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实验:为了测量待测电阻Rx的阻值,赵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R的阻值已知;R\为滑动变阻器,且滑片位置固定不动

落网之愉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探究性实验:
为了测量待测电阻Rx的阻值,赵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R的阻值已知;R为滑动变阻器,且滑片位置固定不动;电源电压U未知.S1,S2 均为单刀双掷开关,A为电流表,则探究测量Rx的步骤为:将S2向d闭合,S1向______闭合,记下电流表读数I1;再将S2向c闭合,S1向______闭合,记下电流表读数I2.计算Rx的数学表达式为Rx=
I2R
I1
I2R
I1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N眼看穿 共回答了10个问题 | 采纳率90%
解题思路:实验时测出流过定值电阻的电流,由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电压,然后测出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最后由串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求出待测电阻阻值;分析电路图,根据电路结构分析答题.

①将S2向d闭合、S1向a闭合时,RX与R并联,电流表测通过RX的电流,记下电流表读数I1
②将S2向c闭合,S1向b闭合,RX与R并联,电流表测通过R的电流,记下电流表读数I2
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固定不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变,两次实验时,RX与R并联的并联电压不变,设并联电压为U,∵I=[U/R],∴由②得,并联电压U=I2R,由①得:RX=
U
I1=
I2R
I1;
故答案为:a;b;
I2R
I1.

点评:
本题考点: 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求待测电阻阻值,分析清楚电路结构、应用并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即可正确解题.

1年前

相关推荐

小明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探究性实验,实验时电阻R1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是20Ω,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
小明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探究性实验,实验时电阻R1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是20Ω,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得到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次数 A1示数(A) A2示数(A) V1示数(V) V2示数(V) V示数
(V)
1 0.4 0.4 4 8 12
2 0.6 0.6 6 6 12
3 0.8 0.8 8 4 12
(1)比较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可得结论:______.
(2)比较三只电压表示数,可得结论:______.
(3)比较电流表A1(或A2)和电压表V1示数,可得结论:______.
(4)定值电阻R1=______Ω,第一次实验中R2接入电路的电阻为______Ω.
(5)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A1示数将______,电压表V1示数将______,电压表V2示数将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yanguijun1年前1
广州甲乙丙丁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解题思路: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接在电路中,两电流表测电路电流,电压表V测电源电压,电压表V1测电阻R1两端电压,电压表V2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串联电路电流与电压特点;应用欧姆定律可以求出电阻阻值;根据滑片的移动方向判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如何变化,然后根据欧姆定律判断电表示数如何变化.

(1)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2)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3)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在电阻阻值一定时,电流与电压的比值不变,即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4)∵I=[U/R],∴电阻阻值R1=
U1
I1=[4V/0.4A]=10Ω;第一次实验时,R2接入电路的电阻R2=
U2
I2=[8V/0.4A]=20Ω.
(5)由电路图可知,滑片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电路总电阻减小,电源电压不变,
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电流I变大,电流表A1示数将变大,电阻R1不变,电压U1=IR1变大,电压表V1示数变大,
电源电压U不变,电压U1变大,电阻R2的电压U2=U-U1变小,电压表V2示数变小;
故答案为:(1)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2)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3)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4)10;20;(5)变大;变大;变小.

点评:
本题考点: 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实验数据分析、求电阻、电路的动态分析,认真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串联电路电流与电压特点;本题最后一问是本题的难点.

(2005•普宁市二模)有一次化学课外小组在探究性实验中,将金属钠(Na)投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反应剧烈,生成了氢氧化钠
(2005•普宁市二模)有一次化学课外小组在探究性实验中,将金属钠(Na)投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反应剧烈,生成了氢氧化钠和一种气体.
(1)请你推测一下这种气体可能是什么气体?为什么?并设计实验进行检验.
可能是什么气体 理 由 设计实验论证
请完成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Na+______H2O═______NaOH+______.
(2)如果没有说明只生成一种气体,那么你又会有怎样的猜想呢?______.
ycr602701281年前1
fgls30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78.6%
解题思路:(1)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以及氢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进行解答;
(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进行猜想.

(1)将金属钠(Na)投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反应剧烈,生成了氢氧化钠和一种气体,反应前为钠元素、氧元素、氢元素,所以猜想是氢气;氢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答案为:
可能是什么气体 理 由 设计实验论证
氢气 反应前为钠元素、氧元素、氢元素 用燃着的木条放入瓶口;该气体燃烧,并且发出淡蓝色火焰; 该气体为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
(2)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前为钠元素、氧元素、氢元素,如果没有说明只生成一种气体,所以猜想是氢气和氧气;故答案为:氢气和氧气.

点评:
本题考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氢气、氧气及其混合气体的性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氢气与氧气的不同.

生物大神进.急啊!“验证镁是植物生长必须的元素”这个实验是探究性实验还是验证性实验?速度啊.课题名称应该怎么写?
不要看1年前4
huijin223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84.6%
这它都说是验证了,肯定是验证性实验了.
课题名称一般就用题目“验证镁是植物生长必须的元素”或者“镁是植物生长必须的元素的验证实验”,验证实验的名称一般就用题目所给出的.
小明按图所示的电路图 小明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探究性实验,实验时电阻R 1 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 2 的最大阻
小明按图所示的电路图
小明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探究性实验,实验时电阻R 1 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 2 的最大阻值是20Ω,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得到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请回答:
(1)这是________联电路,电压表V测________的电压.
(2)比较电流表A 1 和A 2 的示数,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三只电压表示数,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iyekaka1年前1
hotme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92.3%
(1)串;电源
(2)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3)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化学探究性实验可以设计哪些实验
moo131年前3
sam588 共回答了8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化学探究性实验可以设计
1.铁的生锈是否与氧气和水有关
2,肥皂水的酸碱性(用PH试纸)
3.银铁是否都可以还原硫酸铜溶液中生物铜
4.红砖中红色物质的实验探究
5.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实验
6测定土壤酸碱度试验设计
7测定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试验设计
(2010•白云区一模)下图是我们曾经做过的一个探究性实验,相信大家应该有印象.请回忆该实验,找出下列说法中理解有偏差的
(2010•白云区一模)下图是我们曾经做过的一个探究性实验,相信大家应该有印象.请回忆该实验,找出下列说法中理解有偏差的是(  )

A.该实验说明了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B.该实验也能说明分子能保持原物质的化学性质
C.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证明分子间是否有间隙
D.烧杯B的作用是用于作对比实验
范秒秒1年前1
蓝色无奈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A、该实验说明了分子是不停运动的,氨气分子运动到酚酞溶液中.
B、氨气分子从浓氨水中运动出来,进入酚酞溶液中能使酚酞变红,说明分子能保持原物质的化学性质.
C、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不是证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故此说法错误.
D、烧杯B的作用是用于作对比实验,证明是氨气分子进入酚酞溶液使其变红的.
故选C
(2001•南宁)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一次探究性实验中,将一种金属投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发现反应剧烈并有大量气体生成.请
(2001•南宁)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一次探究性实验中,将一种金属投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发现反应剧烈并有大量气体生成.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探讨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推测该气体可能是什么气体,并简述推测理由.
答:______.
(2)对你所推测的气体,试设计实验进行检验(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现象、结论):______.
呷呷21年前1
浅浅淡淡笑笑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解题思路:由质量守恒定律可推测产生的气体,利用该气体的化学性质可设计实验.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产生的气体有可能是氢气.因为活泼金属可以置换出酸中的氢,而水的组成中含有氢元素,所以该金属可能是置换了水中的氢,即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
故答案为:
(1)可能是氢气.(2)先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气体,再用燃着的木条伸入中,如果气体燃烧或有轻微的爆鸣声,则可说明该气体为氢气.

