行是0、第二行是6、第三行是21、问第十行是什么数
bap371年前1
70906035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85%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从一个点0(仅看转折点)到第三行那个21的转折点 1是第一个转折点和0相差了1 ,第二个转折点3和第一个转折点相差了2 ,由此我们不可以看到规律了是第几个转折点和前一个就像差几.如果学过等差数列就好办了,用公式求和就能算出,第四行就是21+7+8+9=45,故第n行的公式为:1/2(3n-3)(3n-2) 你依次向下推推就知道了
甲乙两同学用一根1.8米长的扁担,在两端用力抬起一袋120N的垃圾,若甲承受80N的压力,
甲乙两同学用一根1.8米长的扁担,在两端用力抬起一袋120N的垃圾,若甲承受80N的压力,
(1)垃圾袋悬挂处离甲用力处有多远?
(2)若将垃圾袋向乙移动0.2米,则甲承受的压力减小了多少?
liangying1061年前1
毛毛想看海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解题思路:(1)设乙肩膀处为支点,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可求出垃圾袋悬挂处离甲用力处.
(2)先求出力臂的大小,然后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求出甲承受的压力,再进一步求出甲承受压力的减小值.

(1)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甲对杠杆的支持力为80N;
由F1L1=F2L2可得,120N×L1=80N×1.8m,化简后可得,L1=1.2m;
故垃圾袋悬挂处离甲用力处的距离为1.8m-1.2m=0.6m;
(2)若将垃圾袋向乙移动0.2米,则由杠杆平衡的条件可得,120N×(1.2m-0.2m)=F×1.8m,化简后可得:F≈67N,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甲对杠杆的压力为67N;故甲承受的压力减小了80N-67N=13N.
答:(1)垃圾袋悬挂处离甲用力处的距离为0.6m;
(2)若将垃圾袋向乙移动0.2米,则甲承受的压力减小了13N.

