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随笔的题目拜托啦啦.很急什么题都可以

xiewei55242022-10-04 11:39:542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2条回复
昊昊095 共回答了27个问题 | 采纳率92.6%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1年前
cn1029 共回答了6个问题 | 采纳率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1年前

相关推荐

《培根随笔 》《 傅雷家书 》《水浒传》的读书笔记,好词佳句主要内容和感想,急用,亲们,帮帮忙
lsf321年前1
爱之关怀阿飞 共回答了4个问题 | 采纳率
马上,等下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600字左右
gege19741211年前0
共回答了个问题 | 采纳率
10篇培根随笔或傅雷家书读书笔记
10篇培根随笔或傅雷家书读书笔记
每篇不少于300字
fifigo71年前2
glorych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85.7%
http://wenku.baidu.com/view/081bcd1755270722192ef71a.html
培根随笔名著的读后心得
zhouyong8108101年前2
huanjian556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一句话,可以渲染人的心情.
  一段文字,可以改变人的观点.
  一本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
  《培根随笔》就是一本这样的书.本书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内容主要是一些议论性质的短文,主要讲叙培根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的态度和想法.每一篇文章都很简短,语言也很朴实,但却总让人回味无求.从各个角度论述广泛的人生问题,精妙、有哲理,拥有很多读者.但同时,培根也是一个男权、贵族、功利主义者.
  在培根看来,人是自然的主人,可以驾驭自然.但"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即认识自然规律,掌握科学知识.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论断,至今影响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
  培根的那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早已脍炙人口,它清晰地刻画出每种只是的不同作用.
在《论美》中,我最喜欢的是那句"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它生动淋漓的写出了培根眼中的美德--厄运中依然坚守的那份美德最为珍贵.
还有《论友谊》、《论真理》、《论善》等许多篇文章,许多需要细读的真理.或许这本书可以用短短几天读完,但这本书所包含的内容却需要用一生体会
求培根随笔读后感500字左右,要原创的,初二水平.而且不要太肤浅或都是理论性的,最好有一些联系实际的内容.
走呀走991年前1
selfthinker2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5%
《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论美》.这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语言简洁,内涵深刻,充满哲理.”美”本身是个很广泛的问题,本文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能真正发出光辉.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在三者中最高.
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丽,而忽略了内在,他们虽然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所以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每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培根随笔读后感600字 左右 要自己写的 不要百度的
喃喃2121年前2
我是潇寒 共回答了4个问题 | 采纳率
同求,,你是哪个学校的啊妹子
培根随笔的隽永名言!知道的速速回答,
狂奔的野猪1年前2
卡嘛泥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83.3%
1.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2.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
  3.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4.人类智慧和知识的形象将在书中永存;它们能免遭时间的磨损,并可永远得到翻新.
  5.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6.在读书的时候,我们与智者交谈;在生活的事务中,我们通常都是与愚人交谈.
  7.有的知识只要浅尝即可.有的知识只要粗知即可,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揣摩.所以,有的书只读其中的一部分即可,有的书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
  8.读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9.读书能给人乐趣、文雅和能力.人们独居或隐退的时候,最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谈话的时候,最能表现出读书的文雅;判断和处理事务的时候,最能发挥由读书而获得的能力.
培根随笔主要分为多少篇随笔?
海棠友人1年前1
lhq6820285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Essays,即培根随笔,英语原版最早于1597年出版,后又于1612年、1625年增订再版,最终出版时共58篇.
王佐良一共译过多少篇培根随笔?培根随笔,王佐良共翻译过多少篇?我就只知道《谈读书》——还是从语文书上知道的,晕.我认为翻
王佐良一共译过多少篇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王佐良共翻译过多少篇?我就只知道《谈读书》——还是从语文书上知道的,晕.我认为翻译的太好太精彩了,句句经典啊,那位老大回答下,要是58篇王佐良都翻译了,我一定为之疯狂,存在王佐良 译的请告诉我书店有没有卖
新鲜的旧qq1年前6
陈小柠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100%
56篇,不一定对
氺浒、傅雷家书、培根随笔.帮我两段挑精彩片段然后做旁批 谢ㄋ
13是ou心肝宝贝1年前1
xbd666666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92.3%
  傅雷家书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作为万里相隔的亲人之间维系感情的方式,自古至今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而一对父之间的通信,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得到如此多的认同,这就是《傅雷家书》不同于普通家信之处.
  我长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所以无法体会到那种互通家书时因距离而产生的淡淡的忧愁和丝丝的甜蜜.我很向往这种感觉,因此我拜读了这本《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摘编了1954年-1966年傅雷暨夫人写给儿傅聪、傅敏等的中外家信185封,其中大部分是写给出洋在外并最终成为著名钢琴演奏家的大儿傅聪的信件.洋洋万言,字字意涌动,阅者无不为傅雷教的精神感动.信中有对过去教过于严格的悔赎,有对儿进步的表扬和鼓励,有对音乐和艺术的指导和探讨,有对党和国家建设及运动的看法和意见,有对儿生活的嘘问和关心,“贯穿全部家书的情义,就是要儿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看一部家信录,就是看一片傅雷的“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冰心世界,我们不光明白了傅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翻译名家的原因,更会从中学到如何育成才的人生真谛.
  我对书中这样一段话感慨良深:“说到不完整……你提到的perfection(完美),其实perfection(完美)根本不存在的,整个人生,世界,宇宙,都谈不上perfection.……我们一辈的追求,有史以来多少世代人的追求,无非是perfection,但永远是是追求不到的,因为人的理想、幻想,永无止境,…….”由此我想到一个故事.以前有一面破碎的镜,碎成了好多片,其中有一片想去找到剩余的,以重新组成原有的镜的面貌.一路上它由于自己有棱有角,滚得很慢,从而领略到了一路的可餐秀色.当它千心万苦地找到了所有碎片,“破镜重圆”时,它成为了一个整圆,滚得很快很快,一路上的风景在刹那间掠过.其实我们都在追求完美,而恰恰是我们现在的不完整,把我们带到了追求完美的境界,促成了其他一方面相对的完整.而真正当有一天,所谓的完美在身上发生时,我们倒有可能失去很多.
  傅雷教是以严厉而著称,我以为他们父的关系固然是不太好的,而读了此书之后,想法有了极大的改变.傅聪至海外留学,与父亲的联系自然只能依靠书信,于是父之情便在一封封家书中表露无疑.他们通过书信一起讨论艺术,研究乐曲的内涵,交流对事物的看法,虽然没有母通信时那种嘘寒问暖,但他们之间的默契却是其他无论什么都无可代替的. 掩卷后对书回想起来,最大的感触就是傅雷对艺术甚深的造诣.傅雷对于艺术尤其是乐曲的领会,颇有一番自己的见解.这便使我不禁想到,大凡在文学上有所建树的人,在艺术领域也有着较高研究.也许便是因为文学和艺术是相同的吧.不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人读完了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果;而风格迥异的各类乐曲,也会带来相似的结果.秀美的散文,带来的是有如欣赏了欢快的咏叹调后的愉悦;沉重的小说,带来的便是如同悲恸的交响曲给人的震撼;诙谐的杂文,带来的会是歌剧般幽雅的场景和事后无尽的思考.细读完这本《傅雷家书》,感觉是像戏曲那样给人以不俗的氛围和回味的余地.
  《傅雷家书》全书是一个父亲在循循善诱,读来很亲切,既饱含了对儿的深情,也有着父亲独有的不可抗拒的威严.
  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十七世纪着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说起他的名字,大家都会想到他的《培根随笔》.这个暑假,我有幸拜读了他的文章,从书中我看到了他对哲学的执着,对政治的热衷,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困难决不轻言放弃、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态度.
  《培根随笔》这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语言简洁,短短的一小篇就可以让人受益匪浅.它深受各国读者欢迎,据说还有不少人曾受到这本书的熏陶.
  《培根随笔》中的随笔篇篇都是精品,篇篇都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阅读、一遍又一遍地品味.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在《论美》中,培根说道:“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培根的话语既使人们开阔了眼界,也能使人们顿悟.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论友谊》了,我觉得,人生中最不可少的就是友谊.我特别喜欢书中的一句话:“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将是一片沙漠,因此那种乐于孤独的人不是属于人而是属于兽的.”然而他在《论友谊》中的另一句话也是我们所熟悉的:“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句话使我们体会到友谊真的太重要了.
  一本好书可以使人明白一个道理,一本好书可以为人建造一条捷径,一本好书甚至可以改变人一生的命运!就像培根所说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很多人都喜欢这个伟大的哲学家——培根,但我却不!我讨厌这个站在贵族立场与男权视角的培根,我讨厌这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我讨厌这个拥有着功利主义思想、深谙于官场运作的培根!
  不过,前两天读了《培根随笔》后,我才发现了另一个与我想法完全不同的培根.我看到他对哲学的执着,对政治的热衷,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困难决不轻言放弃、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态度.
  我恍然明白:“噢!原来还有这样一个培根!”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论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避开这文章中写的都是美、德兼备的男性帝王不说,这则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它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展开评述.“善犹如宝石,以镶嵌自然为美;而善附于美者无疑最美,不过这美者倒不必相貌俊秀,只须气度端庄,仪态宜人.”不错,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因此我想,人的外表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内涵,光有外表,只是一个躯壳,行尸走肉,又怎么能算得上是美丽呢?所以,人是因为可爱而美丽,而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
  读完这书后,我忽然想起,人是没有十全十美的,而且每个人的理想与信念不同,当然,所追求的事物和追逐的梦想也各不相同,不可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在别人身上,也不能依照自己的喜好来评判他人.况且人是有两面的嘛!应多看看别人的优点,吸取精华之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为将来漫漫人生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本好书可以使人明白一个道理,一本好书可以为人建造一条捷径,一本好书甚至可以改变人一生的命运!如同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不得不肯定,从某一方面来说,这是一本使人上进的好书!
求 (不要太长的) 培根随笔 句子 摘抄和赏析 15分
小逍逍1年前2
chenyqh110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100%
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培根随笔的读后感能介绍一下全文的内容,再谈一下感受,最后可以联系一下实际.
咖啡豆豆QQ1年前3
sakura555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3.3%
培根随笔有感

《培根随笔》为英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哲学家的弗兰西斯·培根所著.《培根随笔》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思想家》、《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论猜疑》中,培根说道:“当你产生了猜疑时,你最好还是有所警惕,但又不要表露于外. 这样,当这种猜疑有道理时,你已经预先作了准备而不爱其害.当这种猜测疑无道理时,你又可避免因此而误会了好人.可见在人生中猜疑,是人的思想在做乱.
在数十篇随笔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是《论美》篇.这是一篇关于“美”之作,语言简洁,内涵土独特,充满哲理性.“美”本身是个很广泛的问题,本文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人生观问题.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能真正发出光辉.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在三者中最高.
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丽,而忽略了内在,他们虽然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所以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每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论嫉妒》中,我也领会不少 彼此越了解,嫉妒心将占据越高.人可以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绝不能容下让身边人的种种上升的趋势.一个循序渐进地高升的人也不会招来嫉妒.因为这种人的提升被看作是正当的.
嫉妒在人的生涯中是毕竟的道路, 同情心总是医治嫉妒的一味良药.但有多少人能明白文中的道理呢.?


