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毕,走送之,

yyhua6807072022-10-04 11:39:545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5条回复
lucklily80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93.3%
《送东阳马生序》(我把书)抄完后,跑着去还给主人家
1年前
我们仨的ll 共回答了2个问题 | 采纳率
1年前
刘利晓 共回答了10个问题 | 采纳率
抄完后,跑着把书送还回去。
1年前
沐着江风望着月 共回答了108个问题 | 采纳率
记录完毕,送他出来。
1年前
tangzhenjia 共回答了1个问题 | 采纳率
《送东阳马生序》
抄完后,急跑着给人家送去
1年前

相关推荐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弗之 (  )
(2) 送之(  )
(3)未尝稍降辞 (  )
(4) 其欣悦(  )
2.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之”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每假借于藏书 家(的)
B.弗 怠(指代抄书)
C.走送 (指代藏书之家)
D.益慕圣贤 道(的)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段文字,你觉得宋濂有哪些品质值得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哈哈哈哈哈哦1年前1
感觉的奇妙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6.4%
1.(1)懈怠(松懈、怠慢)
  (2)跑
  (3)脸色(神色)
  (4)等待(等到、等)
2.C
3.(1)因此人们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
  (2)所以我虽然愚笨,最终还是有所收获的(最终还是得到了一些知识)。(意对即可)
4.学习刻苦,求学诚心;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克服生活上的重重困难;尊敬老师,守信用。(意对即可)
录毕,走送之 送东阳马生序里的!
cnrz81年前4
cztl2003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6.4%
回答完了之后,把他送走了.
录毕,求
灏德尤文1年前1
抱着被子睡觉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100%
之在这里是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意思是:抄写完后,跑着送还人家.
用古诗文原句填空。①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②录毕,走送之,___________
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①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录毕,走送之,___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631691年前1
bnmv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76.2%
①潮平两岸阔
②不敢稍逾约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无以致书以观''中的"致''(2)"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中的"走''(3)"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无以致书以观''中的"致''
(2)"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中的"走''
(3)"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中的"去''
(4)"几二千年矣''中的"几''
zzn20321年前1
wwrwwr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1、送达
2、跑步
3、距离
4、几乎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忻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余幼时即 学 嗜:______________
(2)录毕, 送之 走:______________
(3)媵人持 沃灌 汤: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了自己学习的经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上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iao小树shu1年前1
步摇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92.3%
1、①嗜:“爱好”或“特别爱好”“喜欢”  ②走:跑  ③汤:热水 2、(1)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  (2)我却穿着旧棉袄,破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也没有羡慕他们的意思。3、作者从读书中得到精神...
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用古诗文原句填空.①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录毕,走送之,
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①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录毕,走送之,___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柔伊1年前1
牧野之风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85.7%
①潮平两岸阔
②不敢稍逾约
解释下列句中词语的用法及意义计日以还 以:( )( )录毕,走送之 之:( )( )策之不以其道 其:( )( )不以千
解释下列句中词语的用法及意义
计日以还 以:( )( )
录毕,走送之 之:( )( )
策之不以其道 其:( )( )
不以千里称也 以:( )( )
虽有千里之能 虽:( )( )
葛天氏之民欤 之:( )( ):
不汲汲于富贵 于:( )( )
或置酒而招之 之:( )( ):
用法及意义 两个空
uome1年前1
dreamer_396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85%
用来,表目的.
人称代词,他.
代词,他的.
介词,因为.
即使,表假设.
语气助词,吗.
介词,对.
