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承关系的关连词有哪些?

fann2002022-10-04 11:39:543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3条回复
wudengf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顺接关系一般用在两个动词之间,两动作有先后之分.
如:而后乃今将图南——表顺承关系的连词
我决起而飞——表顺承关系的连词
承接连词
表示前后两项是承接关系的连词有7个:则(502)、而(433)、以(56)、且(4)、况(1)、因(1)、即(1).例如:
愚农不知,不好学问,则务疾农.(垦令)
不归其节於战,则兵弱於外.(慎法)
兴兵而伐必取.(去强)
其徒怒而去之宋.(徕民)
拘世以议,寡人不之疑矣.(更法)
岂异东郭敞之爱非其有,以亡其徒乎?且古有尧、舜,当时而见称.(徕民)
颠颉之有宠也,断以殉,况於我乎!(赏刑)
此三者,恃一,因其兵可禽也.(立本)
彼民不归其力於耕,即食屈於内.(慎法)
“则”主要表示事理的承接,用于推理,或推测事实,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那么就”.“而”、“以”主要表示行为的承接,用于陈述事实,现代汉语没有相应的词,可根据上下文灵活掌握,或仍然用“而”.“且”表示更进一层,相当于“再说”.“况”是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相当于“何况”,“况”后面的句子一般都省略了谓语.“因”相当于“于是”.“即”相当于“那么”.
1年前
摇曳的雏菊 共回答了1个问题 | 采纳率
而且,并且。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尽管,如果。尽管,还是。
则,而,以,且,况,因,即。
1年前
yuyexg 共回答了2213个问题 | 采纳率
如果你是指在文言文中的话,只有“而”字有此用法。
有不明白的地方再问哟,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 (*^__^*)
1年前

相关推荐

关于文言文知识文言文里。“而”字的表顺承,表转折,表并列,表修饰等,要怎么区分。“之”字的放主谓间,定语后置的标志,宾语
关于文言文知识
文言文里。
“而”字的表顺承,表转折,表并列,表修饰等,要怎么区分。
“之”字的放主谓间,定语后置的标志,宾语前置等又要怎么区分。
我知道这对学习好的同学们简直就是送分,
手写稿1年前3
夏日雪花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85.7%
而:顺承,动作时间上有先后关系.例: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并列,调换连接的成分不影响句意即并列,例: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转折,由语境自然推断.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看前一成分是否状语特别是伴随状态状语.例:提刀而立
递进,意义上更进一步,如由易到难,由小到大.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宾语前置一般有四种形式:
1、否定句中人称代词作宾语,宾语要前置.例:忌不自信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要前置.例: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3、用"之"将宾语提前.例:宋何罪之有?
4、 用"是"将宾语提前.例:惟兄嫂是依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就是而是顺承,顺接,还是转接
yayayaq1年前2
小乖乖2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3.3%
是顺承
有关高中英语任务型写作. ?有关高中英语任务型写作. 我想要些实用的短语,表转折,顺承,...等等,例如As for m
有关高中英语任务型写作. ?
有关高中英语任务型写作.
我想要些实用的短语,表转折,顺承,...等等,
例如As for me,besides,the other way.
locovo20011年前1
了尘师傅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1.3%
表列举:for example,for instance,such as表补充:besides,in addition,moreover…表对比: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while…1.表原因:because of,thanks to,due to ,owing to…表结果:therefore,thus...
下列句子中的“而”字有顺承和转折两种用法表示顺承关系的是____________,表示转折关系的是___________
下列句子中的“而”字有顺承和转折两种用法表示顺承关系的是____________,表示转折关系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学而时习之 ②人不知而不愠 ③温故而知新 ④不义而富且贵 ⑤学而不思则罔 ⑥择其善者而从之 ⑦曲肱而枕之
信恩1年前1
Sophia_Dong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2347是顺承.
文言文常识“而”的用法文言文中“而”的用法有很多,如表示修饰,顺承什么的,我要问的是什么是“顺承”“修饰”等等,各举一例
文言文常识“而”的用法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有很多,如表示修饰,顺承什么的,我要问的是什么是“顺承”“修饰”等等,各举一例.-------顺便问一下:何苦而为盗耶?(《渑水燕谈录》卷三)中“而”是什么意思?
qjmm881年前3
魔影贼多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8.2%
顺承表示两动作有前后关系,不能颠倒
如:得而腊之 捕到它然后把它晾干——柳宗元的《捕蛇者说》
修饰连接的词前面做后面动词的状语,表示时间、处所、状态,修饰后面的动词
如:朝而往,暮而归 早上去,晚上回——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河曲的智叟笑着制止他——《愚公移山》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东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这是清代中的句子,反映了当时教育注重儒家伦理教育,为什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东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这是清代中的句子,反映了当时教育注重儒家伦理教育,为什么?
