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北戴河的意象有什么特点

tzmOSCAR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passion7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索WB呀 你砸也为这个问题纠结 我刚查出来一个,居然是你的问题啊!
算了 我查了
这首词一开始就给人们展现出雄浑壮阔的自然景观.“大雨落幽燕”一句排空而来,给人以雨声如鼓势如箭的感觉;继之以“白浪滔天”,更增气势,写出浪声如雷形如山的汹涌澎湃,“大雨”、“白浪”,一飞落,一腾起,相触相激,更兼风声如吼,翻云扫雨,推波助澜,真是声形并茂气象磅礴
雄浑壮阔声形并茂气象磅礴
(采最佳答案)
1年前

相关推荐

浪淘沙 北戴河上片写了怎样的景?目的是什么
gxly1年前1
loocy9449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3.3%
上片前两句,一为仰观,一为前瞻,随着视角的变化,空间画面也由陆而海,从上而下.后三句则显示视线由近而远的渐次推移,极富层次感.“秦皇岛外打鱼船”回应开头一句的“幽燕”,点明地点,又与题目相吻合.“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的意境或也取轧于古人对大海惊涛骇浪的描写,但《浪淘沙》是小令,不直铺叙,用精炼的设问句式写出来,化实为虚,以简驭繁,真乃神来之笔!与其说是写人写船,不如说是以小衬大,将较小的意象置于广阔巨大的空间之中,进一步烘托渲染“白浪滔天”的威猛旷悍,突出风雨中的海天莫辨、浩茫混沌、旷荡无崖的景象,从而扩大作品的空间容量,显示出一种寥廓深邃的宇宙感. 上片写景,景中含情,而下片抒情,情中有景.秦皇岛外,白浪滔天,一片汪洋.此时此地此景,自然会使人联想起一千多年前曹操登陆碣石山观海的历史往事和那首《观沧海》诗.“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东汉末年,豪强群起割据,“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曹操《蒿里行》).连年混战,民不聊生,曹操雄才崛起,“挟天子以令诸侯”,经过几十年的征战,终于扫荡了分割的世族军阀与豪强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历史上举一反三一定的进步作用.他同时又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其诗“气雄力坚,足以笼罩一切.”(清刘熙载《艺概.诗概》),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雄才大略和进取精神,同时也反应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开建安文学风气之先.词的下片先发思古之幽情,以一句“往事越千年”倒转时空,展现历史的画面.“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恰似一幅生动、传神的剪影,简括而鲜明地勾勒出曹孟德当年策马扬鞭、登山临海的雄姿,让人感觉十分壮丽.“挥鞭”是一个典型的蕴藉丰饶的动态意象,作为片段过程,它概括了人物驰骋沙场、南征北战的戎马生涯;作为瞬间动作,它显示了人物沉雄豪放、威猛赢武的性格特征.“遗篇”指曹操的《观沧海》诗,“东临碣石”乃该诗首句,引入词中,化“我”为“他”.
浪淘沙 北戴河全文的主旨是哪一句? 它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tonsen201年前1
静止的动词某某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浪淘沙·北戴河》 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1954年夏天,毛泽东曾到北戴河住过一些日子,因此填了这首《浪淘沙》词.词中描绘了壮阔的海景和渔民乘风破浪的英雄气概,并抒写了怀古的心情,对比往事,热情地歌颂了新时代新生活.
赏析:
上片,望中所见,说的是空间,写景;下片,心中所想,咏的是时间,抒情.时空掩映,情景交融.但有个立脚点,这就是今天,就是北戴河,是新中国的一部分;北戴河的今天,也正代表着新时代.结语“换了人间”,仅四个字,便贯通古今,绾合时空,对伟大祖国的现实给予了热情的歌颂.
是怎样由空及时、由景及情的呢?这词的构思是怎样的呢?探讨这一问题,于我们读词是具有启发性的.
上片,描绘大风雨中的海上景象:“大雨落幽燕”,劈头第一句,破空而不定期,突出了“大雨”;接着说:“白浪滔天”,明写波涛,却夹带写出大风;这些都是以雄健之笔,从大处落墨,不加雕琢,而自具壮美.往下读,不见雨中的山峦林木,不见雨中的殿阁楼台,却咏出了“秦皇岛外打鱼船”.啊,看那一艘艘渔船,还在与惊涛骇浪搏斗!转眼又是“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这说明风越刮越猛,雨越下越大,在滂沱大雨和滔天白浪中,渔船都隐没了,谁知道它们隐蔽到哪里去了呢?还是被莽苍的烟雨所遮断了呢?这里含蓄地赞美了解放的人民不怕艰险的豪情.