助词,无意义.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看者,如尔去年看《史记》、《汉书》、《韩文》、《近思录》,今年看《周易折中》之类是也。读者,如《四书》、《诗》、《书》、《易经》、《左传》诸经、《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譬之富家居积,看书则在外贸易,获利三倍者也;读书则在家慎守,不轻花费者也;譬之兵家战争,看书则攻城略地,开拓土宇者也;读书则深沟坚垒,得地能守者也。看书如子夏之“日知所亡”相近,读书与“无忘所能”相近,二者不可偏废。(曾国藩)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譬 富家居积每假借于藏书
B.俟 欣悦,则又请焉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 深远之韵。
C.手自笔录计日 是人多以书假余
D. 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小题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譬之兵家战争(打比方)
B.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提出)
C.看书如子夏之“日知所亡”相近(通“无”)
D.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忧患)
小题3: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乙两文从不同的角度谈学习问题。甲文通过讲述幼时的求学情况和成年后求师的情况,意在表现作者勤奋的学习态度,乙文则谈论的是学习方法问题。。
B.(甲)文作者在老师面前“立侍”,“俯身倾听”,“色恭礼至”,这些内容写出作者求师的诚恳态度。
C.(乙)文“读书则在家慎守,不轻花费者也”一句告诉我们要想读到更多的书,明更多的道理,就不要怕花钱,不要怕花时间、不要怕花精力的道理。
D.(乙)文中,为说明看与读的关系,曾国藩连用了三个比喻,他强调看书,可以获得更多的益处,可以扩大知识面;而读书,则可以积累知识,减少知识的遗忘。
小题4:翻译句子:(6分)
(1)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2)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
小题5:根据乙文内容写出“看书”、“读书”中“看”和“读”的具体意思:(2分)
看书:
读书:
jumpin1年前1
心动七七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4:(1) 学生都挤满了他的屋子,但他没有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2) 不是高声朗诵,很难领略其中雄伟的气慨 
小题5:看书:阅读(1分)读书:朗诵(1分)


小题1:

点评:本题有难度,有学生不熟悉的文言句子,不容易判断。古文字词的理解,学生总是习惯地用现代义替代古义,比如三题中的“患”,这是习惯问题,所以要加强古文方面的学习,培养学习古文的好的思维,好的习惯。
小题3:
试题分析:C句理解是错误的,概括前句“譬之富家居积”理解,“读书则在家慎守,不轻花费者也”意思为“读书则如利用勤俭持家来减少开支”。
点评:本题有难度,少于对文章内容陌生,文言句子难解字多,不好理解。平时要多阅读古文,积累古文方面的知识,培养阅读古文的语感。
小题4:
试题分析:第一句,“门人弟子”指学生,“填”:占满,形容多;“未尝”:不曾,“稍”:稍微;“降”:由严厉变为温和;“辞”:言辞;“色”:脸色。第二句,“非”:不;“则”:就;“得:领略;“概”:气概。
点评:本题不难,句子中难解字不多。古文翻译,有实在意义的词一定要理解清楚,有些虚词不影响句意的表达,可以省略。
小题5:
试题分析:了解内容,明白语境,在具体的句子中理解“读”字的意思。
点评:本题不难,字词的意思很简单,易于理解。解释文言字词,先理解其本义,再疏通句子,根据句意来判断字词在句中具体的含义。
(一)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
(一)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二)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小题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4分)
(1) 疑质理:(2)又 无硕师名人与游:
(3) 在必醉:(4) 饮辄尽: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两篇选文都介绍了文中人物的家庭状况,请你说说两个人对此家境的态度。
并谈谈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骷髅侠1年前1
yibendao2005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91.7%
小题1:(1)援:引,提出 (2)患:担心(3)期:期望   (4)造:往、到。
小题2:1)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阅,亲手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及时归还
2)喜欢读书,但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就会高兴得忘记吃饭
小题3:答:五柳先生对待家贫的态度是超然的,是洁身自好安贫乐道的。(1分)
宋濂的态度是自强不息,顽强地改变自己命运。(1分)
只写喜欢哪个不给分,要说明喜欢的原因才给分。(1分)

字义是否相同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和 客逾庖而宴 这2句的逾意思一样不?迨诸父异爨 和 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 迨字的意
字义是否相同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和 客逾庖而宴 这2句的逾意思一样不?
迨诸父异爨 和 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 迨字的意思一样么?
oldfive7771年前1
zkxooio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94.1%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抄录完毕,跑着送还.
客逾庖而宴:客人穿过厨房赴宴.
