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买椟还珠这个故事,想到了什么?

冷水泡澡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bluepill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77.3%
有些人只注重事物外表,不看中其内涵.
郑人只重外表而不顾实质,使他做出了舍本求末的不当取舍;而楚人的“过分包装”也有些可笑.
1年前

相关推荐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穿着/着急劈叉/劈柴处理/处所穷兵黩武/买椟还珠 B.饮(yìn)马欢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穿着/着急劈叉/劈柴处理/处所穷兵黩武/买椟还珠
B.饮(yìn)马欢谑(xuè)机械(jiè)狡黠(xiá)循规蹈矩(jǜ)
C.羞赧(nǎn)沉疴(kē)尽(jǐn)管埋(má n)怨满目疮(cāng)痍
D.箴(zhēn)言璞(pǔ)玉谙(ān)习挟(xiá)制垂涎(xián)三尺
101号伤心人1年前1
晒月亮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85.7%
A


(B机械xiè,循规蹈矩jǔ,C满目疮chuāng痍,D璞pú玉,挟xié制)
买椟还珠成语故事的题目,主要内容和意思
jiangzhemin1年前1
北林枫景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6.7%
买椟还珠原意是买来珠宝而只留下漂亮的盒子不要里面真正价值高的珠宝.比喻目光短浅之人.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原文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启示郑人只重外表而不重于内在可笑,而楚人的不分主次也让自己没卖出珍珠.告诉我们凡事要从实际出发.字意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玫瑰:此指美玉.比喻只重外表,不重实质,没有眼光,舍本求末的人.又讽刺那些不了解事物本质,弃主求次的人.还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翻译楚国有个商人,在郑国卖珠宝.他用名贵的木兰雕了一只装珠的匣子,将盒子熏了用桂椒调制的香料,又装饰上美玉、翡翠.有个郑国人把匣子买了去,却把匣子里面的珠子还给了他,这可以说,这个珠宝商人很善于卖盒子,而不善于卖珠宝吧!
请给我买椟还珠的寓意字不要太多
dioxin1年前4
vv梦客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82.6%
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的,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生意好,珠宝能畅销起来,特地用名贵的木料,造成许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使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宝珠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观,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一个,打开盒子,把里面的宝物拿出来,退还给珠宝商.这则寓言比喻有些人只注重事物外表,不看中其内涵.
买椟还珠 以珠玉饰“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买椟还珠 以珠玉饰“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策之不以其道 C醉能同其乐,醉能述以文者 D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2008鼠宝宝20081年前1
chenfeng1898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B
两个都是用的意思
介词,“用”.
策之不以其道
策:驾驭.之,指千里马,代词.以其道:用(正确的对待)它的办法.
我国许多成语都来自于古代的寓言故事,如“杯弓蛇影”“掩耳盗铃”“画蛇添足”“邯郸学步”“买椟还珠”
我国许多成语都来自于古代的寓言故事,如“杯弓蛇影”“掩耳盗铃”“画蛇添足”“邯郸学步”“买椟还珠”
你能给其他同学介绍一个成语并扼要概述吗?(以上几个除外)
一个人1211年前8
eeeeeexxx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杞人忧天

从前在杞国,有一个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的人,他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题,而 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有一天,他吃过晚饭以后,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门前乘凉,并且自言自语的说: “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逃,而将活活地被压 死,这不就太冤枉了吗?” 从此以后,他几乎每天为这个问题发愁、烦恼,朋友见他终日精神恍惚,脸色憔悴,都 很替他担心,但是,当大家知道原因后,都跑来劝他说: “老兄啊!你何必为这件事自寻烦恼呢?天空怎么会塌下来呢?在说即使真的塌下来,那也不是你一个人忧虑发愁就可以解决的啊,想开点吧!” 可是,无论人家怎么说,他都不相信,仍然时常为这个不必要的问题担忧. 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伸成“杞人忧天”这句成语,它的主要意义在唤醒人 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它与“庸人自扰”的意义大致相同.

