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关于“人性善”论证的逻辑性:请从逻辑的角度谈谈孟子关于“人性本善”的观点是否科学?

二少的飞行生活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孟子》关于“人性善”论证的逻辑性:请从逻辑的角度谈谈孟子关于“人性本善”的观点是否科学?
请注意回答“逻辑性”,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86201428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是科学的
1年前

相关推荐

《孟子》两章中两篇短文的论点分别是什么?它们提出、阐述论点的方式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mzlsh1年前1
adlzj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75%
第一则短文的论点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第二则短文的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它们主要都是针对最高统治者来说.这两则短文都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第一则以战争中的情况作为事例,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第二则从个人事例说起,最后归结到统治者治国上.两则短文提出论点的方式不尽相同:第一则短文的论点在文章中间部分点明,然后对论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第二则短文在文章结尾处揭示出论点,不再对论点进行解说.
九年级下 文言文《孟子》两章 的一词多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意词
yongyuandegezi1年前1
wuliha123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委 放弃 委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去 离开 到,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是 这 表示判断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界 限制 疆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亲戚 指父母和内外亲属 指与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及其成员 得道多助...
英语翻译《列子》中的《高山流水》翻译钱泳的《明日歌》翻译《晏子春秋》中的《晏子故事两则》翻译《孟子》中的《弈秋》翻译《庄
英语翻译
《列子》中的《高山流水》翻译
钱泳的《明日歌》翻译
《晏子春秋》中的《晏子故事两则》翻译
《孟子》中的《弈秋》翻译
《庄子》中的《望洋兴汉》翻译
《说苑》中的《师旷劝学》翻译
知道几篇都行
25844251年前4
jackymin1022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5.7%
你写的都不是原篇,是后人抽出后加的题目,例如“《庄子》中的《望洋兴汉》”就是《庄子》外篇《秋水第十七》的前面几段文字……
所以你若换一种提问方式找答案还容易些.
或者一定要如此提问的话,建议去查“寓言”、“典故”之属,因为那些都是后人整理的.
《孟子》一书包括哪几本?
雪影11年前1
xiao陈婧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8.2%
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晚年和弟子万章等人编撰了《孟子》一书,全书包括《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建立在性善论的前提下,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础的.孟子还提出了"知人论世"和"以意逆智"的文艺见解.
希望能帮到你
补写下列句中空缺部分?仁者爱人,.《孟子》
年少义狂1年前4
泛泛雪lxj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英语翻译请高手帮忙看看下面是出自《孟子》的那一句?Men must be decided on what they wi
英语翻译
请高手帮忙看看下面是出自《孟子》的那一句?
Men must be decided on what they will not do,and then they are able to act with vigor in what they ought to do.
皮碧云1年前1
youxian1974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1.8%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就是说“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出自《孟子·离娄下》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  匡章曰 ① :“陈仲子岂不诚廉士哉 ② 居於陵 ③ ,三日不食,耳无闻,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
  匡章曰 :“陈仲子岂不诚廉士哉 居於陵 ,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井上有李,螬食实者过半矣,匍匐往将食之,三咽,然后耳有闻目有见.”
  孟子曰:“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虽然,仲子恶能廉?充仲子之操,则蚓而后可者也.夫蚓,上食槁壤,下饮黄泉.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 抑亦盗跖之所筑与 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抑亦盗跖之所树与?是未可知也.”
  曰:“是何伤哉?彼身织屡,妻辟 ,以易之也.”
  曰:“仲子,齐之世家也.兄戴,盖禄万钟 ;以兄之禄为不义之禄而不食也,以兄之室为不义之室而不居也,辟兄离母,处于於陵.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已频顣曰:‘恶用是鶃鶃者为哉?’他日,其母杀是鹅也,与之食之.其兄自外至,曰:‘是鶃鶃之肉也.’出而哇之.以母则不食,以妻则食之;以兄之室则弗居,以於陵则居之,是尚为能充其类也乎?若仲子者,蚓而后充其操者也.”
