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邑道中 古诗鉴赏 本事的前两句写了怎样的景物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糖猫喵喵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画痞子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前两句化用崔护“人面桃花相映红”和李白“千里江陵一日还”,以表达愉悦的心情.首句在点化中有创新,崔护用桃花映衬少女,写的是静景,显得婀娜多姿;陈与义用飞花映衬自己,写的是动景,显得风流飘逸.次句虽无李白的豪迈气势,却也不乏潇洒风度.进京待选的青年陈与义,此时颇有“春风得意马蹄疾”般的潇洒俊逸,平步青云的美好愿望,足以使诗人诗兴勃发,诗中的所有景物的描写,就围绕着这而展开.
1年前

相关推荐

你知道这六首诗襄邑道中,菊花,春夜洛城闻笛,月夜,己亥杂诗,新雷整首的诗意诗意吗?
非常好笑1年前1
淡风香语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94.4%
襄邑道中 陈与义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诗意:两岸原野落花缤纷,随风飞舞,连船帆也仿佛也染上了淡淡的红色,船帆趁顺风,一路轻扬,沿着长满榆树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离京城百里以外的地方.躺在船上望着天上的云 ,它们好像都纹丝不动,却不知道云和我都在向东行前进.春夜洛城闻笛[唐代]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意: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生呢?菊花 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①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诗意: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月夜(唐)刘方平更(gēng)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gān)南斗斜(xiá).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诗意:更深月色,月光倾洒人间,诗人仰望寥廓天宇,发现斗转星移,感到时光流转,春气萌发,蛰虫涌动,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己亥杂诗
作者: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意: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新雷张维屏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诗意: 大自然虽然不会说话,但有感情.这不,冬寒尚未退尽,春天已经悄悄来临了.百花园里万紫千红的花朵都已各就各位,就待那新雷一声,便会竞相开放.
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从哲学角度看,这首诗
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从哲学角度看,这首诗说明了
A.事物运动是永恒的 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C.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D.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hangel0021年前1
qqyy0330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3.3%
B

阅读下面诗歌(8分)襄邑道中宋·陈与义飞花两岸照船红, 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与我俱东。【注】这首诗写
阅读下面诗歌(8分)
襄邑道中
宋·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 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这首诗写于诗人政和七年晚春经襄邑进京待选途中。
1起句中的“飞”字用的十分传神,请结合“飞花”两句说说“飞”字好在何处。(4分)
答:
2这首诗的后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加以赏析。(4分)
答:
凤凰花恋1年前1
cjm302 共回答了8个问题 | 采纳率100%
1.“飞花”的“飞”字描绘出暮春时节两岸落英缤纷,花飞花舞的生动景象;(2分)又是穿行于花林榆堤的行船上的人眼中所见,衬托出行船之速,表现了诗人进京待选途中的畅快得意之情。(2分)
2.后两句主要运用了“衬托”(或答“正衬”“以动衬动”,但答“反衬”不给分)的表现手法。如果没有答出具体的表现手法,但解释了这种手法是如何具体运用的,也可)(2分)“卧看”两句描写诗人仰卧舟中注视蓝天白云,所谓“漫天云不动”实际是行船中人的错觉,以白云的流动衬托出船行之速,与首句相照应。(2分)

襄邑道中 诗人观察途中景物的立足点是什么?诗中"卧"字用得极为精妙,请做赏析.快.
gmms91年前1
jij0474707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100%
1.船上
2.表现了诗人躺在甲板上悠闲自得的心境.
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
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
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首诗说明了
①物质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
②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
③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A.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带刀ss1年前1
烟波蓝之光 共回答了11个问题 | 采纳率90.9%
C

本小题主要考查的是物质运动。②的说法是错误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无
条件的,④的说法与题目没有关系。
古诗文阅读 襄邑道中襄邑道中 陈与义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提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1.“飞花两岸照船红
古诗文阅读 襄邑道中
襄邑道中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提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1.“飞花两岸照船红”的飞字既写出暮春时节落英缤纷,飞花乱溅的景色,又衬托出---------------------------------------?
2.两岸飞花,满堤榆树,一片轻帆,顺风百里,诗人着次远行,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就是这样 如果好的话我会追加10~50分的 绝对守信
sxbdbd1年前1
hwcl2008 共回答了10个问题 | 采纳率100%
1,行船之速;
2,表达了诗人这次远行,心情非常轻松畅快,心旷神怡
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首诗说明了 [
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首诗说明了
[ ]
A.事物运动是永恒的
B.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fengzhengll1年前1
猫篮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4.2%
C
古诗文阅读(22分) 襄邑道中 (5分)陈与义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古诗文阅读(22分)
襄邑道中 (5分)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小题1:诗人观察途中景物的立足点是           。(2分)
小题2:诗人行进途中心情如何?你是如何看出来的?(3分)
丁香花2146691年前1
о缡鈈﹎鐦袮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81%
小题1:小船 。(其它答案不得分)
小题2: 闲适、愉快(1分)。诗人行船恰遇顺风,心情因陶醉自然愉快;躺在船上欣赏流云,心情必然闲适(2分)。


