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纱网孔规格:18目X16目是什么意思

flysnowsky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凌浮菱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1.3%
代表18和16毫米的网眼
1年前

相关推荐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的意思
fly般感觉1年前1
dh2un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2.4%
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
这是南宋杨万里写的《初夏睡起》中的句子,全诗如下: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表达的是诗人对农家生活的热爱的表达和对喜爱夏天的向往.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 阅读下面一首诗,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
阅读下面一首诗,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特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uonaldo1年前1
jkkng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83.3%
(1)梅子、芭蕉、柳花
(2)“闲”字,写出了诗人的恬静闲适,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呼应了诗题.(意对即可)
()山郭外斜,一骑()尘妃子笑,北风卷地()草折,虫声新透()窗纱,月()雁飞高,绿杨荫里()沙堤
红杏不愿出墙1年前1
pscat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5.5%
(青)山郭外斜,一骑(红)尘妃子笑,北风卷地(白)草折,虫声新透(绿)窗纱,月(黑)雁飞高,绿杨荫里(白)沙堤
英语翻译竹吟与朱青雷游长椿寺,于鬻书画处,见一卷擘窠,书曰: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
英语翻译
竹吟与朱青雷游长椿寺,于鬻书画处,见一卷擘窠,书曰: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款题山谷道人.方拟议真伪,一乞者在旁睨视微笑曰:黄鲁直乃书杨诚斋诗,大是异闻,掉臂竟去.青雷讶曰:能作此语,安得乞食!竹吟太息曰:能做此语,又安得不乞食.余谓此竹吟愤激之谈.所谓名士习气也.聪明颖隽之士,或恃才兀傲,久而悖谬乖张,使人不敢相迩者,其势亦可以乞食;或有文无行,久而秽迹恶声,使人不屑齿录者,其势可以乞食.是岂可赋感士不遇哉.
宁财神1年前1
4292984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竹吟与朱青雷到长椿寺游玩 竹吟与朱青雷到长椿寺游玩,在卖画的地方,看见一副榜书写着:“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落款是“山谷道人”.两人正打算辨别这幅字的真伪,一个乞丐在旁变斜着眼看,微笑着说:“黄鲁直(黄庭坚,自鲁直,号山谷道人)竟然写杨诚斋(杨万里,号城斋)的诗真实奇闻.”一甩手径直走了.朱青雷惊讶的说:“能说出这样的话,怎么落得要饭呢?”竹吟长长的叹息说:“能说出这样的话,又怎么不落的个要饭呢!”我认为这是竹吟一时愤激的话,就是所谓的名士风气.聪明俊秀的读书人,有的恃才傲物,时间长了就悖谬荒唐,让人不敢接近自己,势必落得要饭的下场.有的有文采没有品德,时间长了声名狼藉,让人不屑启齿谈论,也势必落得要饭的下场.这样怎么能再写诗赋感叹读书人怀才不遇呢!
英语翻译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金锁,管是客来唦.寂寞尊前席上,惟□□、海角天涯.能留否?酴醿落尽,犹赖有
英语翻译
芳草池塘,
绿阴庭院,
晚晴寒透窗纱.
□□金锁,
管是客来唦.
寂寞尊前席上,
惟□□、海角天涯.
能留否?
酴醿落尽,
犹赖有□□.
当年,
曾胜赏,
生香熏袖,
活火分茶.
□□龙娇马,
流水轻车.
不怕风狂雨骤,
恰才称、煮酒残花,
如今也,
不成怀抱,
得似旧时那.
那八个方框字是失传的?
gsh8239221年前3
阳光会计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原缺字)
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这句话的具体意思.
huli52261981年前1
apple-two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 采纳率80%
池塘边香草芬芳,一片绿油油的庭院,有些阴凉.在这晴朗的傍晚,丝丝寒意侵透薄薄的窗纱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闲居初夏午睡起(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四块玉·闲适 (元)关汉卿
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
两首诗分别是如何表现“闲适”?这两种“闲适”又有何不同?
shangwaiwang1年前1
jc888 共回答了27个问题 | 采纳率92.6%
2:(1)前一首诗,诗人通过描写夏日宁静的气氛,以及自己午睡醒来看儿童嬉戏的生活细节,写出自己的闲适;后一首诗,诗人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写出自己饱经世事后的思想变化,表达自己想过闲适生活的愿望。(2)前者的“闲适”,是一种生活安定、百无聊赖的悠闲,而后者的“闲适”,反映了诗人在饱经沧桑、看破红尘之后退隐山林,与世无争的愿望,闲适之中隐约有愤激不平之意。