  [注释] ①匡章:齐国人.②陈仲子:齐国人,世称陈种、田仲,又称於陵仲子.《淮南子·汜论训》说他“不入污君之朝,不食乱世之食,遂饿而死”.③於陵:齐国地名,在今山东邹平县境.④伯夷:见《公孙丑上》第二章注.这里以伯夷代表廉洁的人.⑤盗跖:春秋末年奴隶起义的***,姓展,名跖,因住在鲁国柳下,故又称柳下跖;“盗”是对他的诬称.这里以盗跖代表恶人.⑥盖:齐国地名,是陈戴的食邑.
(1)写出下面划线字的含义.
 ①陈仲子岂不 廉士哉.(  )
 ②虽然,仲子 能廉?(  )
 ③ 亦盗跖之所筑与?(  )
 ④ 兄离母,处于於陵.(  )
(2)下面每组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与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
a.然今卒困 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辟兄离母,处 於陵.
b.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 巨擘焉.——以兄之禄 不义之禄而不食也.
c. 何伤哉—— 尚为能充其类也乎?
d.是尚为能充其类也 ——得志行 ***,若合符节.
(3)对下列句子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居於陵”这是个省略句,省略了主语“陈仲子”和介词“于”.
b.“充仲子之操,则蚓而后可者也”这是个假设句,“则”放在表结果的分句中,译为“那么”.
c.“仲子,齐之世家也”这是个判断句,也作为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语句.
d.“以兄之室则弗居,以於陵则居之”是个假设句,“以”相当于“而”表假设.
SHENLAN12241年前1
whq123123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 采纳率92%
(1)①确实、的确
   ②怎么,哪里
③或者
④辟通避,避开
(2)D
(3)D
《明年再改》——《孟子》里的“邻之鸡者”是什么意思
peach54601年前1
cocoyrk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8.2%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而后已.”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出自《孟子》 [译文] 孟子说:“现在有这么一个人,每天都要偷邻居...
宋朝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请你仿写一句对《孟子》作出评价.
幸福石脑袋1年前1
天地长久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1.8%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篇《孟子》正人心.
英语翻译《史记.孟荀列传》:“孟轲所如不合,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谓《孟子》七篇由
英语翻译
《史记.孟荀列传》:“孟轲所如不合,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谓《孟子》七篇由孟轲自作,赵岐《孟子题辞》曰:“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又曰:“于是退而论集,所与高弟弟子公孙丑、万章之徒,难疑答问,又自撰其法度之言,着书七篇.”此亦主孟子自撰.清阎若璩《孟子生卒年月考》亦以孟子自作,且曰:“《论语》成于门人之手,故记圣人容貌甚悉.七篇成于己手,故但记言语或出处耳.”但考诸《孟子》,孟轲所见时君如梁惠王、梁襄王、齐宣王、邹穆公、滕文公、鲁平公等皆称谥号,恐非孟子自作时所为也;又记孟子弟子乐正子、公都子、屋卢子皆以“子”称,也断非孟子之所为.
飞飞小ww1年前1
xianrenqiu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史记.孟荀列传》:“(孟轲称述唐尧、虞舜、和夏、商、周三代的徳政)而与他所到的国家实际情况不相符合,(于是)他回国以后便跟万章这班人叙论《诗经》和《尚书》,阐述孔丘的思想,写作《孟子》七篇.”(所以)说《孟子》七篇是由孟轲自己写作的,赵岐《孟子题辞》里说:“这书是孟子所写的,所以总的称它为《孟子》.”又说:“于是隐退而谈论学问,和他的弟子公孙丑、万章等一类人,给他们解答疑问,又自己写了自身行为准则的言论,成书七篇.”这个说法也主张《孟子》是由孟轲自己写的.清代的阎若璩在《孟子生卒年月考》也是主张《孟子》由孟轲自己写的这个说法,并且说:“《论语》是由孔子门人写的,所以把孔子的容貌记载得十分详细.《孟子》七篇是成书于孟子自己,所以只记载了孟子的言语和出自哪里.”但是考究《孟子》(诸是:之于的意思,也就是在《孟子》里)里,写到孟轲所朝见的当时的君主例如梁惠王、梁襄王、齐宣王、邹穆公、滕文公、鲁平公等都是称呼他们的谥号,恐怕不是孟子自己在当时所写的;(注:谥号是称呼死去的君王的,所以有人怀疑不是孟子写的)《孟子》里又把孟子的弟子乐正子、公都子、屋卢子都用“子”来称呼他们,这也可以判断不是孟子所写的.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 ).A、《论语》 B、《孟子》 C、《易传》 D、《尚书》
了不得也1年前1
天崖一棵葱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C
麻烦老师解答:《孟子》云:“不违农
麻烦老师解答:《孟子》云:“不违农
《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 [ ]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B. 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痞子9111年前1
stoneboy 共回答了28个问题 | 采纳率96.4%
D
“谨庠序之教,”《孟子》 后面两句是什么?覆“杯于坳堂之上,”《庄子》后三句
leye5201年前1
狂想波西米亚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孟子》共有几篇?《苟子》共有几篇?《庄子》现存共几篇?
