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自序中的“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是什么句式

独独留存2022-10-04 11:39:542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2条回复
世涛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100%
是倒装,是宾补前置,应该是昔孔子作春秋为何
1年前
weishenmo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此话为孔子所讲,但此句引自《史记。太史公自序》,“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
1年前

相关推荐

英语翻译我读过您的文字太史公自序,对您写史记的毅力与决心深表崇敬.知道你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在遭受李陵之祸后忍辱负重,选
英语翻译
我读过您的文字太史公自序,对您写史记的毅力与决心深表崇敬.知道你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在遭受李陵之祸后忍辱负重,选择了宫刑.这并非贪生怕死的举动,只是你为了完成史记迫不得已的选择.想你当时的心境,一定是生不如死.你的文章,涵盖很全,语句非常精妙,《陈涉世家》《报任安书》...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你说五百年前出了孔子,而五百年后的你也将像孔子那样闻名天下,的确如此啊!
wang_spray1年前1
anky168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太史公自序》,吾幸甚读之,深感钦佩.敬君之孝廉,蒙遭李陵之难处以极刑而无愠色,深晓君非贪生怕死之徒,乃身负大任矣.君之苦之难,非旁人所能知晓.幸得大任即成,成君之愿——藏之名山传之其人,君之功绩,亦记入史册,名垂青史,后人望尘莫及矣.五百年前,圣人孔子出,谁料想,五百年后,能人司马迁也,故道,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史记中太史公自序有哪些名句?
kina8012021年前1
迪瓦茨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8.2%
太史公自序中只有一句 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但其史记中其他本纪列传中有很多,比如:
名句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 列传)
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功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太史公自序》
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报任安书》
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鲁周公世家》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高祖本纪》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卢纶《塞下曲》)
著名的有:
轩辕天子 出自《史记·五帝本纪》
网开一面 出自《史记·殷本纪》
囊血射天 出自《史记·殷本纪》
酒肉池林 出自《史记·殷本纪》
左支右绌 出自《史记·周本纪》
焚书坑儒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指鹿为马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拔山扛鼎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先发制人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破釜沉舟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鸿门宴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沐猴而冠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霸王别姬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四面楚歌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无颜见江东父老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一败涂地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约法三章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运筹帷幄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高屋建瓴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卧薪尝胆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鸟尽弓藏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一狐之腋 出自《史记·赵世家》
招摇过市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韦编三绝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鸿鹄之志 出自《史记·陈涉世家》
积毁销骨 出自《史记·张仪列传》
毛遂自荐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脱颖而出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歃血为盟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因人成事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一言九鼎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一字千金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
奇货可居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
图穷匕见 出自《史记·刺客列传》
鸡鸣狗盗 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
拔山扛鼎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先发制人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破釜沉舟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鸿门宴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沐猴而冠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霸王别姬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四面楚歌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无颜见江东父老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一败涂地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约法三章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运筹帷幄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高屋建瓴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招摇过市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韦编三绝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鸿鹄之志 出自《史记·陈涉世家
