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公访诸骞叔.其中“访”的词义是什么

chudadi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穆公访诸骞叔.其中“访”的词义是什么
A 访问 B调查 C征求意见 D巡视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mafan1023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94.1%
拜访,最接近的是C
1年前

相关推荐

邹与鲁拱①。穆公②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 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④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 之
邹与鲁拱①。穆公②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 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④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 之何则可也?”
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⑤,壮者散而之 对方者,几(6)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7)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 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8)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 矣。”是什麼意思啊???
ganygd1年前1
话旧感叹 共回答了42个问题 | 采纳率40.5%
阅读文言文《蹙叔哭师》,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
阅读文言文《蹙叔哭师》,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肴.肴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1、解释下列句中的字
(1)穆公访诸蹙叔 诸:__________
(2)劳师以袭远 劳:__________
(3)公使谓之曰 谓:__________
(4)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辟:__________
2、翻译句子: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就出师奔袭郑国一事,秦穆公向蹙叔咨询,蹙叔的意见是怎样的?理由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蹙叔是如何预见秦师命运的?请参照蹙叔的预见用一句话点明秦袭郑的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了这篇文章后,请谈谈你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jtzxzz1年前1
tingli0827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100%
1、(1) 诸:相当于“之于”;
(2)劳:使……劳累;
(3)谓:对……说;
(4)辟:通“避”,躲避
2、秦国大夫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悄悄派兵前来,就可以占领他们的国都.”
3、蹙叔的意见是不同意秦穆公的做法;理由是军队长途远征,对方就会知道而有所防备,军队历尽劳苦而一无所得就会有叛逆的念头,对己方不利.
4、军队辛勤劳苦而一无所得,一定会产生叛逆念头,攻不下郑国还会使自己的军队对自己君主不满.
5、做事要经过慎重的考虑,不能轻举妄动,对别人的忠告要仔细考虑,不能因为自己的想法而一意孤行.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蹇叔哭师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蹇叔哭师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 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秦师遂东。……
  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崤,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 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不替孟明,曰:“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节选自《左传》)
  【背景】烛之武说退秦军后,秦穆公派杞子等人驻守郑国。过了两年多,晋文公死去,秦穆公欲独吞郑国,因此不听蹇叔的一再劝阻,坚持出兵袭郑。
1.下列加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 ——管:钥匙
B.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潜:秘密地
C.晋人 师必于崤——御:驾车
D.秦师遂 ——东:向东进发
2.与“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师劳力竭,远主备
B.中寿,尔墓 木拱矣
C.吾见师 出而不见其入也
D.辍耕 垄上
3.能表现蹇叔有非凡预见力的一组是( )
①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②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③晋人御师必于崤
④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4.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伯得到杞子派人送来的情报后,立即决定派孟明、西乞和白乙带兵攻郑。
B.蹇叔哭师是不忍心看到秦军白白送死,同时也为将失去儿子却无能为力而难过。
C.秦伯做事武断,不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但也能及时自我反省,勇于承认错误。
D.秦晋崤之战的结果是晋国大胜,还俘虏了秦国的三位大将。
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硕1年前1
benben_200310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68.4%
1.C
2.C
3.B
4.A
5.(1)我们的军队劳累得精疲力竭,远方的郑国却早有防备,恐怕不行吧?
  (2)你知道什么?如果你中寿就死,你坟墓上的树都该有合抱粗了。
  (3)我违背蹇叔的意思而使诸位受辱,这都是我的罪过啊!
"穆公访诸蹇叔"中的“诸”是什么意思
张因心1年前1
sd18vsfjr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诸就相当于“之于”,之是到的意思,于是连词.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穆公到蹇叔的地方拜访.