点评:
本题考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考点点评: 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根据所学知识大胆的猜测,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小明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探究性实验,实验时电阻R1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是20Ω,三次改变滑动变阻
小明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探究性实验,实验时电阻R1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是20Ω,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得到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实验与探究题次数 A1示数A A2示数A V1示数(V) V2示数(V) V示数(V)
1 0.4 0.4 4 8 12
2 0.6 0.6 6 6 12
3 0.8 0.8 8 4 12
请回答:
(1)这是______联电路,电压表V测______的电压.
(2)比较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可得结论:______.
(3)比较三只电压表示数,可得结论:______.
幽梦10281年前1
宇宙战舰cc米兰 共回答了11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解题思路: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和电流规律进行分析,即串联电路时将各用电器顺次连接;电压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串联;串联电路处处电流相等,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等.

(1)因为电源、电阻以及电流表是依次连接的,电压表V与电源并联,V1与R1并联、V2与R2并联,所以是串联电路,电压表V测量电源电压;
(2)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两个电流表示数相等,即串联电路处处电流相等;
(3)从表格中可以看出V的示数等于另外两个电压表示数和,即串联电路电源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故答案为:
(1)串;电源;
(2)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3)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点评:
本题考点: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

考点点评: 对于这类通过表格和图象得到信息的题目,是中考的热点,能从题干中挖掘出隐含的信息是关键.

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一次探究性实验中,将一种金属投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发现反应强烈并有大量气体生成.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探
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一次探究性实验中,将一种金属投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发现反应强烈并有大量气体生成.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探讨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推测该气体可能是什么气体,并简述推测理由.
(2)对你所推测的气体,试设计有关实验进行检验(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jmliaoya1年前1
51www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5.2%
解题思路:由质量守恒定律可推测产生的气体,利用该气体的化学性质可设计实验.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产生的气体有可能是氢气.因为活泼金属可以置换出酸中的氢,而水的组成中含有氢元素,所以该金属可能是置换了水中的氢,即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
故答案为:(1)可能是氢气.(2)先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气体,再用燃着的木条伸入中,如果气体燃烧或有轻微的爆鸣声,则可说明该气体为氢气.

点评:
本题考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猜想与事实验证;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考点点评: 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根据所学知识大胆的猜测,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一次探究性实验中,将一种金属投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发现反应剧烈并有大量气体生成.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探
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一次探究性实验中,将一种金属投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发现反应剧烈并有大量气体生成.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探讨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推测该气体可能是什么气体,并简述推测理由.
答:______.
(2)对你所推测的气体,试设计实验进行检验(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现象、结论):______.
俏伊人1年前4
风飞花7729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0%
解题思路:由质量守恒定律可推测产生的气体,利用该气体的化学性质可设计实验.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产生的气体有可能是氢气.因为活泼金属可以置换出酸中的氢,而水的组成中含有氢元素,所以该金属可能是置换了水中的氢,即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
故答案为:
(1)可能是氢气.(2)先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气体,再用燃着的木条伸入中,如果气体燃烧或有轻微的爆鸣声,则可说明该气体为氢气.

点评:
本题考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考点点评: 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根据所学知识大胆的猜测,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化学实验要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某实验小组对“铜与浓硝酸反应”进行了探究性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化学实验要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某实验小组对“铜与浓硝酸反应”进行了探究性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铜和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与装置Ⅰ相比,装置Ⅱ的优点是 ,装置Ⅲ除具有装置Ⅱ的优点外,还有的优点是
(3)在装置Ⅲ中,若使no 2 气体充满烧瓶,应先关闭弹簧夹      ,再打开弹簧夹      ;当气体充满烧瓶后,将铜丝提起,然后把a、b、c都关闭,并把烧瓶置于沸水中,下列情况不变的是     
a.颜色
b.质量
c.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d.密度
e.压强
(4)为了验证no 2 与水的反应,欲使烧杯中的水进入***操作是
米米小胖1年前1
chc123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1.3%
(1)Cu+4H + +2N Cu 2+ +2NO 2 ↑+2H 2 O
(2)无氮的氧化物逸出,避免了对空气的污染 可控制反应随时进行,随时停止
(3)c ab BD
(4)关闭a和c,打开b,继续对烧瓶水浴加热,待气体不再放出时关闭b,停止加热,打开c

(2)比较三种装置的结构,结合本实验原理,装置Ⅱ比装置Ⅰ优越的地方有:无氮的氧化物逸出,避免了对空气的污染;装置Ⅲ的优点还有:可控制反应随时进行,随时停止。
(3)若要让NO 2 充满烧瓶,需要关闭开关c、打开a和b;由于在烧瓶中存在2NO 2 (g) N 2 O 4 (g) ΔH<0,在沸水中,平衡左移,颜色加深、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压强增大,但是混合气体的质量和密度不变。
(4)若要让烧杯中的水进入烧瓶,则应减小烧瓶内的气压,所以可采取措施:关闭a和c,打开b,对烧瓶水浴
加热,则一部分NO 2 气体进入NaOH溶液进行反应,再降温,则烧瓶中气压会减小,此时打开c,关闭b,水即进入烧瓶。
如图所示是我们曾经做过的重要探究性实验,请回忆回答相关问题:
如图所示是我们曾经做过的重要探究性实验,请回忆回答相关问题:

(1)白磷,红磷等很多物质能燃烧,是因为它们具有______性.但上述实验一表明,具有这种性质的物质,要燃烧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______;______.
(2)实验二中的现象是______.
(3)实验三显示的是简易灭火器的基本原理,其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根据灭火的基本原理,请列举三种在现实生活中运用不同原理进行灭火的案例:______;
______;
______.
李军21年前1
车元素5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解题思路:(1)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分析,物质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
(2)根据白磷是可燃物,以及实验中的条件分析;
(3)根据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写出化学方程式;
(4)根据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低着火点以下,进行解答.

(1)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知,白磷,红磷等很多物质能燃烧,是因为它们具有可燃性.另外要燃烧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
故答案为:可燃;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
(2)实验二中白磷是可燃物,热水的温度是80℃,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而且与氧气接触,所以能够燃烧.
故答案为:白磷燃烧.
(3)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
故答案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4)符合隔绝空气灭火原理:隔绝氧气或空气的实例,如: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符合降低温度灭火原理:使温度降低着火点以下的实例,如: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符合移走可燃物灭火原理: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的实例,如: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打隔离带;
故答案为: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扑灭;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打隔离带.

点评:
本题考点: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几种常用的灭火器.

