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怎么会绕太阳转牛顿说是上帝的手推了地球一下,后来由于引力开始转,可到底是怎么转的怎么开始的?

sndhsf2022-10-04 11:39:543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3条回复
cgs523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6.7%
看看这个你就知道了.
太阳系的形成过程
太阳系的形成和太阳自身演化密不可分,太阳的形成要经历三个时期五个过程,即星云时期、变星时期和主序星时期,五个过程是冷凝收缩过程、快引力收缩过程、慢引力收缩过程、耀变过程和氢燃烧过程,而行星的形成仅仅是太阳演化过程中的副产品,也就是太阳演化到某个阶段才形成了行星和卫星等天体.这是个非常复杂的演化过程,既有规律性,又有特殊性,还有偶然性,本文只略述太阳系的形成过程,不作理论推导和复杂的数学计算,只给出计算的结果.
星云时期(包括冷凝收缩过程和快引力收缩过程)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部分,距银心2.5万光年,在猎户旋臂附近,太阳带领她的大家族以250公里/秒的速度绕银河中心旋转,周期约2亿年,50亿年之前若干亿年太阳系原始星云就在这个位置上.她是巨大的银河系原始气体云团(即星际云)冷缩断裂后分离出来的一小块星云,有初始速度和一定温度(不是高温),星云直径约3000天文单位,其实星云没有明显的边界,是个弥漫的氢气团,密度很低,约10.17克/厘米3,星云质量是太阳质量的1.5——2倍,温度在300K以下,有自转,但很慢,几乎和公转同步,星云主要成分是氢,占71%,其次是氦占27%,其它各种元素占2%,这里面包括从超新星爆发飞来的重元素和金属物质,还有挥发性物质和尘埃等.太阳系原始星云绕银河系中心运转,一开始就有角动量,在冷凝收缩过程中自转加快,就使自转不再与公转同步,又由于星云内侧和外侧到银心距离不等,在绕银心做开普勒运动时形成速度梯度,里快外慢,出现较差转动,星云在银心的潮汐力作用下发生湍动,并形成大大小小的涡流,各个涡流之间相互碰撞和兼并,又形成大的涡旋,最后形成一个更大的中心旋涡,由于星云继续缓慢的冷凝收缩,旋涡自转速度逐渐加快,大量物质开始向旋涡中心汇聚,致使中心区物质密度增大,引力增强,形成中心引力区,于是物质又在引力作用下加快向中心旋落,星云的冷凝收缩逐渐被引力收缩所代替,这时星云已由原来的3000天文单位缩至70天文单位,大约经过几十亿年的时间,其间星云体温度下降到几十K,物质损失较大,部分物质散逸到宇宙空间.
随着星云中心引力区的增强,加快了物质向中心旋落,形成了星云坍缩,进入快引力收缩过程.在星云内部物质从四面八方沿着涡旋方向迅速向中心下落,形成粗细不同的螺旋线式的物质流,星云也逐渐拉向扁平,形成阔边帽式的园盘,螺线状的物质流逐渐演变成四条旋臂,只要角动量不足就不会形成圆环,只能形成旋臂.从正面看犹如缩小的银河系,成旋涡结构,从侧面看类似NGC4594天体(M104),在平行总角动量轴的方向上收缩不受限制,坍缩迅速,增加的引力势能转变为物质的内能,而在赤道平面上收缩受到限制,这是因为受到离心加速度的作用削弱了引力,使收缩缓慢,才形成中央凸起四周扁平的带有旋臂的园盘,从总体看星云仍在继续收缩,角动量仍然向旋臂和中心区转移,当内旋臂收缩到距中心5.2天文单位时,转速逐渐达到13.1公里/秒,自转产生的离心力和中心区的引力相平衡,旋臂就停留在这一位置而不再收缩,但中心区的物质继续快速收缩,中心区与旋臂发生断裂,中心区继续收缩形成原太阳,占星云总质量的99.8%,而四条旋臂的质量还不到0.2%,此时原太阳对旋臂仍有很强的引力作用,同样旋臂也对原太阳有牵制作用,原太阳的自转受到滞后作用,转速渐渐减慢下来,把原太阳的角动量又转移到旋臂上,这时旋臂上物质只要角动量不足还会继续向中心旋落,但到达内旋臂处就不能再落下去了,因此内旋臂物质积累越来越多,而外旋臂物质相对减少了.当四条旋臂逐个达到开普勒轨道速度就演变成四道园环,园环位置按提丢斯—彼得定则分布,分别在木、土、天、海轨道位置上,它们的角动量占星云总角动量的99.5%,这就是太阳系角动量分布奇特的原因.以此种方式形成的拉普拉斯环不存在所需角动量不足的困难. 中心区坍缩成原太阳,物质密度增大,分子间相互碰撞频繁,产生的内部压强逐渐增大,使核心处物质挤压在一起形成星核,并释放大量能量,中心温度升高,增加的热能通过对流方式向外传播,星体呈现微微放热状态,整个星云体类似猎户座KL红外源区一样的天体.星云时期的快引力收缩过程历时很短,大约几千年,我们常说太阳有50亿年的历史,大概就从这时算起吧.
变星时期(包括慢引力收缩过程和耀变过程):星云形成四道园环后,绝大部分质量都集中在中心区百分之一天文单位范围内,物质密度大增,分子间相互碰撞更加频繁,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当内部辐射压和自吸引力接近相等时出现准流体平衡,星体不再收缩或者仅有微小脉动收缩,太阳的雏型基本形成,中心是快速旋转的坚实星核,核外是辐射区,再往外到表面是对流层,原太阳逐渐转入慢引力收缩过程.
原太阳内部物质运动非常复杂,因物质是气态流体,与刚体大不一样,在自转中出现了许多复杂的运动状态,因惯性离心力的作用赤道物质有拉向扁平的趋势,两极处物质必向赤道方向流动,极处物质减少了,但引力的作用是维持球形水准面,所以也必有物质向两极处流去,以补充那里的物质不足,于是在赤道两侧形成旋转方向不同的涡流,并随物质流动渐渐靠近赤道,这就是有名的蝴蝶图,这种状态直保持到现在,如太阳黑子运动.随物质对流和自转相互作用,角动量向赤道转移,从而形成星体的较差自转.核心处高密高压和高温不断增加,扰乱了热平衡梯度,通过混合长把动能和热量向外传输,温度较低的物质向下沉,形成对流,并发展为从内到外的湍流.当中心温度上升到2000K时,氢不能保持分子状态,而变成原子,并吸收大量热能,促使压力骤降,抵不住引力,中心区崩陷为体积更小密度更大的内核,并产生强烈的射电辐射,这些能量辐射可从星体稀薄处穿过而到达星体表面,因而可形成一些亮条,这就是H——H式天体.
星体内部不仅有高速运动分子产生的热能,还有原子级释放的电磁能,核心温度更高,星体自转虽然减慢下来,但星核还是快速自旋,核区附近的等离子体也随之快速旋转,星体磁场产生了,磁力线从两极附近穿出,星体这时产生了射电辐射,而内部热能不断传送到表面,表面温度可达1000K,并放射红光,这种能量传递时起时伏,表面温度也就忽高忽低,表现的星等就是忽大忽小的变化.有时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还会发生猛烈地喷发,抛出物质,在几天之内星等可上升5、6个等级,这个时期相当于金牛T型变星期或者类似鲸鱼座UV型耀星期,即为耀变过程.
原太阳中心区的温度逐渐升高,当达到80万K时,氢被点燃发生核聚变,首先是氢和氘聚变为一个氦核,产生光子并释放大量核能,突然猛增千百倍能量,必将产生猛烈地喷发,星体亮度也就突然增亮好多倍,这就是耀星或新星爆发,原太阳进入耀变过程,在这期间内发生过多次猛烈地喷发,释放大量能量和抛射物质,并带走一部分角动量,比较大的喷发有四次.因太阳质量不算太大,就没有更大的全面爆发,仅仅是局部喷发而已.
喷发是从星体内部核反应区开始的,那里的星核自转非常快,可达每秒数百公里.物质具有极高的能量,因此喷出物高温高速,第一次喷出物的质量约是太阳质量的百万分之三,温度一万多度,喷出速度高达每秒616.5公里,呈熔融半流体状态,高速自旋,在飞离原太阳过程中边降温边减速,当它到达目前金星轨道处速度刚好与开普勒轨道速度同步,便留在轨道上绕原太阳运转.仅过几十年,原太阳又发生第二次喷发,喷出物比前次略多些,仍是高温熔融状态,高速自旋,初速度比前次略大,当它进入到现今的地球轨道处便绕原太阳运行.又过数百年,原太阳又发生第三次喷发,这时的星核温度进一步增高,达300万度,发生氘、锂、铍、硼等核反应,释放能量更大,喷出物质没有前两次多,但初速度却大些,其中最大的一个团块进入到现今的火星轨道上,更多的碎块遍布在木星和火星轨道之间,经过三次喷发,原太阳处于暂时休顿状态,持续几千年,但星体中心温度仍在继续升高,当达到700万度时发生四氢聚变氦的质子——质子反应,释放大量光子和能量,原太阳发生第四次猛烈喷发,这次喷发物是太阳质量的千万分之二,初速度比前三次都大,因此飞出更远,其中一块较大的喷出物撞击在天王星边缘,溅起的物质碎块抵达海王星轨道处,更多的碎块遍布太阳系空间,有的飞出海王星的外侧.这时原太阳表面温度上升到数千度,放热发光.一个光芒四射的恒星即将诞生.原太阳在变星时期大约有4亿年.