廿一郎1年前1
独自去跳舞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孟子》七篇传世;《苟子》传世三十二篇;?《庄子》现存三十三篇.
《孔子》《孟子》里面的成语!RT越多越好
楞楞木1年前1
manyfires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0.9%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耻下问,
宋朝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请你仿写一句话对《孟子》作出评价.
shenping20011年前1
淘气小逗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一读《孟子》知忧患
谈谈《孔子》,《孟子》对仁和礼有何论说
兜兜爷1年前1
有事M我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我的理解是:孔子的仁是有等级之分的,礼也是,而孟子的仁是没有等级区别的,
说出《孟子》中的几句名句要2句就行了
豆根沥沥1年前1
472546493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5%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老子》 《孟子》 《庄子》 《论语》 短的名言警句各十条
一山野人1年前1
lili86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85.7%
老子: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2.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4.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5.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6.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7.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8.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9.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孟子: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7.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0.尽信书,不如无书
庄子:1.不以物挫志
2.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3.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4.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5.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6.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7.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8.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9.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
10.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论语:1.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6.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9.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0.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谨庠序之教,”《孟子》 后面两句是什么?覆“杯于坳堂之上,”《庄子》后三句是什么?
海难1年前1
June9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5.5%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英语翻译《孟子》两章 公输 出师表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唐诗两首 的课后实词注释
猪和尚1年前5
常人9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95.8%
他写的那么不详细又不正确,我还有很多好说的
《孟子》两章原文及翻译
xiaogaojun1年前2
xxyyokok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5.5%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大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只为求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什么手段不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一切可以躲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通过某种办法就可躲避祸患但有人不去干这种事情,由此可见,他们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使它不致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便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亡.然而,如果你呼喝着给他吃,过路的饥饿的人也不会接受;如果你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是为了宫室的华美,妻妾的侍奉,为了我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吗?原先为了义宁愿身死而不受吆喝丢来的一箪食,一豆羹施舍,今天却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了;原先为了义宁愿身死而不受吆喝丢来的一箪食,一豆羹施舍,今天却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原先为了义宁愿身死而不受吆喝丢来的一箪食,一豆羹施舍,今天却为了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不干了吗?(如果这样做了,)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本心.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译文
公孙丑说:“请问老师您善长于哪一方面呢?”
(孟子)说:“我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说:)“请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呢?”
(孟子)说:“这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这种气,极端浩大,极端有力量,用坦荡之胸怀去培养它而不加以伤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不过,这种气必须与仁义道德相配,否则就会缺乏力量.而且,必须要有经常性的仁义道德蓄养才能生成,而不是靠偶尔的正义行为就能获取的.一旦你的行为问心有愧,这种气就会缺乏力量了.所以我说,告子不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成心外的东西.我们一定要不断地培养义,心中不要忘记,但也不要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它生长.不要像宋人一样:宋国有个人嫌他种的禾苗老是长不高,于是到地里去用手把它们一株一株地拔高,累得气喘吁吁地回家,对他家里人说:‘今天可真把我累坏啦!不过,我总算让禾苗一下子就长高了!’他的儿子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已全部死了.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很少的.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庄稼生长的,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
《论语》是一部__________经典;《孟子》是一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典
爱着月亮的云1年前2
pwp0dd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论语》是一部__儒家__经典;《孟子》是一部_儒家__经典
下列各项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孟子》一书,是孟子和
下列各项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孟子》一书,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记录并整理而成的,为“四书”之一。孟子是儒
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济南的
冬天》和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契诃夫,俄国作家。主要作品为短篇小说《变色龙》《套中人》,是俄罗斯唯一以短
篇小说创作登上世界文坛高峰的作家。
D.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文辞精炼,有韵,读来铿
锵有力,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936581年前1
紫云1978 共回答了8个问题 | 采纳率75%
B

《济南的冬天》不是小说。
麻烦老师解答:阅读下面《孟子》选段
麻烦老师解答:阅读下面《孟子》选段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
  邹与鲁讧 .穆公 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 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 而残 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 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梁惠王下》)
  [注]①讧:吏战.②穆公:即邹穆公.③转:弃尸的意思.④慢:轻慢.⑤残:***.⑥尤:责备、归罪.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穆公感到不解的是,有一批死命报效***的忠臣,为什么百姓不愿意为***赴死尽节.孟子认为这根子上还是君与民、官与民的关系问题.