那,东则温,夏则清,晨则省,
鬼不愁1年前1
颓废的种子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1.8%
父母对你的教诲你要认真的听,
父母对你的责备你要耐心的承受
《弟子规》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教育孺子的最佳读物.
《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弟子”是指一切圣贤人的弟子,“规”“夫见”意思是大丈夫的见解.所以是每个人,每一个学习圣贤经典,效仿圣贤的人都应该学的.《弟子规》没做到,学习别的经典就很难得到真智慧.《弟子规》共360句(1080字),概述简介,以精练的语言对儿童进行早期启蒙教育,灌输儒家文化的精髓.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的意思 具体点,最好一个词一个解释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的意思 具体点,最好一个词一个解释
就是一整句的解释
caoyixiu19791年前3
美丽酒庄潇洒酒鬼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105.6%
下面是我的个人注解.
父母对你的教诲你要认真的听,
父母对你的责备你要耐心的承受!
关于易经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
关于易经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
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
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
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ytryrewyt1年前1
大杯无声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这几句话出自《彖》,传说是孔子研究易经时所作的记录,但孔子“述而不作”,估计这是假托.
坤阴元气恰到好处起来了,万物都受到滋养,这是对天意的顺承.
深厚的大地,载育万物,美德无边.
在大地的怀抱中,万物茁壮成长,各得其所.
母马与大地同类,能任重负远,因为柔顺而顺利地走在正道上.
君子有所求,如果开始迷失了方向,只要后来顺应规律还是能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就像母马往西南方向走,找到了朋友,却是同性,往东北而行,虽然失去了朋友,却找到了公马,值得庆幸.
一心向着正道,当然吉利,这迎合了大地的无边之德,前途一片光明.
"而'的用法28课 观潮中 而出现了6次 而表修饰,顺承,转折,又做名词,介词 那么,问各位一下:"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
"而'的用法
28课 观潮中 而出现了6次 而表修饰,顺承,转折,又做名词,介词 那么,问各位一下:
"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这句中 而是什么用法?
我知道它的意思是"虽然"可这是什么用法呀?
85665861年前1
我的名字叫FL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给点分!
意思是虽然
语文文言文中的修饰,顺承,并列都是怎么区分的请详细
caoboyang1年前1
蒙海勋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4.2%
这个是不容易混的 比如用而说吧
恂恂而起 就是修饰 怎么起来 惴惴不安地 起来 和衣而眠 穿着衣服睡
蟹六跪而二螯 就是并列 两个钳子 六个腿 就是并列关系
摔门而去 这个就有点麻烦了 强调动作 先摔门 然后离开 就是顺承 顺承是动作的顺承是两个动作
摔了门离开的就是修饰
文言文连词的判别连词表顺承 递进和承接意思是相同么.
mongohoo1年前2
linfang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84.6%
承接是一个动作后再跟另一个.如你吃完后再出去.吃完饭后才跟着出去,动作有先后.所以强调动作有先后之分就是承接(顺接).
递进是动作或事件程度、次序、范围、轻重程度加深.如我市教育事业的建设,不仅要注重重点学校学生素质提高,更要注重全市学生的素质提高.(自己编的句子)这里2个事件是程度加深,所以是递进.
总之若是强调动作先后是承接,动作(事件)程度、次序、范围、轻重程度加深是递进,注意是强调,有的句子看起来有动作先后,但强调的是程度加深,所以仍是递进.多查查字典,看看例句,自己细细琢磨琢磨就懂了.
顺承,并列...区别就是像这些的词(很多)区别是什么啊?我老是 搞混不止这些吧?
ihath1年前2
咸与gg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并列,是地位相等,没有先后,可以颠倒顺序.
如:她手里拿着一个帽子和一朵花.
“一个帽子”和“ 一朵花”是并列关系.
顺承,肯定是后者承接前者,有个先后的逻辑关系.顺序不能颠倒.
如:她起身追了出去.
