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随笔》关于范文正公的阅读答案

鼻涕虫007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龙城阿俊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2.4%
范文正公①守桐庐②,始于钓台建严先生祠堂,自为记③,其歌词④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既成,以示李泰伯.泰伯读之三,叹味不已,起而言曰:“公之文一出,必将名世.某妄意易一字,以成盛美."公瞿然⑤...
1年前

相关推荐

《容斋随笔》中曹操为什么不杀杨彪
《容斋随笔》中曹操为什么不杀杨彪
不要原文!要自己的话回答!
fdfdfdf45641年前1
灰姑娘1981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85.7%
主要原因是杨彪的道德人品.其次弘农杨氏四世三公,声名也仅次于汝南袁氏,门生故吏满天下,但又没对曹操构成什么大的威胁,曹操也要顾忌一下.
曹操杀杨修曹操杀杨修之后,见其父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碑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操为之改容.《古文苑》载操与彪书,数修之罪,以为恃豪父之势,每不与吾同怀,将延足下尊门大累,便令刑之.且赠彪锦裘二领,八节角桃杖一枝,青牸牛二头,八百里骅骝马一匹,四望通幰(xian)七香车一乘,驱使二人.又遗其妻裘、 、有心青衣二人,钱绢甚厚.卞夫人亦与袁夫人书云:“贤郎有盖世文才,阖门钦敬,明公性急,辄行军法.”以衣服、文绢、房子官锦、香车送之.彪及袁夫人皆答书引愆致谢.是时汉室将亡,政在曹氏,袁公四世宰相,为汉宗臣,固操之所忌,彪之不死其手,幸矣.呜呼危哉!
弘农杨氏,在江湖上的声名也是仅次于汝南袁氏的
宋朝作家洪迈《容斋随笔》的译文?
宋朝作家洪迈《容斋随笔》的译文?
求《贤士隐居者》的译文选自宋朝作家洪迈《容斋随笔》?
春光灿烂唯小鸣1年前1
米米ll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8.2%
隐居的士人修养身心潜心做学问,只提高自己的身心修养,不渴求为世人所了解,世人也不了解他们,每到一个地方都可能有这类人,我每每惋惜这些隐士没有传记流传.以前得到的上、虞、李、孟四人的传记讲了四个人的故事,因此恭谨地记录下来.
第一个人是,慈溪的蒋季庄,在宣和年间(1119-1125),蒋季庄蔑视王氏的学说,不参与科举考试,独自关门读书,不随便和人交往.高闶住在明州城里,每一年都四五次拜访蒋季庄的茅庐.蒋季庄听说他来了,一定会急忙忙(倒屐)出来迎接,和他在小屋里对坐,兴高采烈的和他,从白天持续到晚上,几乎忘记吃饭睡觉.高闶向他告辞他就会远送几里路,两人相处的很融洽.有人问高抑崇:“蒋先生不喜欢和人交往,却只亲厚您,而你也对他时分眷慕,我能知道其中的原因吗?”抑崇(估计是专用名词,比如他的号)说:“我整年地读书,每有疑问不能明晰,或者理解不完整有没达到的地方,问题经常堆积到数十个,蒋季庄一一解读,全都迎刃而解.”然而蒋季庄的专长,其他人不一定知道.世人所说“知己”就是这样的吧?
第二个人是王茂刚,住在明州林村一处深壑的山沟里,有一个弟弟不喜欢读书做学问,王茂刚就让他学习谋生的手段以生存,而他自己只专心读书,从不随便出门,尤其精通周易.沈焕是担任通盘州事,曾经去拜访他.他的智趣远远超出了书本典籍的记录.王茂刚做学问气势庄严,考究他做学问所得,似乎是刚刚有收获,求学的过程还没结束呢.
第三个人是顾主簿,不知道是什么人,南渡(南渡长江,南宋)后寄居在慈溪.以清廉坚贞为准则,安于贫穷卑贱,不为世人了解却不悲观.但对于日常生活,即使做小事也一丝不苟.平时早晨起床,等买菜的人从门前经过,问一捆菜值多少钱,按照菜贩所说给钱.其他的买饮食、衣裳也如此.久了人们都相信他佩服他,不忍心欺骗.如果一天的用度足够了,就静心翻阅古籍,不与人交往游玩.乡邻中有不安分守职、武断地强加自己意愿于别人的人,大家都讥笑他说:“难道你是顾主簿吗?”(顾主簿这么受人尊敬的人都安分守己,你算哪根葱)
第四个人叫周日章,信州永丰人.操守行为固执而廉洁,受到了邻里的尊敬.周日章开学堂教授徒弟,只收取足够自己使用的费用,不符合规矩的钱一分不收.周家很贫穷,经常整天没有吃的,有时邻居送他们一些东西.赠送的东西经常接不上他家的用度,周日章宁愿和妻子忍饿,终究不去请求他人.深冬时穿着纸糊的衣服,有客人来拜访,也高兴的请进来.望着他的面容表情,听他的议论,大家都很惊诧.县尉谢先生送他一件衣服,对他说:“您不曾要求帮助,我自己希望向您表达敬意,接受无妨.”周日章笑着回答到:“一件衣服和一万钟粮食是一个概念,如果我无故接受礼物,这是不明辨礼仪的.”最终推辞了.汪圣锡也知道他的贤德,认为周日章像古代所谓的“独行者”.
这四个人,实在应该写进史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