黔驴技穷
从前贵州一带没有毛驴,有一个好事者从北方运来一头毛驴放到山脚下吃草,山上的老虎发现了这个怪物,开始只有远远的望着,然后慢慢地靠近毛驴,被毛驴大叫吓了一跳,最后发现毛驴只能用蹄踢,再也没有别的本事就跳上去饱餐一顿.
对牛弹琴

古代音乐家公明仪每次弹琴时,他的琴声引来很多鸟儿与蝴蝶.当看到水牛在吃草,就对水牛弹奏几曲,结果水牛无动于衷地走开,公明仪大叹:“对牛弹琴,一窍不通.”
画饼充饥

曹操的孙子曹睿当上皇帝后急于找一个“中书郎”,让大臣卢毓推荐一个真有本事的人,并告诫他推荐人才不能只看名声,名声就像画在地上的一张饼,饥饿时不能吃.卢毓经过仔细挑选为曹睿选中中书郎.
曲高和寡
战国时期,楚襄王问文学家宋玉为什么那么多人对宋玉有意见,怎么没有附和的人?宋玉回答道:有一个唱歌的人在郢都街上唱《下里》《巴人》,很多人跟唱,唱《阳春》《白雪》,附和的人就少了,可见“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井底之蛙

一口废井里住着一只青蛙.有一天,青蛙在井边碰上了一只从海里来的大龟. 青蛙就对海龟夸口说: “你看,我住在这里多快乐!有时高兴了,就在井栏边跳跃一阵;疲倦了,就回到井里,睡在砖洞边一回.或者只留出头和嘴巴,安安静静地把全身泡在水里:或者在软绵绵的泥浆里散一回步,也很舒适.看看那些虾,谁也此不上我.而且,我是这个井里的主人,在这井里极自由自在,你为什么不常到井里来游赏呢!” 那海龟听了青蛙的话,倒真想进去看看.但它的左脚还没有整个伸进去,右脚就已经绊住了.它连忙后退了两步,把大海的情形告诉青蛙说: “你看过海吗?海的广大,哪止千里;海的深度,哪只千来丈.古时候,十年有九年大水,海里的水,并不涨了多少;后来,八年里有七年大早,海里的水,也不见得浅了多少.可见大海是不受旱涝影响的.住在那样的大海里,才是真的快乐呢!” 井蛙听了海龟的一番话,吃惊地呆在那里,再没有话可说了.
塞翁失马