“起身”和“追”就是顺序,先起后追,“追”承接“起身”,二者不能颠倒顺序.
还有 在文言文中,"而"可以表并列 表顺承 表递进 这三者有什么区别吗?
david77571年前4
北mm风光1985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出自《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善:好莫大:没有比这再大的焉:语气助词,无实义
谁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区别:见网页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是什么意思?
goodjbb1年前1
热情他而热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 采纳率92%
就是指要尊敬父母.父母亲的叫唤,应该立即应答,不应迟缓,父母亲叫你做的事情,应该执行而不该懒惰对待,父母亲的教诲,需严谨听从,父母亲的责备,不能顶嘴,应该顺承
语文古文 顺承和承接有什么不同
传奇霸主1年前1
suntitan 共回答了4个问题 | 采纳率
前面是顺从一个地方的传承另一个是管理一个地方亲,对我的回答满意的话,就给个好评吧。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跟我继续交流哦。虚词用法?我说的是虚词用法不是这两词的意思一个是承接另一个是转折为啥没有什么不同啊那做练习有时写承接有时写顺承这个东西你应该去问老师或者百度!采纳亲!就是那个8种表达采纳亲!就是那个8种表达哇,好前面的……...
顺承关系和因果关系有什么不同,
222天亮说晚安2221年前2
大漠孤星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6.7%
顺承关系:这种关系的次序是按逻辑顺序相机而下,作鱼贯式排列,一般不能变换次序.
顺承是按时间、空间或逻辑事理上的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分句之间有先后相承的关系.并伴有意合法.(重逻辑事理上的次序,较少涉及因果)
因果关系指原因与结果二者的关系:前面的分句是后句的原因.(着重前因后果,先原因,后紧接结果)
愚公移山里有一句: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这里而为什么表顺承
两把鼻涕两把眼泪1年前1
牛鼻子小曼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1.这里前一个“而”表转折,他的前一句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译为: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时候,然而山不会增高,哪用愁这两座大山不能铲平呢?
2.后一个:何苦而不平?中的“而” 表顺承,只是起连接作用,不译.
(而,通常有以下几种用法:①表示并列关系②表递进关系③表转折关系④表假设关系⑤表因果关系⑥表顺承关系⑦表修饰关系.)

前后自然承接,没有其他递进,转折,因果修饰的关系所以判断为顺承
文言文里的“而”的顺承和修饰关系怎么区分?
hlj_dandan1年前3
rinrei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94.1%
1、表示顺承关系是指前后两个动作行为是顺次发生的,换句话说,这样的“而”前后连接的是动词,而且在时间上有前后(先后)关系.从逻辑关系上来看,前后两个词语没有主次之别,是在一个层次上的.
2、表示修饰关系是指前面的词语是修饰后面的词语的,换句话说,这样的“而”前后连接的是不同的词语,简单说,修饰关系就是“状中”关系,也就是说,“而”前后连接的两个词语之间是“状语”和“中心语”的关系.从逻辑关系上来看,前后两个词语有主次之别,不是在一个层次上的,前面的附加成分,后面的是中心成分.
而在古文中,怎样区分表因果、表顺承、表并列、表递进?
apo61年前1
vs11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4.2%
总则:有转折关系的就是转接,而是并列关系就是顺接了,顺接的可以用“并且”代替“而”,转接可以用“但是”代替“而”
这是我在之前回答的一个问题,你可以看看.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的而表什么表并列,表顺承之类的
zry85111年前1
ztq2001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8.2%
表顺承 而后
为人谋而不忠乎 而属于表顺承 表并列 表转折 表装饰哪一种?
unian19811年前1
云山自许平生意气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83.3%
转折.
【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字面意思是 有没有给别人出谋划策但是不尽心尽力呢?所以是转折.
“而”在句中表示的关系常见为:1.并列;2.顺承;3.修饰;4.转折,请选择
“而”在句中表示的关系常见为:1.并列;2.顺承;3.修饰;4.转折,请选择
一:夺而杀尉()
二: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三:为坛而盟()
选自《陈涉世家》
沈阳张tt1年前2
yangzhengui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100%
1顺承;
2转折
3修饰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中-递进,顺承,并列关系怎么用,有什么区别,我分不开,求学霸讲解!!!!
jjj6604051年前3
汉城细辛 共回答了10个问题 | 采纳率
而 1.表递进,不译。2.表并列,而且。3.顺承,不译。4.表转折,但是。5.表顺承,不译
《弟子规》里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是什么意思?
abe-chan1年前1
freemanandfish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85.7%
父母亲的呼唤,应该立即应答,不应迟缓,父母亲叫你做的事情,应该执行而不该懒惰对待,要赶快去做,父母亲的教诲,需严谨听从,恭敬地倾听,父母亲的责备,不能顶嘴,应该顺从他们,承受他们的责备,努力改进自新 .
