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描写怎么样的画面

etetete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tt的彭水人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100%
瀑布联句 香严閒禅师 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素娴诗文,曾书瀑布诗“穿山透石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云云,以赋壮怀.他的诗就是由这一首唐诗改易数字而成.此诗中瀑布形 象充分人格化,写得有气魄,为冯云山激赏不是偶然的.此诗的首句是瀑布的溯源.在深山之中,有无数不为人知的涓涓细流,腾石注涧,逐渐汇集为巨大山泉,在经历“千岩万壑”的艰险后,它终于到达崖前,“一落千丈”,形成壮观的瀑布.此句抓住瀑布形成的曲折过程,赋予无生命之物以活生生的性格.“不辞劳”三字有强烈拟人化色彩,充溢着赞美之情,可与《孟子》中一段名言共读:“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艰难能锤炼伟大的人格.此句似乎隐含这样的哲理.近看巨大的瀑布,砅崖转石,跳珠倒溅,令人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感,却又不能窥见其“出处”.惟有从远处望去,“遥看瀑布挂前川” 时,才知道它来自云烟缭绕的峰顶.第二句着重表现瀑布气象的高远,寓有人的凌云壮志,又含有慧眼识英雄的意味.“出处高”则取势远,暗逗后文“终归大海” 之意.写瀑布经历不凡和气象高远,刻画出其性格最突出的特征,同时酝足豪情,为后两句充分蓄势.第三句忽然说到“溪涧”,照应第一句的“千岩万壑”,在诗情上是小小的回旋.当山泉在岩壑中奔流,会有重重阻挠,似乎劝它留步,“何必奔冲下山去,更添波浪向人间”(白居易《白云泉》).然而小小溪涧式的安乐并不能使它满足,它心向大海,不断开辟前程.惟其如此,它才能化为崖前瀑布,而且最终要东归大海.由于第三句的回旋,末句更有冲决的力量.“岂能”与“终归”前后呼应,表现出一往无前的信心和决心.“作波涛”三字语极形象,令人如睹恣肆浩瀚、白浪如山的海涛景象.从“留”、“归”等字可以体味结尾两句仍是人格化的,使人联想到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的豪情壮怀.瀑布的性格至此得到完成.此诗的作者是一位皇帝和一位僧侣.据《庚溪诗话》,“唐宣宗微时,以武宗忌之,遁迹为僧.一日游方,遇黄檗禅师(按:据《佛祖统纪》应为香严閒禅师.因宣宗上庐山时黄檗在海昌,不可能联句)同行,因观瀑布.黄檗曰:‘我咏此得一联,而下韵不接.’宣宗曰:‘当为续成之.’(以下联句从略)其后宣宗竟践位,志先见于此诗矣.”可见,禅师作前两句,有暗射宣宗当时处境用意;宣宗续后两句,则寄寓不甘落寞、思有作为的情怀.这样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描绘了冲决一切、气势磅礴的瀑布的艺术形象,富有激情,读来使人激奋,受到鼓舞,故也竟能为农民革命领袖冯云山所喜爱.艺术形象往往大于作者思想,这也是一个显例.
1年前

相关推荐

用崇山峻岭千岩万壑云蒸霞蔚暴风骤雨风清月朗山明水秀桃红柳绿莺歌燕舞造句
fly829211年前1
小女子c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这是一个暴风骤雨的夜晚,我住在一个崇山峻岭,千岩万壑的山峰后面.窗外云蒸霞蔚,无处不是风雨.第二天早晨,只见窗外山明水秀,桃红柳绿,莺歌燕舞.到了晚上,不再像昨天一样下暴风雨了,这个夜晚显得风清月朗
像 崇山峻岭----千岩万壑 这样的词组有哪些?
像 崇山峻岭----千岩万壑 这样的词组有哪些?
如 :云蒸霞蔚---暴风骤雨 风清月朗---山明水秀
桃红柳绿---莺歌燕舞
(每一组相映的4字词语的想象画面都相符合)
765960971年前1
shager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千山一碧 万山丛中 万仞高山 万山矗立 万木葱茏 峰回路转 峰峦起伏 峰壑争秀 山外青山 山如斧削 高峰入云 奇峰怪石 孤峰突起 拔地而起 拔地参天 连绵起伏 高不可攀 满山遍野 高山峻岭 崇山峻岭 荒山野岭 巍然屹立 巍然矗立 直插云霄 高耸入云 高入云际 插入云端 巍巍雄姿 雄伟险峻 山势险峻 山势雄伟
风和日丽,灿烂夺目,百花齐放,白雪皑皑,
金风送爽,春雨霏霏,奔腾不息,含苞待放,
风光旖旎,春意盎然,傲霜凌雪,亭亭玉立,
迎风招展,展翅欲飞,生机勃勃,精神抖擞,
花枝招展清澈见底,玲珑剔透,粉妆玉砌.