考点点评: 本题属于实验探究题,既有实验过程的探究,又有结论的探究.首先提出问题、查阅资料,然后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还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评价能力.有关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对实验方案的评价是中考的热点之一,设计实验方案时,要注意用最少的药品和最简单的方法,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一次探究性实验中,将一种金属投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发现反应强烈并有大量气体生成.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探
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一次探究性实验中,将一种金属投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发现反应强烈并有大量气体生成.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探讨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推测该气体可能是什么气体,并简述推测理由.
(2)对你所推测的气体,试设计有关实验进行检验(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hewenming1年前1
青月冰儿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产生的气体有可能是氢气.因为活泼金属可以置换出酸中的氢,而水的组成中含有氢元素,所以该金属可能是置换了水中的氢,即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
故答案为:(1)可能是氢气.(2)先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气体,再用燃着的木条伸入中,如果气体燃烧或有轻微的爆鸣声,则可说明该气体为氢气.
(2014•江西模拟)小玲同学对探究性实验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
(2014•江西模拟)小玲同学对探究性实验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
(1)在做“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时:
①她提出问题;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关系?
②根据经验,她进行猜想: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③实验过程如下:
a.按图1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请在圆圈中将电路图中的元件填画完整.
b.用R=5Ω的定值电阻做实验,发现当电压表示数分别为0.8V、1.6V、2.4V时,对应的电流值分为为0.16A、0.32A和如图2所示的示数,请你在方框内设计表格并将实验数据整理填入表格.
c.换用R2=10Ω的定值电阻及其他不同阻值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
④通过分析,验证了猜想的正确性,得出了欧姆定律.
(2)在上述实验探究中发现:对同一个导体,[U/I]的值相同,而这个值就是导体的电阻,对不同的导体[U/I]的值一般不同,可见,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它的大小与U和I______(填“有关”或“无关”).于是,她用如图4所示的电路验证“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在M、N两点之间接入粗细相同而长度不同的镍铬合金丝.实验发现:镍铬合金丝越长,灯泡越暗,说明电阻越______.

(3)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她将定值电阻换成线圈匝数一定的螺线管,通电后吸引大头针,发现当滑片向左移动时,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增多,实验说明:当______一定时,______越大,通电螺线管的磁性越强.
青姑1年前1
golden2003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解题思路:(1)a、电流表应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应与被测电路并联,分析电路图,确定电表的类型.
b、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应包括:实验次数、电压、电流等栏目,根据图1所示电流表,确定电流表量程与分度值,读出电流表示数,并将数据填入所设计的表格内.
(2)导体电阻是导体本题的一种特性,由导体本身决定,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3)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1)a、由电路图可知,左边的电表串联在电路中,应是电流表,如果是电压表,则电路断路;右边的电表与电阻R并联,应是电压表,如果是电流表,则电阻R被短路,根据以上分析连接电路图,如图所示:

b、由图1所示电流表可知,电流表量程是0~0.6A,分度值是0.02A,电流表示数是0.48A,实验记录表格及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2)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它的大小与电压和电流无关;灯泡越暗,说明电灯泡实际功率越小,电路电流越小,电路电阻越大,镍铬合金丝电阻越大,由此可知:镍铬合金丝越长,灯泡越暗,说明电阻越大;
(3)由电路图可知,当滑片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电路电流变大,此时通电螺线管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增多;这表明线圈匝数一定时,电流越大,通电螺线管磁性越强.
故答案为:(1)a电路如图;
b设计表格如下:
试验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1 0.8 0.16
2 1.6 0.32
3 2.4 0.48(2)无关、大;(3)线圈匝数、电流.

点评:
本题考点: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表的用法、电流表读数、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涉及的问题较多;实验中应用了控制变量法与转换法,注意研究方法的应.

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的区别
大米大米191年前1
强欢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87%
前者是寻找未知的结果,后者是验证已知的结论
为什么生物和光合有关探究性实验有时会用碳酸氢钠提供二氧化碳
为什么生物和光合有关探究性实验有时会用碳酸氢钠提供二氧化碳
发生了什么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
请问碳酸氢钠 放在那里自动就分解的吗?不需加热?
ycgawj1年前1
拷贝忍者卡卡西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79.2%
2NaHCO3=Na2CO3+H2O+CO2
因为反应提供CO2比较持续稳定
关于生物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的区别.
关于生物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的区别.
最好有较为详细的解答.
洋溪居士1年前3
怪脑子_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1.3%
验证性试验:证明已知结论.
探究性实验:不知结论,通过做实验,求证假设是否正确.
(2011•南京二模)如图,是物理学工作者开展的一项探究性实验装置.这个装置的特点是:烧瓶与气压传感器以导管相连,传感器
(2011•南京二模)如图,是物理学工作者开展的一项探究性实验装置.这个装置的特点是:烧瓶与气压传感器以导管相连,传感器内的气压感应膜将气体封闭在烧瓶内,并将气体的压强变化传递给显示器显示;烧瓶置于一个盛水的大烧杯中,通过插在水中的温度计观测水温.具体操作是:给烧杯加热,每隔一段时间记录水温度及压强显示器的读数.下表是实验记录的一部分:
水的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气体的压强/Pa 1.0×105 1.03×105 1.07×105 1.1×105 1.14×105 1.18×105
(1)做这个实验时,不是采取直接给烧瓶加热的办法,而是将烧瓶浸在烧杯中的水里加热,你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______.
(2)你认为,这个实验中被研究的对象是______;所探究的是______的关系.
(3)本实验中,对被研究的对象控制了哪些变量(即它的哪些量是不变的)?说出两点:①______;②______.
(4)夏天,小宇将自行车车胎中的气打得足足的,准备出去游玩.路上遇到同学小周,于是他就将自行车停放在烈日下,与小周聊天,正聊得高兴,猛然听见“砰”的一声巨响,车胎爆裂!奇怪,谁也没有碰它,车胎怎么自己爆裂了呢?请你总结出上述探究的结论,并运用该结论来解释这一现象.
月影梦飘雪1年前1
yiniao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解题思路:(1)热传递是热由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的过程.用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使烧瓶均匀受热;(2)分析表中数据,瓶中的气体体积不变,气体的压强随温度升高而增大;(3)研究多因素问题常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解决,即保持其它因素不变,只研究问题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4)烈日下,温度高,车胎内的压强大,超过车胎所能承受的压强,轮胎会爆裂.

(1)实验时给烧杯加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传给烧杯中的水,使水的温度升高.采用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使可以使烧瓶受热更加均匀;
(2)分析表格内的气体压强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可知: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保持不变时,它的温度越高,其压强越大;被研究的对象是烧瓶中封闭的气体,探究的是气体压强与温度的关系;
(3)在该实验中控制了烧瓶中气体的体积和烧瓶中气体的质量,从而研究气体压强与温度的关系;
(4)由上述实验可知,气体的温度越高,压强越大;
在烈日照射下,车胎内空气温度升高,空气体积变大,当体积大到一定程度时不再增大,气体温度继续升高,车胎内空气压强变大,大于外界大气压,车胎内外受力不平衡,车胎胀破.
故答案为:
(1)可以使烧瓶均匀受热;
(2)烧瓶中封闭的气体,气体压强与温度的关系;
(3)①烧瓶中气体的体积;②烧瓶中气体的质量;
(4)实验表明,气体的温度越高,压强越大;烈日下,车胎内气体的温度升高,压强增大,超出了车胎承受的限度,所以爆裂掉.