点评:
本题考点: 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

考点点评: 灵活选择支点,因为使用扁担时水平平衡,所以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分别求解,注意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在离坡底15m的山坡面上竖直地固定一根直杆,
在离坡底15m的山坡面上竖直地固定一根直杆,
杆高也是15m,杆上端A到底坡之间有一根拉直的钢
绳,.一穿于钢绳上的物体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
钢绳无摩擦地滑下,则它在钢绳上滑行的时间为___.
伐木人1年前1
huangqiancz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92.3%
坡面 杆 钢绳构成等腰三角形
底的长度是2*15*cos夹角
无摩擦,绳上加速度为g*cos夹角
s=1/2*at方
t=根号下6
1.把两根底面积都是12.56平方分米的圆钢焊接成一根圆钢(接头忽略不计),新的圆钢比原来两根圆钢的表面积减少了( )平
1.把两根底面积都是12.56平方分米的圆钢焊接成一根圆钢(接头忽略不计),新的圆钢比原来两根圆钢的表面积减少了( )平方分米
2.一个圆柱的高减少一些后,表面积就减少了18.84平方厘米,剩下的圆柱沿底面直径切开得到两个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截面,原来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最好有过程)
二.判断
1.圆柱的表面积比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多3分之2.( )
2.圆锥的体积小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 )
3.当圆柱高是圆锥高的3分之1,它们的体积一定相等.( )
weibei1年前6
scofieldy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4.2%
1.把两根底面积都是12.56平方分米的圆钢焊接成一根圆钢(接头忽略不计),新的圆钢比原来两根圆钢的表面积减少了( 25.12)平方分米
12.56x2=25.12
2.一个圆柱的高减少一些后,表面积就减少了18.84平方厘米,剩下的圆柱沿底面直径切开得到两个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截面,原来圆柱的体积是(197.82 )立方厘米.
3x3x3.14x(6+18.84/6/3.14)=197.82
二.判断
1.圆柱的表面积比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多3分之2.( 错)
因为 表面积和体积 不能相比
2.圆锥的体积小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对 )
3.当圆柱高是圆锥高的3分之1,它们的体积一定相等.( 错)
没说底面积相等
一根长240CM.的铁丝最多可以做几个长7.宽2.的长方框架.
谁动了我的钱包1年前3
lqq168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94.1%
每个长方体框架需要
(7+2+1)×4=40
能做
240÷40=6(个)
一根羽毛和一个1磅重的铅球从空中同时落下,谁先落地?
garfieldhero1年前1
乡下帅哥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羽毛首先要说一点,羽毛确实坠落得比铅球快,条件是真空,而不仅仅是无风
这是一个“老掉牙”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说过.16世纪末,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一次公开实验:他的两只手中,拿着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一个十磅重,一个一磅重,两个铁球同时脱手,而且同时着地.这个实验结果,推翻了亚里士多德保持了两千多年的理论,因而在近代物理学史上传为佳话.
我们知道,在生活中,羽毛的下落速度,明显比铁球慢得多.据说这也是当初亚里士多德理论的来源之一.伽利略认为,这是由于羽毛的重量太轻,因此在下落的过程中,会受到较大的空气阻力.如果在真空中,羽毛和铁球从相同的高度同时下落,一定也会同时着地的.
由于实验条件的局限,伽利略没能在有生之年完成这个实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在自然界中制造出了高真空,伽利略的遗愿终于可以实现了.在真空中,人们看到羽毛和铁球从相同的高度同时下落,果然是同时着地的.
本来,这个悬案应该到此为止了.可是进入20世纪以后,人们又发现了新的问题.1922年,匈牙利科学家富佛斯在一次真空实验中发现,不同重量、不同材料的物体,从相同的高度同时下落,并不是完全同时着地的,而是存在微小的时间差距.但是富佛斯的发现并没有引起当时物理界的关注.
富佛斯的发现被搁置了60多年.直到1986年,世界物理学界才开始认真研究富佛斯的真空下落实验,结果得到了令人更为吃惊的结论: 在真空中,羽毛竟然比铁球先着地!400年前伽利略的猜想,又被推翻了.
经过大量细致的研究,现代的物理学家们总结出了如下结论:正在下落的物体,不仅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且还有一个较小的“排斥力”在捣乱.这种“排斥力”的方向刚好与重力相反,因此影响了物体下落的速度.现代物理学中,把这种“排斥力”称为“超负载力”(也称为“超电荷力”).由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所受到的“超负载力”也不同.这就是“真空中羽毛比铁球下落快”的原因.
在“超负载力”被发现之前,人类所知道的“力”总共可以归结为四大类,即万有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而这种“超负载力”不能归于四类中的任何一类,只能独立成“第五种力”.
当然,这“第五种力”是不是存在,物理学界尚有争论,因为大量实验的结果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因此,人类对这种“超负载力”的认识,还处在初级阶段.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这两位伟人留给后人的悬案,何时能够完全了结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求解高中物理难题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20kg的小车,通过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与另一个质量为m2=25kg的拖车相
求解高中物理难题
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20kg的小车,通过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与另一个质量为m2=25kg的拖车相连接,拖车的平板上放一质量为m3=15kg的物体,物体和平板间动摩擦因数为u=0.2,开始时候拖车静止,绳没拉紧,当小车以v0=3m/s的速度前进后,带动拖车运动,且物体不会滑下拖车
求:1.m1,m2,m3的最终运动速度
2.物体在拖车平板上滑动的距离
麻烦写下详细解题过程
小怪yy1年前5
purify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73.3%
1、动量守恒 得v=1m/s
2、能量守恒 得到有60j的能量被损耗
通过mugl=60 得l=2m
高二立体几何3有一根长5厘米,底面半径为0.5厘米的圆柱形铁管,用一段铁丝在铁管上缠绕4圈,并使铁丝的两个端点落在圆柱的
高二立体几何3
有一根长5厘米,底面半径为0.5厘米的圆柱形铁管,用一段铁丝在铁管上缠绕4圈,并使铁丝的两个端点落在圆柱的同一母线的两端,则铁丝的最短长度为多少
zzh96881年前1
真爱你的云168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82.6%
我是首师大数学系的,中学知识早忘了,仅作为参考.
lz仔细想一想,你把圆柱侧面展开,长宽分别为∏、5
绕四圈又要铁丝首尾都在母线上,那么不妨让侧面延长四倍.
这样这四倍的侧面所形成的矩形的对角线就是所求:长:4∏,宽:5
用勾股定理求出:√(16∏^2+25)
把一根长2米的长方体的木块,平均截成三个小长方体后表面积增加了48平方分米,这个
lvxianji1年前3
双眉凝月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表面积增加了4个底面积=48平方分米
底面积=48/4=12平方分米
长方体木块的体积=12×20=240立方分米=0.24立方米

大家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