b.在古代,下情想要上达,必须以***为桥梁,因而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有司与百姓这层关系.君主要施行仁政,让***勤政,善待人民,百姓才愿意为他赴难.
c.孟子指出当老百姓灾荒年岁***或逃荒时,***明明是仓廪充实,而官吏却乘机***.这种毫不体恤******污吏,是不可能得到***信任的.
d.孟子引述曾子的话“出乎尔者、反乎尔者”,就是要让穆公知道,事出必有因,若真要追究的话,那么弃百姓于不顾的***,才是造成恶果的主要原因.
(2)“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离娄下》),孟子说的也是投桃报李的道理,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出乎尔者,反乎尔者”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知道取什么名了1年前1
alande123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1)C
(2)贤明的君主待臣下如手足,臣下必把君主当腹心,以死相报.“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这种情况在我们平常的人际交往中,也同样存在.“你不仁,我不义”和“你仁我义”情况的产生,都是原先善恶的回报.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
①子曰:“不愤 不启,不悱 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②孟子曰:“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 ;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孟子·告子上》)
③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下》)
【注】①愤:心求通而未得之意。②悱:口欲言而未能之貌。③必志于彀:朱熹《集注》云:“志犹期也;彀,弓满也。”
小题1:上面选段的言论,包含对教育者的哪些要求?请简要说明。(3分)
小题2:作为受教育者,从上面选段的言论中可以得到哪些为学启示?请简要说明。(3分)
brightkobe1年前1
dj1rx2hx3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3.3%
小题1:施教要把握好时机;要严格要求受教育者;要懂得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教学方式与方法。(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2:应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学会通过已知推知未知;应遵照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应学会自省反思。(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1:
孔、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不朽的诗他们的思想和美德.请从你的知识积累中去探寻他们的思想或美德,并在《论语》、《孟子》中找到
孔、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不朽的诗他们的思想和美德.请从你的知识积累中去探寻他们的思想或美德,并在《论语》、《孟子》中找到例句.
示例:孔子 谦虚的美德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孟子 民本 思想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快速)
cq08191年前1
楼下rr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孔子 谦虚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选自于《论语.公冶长》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选自于《论语·述而》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选自于《论语·为政》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选自于《论语·里仁》
  孟子 “以德服人,施行仁政”“人性本善”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译文】(对一个国家来说)百姓的地位最尊贵,国家其次,君主的地位应比百姓,国家轻.
  民事不可缓也.
  【译文】关心人民是最紧迫的任务.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译文】现在你的厨房里有皮薄膘肥的肉,你的马栏里有健壮的骏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尸体,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禽兽来吃人.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译文】对别人恭敬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抢夺别人.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译文】桀和纣的丧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百姓的支持;他们的失去百姓的支持,是由于失去了民心.获得天下有方法:获得了百姓的支持,便获得天下了;获得百姓的支持有方法:获得了民心,便获得百姓的支持了;获得民心有方法:他们所希望的,替他们聚积起来;他们所厌恶的,不要加在他们头上,如此罢了.
  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译文】贤明的君主在规定百姓的产业时,一定要使他们上可以养父母,下可以养妻子儿女,好年成能丰衣足食,遇上荒年也不致饿死.
  发挥自己的思想,不局限于书本
  尽信《书》,不如无《书》.
  【译文】完全相信《书》,那还不如没有《书》.
