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出师表》对出师的后果,作者是怎样估计的?决心是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

tenbears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xiaosaaa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94.1%
《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临行伐魏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文中以恳切的言辞,劝说了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臣,远小人,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达了诸葛亮对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估计:“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诶.”
决心:“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只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1年前

相关推荐

急求《隆中对》《后出师表》
巨浪一号1年前4
funster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87.5%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放不下了哎
《后出师表》是谁写的?请说的详细一点.
熊猫思维1年前2
sullivanlynn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后出师表》是诸葛亮写的吗 连载:正说三国 作者:卢盛江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传为诸葛亮的《后出师表》,见于《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说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利,引咎责躬,厉兵讲武,当孙权破曹休,魏...
《后出师表》的字词翻译:“以伤先帝之明”的“以” “固知臣伐贼”的“固” “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的
spring1201年前3
Stevens166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81%
1.原句: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
以:凭借;凭着
翻译:凭着先帝的英明来衡量我的才干
2.原句:固知臣伐贼
固:虽然
翻译:虽然他知道我去征讨曹贼
3.原句: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
顾:这里有“但”的意思.蜀都:此指蜀汉之境.
翻译:只不过是想到蜀汉的王业决不能够偏安在蜀都
《后出师表》里的名言有哪些
贾儿1年前2
笨牛未登记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87%
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那个时代对他的君主来说他是个忠心耿耿,军才显赫,文韬武略的臣子 对他自己来说有自己的修身养性之情,淡泊,修身.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这一句名言.
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这一句点出了诸葛亮的志趣.人处于纷纷扰扰的世界之上,世界再乱都是外在,而我心却绝不能乱.因为心是人的根本.
诸葛亮的《后出师表》中“并日而食”什么意思?
诸葛亮的《后出师表》中“并日而食”什么意思?
如题
yjiitliusha1年前1
huaiyuan_816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词 目】 并日而食
【发 音】 bìng rì ér shí
【释 义】 并日:两天合并成一天.不能天天得食,两天三天才能得一天的粮食.形容生活穷困.
【出 处】 西汉·戴圣《礼记·儒行》:“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近义词】 饔飧不继
【示 例】 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
【用 法】作谓语;形容十分贫穷.
诸葛亮《后出师表》中今贼适疲于西中的贼是指什么
xfqgz20041年前1
3lq5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5.7%
曹贼 也就是曹操了
《后出师表》中那句话最能表现伐魏的有利时机
caowen971年前1
爱笔心切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 采纳率88%
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及诸葛亮的《出师表》、《后出师表》原文及注释.
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及诸葛亮的《出师表》、《后出师表》原文及注释.
首要原文!最好全部注音!
记住还要注音!
superquick1年前1
wsllzljy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报任安书》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遗风矣.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抑郁而无谁语.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则?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若仆大质已亏缺,虽材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 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讳.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请略陈固陋.阙然不报,幸勿为过. 仆闻之,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昔卫灵公与雍渠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爰丝变色:自古而耻之.夫中材之人,事关于宦竖,莫不伤气,况忼慨之士乎!如今朝虽乏人,奈何令刀锯之余荐天下豪隽哉!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余年矣.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材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外之,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下之,不能累日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乡者,仆亦尝厕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议.不以此时引维纲,尽思虑,今已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闒茸之中,乃欲昂首信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嗟乎!嗟乎!如仆,尚何言哉!尚何言哉! 且事本末未易明也.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奉薄伎,出入周卫之中.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壹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欢.然仆观其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今举事壹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强胡,昂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征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李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流涕,沫血饮泣,张空弮,冒白刃,北首争死敌.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大臣忧惧,不知所出.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凄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彼,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汉.事已无可奈何,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适会召问,即以此指推言陵功,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未能尽明,明主不深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家贫,财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壹言.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此正少卿所亲见,仆行事岂不然邪?李陵既生降,颓其家声,而仆又茸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悲夫!悲夫! 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棰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故士有画地为牢,势可不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棰,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已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乡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且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已稍陵迟,至于鞭棰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若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且负下未易居,上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戮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合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之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瑑,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尽意,略陈固陋.谨再拜.
《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 )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 )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quē)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shù)竭驽(n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jiù);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后出师表》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怫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qí)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nú)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驱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丛叟(sōu)、青羌(qiāng),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故托臣以讨贼也的以是什么意思《后出师表》“故托臣以讨贼也\”其中“以\”的意思?
dragon_3131年前1
未来属于勇敢的人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诸葛亮 -后出师表 讨伐魏国的 借口.刘皇叔 是正室 .曹操挟天子令诸侯 所以称之为贼
《后出师表》中最能表现伐魏的有利时机的句子是哪句?