1.盗牛折悔过的具体表现是什么?2.王烈引用偷马人在战场上不吝惜自己的生命来救穆公的事情的目的是什么?3.写出几个能概括
1.盗牛折悔过的具体表现是什么?2.王烈引用偷马人在战场上不吝惜自己的生命来救穆公的事情的目的是什么?3.写出几个能概括本文意思的四字短语4.得( )去( )推( )
g6tdgb1年前1
狂踩韩美美的脸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5%
翻译:
当时王烈所在的封国中有一位偷牛的人,被牛的主人抓住.偷牛贼说:“我见牛而生邪念一时糊涂,从今以后我一定痛改前非.您在赦免我以后,希望不要让王烈知道这件事情.”百姓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了王烈,王烈就拿出一定数量的布赠送偷牛人.有人问王烈:“这人已经偷了东西,害怕您知道这件事,您反而赠送他布,这是为什么呢?”王烈回答说:“春秋时的秦穆公,有人偷去他的骏马并杀了吃,(穆公抓获偷马人后)却赏赐偷马人酒喝.(后来)偷马人(在战场上)不吝惜自己的生命,来救穆公的大难.现在这个偷牛人改悔他的错误,怕我知道这件事,这表明他已懂得羞耻.懂得了廉耻,那么向善之心就会产生,所以赠给他布劝勉他向善.”过一年,路上有一位老者挑着重担,有一个人见到后主动替他挑着走了几十里,快到老人家的时候,这人才放下担子离去,老人问他姓名,他没有告诉.过了不久,这位老人再次外出,把佩剑丢在了路上.一位路人途中碰见这把佩剑,想不管它就离去,又担心后面的过路人捡去,剑的主人就会永远失去佩剑,想拾起带走再去寻找失主,又担心出现差错,于是就守着这把剑.到了傍晚,佩剑主人返回时遇到了这位守剑人,正是上次代为挑担的那人
只能提供这些了,希望能选我为佳答案
关于秦穆公与马那段古文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穆公谓曰:“是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
关于秦穆公与马那段古文
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穆公谓曰:“是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穆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即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居三年,晋攻秦穆,围之.往时食马者相谓曰:“可以出死报食马得酒之恩矣.”遂溃围.穆公卒得以解难,胜晋,获惠公以归.此德出而福反也.
最后一局反字怎么解释
龙腾oo1年前1
明天1230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100%
此德出而福反也.
译文为:这就是给人恩惠而得到福佑的回报啊!
“反”是通假字,通“返”.《说文》:返,还也,是返回、回归 、归还、送还的意思
例子:
其子长而反其璧.——《吕氏春秋·观表》
俟汝至石头城,反汝簪.——《搜神记》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的翻译(十二)邹与鲁哄①。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的翻译
(十二)邹与鲁哄①。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邹国与鲁国交战。邹穆公问孟子:“我的***死了三十三人,而百姓没有一个肯为长官效死的。杀了他们吧,无法杀尽;不杀吧,又恨他们看着自己的长官死难而不去救,怎么办才好呢?”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②,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③:‘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解释下列(括号内的字)
(诛)之: 而君之仓廪(实):
“君无尤焉”一局中有一个通假字,请指出它的本字和意义。
_____通________ 意义:
有一常用成语是从“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一句演化而来的,你能写出这个成语并说说它的含义吗?
newlined1年前2
娃哈哈t218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诛:责罚 实:充实
尤通忧,忧虑
出尔反尔
形容一个人说话做事反复无常
至于翻译小朋友请自己回家认真学习吧。
盗者不爱死,以救穆公之难?翻译一下就行了!
游客0011年前1
j_zheng2005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76.9%
(原文):时国中有盗牛者,牛主得之.盗者曰:“我邂逅迷惑,从今以后将为改过.子既已赦宥,幸无使王烈闻之.”人有以告烈者,烈以布一端遗之.或问:“此人既为盗,畏君闻之,反与之布,何也?”烈曰:“昔秦穆公,人盗其骏马食之,乃赐之酒.盗者不爱其死,以救穆公之难.今此盗人能悔其过,惧吾闻之,是知耻恶,则善心将生,故与布劝为善也.” (译文):当时,国都中有一个偷牛的人,牛的主人抓到他.偷牛的人说:“我遇到牛一时被利欲迷惑,从今后将改正,您既然宽恕了我,希望不要让国君烈王知道这件事.”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烈王,烈王把一匹布赠给了盗牛者.有人说:“这个人已经做了盗贼,害怕你   知道,你反而给他布,为什么?”烈王说:“以前的秦穆公,有人偷了他的骏马把马吃了,秦穆公却赐给他们酒.偷马的人不吝惜生命,来解救秦穆公的灾难,现在这个偷马的人能够悔过,害怕我知道,这是有羞耻之心,是善心将要产生了,所以给他布劝他做善事.”
穆公亡马中“于是穆公获晋侯以归”的“于是”是什么意思
兔言兔语21年前1
chou_liu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78.9%
这个于是,在这时.
分析古今语法的差异:1.穆公访诸蹇叔 2.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出自《左传 僖公三十二年》)
分析古今语法的差异:1.穆公访诸蹇叔 2.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出自《左传 僖公三十二年》)
分析古今语法的差异 1.江汉以濯之。2.出于幽谷迁于乔木。3.戎狄是膺。4.子是之学。(出自《藤文公章句》)
lushan3341年前1
will200080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下面的分类可供参考:
一、古代汉语实词不丰富,句法不严格,分工不细,不明.
1、名词活用
(1)活用为动词
例如:左右欲刃相如
一狼洞其中
天雨墙坏
(2)活用为使动词(使动用法)
例如:君将哀而生之乎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活用为意动词(意动用法)
例如:稍稍宾客其父
(4)直接作状语
例...