3 、无
英语翻译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笎姮娥怜双燕,分
英语翻译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恰似笎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具体的翻译!
xxnhy1年前2
WJ不是ll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0%
去年送你时到了杭州郊外,雪下得异常得大
今年春天都要结束了,雪白的扬花都已经盛开,却还不见你归来.
独自呆在家中,卷起草帘,看这当空明月,风也透过窗纱吹了进来
就象那笎姮娥一样.
请赏析竹 陈与义 高枝已约风为友,密叶能留雪作花.昨夜嫦娥更潇洒,又携疏影过窗纱.请回答:这首诗写的是___季的竹,诗中
请赏析
竹 陈与义 高枝已约风为友,密叶能留雪作花.昨夜嫦娥更潇洒,又携疏影过窗纱.请回答:这首诗写的是___季的竹,诗中"嫦娥"是指___?本诗采用拟人手法,请联系前两句或后两句,分析一下其表达效果.
guhonglg1年前1
fanyude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78.9%
宋代陈与义的咏竹诗写清高的翠竹、潇洒的月亮,各具风情.暑往寒来,万木凋零,竹子却绿荫葱葱,苍翠欲滴,笑迎风霜雨雪.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的意思
szhux1年前1
wxt_1314 共回答了30个问题 | 采纳率90%
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根据意思写出古诗句。1.今天晚上,我格外地感觉到了春天温暖的气息,还听到了透过绿色窗纱传来的春虫的叫声。(《月夜》刘方平
根据意思写出古诗句。
1.今天晚上,我格外地感觉到了春天温暖的气息,还听到了透过绿色窗纱传来的春虫的叫声。(《月夜》刘方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是偏爱菊花,是因为菊花不畏严寒,迎风傲雪,菊花开过后,大自然中再没有其他花开放了。(《菊花》元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没有言语却有情意,每当寒冷过去便让我们觉得春天已来临。(《新雷》张维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躺在船上看满天的云没有动,殊不知,云和我一起往东飘去。(《襄邑道中》陈与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zxfwuzuo1年前1
周公庙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100%
1.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2.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3.造物无言却有情 每于寒尽觉春生
4.卧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与我俱东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摊破浣溪沙李清照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①,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摊破浣溪沙李清照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①,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摊破浣溪沙
李清照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①,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②,木犀花③。
[注]①熟水:古代指煎泡而成的饮料、药汤。②酝藉:同“蕴藉”。③木犀花:通称桂花。
小题1:词中所写多为平凡之事、寻常之情,请简要概括。(4分)
小题2:词的末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DLC咖啡1年前1
西北浪子2006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小题1:(4分)主要叙写了观景、熬药、读书、赏花等日常琐事,闲静中显出闲适、淡泊之情。
小题2:(4分)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末句将木犀拟人化,“酝藉”即写出木犀花温雅清淡的风度。本来是自己终日看花,却说花终日“向人”,把木犀写得非常多情,借以表达了作者对木犀的喜爱。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诗歌主要内容和情感的句子,概括诗歌内容注意抓住诗中“卧看”“诗书闲”“煎熟水”等词语,诗歌的情感注意“两鬓华”“卧”“闲”“佳”等表情达意的词语。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手法和情感的综合考核的题目,诗歌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直接、间接),直接有直抒胸臆,间接有借景抒情、即使感怀、怀古伤今、托物言志,一般用于整首诗歌;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渲染、铺垫、动静、虚实、抑扬等,主要用于某一联的赏析;第三是修辞。此题注意考核修辞,答题时注意手法和效果的分析。
竹陈与义高枝已约风为友,密叶能留雪作花.昨夜嫦娥更潇洒,又携疏影过窗纱.从季节看,这首诗写的是 季的竹.诗中“嫦娥”指的

