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格局何时解体?

ffour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可爱心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82.6%
 1991年12月25日
苏联解体(俄语:Распад СССР)发生在1991年12月25日,由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的事件作为标志,为立国六十九年的苏联划上句号.
  15年以来,国内外政治界、学术界许多人士对苏东剧变的原因、影响和后果进行了多视角的探视和研究,已经出版的著述和发表的论文数量浩繁,观点各异.大体上有以下几种主要观点,本文在这里略加解说和评述.
两极格局为什么解体?
以美苏争霸为主要特征的两极格局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而遽然结束,其间原因颇为复杂,以下三方面的分析或许能帮你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第一,两极格局的基础并不稳固.美苏两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大战胜国,两强甚至在二战期间就已划定了各自的势力范围.由于社会意识形态的巨大差异,二战结束后不久,两强战时同盟就宣告破裂,进入了冷战状态.两强你争我斗,世界战略格局主要表现为欧洲的分裂和北约、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和长期对峙.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自己的价值观念、经济模式和政治制度强加于人,甚至不惜使用武力,以各自的全球战略利益干涉阻碍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变革,阻碍东西方交流.因此,两极格局实质上就是强权政治.强力可以逞能一时,却不可称霸一世.这种缺少开放机制的闭塞型世界政治结构,不仅人为地割裂了息息相通的世界经济大系统,也违背了当今时代人类文明空前高速交流的发展趋势.因此它不能不日益走向自己的反面.自20世纪60年代起,东西方两大阵营内部逐渐开始改组,东西欧国家愈来愈不愿听命于两个超级大国的摆布,独立自主、联合自强的倾向有了进一步发展,从而对两个超级大国形成重要牵制,并推动了东西方关系的缓解.与此同时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瓦解,第三世界开始形成.到70年代,随着西欧、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世界战略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在整个80年代,这一趋势得到进一步发展.美苏的全球战略都遭到了重大挫折,它们左右世界的能力在明显下降.
第二、两极格局的力量对比并不均衡.美苏两强的竞争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它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许多领域.总的看起来,美苏两强互有攻守,互有得失,双方均势力敌,谁也没有绝对治对方于死地的能力.二战以后,由于苏联的强大,社会主义对于落后贫穷国家的人民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在欧洲、亚洲、拉丁美洲先后有十几个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对于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巨大震撼,对帝国主义殖民政策打击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当双方的较量最终表现为建立在以高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时,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出现了有利于西方世界的变化,因而这种均势不能持久.二战后几十年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相对稳定发展阶段,在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经济实力迅速增长,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调节下的社会改良,使社会和阶级矛盾得到了局部的调整和暂时的缓和.与此同时,社会主义事业在取得成就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但在前进中出现了新的问题和挫折.有一些社会国家,由于政策失误和体制僵化等原因,减慢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速度,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从而妨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因此,形势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国家不利,力量对比的失衡必然影响到两极格局的存在.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对外扩张虽然势头很猛,但已是强弩之末,其国力已难堪此重负.当然,美国对于沉重的军备竞赛的承受力也绝不是无限的.
第三、苏联解体导致两极格局解体.两极格局的事实本身证明苏联在综合国力方面能与美国相抗衡,甚至在80年代中期双方的军事力量处于相对均势,双方争夺亦处于僵持状态.一个强大的苏联和其控制下的东欧,在外无战争内无抵抗下,“一夜之间”聚然倒塌和解体,从一种社会制度演变为另一种社会制度,这种情况在历史上是罕见的.其间原因值得认真分析研究.西方国家对苏联长期实行“和平演变”的战略,这只是苏联演变和解体的外部条件.苏联在经济政治体制、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以及对外政策等方面存在的弊端和错误及其恶性膨胀,则是导致苏联演变和解体的内部因素.其中决定性因素是5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领导人继续推行斯大林僵化的政治路线,未能给社会主义注入新的活力,特别是80年代后期,戈尔巴乔夫在“必须根本改造我们的整个社会大厦”的喧嚣声中所推行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政策,使其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向美国靠拢.很明显,对立双方这样一种斗争势态,必然助长美国向其对手发动攻势的气焰,从而直接导致了苏共的垮台和苏联的解体.苏联的解体,使世界两极格局因其中一极的消失而不复存在,国际力量的对比也因此严重失衡.国际关系发生了根本改观,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快.
1年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