迨诸父异爨:等到
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趁,乘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 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啥意思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 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啥意思
要快,谢谢了!要准确!急!谢谢!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啥意思
hr3961年前1
无为的人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第一段:原文:余幼时即嗜[1]学.家贫,无从[2]致书[3]以观,每假借[4]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5].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6].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无以致书以观''中的"致''(2)"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中的"走''(3)"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无以致书以观''中的"致''
(2)"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中的"走''
(3)"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中的"去''
(4)"几二千年矣''中的"几''
zhujuncheng1年前1
庄农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0.9%
1、送达
2、跑步
3、距离
4、几乎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中稍字的作用是什么,快!
peipei9111年前1
dan14328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0.9%
稍就是稍微的意思
作用就是写出我非常守信 从侧面写出我热爱学习(只有按时还才会有人借我)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 密使人侦视。翼日 ,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 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 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 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 景濂,几误罪言者。”
(节选自《明史· 宋濂传》)
【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翼日:第二天。“翼”同“翌”。③馔(zhuàn)食物,多指美食。④主事:官职名,茹太素是人名。⑤恶(wū):疑问代词,加强反问语气。类似于“怎么,哪里”。⑥微:如果没有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从乡之先达执经 问请教 B.主人日 食两次
C. 然,卿不朕欺诚实 D. 指其书有的人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两项是()(4分)
A.坐客 谁此人一一 具言所闻
B.当余 从师也予独爱莲 出淤泥而不染
C.濂具 实对计日
D.或指 书曰门人弟子填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小题4:联系文中事例,具体分析一下【甲】【乙】两文各反映了宋濂哪些可贵的品质?(4分)
小题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新 柳唐代 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1)诗中的“新柳”有什么特点? (2分)
(2)“水中柳影引他长”中的“引”字有什么妙处?请作简要赏析。 (3分)
鲁西西12151年前1
我没我个性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小题1: C (3分)
小题2:B D(4分)
小题3:(1)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看到许多(各种各样的)书。
(2)好的大臣和我交朋友,所以我了解他们;那些不好的,(我不和他们交往,所以)不能了解他们。 (共4分)
小题4:甲文中宋濂无书可读就抄书来读,反映了他的勤奋好学,对老师非常恭敬反映他为人的礼貌等。乙文中宋濂如实回答与朋友饮酒的事可看出他的诚实,宋濂劝阻皇帝不要加罪于进谏者,可以看出他是敢于直言、不人云亦云之人等。(4分)(要结合事例回答)
小题5:(1)颜色浅黄,形态纤长、轻柔。 (2分)
(2)作者出人意料地只用了一个非常亲切的“引”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仅照应了前面的“百尺”一词,又描绘出一幅柳条和水中柳影相连相映优美而有动感的图画,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对新春的喜爱之情。(“引”似乎有“吸引”“拉引”之意,想象奇特,意境活泼、新颖,富有情趣。) (3分)


为 谁“是”的意思,此人一一 为 具言所闻的“为”是被的意思。B.两个“之”都是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翻译时不译。 C.濂具 以 实对的“以”是用意思,计日 以 还的“以”是来的意思。D.两个“ 其”都是代词“他”的意思。 所以答案是BD两项。
点评:近年来,一词多义仍是文言文阅读的主要考点之一。考查方式为解释或辨析,题型以填空和选择为主。对于这类题目的解答,一要靠平时的积累,将文言文中常见的一词多义现象进行归纳,并理解记忆。二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判断。
小题3:试题分析:(1)以是:因此,以:把,假:借,因:于是,就,得:能够。遍观群书:博览群书。(2)翻译时注意把省略成分补写出来。
点评: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时,既要注意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还注意落实一些重点词语。特别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翻译的句式要和原文一致。
小题4:试题分析:甲文中宋濂无书可读就抄书来读,反映了他的勤奋好学,对老师非常恭敬反映他为人的礼貌等。乙文中宋濂如实回答与朋友饮酒的事可看出他的诚实,宋濂劝阻皇帝不要加罪于进谏者,可以看出他敢于直言、不人云亦云之人。
点评:概括人物形象要全面、客观,要结合人物所做的事来分析。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来分析。要关注作者对人物的评价,褒贬应与作者一致。一般用二字词语或四字词语(尽量用到三个以上)。
