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张篇读后感

荔雪枫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我不是肥兔不要封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68.4%
[原文]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论语》  [今译]子夏说:“君子要等在民众中建立信用了再来劳动他们,如果没有建立信用,他们将会怨他故意加害为难;君子要等他的君主信任他了,才能再对君主有所规谏.否则君主将可能怪他故意谤毁了.”
  [解说]要当好一个“君子”,要真正担负起一个“士”的责任,完成其使命,“君子”应严格要求自己,对上对下都要建立信用.取信于民,才能够获得老百姓的支持与拥戴;取信于君主,你的正确的主张与建议才能被君主认同与采纳.本人以为,除了上下以外,与自己的同僚之间,与朋友之间,建立信任与信用同样非常重要.
  子夏的“信而后劳其民”的思想与主张,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是相当先进与积极的.古代的“君子”与“民”之间是一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在人格与社会地位上都是不平等的,但子夏却提出要在“君子”与“民”之间建立“信”的关系.认为作为统治者的“君子”,只有作出表率、主动取信于民,才能获得“民信”,才能获得老百姓的支持与拥戴.延伸的问题是如何建立“民信”了?这当然离不开“君子”对“民”的教育与引导,这与孔子提出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泰伯篇第八》)的精神是一致的.
  “信而后谏”,则是提出了“君子”与“君主”间的行政互信问题.作为“君子”要取得“君主”的信任,首先得“忠”人之事,对君主要“忠”,才能取得“君主”的信任.孔子也说过“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卫灵公篇第十四》)当然孔子认为“臣事君以忠”的前提条件是“君使臣以礼” (《八佾篇第三》),“君主”首先要按“礼”办事,也就是要按制度办事.否则的话,儒家的主张便会象孟子所说那样“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了.
  子夏在本章提出了一个“民”、“君子”以及“君主”三者间的关系模型问题,子夏认为,要维系好三者的关系,有个核心的东西就是“信”.所谓“民无信不立”,如果一个社会没有“信”的话,是无法正常运转的.而这个“信”的建立要靠“君子”的努力,要靠“君子”的修身进德.
  秦国的“商鞅变法”就是从“立木求信”与“徙木为信”开始的.“商鞅变法”其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一方面“变法”取得了当时的秦国君主秦孝公的理解与支持(这就是“信而后谏”),另一方面,变法取得了平民的信任与支持.对上对下都建立了信任关系.而商鞅本人最终惨遭“车裂”,也是因为他的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他与秦惠文王及旧贵族之间无法建立起信任关系所致.
  《子张篇第十九》主要的话题都是围绕着“士”的责任、使命与德行而展开,从本章子夏论“信”可以看得出来,“士”(此处的“君子”即“士君子”,亦即“有位之士”)在古代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1年前

相关推荐

论语子张篇后一篇
QQ3863984741年前1
shang0104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子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