下片,抒写怀古颂今的豪迈心情:“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这些联想,自然是缘于地望和沧海.但这里的抚今追昔,却没有半点苍凉悲慨的感喟,没有一丝物是人非的怅惘,因为这联想的基础原是对于现实的赞美,在上片已设下伏线,所以很自然地便接下去“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与对往古的追怀相应的是今天的歌颂.“秋风”眼看就又要“萧瑟”起来,而“人间”则已“换了”.这是说,千年前的曹操处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原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这应是当时社会的写照,读了多么怵目惊心!千百年以来,广大人民前仆后继进行斗争,却始终陷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今天呢?嘿,那一艘艘海燕般乘风破浪的渔船,不正是人民干劲冲天,意气风发的象征吗?不正是新社会高歌猛进、欣欣向荣的图景吗?好一个“换了人间”,仅仅四个字,便把全篇的主题思想点醒,而且把诗的意境扩大了,远远超过了北戴河一地的范围.真是热情洋溢,义蕴弘深;尤妙在戛然而止,即以此作结,更觉余味无穷,含蓄不尽.
浪淘沙 北戴河的意象有哪些,有怎样的情感
浪淘沙 北戴河的意象有哪些,有怎样的情感
急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丫.求答,感激不尽
紫彤花珞1年前1
嗜睡的夜叉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8.2%
索WB呀 你砸也为这个问题纠结 我刚查出来一个,居然是你的问题啊! 算了 我查了 这首词一开始就给人们展现出雄浑壮阔的自然景观.
浪淘沙 北戴河的阅读答案浪淘沙·北戴河】 (一九五四年夏)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
浪淘沙 北戴河的阅读答案
浪淘沙·北戴河】
(一九五四年夏)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
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
1、这首词和(***.雪)都出自同一诗人笔下,虽然题材不同,但写法接近,从表现内容上看,两词上阕都是 ,下阕都是 ;两词都采用了 的表现手法.
2、这首词和(***.雪)都有点睛之笔,请分别写出点睛的诗句.
3、词的上阕写雨中所见,寓情于景,作者寄寓的感情是什么.
4、词中的“萧瑟秋风”化用了曹操(观沧海)中的诗句“秋风萧瑟”.曹操登临碣石实在秋季,毛***到北戴河是在夏季,怎么会“今又是”那
foxxzg1年前1
聪明的兔子 共回答了29个问题 | 采纳率96.6%
噗.我来抛砖引玉了.
1.描绘了祖国的壮丽景致; 引用前人荡气回肠的不朽事迹,表达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景中含情,情中有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2.点睛句: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
3.通过白描手法,描述北戴河恶劣的天气,借而抒发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深远的意境、广阔的胸怀及叱吒风云的豪情.
4.一切都过去了,一种新的美已经诞生.与对往古的追怀相应的是今天的歌颂.词人借眼前凉风轻轻往面前一带,镜头又切入目前了.这个今又是..这词不是61年12月写的么.赏析我懂点.这个真不懂~
1.用词语或短语概括浪淘沙 北戴河中描绘的景物的特点
1.用词语或短语概括浪淘沙 北戴河中描绘的景物的特点
2.词中写人写船,又将其置于广阔巨大的空间之中,从而突出“白浪滔天”的威猛纩悍,这是运用了什么写法?
3.诗人毛泽东的词中政治家的一面有什么表现?
huangbzx1年前1
whtievivi 共回答了27个问题 | 采纳率92.6%
1、雄浑壮阔
2、反衬
3、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具有比《观沧海》更鲜明的时代感、更深邃的历史感、更辽阔的宇宙感和更丰富的美学容量.
浪淘沙 北戴河 这首词的主旨句是?
浪淘沙 北戴河 这首词的主旨句是?
哪一句?是最后一句吗?
nicole邓1年前1
297001390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浪淘沙 北戴河1.词中的景物描写是抒情的前提和基础,它可以概括,也可以具体;可以描绘实景,也可以虚拟想象。词中描写的是一
浪淘沙 北戴河
1.词中的景物描写是抒情的前提和基础,它可以概括,也可以具体;可以描绘实景,也可以虚拟想象。词中描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景?“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倾注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联想与想象是诗歌的两只翅膀。作者由上阙秦皇岛外白浪滔天,一片汪洋之景,联想到了什么?
3.这首词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4.“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恰似一幅生动、传神的剪影,简括而鲜明地勾勒出曹孟德当年策马扬鞭、登山临海的雄姿。你是怎样理解“挥鞭”一词的?
布拉格是第一城市1年前1
yaoxm 共回答了10个问题 | 采纳率70%
1本词所描写的是一副萧瑟的秋景,白浪滔天,遥想昔人,心怀感慨,浪滔天,风萧瑟,无限苍茫
倾注了诗人忧国忧民的胸怀。
2想到了当年魏武帝面对此情此境的感想,心怀激动,并且抒发了自己的壮志豪气,暗写了当时的大好河山,新中国的美好前途
3最后句
4挥鞭是一个很有内涵的动作,显示了魏武帝的当时挥鞭的壮志,指挥千军万马的豪情,雄迈而浑厚,真英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