小题5:试题分析:(1)从“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两句可看出柳条比较长,颜色是浅黄的,“拂”能看出柳的轻柔。(2)“引”字,有“吸引”“拉引”之意,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仅照应了前面的“百尺”一词,又描绘出一幅柳条和水中柳影相连相映优美而有动感的图画,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对新春的喜爱之情。想象奇特,意境活泼、新颖,富有情趣。
点评:赏析诗歌要注意理解关键字词、诗歌意象,对于一些动词形容词要注意,一般都是赏析点。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解释划线的词语。
①以是人多以书 余 (  )
其欣悦,则又请焉(  )
③录毕, 送之(  )
白玉之环(  )
2.下列句子理解有误的是
[ ]
A.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B.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前辈德高望重,向他求学的弟子挤满了屋子)
C.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有所获)
D.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以心中有快乐的事自娱,不以口中之福,身上之衣而傲) 3.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各用四个字概括)
  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
A.本文是赠序。作者结合自己的求学从师的体会,以现身之经历道为学之难,目的在于勉励同舍生勤苦学习。
B.本段文字中“嗜学”一词统领全文,为全文奠定基调,最后一句总括全段,指出自己求学的勤且坚。 C.本段文字运用了对比说理,以同舍生的豪华穿戴与自己的缊袍蔽衣作对比,突出“我”生活之苦。
D.本段文字以叙事为主,在叙事中穿插了细节描写,如写从先达执经叩问,写旅途之艰,写同舍生的豪华穿戴,细致入微,给人深刻的印象。
zxjhnsf251年前1
scwljs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4.2%
1. ①借 ②等到 ③跑 ④腰佩
2. D
3. 刻苦学习;博览群书;虚心求教。(意对即可)
4. A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①,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注释】①文不识:人名。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2分)
①无从 书以观致②从乡之先达执经 问叩
③色愈恭,礼愈 至   ④邻舍有烛而不
小题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小题3:两文的作者是怎样解决读书的困难的?(每一点各四字)(2分)
小题4:从这两段文字看,主人公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相同原因有哪些?(2分)
gg长老1年前1
web_cy44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小题1:①得到;②请教;③周到;④及,到。
小题1:希望能够读遍主人的藏书。
小题1:[甲]抄书求师; [乙]偷光佣作。
小题1:刻苦学习 博览群书(得到他人的帮助)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两文的具体内容来分析“两文的作者是怎样解决读书的困难的”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写作目的的能力。结合两文的具体内容来分析“主人公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相同原因有哪些”即可。
录毕 走送之 不敢稍逾约的“稍”的深刻含义
onshowenglish1年前1
limlim72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1.表现出作者(宋濂)信守诺言的高贵品质.一旦抄完书,就立刻亲自还给别人,决不违约半刻.
2.表现出作者对借书给他的人的恭敬.还书的时候,毕恭毕敬,从不敢怠慢对方,失信于人.
3.表现出作者对书籍的热爱.不敢违约半刻,是因为他热爱读书,希望能够从别人家里借到书,所以不敢食言,害怕惹怒别人,让人觉得他是个言而无信的人,以后不再借书给他.(这从后面那一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可以看出来)
4.表现出作者学习条件的艰苦和追求知识的渴望.自己家里没有书,必须经常借书来抄,而且不管怎样,都如约还书给别人,从中反映出他当时学习的条件是多么艰苦,也因此体现出他对知识的渴望,以及不怕困难的毅力.
⑴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
  ⑴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⑵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解释下列加粗词的词义。
①媵人持 沃灌( )
送之( )
③无从 书以观( )
④未尝稍降 辞色 ( )
2、找出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A、当余之从师也
B、走送之
C、弗之怠
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3、翻译下面的句子。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⑴段哪几个事例表现了“我”读书刻苦?(举两例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算了忘了1年前1
小淇_ee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85%
1、①热水 ②跑 ③得到 ④脸色
2、D
3、略。
4、⑴亲手抄写 ⑵天冷,手冻僵了,不敢懈怠 ⑶不敢稍逾约(事例很多,只写两个就可以)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词类活用 录毕,走送之 腰白玉之环 余立侍左右 卒获有所闻 手自笔录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词类活用 录毕,走送之 腰白玉之环 余立侍左右 卒获有所闻 手自笔录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haveFun99991年前1
zeal_zheng 共回答了11个问题 | 采纳率90.9%
  录毕,走送之:走,动词作状语,跑着→赶快.
  腰白玉之环:腰,名词作动词,挂在腰间.
  余立侍左右:立,名词作状语,站着.
  手自笔录:手,名词作动词,动手; 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古今异义:卒获有所闻(卒:古义:终于 今义: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