陈与义
高枝已约风为友,密叶能留雪作花.
昨夜嫦娥更潇洒,又携疏影过窗纱.
从季节看,这首诗写的是 季的竹.诗中“嫦娥”指的是 .
这首诗通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化物为人”,别具风情.请你联系这首诗的前两句或后两句,简要分析一下其表达效果.
手创派1年前3
欲仙欲aa520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0%
从季节看,这首诗写的是(冬)季的竹.诗中“嫦娥”指的是(月亮).
这首诗通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化物为人”,别具风情.请你联系这首诗的前两句或后两句,简要分析一下其表达效果.
高枝已约风为友,密叶能留雪作花.
这两句分别用“约”“留”的人性化动词,把竹子在冬天的寒风和白雪衬托下的动态和静态美充分得表现了出来.
每当的夜晚,听到绿色窗纱传来的春虫的叫声,我不由得想起诗句是?
ceea_ak1年前1
李小裙生日快乐 共回答了27个问题 | 采纳率88.9%
虫声新透绿窗纱 出自《夜月》 作者:刘方平
全文: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今夜我忽然感到春天的温暖气息,还听得春虫叫声穿透绿色的窗纱.
guoguo200120011年前3
一一汗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没有修辞啊..是感官描写吧?比如听觉.大体意思是俯视大地静谧,夜寒料峭,虫声新透,感知春之信息.抒写感受大自然物候变化的,清新而有情致
今夜偏知春气暖 重生新透露窗纱的意思
红日焱焱1年前1
han_star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100%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夜半更深,正是一天当中气温最低的时刻,然而,就在这夜寒袭人、万籁俱寂之际,响起了清脆、欢快的虫鸣声.初春的虫声,可能比较稀疏,也许刚开始还显得很微弱,但诗人不但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从中听到了春天的信息.在静谧的月夜中,虫声显得分外引人注意.它标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所以它在敏感的诗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
三、四两句写的自然还是月夜的一角,但它实际上所蕴含的却是月夜中透露的春意.这构思非常新颖别致,不落俗套.春天是生命的象征,它总是充满了缤纷的色彩、喧闹的声响、生命的活力.如果以“春来了”为题,人们总是选择在艳阳之下呈现出活力的事物来加以表现,而诗人却撇开花开鸟鸣、冰消雪融等一切习见的春的标志,独独选取静谧而散发着寒意的月夜为背景,从静谧中写出生命的萌动与欢乐,从料峭夜寒中写出春天的暖意,谱写出一支独特的回春曲.这不仅表现出诗人艺术上的独创精神,而且显示了敏锐、细腻的感受能力.
“今夜偏知春气暖”,是谁“偏知”呢?看来应该是正在试鸣新声的虫儿.尽管夜寒料峭,敏感的虫儿却首先感到在夜气中散发着的春的信息,从而情不自禁地鸣叫起来.而诗人则又在“新透绿窗纱”的“虫声”中感觉到春天的来临.前者实写,后者则意寓言外,而又都用“偏知”一语加以绾结,使读者简直分不清什么是生命的欢乐,什么是发现生命的欢乐之欢乐.“虫声新透绿窗纱”,“新”字不仅蕴含着久盼寒去春来的人听到第一个报春信息时那种新鲜感、欢愉感,而且和上句的“今夜”、“偏知”紧相呼应.“绿”字则进一步衬出“春气暖”,让人从这与生命联结在一起的“绿”色上也感受到春的气息.这些地方,都可见诗人用笔的细腻.
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是享有盛誉的名句.实际上,他的这点诗意体验,刘方平几百年前就在《月夜》诗中成功地表现过了.刘诗不及苏诗流传,可能和刘诗无句可摘、没有有意识地表现某种“理趣”有关.但宋人习惯于将自己的发现、认识明白告诉读者,而唐人则往往只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诗意感受,不习惯于言理,这之间是本无轩轾之分的.
猜动物谜语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猜动物谜语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猜动物谜语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猜动物谜语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xiaozhuhaha1年前1
carol1111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知了,又叫蝉
采纳我的吧.
读句子,填上合适的内容。1.今夜,我格外地感觉到了春天温暖的气息,还听到透过绿色窗纱传来的春虫的叫声。于是,情不自禁地吟
读句子,填上合适的内容。
1.今夜,我格外地感觉到了春天温暖的气息,还听到透过绿色窗纱传来的春虫的叫声。于是,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这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虫声新透绿窗纱。”
2.古人用这样的诗句形容清明时节的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显然,雨下得大。诗人杜甫用“_______________,润物细无声”来刻画春雨在夜里悄然落下、滋润万物的情景。而宋代词人辛弃疾则以“七八个星天外,_______________”这样的词句描绘夏夜轻云小雨,天气时阴时晴的乡村风景。“今我来思,______________”则是写一位远征战士归来,看到雪花飘舞的情形,反映了这位战士的复杂内心。雨雪本无意,观者却有情。亲爱的同学,你体会到了吗?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所期约,时刻不易。”意思是答应给别人的东西,一丝一毫都不能少;与人约好的时间,一时一刻也不能改。
4.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我呼吁:“但存方寸地,_______________。”
花心友情1年前1
我要你的头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5.2%
1.今夜偏知春气暖
2.随风潜入夜 两三点雨山前 雨雪霏霏
3.有所期诺 纤毫必偿
4.留与子孙耕
(2014•淄博)夏日夜晚,蚊子的叫声令人难以入眠.小强根据蚊子在夜间具有趋光性的特点,自制灭蚊灯,他用窗纱做成灯罩罩住
(2014•淄博)夏日夜晚,蚊子的叫声令人难以入眠.小强根据蚊子在夜间具有趋光性的特点,自制灭蚊灯,他用窗纱做成灯罩罩住小灯泡,在灯罩上涂粘胶,当小灯泡发光时,飞来的蚊子就会被粘住.
小强欲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观察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
(1)请在图1中画出导线,完成电路连接.