主序星时期(包括氢燃烧过程和未发生的氦燃烧过程):原太阳经过几次耀变逐渐趋于稳定状态,进入氢燃烧过程,释放核能,星核中心核反应区温度可达1500万度,核反应出现碳氮循环反应,但大量的还是质子——质子反应,核中心密度达160克/厘米3,中心压力3.4×1016帕,抵住星体的引力收缩,达到新的热平衡梯度,不再发生喷发现象,进入相对稳定期.这时星体表面温度达5770K,成为G型星,太阳辐射主要是电磁辐射和带电粒子流,外层大气不断发射的稳定粒子流——即太阳风,驱散星周物质,使太阳更加明朗了,成为一颗年轻的主序星.太阳在主序星期已有46亿年了.太阳活动仍在继续中,表现为11年一个周期,说明太阳还在继续演化中.当太阳中心温度达到1亿度,氦核聚变为碳核和氧核反应,进入氦燃烧过程.
类木行星和规则卫星的形成:原始星云在快引力收缩过程形成的四道园环,恰在海、天、土、木四颗类木行星的轨道上,环内物质受中心天体的引力作用有向内运动的趋势,还受惯性离心力作用有向外运动的趋势,同时还有开普勒较差转动的影响,必造成环物质形成大大小小的涡流,并相互碰撞和兼并,由小涡流变成大漩涡,最后形成一个带有若干条旋臂(至少有四条大旋臂)的大旋涡和孤立的小漩涡,物质向漩涡中心汇聚,形成中心引力区,加快了引力收缩,自转速度更快了,惯性离心力也就更大了,当离心力和中心体引力平衡时,星体就不再收缩,旋臂的旋转速度达到开普勒轨道速度时就演变成卫星园环,形成阔边帽式的天体,又经过引力吸积,清除行星轨道环上的物质,逐渐演变成原行星. 原始星云密度是梯度分布,越往里密度越大,外部密度小,还因部分物质向内转移,所以外侧两道环形成的两颗行星质量就小,这就是海王星和天王星,内侧两道环形成的两颗行星质量就大,这就是土星和木星,各行星内部都有坚实的星核,温度高达数千度,最高可达3万度,中心压力为1012帕以上,但还不够点燃氢的条件,没有发生核聚变反应,产能机制仍然是引力势能转变而来的热能和释放原子级的电磁能,星核的高速旋转形成磁场,内部热能通过对流传送到星体表面,因此类木行星都有放热现象和强度不同的射电辐射.木星的大红斑便是内部热能向外传输过程中形成的涡流,类木行星表面温度都很低,呈液态状,因星体是在收缩过程中形成的,为保持角动量守恒,自转就快一些.
中心体形成行星之后,周围的卫星园环在远离洛希极限处只要达到洛希密度都可以形成卫星,孤立的小漩涡也能形成小卫星,这样的卫星都是规则卫星,但在洛希极限附近及内侧受本星体的潮汐作用,不会形成卫星,只能以环的形式存在,因此四颗类木行星最初都有一个庞大壮观的光环.
类地行星、月球和冥王星等的形成:原太阳在耀变过程有四次猛烈地喷发,高温熔融半流体状的喷出物在进入金星、地球和火星轨道处绕原太阳旋转,成为原行星.在金星轨道的原行星质量约为5.2×1027克,半径6165公里,自转周期2.72小时,自转线速度为3.95公里/秒,由于原星体是从高温熔融状态凝固而成,所以星体成粘稠状,粘滞系数很大,这时星体内部还没有发生分异作用,在高速自旋中受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将星体拉成长球形,同时在原太阳引力的长期摄动下,长球形又逐渐变成一端大一端小的纺锤形,随时间推移,纺锤形被拉开形成两颗姊妹星,一大一小,互相绕着转.根据角动量守恒原理,二星距离逐渐增大,绕转速度就变慢,当二星相距60万公里时,它们绕质心的自转几乎和绕太阳的公转同步.当二星距离接近61.6万公里时,小星绕到大星的内侧(即靠近原太阳这边),太阳对小星的引力等于两颗姐妹星之间的引力,小星就不再转到大星的外侧了,而是二星共同绕原太阳公转,这时二星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等.但开普勒轨道是离太阳近速度大,离太阳远速度小,在内侧的小星轨道速度比大星轨道速度大,小星逐渐运行到大星的前面,同时在引力磨擦作用下将大星拉转成逆向自转,而自身也拉成顺向自转,但自转很慢,随时间推移,小星渐渐离开原有轨道而进入一条新的绕太阳轨道,又经过若干周期形成了今天的水星轨道,原有的姊妹星变成了金星和水星.因此水星的偏心率和倾角都大,自转周期略小于公转周期,而留在原轨道上的大星就是金星,它被拉成逆向自转,同时拉斜一点,倾角略微偏大一些.
进入到地球轨道的第二次喷出物质量是6.05×1027克,半径为6444公里,自转周期5小时,自转线速度2.2公里/秒,和上次同样,从高温熔融状态凝固而成,星体内刚好要发生分异作用,受快速自转的离心力作用和太阳的摄动,也是分离成一大一小的姊妹星,互绕质心共同转动,由于太阳长期摄动,二星距离渐渐拉大,自转也就逐渐变慢,直到今天地球和月球的位置,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月球自转和绕地球公转同步,总是一面朝向地球.地月分离证据可在月球上找到,在月球朝向地球一面有个300米高的突起部分便是地月分离处的证据,地球上的分离处不易看到,其位置可能在非洲,而不象有的人所说月球是从太平洋分离出去的,如今月球仍以每年3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可以推想再过若干万年月球也会从地球身边跑掉,而进入太阳系内成为一颗新行星.
原太阳的第三次喷出物有一大块进入火星轨道后形成了火星和火星卫星,但是火星的卫星后来遭受一次小行星的猛烈碰撞,将它撞裂,并使轨道向火星方向内移,形成了今天的火卫一,另一碎块成为火卫二.
喷出物还有大量碎块进入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逐渐冷凝形成小行星.
还有一些碎块被类木行星俘获形成不规则卫星,当然也有碎块和尘埃进入光环和降落在其它天体上.
原太阳第四次喷发比前三次猛烈得多,喷出物数量与第三次的差不多,初速度较大,喷出的物质遍布整个太阳系空间,其中有一大团块快速自旋,质量约是冥王星的30倍,以617.49公里/秒的速度从原太阳喷发而出,进入到天王星轨道时正从天王星自转轴上方斜冲下来,撞击在天王星边缘上,把它的角动量传递给天王星,并随天王星一起转动98°角,使天王星躺在轨道上自转,同时在撞击处溅起两大块物质和若干碎块,在从天王星区飞出时形成一列,速度逐渐减慢下来,在进入海王星轨道时,前面一个质量为1.3×1025克,速度为4.7公里/秒,紧跟在后面的一块质量为1.77×1024克,还有一些碎块,最后面的一个质量为2.2×1025克,速度为4.4公里/秒,它们正好从海王星内侧(靠近太阳的一边)相距36万公里处飞过,而这个位置恰是海王星卫星的开普勒轨道,所以它们又被海王星俘获为卫星,并从海王星前面绕过来,成为逆行轨道卫星,而前面的一个因为速度略大,形成的轨道偏心率就大,它的远星点必在朝向太阳的方向,也许经过几个周期(或者仅一个周期),当它到达海王星的远星点时恰受太阳引力作用又绕太阳运转,成为太阳的一颗新行星,这就是冥王星,同时把它后面紧随而来的那个小块一同带走,成为绕冥王星的一颗卫星卡戎,所以冥王星轨道才有17°倾角和0.25的偏心率,其轨道又与海王星轨道有交会处.当然那个质量为2.2×1025克的大块就绕海王星逆行,成为海卫一了.海卫一上面少有陨坑,说明它是较后期形成的,缺少陨星撞击.
第四次喷发出来的碎块物质遍布整个太阳系空间,有的被大行星俘获成为卫星,有的降落在各天体上变成陨星,还有的进入到四颗类木行星的光环里和小行星带里,还有一部分飞到海王星外侧,形成柯伊伯带.当然不排除后来有少量的彗星物质也进入到柯伊伯带里,估计还会有一些碎块飞出太阳系.
1年前
好叶好叶 共回答了172个问题 | 采纳率
气体云由于引力收缩,形成恒星和行星
由于收缩,势能转化为动能,产生向心的速度,后来不同小天体间碰撞,形成侧向的速度,
凡是不顺着大方向转的,或是速度过大或过小的,不是撞飞了,就是并入大天体了,剩下来的都是平衡的
1年前
想知道de很多 共回答了8个问题 | 采纳率
爱因斯坦认为,太阳的引力造成太阳周围的空间下塌,因此周围的物质就不得不向这个引力的中心成螺旋状滚去,但因为太阳本身在旋转,和宇宙的膨胀使得物质一直无法坠向太阳
1年前