战国时期有一位老人,名叫塞翁.他养了许多马,一天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邻居们听到这事,都来安慰他不必太着急,年龄大了,多注意身体.塞翁见有人劝慰,笑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还会带来福气.”
邻居听了塞翁的话,心里觉得好笑.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他却认为也许是好事,显然是自我安慰而已.可是过了没几天,丢 马不仅自动回家,还带回一匹骏马.
邻居听说马自己回来了,非常佩服塞翁的预见,向塞翁道贺说:“还是您老有远见,马不仅没有丢,还带回一匹好马,真是福气呀.”
塞翁听了邻人的祝贺,反到一点高兴的样子都没有,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惹出什么麻烦来.”
邻居们以为他故作姿态纯属老年人的狡猾.心里明明高兴,有意不说出来.塞翁有个独生子,非常喜欢骑马.他发现带回来的那匹马顾盼生姿,身长蹄大,嘶鸣嘹亮,膘悍神骏,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马.他每天都骑马出游,心中洋洋得意.
一天,他高兴得有些过火,打马飞奔,一个趔趄,从马背上跌下来,摔断了腿.邻居听说,纷纷来慰问.
塞翁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性命,或许是福气呢.”邻居们觉得他又在胡言乱语.他们想不出,摔断腿会带来什么福气.
不久,匈奴兵大举入侵,青年人被应征入伍,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入伍的青年都战死了,唯有塞翁的儿子保全了性命.
鹬蚌相争
赵国将要讨伐燕国,苏代(战国时策士,纵横家苏秦的弟弟)替燕国游说赵惠文王,讲了如下的寓言故事:“我来的时候经过易水,恰好看到蚌出来晒太阳.鹬趁机啄蚌的肉,蚌把两扇介壳一闭就夹住了鹬的喙.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有死蚌.’蚌也针锋相对地说:‘今天不出,明天不出(夹住不放),就有死鹬.’两者谁也不肯罢休,这时过来一个渔父把两者一起拎走了.”燕赵相对抗,都搞得很疲劳,我恐怕强大的秦国正在扮演渔父的角色,所以希望大王深思熟虑.惠文王赞同苏代的意见,停止对燕国用兵.
庖丁解牛
战国时期道家代表庄周讲一个故事:有个厨师替梁惠王宰牛,他的宰牛技术十分娴熟,刀子在牛骨缝里灵活地移动,没有一点障碍,而且很有节奏.梁惠王看呆了,一个劲夸他技术高超.厨师说他解牛已经19年了,对牛的结构完全了解.
庸人自扰
【成语故事】唐朝蒲州刺史陆象先对手下十分宽容,对于犯错的官员他都是批评教育,因此很多人都认为他在怂恿官吏犯错误.一次一个官吏犯了错误,陆象先在批评他,秘书说要体罚,陆象先反对.秘书退下去说:“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而烦耳.”
把下列成语按要求分类:身临其境、引人入胜、名副其实、自相矛盾、排山倒海、刻舟求剑、掩耳盗铃、买椟还珠、金碧辉煌、卧薪尝胆
把下列成语按要求分类:
身临其境、引人入胜、名副其实、自相矛盾、排山倒海、刻舟求剑、掩耳盗铃、买椟还珠、金碧辉煌、卧薪尝胆、首屈一指、川流不息、冷嘲热讽、微不足道、半途而废、持之以恒、迫不及待、守株待兔、万籁俱寂、锲而不舍
(1)源于寓言故事的:
(2)和“滴水穿石”意思相近的词语:
(3)含有贬义意味的成语:
zjnj_01年前7
seluyu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源于寓言故事的有:自相矛盾,刻舟求剑,掩耳盗铃,买椟还珠,卧薪尝胆,守株待兔
和滴水穿石意思相近的词语是持之以恒,锲而不舍
含有贬义意味的词语是自相矛盾,刻舟求剑,买椟还珠,冷嘲热讽,守株待兔
买椟还珠是描写人物的故事吗
遗弃的猫猫1年前1
llqxxd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94.1%
不是,是说那个人花了买珍珠的钱却只拿特装珍珠的盒子而还了珍珠,揭示了一种错误处事的道理
买椟还珠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简单点。
hooojo1年前1
wolailefll 共回答了988个问题 | 采纳率76.1%
原文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翻译:有一个楚国人卖他的珠子给郑国人,用木兰做了一个匣子,用桂椒熏染它,用珠子和宝玉连结它,用美玉装饰它,用翡翠点缀它。郑国人买了他的匣子却退还了他的珍珠。这可以说是善于卖匣子了,不能说是善于卖珍珠。启示:郑人只重外表而不重于内在可笑,而楚人的不分主次也让自己没卖出珍珠。告诉我们凡事要从实际出发.。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买椟还珠的寓言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t5a1n6g51年前1
yao璐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76.2%
比喻没有眼光,不懂得取舍的人
又讽刺那些不了解事物本质, 舍本逐末、弃主求次的人.
下列四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括目相看 左顾右盼 买椟还珠 B.观模学习 足智多谋 察颜观色 C.汗流浃背自作
下列四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括目相看 左顾右盼 买椟还珠
B.观模学习 足智多谋 察颜观色
C.汗流浃背自作聪明 口蜜腹剑
D.汗牛冲栋 见利忘义 假公济私
syzh71231年前1
长海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C

括目相看(刮)观模学习(摩)汗牛冲栋(充)
以“买椟还珠”为材料背景写作文怎样立意
zhouyingzhulove1年前4
汉飞将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2.4%
这篇作文的立意可以这样考虑:写作的中心就是要突出做事要知道取舍,分清轻重,要有眼光,知道怎样做才是最重要的,而次要的东西该放就要放.
用郑人买履和买椟还珠造句
blnk1年前2
缘丝丝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至今,不相信自己,只按教条办事,像郑人买履的人还大有人在.
学习上我们要有主次之分,千万不能买椟还珠.
将画蛇添足买椟还珠滥竽充数塞翁失马串联成一段话
沈阳胖丫儿1年前1
chenchen1313 共回答了30个问题 | 采纳率90%
你什么事情都做不好画蛇添足买椟还珠还滥竽充数,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
你不知道她不喜欢收礼?偏偏画蛇添足的去十八里铺买胭脂送给她.她只是希望看见你工作勤恳便是她最大的心愿了,你却买椟还珠,期望用胭脂讨她的欢心,不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吗?还依旧打算像之前一样滥竽充数吗?算了你自便吧,毕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
买椟还珠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买椟还珠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翻译成现代文
云淡风清是我1年前1
mllum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5%
有一个楚国人卖他的珠子给郑国人,用木兰做了一个匣子,用桂椒熏染它,用珠子和宝玉连结它,用美玉装饰它,用翡翠点缀它.郑国人买了他的匣子却退还了他的珍珠.
初一文言文的买椟还珠的问题答案
jodger811年前1
随风的缘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0%
《买椟还珠》【参考答案】
版本一
1、用 做
2、郑国人买了他装珠子的木匣子,却把珠子还给他了.
3、批评那些只注重外表而不注重本质的人.
版本二
1、楚人对木匣加以修饰,造成了什么结果?请用原文回答.(2分)
2、文中加点的“此”指的是谁?(1分)
3、文中最后一句议论批评的是哪个人?这个人错在哪里?(3分)
4、成语“买椟还珠”在如今一般用来说明什么道理?与故事本来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4分)
参考答案:
1、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2、指卖珠的人
3、批评的是卖珠的人.他在卖珠的工作中过分注重了木匣的装饰,以至匣子的价值及其外表的美观胜过了珠,主次颠倒了.
4、如今用以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批评“买珠者”一类的人,只注重外表而不注重本质.