点评:
本题考点: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考点点评: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全面,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学生在解答此类题目是要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认真分析,仔细计算.增强学生对图表的分析能力,以及实验过程中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如图所示是小明在学习浮力时,在课上做的几个探究性实验的主要操作情景.请问: (1)图甲的两个对比性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
如图所示是小明在学习浮力时,在课上做的几个探究性实验的主要操作情景.请问:
(1)图甲的两个对比性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 _________ 是否有关.
(2)从图乙的两个对比性实验中,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 .
(3)图丙是小明为了探究部分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是否符合阿基米德原理的结论而进行的几次实验,他每次操作的目的均用文字写在了操作图的下方.根据图示情况分析,小明的操作是否恰当,为什么
fariyad1年前1
hy2959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94.1%
(1)排开液体体积;
(2)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
(3)不恰当;在第一步记录铝柱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不合适。
(2010•白云区一模)下图是我们曾经做过的一个探究性实验,相信大家应该有印象.请回忆该实验,找出下列说法中理解有偏差的
(2010•白云区一模)下图是我们曾经做过的一个探究性实验,相信大家应该有印象.请回忆该实验,找出下列说法中理解有偏差的是(  )

A.该实验说明了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B.该实验也能说明分子能保持原物质的化学性质
C.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证明分子间是否有间隙
D.烧杯B的作用是用于作对比实验
huqian20001年前1
小丫peri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解题思路:本实验主要是证明分子运动的,通过大烧杯内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氨气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又进入酚酞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烧杯B主要是做对比实验,证明空气中的成分不能使酚酞变红色.

A、该实验说明了分子是不停运动的,氨气分子运动到酚酞溶液中.
B、氨气分子从浓氨水中运动出来,进入酚酞溶液中能使酚酞变红,说明分子能保持原物质的化学性质.
C、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不是证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故此说法错误.
D、烧杯B的作用是用于作对比实验,证明是氨气分子进入酚酞溶液使其变红的.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考点点评: 这个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是一个很典型的成功实验.

有一种溶液X含NaCI,NaOH,Na2CO3,Na2SO4,CuSO4中的部分物质.某兴趣小组进行探究性实验,下面是小
有一种溶液X含NaCI,NaOH,Na2CO3,Na2SO4,CuSO4中的部分物质.某兴趣小组进行探究性实验,下面是小组成员探究的部分结果.请你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观察溶液X的颜色,溶液呈无色,X中不含有CuSO4
B.取少量溶液X于试管中,滴加两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x一定含NaOH
C.另取少量溶液X于试管中,滴加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X中可能含Na2CO3和Na2SO4
D.向步骤C的试管中继续滴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X中肯定含有Na2CO3和Na2SO4
javy1191年前1
路人婕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解题思路:根据题中现象总结结论.溶液X含有NaCl、NaOH、Na2CO3、Na2SO4、CuSO4中的部分物质
A、硫酸铜溶于水呈蓝色,由①实验知肯定不含硫酸铜.
B、剩余四种物质中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呈碱性,由②实验现象知可能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有,也可能含其中一种,C、与氯化钡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可能是碳酸钠,也可能是硫酸钡.
D、沉淀中加盐酸,沉淀不溶解,说明不含碳酸钠.

A、硫酸铜溶于水呈蓝色,由①实验知肯定不含硫酸铜.A正确;
B、剩余四种物质中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呈碱性,由②实验现象知可能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有,也可能含其中一种,B错误;
C、与氯化钡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可能是碳酸钠,也可能是硫酸钡.C正确;
D、沉淀中加盐酸,沉淀不溶解,说明不含碳酸钠.D错误;
故答案:AC

点评:
本题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

考点点评: 本题是实验分析的考查,这是中考的热点,也是同学们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李明同学对种子的萌发很感兴趣,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于是就照下图做了探究性实验.
李明同学对种子的萌发很感兴趣,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于是就照下图做了探究性实验.
(1)由于②号种子一半浸入水中,一半露出水面,同时放在20℃-25℃的环境中,所以它能同时得到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如表).那么①号种子和③号种子能得到哪些环境条件呢?请你填入下表(“√”表示能得到,“×”表示不能得到):
种子 空气 水分 适宜程度
①号
②号
③号
(2)若经过多次实验,实验中最可能萌发的种子是______号种子.
(3)若李明想进一步探究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请你和他一起完成探究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_____.
请将设计方案填入下表:
装置 种子所处的环境条件 现象
种子萌发
种子不萌发
关东游子1年前1
xiao_115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91.7%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有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三个外界条件.
(1)将A装置置于温暖的环境中,①号种子由于没有一定的水而不萌发,③号种子因浸没在水中缺乏空气而不能萌发,而②号种子由于满足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等种子萌发的条件会萌发.故表格内:①空气√适宜温度√③水分√适宜温度√
(2)2号种子所处的环境满足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所以实验中最可能萌发的种子是②号种子.
(3)如果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变量是温度,其它量相同且适宜,作出的假设是: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或种子的萌发不需要适宜的温度.
因此应将种子②与种子⑤进行对照,把原来的实验装置设为甲,再设置另一组实验组乙如图所示:
甲:种子保持湿润充足的空气置于20℃环境中(原实验装置)乙:种子保持湿润充足的空气置于5℃环境中(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1)①空气√适宜温度√③水分√适宜温度√(2)②(3)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甲:种子保持湿润充足的空气置于20℃环境中乙:种子保持湿润充足的空气置于5℃环境中
小明同学按如图所示的电路连接电路进行探究性实验
小明同学按如图所示的电路连接电路进行探究性实验
小明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探究性实验,实验时电阻R1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是20欧姆?,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得到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请回答:
(1)如图电路是_______联电路,电压表V测_______的电压.
(2)比较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三只电压表示数,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
(4)比较电流表A1(或A2)和电压表V1示数,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
(5)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A1示数将_______,电压表V示数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wander1231年前1
guwenboy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1 串 电源
2 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3 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电压之和
4 I=U/R
5 你没有上电路图啊.
小明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探究性实验,实验时电阻R 1 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 2 的最大阻值是20Ω,三次改变
小明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探究性实验,实验时电阻R 1 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 2 的最大阻值是20Ω,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得到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请回答:(1)图电路是_________电路,电压表V测_________的电压。
(2)比较电流表A 1 和A 2 的示数,可得结论 _________ 。
(3)比较三只电压表示数,可得结论:_________ 。
(4)比较电流表A 1 (或A 2 )和电压表V 1 示数,可得结论:_________。
(5)定值电阻R 1 = _________ ,第三次实验中R 2 接入电路的电阻为_________ 。
(6)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A 1 示数将_________,电压表V 1 示数将_________,电压表V 2 示数将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yidaobaotou1年前1
lgrlgr2005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85.7%
(1)串联;电源。
(2)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3)串联电路电源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4)当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5)10Ω;5Ω。(6)变小;变小;变大。
某中学八年级物理兴趣小组按照下面如图所示电路图连接成电路,进行探究性实验,得到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某中学八年级物理兴趣小组按照下面如图所示电路图连接成电路,进行探究性实验,得到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次数 A1示数/A A2示数/A V1示数/V V2示数/V V示数/V
1 0.4 0.4 4 8 12
2 0.6 0.6 6 6 12
3 0.8 0.8 8 4 12
(1)比较A1和A2的示数,得出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是:______.
(2)比较V、V1、V2的示数,得出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是:______.
(3)分析A1和V1的示数得出的结论: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______成正比.
(4)根据表中电流、电压表的数据算出定值电阻R1=______Ω.
幸福CAIvv网1年前1
最成功男士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解题思路:(1)根据表格中A1和A2的示数可得到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
(2)根据表格中V、V1、V2的示数可得出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3)根据V1、A1的示数比为定值得出结论.
(4)根据表中读出电压表V1和电流表A1或A2的一组对应值,然后利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计算电阻的阻值.