相关推荐

1月和11月分别是什么行星?农历1月14日(即新历2月11日)和农历11月16日(即12月13日),分别是什么行星!(比
1月和11月分别是什么行星?
农历1月14日(即新历2月11日)和农历11月16日(即12月13日),分别是什么行星!(比如“金星,木星等”)
mkaixx1年前1
吕一鸣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 采纳率84%
分别是金星 、水星
地球在太阳系是最大的行星吗?
NO531年前1
天鹅之恋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地球不是,木星才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它的质量是地球的318倍,而体积则是地球的1321倍,自转速度也是最快的,其次是土星.
关于浩瀚的宇宙,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颗行星 B.在太阳系中,太阳是唯一的恒星 C.银河系中
关于浩瀚的宇宙,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颗行星
B.在太阳系中,太阳是唯一的恒星
C.银河系中有众多像太阳这样的恒星
D.“海王星”是一颗卫星
小被被1年前1
石林tthh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A、地球是太阳系里的一颗行星;故A正确;
B、太阳系中有只有太阳为恒星,故B正确;
C、银河系中有很多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故C正确;
D、海王星是八大行星中的一颗,故D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
一个人造天体飞临某个行星,并进入行量表面的圆轨道飞行,设该行星为一个球体,已经测出该天体环绕行星一周所用的时间为T,那么
一个人造天体飞临某个行星,并进入行量表面的圆轨道飞行,设该行星为一个球体,已经测出该天体环绕行星一周所用的时间为T,那么这颗行星的密度是______.(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joige1年前2
叮当儿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87.5%
解题思路:人造天体绕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求出中心体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密度.

研究飞船绕行星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
Mm
R2=m
4π2
T2R
解得M=
4π2R3
GT2.
根据密度公式得出:
ρ=[M/ V]=

4π2R3
GT2

4
3πR3=

GT2
故答案为:

GT2.

点评:
本题考点: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向心力.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万有引力在天体中的应用,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出向心力的来源,并能列出等式解题.在行星表面运动,轨道半径可以认为就是行星的半径.