~~~~~~~~~~~~~~~~~~~~~~~~~~~~
读《培根随笔集》有感
文章所属类别:同学文集---初中生 投稿人: 中国樱桃子 文章作者:中国樱桃子
《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论美》.这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语言简洁,内涵深刻,充满哲理.“美”本身是个很广泛的问题,本文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能真正发出光辉.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在三者中最高. 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丽,而忽略了内在,他们虽然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所以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每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
读《培根随笔》有感

很多人都喜欢这个伟大的哲学家——培根,但我却不!我讨厌这个站在贵族立场与男权视角的培根,我讨厌这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我讨厌这个拥有着功利主义思想、深谙于官场运作的培根!
不过,前两天读了《培根随笔》后,我才发现了另一个与我想法完全不同的培根.我看到他对哲学的执着,对政治的热衷,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困难决不轻言放弃、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态度.
我恍然明白:“噢!原来还有这样一个培根!”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论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避开这文章中写的都是美、德兼备的男性帝王不说,这则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它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展开评述.“善犹如宝石,以镶嵌自然为美;而善附于美者无疑最美,不过这美者倒不必相貌俊秀,只须气度端庄,仪态宜人.”不错,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因此我想,人的外表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内涵,光有外表,只是一个躯壳,行尸走肉,又怎么能算得上是美丽呢?所以,人是因为可爱而美丽,而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
读完这书后,我忽然想起,人是没有十全十美的,而且每个人的理想与信念不同,当然,所追求的事物和追逐的梦想也各不相同,不可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在别人身上,也不能依照自己的喜好来评判他人.况且人是有两面的嘛!应多看看别人的优点,吸取精华之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为将来漫漫人生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本好书可以使人明白一个道理,一本好书可以为人建造一条捷径,一本好书甚至可以改变人一生的命运!如同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不得不肯定,从某一方面来说,这是一本使人上进的好书!
《培根随笔》是在培根在多年内所创作的随笔的精华结合,培根的许多篇目都是催人上进的,高屋建瓴的.他在指导人们怎么读书时,颇有见地地指出:“有些书可只读其章节,有些书可大致浏览,有少量书则须通篇细读,并认真领悟.”他在指导人们读什么书最受益时告诫人们:“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学使人深沉,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培根认为,读书可以使人心旷神怡,增趣添雅,成才益智,就连身体上的各种痛苦,都可以通过读适当之书而令其开豁. 全书立意高远,描述了培根先生一生的种种经历,不得不看.

~~~~~~~~~~~~~~~~~~~~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
在《培根随笔集》这本书语言简洁,短短的一小篇就可以让人受益匪浅,最适合我这种不喜欢读长篇大论而又想得到多点东西的人看了.虽然只是:“论”“说”“谈”但是,我读起来却觉得有好多地方都不懂啊!可能因为写的都是人生的哲学.所以要很高的悟性吧!但是我还是觉得无论是什么时候都可以读这本书.因为《培根随笔集》深受各国读者欢迎,据说有不少人的性格曾受到这本书的熏陶.即使在多元化的社会生活中,自己没有钱,没有权,只要有文化,有能力,有健康,遭点厄运也无妨.因为厄运当中也蕴含着一份让人亢奋的幸福啊!培根的话语既使人们开阔了眼界,也能使人们顿悟
我挑一篇来说吧!“谈读书”这篇讲的是读书有三个用处:一为怡神旷心,二为增趣添雅,三为长才益智.又说了有些书可以前尝辄止,有些可以囫囵吞枣,但是少量书则须细细品尝,慢慢消化.读史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沉精细,伦理使人庄重,逻辑推理使人善辩,正如古人所说的学皆成性!不仅如此,连心智的各种障碍都可以解开.身体健康之百病皆有相宜的调养运动.
我觉得这本书就是要细细品尝,慢慢消化的茶.要读透了才能知道,其中的道理,要喝到最后了,才可以尝到甜头.虽然这只是一本随笔集!但是好比一本史书、诗、数学、物理、伦理、逻辑推理般让你明智、灵透、精细、精细、庄重、善辩.
~~~~~~~~~~~~~~~~~~~~
《培根随笔》读后感
不久前,经朋友推荐拜读了著名学者何新先生翻译的《培根人生论》,读完之后顿觉收益非浅.《培根人生论》兼有散文、论文和随笔的意义.它不仅文笔优美而且论述精辟.用其敏锐的洞察力把复杂的人生问题用散文的体裁写出来,一下让原本枯燥无味的人生理论变得栩栩如生起来,而且写得是如此生动有趣,这确是让我的精神为之一振.
在《培根人生论》优美且充满睿智的文字的感召下,我一口气通读了两遍,仍觉意犹未尽,便十分想将其推荐给更多的朋友,正谓之'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但又不免犹豫,因为《培根人生论》这本书中也有些篇章存在着争议.如《论韬晦》、《论野心》等篇章中叙述的做人之道,实际上是典型的市侩哲学.《论帝王》、《论贵族》等篇幅中则旨在向君王介绍统治经验和权术.但毕竟小瑕难掩大瑜,《培根人生论》以一种优美与庄严的韵律,以超人智慧的论述,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而广为读者所喜爱.因而,我认为《培根人生论》的确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在《培根人生论》之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如《论读书》、《论美》等,但我印象最深的却是《论时机》.他在篇中说到'当危险逼近时,善于抓住时机迎头邀击它要比犹豫躲闪更有利.因为犹豫的结果恰恰是错过了克服它的机会.
人的一生很多事情是不可能用确定论来准确描述的,但机遇确是成功的首要因素,就人生而言,一生中大的机遇可能十几年、几十年一遇.大的机遇是历史和社会造成的,因此要想有所作为,一定要善于省时度势,看清发展的大趋势,有良好的洞察力去感知哪里有'金矿'.还有一种机遇是社会造成的,我国生活在六七十年代的人就没有很好的机遇可以利用.机遇往往是突然地或不知不觉地出现的,有时甚至永远不为人所知、或只是在回首往事时才认识到过去的那件事是个机遇,庆幸抓住了它或者后悔失去了它.
善于抓住机遇的人应该具有以下基本素质:第一,要随时做好准备,不要机遇来的时候临时抱佛脚.不仅要尽可能的获取各种各样的广搏的知识,还要尽可能锻炼出很强的创新能力.我们要取得成功,关键是要有创新能力,而不是光有读书能力.'如果时间已使事物腐败,而人却无智慧使之革新,那么其结局将只有毁灭'(《论革新》).有些人非常刻苦,很爱学习,但是遇到新问题总是一筹莫展,这就是创新能力不足. 第二,要从小事做起,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道理很简单,机遇总是突然地、不知不觉地出现,有时你甚至一辈子也不知道哪个是机遇. 第三,一旦出现机遇的时候,全力以赴,兢兢业业地抓住它.我国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容国团所说的'人生能有几回搏!'就是很好的诠释. 第四,要锻炼出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在复杂的情况下发现机遇.许多学生念书时成绩很好,但后来,有的人成就很多,有的人却一事无成.关键在于面对新出现的复杂局面时,能否发现机遇.
机遇难得,然而不可以创造机遇呢?答案是肯定的.首先,抓住机遇不是被动的,真正聪明的人会创造机遇.其次,创造机遇要找那种适合自己,到机遇多的岗位和地方去.据介绍,美国人很喜欢换工作岗位,一生中大概要换四次.中国人恰好相反,惯性大,干一件事就想一辈子呆在这儿.换工作岗位有什么好处呢?你不是一锤定终身,你可以多次换,找准最适合自己的、机会最大的地方和位置. 再次,要得到原本不属于自己的机遇,或者让那些属于自己机遇不要失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做人要诚实守信.有好多年轻人,为了短期利益和行为做假,考试作弊、说假话,就是不诚信,这样做的最终结果是害了自己.中国某个地方曾经一度是商业非常发达的地区,而现有却不然.原因很简单,也是缺乏诚信.第四,要善于与人相处和交流.交流对一个人的成功很重要.英国作家萧伯纳说过,'两个人交流思想和两个人交换苹果完全不一样,交换苹果,每个人手上只有一个苹果,而交流思想,每个人同时有两个思想'.如果大家都懂得这个道理,学会与人相处和交流,博采众家之长,那么你就具备了得到机遇的一个非常好的素质. 最后,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对创造机遇非常重要.一旦工作出现问题,要很快调整自己,去做那些容易取得成功的事情.以上是我对《培根人生论》部分章节的一点肤浅认识,由于水平所限难免存在偏颇.深望各方予以改正.
培根随笔分为【】【】【】【】【】【】【】等篇
苏郎1年前1
lhm_2001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85%
《培根随笔》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思想家》、《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儒林外史故事情节(一句话)还有还有.傅雷家书 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一句话)以及 培根笔记(就是培根随笔)故事介绍、主要人
儒林外史故事情节(一句话)
还有还有.傅雷家书 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一句话)以及 培根笔记(就是培根随笔)故事介绍、主要人物、故事情节(一句话)
a_y_u1年前1
vanaway1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傅雷家书主要是写作者与家人之间的书信往来,而这些家书都是远在异地的父亲与儿子的一种交流,这些信里面还包含了许多的人生道理,是现在的人们教育子女的一本很好的参考书.
从培根随笔中谈美一文中作者主要阐述了什么道理
芷澜雨1年前1
windy7788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100%
美德比美貌更重要
培根随笔亦以谁为主角?
6604111年前1
changeaska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本书亦以大地万物为主角,呈现人们百态.通过精炼的语言、紧凑的情节、贴切的比喻将深刻的哲理寓于浅显的故事之中,使人获取借鉴,受到启迪.
培根随笔中的论读书一文,是培根谈论 的一片议论文
培根随笔中的论读书一文,是培根谈论 的一片议论文
培根随笔中的论读书一文,是培根谈论 的一片议论文.作者在文章中明确指出;读书足以 ,足以 ,足以 .并指出;读史使人 ,读诗使人 ,,科学使人 ,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 皆成性格
落在这里1年前1
cartoon860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73.3%
是培根谈论 读书的重要性 的一篇议论文.
读书足以 怡情 ,足以 傅彩 ,足以 长才.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
培根随笔和傅雷家书的内容提要《培根随笔》和《傅雷家书》的内容提要,不要去别人的知道上复制.两篇都在1000字左右.再线等
培根随笔和傅雷家书的内容提要
《培根随笔》和《傅雷家书》的内容提要,不要去别人的知道上复制.
两篇都在1000字左右.
再线等啊
偶只素个小oo1年前2
sunfengufo_cn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6.4%
傅雷家书》是将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篡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6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对傅聪的爱却没有沦为那种庸俗的温情脉脉,而是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正如他对傅聪童年严格的管教,虽然不为常人所认同,但确乎出自他对儿子更为深沉的爱.可以说,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超脱小我,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该书由于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因此如山间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感情纯真、挚朴,令人动容.傅雷家书》是将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篡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6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对傅聪的爱却没有沦为那种庸俗的温情脉脉,而是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正如他对傅聪童年严格的管教,虽然不为常人所认同,但确乎出自他对儿子更为深沉的爱.可以说,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超脱小我,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该书由于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因此如山间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感情纯真、挚朴,令人动容.傅聪至海外留学,与父亲的联系自然只能依靠书信,于是父子之情便在一封封家书中表露无疑.他们通过书信一起讨论艺术,研究乐曲的内涵,交流对事物的看法,虽然没有母子通信时那种嘘寒问暖,但他们之间的默契却是其他无论什么都无可代替的.
培根随笔内容简介500字左右求速度
juanyong1131年前1
zhao_feng845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77.8%
《培根随笔》为英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哲学家的弗兰西斯·培根所著.《培根随笔》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思想家》、《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论猜疑》中,培根说道:“当你产生了猜疑时,你最好还是有所警惕,但又不要表露于外.这样,当这种猜疑有道理时,你已经预先作了准备而不爱其害.当这种猜测疑无道理时,你又可避免因此而误会了好人.可见在人生中猜疑,是人的思想在做乱.