学奕选自-------是我国古代的-------、---------.《孟子》记录了孟子的----------和----
学奕选自
-------是我国古代的-------、---------.《孟子》记录了孟子的----------和---------
jie0071年前1
ianwell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5%
3
2009年江苏高考政治题.《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树木不可胜用也.这句话表明( ) A自然界
2009年江苏高考政治题.
《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树木不可胜用也.这句话表明( )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C 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D 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我选择的是A项,D项 .
goldenAH1年前1
带枪的人 共回答了29个问题 | 采纳率89.7%
当然选D,首先客观规律是不能改造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排除C 这句古文的意思是说:“不违背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尽;斧子按一定的季节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换言之若违背自然规律,粮食将吃完,木材将用尽.这说明人们在改造自然界的同时要遵循客观规律.
对《孟子》中的一句:自返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对《孟子》中的一句:自返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孟子》中有一句:自返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句中的“自返而缩”什么意思?“返”、“缩”怎么解释?
首席长笛1年前1
rf50464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91.7%
自反,可以理解为反躬自问;缩,直,横直的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出《孟子·夫子加齐之卿相》
要想理解这句话,必须和前面一句结合起来.原文是:“‘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自反,可以理解为反躬自问;缩,直,横直的直.连起来就是反躬自问而觉得理亏,即使是卑贱的平民百姓,我能不害怕吗?反躬自问而觉得正义在我这一边,即使面对千万人,我也勇往直前.
《孟子》尽心上,中“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的“穷”与“达”分别指什么?
mewlingmew1年前1
zqdldavid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100%
穷:穷困
达:显达
穷困不能失去礼义,显达不能违背道德.
出处 《孟子·尽心上》:“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语文知识大搜索《论语》 作者( ) 字数( )《老子》 作者( ) 字数( )《孟子》 作者( ) 字数( )《水浒传》
语文知识大搜索
《论语》 作者( ) 字数( )
《老子》 作者( ) 字数( )
《孟子》 作者( ) 字数( )
《水浒传》 作者( ) 字数( )
《三国演义》 作者( ) 字数( )
《伊索寓言》 作者( ) 字数( )
《成语故事》 作者( ) 字数( )
《希腊神话》 作者( ) 字数( )
《史记故事》 作者( ) 字数( )
《爱的教育》 作者( ) 字数( )
《论语》选读 作者( ) 字数( )
《哈利•波特》 作者( ) 字数( )
《上下五千年》 作者( ) 字数( )
《神秘的宇宙》 作者( ) 字数(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作者( ) 字数( )
《趣味自然科学百科》 作者( ) 字数( )
《高尔基童年三部曲》 作者( ) 字数( )
《男生贾里 女生贾梅》 作者( ) 字数( )
《世界五千年神秘总集》 作者( ) 字数( )
快答呀
goodingtom1年前2
szdzry 共回答了27个问题 | 采纳率96.3%
《论语》 作者(孔子 ) 字数(30000左右 )
《老子》 作者(老子 ) 字数( )
《孟子》 作者(孟子 ) 字数( )
《水浒传》 作者(范仲淹 ) 字数( )
《三国演义》 作者(罗贯中 ) 字数( )
《伊索寓言》 作者( ) 字数( )
《成语故事》 作者( ) 字数( )
《希腊神话》 作者( ) 字数( )
《史记故事》 作者(司马迁 ) 字数( )
《爱的教育》 作者( ) 字数( )
《论语》选读 作者( ) 字数( )
《哈利•波特》 作者(JK罗琳 ) 字数( )
《上下五千年》 作者( ) 字数( )
《神秘的宇宙》 作者( ) 字数(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作者(海伦 凯勒 ) 字数( )
《趣味自然科学百科》 作者( ) 字数( )
《高尔基童年三部曲》 作者(高尔基 ) 字数( )
《男生贾里 女生贾梅》 作者(秦文君 ) 字数( )
《世界五千年神秘总集》 作者( ) 字数( )
《孟子》中《梁惠王上》“有以异也”中“以”如何解释
_花满堂_1年前1
linghonghui 共回答了11个问题 | 采纳率90.9%
有以异也,真确的顺序是“以有异也”,意思是“因为有所差异啊”,“以”即“因为”的意思.
请问一下《孟子》中的“行拂乱其所为”的节奏怎么划分?