青山绿水 山明水秀 五光十色
五颜六色 五彩缤纷 春光明媚
花香鸟语 万紫千红 水天一色
汹涌澎湃 一泻千里 春暖花开
语文《瀑布联句》的练习瀑布联句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1)请简要分析“千岩万壑
语文《瀑布联句》的练习
瀑布联句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1)请简要分析“千岩万壑不辞劳”这句诗好在哪里?
(2)这首诗通过写瀑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Arlif1年前1
niuniu0914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2.4%
1.千、万体现岩石之多,也表现困难之多,比喻手法,体现出作者迎难而上的精神
2.胸怀大志,勇于进取,不为险阻,志向远大
用崇山峻岭、千岩万壑、云蒸霞蔚、暴风骤雨、风清月朗、山明水秀、桃红柳绿、莺歌燕舞这八个词的意境造一个写景的段
zz5200071年前1
xiayu19820214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87%
这是一个暴风骤雨的夜晚,我住在一个崇山峻岭,千岩万壑的山峰后面.窗外云蒸霞蔚,无处不是风雨.第二天早晨,只见窗外山明水秀,桃红柳绿,莺歌燕舞.到了晚上,不再像昨天一样下暴风雨了,这个夜晚显得风清月朗.
瀑布联句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1.一、二句中,作者所描绘的瀑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瀑布联句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1.一、二句中,作者所描绘的瀑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诗的三四句意蕴深刻,请对这两句诗作赏析.
魔鬼少女lo1年前1
2005032014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1.作者所描绘的瀑布的主要特点:描写其高峻险远,瀑布从千岩万壑中飞奔而来.
2.诗的三四句意蕴深刻,请对这两句诗作赏析.
千岩万壑中飞奔下来的瀑布,岂是小小的溪流和山涧能留得住的?它终归要奔流入海,加入浩浩汤汤的无边大海中波涌浪涛.同时表明诗人的观点,诗人非是小小的领域能满足,而是要加入宏大事业的兴建中来添砖加瓦.
《瀑布》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瀑布》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请就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艺术形象写一段赏析文字. (精炼一点,不要太长50字左右)
梦幻葫芦1年前1
yuehouse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100%
答:涓涓细流不辞辛劳,汇集成一落千丈,雄伟壮观的瀑布,而后又谢绝溪涧的挽留,继续向前,流向大海,决心化作汹涌澎湃的波涛.这"瀑布"乃是胸怀大志,不惧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志士的化身.
云蒸霞蔚,千岩万壑,暴风骤雨,风清月朗,山明水秀,桃红柳绿,莺歌燕舞。得意思,先回答先采纳。
天使鱼的泪流向海1年前4
zhph0325 共回答了115个问题 | 采纳率18.3%
这样吧,我先加你好友,告诉你个程序,它10秒内
用 千岩万壑 写一段话
tomdog1231年前1
Frize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78.9%
kl;kl;kl;l;;;;;;;;;;;;;;;;;;;;;;;;;;;;;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的这首诗句表达了禅师和李忱的什么志向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的这首诗句表达了禅师和李忱的什么志向
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这首诗的手法特点
小肥鹅881年前2
张nn勇999999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具有高远志向的人,决不会满足于现状,陶醉于已取得的成绩,必定要继续努力,决心干出一番大事业来,方足遂愿。这足以启示和勉励人们:要弃燕雀之小志,而效鸿鹄以高翔。
唐宣宗曾经遁迹山林为僧。有一次与香严闲禅师同行。禅师说他吟诵瀑布得到一联诗,但后面的接不上了。宣宗愿意续成。于是禅师说出前两句,宣宗续出后两句,合成了一首气势磅礴、富于激情的千古名诗。
且巧妙的运用了联想的手法是语句更加流畅
读下面词语,你眼前浮现出一些怎样的画面?崇山峻岭 千岩万壑 云蒸霞蔚 暴
读下面词语,你眼前浮现出一些怎样的画面?崇山峻岭 千岩万壑 云蒸霞蔚 暴
读下面词语,你眼前浮现出一些怎样的画面?
崇山峻岭 千岩万壑 云蒸霞蔚 暴风骤雨 风清月朗 山明水秀 桃红柳绿 莺歌燕舞
每个词最好写50多个字
yinghua61261年前1
猫儿木木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76.9%
泰山旁边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上彩云聚集,然后大雨临盆啊.大雨过后天高气爽.泰山风景如画.欲知后果如何咱以后在说!