急求九年级名著读后感的思考方向我想问一下九年级语文的名著要怎么写读后感一共有五篇水浒传、傅雷家书、培根随笔、格列佛游记、
急求九年级名著读后感的思考方向
我想问一下九年级语文的名著要怎么写读后感
一共有五篇
水浒传、傅雷家书、培根随笔、格列佛游记、简爱
我不要读后感的例子 不要发很长的深奥的文字给我
我希望要的是、每一本名著的主旨、以及写读后感应该朝着什么方向
还有的是、可以用什么事例来表现主旨
希望有能力的人能够认真回答 好的答案我一定会追加分数的
米达迈亚1年前1
堂前小飞燕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傅雷家书: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儿子消沉苦闷和欣喜成功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出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深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
很好写:截取生活中你父亲默默关爱的三个片段,层层递进,加几个小标题,例如最土的“父亲的眼神”等等.这样的作文反而层次性更高.相信我,初三用这样的作文,老师会很喜欢.
另外,你要的另外几篇东西,我为了方便,全放到你空间留言里去了.
觉得可以的话 ,去看看吧.虽然文字也不少.但里面有我的一些拙劣的建议.
在培根随笔中,
我的秘密uu61年前1
ljsdkljklhjkh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受到寒气,患了病
● 罹
lí ㄌㄧˊ
 1.遭受苦难或不幸:厄.病.祸.难(nàn ).
 2.忧患;苦难:逢此百~.
培根散文和培根随笔一样么老师让买培根散文,可只有培根随笔,问一下培根散文就是培根随笔么?
美的123451年前1
gupf1979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82.6%
散文是文学体裁之一.
散文包括杂文、小品、短评、随笔、速写 、通讯 、游记 、报告文学 、书信、日记 、回忆录等 .
随笔是“散文”的一种.
1.犹言随手下笔.
2.一种灵活随便的笔记或文体.
3.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从这个意义讲,培根散文就是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 读书笔记1000字1、简介 2、摘抄 3、读后感 一共1000字
mgfans1年前1
没脑子乱扑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培根随笔》为英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哲学家的弗兰西斯·培根所著.《培根随笔》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思想家》、《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论猜疑》中,培根说道:“当你产生了猜疑时,你最好还是有所警惕,但又不要表露于外. 这样,当这种猜疑有道理时,你已经预先作了准备而不爱其害.当这种猜测疑无道理时,你又可避免因此而误会了好人.可见在人生中猜疑,是人的思想在做乱.
在数十篇随笔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是《论美》篇.这是一篇关于“美”之作,语言简洁,内涵土独特,充满哲理性.“美”本身是个很广泛的问题,本文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人生观问题.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能真正发出光辉.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在三者中最高.
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丽,而忽略了内在,他们虽然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所以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每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论嫉妒》中,我也领会不少 彼此越了解,嫉妒心将占据越高.人可以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绝不能容下让身边人的种种上升的趋势.一个循序渐进地高升的人也不会招来嫉妒.因为这种人的提升被看作是正当的.
嫉妒在人的生涯中是毕竟的道路, 同情心总是医治嫉妒的一味良药.但有多少人能明白文中的道理呢.?
-------------------------------------------------------------------
《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论美》.这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语言简洁,内涵深刻,充满哲理.“美”本身是个很广泛的问题,本文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能真正发出光辉.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在三者中最高.
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丽,而忽略了内在,他们虽然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所以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每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培根随笔 读后感一篇 1500字
haixiaqin1年前2
花fly花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75%
《培根随笔》读后感
《培根随笔》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可以说,《培根随笔》中的随笔篇篇都是精品,篇篇都值得我们一便又一便地阅读、一便又一便地细细品味.
而其中,我最喜欢的,就要数《论美》和《论友谊》两篇.我觉得,人生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友谊,所以,我特别将这篇《论友谊》读了好几遍,其中,我特别喜欢那句:“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将是一片沙漠,因此那种乐于孤独的人不是属于人而是属于兽的.”这句话将“喜欢孤独的人不是野兽便是神灵”和“一座城市如同一片旷野”这两句谚语概括起来,而且十分之精湛,令人折服.然而他在《论友谊》中的另一句话也是我们所熟悉的:“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句话将友谊的真正含义描写了出来,而且使我们切身体会到,即使刚刚吵完架的朋友看到了这句话,也回不由自主地想对对方道歉,因为友谊对我们来说,真的是太重要了,然而培根又将友谊的真谛描写的那么自然,无论是谁,都不会否认这两点.第二篇是《论美》,这一篇不得不说同样是一篇佳作中的佳作.美到底是什么,其实没人能真正说清.我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无论未来如何,但见到一个人的第一面一定是看看他(她)的外表如何而不是立马探究他(她)的内在.培根的想法应该也是如此,但在他写的《论美》中却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的确,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能真正发出光辉.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不错,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在三者中最高.事实上,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人亦却是如此——每天关注着自己形体和颜色之美,对于自己的内在的美却一点也不关心,就出现了很多很美丽的女生却出口脏话连篇,让人觉得很没教养,很不稳重的情况了.正如培根所说:“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培根能对世上的很多事情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并写下来让后人们一代一代传阅不是一朝一夕便可成的,也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如果想要像培根那样成为一位有名的作家的话,也要多读、多练,让自己的作品也成为作为人的一生中的“卷首语”.
很多人都喜欢这个伟大的哲学家——培根,但我却不!我讨厌这个站在贵族立场与男权视角的培根,我讨厌这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我讨厌这个拥有着功利主义思想、深谙于官场运作的培根!不过,前两天读了《培根随笔》后,我才发现了另一个与我想法完全不同的培根.我看到他对哲学的执着,对政治的热衷,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困难决不轻言放弃、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态度.我恍然明白:“噢!原来还有这样一个培根!”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论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避开这文章中写的都是美、德兼备的男性帝王不说,这则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它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展开评述.“善犹如宝石,以镶嵌自然为美;而善附于美者无疑最美,不过这美者倒不必相貌俊秀,只须气度端庄,仪态宜人.”不错,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因此我想,人的外表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内涵,光有外表,只是一个躯壳,行尸走肉,又怎么能算得上是美丽呢?所以,人是因为可爱而美丽,而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读完这书后,我忽然想起,人是没有十全十美的,而且每个人的理想与信念不同,当然,所追求的事物和追逐的梦想也各不相同,不可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在别人身上,也不能依照自己的喜好来评判他人.况且人是有两面的嘛!应多看看别人的优点,吸取精华之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为将来漫漫人生路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本好书可以使人明白一个道理,一本好书可以为人建造一条捷径,一本好书甚至可以改变人一生的命运!如同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不得不肯定,从某一方面来说,这是 读《培根随笔》有感 .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培根随笔《论复仇》的概括
叶休1年前1
acwac 共回答了9个问题 | 采纳率11.1%
复仇乃一种原始的公道,人之天性越是爱讨这种公道,法律就越是应该将其铲除;因为首先犯罪者只是触犯了法律,而对该罪犯以牙还牙则使法律失去了效用。无可否认,若一个人对其仇敌施加报复,那他与被报复者不过是半斤八两;而若是他不念旧恶,宽大为怀,那他就比对手高出一等,因高抬贵手乃贵人之举。 所罗门曾言:“宽恕他人之过失乃宽恕者之荣耀。”过去的已经过去,且一去不返,而聪明人总是努力着眼于现在和将来的事情,所以对...
求【培根随笔】的读后感 600字以上差不多就行
skykun1年前1
lububu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培根随笔》读后感 (摘录了4篇)
  第一篇
  《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论美》.这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语言简洁,内涵深刻,充满哲理.”美”本身是个很广泛的问题,本文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能真正发出光辉.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在三者中最高.
  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丽,而忽略了内在,他们虽然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所以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每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第二篇
  《培根随笔》读后感
  《培根随笔》为英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哲学家的弗兰西斯·培根所著.《培根随笔》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思想家》、《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论猜疑》中,培根说道:“当你产生了猜疑时,你最好还是有所警惕,但又不要表露于外. 这样,当这种猜疑有道理时,你已经预先作了准备而不爱其害.当这种猜测疑无道理时,你又可避免因此而误会了好人.可见在人生中猜疑,是人的思想在做乱.
  在数十篇随笔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是《论美》篇.这是一篇关于“美”之作,语言简洁,内涵土独特,充满哲理性.“美”本身是个很广泛的问题,本文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人生观问题.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能真正发出光辉.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在三者中最高.
  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丽,而忽略了内在,他们虽然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所以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每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论嫉妒》中,我也领会不少 彼此越了解,嫉妒心将占据越高.人可以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绝不能容下让身边人的种种上升的趋势.一个循序渐进地高升的人也不会招来嫉妒.因为这种人的提升被看作是正当的.
  嫉妒在人的生涯中是毕竟的道路, 同情心总是医治嫉妒的一味良药.但有多少人能明白文中的道理呢.?
  第三篇
  《培根随笔》读有感
  很多人都喜欢这个伟大的哲学家——培根,但我却不!我讨厌这个站在贵族立场与男权视角的培根,我讨厌这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我讨厌这个拥有着功利主义思想、深谙于官场运作的培根!
  不过,前两天读了《培根随笔》后,我才发现了另一个与我想法完全不同的培根.我看到他对哲学的执着,对政治的热衷,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困难决不轻言放弃、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态度.
  我恍然明白:“噢!原来还有这样一个培根!”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论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避开这文章中写的都是美、德兼备的男性帝王不说,这则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它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展开评述.“善犹如宝石,以镶嵌自然为美;而善附于美者无疑最美,不过这美者倒不必相貌俊秀,只须气度端庄,仪态宜人.”不错,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因此我想,人的外表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内涵,光有外表,只是一个躯壳,行尸走肉,又怎么能算得上是美丽呢?所以,人是因为可爱而美丽,而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
  读完这书后,我忽然想起,人是没有十全十美的,而且每个人的理想与信念不同,当然,所追求的事物和追逐的梦想也各不相同,不可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在别人身上,也不能依照自己的喜好来评判他人.况且人是有两面的嘛!应多看看别人的优点,吸取精华之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为将来漫漫人生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本好书可以使人明白一个道理,一本好书可以为人建造一条捷径,一本好书甚至可以改变人一生的命运!如同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不得不肯定,从某一方面来说,这是一本使人上进的好书!
  第四篇
  《培根随笔》读后感
  不久前,经朋友推荐拜读了著名学者何新先生翻译的《培根人生论》,读完之后顿觉收益非浅.《培根人生论》兼有散文、论文和随笔的意义.它不仅文笔优美而且论述精辟.用其敏锐的洞察力把复杂的人生问题用散文的体裁写出来,一下让原本枯燥无味的人生理论变得栩栩如生起来,而且写得是如此生动有趣,这确是让我的精神为之一振.
  在《培根人生论》优美且充满睿智的文字的感召下,我一口气通读了两遍,仍觉意犹未尽,便十分想将其推荐给更多的朋友,正谓之'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但又不免犹豫,因为《培根人生论》这本书中也有些篇章存在着争议.如《论韬晦》、《论野心》等篇章中叙述的做人之道,实际上是典型的市侩哲学.《论帝王》、《论贵族》等篇幅中则旨在向君王介绍统治经验和权术.但毕竟小瑕难掩大瑜,《培根人生论》以一种优美与庄严的韵律,以超人智慧的论述,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而广为读者所喜爱.因而,我认为《培根人生论》的确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在《培根人生论》之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如《论读书》、《论美》等,但我印象最深的却是《论时机》.他在篇中说到'当危险逼近时,善于抓住时机迎头邀击它要比犹豫躲闪更有利.因为犹豫的结果恰恰是错过了克服它的机会.'