买椟还珠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黄以桂、俶,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翠羽,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解释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①为木兰之柜.为: 做

②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还:送回

③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于:给

把文中几个语序颠倒的句子找出来(拔高题4分)

① ②

③ ④
四个带“以”字的句,状语后置句.
说说本文所包含的寓意:
不能过分追求形式,不能喧宾夺主.

“买椟还珠”的意思是 :买了匣子,退还了珍珠.
作者的原意是: 讽刺那些 :没有眼光,取舍不当,主次颠倒,不知轻重的人 .
这是从:(买方)的角度来说的;我们还可以从(卖方)的角度将寓意理解为(注意包装商品,有时可以获得大的利润).

原文: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1、“饰以玫瑰”中“饰”的意思是:
2、“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的句意:
3、读了这个故事,我想对那个郑人说;修饰、装饰
郑国人买了他的盒子,把他的珍珠还给了他
做事要看本质,徒有外表是不行的.做人也是如此,我们应更注重内在的东西,培养自己的道德和修养,而不是追求功名利禄,徒有虚名.

楚人有卖其Y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Y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Y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1、解释括号里的句子
2、解释后面带Y的字
3、你想对楚人和郑人各说些什么?
楚人:
郑人:这可以说是善于卖匣子了,不能说是善于卖珍珠.
2.他的
3.楚人:做什么事情都要分清主次,不能舍本逐末,不要些只重形式,不顾实质
郑人应该没什么说的,讽刺的不是他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你认为郑人是个怎样的人?郑人只重外表而不重于内在可笑,而楚人的不分主次也让自己没卖出珍珠.告诉我们凡事要从实际出发