水浩洋而不息的 而而是顺承还是修饰?
拾荒丫头1年前1
dwart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水浩洋而不息"的 "而"是表“并列关系”的连词.
《古汉语字典》中“而”的解释:
ér
①颊毛;胡须.《周礼·考工记》:“深其爪,出其日,作其鏻之~.”
②通“尔”你,你的.《记王忠肃公翱事》:“~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③通“如”.好像《察今》:“军惊~坏都舍.”
④1.表并列关系.《论积贮疏》:“苟粟多~财有余.”《捕蛇者说》:“黑质~白章.”2.表相承关系.《扁鹊见蔡桓公》:“扁鹊望桓侯~还走.”《石钟山记》:“余方心动欲还,~大声发于水上.”3.表示递进关系.《劝学》:“君子愽学~日参省乎已.”《赤壁之战》:“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势力众寡又不可论.”4.表转折关系.《肴之战》:“吾见师出,~不见其入也.”《论积贮疏》:“生之者甚少~靡之者甚多.”⒌表修饰关系.《劝学》:“吾尝终日~思矣.”《捕蛇者说》:“吾恂恂~起.”⒍表假设关系.《信陵君窃符救赵》:“吾攻赵,旦暮且下,~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冯婉贞》:“诸君~有意,瞻余马首可也.”⒎表因果关系.《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负赵.”《赤壁之战》:“表恶其能~不能用也.”⒏表时间、方位、范围的界限,相当于“以”.《祭妹文》:“今~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
⑤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吧”.《论语·子罕》:“岂不尔思,室是远~.”《论语·微子》:“已~!已~!今之从政者殆~!”
⑥词缀,嵌在某些时间词后面.《口技》:“俄~,百千人大呼.”《醉翁亭记》:“已~,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顺承与承接有什么区别连词"而"的意义
﹏訫无杂念1年前1
cxg0425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1.[而]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⑤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触龙说赵太后》)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祭十二郎文》)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④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⑤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④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首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陈情表》)
②三月而后成.(《孙子兵法·谋攻篇》)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庖丁解牛》)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现代汉语复句划分我们按尼都萨满的意愿,离开了旧营地,(解说)/ 白色的马鲁王走在前面,(顺承) // 其后是驮载火种的驯
现代汉语复句划分
我们按尼都萨满的意愿,离开了旧营地,(解说)/ 白色的马鲁王走在前面,(顺承) // 其后是驮载火种的驯鹿,(顺承)// 再接着是背负着我们家当的驯鹿群.为什么第二处顺承还是二重呢?不是说其后是...再接着...,不明白第二处顺承为什么不是三重呢?
linjm6191年前1
Bluestandy 共回答了26个问题 | 采纳率96.2%
根据结构层次划分,复句可以分为一重复句和多重复句.多重复句是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结构层次的复句.
对于顺承关系而言,由于几个分句是始终在一个层面上的,所以是同一种关系,所以这个复句是二重复句而不是三重复句.例如:
(一)火箭从乳白色巨大水柱中飞窜而出,(顺承)(二)拖着橘红色 火焰,(顺承)(三)飞向湛蓝的天天际,(顺承)(四)然后准确地溅落在预定的海域.
上面这个复句有四个分句组成,但由于四个分句间均是顺承关系,所以这还是个一重复句,而不是多重复句.
并列关系与顺承关系在这一点上是相同的.
初中文言文中“而”的用法,如表顺承,表修饰,表转折,表并列,这几个解释我总是容易搞混,特别是表并列
初中文言文中“而”的用法,如表顺承,表修饰,表转折,表并列,这几个解释我总是容易搞混,特别是表并列
特别是表并列和表修饰,遇到考试时该如何分析,有什么窍门?
42311851年前1
hisato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91.7%
文言文中的连词“而”所在的语义环境不同,其表示的意思也不同.在实用中,要想更好地区分它们,唯一的方法就是搞清楚“而”在不同语义环境中的作用和不同点,以及多看例句、多练习.