  人的一生很多事情是不可能用确定论来准确描述的,但机遇确是成功的首要因素,就人生而言,一生中大的机遇可能十几年、几十年一遇.大的机遇是历史和社会造成的,因此要想有所作为,一定要善于省时度势,看清发展的大趋势,有良好的洞察力去感知哪里有'金矿'.还有一种机遇是社会造成的,我国生活在六七十年代的人就没有很好的机遇可以利用.机遇往往是突然地或不知不觉地出现的,有时甚至永远不为人所知、或只是在回首往事时才认识到过去的那件事是个机遇,庆幸抓住了它或者后悔失去了它.
  善于抓住机遇的人应该具有以下基本素质:第一,要随时做好准备,不要机遇来的时候临时抱佛脚.不仅要尽可能的获取各种各样的广搏的知识,还要尽可能锻炼出很强的创新能力.我们要取得成功,关键是要有创新能力,而不是光有读书能力.'如果时间已使事物腐败,而人却无智慧使之革新,那么其结局将只有毁灭'(《论革新》).有些人非常刻苦,很爱学习,但是遇到新问题总是一筹莫展,这就是创新能力不足. 第二,要从小事做起,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道理很简单,机遇总是突然地、不知不觉地出现,有时你甚至一辈子也不知道哪个是机遇. 第三,一旦出现机遇的时候,全力以赴,兢兢业业地抓住它.我国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容国团所说的'人生能有几回搏!'就是很好的诠释. 第四,要锻炼出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在复杂的情况下发现机遇.许多学生念书时成绩很好,但后来,有的人成就很多,有的人却一事无成.关键在于面对新出现的复杂局面时,能否发现机遇.
  机遇难得,然而不可以创造机遇呢?答案是肯定的.首先,抓住机遇不是被动的,真正聪明的人会创造机遇.其次,创造机遇要找那种适合自己,到机遇多的岗位和地方去.据介绍,美国人很喜欢换工作岗位,一生中大概要换四次.中国人恰好相反,惯性大,干一件事就想一辈子呆在这儿.换工作岗位有什么好处呢?你不是一锤定终身,你可以多次换,找准最适合自己的、机会最大的地方和位置. 再次,要得到原本不属于自己的机遇,或者让那些属于自己机遇不要失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做人要诚实守信.有好多年轻人,为了短期利益和行为做假,考试作弊、说假话,就是不诚信,这样做的最终结果是害了自己.中国某个地方曾经一度是商业非常发达的地区,而现有却不然.原因很简单,也是缺乏诚信.第四,要善于与人相处和交流.交流对一个人的成功很重要.英国作家萧伯纳说过,'两个人交流思想和两个人交换苹果完全不一样,交换苹果,每个人手上只有一个苹果,而交流思想,每个人同时有两个思想'.如果大家都懂得这个道理,学会与人相处和交流,博采众家之长,那么你就具备了得到机遇的一个非常好的素质. 最后,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对创造机遇非常重要.一旦工作出现问题,要很快调整自己,去做那些容易取得成功的事情.以上是我对《培根人生论》部分章节的一点肤浅认识,由于水平所限难免存在偏颇.深望各方予以改正.
培根随笔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最好是多点实际内容本人正在写读后感,但千万别把别人的写得弄上来
mm_qyhn1年前1
来吧时尚迪士尼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话说.俺不知道哎~只知道有个叫培根的.写了个随笔~= 偶还等着抄饼饼的涅~
培根随笔 判断观点是否正确题目是:精读其中的3篇文章,要求结合自己的经验判断其观点是否正确,并写写自己的感想 每篇不少于
培根随笔 判断观点是否正确
题目是:精读其中的3篇文章,要求结合自己的经验判断其观点是否正确,并写写自己的感想 每篇不少于100个字
由于本人没看过 老师又要教我们做 希望看过的兄弟姐妹帮帮忙 请看好我的题目
本人就这点积分 没办法
若轻烟1年前1
bitscn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5%
读书太久易生惰性,学习要靠经验来加以规划,否则可能歧路亡羊。会学不等于会用。运用之道在于书本之外,得靠亲身经历才能掌握。
然而,能言者未必能行,读罢
培根随笔 中句子的赏析
天天340311年前2
photophone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100%
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当你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当你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饰.当你处世行
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力量.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
够办理个别性的事务,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唯有掌握知识方能办到.
求知太慢会弛惰,为装潢而求知是自欺欺人,完全照书本条条办事会变成偏执的
书呆子.
求知可以改进人和天性,而实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
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实习尝试则可检验修正知识本身的真伪.
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唯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知识本身并没有告
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这是一门技艺.不经实验就不能学到.
不可专为挑剔辩驳去读书,但也不可轻易相信书本.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
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有的知识只须浅尝,有的知识只要粗知.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
揣摩.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
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
有的书可以请人代读,然后看他的笔记摘要就行了.但这只限于质量粗劣的书.
否则一本好书将象已被蒸馏过的水,变得淡而无味了!
读书使人的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辩是非,作笔记则能使知识精确.
因此,如果一个人还原做笔记,他的记忆力就必须强而可靠.如果一个人只愿孤
独探索,他的头脑就必须格外锐利.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知,他就必定很
狡黠,才能掩饰他的无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
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
可以通过运动为改善一样.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肾,射箭可扩胸利肺,散步则有助于消
化,骑术使人反应敏捷,等等.同样,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习数学,因为
数学稍不仔细就去出错.缺乏分析判断力的人,他可以研习经院哲学,因为这门学问
最讲究繁琐辩证.不善于推理的人,可以研习法律学,如此等等.这种种头脑上的缺
陷,可可以通过求知来疗治.
培根随笔 1到4则,摘抄2句富有哲理名句并写200字的阅读感受
培根随笔 1到4则,摘抄2句富有哲理名句并写200字的阅读感受
5-8则的
9-12则的
13-16则的
``````
每天四则!
dd广大网友51年前1
司徒寥寥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85.7%
自己的小作文要自己写啊,否则会害了你的.加油吧,对自己有一点信心嘛,当你自己写出来的时候你会有很高的成就感的.
培根随笔摘抄及赏析
义薄云雾1年前1
longwen099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85%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在《论猜疑》中,培根说道:“当你产生了猜疑时,你最好还是有所警惕,但又不要表露于外.这样,当这种猜疑有道理时,你已经预先作了准备而不爱其害.当这种猜测疑无道理时,你又可避免因此而误会了好人.可见在人生中猜疑,是人的思想在做乱.
培根随笔 读书笔记最好是一百字的
lilian231年前1
未来的爱好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5%
谈读书-培根
读书能给人乐趣、文雅和能力.人们独具或退隐的时候,最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谈话的时候,最能表现出读书的文雅;判断和处理事务的时候,最能发挥由读书而获得的能力.那些有实际经验而没有学识的人,也许能够一一实行或判断某些事物的细枝末节,但对于事业的一般指导、筹划与处理,还是真正有学问的人才能胜任.
耗费过多的时间去读书便是迟滞,过分用学问自炫便是矫揉造作,而全凭学理判断一切,则是书呆子的癖好.学问能美化人性,经验又能充实学问.天生的植物需要人工修剪,人类的本性也需要学问诱导,而学问本身又必须以经验来规范,否则便太迂阔了.
机巧的人轻视学问,浅薄的人惊服学问,聪明的人却能利用学问.因为学问本身并不曾把它的用途交给人,至于如何去应用它,那是在学问之外,超越学问之上、由观察而获得的一种聪明呢!
读书不是为着要辩驳,也不是要盲目信从,更不是去寻谈话的资料,而是要去权衡和思考.有些书只需浅尝,有些书可以狼吞,有些书要细嚼烂咽,慢慢消化.也就是说,有的书只需选读,有的书只需浏览,有的书却必须全部精读.有些书不必去读原本,读读它们的节本就够了,但这仅限于内容不大重要的二流书籍;否则,删节过的书,往往就像蒸馏水一样,淡而无味.
读书使人渊博,辩论使人机敏,写作使人精细.如果一个人很少写作,他就需要有很强的记忆力;如果他很少辩论,就需要有急智;如果他很少读书,就需要很狡猾,对于自己不懂的事情,假装知道.
历史使人聪明,诗歌使人富于想象,数学使人精确,自然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和修辞学使人善辩.总之读书能陶冶个性.不仅如此,读书并且可以铲除一些心理上的障碍,正如适当的运动能够矫治身体上某些疾病一般.例如:滚球戏有益于肾脏;射箭有益于胸部;散步有益于肠胃;骑马有益于头部等等.因此,假若一个人心神散乱,最好让他学习数学,因为在演算数学题目的时候,一定得全神贯注,如果注意力稍一分散,就必得再从头做起.假若一个人拙于辨别差异,就让他去请教那些演绎派的大师们,因为他们正是剖析毫发的人.假若一个人的心灵迟钝,不能举一反三,最好让他去研究律师的案件.所以,每一种心理缺陷,都有一种特殊的补救良方.
培根随笔好词好句好段及读后感
lanlan37211年前1
欣然忘食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去百度文库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lGXb0idv9P49099S7QBeBn_fA-F7T1EJvnpIbDzlyih23BVp5dNeCPhtscmLFPVV4h6wwrO4bQih7-fGebBaO7EZbfNuOAzD0vfj3L4gysO
望采纳
培根随笔的好词只要好词,最少50个
dispearyu1年前1
宁静智远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85.7%
1.知识就是力量.2.历史使人贤明,诗歌使人高雅,数学使人高尚,自然哲学使人深沉,道德使人稳重,而伦理学和修辞学则使人善于争论.3.为了要替自己煮蛋以致烧掉一幢房子而毫不后悔的人,乃是极端的利己主义者.4.人是一切的...
培根随笔摘抄与评析 200分悬赏
培根随笔摘抄与评析 200分悬赏
不要把全文弄下来,摘抄一点,评析一点
3楼,要评析啊,我要在百度搜的到还上知道来悬赏200?2楼的眼睛有毛病?看不清数字?
风雨一笑1年前1
龙行剑客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91.7%
摘抄1:读书之用有三:一为怡神旷心;二为增趣添雅;三为长才益智.
读书费时太多者皆因懒散,寻章摘句过甚者显矫揉造作,全凭书中教条断事者则乃学究书痴.
天资之改善须靠读书,而学识之完美须靠实践.因天生资质犹如自然花木,需要用学识对其加以修剪,而书中所示往往漫无边际,必须用经验和阅历界定其经纬.
惟英明睿智者运用读书,这并非由于书不示人其用法,而是因为其用法乃一种在书之外并高于书本的智慧,只有靠观察方可得之.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精细,物理学使人深沉,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则使人善辩.正如古人所云:学皆成性.
体会:读书贵在运用.应该记一些东西,应精确些,以助谈兴谈资,这是运用;但更重要的运用却是内化,溶进自己知识和经验体系之中,成为指导自己工作与生活的“哲学”,这才是更高层次的“学以致用”.如果光是为了猎奇与装饰,读书实在是没什么用;如果读成了书呆子,书不读也罢!
摘抄2:世间少有真正的友谊,而在势均力敌者之间这种友谊更是罕见.惺惺惜惺惺不过是世人惯常的夸张.真正的友谊只存在于身份地位有上下之别者之间.这种朋友才可能风雨同舟,休戚与共.