黑洞的引力对周围行星的分布有没有一定影响?为什么?
神奇灵异1年前4
火星毛毛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100%
黑洞奇点巨大的质量会导致视界周围即使在1CM的高度落差上,引力也会相差出几个数量级,这种引力落差会让一切物质被粉碎成原子级别的气态尘埃状,围绕黑洞呈漩涡状最后被吸入视界.所以离黑洞很近的话不可能有行星.在大范围能如果有恒星离黑洞比较近质量被黑洞慢慢吸走.至于这个恒星周围如果有行星的话,现在还不可能观测到..但是自己想想这个模型大概的结果就是行星的公转轨道慢慢的变扁,最后被黑洞夺走,绕着黑洞转,最后掉进去
太空中有一颗绕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行星,此行星上一昼夜的时间是6h,
太空中有一颗绕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行星,此行星上一昼夜的时间是6h,
在行星的赤道处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对的读数比在两极时测量的读数小10%,已知引力常量为G,行星半径为R.求此行星的密度.
wyzx1年前1
cddyh1109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87.5%
首先,这道题很不严密,严格来讲绕恒星运动的行星赤道的引力根据面向恒星或背向恒星会有差别的,10%只能理解为近似.还有,一昼夜时间只是近似行星自转周期,要抛去公转的影响.而题中是不可能算出公转周期,甚至不知道行星公转和自传是方向一致还是相反.总的来说,出题的脑袋比较简单,俗称2.
言归正传,说如何应试.
由T=6h的近似自传周期知角速度为 w=2*Pi/T
离心加速度 a = w*w*R
10%意味着重力加速度是离心加速度的10倍 g= 10a
即 G*M/(R*R) = 10* w*w*R
式子变换下形式:
M/(R*R*R) =10* (2*Pi/T)*(2*Pi/T)/G
再凑下,变换形式
M/(R*R*R*4/3*Pi) = 30*Pi/(T*T*G)
左边正好是密度公式,右边即答案
(*是乘号,Pi是圆周率,打不了公式,凑和看吧,打字不容易,觉得对了就采纳吧)
地球成为太阳系的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
地球成为太阳系的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
A. 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B. 有固体表面
C. 有自然卫星
D. 有生命物质
hyesung241年前1
guoqianjun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5.2%
解题思路:地球的特殊性是因为有生命存在.

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它是目前人类发现的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这是由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本身的条件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点: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

考点点评: 主要考查了地球的特殊性,属于知识性试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并能灵活运用于分析解答.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地球是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之一.据此完成1-2题.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地球是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之一.据此完成1-2题.
地球在宇宙的位置可以描述为(  )
①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
②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巨行星
③与太阳系中的金星、木星相邻
④不属于河外星系.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十一届三中ww1年前1
HAPPY6989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92.3%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的是地球位置.太阳系八大行星,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是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所以地球也属于银河系,不属于河外星系.而地球不是巨形行(木星、土星),是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在地月系中,地球是中心天体.

A 地球不是太阳系中的巨行星(木星、土星),是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故错误;
B 地球不是太阳系中的巨行星(木星、土星),是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也不属于河外星系.故错误;
C 在地月系中,地球是中心天体.地球是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所以地球也属于银河系,不属于河外星系.故正确;
D 地球不是太阳系中的巨行星(木星、土星),是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在太阳系中地球与金星,火星相邻.故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考点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地球位置.知识点有:太阳系八大行星顺序;八大行星分类;天体系统及级别.熟记这些基本的知识点即可解题.

一飞船在某行星表面附近沿圆轨道绕该行星飞行,认为行星是密度均匀的球体,要确定该行星的密度,只需要测量(  )
一飞船在某行星表面附近沿圆轨道绕该行星飞行,认为行星是密度均匀的球体,要确定该行星的密度,只需要测量(  )
A. 飞船的轨道半径
B. 飞船的运行速度
C. 飞船的运行周期
D. 行星的质量
shuangeric1年前2
幻影飘渺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91.7%
解题思路:研究飞船在某行星表面附近沿圆轨道绕该行星飞行,根据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
根据密度公式表示出密度.

A、根据密度公式得:ρ=
M
V=
M

4πR3
3,已知飞船的轨道半径,无法求出行星的密度,故A错误.
B、已知飞船的运行速度,根据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GMm
R2=m
v2/R],解得:M=
Rv2
G,代入密度公式无法求出行星的密度,故B错误.
C、根据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GMm
R2=mR
4π2
T2,解得:M=
4π2R3
GT2,代入密度公式得:ρ=