(1)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三次实验中,A1和A2的示数不断变化,但总是相同的,所以串联电路中,处处电流相等.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三次实验中,V、V1、V2的示数不断变化,但电压表V的示数总等于电压表V1和电压表V2的示数和;所以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三次实验中,A1和V1的示数不断变化,但是V1和A1的比值总是不变的,故得出的结论为: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4)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当电压表V1的示数为4V时,电流表A1或A2的示数为0.4A,则定值电阻:R1=
U1
I1=[4V/0.4A]=10Ω.
故答案为:(1)串联电路中,处处电流相等.(2)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3)电压;(4)10.

点评:
本题考点: 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

考点点评: 对于这类通过表格和图象得到信息的题目,是中考的热点,能从题干中挖掘出隐含的信息是关键.

下面是某同学研究氯水漂白性的一个探究性实验片断.
下面是某同学研究氯水漂白性的一个探究性实验片断.
活动记录
观察:氯气的颜色:黄绿色;氯水的颜色:淡黄绿色.
结论;氯水呈淡黄绿色,说明氯水中溶有游离的氯气分子.
实验操作: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盐酸和氯水,各滴在两片蓝色石蕊试纸上.
实验现象:滴有盐酸的试纸变红,滴有氯水的试纸中间变白,外圈变红.
分析与结论:滴有氯水的蓝色石蕊试纸外圈变红,说明氯水中有能使试纸变红的酸;中间变白,说明氯水中有能够使有色物质褪色的物质.
问题与思考:氯气溶于水发生如下反应:Cl2+H2O═HCl+HClO,溶液中的水和盐酸没有漂白作用,能够使有色物质褪色的物质是氯水中的氯气分子还是氯水中的次氯酸呢?还是二者都有漂白作用?
请你参照他已完成的部分实验活动记录,自己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到底是哪种物质有漂白作用.
实验操作______.
实验现象:______.
分析与结论:______.
恨就恨了1年前1
88482101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解题思路:根据Cl2+H2O═HCl+HClO,只要设计实验证明干燥的氯气、水、盐酸都没有漂白性,而氯水有漂白性,就可推知氯水的漂白性实质为次氯酸的漂白性.

根据Cl2+H2O═HCl+HClO,设计实验证明干燥的氯气、水、盐酸都没有漂白性,而氯水有漂白性,就可推知氯水的漂白性实质为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的漂白性;收集干燥的氯气用有色纸条设计实验进行检验,湿润的有色纸条遇到干燥氯气会褪色,干燥有色纸条遇到干燥氯气不褪色证明;
实验操作:收集一集气瓶干燥的氯气,用镊子夹取一片一端湿润的有色纸条,伸入盛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
实验现象:有色纸条湿润的一端褪色,另一端无明显变化
分析与结论:干燥的有色纸条不褪色,证明氯气本身无漂白作用.又知水和盐酸都没有漂白作用,容易推知:湿润的有色纸条褪色,是因为氯气溶于水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溶液中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故答案为:收集一集气瓶干燥的氯气,用镊子夹取一片一端湿润的有色纸条,伸入盛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有色纸条湿润的一端褪色,另一端无明显变化,干燥的有色纸条不褪色,证明氯气本身无漂白作用.又知水和盐酸都没有漂白作用,容易推知:湿润的有色纸条褪色,是因为氯气溶于水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溶液中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点评:
本题考点: 氯气的化学性质;氯、溴、碘的性质实验.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的验证实验设计,主要是氯气、次氯酸性质比较分析判断,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氯气无漂白性,题目较简单.

探究性实验是验证化学理论的一种主要方式,也展示了化学的无穷魅力.
探究性实验是验证化学理论的一种主要方式,也展示了化学的无穷魅力.
【提出问题】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但自身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查阅资料】①已知KClO 3 分解产生氧气和KCl; ②KClO 3 和KCl都能溶于水,MnO 2 难溶于水;③MnO 2 与浓盐酸在加热时能产生黄绿色的Cl 2
【设计实验】
实验一、取两份质量相等(约5克)的KClO 3 分别放入两只大试管(分别标记A和B)中,往B试管中加入质量为1.0克MnO 2 的,然后按图所示组装好仪器,加热.结果发现加了MnO 2 的装置收集满一集气瓶的气体所用的时间要少.
实验二、待装置完全冷却之后,将B管中物质置于烧杯中加水溶解、过滤;再将滤出物干燥、称量得质量约为1.0克.
实验三、取少量滤出物与浓盐酸置于反应装置中(放在通风橱中),加热;有黄绿色气体产生.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说明加了MnO 2 之后,KClO 3 分解的速率更快,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如何验证集气瓶中的气体为氧气______.
(2)通过上述三个实验能说明______.
(3)某同学用KClO 3 和KMnO 4 的混合物加热,发现产生氧气的速度也很快,该同学就断定KMnO 4 在KClO 3 分解反应中也能起催化作用,你认为这同学的判断对吗?______;为什么?______.
倚天行1年前1
我地最爱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 3

Mn O 2
.
△ 2KCl+3O 2 ↑;检验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2)通过分析上述三个实验知二氧化锰参与了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二氧化锰起到催化作用;
(3)因为加热时高锰酸钾首先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其中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分解又会起催化作用,改变了氯酸钾分解生成氧气的速度.
故答案为:
(1)2KClO 3

Mn O 2
.
△ 2KCl+3O 2 ↑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2)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加快了反应的速率,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
(3)不对;加了高锰酸钾之后,产生氧气速度加快是因为高锰酸钾分解也会产生氧气,同时产生的二氧化锰对氯酸钾的分解起催化作用.
小明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探究性实验,实验时电阻R 1 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 2 的最大阻值是20欧姆,三次改变
小明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探究性实验,实验时电阻R 1 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 2 的最大阻值是20欧姆,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得到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请回答:
(1)如图电路是_______联电路,电压表V测_______的电压。
(2)比较电流表A 1 和A 2 的示数,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三只电压表示数,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
(4)比较电流表A 1 (或A 2 )和电压表V 1 示数,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
(5)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A 1 示数将_______,电压表V示数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背dd爬墙1年前1
TYUT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84.6%
(1)串;电源;
(2)串联电路电流相等;
(3)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电压值和;
(4)电阻不变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5)减小;不变
过氧化钠加水生成氢氧化钠后加入酚酞先变红再褪色,做探究性实验.请以实验探究其原因.
过氧化钠加水生成氢氧化钠后加入酚酞先变红再褪色,做探究性实验.请以实验探究其原因.
猜想一温度升高;猜想二氢氧化钠碱性过强;猜想三生成产物过氧化氢强氧化性具漂白性.怎么验证前两个是错误的?为什么?
优雅的绅士1年前3
haibao2046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6.4%
猜想一的验证:等反应后的溶液冷却后,再加入酚酞,现象仍是先变红再褪色,证明猜想错误;
猜想二的验证:直接向氢氧化钠的浓溶液中滴加酚酞,现象是只变红不褪色,证明猜想错误.
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探究性实验,电阻R1是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是20Ω,下表是小明实验中测
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探究性实验,电阻R1是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是20Ω,下表是小明实验中测得的数据:
实验次数 A1的示数/A A2的示数/A V1的示数/V V2的示数/V V的示数/V
1 0.4 0.4 4 8 12
2 0.6 0.6 6 6 12
3 0.8 0.8 8 4 12
请你回答:
(1)电压表V测______的电压.
(2)比较三次实验中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可得结论:______.
(3)比较三次实验中三只电压表的示数,可得结论:______.
(4)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A1示数将______,电压表V1示数将______,电压表V2示数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红袖凭栏1年前1
wht1104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解题思路: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和电流规律进行分析,即串联电路时将各用电器顺次连接;电压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串联;串联电路处处电流相等,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等.