(2)连接电路,开关应______,滑片应置于滑动变阻器的______端(选填“左”或“右”).
(3)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额定电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示数,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
jobsjob1年前1
wingliang731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解题思路:(1)由灯泡额定电压确定电压表量程.
根据电路图中滑动变阻器选择右下端接线柱,任意选择上边的一个接线柱即可.
从电源正极开始,按照电流方向,依次串联各元件,最后把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注意电压表和电流表正极接线柱.
(2)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开关应断开,闭合开关前,滑片处于最大阻值处.
(3)灯泡完好,灯泡不亮可能是灯座断路或灯座以外的地方断路或灯座短路,灯座断路时,电路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串联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
(4)灯泡在额定电压2.5V时的功率为额定功率.
电流表读数:确定使用的量程,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
知道电压和电流,根据P=UI计算功率.

(1)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电压表选择0~15V量程.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电路图中滑动变阻器选择右下端接线柱,任意选择上边的一个接线柱即可.如图:

(2)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开关应断开,闭合开关前,滑片处于最大阻值处.
(3)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路断路,电压表有示数,电压表并联的电路断路,灯泡完好,所以可能是灯座断路或接触不良等.
(4)灯泡在额定电压3.8时正常工作,电流表选择0~0.6A量程,每一个大格代表0.2A,每一个小格代表0.02A,电流为0.5A,
P=UI=3.8V×0.5A=1.9W.
故答案为:(1)如上图;(2)断开;左;(3)灯座断路或灯泡接触不良;(4)1.9W.

点评:
本题考点: 电功率的测量.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电流表读数、故障问题分析、测灯泡额定功率的方法等.这些知识点是伏安法测功率中最常见的内容,一定要掌握.