GT2,故C正确.
D、已知行星的质量而不知道半径无法求出行星的密度,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考点点评: 运用物理规律表示出所要求解的物理量,再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天文学家最新发现的类似地球的行星编号是多少
阿拉say1年前2
三十九天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82.6%
16544
质子星,中子星,行星的区别是什么?
小草不留情1年前1
zing66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行星是小尺寸的天体,一般不会发光热和发生热核反应.绕着恒星公转.质子星:不存在 中子星:大质量恒星晚期爆发后残留的星核,密度和重力极为巨大.因为密度和重力极为巨大所以导致原子核被星核自身重力压坏,使得组成原子核的质子和电子合并成中子.最后变成一个有一层由铁晶体组成极薄的外壳和几乎为纯中子组成的内核构成的星核,这就是中子星.
地球是属于星体还是天体还是恒星还是行星,他们都有什么区别
VIP飞飞1年前7
247773283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天体包括了那些恒星、行星、白矮星等.
星体和天体的意思差不多
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是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
行星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的球体,环绕着恒星的天体.一般来说行星需具有一定质量,行星的质量要足够的大迄今止发现的宇宙最年轻行星:金牛座内行星(相对于月球)迄今止发现的宇宙最年轻行星:金牛座内行星且近似于圆球状,自身不能像恒星那样发生核聚变反应.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2006年8月24日通过了“行星”的新定义,这一定义包括以下三点[1]:
1、必须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
2、质量必须足够大,它自身的吸引力必须和自转速度平衡使其呈圆球状;
3、必须清除轨道附近区域,公转轨道范围内不能有比它更大的天体.
一般来说,行星的直径必须在800公里以上,质量必须在5亿亿吨以上.
太阳系中的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与什么有关
初雨夜1年前2
观音有泪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恒星系统内的恒星与行星间的距离的因素:
1、原始星云的质量
2、原始星云的角动量
3、原始星云物质的分布情况(密度)
这三个因素会最终决定中心恒星、行星的质量,引力的大小,公转和自转速度的大小……当然也决定了行星与中心恒星的距离.
太阳系也一样.
英语翻译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是太阳系唯一一颗存在智慧生物的行星.在太阳系外还包裹着伊斯伯星云.但是,我们的太阳系仅
英语翻译
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是太阳系唯一一颗存在智慧生物的行星.在太阳系外还包裹着伊斯伯星云.但是,我们的太阳系仅仅是银河系中的一小部分.银河系中有百万个与太阳系相同的星系.虽然我们不是银河系的中心.但是我们却是观测银河系最好的位置.
大约在120-150亿年前的一场大***产生了我的的宇宙.在百万分之一的尘埃中产生了银河系、太阳系.
宇宙是一个无边无际的空间,只有我们不停地探索才能更多的了解她.
这个是你自己写的吧!不是翻译器吧
alforlq1年前1
greenr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0.9%
好长好复杂.
The Earth is our only hometown,and it is the only planet with intelligent creatures in the solar system.There is Yisibo Nebula which wraps on the solar system.However,the system is a small part of the Galactic System and there are millions of system which is familiar to the solar system.
Although we are not in the center of the Galactic System,but we have the best space to observe the Galactic System.
About 12 to 15 billion years ago,a great explosion produced our universe,and one million of it became the Galactic System which includes solar system.
The universe is a boundless space,we can know more about it unless we explore it constantly.
当然是自己写的……
下面是翻译器翻译的,我这种句子翻译器是做不到滴
The earth is our only home.The earth is the only one in the wisdom of the planet.In the outer solar system also wrapped Yisibo nebula.However,our solar system is only a small part of the Milky way.Have the same galaxy million and the solar system in the Milky way galaxy.Although we are not the center of the Milky way.But we observed the Milky way the best position.About my universe in a large explosion 120-150 billion years ago.The Milky way,the solar system in ppm dust.The universe is a boundless space,only when we constantly explore to know more about her...
唤醒火星阅读答案 一、唤醒火星  段军  ①火星是一颗最具有传奇色彩的行星,有着许多令人向往的故事.然而,它并不像人们想
唤醒火星阅读答案
 一、唤醒火星
  段军
  ①火星是一颗最具有传奇色彩的行星,有着许多令人向往的故事.然而,它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完美.在干燥的火星表面上,遍地都是红色的土壤和岩石.由于不断受到风沙的作用,火星表面随处可见沙丘和类似河床的地形.这种河床地形分布在南半球及赤道附近,表明了距今大约30亿年前火星上曾有像地球上一样的河川,有水流动.
  ②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1/2,体积还不到地球的1/6,质量仅是地球的1/10,火星大气远比地球稀薄,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占95%,氮占3%,还有数量极少的氧气与水分.
  ③由于火星大气稀薄而干燥,所以它的昼夜温差变化很大,远远大于地球上的昼夜温差.因火星表面温度低、压力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大致都是呈饱和状态,只要气温稍一降低,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都会凝结.火星大气中的水分极少,至多也只能在火星表面形成一个10m深的湖泊.与我们地球表面波涛茫茫的海洋相比,火星上的水量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④火星上另一个奇异特征便是每年都要刮起一次让人难以想象的特大风暴,风速之大无法形容.地球上的特大台风,风速约60m/s,而火星上的风速竟高达180m/s.1971年,当美国“水手9号”火星探测器刚刚走了一半的路程时,就发现整个火星被一场大风暴所包围,火星表面70km~80km的高空被尘埃笼罩,白茫茫一片,根本无法观测.这场特大风暴竟连续不断地刮了半年时间才渐渐平息下来,火星才开始显露出它的真实面目.
  ⑤有一个问题总在困扰着人类:是否在一段时期内,火星上曾有生命出现,无论是动物、植物,甚至是病毒.在火星演化的早期阶段,红色星球上也有过山川、河流、云彩、雨雪、海岸和峡谷,但是后来都消失了.
  ⑥现在,人类希望征服这个冰冻的球体,虽然这里几乎没有氧气,而且温度极低,沙暴猛烈.即便如此,人类依然想要把它变成一个像伊甸园那样的花果园.
  ⑦唤醒这个“冰冻星球”的最基本办法是加热,在此之后,还要给它创造一个合适的大气环境,用水灌溉,让它远离酷热.研究人员认为,整个过程大约需要500~5万年的时间.但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让这个星球适合于生命的存在,乃至人类的生存.
1指出第二段采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第六段“虽然这里几乎没有氧气”中的“几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3火星有那些奇异特征?人类为什么想要“唤醒火星”?
4文章题目是“唤醒火星”,唤醒这个“冰冻星球”可能采取哪些措施?
SHYLY2001年前1
Turbo0921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4.2%
1、列数字 这样写的作用是可以直观的表现火星的特征
2、几乎一次不能删去,因为科学并不能证明火星没有氧气,所以用几乎这个词可以用事实说明
3、火星大气稀薄而干燥,所以它的昼夜温差变化很大,远远大于地球上的昼夜温差;火星上另一个奇异特征便是每年都要刮起一次让人难以想象的特大风暴,风速之大无法形容.
人类依然想要把它变成一个像伊甸园那样的花果园
4、唤醒这个“冰冻星球”的最基本办法是加热,在此之后,还要给它创造一个合适的大气环境,用水灌溉,让它远离酷热
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周期是24h.若某行星的平均密度为地球平均密度的一半,它的同步卫星的周期是
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周期是24h.若某行星的平均密度为地球平均密度的一半,它的同步卫星的周期是12h,则该行星的同步卫星距其表明的高度是其半径的大小
bjISO90011年前1
概率 共回答了27个问题 | 采纳率92.6%
据万有引力定律有:GMm/(7R)2=m7R2/T2;得:T2=4π2(7R)3/GM

=3π73/Gρ ①; 同理可得T2= =3πn3/Gρ

联立上述两式得n3/ 73= T2ρ/ T2ρ=1/23,所以n=7/2=3.5,则该行星的同步卫星距其


表面的高度是其半径的2.5倍.
行星脱离轨道到地球的轨道,会不会相撞引起太空大灾难!
行星脱离轨道到地球的轨道,会不会相撞引起太空大灾难!
听说一个行星脱离轨道到地球轨道来了
我是认真的!
sundy12041年前1
wwwwww9w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100%
楼主这搞笑,现代版杞人忧天.没事的,去睡个好觉.
一艘宇宙飞船绕一不知名的行星表面飞行,若已知万有引力常量,要估算该行星的密度需测定(  )
一艘宇宙飞船绕一不知名的行星表面飞行,若已知万有引力常量,要估算该行星的密度需测定(  )
A.飞船的环绕周期
B.飞船的环绕半径
C.行星的体积
D.飞船的环绕速度
手机伴侣21年前1
zxyc22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78.6%
解题思路:研究飞船在某行星表面附近沿圆轨道绕该行星飞行,根据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表示出行星的质量.
根据密度公式ρ=[M/V]表示出密度.