(1)因为电压表V与电源并联,电压表V测量电源电压;
(2)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两个电流表示数相等,即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强度处处相等;
(3)从表格中可以看出V的示数等于另外两个电压表示数和,即在串联电路中,电路两端总电压,等于它所串联的各部分导体两端电压之和;
(4)滑片向右移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流的阻值变大,即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会减小,又因为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所以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会增大,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则会减小,故A1示数变小,V1示数变小,V2示数变大.
故答案为:(1)电源;(2)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强度处处相等;(3)在串联电路中,电路两端总电压,等于它所串联的各部分导体两端电压之和;(4)变小;变小;变大.

点评:
本题考点: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和电流规律、数据分析能力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和光合有关探究性实验有时会用碳酸氢钠提供二氧化碳,但化学中不是需要加热吗?学科的冲突啊!
枫叶滴味道1年前1
morosechen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100%
生物中需要二氧化碳的量较少,可以不加热,常温下分解,而且生物需要的是二氧化碳气体,并不管其来源;
而化学分析需要量较大,常温下分解不可能满足要求,化学需要对来源进行研究.
研究的目的不同,思考方式也就不同了.
小明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探究性实验,实验时电阻R 1 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 2 的最大阻值是20Ω,三次改变滑
小明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探究性实验,实验时电阻R 1 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 2 的最大阻值是20Ω,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得到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请回答:
(1)这是________联电路,电压表V测________的电压。
(2)比较电流表A 1 和A 2 的示数,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三只电压表示数,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lower71661年前1
清水KK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1)串;电源
(2)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3)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某中学八年级物理兴趣小组按照如图所示电路图连接成电路,进行探究性实验,得到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次数 A1示数/A A2示
某中学八年级物理兴趣小组按照如图所示电路图连接成电路,进行探究性实验,得到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次数 A1示数/A A2示数/A V1示数/V V2示数/V V示数/V
1 0.4 0.4 4 8 12
2 0.6 0.6 6 6 12
3 0.8 0.8 8 4 12
(1)比较A1和A2的示数,得出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是:______.
(2)比较V、V1、V2的示数,得出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是:______.
(3)比较A1和V1的示数,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4)根据表中电流表、电压表的数据算出定值电阻R1=______Ω.
GRACEXIONG1年前0
共回答了个问题 | 采纳率
(2009•滨州)李明同学对种子的萌发很感兴趣,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于是就照下图做了探究性实验.
(2009•滨州)李明同学对种子的萌发很感兴趣,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于是就照下图做了探究性实验.
(1)由于②号种子一半浸入水中,一半露出水面,同时放在20℃-25℃的环境中,所以它能同时得到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如表).那么①号种子和③号种子能得到哪些环境条件呢?请你填入下表(“√”表示能得到,“×”表示不能得到):
种子 空气 水分 适宜程度
①号
②号
③号
(2)若经过多次实验,实验中最可能萌发的种子是______号种子.
(3)若李明想进一步探究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请你和他一起完成探究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_____.
请将设计方案填入下表:
装置 种子所处的环境条件 现象
种子萌发
种子不萌发
mans20041年前1
lin880914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5.2%
解题思路:探究实验的原则是变量的唯一性和设置对照实验,以及结合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可以解答本题.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有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三个外界条件.
(1)将A装置置于温暖的环境中,①号种子由于没有一定的水而不萌发,③号种子因浸没在水中缺乏空气而不能萌发,而②号种子由于满足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等种子萌发的条件会萌发.故表格内:①空气√适宜温度√③水分√适宜温度√
(2)2号种子所处的环境满足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所以实验中最可能萌发的种子是②号种子.
(3)如果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变量是温度,其它量相同且适宜,作出的假设是: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或种子的萌发不需要适宜的温度.
因此应将种子②与种子⑤进行对照,把原来的实验装置设为甲,再设置另一组实验组乙如图所示:
甲:种子保持湿润充足的空气置于20℃环境中(原实验装置)乙:种子保持湿润充足的空气置于5℃环境中(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1)①空气√适宜温度√③水分√适宜温度√(2)②(3)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甲:种子保持湿润充足的空气置于20℃环境中乙:种子保持湿润充足的空气置于5℃环境中

点评:
本题考点: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考点点评: 探究实验能否成功,关键是否设置了单一的实验变量.在做此类题时,首先要找出各组对照实验的变量,该变量与实验现象之间的逻辑关系,由此推导出实验结论.其次要熟悉与此相关的基础知识.

某同学在探究性实验中需要精确地测量某灵敏电流计(微安表)的内电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实验室可供他使用的器材如下:
某同学在探究性实验中需要精确地测量某灵敏电流计(微安表)的内电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实验室可供他使用的器材如下:

A.待测电流计(量程500uA,内阻约1kΩ)B.电阻箱R(阻值1Ω~9999Ω)
C.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Ω)D.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1kΩ)
E.电源(电动势3V,内阻不计) F.开关一只,导线若干
①请你用笔画代替导线,按图甲的方案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连成可供测量的实验电路;
②在某一次测量中,得到了如图所示的数据,则R=______Ω;I=______uA;

③实验时,该同学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至适当位置处,而后保持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不变,通过调节电阻箱阻值R,使流过灵敏电流计的示数I发生变化,为使测量出的Rg值误差较小,需保证在调节电阻箱阻值R时,尽可能不改变R与电流计两端的电压值之和,则滑动变阻器应选择______(填“R1”或“R2”);
④若操作过程中得到如图丙所示的([1/I]-R)图线,若已知斜率为k,纵截距为b,则根据图线,求得电流表内阻Rg=
[b/k]
[b/k]
(请用字母表示).
yy版越狱1年前1
11365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解题思路:①根据电路图去连接实物图,注意电表的量程与极性,及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连接;
②由电阻箱的读数,算出电阻阻值,并读出电流表示数;
③根据所测电阻的阻值,结合滑动变阻器分压式,从而选定其阻值的大小;
④先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列式,求出图象的函数表达式,根据图象的函数表达式与图象分析答题;

①从正极开始分支,一支经上面电流表和变阻箱,另一支经下边滑动变阻器,两支路汇合一起经另一开关回到负极,如下图所示:

②根据变阻箱示数可读得,R=1×1000+7×100+5×10+0×1=1750Ω
而电流表示数为:量程为毫安,则读数为:I=240μA;
③由所测电流计的阻值约1kΩ可知,需保证在调节电阻箱阻值R时,尽可能不改变R与电流计两端的电压值之和,则滑动变阻器应选择小阻值的量程,因此选取最大阻值10Ω,即为滑动变阻器R1
④根据电路图,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E=I(Rg+R),则:[1/I]=
Rg
E+[1/E]R,
解得:电流表内阻Rg=Eb=[b/k].
故答案为:①如图;②R=1750Ω;I=240uA;③R1;④[b/k].