体会:不求任何回报的帮助与付出有吗?如果有,或者只说明施与者的善心,还不足以说明真正友谊的存在.真正的友谊除了不含任何功利色彩之外,更为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心灵的沟通,感情的接纳,价值观的认同,兴趣爱好的相投,总之,是两情相悦.这种接纳与欣赏发生在同性之间的概率并非没有,但极低且很可能“只存在于身份地位有上下之别者之间”,而发生在异性之间未免有带有爱情的成份.
摘抄3:美貌如夏日鲜果易腐难存,而且它每每使年少者放荡,并给年长者几分难堪.
若美貌依附于善者,便会使善举光彩夺目,使恶行无地自容.
体会:美貌如同双刃剑,但无论如何算是上天的恩赐.但过多地依赖于美貌必然会使人浅薄而成为夏日的鲜果.
摘抄5:年轻人出错往往会使事情毁于一旦,年长者出错则只是使本来可做得更多更快的事情做得少点慢点.
体会:宁可错过,不可出错.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蓝子里.不要做毕其功于一役的事.更不要做孤注一掷的事.凡事都有留有回旋的余地.
摘抄6:赞誉乃德行之反映,但它亦是令人反思的镜鉴.
对人对事的赞扬过分夸张只会招人反感,并且会招来嫉妒和嘲笑,除个别情况之外,自吹自擂不可能显得合宜得体.但一个人若是赞美自己的工作或使命,他便可以显得非常体面,甚至显出一种崇高.
体会:真的不能过分地吹捧别人,尤其是经常地这样做,既降低了自己的人格,也让被吹捧者看不起.如果对方真的有特别的优点,赞美时务要真心诚意和恰如其分.当然对于女人的相貌、身材、衣着之类可另当别论.
多说自己工作的重要和责任之重大,但勿需抱怨有多辛苦和艰难.
{水浒传}{傅雷家书}{培根随笔}读书笔记,读后感
等待xx1年前1
hferty 共回答了11个问题 | 采纳率90.9%
培根随笔》读后感 (摘录了4篇)
第一篇
《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论美》.这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语言简洁,内涵深刻,充满哲理.”美”本身是个很广泛的问题,本文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能真正发出光辉.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在三者中最高.
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丽,而忽略了内在,他们虽然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所以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每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第二篇
《培根随笔》读后感
《培根随笔》为英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哲学家的弗兰西斯·培根所著.《培根随笔》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思想家》、《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论猜疑》中,培根说道:“当你产生了猜疑时,你最好还是有所警惕,但又不要表露于外. 这样,当这种猜疑有道理时,你已经预先作了准备而不爱其害.当这种猜测疑无道理时,你又可避免因此而误会了好人.可见在人生中猜疑,是人的思想在做乱.
在数十篇随笔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是《论美》篇.这是一篇关于“美”之作,语言简洁,内涵土独特,充满哲理性.“美”本身是个很广泛的问题,本文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人生观问题.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能真正发出光辉.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在三者中最高.
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丽,而忽略了内在,他们虽然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所以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每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论嫉妒》中,我也领会不少 彼此越了解,嫉妒心将占据越高.人可以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绝不能容下让身边人的种种上升的趋势.一个循序渐进地高升的人也不会招来嫉妒.因为这种人的提升被看作是正当的.
嫉妒在人的生涯中是毕竟的道路, 同情心总是医治嫉妒的一味良药.但有多少人能明白文中的道理呢.?
第三篇
《培根随笔》读有感

很多人都喜欢这个伟大的哲学家——培根,但我却不!我讨厌这个站在贵族立场与男权视角的培根,我讨厌这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我讨厌这个拥有着功利主义思想、深谙于官场运作的培根!
不过,前两天读了《培根随笔》后,我才发现了另一个与我想法完全不同的培根.我看到他对哲学的执着,对政治的热衷,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困难决不轻言放弃、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态度.
我恍然明白:“噢!原来还有这样一个培根!”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论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避开这文章中写的都是美、德兼备的男性帝王不说,这则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它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展开评述.“善犹如宝石,以镶嵌自然为美;而善附于美者无疑最美,不过这美者倒不必相貌俊秀,只须气度端庄,仪态宜人.”不错,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因此我想,人的外表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内涵,光有外表,只是一个躯壳,行尸走肉,又怎么能算得上是美丽呢?所以,人是因为可爱而美丽,而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
读完这书后,我忽然想起,人是没有十全十美的,而且每个人的理想与信念不同,当然,所追求的事物和追逐的梦想也各不相同,不可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在别人身上,也不能依照自己的喜好来评判他人.况且人是有两面的嘛!应多看看别人的优点,吸取精华之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为将来漫漫人生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本好书可以使人明白一个道理,一本好书可以为人建造一条捷径,一本好书甚至可以改变人一生的命运!如同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不得不肯定,从某一方面来说,这是一本使人上进的好书!
第四篇
《培根随笔》读后感
不久前,经朋友推荐拜读了著名学者何新先生翻译的《培根人生论》,读完之后顿觉收益非浅.《培根人生论》兼有散文、论文和随笔的意义.它不仅文笔优美而且论述精辟.用其敏锐的洞察力把复杂的人生问题用散文的体裁写出来,一下让原本枯燥无味的人生理论变得栩栩如生起来,而且写得是如此生动有趣,这确是让我的精神为之一振.
在《培根人生论》优美且充满睿智的文字的感召下,我一口气通读了两遍,仍觉意犹未尽,便十分想将其推荐给更多的朋友,正谓之'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但又不免犹豫,因为《培根人生论》这本书中也有些篇章存在着争议.如《论韬晦》、《论野心》等篇章中叙述的做人之道,实际上是典型的市侩哲学.《论帝王》、《论贵族》等篇幅中则旨在向君王介绍统治经验和权术.但毕竟小瑕难掩大瑜,《培根人生论》以一种优美与庄严的韵律,以超人智慧的论述,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而广为读者所喜爱.因而,我认为《培根人生论》的确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在《培根人生论》之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如《论读书》、《论美》等,但我印象最深的却是《论时机》.他在篇中说到'当危险逼近时,善于抓住时机迎头邀击它要比犹豫躲闪更有利.因为犹豫的结果恰恰是错过了克服它的机会.'
人的一生很多事情是不可能用确定论来准确描述的,但机遇确是成功的首要因素,就人生而言,一生中大的机遇可能十几年、几十年一遇.大的机遇是历史和社会造成的,因此要想有所作为,一定要善于省时度势,看清发展的大趋势,有良好的洞察力去感知哪里有'金矿'.还有一种机遇是社会造成的,我国生活在六七十年代的人就没有很好的机遇可以利用.机遇往往是突然地或不知不觉地出现的,有时甚至永远不为人所知、或只是在回首往事时才认识到过去的那件事是个机遇,庆幸抓住了它或者后悔失去了它.
善于抓住机遇的人应该具有以下基本素质:第一,要随时做好准备,不要机遇来的时候临时抱佛脚.不仅要尽可能的获取各种各样的广搏的知识,还要尽可能锻炼出很强的创新能力.我们要取得成功,关键是要有创新能力,而不是光有读书能力.'如果时间已使事物腐败,而人却无智慧使之革新,那么其结局将只有毁灭'(《论革新》).有些人非常刻苦,很爱学习,但是遇到新问题总是一筹莫展,这就是创新能力不足. 第二,要从小事做起,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道理很简单,机遇总是突然地、不知不觉地出现,有时你甚至一辈子也不知道哪个是机遇. 第三,一旦出现机遇的时候,全力以赴,兢兢业业地抓住它.我国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容国团所说的'人生能有几回搏!'就是很好的诠释. 第四,要锻炼出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在复杂的情况下发现机遇.许多学生念书时成绩很好,但后来,有的人成就很多,有的人却一事无成.关键在于面对新出现的复杂局面时,能否发现机遇.
机遇难得,然而不可以创造机遇呢?答案是肯定的.首先,抓住机遇不是被动的,真正聪明的人会创造机遇.其次,创造机遇要找那种适合自己,到机遇多的岗位和地方去.据介绍,美国人很喜欢换工作岗位,一生中大概要换四次.中国人恰好相反,惯性大,干一件事就想一辈子呆在这儿.换工作岗位有什么好处呢?你不是一锤定终身,你可以多次换,找准最适合自己的、机会最大的地方和位置. 再次,要得到原本不属于自己的机遇,或者让那些属于自己机遇不要失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做人要诚实守信.有好多年轻人,为了短期利益和行为做假,考试作弊、说假话,就是不诚信,这样做的最终结果是害了自己.中国某个地方曾经一度是商业非常发达的地区,而现有却不然.原因很简单,也是缺乏诚信.第四,要善于与人相处和交流.交流对一个人的成功很重要.英国作家萧伯纳说过,'两个人交流思想和两个人交换苹果完全不一样,交换苹果,每个人手上只有一个苹果,而交流思想,每个人同时有两个思想'.如果大家都懂得这个道理,学会与人相处和交流,博采众家之长,那么你就具备了得到机遇的一个非常好的素质. 最后,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对创造机遇非常重要.一旦工作出现问题,要很快调整自己,去做那些容易取得成功的事情.以上是我对《培根人生论》部分章节的一点肤浅认识,由于水平所限难免存在偏颇.深望各方予以改正
培根随笔好词好句赏析
人狼011年前1
来来又去去 共回答了8个问题 | 采纳率87.5%
培根随笔
摘抄1:读书之用有三:一为怡神旷心;二为增趣添雅;三为长才益智.
读书费时太多者皆因懒散,寻章摘句过甚者显矫揉造作,全凭书中教条断事者则乃学究书痴.
天资之改善须靠读书,而学识之完美须靠实践.因天生资质犹如自然花木,需要用学识对其加以修剪,而书中所示往往漫无边际,必须用经验和阅历界定其经纬.
惟英明睿智者运用读书,这并非由于书不示人其用法,而是因为其用法乃一种在书之外并高于书本的智慧,只有靠观察方可得之.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精细,物理学使人深沉,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则使人善辩.正如古人所云:学皆成性.
体会:读书贵在运用.应该记一些东西,应精确些,以助谈兴谈资,这是运用;但更重要的运用却是内化,溶进自己知识和经验体系之中,成为指导自己工作与生活的“哲学”,这才是更高层次的“学以致用”.如果光是为了猎奇与装饰,读书实在是没什么用;如果读成了书呆子,书不读也罢!
摘抄2:世间少有真正的友谊,而在势均力敌者之间这种友谊更是罕见.惺惺惜惺惺不过是世人惯常的夸张.真正的友谊只存在于身份地位有上下之别者之间.这种朋友才可能风雨同舟,休戚与共.
体会:不求任何回报的帮助与付出有吗?如果有,或者只说明施与者的善心,还不足以说明真正友谊的存在.真正的友谊除了不含任何功利色彩之外,更为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心灵的沟通,感情的接纳,价值观的认同,兴趣爱好的相投,总之,是两情相悦.这种接纳与欣赏发生在同性之间的概率并非没有,但极低且很可能“只存在于身份地位有上下之别者之间”,而发生在异性之间未免有带有爱情的成份.
摘抄3:美貌如夏日鲜果易腐难存,而且它每每使年少者放荡,并给年长者几分难堪.
若美貌依附于善者,便会使善举光彩夺目,使恶行无地自容.
体会:美貌如同双刃剑,但无论如何算是上天的恩赐.但过多地依赖于美貌必然会使人浅薄而成为夏日的鲜果.
摘抄5:年轻人出错往往会使事情毁于一旦,年长者出错则只是使本来可做得更多更快的事情做得少点慢点.