根据密度公式得:
ρ=[M/V]=[M

4/3πR3]
A、根据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G
Mm
R2=m
4π2
T2R
得:M=
4π2R3
GT2
代入密度公式得:ρ=[M/V]=[3π
GT2,故A正确.
B、已知飞船的轨道半径,无法求出行星的密度,故B错误.
C、测定行星的体积,不知道行星的质量,故C错误.
D、已知飞船的运行速度,根据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得:G
Mm
R2=m
v2/R]
得M=
v2R
G
代入密度公式无法求出行星的密度,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点: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考点点评: 运用物理规律表示出所要求解的物理量,再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自转速度最快的行星?
cs淡淡女人香1年前5
qqD石头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1.3%
当然是木星了 ,它的自传周期是9小时50分30秒.
太阳系天体重新划分后,现有行星数量是多少颗?
悲悯众生1年前2
青玉杖 共回答了26个问题 | 采纳率96.2%
8个啊.金,木,水,火,土,地球,天王星,海王星.
行星演变成什么恒星最后会演变成白矮星或中子星那么行星最后会变成什么
chonghope1年前4
16338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行星的命运取决于它所围绕的恒星.如果恒星质量较小,寿命较长,行星的寿命也就较长;倘若恒星质量较大,寿命较短,那么恒星临死之前,回光返照之日,也就是近轨道行星绝命之时.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提供了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这个向心力的大小(  )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提供了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这个向心力的大小(  )
A. 与行星距太阳间的距离成正比
B. 与行星距太阳间的距离平方成正比
C. 与行星距太阳间的距离成反比
D. 与行星距太阳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山肴野蔌1年前2
不爱你是我的原则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解题思路:万有引力提供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万有引力的大小与行星到太阳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F向=F万=G
Mm
r2,其中M是太阳质量,m是行星质量,r是太阳和行星间的距离,由此可知这个向心力的大小与行星到太阳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点: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考点点评: 解决本题的点关键知道万有引力提供行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万有引力的大小与行星到太阳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银河系中有多少行星是行星,不是恒星
nevergone0081年前4
ziyan1003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3.3%
目前已发现300颗左右的行星,但都没有类地行星,未来这个数字将是一个天文数字.银河系有2000亿颗恒星,60%的恒星可能会拥有自己的行星!而且象我们的太阳系不是单一只有一个行星,除了已知的八大行星,卫星,矮行星、小行星等等!你可以估算一下会有多少了?
哪个行星的一年最长哪个行星的一年时间最长把八个再加冥王能知道的都说一下 一年有几天
gaozhi1年前7
yidenanhai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85.7%
以地球为参考(地球=1)
轨道(距太阳距离) 公转周期 半径大小
水星:0.387 87.9天 2400千米
金星:0.723 224.7天 6050千米
地球:1.00 1.0年 6378千米
火星:1.52 1.9年 3395千米
木星:5.2 11.8年 71400千米
土星:9.5 29.5年 60000千米
天王星:19.2 84.0年 25900千米
海王星:30.1 164.8年 24750千米
冥王星:39.4 247.5年 1350千米
什么行星太阳最近
xiaoweiying1年前4
caoylr06 共回答了10个问题 | 采纳率100%
水星
太阳系外那些不为人知的行星,有没有可能有比土星环更为壮丽宽大的光环行星?
米粒7111年前5
simafeier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85%
有可能,因为太阳系外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行星
太阳系的数颗行星中,你认为:哪些行星最有可能成为我们人类首选的居留地?为什么?
看见洒地方1年前12
琼海上的云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91.7%
当然是火星.
从行星环境改造工程来说,火星最容易做到.
火星的环境和地球最接近.它的气压和温度比地球略低,但是相差不算特别大,因此火星建筑和宇航服都可以做的比较简单.不像在金星,需要耐高温高压.而在木星,土星附近的卫星则是超低温.
火星的地质条件和地球也类似.有一定的水.火星的光照条件也可以接受,起码满足植物的生长和太阳能电池.在远一点就不可以了.
地球是太阳系里最近的行星吗?太阳系里最远的行星是哪一颗,有多远?
sb一个1年前1
冷恋姬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77.8%
水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其次是金星,然后才是地球,由于冥王星已经被国际天文联合会排除在行星之列,所以目前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海王星,它距离太阳的平均距离大约是45亿千米
太阳会怎样吞噬行星?2012年8月,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发现红巨星将内侧轨道天体吞没的证据,暗示50亿年后的太阳也会将地球摧
太阳会怎样吞噬行星?
2012年8月,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发现红巨星将内侧轨道天体吞没的证据,暗示50亿年后的太阳也会将地球摧毁.大约在50到75亿年后,太阳将成为红巨星,经过科学家们的计算,届时太阳将变得异常巨大,足以吞噬掉目前(2012年)太阳系里,包括地球、火星以内的内侧行星,太阳的引力也会因为质量的减少而减弱,因此火星和所有的外行星,都会往外移.最终水星,甚至连金星都会被太阳吞噬掉.
我想问一下,这里的“吞噬”是指什么?
Joe0041年前4
专职uu回ii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100%
知道吞噬吧?将食物送入口中,是其进入自身体内,最终变成自身的一部分.
当太阳转变成红巨星时,其核心的氢耗尽导致核心收缩及温度升高时,太阳外层则会膨胀,其半径超出地球目前的轨道.如果届时地球还在目前的轨道运转,将被太阳纳入其内部.这就是太阳吞噬行星.
但事实上地球的最终命运还不清楚.当太阳变成红巨星时,太阳将会由于太阳风而失去当前质量的约30%,因而行星轨道将会外推.仅就此而言,地球也许会幸免被太阳吞噬.然而,地球还是有可能会因为潮汐作用的影响而被太阳吞掉.即使地球能逃脱被太阳熔融的命运,地球上的水将被蒸发而大气层也会散逸.今后太阳会逐步变得更亮,表面温度缓慢上升.太阳温度的上升将在9亿年后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造成目前我们所知的生命无法生存.其后再过10亿年,地球表面的水将完全消失.
为什么说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行星?
╀最悠悠鋆╁1年前1
okttttt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100%