中秋吃月饼1年前5
魔渔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行拂/乱/其所为孟子说:“舜从田间劳动中成长起来,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 选拔出来,胶鬲被选拔于鱼盐的买卖之中,管仲被提拔于囚犯的位置上,孙叔敖从海边被 发现,百里奚从市场上被选拔.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论语》《孟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论语》《孟子》均为儒家经典,与《大学》《中庸》合称“四书”。孔子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后来人们用“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等表示特定的年龄。
b.《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它们大致包括三方面内容:母爱、童真、自然。它们在语言上,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情韵悠长。极具艺术魅力。
c.《名人传》叙述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罗曼·罗兰用“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来描绘列夫·托尔斯泰的眼神。
d.《骆驼祥子》是老舍最钟爱的作品,讲述的是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作品通过祥子的人生遭遇,批判了不让好人有出路的***。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自己的车。第一次买的车很快被大兵抢走了;第二次车还没买上钱就被孙侦探***去了;第三次是他和虎妞结婚后用虎妞的钱买的,不久为安葬虎妞只好卖掉。
风雨潇萧1年前1
philips1983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C

你对下列作家的情况熟悉吗?哪一项说法正确? [ ] A.《孟子》一书,相
你对下列作家的情况熟悉吗?哪一项说法正确?
[ ]
A.《孟子》一书,相传是孟子的弟子所作。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孟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B.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和散文成绩都很高,在《马说》一文中他慨叹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C.《天上的街市》,作者郭沫若,诗人,学者。他的诗充满奇妙的想象和丰富的联想,代表诗集有《女神》,《繁星》。
D.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四大悲剧是《李尔王》、《哈姆莱特》、《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
小熊猫1301年前1
工作计划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100%
B
《孟子》一则 这段语句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
《孟子》一则 这段语句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
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 (《孟子·滕文公下》)
yxuyxy96011年前1
3366雨晴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82.6%
排比、对比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各书的简介
tianlong_3311年前1
呆羊456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应该说,凡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不知道《四书》.它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著作的总称.其中,《论语》、《孟子》分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首次把它们编在一起的 是南宋著名学者朱熹.不过,在朱熹之前的程颢、程颐兄弟已己大 力提倡这几部书了.他们认为,《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 门”的要籍,经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成文;《中庸》是“孔门传授 心法”之书,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笔之子书,以授孟子”的.这 两部书与《论语》、《孟子》一起表达了儒学的基本思想体系,是 研治儒学最重要的文献.正是根据这样的观点,朱熹把《论语》、 《孟子》、《大学》、《中庸》这四部书编在一起.因为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曾参、子思、孟子,所以称为 “四子书”,简称即为“四书”.朱熹分别为这四部书作了注释,其 中,《大学》、《中庸》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的注 释因为引用他人的说法较多,所以称为“集注”.值得注意的是,朱熹所编定的《四书》次序本来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是按照由浅入深进修的顺序排列的.后人因为《大学》、 《中庸》的篇幅较短,为了刻写出版的方便,而把《中庸》提到《论语》之前,成了现在通行的《大学》、《中庸》,《论语》、《孟 子》顺序.
赏析《孟子》两篇中你感受最深的语句为话题,发表简短的演讲
赏析《孟子》两篇中你感受最深的语句为话题,发表简短的演讲
简短,300字左右就可以了,别太长
qq4157021001年前1
夏至-来了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71.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有这样一个有趣而另人深思的实验,把一只青蛙冷不防扔进滚烫的油锅里,青蛙能出人意料地一跃而出,逃离陷境.然后又把同一只青蛙放在逐渐加热的水锅里,这次它感到舒服惬意,以致意识到危险来临时却欲跃乏力,最终葬身锅底.由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青蛙对眼前的危险反映敏感,对还没有到来的危险反映迟钝.由此我想到了人,其实人在这方面也是如此,正如孟子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人生旅途中,逆境催人警醒,激人奋进,而安逸优越的环境却消磨人的意志,使人耽于安乐,尽享舒适,常常一事无成.有的人甚至在安逸之时沉溺酒色,自我毁灭.这于青蛙临难时的奋起一跃和温水中的卧以待毙是何其相似.