体会:宁可错过,不可出错.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蓝子里.不要做毕其功于一役的事.更不要做孤注一掷的事.凡事都有留有回旋的余地.
摘抄6:赞誉乃德行之反映,但它亦是令人反思的镜鉴.
对人对事的赞扬过分夸张只会招人反感,并且会招来嫉妒和嘲笑,除个别情况之外,自吹自擂不可能显得合宜得体.但一个人若是赞美自己的工作或使命,他便可以显得非常体面,甚至显出一种崇高.
体会:真的不能过分地吹捧别人,尤其是经常地这样做,既降低了自己的人格,也让被吹捧者看不起.如果对方真的有特别的优点,赞美时务要真心诚意和恰如其分.当然对于女人的相貌、身材、衣着之类可另当别论.
多说自己工作的重要和责任之重大,但勿需抱怨有多辛苦和艰难.
培根随笔1000字读后感怎么写啊
didicheng1年前2
dengxj0827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不久前,经朋友推荐拜读了著名学者何新先生翻译的《培根人生论》,读完之后顿觉收益非浅.《培根人生论》兼有散文、论文和随笔的意义.它不仅文笔优美而且论述精辟.用其敏锐的洞察力把复杂的人生问题用散文的体裁写出来,一下让原本枯燥无味的人生理论变得栩栩如生起来,而且写得是如此生动有趣,这确是让我的精神为之一振.
在《培根人生论》优美且充满睿智的文字的感召下,我一口气通读了两遍,仍觉意犹未尽,便十分想将其推荐给更多的朋友,正谓之'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但又不免犹豫,因为《培根人生论》这本书中也有些篇章存在着争议.如《论韬晦》、《论野心》等篇章中叙述的做人之道,实际上是典型的市侩哲学.《论帝王》、《论贵族》等篇幅中则旨在向君王介绍统治经验和权术.但毕竟小瑕难掩大瑜,《培根人生论》以一种优美与庄严的韵律,以超人智慧的论述,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而广为读者所喜爱.因而,我认为《培根人生论》的确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在《培根人生论》之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如《论读书》、《论美》等,但我印象最深的却是《论时机》.他在篇中说到'当危险逼近时,善于抓住时机迎头邀击它要比犹豫躲闪更有利.因为犹豫的结果恰恰是错过了克服它的机会.'
人的一生很多事情是不可能用确定论来准确描述的,但机遇确是成功的首要因素,就人生而言,一生中大的机遇可能十几年、几十年一遇.大的机遇是历史和社会造成的,因此要想有所作为,一定要善于省时度势,看清发展的大趋势,有良好的洞察力去感知哪里有'金矿'.还有一种机遇是社会造成的,我国生活在六七十年代的人就没有很好的机遇可以利用.机遇往往是突然地或不知不觉地出现的,有时甚至永远不为人所知、或只是在回首往事时才认识到过去的那件事是个机遇,庆幸抓住了它或者后悔失去了它.
善于抓住机遇的人应该具有以下基本素质:第一,要随时做好准备,不要机遇来的时候临时抱佛脚.不仅要尽可能的获取各种各样的广搏的知识,还要尽可能锻炼出很强的创新能力.我们要取得成功,关键是要有创新能力,而不是光有读书能力.'如果时间已使事物腐败,而人却无智慧使之革新,那么其结局将只有毁灭'(《论革新》).有些人非常刻苦,很爱学习,但是遇到新问题总是一筹莫展,这就是创新能力不足.第二,要从小事做起,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道理很简单,机遇总是突然地、不知不觉地出现,有时你甚至一辈子也不知道哪个是机遇.第三,一旦出现机遇的时候,全力以赴,兢兢业业地抓住它.我国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容国团所说的'人生能有几回搏!'就是很好的诠释.第四,要锻炼出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在复杂的情况下发现机遇.许多学生念书时成绩很好,但后来,有的人成就很多,有的人却一事无成.关键在于面对新出现的复杂局面时,能否发现机遇.
培根随笔读后感600字,现场等!
局解1年前3
iris0218 共回答了11个问题 | 采纳率81.8%
培根随笔》读后感
《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论美》.这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语言简洁,内涵深刻,充满哲理.”美”本身是个很广泛的问题,本文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能真正发出光辉.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在三者中最高.
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丽,而忽略了内在,他们虽然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所以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求培根随笔读后感500字
玉面秀才1年前1
风散云去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培根随笔》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可以说,《培根随笔》中的随笔篇篇都是精品,篇篇都值得我们一便又一便地阅读、一便又一便地细细品味.
而其中,我最喜欢的,就要数《论美》和《论友谊》两篇.我觉得,人生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友谊,所以,我特别将这篇《论友谊》读了好几遍,其中,我特别喜欢那句:“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将是一片沙漠,因此那种乐于孤独的人不是属于人而是属于兽的.”这句话将“喜欢孤独的人不是野兽便是神灵”和“一座城市如同一片旷野”这两句谚语概括起来,而且十分之精湛,令人折服.然而他在《论友谊》中的另一句话也是我们所熟悉的:“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句话将友谊的真正含义描写了出来,而且使我们切身体会到,即使刚刚吵完架的朋友看到了这句话,也回不由自主地想对对方道歉,因为友谊对我们来说,真的是太重要了,然而培根又将友谊的真谛描写的那么自然,无论是谁,都不会否认这两点.
第二篇是《论美》,这一篇不得不说同样是一篇佳作中的佳作.美到底是什么,其实没人能真正说清.我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无论未来如何,但见到一个人的第一面一定是看看他(她)的外表如何而不是立马探究他(她)的内在.培根的想法应该也是如此,但在他写的《论美》中却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的确,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能真正发出光辉.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不错,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在三者中最高.事实上,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人亦却是如此——每天关注着自己形体和颜色之美,对于自己的内在的美却一点也不关心,就出现了很多很美丽的女生却出口脏话连篇,让人觉得很没教养,很不稳重的情况了.正如培根所说:“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培根能对世上的很多事情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并写下来让后人们一代一代传阅不是一朝一夕便可成的,也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如果想要像培根那样成为一位有名的作家的话,也要多读、多练,让自己的作品也成为作为人的一生中的“卷首语”.
培根随笔和傅雷家书的读后感,400字左右就行了
麦-当劳1年前1
雷一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培根随笔和傅雷家书的读后感:
1.
培根随笔》这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语言简洁,短短的一小篇就可以让人受益匪浅.它深受各国读者欢迎,据说还有不少人曾受到这本书的熏陶.
  《培根随笔》中的随笔篇篇都是精品,篇篇都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阅读、一遍又一遍地品味.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在《论美》中,培根说道:“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培根的话语既使人们开阔了眼界,也能使人们顿悟.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论友谊》了,我觉得,人生中最不可少的就是友谊.我特别喜欢书中的一句话:“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将是一片沙漠,因此那种乐于孤独的人不是属于人而是属于兽的.”然而他在《论友谊》中的另一句话也是我们所熟悉的:“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句话使我们体会到友谊真的太重要了.
  一本好书可以使人明白一个道理,一本好书可以为人建造一条捷径,一本好书甚至可以改变人一生的命运!就像培根所说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天读了《培根随笔》后,我才发现了另一个与我想法完全不同的培根.我看到他对哲学的执着,对政治的热衷,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困难决不轻言放弃、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态度.
2.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作为万里相隔的亲人之间维系感情的方式,自古至今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无论名人巨子,还是凡人百姓,在谆谆叮嘱子女注意衣食寒暑、关心身体之外,更多的是告诫他们如何堂堂正正做人,如何刻苦学习,立志成才.
清代封疆大吏左宗棠常抽空写家书告诫儿子,务必勤学苦读,不要虚掷了宝贵的少年时光,务必保持克勤克俭的家风,不要忘本,不要骄横乡里,不得染上纨绔习气.清末状元张謇,经常写信教导在外求学的儿子“人当有志气,志当存高远”.而《傅雷家书》更是把一位对社会、对祖国、对人类尽自己责任的父亲的心灵展示出来,成为儿子的“镜子”、“手杖”和丰富的精神养料,震撼了千万读者的心.
儿子虽然已经长大,但在父亲的眼里,他永远是关爱的对象.
他的这些关爱,不光是对儿子幼时关爱的深情延续,更有着许多的延伸和扩展,每阅读一篇,总在感动之余,给人无限启迪.《傅雷家书》并不是一本普通的家书.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
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
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
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
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字里行间不仅是拳拳的父子之情,还有更多的人生领悟,宛如一个忘年的老友,娓娓道来岁月的感受.
做父亲的在儿子别离后,翻然想念曾经的许多遗憾,其实孩子又何尝不是在别离后才更深的理解了那殷殷亲情.人世的无奈就在于此,只有失去才更知其美好,所以小别更显得弥足珍贵字里行间不仅是拳拳的父子之情,还有更多的人生领悟,宛如一个忘年的老友,娓娓道来岁月的感受.做父亲的在儿子别离后,翻然想念曾经的许多遗憾,其实孩子又何尝不是在别离后才更深的理解了那殷殷亲情.人世的无奈就在于此,只有失去才更知其美好,所以小别更显得弥足珍贵.
培根随笔读后感200字
每一天开心度过1年前1
度是0365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予你帮助,呵呵^_^
  200字的太难找了,你删删呵^_^
  《培根随笔》读后感 (摘录了4篇)
  第一篇
  《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论美》.这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语言简洁,内涵深刻,充满哲理.”美”本身是个很广泛的问题,本文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能真正发出光辉.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在三者中最高.
  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丽,而忽略了内在,他们虽然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所以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每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第二篇
  《培根随笔》读后感
  《培根随笔》为英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哲学家的弗兰西斯·培根所著.《培根随笔》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思想家》、《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论猜疑》中,培根说道:“当你产生了猜疑时,你最好还是有所警惕,但又不要表露于外. 这样,当这种猜疑有道理时,你已经预先作了准备而不爱其害.当这种猜测疑无道理时,你又可避免因此而误会了好人.可见在人生中猜疑,是人的思想在做乱.
  在数十篇随笔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是《论美》篇.这是一篇关于“美”之作,语言简洁,内涵土独特,充满哲理性.“美”本身是个很广泛的问题,本文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人生观问题.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能真正发出光辉.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在三者中最高.
  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丽,而忽略了内在,他们虽然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所以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每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论嫉妒》中,我也领会不少 彼此越了解,嫉妒心将占据越高.人可以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绝不能容下让身边人的种种上升的趋势.一个循序渐进地高升的人也不会招来嫉妒.因为这种人的提升被看作是正当的.
  嫉妒在人的生涯中是毕竟的道路, 同情心总是医治嫉妒的一味良药.但有多少人能明白文中的道理呢.?
  第三篇
  《培根随笔》读有感
  很多人都喜欢这个伟大的哲学家——培根,但我却不!我讨厌这个站在贵族立场与男权视角的培根,我讨厌这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我讨厌这个拥有着功利主义思想、深谙于官场运作的培根!
  不过,前两天读了《培根随笔》后,我才发现了另一个与我想法完全不同的培根.我看到他对哲学的执着,对政治的热衷,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困难决不轻言放弃、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态度.