小题1:

点评:本题不难,诗的意境能让读者感知到诗人的心情。理解诗人的情感,可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是诗歌写的内容,写了什么事情,或什么景色,景语即情语,二是作者在诗含蓄地表达感受的词语(如本诗中的“不知”),三是可以联系点诗人写作背景。
襄邑道中 (宋)陈与义
襄邑道中(宋)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小题1:诗人观察途中景物的立足点是    ▲   
小题2:诗人行进途中的心情怎样?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傻瓜20081年前1
panketing2006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0.9%
小题1:小船
小题1:闲适、愉快。诗人行船恰遇顺风,心情自然愉快;躺在船上欣赏流云,心情必然闲适。

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首诗说明了 [
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首诗说明了
[ ]
①物质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
②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
③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A、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顾桥里1年前1
3yes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77.8%
C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问题。 襄邑道中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问题。
襄邑道中
宋·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 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这首诗写于诗人政和七年晚春经襄邑进京待选途中。
1、起句中的“飞”字用的十分传神,请结合“飞花”两句说说“飞”字好在何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后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加以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vv来vv1年前1
jef7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1、“飞花”的“飞”字描绘出暮春时节两岸落英缤纷,花飞花舞的生动景象;又是穿行于花林榆堤的行船上的人眼中所见,衬托出行船之速,表现了诗人进京待选途中的畅快得意之情。(意对即可)
2、后两句主要运用了“衬托”(或答“正衬”“以动衬动”,但答“反衬”不给分)的表现手法。如果没有答出具体的表现手法,但解释了这种手法是如何具体运用的,也可)“卧看”两句描写诗人仰卧舟中注视蓝天白云,所谓“漫天云不动”实际是行船中人的错觉,以白云的流动衬托出船行之速,与首句相照应。(意对即可)
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船照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说明了 [
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船照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说明了
[ ]
A.绝对运动的物质是没有的
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D.相对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我心Α飞翔1年前1
maigj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100%
B
古诗赏析(4分)襄邑道中 陈与义飞花两岸照船红, 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
古诗赏析(4分)
襄邑道中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这是陈与义27岁时进京待选途中写的一首纪行诗。
小题1:本诗第一句中的“飞”字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本诗三、四两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请简要回答。
zzx12341年前1
usbusb1782 共回答了29个问题 | 采纳率96.6%
小题1:描绘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美丽盛景(1分);表现了船行的轻快传达出诗人愉快的心情。(1分,意对即可)
小题2:运用了静中见动的写法,写出了因船云俱动,使人误以为云不动的情趣。(2分)或诗人的所见所感还含有智慧和哲理(与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意对即可)


小题1:
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从哲学角度看,这首诗
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从哲学角度看,这首诗说明了
[ ]
A.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有机统一
C.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D.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eternalyou1年前1
a464341349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94.1%
B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 襄邑道中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
襄邑道中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这是陈与义27岁时进京待选途中写的一首纪行诗。
1.本诗第一句中的“飞”字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三、四两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acit1年前1
james7181325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1.(1)描绘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美丽盛景;
  (2)表现了船行的轻快,传达出诗人愉快的心情。
2.(1)运用了静中见动的写法,写出了因船云俱动,使人误以为云不动的情趣。
  (2)诗人的所见所感还含有智慧和哲理(与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异曲同工之妙)。
(意对即可)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题目。 襄邑道中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题目。
襄邑道中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1、诗人观察途中景物的立足点是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行进途中的心情怎样?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歪歪_cai881年前1
angela0925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100%
1、小船(船)
2、闲适、愉快。诗人行船时恰遇顺风,心情自然愉快;躺在船上欣赏流云,心情必然闲适。
(意思对即可)
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首诗说明了 [
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首诗说明了

[ ]

A、事物运动是永恒的
B、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琼不33二窥1年前1
平凡平凡s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