现按你的需要给出以下例句:
1)当“而”表示并列关系时,其不同点在于:所连接的前项和后项可以互换而语义不变.这里的“而”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而且;又.例如:
○《柳宗元·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永州的野产异蛇,黑质又白章)
本例中连词“而”所连接的是谓词性联合短语“黑质”、“白章”,其位置可以互换而语义不变,所以“而”表并列关系,可译为:而且.
○《荀子·劝学》: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本例连词“而”,所连接的是谓词性联合短语“蟹六跪”、“二螯”,其位置可以互换而语义不变,所以“而”表并列关系,可译为:而且.
2)当“而”表示承接时,其不同点在于:所连接的前项和后项,在时间上或事理上具有先后性,而且这个先后性不可逆转.这里的“而”可译为:并且;而且等.例如:
○《史记·项羽本纪》: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本例中连词“而”所连接的是谓词性联合短语“撞”、“破之”,其位置不可以互换,并且在时间和事理上具有先后性,所以“而”表先后关系,可译为:并且.
○《荀子·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本例中连词“而”,所连接的是谓词性联合短语“博学”、“日参省”;“知明”、“行无过”,两组谓词性联合短语中的谓词性词语,其位置不可以互换,而且在时间和事理上具有先后性,所以“而”表先后关系,可译为:并且.
3)当“而”表示转折时,其不同点在于:所连接的后项与前项的语义相比较是逆承的,也就是说,后项的语义与前项的语义发生了相反的转折.这里的“而”可译为:却(是);但(是).例如:
○ 《苏洵·六国论》: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有这样的气势,却被秦国的强大威势所劫持.)
本例中连词“而”连接前后分句,在偏正复句中表转折关系.“而”可译为:却.注意:不能将“为秦人积威”分析为定中短语,因为介宾短语不能充当定语.
○《韩愈·祭十二郎文》: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信也,我兄长的品德高尚却夭折了他的后代呀)
本例中连词“而”连接状中短语“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其前部分为定中短语“吾兄之盛德”充当状语,而后部分述宾短语“夭其嗣”则充当中心语,表转折关系.“而”可译为:却.
4)当“而”表示修饰关系时,其不同点在于:“而”通常连接的是状语或中心语,也就是说,“而”连接的前项无论是体词性词语,还是谓词性词语,都是对后项的状态描述.这里的“而”一般可不译,今可译为:着;地.例如:
○《荀子·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我曾经踮着脚跟眺望,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宽广.)
本例中连词“而”连接状中短语“跂而望”,表修饰关系.“而”可译为:着.
○《庄子·逍遥游》: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当奋起地飞时,它的翅膀就像天边的云彩)
本例中连词“而”连接状中短语“怒而飞”,表修饰关系.“而”可译为:地.注意:全句为叙事句,即谓语“其翼若垂天之云”对主语“怒而飞”的事实作出客观叙述.
○《柳宗元·捕蛇者说》:吾恂恂而起.
(我小心谨慎地爬起来)
本例中连词“而”连接状中短语“恂恂而起”,表修饰关系.“而”可译为:地.
怎么区分连词的“修饰”or “顺承”关系?
怎么区分连词的“修饰”or “顺承”关系?
比如说“而”字
在《秋水》中,“顺流而东行”和“东面而视”中的而怎么区分用法
有没有什么方法。。
~~
penghuaz1年前1
asworm 共回答了10个问题 | 采纳率80%
顺承 修饰 一般的如果是两个动作在一前一后那么就是顺城,其他的就是修饰了
“而”字在初中有四种用法需要掌握:A.表顺承;B.表并列;C。表转折;D.表修饰。
“而”字在初中有四种用法需要掌握:A.表顺承;B.表并列;C。表转折;D.表修饰。
(1)学而不思则罔
zhaof19801年前3
只有蔚蓝的天空 共回答了11个问题 | 采纳率81.8%
c
文言文中“而”的转折,修饰,顺承,怎么分辨
迷茫迷茫迷茫迷茫1年前1
春树66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表并列就是指两个动作同时发生;
表顺承是指一个动作接着另一个动作发生;
表递进就是指动作更进一步;
表修饰是指前一个动作用来衬托.修饰后一个动作;
表转折就是指由一件事转移到另一件事
学而不厌的而表转折,并列,顺承还是修饰?