“生于忧患”是千古不变的名言,春秋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是它最好的注册.那时,勾践屈服求和,卑身事吴,卧薪尝胆,又经“十年生聚,十年数训”,终于转弱为强,起兵灭掉吴国,成为一代霸主,勾践何能得以复国?这是亡国之辱的忧患使他发愤、催他奋起的结果.这说明,当困难重重、欲退无路时,人们常常能显出非凡的毅力,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潜能,拼死杀出重围,开拓出一条生路.
但是,有了生路,有了安逸,人们却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而“死于安乐”.这方面的例子莫过于闯王了.1644年春,闯王攻入北京,以为天下以定,大功告成.那些农民出身的新官僚把起义时打天下的叱咤风云的气魄丧失殆尽,只图在北京城中享受安乐,“日日过年”,李自成想早日称帝、牛金星想当太平宰相,诸将想营造府第.当清兵入关,明朝武装卷土重来时,起义军却一败不可收拾.这令我想起欧阳修说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句话老.险情环生时人们能睁大眼睛去拼搏,因此化险为夷;安逸享乐中却意志消退,锐气全无,结果一败涂地.
《孟子》君子三乐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
《孟子》君子三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1)请翻译: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君子三乐:
1.
2.
3.
yuantenggaofei1年前1
三梦30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82.6%
1、父母兄弟都健在
2、做事光明磊落,无愧于心
3、能够教导天下的有为学子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指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指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请详细解释一下意思 谢谢
choubaoben1年前1
很硬的哥哥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6.7%
上天如果要将某个大任施降在某个人身上只前,必然要先让他心志领受痛苦,让他的筋骨感到疲乏,让他的身体承受饥饿,承受到他的极限,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孟子》是继————之后的又一部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是———人,是孔子之后的儒家代表.
《孟子》是继————之后的又一部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是———人,是孔子之后的儒家代表.
——————是空.
量子人1年前3
zrzy_121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71.4%
论语 鲁国
孟子名言10句,5个源于《孟子》的成语要有解释
aocheng8861年前1
shinhope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孟子的名言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情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弃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孟子》名言名句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曰:“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成语有
箪食壶浆
拼音 dān sì hú jiāng
释义 食:食物;浆:汤.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例子 时操引得胜之兵,陈列于河上,有土人~以迎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
愧天怍人
拼音 kuì tiān zuò rén
释义 怍:惭愧.对天对人,都感到惭愧.指做了亏心事无脸见人.
出处 《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缘木求鱼
拼音 yuán mù qiú yú
释义 缘木:爬树.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例子 若想善出此关,大王乃~,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也.(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三回)
愧天怍人
拼音 kuì tiān zuò rén
释义 怍:惭愧.对天对人,都感到惭愧.指做了亏心事无脸见人.
出处 《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先秦诸子语录《孟子》译文
kreacy1年前1
ww平凡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第一则语录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实词:时(按一定时间)、习:(实习、温习)、乐(快乐)、愠(恼怒)、君子(指有道德有修养的人)、知(了解). 虚词:之(代词它,指学习的知识),而(顺承关系,转折关系“可是”). 通假字:说(通悦,高兴愉快). (2)补充: 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如称孔子、墨子、老子.《论语》中“子曰”中的“子”都指孔子,也可译为“先生”. 学:指学习礼(包括各种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等. (3)句子翻译: 孔子说:“学过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共同研究学习)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你(的学问、才能),却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第二则语录: 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1)实词:故(形容词作名词,指旧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指新知识) 为(动词,成为,作为); 虚词: 以:(介词,把,后面省略了代词“之”.“之”,代能够温故而知新的人.) (2)翻译句子:注意省略句式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就可以做老师了. 或“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第三则语录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1)重点: 实词:殆(危险,也可译为疑惑,这里也是不能解决疑难问题的意思); 虚词:则(连词,就) 通假字:罔(通惘,迷惘,这里是不能解决疑难问题的意思) (1) 译句子: 孔子说:“学习却不思考就不能解决疑难.只思考却不学习也不能解决疑难.” 第四则语录 1、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2(1)重点: 实词:通假字:亡(通“无”.这里指不知道的东西.)谓(称为).? (2)翻译句子: 子夏说:“每天知道所未知的,每月复习自己所能的,可以说是好学了吧.” 第五则语录 1、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2(1)重点:实词:心(古代指头脑);虚词:则(就);之(表停顿、无意)? (2)翻译句子:心这个器官是思考问题的,思考就能有收获,不思考就无所收获. 第六则语录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1)重点词语:虚词:而(转连“可是”、顺连) (2) 翻译句:雕刻(器物)中途舍弃,即使是糟朽的木头也雕不折;雕刻(器物)一直不放弃,即使是金石也可以雕刻成花纹. 第七则语录 1、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2、(1)重点词语: 实词:假(借助)虚词:固(本来).故(所以).之(的).以(介词,用来,来) (2)译句:事物都有长短,人也是这样.所以善于学习的人能借助、吸取别人的长处,用来弥补自己的短处. 第八则语录 1、以修身自强,则配尧舜. 2、(1)重点词语: 实词:配(与之相配) 虚词:以(能).则(就). (2)译句:能培养自己的品德,能自强,就可以和尧舜齐名.能培养自己的品德,能自强,就能成为圣贤
怎样理解“人和”、它反映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孟子》二章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问题.