《后出师表》中最能表现伐魏的有利时机的句子是哪句?
作者写前后《出师表》时对北伐前景的预计有变化吗?请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说一说.
lfxxhh11年前1
djnirvana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100%
有变化.信心满满,而则是表现诸葛亮对自己出征讨伐前景的信心有所动摇,MS最后一句大概意思是说:讨伐是否成功,也不是臣所能预料的了.
《后出师表》是谁写的?越读越不像诸葛亮的风格,赵云死后是谁写的这篇《后出师表》?
ice亚商在线1年前1
645387 共回答了6个问题 | 采纳率83.3%
《后出师表》的作者史学界有争议.不过较多历史学家认为《后出师表》非诸葛亮所做,我个人也认为《后出师表》为后人假托的.这很明显,诸葛亮写的《出师表》(或称《前出师表》)写的十分恳切,在第一次北伐曹魏失败后,诸葛亮自己也承担起责任,自贬三级.然而《后出师表》的语气写的好像是为自己的战争失败做狡辩的,说了很多理由,姑且不论对错,它不符合诸葛亮的风格.诸葛亮是一个有担当的人,不会说诸如”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这类逃避责任的话.我觉得最有可能是晋朝人所作.当然这个人写《后出师表》时,陈寿已经去世,因为陈寿的《三国志》里都没有提到《后出师表》,但有提到诸葛亮所做的《出师表》(或称《前出师表》).
总之一句话,《后出师表》作者现在已无从考证,但不会是诸葛亮.(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后出师表》 最能表现伐魏的有利时机的句子是那句?急!
haiyan20051年前1
名都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85%
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第二段倒数第二句
《后出师表》与《前出师表》相比,表达的感情有何异同?
丫头郁闷了1年前1
mmx_55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1.8%
前出师表是诸葛亮对刘阐的教导和规劝,后出师表是诸葛亮知道自己是最后一战了,是一种壮士一去不复还的告别了.
出自《后出师表》的千古名句是什么
舌战群妇1年前1
kqnybas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1.3%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麻烦采纳,谢谢!
《后出师表》与《前出师表》相比,表达的感情有何异同?
jh661年前1
棋子薇安200520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前出师表是诸葛亮对刘阐的教导和规劝,后出师表是诸葛亮知道自己是最后一战了,是一种壮士一去不复还的告别了.
《后出师表》究竟是不是诸葛亮的杰作?
《后出师表》究竟是不是诸葛亮的杰作?
《前出师表》脍炙人口,那麽《后出师表》是不是他的杰作呢?
dd27661年前1
爷很生气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目前争议很大,不过是诸葛亮的是没争议的 据说是古人仿诸葛亮的文风仿写出来的
一、《三国演义》第三十七、三十八回原文;二、关于诸葛亮《后出师表》的赏析品评
hk19862191年前3
hussar2007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66.7%
http://www.***.com/minqingstory/sgyy/SGYY_037.htm
http://www.***.com/minqingstory/sgyy/SGYY_038.htm
http://post.baidu.com/f?kz=27968003
《后出师表》选段(8分)夫难平①者,事也。 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②手,谓天下已定。 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
《后出师表》选段(8分)
夫难平①者,事也。 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②手,谓天下已定。 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③,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注:①平,通“评”,评判,判断。②拊,拍。③蹉跌,跌交,比喻失败。)
小题1:写出与例句(例句:凡事如 ,难可逆见)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夫难 者,事也。 B.必先 其心志 C. 所以 动心忍性 D. 益其所不能
小题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
小题3:文中哪句话与《出师表》中“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一句所表达的情感是一样的?(2分)
小题4:依据选文以及你对诸葛亮的了解,请简要的评说一下诸葛亮其人。(2分)
博爱661年前1
levinlin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94.1%
小题1:C
小题1:从前先帝在楚地打了败仗,在这时,曹操拍手称快,认为天下已被他平定了。(2分)
小题1: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分)
小题1:能围绕“忠心耿耿、勤勤恳恳、足智多谋、高瞻远瞩”等来评说即可。(2分)


小题1:C与例句都是“用作名词”。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学生学会用原文理解和概括内容。
小题1: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请问《后出师表》和《出师表》时对北伐前景的预计有变化吗?请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说一说.
semydeng1年前1
everst 共回答了26个问题 | 采纳率88.5%
《后出师表》是《前出师表》的姊妹篇,写于建兴六年(228).由于《三国志》本传中不载,《文选》里也不见选录,而是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在注文中引自张俨《默记》,所以,有人认为此表是伪作.但也有人认为,从体例文风来看,后表与前表并无二致;而且《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中,诸葛恪说:“近见家叔父表陈与贼争竞之计,未尝不喟然叹息也.”所指可能即系后表.