点评:
本题考点: 伏安法测电阻.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关键是明白电路中各个用电器的连接情况,平时要注意多加练习,注意正负极,同时掌握如何读数,并能理解图象的含义与物理规律的综合应用,及会选取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大小.

小明同学做探究性实验:用称量法测定铁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发现5.6g铁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得到7.82g固体.小明排除了其
小明同学做探究性实验:用称量法测定铁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发现5.6g铁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得到7.82g固体.小明排除了其它因素可能产生的误差,则实验中得到的固体产物可能是(  )
A. 只有Fe3O4固体
B. Fe3O4和FeO的混合物
C. Fe2O3和Fe3O4的混合物
D. Fe3O4、FeO和Fe的混合物
wsyoiuyou1年前1
windflower49 共回答了9个问题 | 采纳率77.8%
解题思路:铁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四氧化三铁,可先计算5.6g铁在足量的O2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质量,然后进行比较,得出合理的答案.

设5.6g铁完全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质量为x,则有:
3Fe+2O2

点燃
.
Fe3O4
168 232
5.6g x
[168/232]=[5.6g/x]
x≈7.7g
而实际上得到的固体质量为7.82g>7.7g,说明生成的另一物质的含氧量比四氧化三铁的含氧量高.
Fe3O4、FeO、Fe2O3含氧量比较大小,可根据铁原子个数相等将化学式变形,即Fe6O8、Fe6O6、Fe6O9由此可见,Fe2O3含氧量高于四氧化三铁.
因此实验中得到的固体产物可能是Fe2O3和Fe3O4的混合物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金属铁的化学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铁的性质以及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进行.

在生命起源的研究中,科学家开展了哪些探究性实验
在生命起源的研究中,科学家开展了哪些探究性实验
比如:巴斯德的微生物在有机物中不会自然发生;米勒的原始大气形成有机物的模拟实验等.
草君羽1年前1
红人店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100%
买只猴子慢慢喂,等喂到成人了,就成功了,要不以经有结果了,现在的科学家都是拿工资,不做事地,等这一批死了,在来下一批,直到猴子变成人.
小芳做探究性实验:用称量法测定铁在O2燃烧的产物.发现5.6g铁在足量的O2中燃烧得到7.82g固体.小芳排除了其他因素
小芳做探究性实验:用称量法测定铁在O2燃烧的产物.发现5.6g铁在足量的O2中燃烧得到7.82g固体.小芳排除了其他因素可能产生的误差,则她得到的固体产物可能是(  )
A. Fe3O4和Fe的混合物
B. Fe3O4和FeO的混合物
C. Fe3O4和Fe2O3的混合物
D. Fe3O4、FeO和Fe的混合物
putao02411年前1
YYPOP 共回答了11个问题 | 采纳率90.9%
解题思路:铁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四氧化三铁,可先计算5.6g铁在足量的O2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质量,然后进行比较,得出合理的答案.

设5.6g铁完全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质量为x,则有:
3Fe+2O2

点燃
.
Fe3O4
168 232
5.6g x
[168/232=
5.6g
x]
x≈7.7g
而实际上得到的固体质量为7.82g>7.7g,说明生成的另一物质的含铁量比四氧化三铁的含铁量高,Fe3O4、Fe2O3
FeO中氧元素的含量:Fe3O4中Fe%=77.4%,FeO:77.8%,Fe2O3:70%.所以是 Fe2O3最小,FeO最大
即Fe2O3>Fe3O4>FeO,所以固体产物可能是Fe3O4、Fe2O3的混合物.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氧气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金属铁的化学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铁的性质进行.

小明按下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探究性实验,实验时电阻R 1 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 2 的最大阻值是20Ω,三次改变

小明按下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探究性实验,实验时电阻R 1 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 2 的最大阻值是20Ω,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得到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1)比较电流表A 1 和A 2 的示数,可得结论:_________; 
(2)比较V 1 、V 2 和V的示数,可得结论:_________;
(3)定值电阻R 1 =_________Ω .

黑山N老妖1年前1
革以早出晚归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100%
(1)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2)串联电路电源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3)10.
(2007•兴化市二模)某同学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进行探究性实验,实验时电阻R1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值是20Ω,三
(2007•兴化市二模)某同学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进行探究性实验,实验时电阻R1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值是20Ω,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得到下表的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A1示数/A A2示数/A V1示数/V V2示数/V V示数/V
1 0.4 0.4 4 8 12
2 0.6 0.6 6 6 12
3 0.8 0.8 8 4 12
(1)通过比较表格中的数据,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至少写两条)可得结论:
①______;②______.
(2)定值电阻R1=______Ω,第三次实验中,R2未接入电路的电阻为______Ω;
(3)第三次实验后,如果将电阻R1换成一个阻值为20Ω的定值电阻,而其他任何元件均不改变且不调节,各表示数如何变化?______
(4)若想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则应在(3)的基础上将滑片P向______调节,直到______为止,这时可归纳的结论是______.
colwind1年前1
xmxls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解题思路:(1)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和电流规律进行分析,即串联电路处处电流相等,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2)根据表中电压表V1和电流表的一组对应数据,利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求出定值电阻的阻值;根据第三次实验中电压表V2和电流表的示数,利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求出R2接入电路的电阻,再根据R2的最大值可求出R2未接入电路的阻值;
(3)先分析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然后根据欧姆定律判断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利用串联电路分压的特点判断电压表V1、V2示数的变化;
(4)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时,需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因此需移动滑动变阻器使V1的示数不变,据此分析滑片移动的方向以及得出相应的结论.

实验序号 A1示数/A A2示数/A V1示数/V V2示数/V V示数/V 1 0.4 0.4 4 8 12 2 0.6 0.6 6 6 12 3 0.8 0.8 8 4 12(1)从表格中可以看出,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相等,故可的结论:串联电路处处电流相等;V的示数等...

点评:
本题考点: 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实验数据分析等问题,熟练应用控制变量法、认真分析实验数据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即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要保持电阻不变;研究与电阻的关系要保持电压不变.