英语翻译1.晋军解围 遂脱穆公而反生得晋军2.岐下野人共得而食之者三百余人吏逐得,欲法之.选自《史记·秦本纪》
kuwu617091年前1
flyfragon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晋军解围,遂脱穆公而反生得晋军
——————————————————————————
晋军的包围被冲开,不仅使缪公得以脱险,反而又活捉了晋君.
岐下野人共得而食之者三百余人,吏逐得,欲法之.
——————————————————————————
岐山下的三百多个乡下人一块儿把它(指前句的良马)抓来吃掉了,官吏捕捉到他们,要加以法办.
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0,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秦师遂东。
……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殽之战》)
小题1:《左传》是***现存最早的一部 体史书,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1分)
小题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蹇叔之子与师( ) (2)穆公访诸蹇叔( )
(3)秦伯素服郊次( ) (4)乡师而哭( )
小题3: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吾其还也
b.劳师以袭远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c.君见师之出为吾子之将行也
d.余收尔骨焉 复驾言兮焉求
小题4:把上文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小题5:同为“哭师”,蹇叔与秦伯的“哭”有何不同?(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小题6:举例分析课文《***殽之战》叙写战争的主要特点。(3分)
看法是1年前1
粉妖苏苏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1.3%
小题1:编年
小题1:(1)参与,参加(2)咨询,询问(3)停留,驻扎(4)通“向”,向着,对着(4分)
小题1:C
小题1:劳而无功(既疲劳又无所成功),一定会产生背离的心思;并且(况且、再说)行军千里,难道谁还会不知道?(3分,“悖”、“其”各1分,其余1分)
小题1:蹇叔哭师是因为预见师必败子不归,秦伯哭师是因为自责已拒谏将受辱。(答对l点给2分,答对2点给3分)
小题1:不详写战争的场面(1分),着重写战争的前因后果(写议战)(1分)举例略。(1分)

英语翻译秦穆公出游而车败,右服失马,野人得之.穆公追而及之岐山之阳,野人方屠而食之.穆公曰:“夫食骏马之肉,而不还饮酒者
英语翻译
秦穆公出游而车败,右服失马,野人得之.穆公追而及之岐山之阳,野人方屠而食之.穆公曰:“夫食骏马之肉,而不还饮酒者,伤人.吾恐其伤汝等.”遍饮而去之.处一年,与晋惠公为韩之战,晋师围穆公之车,梁由靡扣穆公之骖,获之.食马肉者三百余人,皆出死为穆公战于车下,遂克晋,虏惠公以归.
帮我翻译一下这段文言文.要直译.不要意译.(急.答得好有奖)
穆公追而及之岐山之阳;野人方屠而食之;而不还饮酒者;遍饮而去之
大声点听不到1年前2
szbigapple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秦穆公到外地出游而车子坏了,右边驾车的一匹马跑丢了,被野人捉住.穆公追着一直赶到岐山的南面,野人正在煮马肉吃.穆公说:“吃了马肉,不快点喝些酒的话,有伤身体.我担心伤了你们大家.”让野人全部饮了酒,穆公才离开.过了一年,秦穆公与晋惠公在韩原发生战斗.晋军包围了穆公的车子,晋大夫梁由靡牵着穆公车上的骖马,即将捉住穆公.吃马肉的三百多人,都出死力在车下为穆公拼杀.于是战胜了晋军,又俘虏了晋惠公而归.
第一个而:表示承接关系,然后
第二个而:表示递进关系,并且
第三个而:表示转折关系,但是,还
第四个而:表示承接关系,然后,才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
有想法的小人物1年前2
陈伟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94.1%
动词,派使者,出使,‘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可译为“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
九方皋相马说明下列句子中的“之”的用法臣之子皆下才也穆公见之已得之矣召伯乐而谓之曰又何马之能知也
雨时63361年前1
FDJR5453 共回答了10个问题 | 采纳率90%
1.臣之子皆下才也——的
2.穆公见之——代词,九方皋
3.已得之矣——代词,马
4.召伯乐而谓之曰——代词,伯乐
5.又何马之能知也——宾语前置
文言文穆公亡马,《穆公亡马》 秦穆公亡马,歧下野人得而共食之者三百人.吏逐得,欲法之.公曰:“君子不以畜害人.吾闻食马肉
文言文穆公亡马,
《穆公亡马》 秦穆公亡马,歧下野人得而共食之者三百人.吏逐得,欲法之.公曰:“君子不以畜害人.吾闻食马肉不饮酒者,伤人.”乃饮之酒.其后穆公伐晋,三百人者闻穆公为晋所困,椎锋争死,以报食马之德.于是穆公获晋侯以归.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闻穆公为晋所困 加点:为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加点:为 2.作为青少年,我们应当向秦穆公学习什么品质?
忧虑过客1年前1
啊49914394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被..做.. 帮..做.. 不要为一点小事而伤了和气,要有宽大的度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