完璧归赵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负荆请罪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怒发冲冠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刎颈之交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胶柱鼓瑟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纸上谈兵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图穷匕见 出自《史记·刺客列传》
背水一战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肝脑涂地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多多益善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狡兔三窟 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
太史公自序重点句子翻译
大爷就是我1年前1
liangboy111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1.3%
1.其在卫者,相中山 2.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
3.诸侯之相王,王卬于殷 4.则学者至今则之
5.忠臣死义之士 6.上明三王之道
7.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8.拨乱世反之正
9.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10.著十二本纪,既科条之矣
11.使复典之 12.绍重黎之后 13.世序天地
14.司马氏去周适晋 15. 维我汉继帝末流
16.惠王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 17.以其地为河内郡
18.耕牧于河山之阳19.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南略邛笮,还报命
20.迁适使反、司马氏去周适晋 21.不韦迁蜀
22. 汝其念哉 23. 诸侯害之,大夫壅之
24. 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25. 余述历黄帝以来至太初而讫26. 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27. 俟后世圣人君子 28. 被之空言而不敢辞29.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太史公自序主要涉及哪些内容?
阿凡提20001年前1
流浪虫小李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5%
了解司马迁其人以及他创作《史记》的条件、指导思想.学习司马迁高度的责任感和不屈的人格精神.
太史公自序我要课文中的通假字整理,一词多义整理,此类活用整理,古今异义整理,
ghl19541年前1
_帆儿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一)常用文言实词:报、让、宜、权、被、垂、次、俟
常用文言虚词:以、而.
(二)古今异义词
至于 去 市长 河 古文 故事 往往
(三)通假字
反 阙 指 罔 失 承 拂
(四)活用字词
相 显 则 死 善 恶 君 臣 子 闻 是非
(五)一词多义
所以 次
《史记,太史公自序》指的是什么动物
cameltony1年前1
JIAGO2007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太史公自序》是《史记》的最后一篇,是《史记》的自序,也是司马迁的自传,人们常称之为司马迁自作之列传.不仅一部《史记》总括于此,而且司马迁一生本末也备见于此.文章气势浩瀚,宏伟深厚,是研究司马迁及其《史记》的重要资料.
.原序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历叙世系和家学渊源,并概括了作者前半生的经历;第二部分利用对话的形式,鲜明地表达了作者撰写《史记》的目的,是为了完成父亲临终前的嘱托,以《史记》上续孔子的《春秋》,并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评价,来抒发作者心中的抑郁不平之气,表白他以古人身处逆境、发愤著书的事迹自励,终于在遭受宫刑之后,忍辱负重,完成了《史记》这部巨著;第三部分是《史记》一百三十篇的各篇小序.全序规模宏大,文气深沉浩瀚,是《史记》全书的纲领.
《自序》历述了太史公世谱家学之本末,作者娓娓道来,错落有致,累如贯珠.叙写司马迁千余年家世,不过数百字,而系次井然.耕牧壮游,磊落奇迈的倜傥少年形象跃然纸上.父子执手流涕,以史相托付,场面极其凝重.史书草创未就,横被腐刑,愤懑不平之辞,强烈地感染着读者.特别是作者用相当篇幅序写六家的要旨,论道六经的要义,充分而深刻地反映了司马父子的学术思想.对儒、墨、名、法、道及阴阳六家的分析精辟透彻,入木三分,指陈得失,有若案断,历经百世而无可比拟.
《自序》明述了作书的本旨,概述了各篇的写作旨趣.一般说来,为书写序有两层含义:第一,序有“绪”的意思,所以能帮助读者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二,序有“次”的意思,所以能帮助读者了解作品的篇次顺序.《自序》可以说就是有这两层含义.推本春秋,考信六艺,这一宗旨要么写在卷末,要么写在篇首,反复述明;又分别标明诸篇的小序,申明为某事作某本纪,为某事作某年表等等,全书纲领体例,《自序》交待得清清楚楚.读者在读《史记》之前,须将《自序》篇熟读,深沉有得,然后可读各篇纪、传、世家;读纪、传、世家如果不得其解,仍须从《自序》中求得解答.这实际上是司马迁在教人读《史记》的方法.其体制如同《周易》的《系辞》,《毛诗》的《小序》,都是关系到一书的体要.清代牛运震曾评价:“《自序》高古庄重,其中精理微者,更奥衍宏深,一部《史记》精神命脉,俱见于此太史公出格文字.”(《史记评注》) 《史记》自《黄帝本纪》起一百三十篇,合起来说,是总的一篇.这部史书的末尾必须收束得尽,承载得起,意理要包括得完,气象更要笼罩得住.《史记》的最后一篇以作者自序世系开始,逐层卸下,中间载有六家、六经两论,气势已经极盛,后又排出一百三十段,行行列列,整整齐齐,最后又总序一百三十篇总目,可以说无往不收,无微不尽.它的文势有如百川汇海,万壑朝宗,令后世的学者赞叹不已.
太史公自序中的“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是什么句式谢谢了,
东盟吹雪1年前1
annaxu1213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85.7%
是倒装,是宾补前置,应该是昔孔子作春秋为何
太史公自序 里一下段在写 春秋 的内容,司马迁的意图是什么?简要说几句
Q水果妹Q1年前1
maiqi83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2.4%
孔子著《春秋》的目的在于“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司马迁主要是借评述孔子写《春秋》来说明自己创作《史记》的目的,表示自己要做孔子第二,通过论述历史,评判是非,褒善惩恶,为天下仪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