吴之沁1年前3
tsjiang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64.3%
我看是修饰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意思急
Albertwb1年前1
美丽着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1.3%
这是弟子规中的语句.讲孝顺父母的.
父母叫你,就应该赶快答应,父母事要你做,不要拖拖拉拉,懒懒散散.父母亲的教诲,需严谨听从,恭敬地倾听,父母亲的责备,不能顶嘴,应该顺从他们,承受他们的责备,努力改进自新
冬天要提醒父母多穿衣服;夏天要给父母纳凉;早晨起床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傍晚回家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
若据而有之的而是并列还是顺承
小猪_大晶晶1年前1
boycool54321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5.2%
并列关系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如能占为已有,这是开创帝王之业的凭借.)
据,占有、占据.
其实此举可理解为“若据(之)而有之”,可见“据”和“有”这两个动作是同时发生的,所以是并列.
佳木秀而繁阴的“而”的意思并列 顺承 是哪一种?
wineykk1年前1
青衣亭长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0.9%
表承接,即在事理或时间上的先后承接,其前后部分不可调换.可译为:而且.
若为并列则可调换
仅供参考
顺承 递进 转折 修饰 并列
limans1年前1
阿狮马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2.4%
顺承,醉了然后退席
文言文中虚词“而”表示顺承关系怎样理解?最好有例子、详细一点
CButton1年前4
山木羚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顺承关系,是指"而"前后两个词是一先一后,经常是动作的先后.如:
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长得高大,斧头就来砍伐了)
连词中"并列","顺承","递进"的区别
连词中"并列","顺承","递进"的区别
在高中语文文言文中经常出现"而"字的辨析.请问"并列","顺承","递进"如何区分?
爱过且过1年前1
vanaya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3.3%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③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
  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③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④朝而往,暮而归.
  ⑤掩口胡卢而笑.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例: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
  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④秦师轻而无礼.
  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余闻而愈悲.
  ③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④灭滑而还.
  ⑹通“如”:好像,如同.例:
  军惊而坏都舍.
  ⑺通“尔”,你,你的.例:
  ①而翁归.
  ②若欲死而父.
  ③而母立于兹.
  (8)名词,胡须
  (9)动词,像
  (10)代词,代指人或事
  (11)表示因果关系,例:
  而江浙之梅皆病.
  (而已)罢了.例:
  ①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②如是而已.
  ③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已.
  ④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得惟我而已.
  ⑤比诸大江,不啻小支而已.
  「而后」才,方才.例:
  ①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
  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三月而后成.
  ④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⑤假诸人而后见也.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通“也”,《庄子·天道》:“动而持,发也机;察而省……”也与而为互文,互文通用,也作“而”义解.(1) 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2)
表示并列关系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3)
  表示递进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4)
  表示承接关系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苏轼《石钟山记》
  (5)
  表示转折关系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6)
  表示假设关系
  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吾恂恂而起.――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再文言文中,怎样判断“而”的用法,转折?并列?修饰?顺承?递进?
seahllgirl1年前1
ren02zhe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前后同等平行,并列:黑质而白章——又、和、并且
  前后平行而不同等,修饰:吾尝跂而望矣——地、着
  前后不平行,时间有先后,承接:人非生而知之者——就,然后
  前后不平行,意思又跃进,递进: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并且、而且
  前后意思对立,转折: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却,但是
【文言虚词】 目的连词、顺承连词怎么区别?我感觉差不多,老师解释过了,但我还是感觉差不多= =.
【文言虚词】 目的连词、顺承连词怎么区别?我感觉差不多,老师解释过了,但我还是感觉差不多= =.
可以举例,不过非常典型的例句我可以看懂,一般的就区别不开了,主要还是不理解两个连词的区别.
笨笨毛毛1年前1
心子0708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目的连词连接的结果在说话时未必发生,而顺接连词连接的两个动作一先一后,时态上会相同.
撞而破之:“撞”之后接着就“破”.
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邻”一事尚未发生.
简单一点,目的连词一定能译成“来”,顺接连词没这意思.
什么是顺承关系,转折关系和修饰关系
什么是顺承关系,转折关系和修饰关系
顺承 转折 和修饰的意思
fatata1年前1
桃花散 共回答了9个问题 | 采纳率77.8%
顺乘关系 在时间上会有一个先后顺序
转折关系 前后两者之间是转折
修饰关系 后者是前者的补充,说明等等...