是不是其中一个?
成语“买椟还珠”与故事本来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nngg精灵1年前1
danny_king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73.3%
买椟还珠,我国古代成语,出自《韩非子》,原意是买来珠宝而只留下漂亮的盒子不要里面真正价值高的珠宝.经常用来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根据意思写出成语,并注明用途例: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买椟还珠)说明道理1.出了差错,及时设法补救。( )----2
根据意思写出成语,并注明用途
例: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买椟还珠)说明道理
1.出了差错,及时设法补救。( )----
2.巧妙动听的骗人话。( )----
3.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 )----
cckkk1年前1
小小末 共回答了26个问题 | 采纳率96.2%
1.出了差错,及时设法补救.(亡羊补牢 )---- 用于做了错事及时补救还来得及.
2.巧妙动听的骗人话.( 花言巧语)---- 用于形容某人光会说漂亮话,而不会付诸于行动.
3.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 心急如焚)----形容人心急的程度,犹如热锅上的蚂蚁.
用你了解的道理劝劝买椟还珠先生和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
dutm9341年前1
狼方语印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1.3%
1 南郭先生,你这样自欺欺人是不行的,只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成功!
2 你这样没有眼光,取舍不当,必定会闹出笑话.
希望能帮到你~~~
《买椟还珠》文中郑人的错误是什么
topzc1年前1
zhanghb2004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被事物华丽的外表所迷惑,而舍弃了事物最珍贵的本质.
买椟还珠的意思是【 】,作者的原意是讽刺那些【 】这是从【 】的角度来说.
ewancarrey1年前4
冰露多多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禁止抄袭
第一个空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第二个空讽刺了那些做事不分清主次,混淆颠倒的人
买椟还珠的椟和珠的含义?缀以珠玉的珠玉的含义?
基础准1年前1
lovable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78.6%
椟是装珠的盒子,珠就是宝珠、值钱的东西
买椟还珠阅读答案:那个郑国人做得对不对
fox1780332031年前2
错过故事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95.8%
如果是阅读理解题:应该这么回答:
郑国人做的不对,因为他只留下漂亮的盒子,而无视更加有价值的珍珠,这是没有眼光、取舍不当的行为.
-----------------------------------分割线--------------------------------------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难以对于这种行为作出评判,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只要他自己认为自己得到了最想要,最有价值的东西,我们就不能够以所谓的“普世”或者“大众”的价值评价标准对他说三道四(这些不需要写到阅读答案里面啊)
张口结舌是由两对近义词组成吗绘声绘色 张口结舌 邯郸学步 刻舟求剑。无能为力 守株待兔 画龙点睛 买椟还珠 哪个是由2个
张口结舌是由两对近义词组成吗
绘声绘色 张口结舌 邯郸学步 刻舟求剑。无能为力 守株待兔 画龙点睛 买椟还珠 哪个是由2个近义词组成的词语 含有拘泥,不善变化的意思的成语是哪个
xhgduoduo1年前1
issuba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1、是的
2、刻舟求剑,我做过这张卷子,不会的继续问
买椟还珠中的楚人和郑人都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daayin1年前1
小傻瓜2121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楚人善于包装,但没能让人重视自己真正想卖的货物的价值.
郑人只看到包装,却没有看到珠子的价值.
前者应加强表达、展示的能力,后者应加强观察、鉴别、发现的能力.
写出下面的比喻义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 )螳臂当车:( )滥竽充数:( )掩耳盗铃:( )买椟还珠:( )东施效颦
写出下面的比喻义
刻舟求剑:( )
守株待兔:( )
螳臂当车:( )
滥竽充数:( )
掩耳盗铃:( )
买椟还珠:( )
东施效颦:( )
邯郸学步:( )
还可以写的更好些
bbcaa1年前1
aa1984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100%
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义经验不知变通.
螳臂当车:比喻不自量力或抗拒不可抗拒的强大力量必然招致失败.
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买椟还珠:比喻有些人只注重事物外表,不看中其内涵.
东施效颦: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
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
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劝劝买椟还珠的先生在语文练习期中测试第5题,求快要长点的
昨天刚注册1年前1
jiarunmao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5.2%
别让她买了
写一段对话4.先补全成语,再从中任选四个写一段话. 同甘共苦 买椟还珠 心旷神怡 滥竽充数 目不暇接 张冠李戴 琳琅满目
写一段对话
4.先补全成语,再从中任选四个写一段话.
同甘共苦 买椟还珠 心旷神怡 滥竽充数
目不暇接 张冠李戴 琳琅满目 狼狈不堪
悦溥1年前1
太虚幻镜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83.3%
目不暇接的困难接踵而至,弄得我们狼狈不堪,通过发挥同甘共苦的精神,终于体会到了心旷神怡的感受!
成语“买椟还珠” 出自那个典故?
wilsoneo1年前2
闻古文月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5%
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买椟还珠的故事
ygyh1年前1
冰蓝雪舞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78.6%
有一个楚国商人在郑国卖珍珠,做了一个木兰的匣子,这匣子用桂花、花椒熏过,用珠子和宝玉点缀,用红色的美玉装饰,用翠鸟的羽毛连缀.郑国人买了他的匣子却还给他珍珠.这个楚国人可以说是善于卖匣子,不能说是善于卖珍珠啊.
买椟还珠这则成语是用来比喻有些人:
zimo991年前1
fishlucc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1.3%
只注事物外表,不重内涵
买椟还珠这成语怎么翻译?不要自己翻译的,问问有没国外规范的翻译英语
breeze02071年前1
lgd07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汉语文字】

】mǎi dú huán zhū
【词语解释】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那些没有眼光,取舍不当,只重外表,不重实质的人。又讽刺那些不了解事物本质,
、弃主求次的人。
【成语性质】
【成语用法】连动词;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