1.地球相对太阳系的其他行星来说,它绕太阳的公转轨道也是近似圆形的; 2.地球的公转轨道与其他七大行星的公转轨道的夹角很小,所以也具有共面性; 3.太阳系的八大行星除了金星之外,他们的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由此可见,地球确实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普通通的行星.不过,地球也有它的独特性:1.地球上有水; 2.地球上有生命,而且这些生命创造了文明;
能绕恒星运转但不符合行星和矮行星条件的天体都称为小天体,下列不属于小天体的是 ( )
小北转角遇见怪1年前1
人定胜天100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8.2%
根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2006年8月24日通过的新定义,“行星”指的是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并且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按照新的定义,太阳系行星将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们都是在1900年以前被发现的.
根据新定义,同样具有足够质量、呈圆球形,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被称为“矮行星”.冥王星是一颗矮行星.其他围绕太阳运转但不符合上述条件的物体被统称为“太阳系小天体”.
这个定义是有一定问题的,因为它没有考虑到恒星世界中普遍存在的伴星现象.如果一颗恒星围绕另一颗恒星运转,那么这个定义就不行了.
那么我们就必须回到恒星的定义上去——能够自己发光的天体.应该说所有天体都能向外辐射能量.而且很多行星都有自己独立的能量来源,比如说地球的能量就来自于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而木星通过重力收缩产生的热量更为强大.这样一来,恒星的定义就会集中到发什么光和如何发光上来.一般来说恒星都是通过核聚变反应获得能量,并且在可见光波段辐射巨大的能量.那么恒星的发光就应该修订成,正在或者曾经发生核聚变反应,并且向外以可见光或更高波段辐射能量.
除去正在形成中的星胎,或者叫原始行星,行星都不会在可见光波段辐射能量,而且行星的质量太小不会进入聚变核反应阶段.因此这个定义应该说比“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要好些.
不过介于恒星和行星之间的褐矮星比较麻烦,到底是归入恒星还是行星,似乎天文学家们也有争议.
用清醒的头脑,淡薄的心情,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银河系中行星都有哪些(不包括太阳系)?
银河系中行星都有哪些(不包括太阳系)?
有没有已取名字的?
jimycarter20001年前3
huawei1997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100%
由于行星不发光,距离恒星的距离比较近,我们很难观察到太阳系外行星.但我们可以通过大质量行星对恒星运行的干扰而发现他们,迄今已经发现许多这样的行星.银河系包含大约一千二百亿颗恒星,相信许多都有其自己的行星系统,行星的数量可想而知了.直至1990年代人类才首次确认系外行星的存在,而自2002年起每年都有超过20个新发现的系外行星.
卢瑟福的原子理论卢瑟福的行星模型中有一个缺陷就是电子在受到电场力围绕核作圆周运动时会不断发出电磁波 导致系统不稳定.请问
卢瑟福的原子理论
卢瑟福的行星模型中有一个缺陷就是电子在受到电场力围绕核作圆周运动时会不断发出电磁波 导致系统不稳定.请问为什么这个圆周运动会造成不断辐射电磁波呢?小弟高三水平
pooh爱宝宝1年前2
墓地骷髅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92.3%
根据经典电磁理论,电子运动可以看成是电流,有电流就会形成电场,但是电子作圆周运动速度不断在变化,于是这个电场也在不断变化(方向在变,实际上场强也在变),所以按照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就产生了变化的磁场,而变化的磁场会产生变化的电场,这样不断变化的电磁场就产生了电磁波,电磁波不会静止,就向外辐射.
辐射带走了电子的能量,电子会螺旋着落向原子核,导致模型中系统不稳定.
行星、月亮对地球气候有没有影响,影响有多大?能否利用行星月亮的规律来预测天气?
toya_akila1年前7
angelacai666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行星对地球气候毫无影响.而月亮对地球气候是有间接影响的.主要是通过潮汐影响了全球气候.不过这影响是长期稳定的.所以不能用它来预测天气.
某行星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2倍,半径也是地球半径的2倍,不考虑地球和行星自转对重力影响,
某行星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2倍,半径也是地球半径的2倍,不考虑地球和行星自转对重力影响,
那么一个物体在此行星上的重力是在地球上重力的多少倍?
诺儿12161年前1
maojf2008 共回答了9个问题 | 采纳率88.9%
mg = GMm/R^2
重力之比 = GM形*m/R行^2 :GM地*m/R地^2 = 2:1
火星与地球的距离以及地球与各个行星之间的距离 以光年算……
pljingjing1年前1
janewangwaterloo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 采纳率88%
水星距离太阳 0.387天文单位
金星距离太阳 0.723天文单位
地球距离太阳 1.000天文单位
火星距离太阳 1.524天文单位
木星距离太阳 5.203天文单位
土星距离太阳 9.586天文单位
天王星距离太阳 19.229天文单位
海王星距离太阳 30.06天文单位
再次为了方便计算忽略偏心率.
水星距离地球的距离在0.613-1.387天文单位之间
金星 0.277-1.723天文单位
火星 0.524-1.524天文单位
木星 4.203-6.203天文单位
土星 8.586-10.586天文单位
天王星 18.229-20.229天文单位
海王星 29.06-31.06天文单位
折算成光年真的是非常无聊,恕我不进行这样一项完全没有意义的工作,一光年大约折合6.3万天文单位.
楼主可能会疑问,天文单位究竟是何物?天文单位指的是太阳距离地球的平均距离,数值是1.49597870.691±0.030km.
假设太阳系内某行星和地球轨道的公转轨道均为圆形,且在同一平面内,半径小的轨道是某行星的公转轨道,半径较大的轨道是地球公转
假设太阳系内某行星和地球轨道的公转轨道均为圆形,且在同一平面内,半径小的轨道是某行星的公转轨道,半径较大的轨道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在地球上观测,发现该行星与太阳呈现的视角(太阳与行星均看成质点,它们与眼睛连线的夹角)有最大值,并且最大视角的正切值为16/25.则该行星的公转周期为多少年?
evillax1年前6
人人有鱼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最近的是水星.
按照从内到外的顺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在2006年8月24日于布拉格举行的第26界国际天文联会中通过的第5号决议中,冥王星被划为矮行星,并命名为小行星134340号,从太阳系九大行星中被除名.所以现在太阳系只有八大行星.文中所有涉及“九大行星”的都已改为“八大行星”.
所以冥王星现在不属于太阳系
太阳系为什么能稳定存在?我们知道太阳对行星有引力作用,行星的公转有离心作用.两者平衡,行星就既不会飞走,也不会落在太阳上
太阳系为什么能稳定存在?
我们知道太阳对行星有引力作用,行星的公转有离心作用.两者平衡,行星就既不会飞走,也不会落在太阳上.
问题是这个平衡是一个不稳定的平衡.
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行星到太阳的距离变小,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就会变大.如果行星公转速度不变快的话,引力作用就会大于离心作用,行星就会在力的作用下进一步向太阳接近,直到行星落到太阳上.
再例如,行星的质量的改变,公转速度的改变,等等.
从太阳系产生几十亿年来,对行星运行产生干扰的事一定发生过,例如小行星的撞击.
事实上行星的公转轨道就是椭圆的,太阳到行星的距离每天都在变化,而公转速度也是每天在变化,与距离的变化刚好相关,行星才能稳定存在.
为什么为什么存在这个相关关系呢?为什么一个不应当稳定存在的体系却稳定存在了几十亿年呢?这与自转有关吗?
谢谢sleepinglord,能不能与您聊聊这方面的话题?我的QQ80732857
红苹果烂柿子1年前6
wdkvuaz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数学上已经证明太阳系在一些微小扰动下可以保持稳定.