怎样理解“人和”、它反映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孟子》二章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问题.
《孟子》二章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问题:本文讲述了那几方面的问题?
鬼的精灵1年前1
e1234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1.3%
孟子在这里说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个人,而是指一国之君.一国之君既是战争的总指挥,也是政治上的领袖.孟子通过论述战争胜负的问题,引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然而在孟子看来,“民心向背”对于战争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对于政治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说,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谓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和帮助.所谓的“得天下”,是指通过施行仁政来“王天下”,而不是单靠武力来争夺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自动来归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来,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因为仁政,是“得其心”之政.
《孟子》鱼我所欲也中“义”有什么内涵?如何理解这一观点的现实意义?
《孟子》鱼我所欲也中“义”有什么内涵?如何理解这一观点的现实意义?
说白话.要简洁明了
tycscq1年前1
红藕香残玉蕈秋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95.8%
《孟子语录》一文用面对鱼和熊掌之间的抉择,比喻面对生命和大义之间的选择,孟子会毅然“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当中的“义”和文章最后的“此之谓失其本心”的“本心”都是指人的“羞恶之心”(按现在的通俗理解,可以理解为“廉耻之心”).因为人只有拥有“羞恶之心”,才能分清哪些是道德底线可以承受的事,哪些是道德范围所不接纳的事,哪些是“所欲有甚于生”的事,这样才能不被“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和“所识穷乏者得我”所诱惑,而像“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一样,内心有一种凛然的“义”.
文化经典阅读(6分)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徐子曰:“仲尼亟 ① 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文化经典阅读(6分)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徐子曰:“仲尼亟 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曰:“源泉混混 ,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 ,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 。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 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⑥,君子耻之。”(《孟子·离娄下》)
[注]①亟:屡次。②混混:水不断涌出的样子。③盈科而后进:注满洼坑后继续前进。④是之取尔: “取是尔”的倒装句,“取这个罢了。”⑤浍:田间水道。⑥声闻过情:声望名誉超过了实际情况(实际的学养)。
(1)请简要概括“有本之水”和“无本之水”的特点。(2分)
(2)请简要分析孟子以水为喻所阐述的观点。(4分)
cugych1年前1
chentwo211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3.3%
(1)有本之水:源源不断,奔流不息。无本之水:来得快,来得大,易于涸。(2分。意思对即可)
(2)答案示例:以“源泉”和“雨集”喻指两种相反的为学态度和方法,强调为学要务本求实,不要追求虚名;要不断进取,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4分)


[参考译文]
徐子说:“孔子多次称赞水,说道‘水啊,水啊!’对于水,孔予取它哪一点呢?”
孟子说:“源头里的泉水滚滚涌出,日夜不停,注满洼坑后继续前进,最后流入大海。有本源的事物都是这样,孔子就取它这一点罢了。如果没有本源,像七八月间的暴雨那样,下得很集中,虽然也可以一下子灌满大小沟渠,但也会一下予就干涸枯竭。所以,声望名誉超过了实际情况(实际的学养),君子就会感到羞耻。”
南宋时朱熹将《 》和《》和《 》和《孟子》并称为“四书”.
冷冷的眼神1年前1
武先生1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5.2%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1句关于规则的名言如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fisio991年前1
258314268ml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78.6%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军令如山 、 安分守己、规行矩步 、循规蹈矩 不越雷池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