【近义词】



、取舍不...
买椟还珠的意思是什么最好要字典上的意思(我字典丢了还没买)!
jojon82101年前4
农科所 共回答了27个问题 | 采纳率85.2%
寓意:讽刺了只注重外表而不顾实质,舍本求末,取舍不当的行为.
现在比喻凡事要注重实际情况,不要被外在形式所迷惑.
(我刚学过,不会错的)
买椟还珠读了短文我的想法是什么?第三题.
shixiazhen1年前1
那一颗无敌大龅牙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1.3%
以后不能买椟还珠
词语按感情色彩归类阴险 鄙视 恩情 健壮 诚恳 相信 敏捷 后果 轻信 行为 猖狂清脆 幻想 谦虚 买椟还珠 惊慌失措
词语按感情色彩归类
阴险 鄙视 恩情 健壮 诚恳 相信 敏捷 后果 轻信 行为 猖狂清脆 幻想 谦虚 买椟还珠 惊慌失措 平易近人 深思熟虑 一丝不苟 自不量力 异口同声 崇山峻岭 狐假虎威
1.褒义词:
2.中性词:
3.贬义词:
youyou8203081年前1
ytfyygyft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1.褒义词:健壮 诚恳 相信 敏捷 清脆 谦虚 平易近人 深思熟虑 一丝不苟
2.中性词: 恩情 后果 行为 幻想 异口同声 崇山峻岭
3.贬义词:阴险 鄙视 轻信 猖狂 买椟还珠 惊慌失措 自不量力 狐假虎威
买椟还珠中有什么成语
小ww王1年前1
30189322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3.3%
舍本求末
文言文全文翻译:买椟还珠
爱吃巧克力的牛1年前3
longtaoxix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5%
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专卖珠宝的商人.有一次,他带上一批珠宝到郑国去卖,为了吸引顾客购买,他想了一个招揽顾客的办法.
他选了一些上等的兰木,做成许多精美的小盒子,并在盒子外面雕刻上精致的玫瑰花纹,四周还镶嵌了许多彩色的羽毛.他想,把珠宝放在这样的精美而散发出奇香的小盒子中,郑国人就一定会被吸引而购买珠宝.
于是,这个珠宝商就满怀希望地带上这些货到了郑国.到达郑国之后,他来到最繁华、热闹的街市上展示他的珠宝.果然不出所料,马上有许多人围拢来驻足观看并欣赏.而有一个郑国人看见如此精美装饰的盒子,毫不犹豫买下一个,打开盒子后把里面的珠宝退还给珠宝商后,十分高兴地的走了.
题 名:买椟还珠
所属朝代:春秋战国时代
拼 音:mǎi dú huán zhū
出 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解 释
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相关例句
不善读书者,昧菁英而矜糟粕.,虽多奚益?改用白话,决无此病.(清·裘廷梁《论白话为维新之本》)
选词填空词:买椟还珠 守株待兔 滥竽充数 刻舟求剑 螳臂当车 掩耳盗铃句:( )只会让机会擦肩而过,只有不断主动争取,成
选词填空
词:买椟还珠 守株待兔 滥竽充数 刻舟求剑 螳臂当车 掩耳盗铃
句:( )只会让机会擦肩而过,只有不断主动争取,成功才能属于自己.
在这种情况下,还硬说自己和冠军没有多大差距简直是在( ).
十亦散人1年前10
yfh_bn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78.6%
守株待兔,掩耳盗铃
买椟还珠包含了一个什么成语?它的意思是什么?
买椟还珠包含了一个什么成语?它的意思是什么?
买椟还珠包含了一个什么成语还有意思
阿玛迪斯1年前1
人力飞机123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买椟还珠”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里说,有个楚国人到郑国去卖珍珠,把珍珠放在一个装潢得非常华贵的匣子里,郑国人不识货,买了匣子,退还珍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买椟还珠文言文的的启示
蓝色忧郁S1年前1
bengzhou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启示:
郑人只重外表而不顾实质,使他做出了舍本求末的不当取舍,致使没有看出宝珠的重要性.而楚人的“过分包装”也十分可笑.
买椟还珠的故事大意,尽量要短,在25字左右就好
5019573601年前1
sd1230867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0.9%
原意是买来珠宝而只留下漂亮的盒子不要里面真正价值高的珠宝.经常用来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身临其境 引人入胜 名副其实 自相矛盾 排山倒海 刻舟求剑 掩耳盗铃 买椟还珠 金碧辉煌 卧薪尝胆
身临其境 引人入胜 名副其实 自相矛盾 排山倒海 刻舟求剑 掩耳盗铃 买椟还珠 金碧辉煌 卧薪尝胆
( )屈一格 川流不息 冷嘲热讽 微不足道 半途而废 持之以恒 迫不及待 守株待兔 万籁俱寂 锲而不舍
哪个是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karonking1年前1
仰面看你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94.1%
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自相矛盾、刻舟求剑、掩耳盗铃、买椟还珠、守株待兔.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彩排卸任干练买椟还珠 B.羁拌迄今脉搏生死攸关 C.胁迫游弋诅咒置若罔闻 D.起讫呆滞竞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彩排卸任干练买椟还珠
B.羁拌迄今脉搏生死攸关
C.胁迫游弋诅咒置若罔闻
D.起讫呆滞竞赛惩前毖后)
幽暗紫罗兰1年前1
chongchong779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B