瀑布 (李忱) 赏析瀑布联句 香严闲禅师 李忱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1)一、
瀑布 (李忱) 赏析
瀑布联句
香严闲禅师 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1)一、二两句写出了“瀑布”怎样的特点?(2分)
(2)“托物言志”是这首诗的一大***,请就此作赏析.(3分)
乡上农人1年前1
燕云泊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85%
1、历经艰难、气势磅礴
2、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写出了瀑布历经艰难,溪水留不住他,他只能汇入大海.表明了诗人想一展志向,为国效力,成功前总要经过困难.
崇山峻岭,千岩万壑样的词语还有哪些?你从这些词中发现了什么?
lifeng101年前2
十分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76.5%
其实都是语义重叠的词语
作文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文。瀑布联句香严闲禅师 李忱千岩万壑不辞劳, 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
作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文。
瀑布联句
香严闲禅师 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 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 终归大海作波涛。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议论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流浪码头81年前1
海文星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82.6%


此诗寓含的哲理是:一个人不能安于现状,永远蜗居于丘壑之间,要有冲天而上的雄心壮志。当然,弃燕雀之小志、学鸿鹄以高翔的过程,要遇到很多挫折。但艰难困苦能磨砺人的意志,惊涛骇浪能锤炼伟大人格。只要坚持不懈地拼搏、奋斗,理想就能实现。正如《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所以写作时,要抓住青春与激情,奋斗与拼搏的主题展开叙写。
诗文赏析:
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素娴诗文,曾书瀑布诗“穿山透石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云云,以赋壮怀。他的诗就是由这一首唐诗改易数字而成。此诗中瀑布形象充分人格化,写得有气魄,为冯云山激赏不是偶然的。
此诗的首句是瀑布的溯源。在深山之中,有无数不为人知的涓涓细流,腾石注涧,逐渐汇集为巨大山泉,在经历“千岩万壑”的艰险后,它终于到达崖前,“一落千丈”,形成壮观的瀑布。此句抓住瀑布形成的曲折过程,赋予无生命之物以活生生的性格。“不辞劳”三字有强烈拟人化色彩,充溢着赞美之情,可与《孟子》中一段名言共读:“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艰难能锤炼伟大的人格。此句似乎隐含这样的哲理。
近看巨大的瀑布,砅崖转石,跳珠倒溅,令人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感,却又不能窥见其“出处”。惟有从远处望去,“遥看瀑布挂前川”时,才知道它来自云烟缭绕的峰顶。第二句着重表现瀑布气象的高远,寓有人的凌云壮志,又含有慧眼识英雄的意味。“出处高”则取势远,暗逗后文“终归大海”之意。
写瀑布经历不凡和气象高远,刻画出其性格最突出的特征,同时酝足豪情,为后两句充分蓄势。第三句忽然说到“溪涧”,照应第一句的“千岩万壑”,在诗情上是小小的回旋。当山泉在岩壑中奔流,会有重重阻挠,似乎劝它留步,“何必奔冲下山去,更添波浪向人间”(白居易《白云泉》)。然而小小溪涧式的安乐并不能使它满足,它心向大海,不断开辟前程。惟其如此,它才能化为崖前瀑布,而且最终要东归大海。由于第三句的回旋,末句更有冲决的力量。“岂能”与“终归”前后呼应,表现出一往无前的信心和决心。“作波涛”三字语极形象,令人如睹恣肆浩瀚、白浪如山的海涛景象。从“留”、“归”等字可以体味结尾两句仍是人格化的,使人联想到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的豪情壮怀。瀑布的性格至此得到完成。
此诗的作者是一位皇帝和一位僧侣。据《庚溪诗话》,“唐宣宗微时,以武宗忌之,遁迹为僧。一日游方,遇黄檗禅师(按:据《佛祖统纪》应为香严閒禅师。因宣宗上庐山时黄檗在海昌,不可能联句)同行,因观瀑布。黄檗曰:‘我咏此得一联,而下韵不接。’宣宗曰:‘当为续成之。’(以下联句从略)其后宣宗竟践位,志先见于此诗矣。”可见,禅师作前两句,有暗射宣宗当时处境用意;宣宗续后两句,则寄寓不甘落寞、思有作为的情怀。这样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描绘了冲决一切、气势磅礴的瀑布的艺术形象,富有激情,读来使人激奋,受到鼓舞,故也竟能为农民革命领袖冯云山所喜爱。艺术形象往往大于作者思想,这也是一个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