闲居初夏午睡起的诗意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是这首诗的意思!不要太深奥哦!好要好
闲居初夏午睡起的诗意
梅子留酸软齿牙,
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是这首诗的意思!不要太深奥哦!好要好记!
不要太深奥,要易懂好记滴!
helloworld19791年前1
我爱我家552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5%
梅子很酸,吃过之后,口中留有酸味;刚长出来的芭蕉叶映到纱窗上.初夏,午睡起来没有想法,就看小孩捉空中的柳絮.
闲居初夏午睡起 阅读答案闲居初夏午睡起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1)这首诗
闲居初夏午睡起 阅读答案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诗歌的三四两句情景宛然,意趣无穷,请加以赏析.
leo791年前1
初晨朝雾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94.1%
(1)表达了诗人心情舒畅,比较悠闲自得,无聊的很
(2)三四句,诗句简单明了,韵意浓浓,似乎可以通过这两句看到一幅夏日炎炎,诗人很悠闲自得的与小孩捕捉柳花那种情景!
诗句的出处和全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露窗纱.此夜曲
诗句的出处和全诗!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露窗纱.
此夜曲中文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谁知道这6句诗的出处和全诗?
gnfazy1年前3
dhvchc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是《己亥杂诗》中的第二百二十首.九州:中国.
[解说] “万马齐喑究可哀”一句,深刻地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的不满,因此他热情地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大越好,大得该像惊天动地的春雷一样.他又认为实行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热情地呼唤:天公啊!请你抖擞精神,把各式各样的人才都赐给我们吧.
2作者:张维屏
新雷①
造物无言却有情②,
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③,
只待新雷第一声.
注释
①这首诗作于道光四年(1824)春初,写春将到的喜悦.诗人以自然喻人事,在对新雷的期待和春天的欢呼中,透露出作者渴望社会新变的心情.小诗短短四句,寓理于情,清丽可喜,耐人寻味.
②“造物”句:《论语·阳货》:“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诗本此.造物,指天.
③著:同“着”,助词.
诗人赞美大自然虽然默默无言,但却有情,寒尽而带来春天,悄悄地安排好万紫千红的百花含苞待放.在这寂静之中,正蕴蓄着巨大的爆发力量,就等那一声震撼人心的春雷.春雷炸响,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将是一个春花盛开的新的世界!流露出诗人迎接新世界来临的喜悦心情.
3月 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注释] (1)诗题一作《夜月》.(2)更深:深夜.半人家:指深夜月光西斜,只照着半个庭院.(3)北斗:指北斗七星.阑干:横斜的样子.雨斗:二十八宿之一,有六颗星.(4)偏知:出于意外地感到.(5)新:初.
[简要评析] 《月夜》一诗,诗人写得极其细腻,将季节的瞬时微妙变化表现出来.这一首描写月夜春色的小诗,它犹如一首小夜曲,可以让人听得似痴如醉;又好像是一幅水彩画,可以让人看得似乎要沉浸于画意之中而又不能自拔.诗作写得有声有色,恬静雅淡,令人过目不忘,久久回味.首句的“半人家”是诗中的佳笔,它写出了庄户人家的农舍一半为银白色月晖所包围,而另一半却依然坐落在黑暗中.而组合村庄的大片农舍都是这样一边有光,一边阴暗.如此着色,便使黑者更黑,白者更白,在用光上便能更加突出主体(村落).这要比让描写的景物全都搽上一层亮色更醒目,也更有艺术美.有不少注本谓“半人家”是指一半人家,倒也能说得通,但诗句却无一点灵气了.二句应该以互文手法解释,即北斗和南斗都发生了倾斜变化,这样就可看出时间的推移,已从入夜而接近更深了.三四句运用了典型示范的笔法来加强春色迷人的主题,其运用的主要意象便是虫声.又有“新透绿窗纱”补加,更给人以清新右爱的感觉.因为这虫声本来已是够清脆悦耳的了,再让它通过“绿窗纱”,似乎将它过滤了一遍,将那些不规整的杂首全都清除掉,剩下的当然全是乐音了.然后再为这乐音加上点“绿色”,这样弄得这虫声似乎又好听,又好看,岂不美哉?因此末句中还暗用了通感手法,其目的是在声音美之上再饰以色彩美,于是便美不胜收了.本诗由于形象声音色彩俱佳,所以对后人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般说来,春虫的鸣声并不过于吸引人的注意,倒是唧唧的秋虫成为众多诗人笔下的常见之物.再说秋季降临时北斗、南斗的斗柄也会发生横斜变化.又,三四句也能解释成:因秋色初降,虫声悦耳,景色宜人,所以反过来对春色之温暖才有更深的体会.这样描写月夜,诗人对季节、时间、空间感受非常敏锐,因此不落俗套,富于创新.由虫声而知春暖春意春至春景,让人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诗句构思和艺术表现都见新巧,一感一听,生了一喜,颇具新意.
[诗人简介] 刘方平洛阳(今属河南)人.天宝时人.生平未出仕,故《唐才子传》以刘先生称之.也善画山水.其诗今存二十余首,本书中却占了两首.
4根据李白诗《春夜洛阳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陈与义(一○九○~一一三八)字去非,自号简斋,洛阳人,有“简斋集”.
这是诗人在河南行舟襄邑道中的真实感受.船顺水而下,趁着顺风,百里路程只走了半天,水速是惊人的.榆堤两岸的景物,应似飞掠而过,此诗虽未写出,可由想象而得.然而,诗人注意的却是船上看云的感受:躺在船上看那满天云彩,一动不动,船行百里,竟没有觉察到云彩和乘船人都在向东.船上观景,看天上云彩是一种感受,看两岸花木又是另一番感受.感受的不同,反映了主体与客体的距离的不同:花木在近处,看去似飞动;白云太离远,观者未觉动.可是,同一个陈与义在另一种场合下看那天上的云,却又象跟着归去的诗人在一起行走:
6菊 花
元稹
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