(“羁拌”应作“羁绊”)
买椟还珠的同义成语是什么?````
霜降于天1年前1
rainshiny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舍本求末
与买椟还珠相关的事例生活中“买椟还珠”式的事例,50字以内.不是买椟还珠的事,是与买椟还珠相像的事例
来自地狱的声音1年前2
柳绿时节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就是一个商人看见一个很漂亮的盒子,买下后看见盒子里面装了一个也很华丽的珍珠,但是他把这个珍珠还给了卖家.
买椟还珠、郑人买履、滥竽充数和画蛇添足的道理
买椟还珠、郑人买履、滥竽充数和画蛇添足的道理
谁能告诉我他们的道理啊
顶之最0071年前1
luckylittlepig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1.3%
买椟还珠:办事不能只顾形式,不考虑内容,不能舍本去末,弃重就轻.讽刺生活中往往有些人只注重外表而就请实质.
郑人买履:做事要根据实际情况,能变通,不因循守旧,不墨守陈规,不教条主义
滥竽充数:说明没有真正的才干,靠混来过日子,或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最终定要失败.故事告诉人们做人应靠真本事,用诚实的劳动为社会做贡献.
画蛇添足:告戒热门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不要自以为是,卖弄小聪明,把事情做过头.
买椟还珠造句买椟还珠怎么造啊,快^快!请在答案后留下QQ,以便我送最佳答案者QQ秀一套,
will8881年前1
青春正常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94.1%
任何一个有头脑的人都不应该做出买椟还珠的蠢事.
《买椟还珠》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了什么道理?
《买椟还珠》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了什么道理?
简要的 写两三句话,说说《买椟还珠》这则寓言故事你 明白 了 什么
theboyxucool1年前2
爱吃菠菜的MJ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1、人的眼睛只盯着那只精美的盒子,结果却丢掉了真正有价值的宝珠.可见,做什么事情都要分清主
次,否则就会像这位“买椟还珠”的郑人那样做出舍本逐末、取舍不当的傻事来.
2、商人过分注重外表,使装饰外表的价值高于珠子的价值.可以用来形容一些厂商为了获得利益,过份
装饰外表,使得外表的价值高于商品的价值,从而使商品的价格提高了许多.
3、现代还用作比喻花很高的资本取得了更少的回报,卖椟的人用一个“椟”得到了“珠”.
4、形容目光短浅,取舍不当的人.
5、美丽是可以营造的,但真正的美丽却不应有丝毫的人工雕琢,它应是真实的沃土中盛开的鲜花!
如果一个事物真正美丽,那么他是不需要任何外界的帮助来衬托他的.
6、不要太注重外表,本质才是最重要的.
7、只重外表而不顾实质,使人做出了舍本求末的不当取舍
8、买椟之人应是一位注重欣赏艺术的人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他所欣赏的“价值”是盒子的艺术美,而不是世俗认可的价值.所以他应该是一位非凡的现代艺术家或艺术收藏家.
买椟还珠中的楚国商人是个怎样的人
3509869911年前1
douloveljy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0.9%
2、商人过分注重外表,使装饰外表的价值高于珠子的价值.可以用来形容一些厂商为了获得利益,过份
3、现代还用作比喻花很高的资本取得了更少的回报,卖椟的人用一个“椟”得到了“珠”.
、卖珠的商人为了显示珍珠更有价值,做了超值“包装”结果是喧宾夺主,反而淹没了珍珠的价值.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用华丽的包装换来了大钱,比喻有经济头脑的人.
(买椟还珠)中郑人的错误是什么
sjsjsj1年前1
妞妞或小虫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人的眼睛只盯着那只精美的盒子,结果却丢掉了真正有价值的宝珠.可见,做什么事情都要分清主次,否则就会像这位“买椟还珠”的郑人那样做出舍本逐末、本末倒置的傻事来

大家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