  我恍然明白:“噢!原来还有这样一个培根!”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论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避开这文章中写的都是美、德兼备的男性帝王不说,这则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它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展开评述.“善犹如宝石,以镶嵌自然为美;而善附于美者无疑最美,不过这美者倒不必相貌俊秀,只须气度端庄,仪态宜人.”不错,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因此我想,人的外表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内涵,光有外表,只是一个躯壳,行尸走肉,又怎么能算得上是美丽呢?所以,人是因为可爱而美丽,而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
  读完这书后,我忽然想起,人是没有十全十美的,而且每个人的理想与信念不同,当然,所追求的事物和追逐的梦想也各不相同,不可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在别人身上,也不能依照自己的喜好来评判他人.况且人是有两面的嘛!应多看看别人的优点,吸取精华之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为将来漫漫人生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本好书可以使人明白一个道理,一本好书可以为人建造一条捷径,一本好书甚至可以改变人一生的命运!如同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不得不肯定,从某一方面来说,这是一本使人上进的好书!
  第四篇
  《培根随笔》读后感
  不久前,经朋友推荐拜读了著名学者何新先生翻译的《培根人生论》,读完之后顿觉收益非浅.《培根人生论》兼有散文、论文和随笔的意义.它不仅文笔优美而且论述精辟.用其敏锐的洞察力把复杂的人生问题用散文的体裁写出来,一下让原本枯燥无味的人生理论变得栩栩如生起来,而且写得是如此生动有趣,这确是让我的精神为之一振.
  在《培根人生论》优美且充满睿智的文字的感召下,我一口气通读了两遍,仍觉意犹未尽,便十分想将其推荐给更多的朋友,正谓之'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但又不免犹豫,因为《培根人生论》这本书中也有些篇章存在着争议.如《论韬晦》、《论野心》等篇章中叙述的做人之道,实际上是典型的市侩哲学.《论帝王》、《论贵族》等篇幅中则旨在向君王介绍统治经验和权术.但毕竟小瑕难掩大瑜,《培根人生论》以一种优美与庄严的韵律,以超人智慧的论述,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而广为读者所喜爱.因而,我认为《培根人生论》的确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在《培根人生论》之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如《论读书》、《论美》等,但我印象最深的却是《论时机》.他在篇中说到'当危险逼近时,善于抓住时机迎头邀击它要比犹豫躲闪更有利.因为犹豫的结果恰恰是错过了克服它的机会.'
  人的一生很多事情是不可能用确定论来准确描述的,但机遇确是成功的首要因素,就人生而言,一生中大的机遇可能十几年、几十年一遇.大的机遇是历史和社会造成的,因此要想有所作为,一定要善于省时度势,看清发展的大趋势,有良好的洞察力去感知哪里有'金矿'.还有一种机遇是社会造成的,我国生活在六七十年代的人就没有很好的机遇可以利用.机遇往往是突然地或不知不觉地出现的,有时甚至永远不为人所知、或只是在回首往事时才认识到过去的那件事是个机遇,庆幸抓住了它或者后悔失去了它.
  善于抓住机遇的人应该具有以下基本素质:第一,要随时做好准备,不要机遇来的时候临时抱佛脚.不仅要尽可能的获取各种各样的广搏的知识,还要尽可能锻炼出很强的创新能力.我们要取得成功,关键是要有创新能力,而不是光有读书能力.'如果时间已使事物腐败,而人却无智慧使之革新,那么其结局将只有毁灭'(《论革新》).有些人非常刻苦,很爱学习,但是遇到新问题总是一筹莫展,这就是创新能力不足. 第二,要从小事做起,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道理很简单,机遇总是突然地、不知不觉地出现,有时你甚至一辈子也不知道哪个是机遇. 第三,一旦出现机遇的时候,全力以赴,兢兢业业地抓住它.我国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容国团所说的'人生能有几回搏!'就是很好的诠释. 第四,要锻炼出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在复杂的情况下发现机遇.许多学生念书时成绩很好,但后来,有的人成就很多,有的人却一事无成.关键在于面对新出现的复杂局面时,能否发现机遇.
  机遇难得,然而不可以创造机遇呢?答案是肯定的.首先,抓住机遇不是被动的,真正聪明的人会创造机遇.其次,创造机遇要找那种适合自己,到机遇多的岗位和地方去.据介绍,美国人很喜欢换工作岗位,一生中大概要换四次.中国人恰好相反,惯性大,干一件事就想一辈子呆在这儿.换工作岗位有什么好处呢?你不是一锤定终身,你可以多次换,找准最适合自己的、机会最大的地方和位置. 再次,要得到原本不属于自己的机遇,或者让那些属于自己机遇不要失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做人要诚实守信.有好多年轻人,为了短期利益和行为做假,考试作弊、说假话,就是不诚信,这样做的最终结果是害了自己.中国某个地方曾经一度是商业非常发达的地区,而现有却不然.原因很简单,也是缺乏诚信.第四,要善于与人相处和交流.交流对一个人的成功很重要.英国作家萧伯纳说过,'两个人交流思想和两个人交换苹果完全不一样,交换苹果,每个人手上只有一个苹果,而交流思想,每个人同时有两个思想'.如果大家都懂得这个道理,学会与人相处和交流,博采众家之长,那么你就具备了得到机遇的一个非常好的素质. 最后,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对创造机遇非常重要.一旦工作出现问题,要很快调整自己,去做那些容易取得成功的事情.以上是我对《培根人生论》部分章节的一点肤浅认识,由于水平所限难免存在偏颇.深望各方予以改正.
培根随笔读后感600字论真理
ufo8003291年前1
晕乎玩命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3.3%
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在这数十篇随笔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论美》.这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语言简洁,内涵深刻,充满哲理.”美”本身是个很广泛的问题,本文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能真正发出光辉.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在三者中最高.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丽,而忽略免费范文网免费范文网了内在,他们虽然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所以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每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PS,楼上那是百度查的,盗用她人答案是不道德的
求水浒传、傅雷家书、培根随笔 读后感500字
求水浒传、傅雷家书、培根随笔 读后感500字
500 读后感 别复制 要复制我找百度去了
一定要500字
kendy121年前1
gebtae8nt7594_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0.9%
这位大哥,马上上初三吧,偶门YES呀,这年头...百科当道,知道为王,咱也在找哇,大家都是复制的,只能多看几篇 拼拼凑凑最看不出来.
再说一句哈,咱还是诚信点,上初三了,都不容易呀,这么几本书看看写写拉倒了.
"傅雷家书""水浒""培根随笔"读后感,
kfjsfdks1年前1
姚若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1.3%
读了《水浒传》后,最大的感受就是书中的英雄们的豪情壮义,仗义疏财.先说智取生辰纲的七条好汉.智取生辰纲,是梁山好汉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的发端.这一段好汉壮举,轰动了水浒世界里的江湖.但是晁盖一伙,做下这桩弥天大...
培根随笔的段落摘除点评200字X5
脱缰马1年前1
明夜星空有风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培根随笔》读后感 (摘录了4篇)
  第一篇
  《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论美》.这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语言简洁,内涵深刻,充满哲理.”美”本身是个很广泛的问题,本文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能真正发出光辉.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在三者中最高.
  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丽,而忽略了内在,他们虽然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所以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每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第二篇
  《培根随笔》读后感
  《培根随笔》为英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哲学家的弗兰西斯·培根所著.《培根随笔》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思想家》、《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论猜疑》中,培根说道:“当你产生了猜疑时,你最好还是有所警惕,但又不要表露于外. 这样,当这种猜疑有道理时,你已经预先作了准备而不爱其害.当这种猜测疑无道理时,你又可避免因此而误会了好人.可见在人生中猜疑,是人的思想在做乱.
  在数十篇随笔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是《论美》篇.这是一篇关于“美”之作,语言简洁,内涵土独特,充满哲理性.“美”本身是个很广泛的问题,本文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人生观问题.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能真正发出光辉.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在三者中最高.
  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丽,而忽略了内在,他们虽然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所以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每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论嫉妒》中,我也领会不少 彼此越了解,嫉妒心将占据越高.人可以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绝不能容下让身边人的种种上升的趋势.一个循序渐进地高升的人也不会招来嫉妒.因为这种人的提升被看作是正当的.
  嫉妒在人的生涯中是毕竟的道路, 同情心总是医治嫉妒的一味良药.但有多少人能明白文中的道理呢.?
  第三篇
  《培根随笔》读有感
  很多人都喜欢这个伟大的哲学家——培根,但我却不!我讨厌这个站在贵族立场与男权视角的培根,我讨厌这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我讨厌这个拥有着功利主义思想、深谙于官场运作的培根!
  不过,前两天读了《培根随笔》后,我才发现了另一个与我想法完全不同的培根.我看到他对哲学的执着,对政治的热衷,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困难决不轻言放弃、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态度.
  我恍然明白:“噢!原来还有这样一个培根!”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论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避开这文章中写的都是美、德兼备的男性帝王不说,这则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它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展开评述.“善犹如宝石,以镶嵌自然为美;而善附于美者无疑最美,不过这美者倒不必相貌俊秀,只须气度端庄,仪态宜人.”不错,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因此我想,人的外表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内涵,光有外表,只是一个躯壳,行尸走肉,又怎么能算得上是美丽呢?所以,人是因为可爱而美丽,而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
  读完这书后,我忽然想起,人是没有十全十美的,而且每个人的理想与信念不同,当然,所追求的事物和追逐的梦想也各不相同,不可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在别人身上,也不能依照自己的喜好来评判他人.况且人是有两面的嘛!应多看看别人的优点,吸取精华之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为将来漫漫人生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本好书可以使人明白一个道理,一本好书可以为人建造一条捷径,一本好书甚至可以改变人一生的命运!如同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不得不肯定,从某一方面来说,这是一本使人上进的好书!
  第四篇
  《培根随笔》读后感
  不久前,经朋友推荐拜读了著名学者何新先生翻译的《培根人生论》,读完之后顿觉收益非浅.《培根人生论》兼有散文、论文和随笔的意义.它不仅文笔优美而且论述精辟.用其敏锐的洞察力把复杂的人生问题用散文的体裁写出来,一下让原本枯燥无味的人生理论变得栩栩如生起来,而且写得是如此生动有趣,这确是让我的精神为之一振.
  在《培根人生论》优美且充满睿智的文字的感召下,我一口气通读了两遍,仍觉意犹未尽,便十分想将其推荐给更多的朋友,正谓之'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但又不免犹豫,因为《培根人生论》这本书中也有些篇章存在着争议.如《论韬晦》、《论野心》等篇章中叙述的做人之道,实际上是典型的市侩哲学.《论帝王》、《论贵族》等篇幅中则旨在向君王介绍统治经验和权术.但毕竟小瑕难掩大瑜,《培根人生论》以一种优美与庄严的韵律,以超人智慧的论述,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而广为读者所喜爱.因而,我认为《培根人生论》的确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在《培根人生论》之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如《论读书》、《论美》等,但我印象最深的却是《论时机》.他在篇中说到'当危险逼近时,善于抓住时机迎头邀击它要比犹豫躲闪更有利.因为犹豫的结果恰恰是错过了克服它的机会.'
  人的一生很多事情是不可能用确定论来准确描述的,但机遇确是成功的首要因素,就人生而言,一生中大的机遇可能十几年、几十年一遇.大的机遇是历史和社会造成的,因此要想有所作为,一定要善于省时度势,看清发展的大趋势,有良好的洞察力去感知哪里有'金矿'.还有一种机遇是社会造成的,我国生活在六七十年代的人就没有很好的机遇可以利用.机遇往往是突然地或不知不觉地出现的,有时甚至永远不为人所知、或只是在回首往事时才认识到过去的那件事是个机遇,庆幸抓住了它或者后悔失去了它.