《后出师表》作于第一次北伐失败之后,大臣们对再次北出征伐颇有异议.诸葛亮立论于汉贼不两立和敌强我弱的严峻事实,向后主阐明北伐不仅是为实现先帝的遗愿,也是为了蜀汉的生死存亡,不能因“议者”的不同看法而有所动摇.正因为本表涉及军事态势的分析,事关蜀汉的安危,其忠贞壮烈之气,似又超过前表.表中“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之句,正是作者在当时形势下所表露的坚贞誓言,令人读来肃然起敬.
因为重点是驳斥反对北伐的人,所以本文以议论见长.既是议论,就免不了论点、论据和论证三部分,而本文就是围绕着这三要素进行的.
文章的中心论点集中在第二次北伐该不该进行,该如何进行上.为此,作者通过三方面的陈述来论证这个中心论点.首先,“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此乃先皇“临崩寄臣以大事”,这一论据是文章的前提,抬出先帝的遗命来证明此次北伐的必要,极具权威性.况且在当时那个才弱敌强的情况下,“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将论据与当时蜀汉所面临的形势紧密结合起来,避免了空洞的说教,更见政治家之本色.为安定国内人心,使之支持北伐,诸葛亮一再重申自己为之复出的努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说明国家已做好充分准备,有足够力量“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时,曹魏政权“适疲于西,又务于东”,腹背受敌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这就为北伐胜利再添胜算.
以上是诸葛亮就第二次北伐该不该进行的论断,为了取得朝臣支持,他必须就此次北伐的可行性作出回应.针对朝中可能出现的疑虑,文中举了六个未解来辩驳.首先列举了汉高帝刘邦,他虽能“啸命豪杰,奋发材雄”(司马贞·《史记索隐》),在打天下过程中仍不免“涉险被创,危然后安”.然后是汉末割据一方的刘繇和王郎,只知“论安言计,动引圣人”,不敢奋起反抗,结果被吞并.这一正一反揭示了战则生,不战则死的道理.由远及近,曹操虽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但也同样经历了无数次的磨难才获得了片刻安定局面.以曹操的才华尚且如此,自己怎能“不危而定”,又“何能必胜”.
再从两国实力上作比较:军事上打天下的老臣逐渐凋零,经济上迁延不决必将导致“民穷兵疲”,攻守之间“劳费正等”的局面.《孙子兵法》中强调用兵“宜速不宜久”,这是亟须北伐的重要根据.清余诚读至此,曾喟然有感:“顿挫抑扬,反复辩论,似是平列,而文义实由浅入深,一气贯注”,这就是说文中的六个“不解”是按严谨的逻辑顺序来的,是一个逐层深入的系列.
行文至最后,又起波澜.“夫难平者,事也”,意思是事情的结果很难判断,平同“评”,这里是作者的反思.建安十三年,刘备为曹操所溃于当阳,奔走夏口.当时曹操额手相庆,认为天下一统指日可待.但后来刘备联合东吴,在赤壁与曹军决战,大获全胜.进而西取巴蜀,举兵北上,消灭夏侯渊,夺取汉中,使兴复汉室变为了可能,这些都是曹操所始料未及的.然而,就在蜀汉国力蒸蒸日上之时,东吴却背信弃义,攻取荆州,致使关羽败死麦城.刘备为替关羽报仇,同时欲借机一举吞并东吴,却在秭归大败而归.世事无常,于此可见一斑.由此作者得出一结论:凡事如此,难可逆见.这段话,是让蜀国上下有失败亡国的准备,同时也要有统一全国的信心.在成败利钝还难以预知之时,作者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意识啊
乌乌绳1年前1
豆爱鸣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83.3%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表示呕心沥血竭尽全力,贡献出自己的一切!
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小羊为了报达父母的养育之恩,当父母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时,小羊跪下来用乳汁喂养父母.小乌鸦为了报达父母的养育之恩,当父母年老不能外出捕食时,就将食物口对口地喂养年老的父母.受人一点小小的恩惠应当加倍报答 .
诸葛亮 《后出师表》中 最能表现伐魏的有利时机的句子是哪句?
在031年前1
gboo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