文言文,而,表修饰,表并列,表顺承,表……区分不清楚,跪求大神讲解,最好有例子
qyxj1191年前1
gchkhckhgc5675g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58.3%
  前后无先后顺序而且地位平等,并列:黑质而白章——又、和、并且
  前后无先后顺序而不同等,修饰:吾尝跂而望矣——地、着
  前后有序,时间有先后,承接:人非生而知之者——就,然后
  前后有序,意思有跃进,递进: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并且、而且
  前后意思对立,转折: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却,但是...
吾尝跂而望矣、而 表修饰还是表顺承
chpqchpq1年前1
shiqinfeng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6.7%
表修饰
高中古文“而”的用法什么情况是顺承 并列 递进,有什么区别,thanks.
胖苍蝇1年前1
杯底的茶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而 ér
1.连词.
(1)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例①:蟹六跪而二螯.例②:北救赵而西却秦.
(2)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然后”、“于是”,或不译.例①: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例②:图穷而匕首见
(4)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6)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可不译或译为“地”.例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例②:吾恂恂而起.例③徐而察之
(7)表因果:可译为“因而”.例: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慑恐.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①: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例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
3.音节助词.常与其他虚词构成“复音虚词”.如:“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①: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例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已而”、“俄而”一般用来表示时间不久.
怎么区分而的各种用法?文言文里“而”的各种用法都知道,但碰到一个句子时常常分不清楚,尤其是修饰关系、顺承关系及递进关系,
怎么区分而的各种用法?
文言文里“而”的各种用法都知道,但碰到一个句子时常常分不清楚,尤其是修饰关系、顺承关系及递进关系,有时也会和并列关系弄混.
请问应该怎么区分?
cheerypiao1年前1
tllr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而字的用法太多了,举例说明吧!

1、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复句的各种关系.
A、表示并列,又.“侣鱼虾而友麋鹿”,看见没有,两个差不多的短语中间.侣鱼虾,友麋鹿两个短语
B、表示修饰,可不译.“顺流而东” ,流向东方,顺理成章的事情,而的存在可以使句子更顺畅.
C、表示承接,就.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耳朵听到就是声音,就的意思.
D、表示假设,如果.
“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 .这个是靠语感感觉是假设关系的.
E、表示转折,但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这个很明显的转折吧.
F、表示因果,因而.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2、助词,表示语气、情态、提顿等,或组成双音节词.如“已而(后来)”“俄而(不久)”“而已(罢了)”“而后(这以后)”
3、通“尔”代词,第二人称,你,你的.
“而母立于兹”.这个用法比较少,要记住特例.
————————————————————
如果本题有什么不明白可以追问,
嘉其久而不倦这句话中的“而”是什么词性?表哪种关系?如何翻译?请简单说明.例: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  而:连词,表顺承.
无色风信子1年前1
Liang8384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连词 转折 奖励这个人学习时间长却并未厌倦
《观月记》:余系船其下,尽却隶童而登焉.中“而”意思是什么?顺承?修饰?
《观月记》:余系船其下,尽却隶童而登焉.中“而”意思是什么?顺承?修饰?
考试中的一道古文题
问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 而 与尽却隶童而登焉中的 而 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足肤皲裂而不知(这个应该可以排除了)
B 山水之乐,得知心而寓之酒也.
C 杂然而前陈者
D 中峨冠而多髯者
xiaxiaoyu5201年前1
燃烧中的花火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顺乘
D 意思和这个一样
文言文中"而"表顺承和并列的区别?
文言文中"而"表顺承和并列的区别?
什么情况下表并列?什么情况下表顺承?
找个怀抱撒娇1年前1
是发挖发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85.7%
并列的话,就是在而前面的部分和后面的部分是处于同等地位的,他们也是可以交换的.交换之后意思不变.
顺承的话,就是在而前后的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有先后顺序,他们的顺序是不可以调换的,调换之后的意思是会改变的.
“而”字在初中有四种用法需掌握:A、表顺承 B、
“而”字在初中有四种用法需掌握:A、表顺承 B、表并列 C、表转折 D、表修饰。试对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加以辨析。
(1)学而不思则罔(    )
(2)人不知而不愠(    )
(3)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4)学而时习之(    )
(5)任重而道远(    )
(6)默而识之(    )
长角牛牛1年前1
锦瑟华年谁与度 共回答了27个问题 | 采纳率88.9%
(1)C  
(2)C  
(3)A 
(4)A  
(5)B 
(6)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