  善于抓住机遇的人应该具有以下基本素质:第一,要随时做好准备,不要机遇来的时候临时抱佛脚.不仅要尽可能的获取各种各样的广搏的知识,还要尽可能锻炼出很强的创新能力.我们要取得成功,关键是要有创新能力,而不是光有读书能力.'如果时间已使事物腐败,而人却无智慧使之革新,那么其结局将只有毁灭'(《论革新》).有些人非常刻苦,很爱学习,但是遇到新问题总是一筹莫展,这就是创新能力不足. 第二,要从小事做起,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道理很简单,机遇总是突然地、不知不觉地出现,有时你甚至一辈子也不知道哪个是机遇. 第三,一旦出现机遇的时候,全力以赴,兢兢业业地抓住它.我国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容国团所说的'人生能有几回搏!'就是很好的诠释. 第四,要锻炼出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在复杂的情况下发现机遇.许多学生念书时成绩很好,但后来,有的人成就很多,有的人却一事无成.关键在于面对新出现的复杂局面时,能否发现机遇.
  机遇难得,然而不可以创造机遇呢?答案是肯定的.首先,抓住机遇不是被动的,真正聪明的人会创造机遇.其次,创造机遇要找那种适合自己,到机遇多的岗位和地方去.据介绍,美国人很喜欢换工作岗位,一生中大概要换四次.中国人恰好相反,惯性大,干一件事就想一辈子呆在这儿.换工作岗位有什么好处呢?你不是一锤定终身,你可以多次换,找准最适合自己的、机会最大的地方和位置. 再次,要得到原本不属于自己的机遇,或者让那些属于自己机遇不要失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做人要诚实守信.有好多年轻人,为了短期利益和行为做假,考试作弊、说假话,就是不诚信,这样做的最终结果是害了自己.中国某个地方曾经一度是商业非常发达的地区,而现有却不然.原因很简单,也是缺乏诚信.第四,要善于与人相处和交流.交流对一个人的成功很重要.英国作家萧伯纳说过,'两个人交流思想和两个人交换苹果完全不一样,交换苹果,每个人手上只有一个苹果,而交流思想,每个人同时有两个思想'.如果大家都懂得这个道理,学会与人相处和交流,博采众家之长,那么你就具备了得到机遇的一个非常好的素质. 最后,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对创造机遇非常重要.一旦工作出现问题,要很快调整自己,去做那些容易取得成功的事情.以上是我对《培根人生论》部分章节的一点肤浅认识,由于水平所限难免存在偏颇.深望各方予以改正.
求一篇培根随笔的名言读后感,体会,人生哲理
求一篇培根随笔的名言读后感,体会,人生哲理
600字要谈到里面的名言,体会,人生哲理
ggll的那一天1年前1
tmpybybyb 共回答了11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培根随笔》读后感 地球人都知道培根有句举世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很多人都喜欢这个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但我却不!我却讨厌这个站在贵族立场与男权视角的培根,我讨厌这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我讨厌这个拥有着功利主义思想、深谙于官场运作的培根!
不过,前一段时间读了《培根随笔》后,我才发现了另一个与我想法完全不同的培根.我看到他对哲学的执着,对政治的热衷,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困难决不轻言放弃、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态度. 我恍然明白:“噢!原来还有这样一个培根!”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论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避开这文章中写的都是美、德兼备的男性帝王不说,这则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它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展开评述.“善犹如宝石,以镶嵌自然为美;而善附于美者无疑最美,不过这美者倒不必相貌俊秀,只须气度端庄,仪态宜人.”不错,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因此我想,人的外表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内涵,光有外表,只是一个躯壳,行尸走肉,又怎么能算得上是美丽呢?所以,人是因为可爱而美丽,而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
读完这书后,我忽然想起,人是没有十全十美的,而且每个人的理想与信念不同,当然,所追求的事物和追逐的梦想也各不相同,不可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在别人身上,也不能依照自己的喜好来评判他人.况且人是有两面的嘛!应多看看别人的优点,吸取精华之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为将来漫漫人生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本好书可以使人明白一个道理,一本好书可以为人建造一条捷径,一本好书甚至可以改变人一生的命运!如同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不得不肯定,从某一方面来说,这是我读《培根随笔》的感想.
培根随笔的读后感 每篇都要~急
唐伯虫1年前1
刘四野不看贴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8.2%
  培根随笔》读后感 (摘录了4篇)
  第一篇
  《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论美》.这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语言简洁,内涵深刻,充满哲理.”美”本身是个很广泛的问题,本文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能真正发出光辉.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在三者中最高.
  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丽,而忽略了内在,他们虽然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所以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每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第二篇
  《培根随笔》读后感
  《培根随笔》为英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哲学家的弗兰西斯·培根所著.《培根随笔》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思想家》、《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论猜疑》中,培根说道:“当你产生了猜疑时,你最好还是有所警惕,但又不要表露于外. 这样,当这种猜疑有道理时,你已经预先作了准备而不爱其害.当这种猜测疑无道理时,你又可避免因此而误会了好人.可见在人生中猜疑,是人的思想在做乱.
  在数十篇随笔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是《论美》篇.这是一篇关于“美”之作,语言简洁,内涵土独特,充满哲理性.“美”本身是个很广泛的问题,本文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人生观问题.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能真正发出光辉.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在三者中最高.
  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丽,而忽略了内在,他们虽然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所以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每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论嫉妒》中,我也领会不少 彼此越了解,嫉妒心将占据越高.人可以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绝不能容下让身边人的种种上升的趋势.一个循序渐进地高升的人也不会招来嫉妒.因为这种人的提升被看作是正当的.
  嫉妒在人的生涯中是毕竟的道路, 同情心总是医治嫉妒的一味良药.但有多少人能明白文中的道理呢.?
  第三篇
  《培根随笔》读有感
  很多人都喜欢这个伟大的哲学家——培根,但我却不!我讨厌这个站在贵族立场与男权视角的培根,我讨厌这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我讨厌这个拥有着功利主义思想、深谙于官场运作的培根!
  不过,前两天读了《培根随笔》后,我才发现了另一个与我想法完全不同的培根.我看到他对哲学的执着,对政治的热衷,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困难决不轻言放弃、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态度.
  我恍然明白:“噢!原来还有这样一个培根!”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论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避开这文章中写的都是美、德兼备的男性帝王不说,这则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它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展开评述.“善犹如宝石,以镶嵌自然为美;而善附于美者无疑最美,不过这美者倒不必相貌俊秀,只须气度端庄,仪态宜人.”不错,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因此我想,人的外表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内涵,光有外表,只是一个躯壳,行尸走肉,又怎么能算得上是美丽呢?所以,人是因为可爱而美丽,而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
  读完这书后,我忽然想起,人是没有十全十美的,而且每个人的理想与信念不同,当然,所追求的事物和追逐的梦想也各不相同,不可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在别人身上,也不能依照自己的喜好来评判他人.况且人是有两面的嘛!应多看看别人的优点,吸取精华之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为将来漫漫人生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本好书可以使人明白一个道理,一本好书可以为人建造一条捷径,一本好书甚至可以改变人一生的命运!如同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不得不肯定,从某一方面来说,这是一本使人上进的好书!
  第四篇
  《培根随笔》读后感
  不久前,经朋友推荐拜读了著名学者何新先生翻译的《培根人生论》,读完之后顿觉收益非浅.《培根人生论》兼有散文、论文和随笔的意义.它不仅文笔优美而且论述精辟.用其敏锐的洞察力把复杂的人生问题用散文的体裁写出来,一下让原本枯燥无味的人生理论变得栩栩如生起来,而且写得是如此生动有趣,这确是让我的精神为之一振.
  在《培根人生论》优美且充满睿智的文字的感召下,我一口气通读了两遍,仍觉意犹未尽,便十分想将其推荐给更多的朋友,正谓之'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但又不免犹豫,因为《培根人生论》这本书中也有些篇章存在着争议.如《论韬晦》、《论野心》等篇章中叙述的做人之道,实际上是典型的市侩哲学.《论帝王》、《论贵族》等篇幅中则旨在向君王介绍统治经验和权术.但毕竟小瑕难掩大瑜,《培根人生论》以一种优美与庄严的韵律,以超人智慧的论述,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而广为读者所喜爱.因而,我认为《培根人生论》的确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在《培根人生论》之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如《论读书》、《论美》等,但我印象最深的却是《论时机》.他在篇中说到'当危险逼近时,善于抓住时机迎头邀击它要比犹豫躲闪更有利.因为犹豫的结果恰恰是错过了克服它的机会.'
  人的一生很多事情是不可能用确定论来准确描述的,但机遇确是成功的首要因素,就人生而言,一生中大的机遇可能十几年、几十年一遇.大的机遇是历史和社会造成的,因此要想有所作为,一定要善于省时度势,看清发展的大趋势,有良好的洞察力去感知哪里有'金矿'.还有一种机遇是社会造成的,我国生活在六七十年代的人就没有很好的机遇可以利用.机遇往往是突然地或不知不觉地出现的,有时甚至永远不为人所知、或只是在回首往事时才认识到过去的那件事是个机遇,庆幸抓住了它或者后悔失去了它.
  善于抓住机遇的人应该具有以下基本素质:第一,要随时做好准备,不要机遇来的时候临时抱佛脚.不仅要尽可能的获取各种各样的广搏的知识,还要尽可能锻炼出很强的创新能力.我们要取得成功,关键是要有创新能力,而不是光有读书能力.'如果时间已使事物腐败,而人却无智慧使之革新,那么其结局将只有毁灭'(《论革新》).有些人非常刻苦,很爱学习,但是遇到新问题总是一筹莫展,这就是创新能力不足. 第二,要从小事做起,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道理很简单,机遇总是突然地、不知不觉地出现,有时你甚至一辈子也不知道哪个是机遇. 第三,一旦出现机遇的时候,全力以赴,兢兢业业地抓住它.我国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容国团所说的'人生能有几回搏!'就是很好的诠释. 第四,要锻炼出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在复杂的情况下发现机遇.许多学生念书时成绩很好,但后来,有的人成就很多,有的人却一事无成.关键在于面对新出现的复杂局面时,能否发现机遇.
  机遇难得,然而不可以创造机遇呢?答案是肯定的.首先,抓住机遇不是被动的,真正聪明的人会创造机遇.其次,创造机遇要找那种适合自己,到机遇多的岗位和地方去.据介绍,美国人很喜欢换工作岗位,一生中大概要换四次.中国人恰好相反,惯性大,干一件事就想一辈子呆在这儿.换工作岗位有什么好处呢?你不是一锤定终身,你可以多次换,找准最适合自己的、机会最大的地方和位置. 再次,要得到原本不属于自己的机遇,或者让那些属于自己机遇不要失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做人要诚实守信.有好多年轻人,为了短期利益和行为做假,考试作弊、说假话,就是不诚信,这样做的最终结果是害了自己.中国某个地方曾经一度是商业非常发达的地区,而现有却不然.原因很简单,也是缺乏诚信.第四,要善于与人相处和交流.交流对一个人的成功很重要.英国作家萧伯纳说过,'两个人交流思想和两个人交换苹果完全不一样,交换苹果,每个人手上只有一个苹果,而交流思想,每个人同时有两个思想'.如果大家都懂得这个道理,学会与人相处和交流,博采众家之长,那么你就具备了得到机遇的一个非常好的素质. 最后,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对创造机遇非常重要.一旦工作出现问题,要很快调整自己,去做那些容易取得成功的事情.以上是我对《培根人生论》部分章节的一点肤浅认识,由于水平所限难免存在偏颇.深望各方予以改正.
傅雷家书或培根随笔 读后感分别摘录三段精彩描写(200字以上)写三段相应的读后感(100字以上)
cunzhangzhuli1年前1
大碗茶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摘抄:《》为英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哲学家的弗兰西斯·培根所著.《》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思想家》、《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