这个证明由大数学家柯尔莫哥洛夫提出草案.
他的学生阿诺尔德完成.
后来的很多数学家进行了修补合改进.
证明要用到复杂的微分方程和动力系统的理论.一般来说没有数学本科(而且必须是学习基础数学且学的不错)的基础是不可能看懂的.
行星如何清除在近似轨道上的其它小天体
行星如何清除在近似轨道上的其它小天体
如题
引力是把物体拉过来的“力” 怎么可以把行星“赶”到别的地方去?应该是吸过来才对啊,望详解
白恶纪猪猪1年前2
相约同行_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说到清除其实就是质量的问题而已.
只要质量够引力就大,近似轨道上运行的天体就会被这个引力场干扰,改变运动方向而进入新的绕日公转轨道,排除作用就成功了.
---------------------------------------------------------
引力并不是总能将东西拉过来,是决定于物体的运行轨道.就像月球一样,地球的引力也没能将它拉到地球上,就是由月球的运行轨道各个参数决定的.其实能够拉过来只是运行轨道跟地球表面相交而已,一切都是沿轨道运行的.
引力在清除的过程中只是改变了轨道,小天体就不能继续呆在这个轨道上了.
行星含义中,“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它物体”的天体是什么意思?
行星含义中,“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它物体”的天体是什么意思?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中,P8关于行星的定义.
西山茉希1年前2
飙风ll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也就是说行星要有一定的引力,把其轨道附近的其他物体吸引过来(即清除,往往会撞得伤痕累累)这样它轨道就畅通了(同理,行星的引力还要大到足以把它自己拉成一个球形)
太阳系中有几大行星?听说现在又增加了一个行星,给我数量和名字就可以了,不需要长篇大论的东西,简洁明了的答案是我要的.
Try661年前1
倩女 共回答了29个问题 | 采纳率93.1%
8大行星少了冥王星,因为它没月亮大.
行星运动的初速度哪里来的?行星都是绕着中心天体,做类似于椭圆的周期性运动,那么它们运动开始时的初速度是怎么来的?
fkefpb1年前1
ge26713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100%
个人拙见,楼上的回答答非所问.
要了解这个问题,我建议楼主首先应该了解太阳系的形成过程.
至于太阳系的形成,至今还没有定论.但绝大多数天文学家接受的一种说法是星云说.
星云说可以认为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因为成功的解释了太阳系的诸多现象(包括楼主所说的行星运动的初速度)而受到追捧.但是后来发现无法解释角动量守恒这一点而受到冷落.
现代星云说是在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上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成功的解释了角动量守恒的问题.至今也没有发现什么现象是它所不能解释,所以称为了主流学说.
个人建议,楼主不妨先把主流学说吃透,然后再去评价其他的学说.当然,很欢迎提出自己的观点,不过前提是对这个问题有充分的了解哦~
http://baike.baidu.com/view/362604.htm
系外行星如何进行编号,不是指系内小行星.指的是环绕其他恒星的行星,在国际上是如何编号的?
han82001年前1
hbycjjzsq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100%
系外行星命名是在母星名字后加上一个小写英文字母.在一个行星系统内首个发现的行星将加上"b",如51 Pegasi b,而随后发现的则依次序为"51 Pegasi c","51 Pegasi d"等.不使用"a"的原因是因为可被解释为母星本身.字母的排列只按发现先后决定,与大小、轨道远近无关.
太阳系天体从大到小排序包括行星与卫星,最大的肯定是太阳了
小种子1年前3
菲儿不哭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阳最大,直径1392000千米,第十五木卫二,直径3140千米,详细如下:
太阳1392000
木星143000
土星120500
天王星51100
海王星49500
地球12700
金星12100
火星6794
木卫三5260
土卫六5150
水星4880
木卫四4800
木卫一3630
月球3476
木卫二3140
(以上单位均为千米
关于天文学 这是一个普遍现象 任何行星绕恒星旋转 行星没有动力为什么不会被恒星捕获
角印居客栈1年前3
素面朝四海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80%
楼主对能量还是有一定了解的,但是应该分清你所选择的体系,当说道行星绕着恒星转动时,这时说它相对于恒星具有机械能(动能和势能),但是光、热、电磁等都是行星内部的能量,你不能说行星上发生了火灾就说它的机械能就会增加吧?因为这是它内部的化学能转换来的,即使对太空放出了热量,它的速度也没变,除非有星尘物质的阻挡而导致行星减速,这才可能使行星因速度不够而靠近恒星,重力势能转换为机械能,从而提高速度了速度,在更靠近恒星的位置达到新的平衡,楼上说的很对.
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与太阳对行星的引力相比较( )
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与太阳对行星的引力相比较( )
A.是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太阳吸引行星的力大,行星吸引太阳的力小
C.相互引力的大小与太阳和行星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
D.相互引力的作用,使行星在绕太阳转,而太阳也在绕行星转
并请说明理由
hello1161年前2
一阳指功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选A
行星对太阳的引力是作用力的话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就是反作用力
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请教一个天文学知识,为什么太阳系里的行星、卫星大都以逆时针旋转啊?
请教一个天文学知识,为什么太阳系里的行星、卫星大都以逆时针旋转啊?
也就是说,为什么星体总是以相同的方向旋转?
甚至连自转都是逆时针的
zhangna09021年前1
文茜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1.8%
这就是导致“太阳系星云说”应运而生的现象了.
大行星的公转、大多数行星的自转、甚至太阳的自转,都是相同的方向,所以导致星云说的出现.它说,太阳系是由一个星云收缩形成的,而且这个星云有自转,在中心处首先形成太阳.而在收缩过程中自然形成一个围绕太阳的由尘埃和气体组成的物质盘,盘的转动方向当然就是太阳自转的方向,在盘中形成各大行星,所以公转是同向的,而且共面.
而行星的自转则是继承了盘的自转方向,所以方向基本一致.
行星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他们各自对对方的吸引力是什么关系?
影雪rose1年前1
魂界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85.7%
相互作用力就是相互的引力,算出来的里就是吸引力.推导出来就是认识引力的推算公式,可以用来确定人造地球卫星的高度.
太阳系内存在第10颗行星么!太阳系内存在第10颗行星么!11.12呢!
无香wx1年前12
chenyu828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4.2%
现在仍然没有发现能够称得上是第十大行星的天体,虽然美国科学家声称发现了比冥王星还大的“第十大行星”,但实际上依然称不上第十大行星.至于日后会不会发现真正称得上第十大行星的天体,至今未有定论.
柯伊伯带位于太阳系的尽头,其名称源于荷兰裔美籍天文学家柯伊伯.早在上世纪50年代,柯伊伯就预言,在海王星轨道以外的太阳系边缘地带,充满了冰封的物体,它们是原始太阳星云的残留物,也是短周期彗星的来源地.
1992年,人们找到了第一个柯伊伯带天体;如今已有约1000个柯伊伯带天体被发现,直径从数千米到上千公里不等.许多天文学家认为,由于冥王星的个头和柯伊伯带中的小行星大小相当,所以冥王星应该被排除在太阳系行星之外,而归入柯伊伯带小行星的行列当中,而冥王星的卫星则应被视作其伴星.不过,因冥王星是在柯伊伯带理论出现之前被发现的,所以传统上仍被认为是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