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立木取信达到了什么效果 对他的变法有何作用

nkwawa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虚不空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3.3%
徙木为信最终取信于民,使民众相信了变法,
1年前

相关推荐

商鞅立木取信这篇文言文的,全文解释。
无名丁香1年前2
songyue1982 共回答了3个问题 | 采纳率
新法准备就绪后,还没公布,恐怕百姓不相信,就在国都后边市场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招募百姓中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给十金。百姓觉得这件事很奇怪,没人敢动。又宣布“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把它搬走了,当下就给了他五十金,借此表明令出必行,绝不欺骗。事后就颁布了新法。不客气追问一下,讲述了什么问题诚信...
关于诚信的文言文商鞅立木取信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之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
关于诚信的文言文
商鞅立木取信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之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不要太复杂了
五月20061年前2
我的音乐我dd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译文:
法令已详细制订但尚未公布,公孙鞅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在国都的集市南门立下一根长三丈的木杆,下令说有人能把它搬到北门去就赏给十金.百姓们感到此事很古怪,没人动手去搬.公孙鞅又说:“能搬过去的赏五十金.”于是有一个人半倍半疑地拿着木杆到了北门,立刻获得了五十金的重赏.这时,公孙鞅才下令颁布变法法令.
变法令颁布了一年,秦国百姓前往国都控诉新法使民不便的数以千计.这时太子也触犯了法律,公孙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施行,就在于上层人士带头违犯.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便将他的老师公子虔处刑,将另一个老师公孙贾脸上刺字,以示惩戒.”第二天,秦国人听说此事,都遵从了法令.新法施行十年,秦国出现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的太平景象,百姓勇于为国作战,不敢再行私斗,乡野城镇都得到了治理.这时,那些当初说新法不便的人中,有些又来说新法好,公孙鞅说:“这些人都是乱法的刁民!”把他们全部驱逐到边疆去住.此后老百姓不敢再议论法令的是非.
商鞅立木取信要文言文的
家有棋子1年前1
txybd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原文: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之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译文:
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在国都集市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招募有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十两银子.百姓对此感到奇怪,不敢去搬.又说“能搬木头的人赏五十两银子”有一个人搬了木头,就给了他五十两银子,用来表明没有欺骗(百姓).最后颁布了那法令.
一词多义:具:就绪
词类活用:怪(形作意动)感到奇怪
特殊句式: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介宾后置)
三丈有多长商鞅立木取信的木杆三丈长那么三丈在今天相当于多长?在周朝后的各个朝代中又是多长
相思百合1年前4
冰咖啡1106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一丈十尺 三尺一米 现在!
各个朝代的计算标准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