关于生物实验原理探究性实验实验原理怎么写啊?比如探究甲状腺激素对小鼠新陈代谢的影响 实验是通过测定小鼠吸进的O2来探究的
关于生物实验原理
探究性实验实验原理怎么写啊?
比如探究甲状腺激素对小鼠新陈代谢的影响 实验是通过测定小鼠吸进的O2来探究的
这个实验实验原理该写甲状腺激素会影响新陈代谢从而影响呼吸速率 还是写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 提高动物耗氧量
walkcloud1年前3
ii小散漫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我来写试试,好就给分
实验目的:探究甲状腺激素对小鼠新陈代谢的影响
实验原理: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生物的新陈代谢;生物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可以反应生物新陈代谢的快慢;甲状腺激素是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饲喂法并通过饲喂前后小鼠耗氧速度的变化来探究甲状腺激素对小鼠新陈代谢的影响.
(2014•济宁一模)下列对有关鉴定性实验、观察类实验、探究性实验以及调查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2014•济宁一模)下列对有关鉴定性实验、观察类实验、探究性实验以及调查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鉴定组织中脂肪的颜色反应实验时,必须使用显微镜
B.观察叶绿体的实验中,可选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C.设计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时,自变量可设置酶的种类不同或者底物不同
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一般应选发病率较低的单基因遗传病
zdh791年前1
ff滴跑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5%
解题思路: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方法: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液变蓝;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观察DNA和RNA的分布,需要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DNA可以被甲基绿染成绿色,RNA可以被吡罗红染成红色,脂肪需要使用苏丹III(苏丹IV)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据此分析解答.

A、观察组织中的脂肪,将实验材料磨成组织样液,滴加苏丹III染色,可直接观察不需要使用显微镜,A错误;
B、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含有叶绿体,不能用来观察叶绿体,B错误;
C、酶的专一性是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设计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时,自变量可设置酶的种类不同或者底物不同,C正确;
D、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高的单基因遗传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检测脂肪的实验;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酶的特性;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考点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生物大分子的检测以及基础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等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如图所示是小明在学习浮力时,在课上做的几个探究性实验的主要操作情景.请问:
如图所示是小明在学习浮力时,在课上做的几个探究性实验的主要操作情景.请问:

(1)图甲的两个对比性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______是否有关.
(2)从图乙的两个对比性实验中,你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3)图丙是小明为了探究部分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是否符合阿基米德原理的结论而进行的几次实验,他每次操作的目的均用文字写在了操作图的下方.根据图示情况分析,小明的操作是否恰当,为什么?
bit_sz1年前1
秋月思寒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5%
解题思路:(1)甲图中,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重力、拉力、浮力.随物体浸入液体体积的增大,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
(2)乙图中,两物体都浸没液体中,且浸入深度不同,测力计示数相同.
(3)操作是否正确,从能否完成实验,实验结论是否正确、客观,是否存在明显错误和步骤是否必要等方面考虑.

(1)甲图中,物体浸入液体部分越多,弹簧测力计示数越小,由公式F=G-G′得:弹簧秤的示数减小,物体受到的浮力增大,所以甲图研究的是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是否有关.
(2)这是研究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深度之间的关系,其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深度无关.
(3)图丙中的操作不恰当,因为要研究部分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是否符合阿基米德原理,需要测物体的重力G,部分浸入水中时测力计拉力F,桶重G'和桶和排开液体的总重G,在第一步中铝柱部分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调到第三步,最后将G-F和G-G′进行对比.
故答案为:
(1)排开液体体积;
(2)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
(3)不恰当;在第一步记录铝柱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不合适.

点评:
本题考点: 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考点点评: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这个实验的探究过程突出反映了物理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

有没有初中探究性实验?大家快来帮帮我!实验越难越好!要可以在20分钟内完成的!
huangxuanxing1年前1
雪地里的星星2006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关于声) 请你利用一个空易拉罐、一个气球、一根橡皮筋、一块小镜子、一支激光笔、双面胶带和剪刀来设计一个声波能传递能量的装置1.用剪子将气球剪成橡皮膜,用橡皮筋固定在易拉罐口部 2.将小镜...
求一道初中探究性实验要可以在20分钟内完成的最好是物理方面的
漂泊在外的飘1年前1
lnsfkill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理化生都有
举个生物的例子!
蚯蚓喜欢潮湿阴暗的环境吗?
假设:蚯蚓不喜欢潮湿阴暗的环境
试验:给出潮湿的见光的环境 和潮湿阴暗的环境.观察蚯蚓的选择
给出干旱的见光的环境 和干旱阴暗的环境.观察蚯蚓的选择
观察结果
得出结论
向品红溶液中通入一种常见气体后,品红溶液褪色.请设计一个探究性实验方案(要求不另加任何试剂),判断通入的气体是氯气还是二
向品红溶液中通入一种常见气体后,品红溶液褪色.请设计一个探究性实验方案(要求不另加任何试剂),判断通入的气体是氯气还是二氧化硫
jam_bboy1年前2
哭与笑之黯然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将已褪色的品红溶液加热,看是否恢复红色.不恢复:氯气;恢复:二氧化硫
物理探究性实验有哪些
用弹弓打导弹1年前1
haywwg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3.3%
记得的有:
1: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探究动能定理
3: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4: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
帮我设计生物探究性实验探究课题:叶片为什么发黄?甲同学认为是叶片中某些色素降解造成的.乙同学认为是某些色素含量增加造成的
帮我设计生物探究性实验
探究课题:叶片为什么发黄?甲同学认为是叶片中某些色素降解造成的.乙同学认为是某些色素含量增加造成的.请帮我设计一个探究性实验,
ac8661年前1
simon_chao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100%
  为验证甲同学的猜测,可取相同的10片绿色叶子,平分成两组,放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一组叶片浸泡在酒精中(酒精能使叶绿素降解),另一组叶片浸泡在与酒精等量的水中,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同时水浴加热到同一温度,控制恒温,一段时间后,取出叶片,进行清洗,观察比较,得出结论.
  为验证乙同学的猜测,可取相同的10片绿色叶子,平分成两组,放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一组叶片浸泡在水中,另一组叶片浸泡在与前一组等量的含有叶黄素的水中,控制恒温,一段时间后,取出叶片,进行清洗,观察比较,得出结论.
小芳做探究性实验:用称量法测定铁在O2燃烧的产物.发现5.6g铁在足量的O2中燃烧得到7.82g固体.小芳排除了其他因素
小芳做探究性实验:用称量法测定铁在O2燃烧的产物.发现5.6g铁在足量的O2中燃烧得到7.82g固体.小芳排除了其他因素可能产生的误差,则她得到的固体产物可能是(  )
A. Fe3O4和Fe的混合物
B. Fe3O4和FeO的混合物
C. Fe3O4和Fe2O3的混合物
D. Fe3O4、FeO和Fe的混合物
DXTAZ1年前1
大凑凑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解题思路:铁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四氧化三铁,可先计算5.6g铁在足量的O2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质量,然后进行比较,得出合理的答案.

设5.6g铁完全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质量为x,则有:
3Fe+2O2

点燃
.
Fe3O4
168 232
5.6g x
[168/232=
5.6g
x]
x≈7.7g
而实际上得到的固体质量为7.82g>7.7g,说明生成的另一物质的含铁量比四氧化三铁的含铁量高,Fe3O4、Fe2O3
FeO中氧元素的含量:Fe3O4中Fe%=77.4%,FeO:77.8%,Fe2O3:70%.所以是 Fe2O3最小,FeO最大
即Fe2O3>Fe3O4>FeO,所以固体产物可能是Fe3O4、Fe2O3的混合物.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氧气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金属铁的化学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铁的性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