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

阅读 / 问答 / 标签

玻璃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还是硅酸盐?

玻璃纤维(英文原名为:glassfiber或fiberglass)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优点是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但缺点是性脆,耐磨性较差。它是以玻璃球或废旧玻璃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制造成的,其单丝的直径为几个微米到二十几米个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20-1/5,每束纤维原丝都由数百根甚至上千根单丝组成。玻璃纤维通常用作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电绝缘材料和绝热保温材料,电路基板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硼、氧化镁、氧化钠等,根据玻璃中碱含量的多少,可分为无碱玻璃纤维(氧化钠0%~2%,属铝硼硅酸盐玻璃)、中碱玻璃纤维(氧化钠8%~12%,属含硼或不含硼的钠钙硅酸盐玻璃)和高碱玻璃纤维(氧化钠13%以上,属钠钙硅酸盐玻璃)。

玻璃纤维还有什么其它的名称吗?

玻璃丝~

玻璃纤维布算玻璃钢吗

不算,玻璃纤维布只是玻璃钢的其中一种材料;玻璃钢是玻璃纤维和树脂、固化剂、促进剂等材料复合固化而成的。

玻璃纤维纱有哪些分类?

玻璃由于具备透光性与反射性,而且容易上色,经常被运用于对光照与色彩有一定要求的场合,例如光学仪器与各种艺术装饰之中。现代技术给玻璃行业带来了新的生机与精力,同时也使玻璃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我们将简单介绍玻璃纤维是什么,说明玻璃纤维有哪些分类。一、玻璃纤维是什么玻璃纤维(英文原名为:glass fiber)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优点是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但缺点是性脆,耐磨性较差。它是叶腊石、石英砂、石灰石、白云石、硼钙石、硼镁石七种矿石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制造成的,其单丝的直径为几个微米到二十几个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 1/20-1/5 ,每束纤维原丝都由数百根甚至上千根单丝组成。玻璃纤维通常用作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电绝缘材料和绝热保温材料,电路基板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 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硼、氧化镁、氧化钠等,根据玻璃中碱含量的多少,可分为无碱玻璃纤维(氧化钠0%~2%,属铝硼硅酸盐玻璃)、中碱玻璃纤维(氧化钠8%~12%,属含硼或不含硼的钠钙硅酸盐玻璃)和高碱玻璃纤维(氧化钠13%以上,属钠钙硅酸盐玻璃)。二、玻璃纤维有哪些分类rBADslobebOAWvUbAABueOjC32A308.jpg 玻璃纤维的品种很多,其化学成分、生产方法、形态、性能与用途也各不相同,因此也就有不同的分类法,但根据纤维形态和长度大体可分为三大类: 1.连续玻璃纤维或称纺织玻璃纤维.其生产方法主要是熔融玻璃液经耐高温材料制作的漏板流出,用高速旋转的滚筒拉制多根纤维束而成.经纺织加工后,可制成玻璃纱、布、带、绳和无捻粗纱等制品. 2.定长玻璃纤维或称玻璃长棉.它是一根根杂乱的单纤维,可制成毡片或毛纱,毛纱也可制成布、带.定长玻璃纤维是采用高速气流喷吹或将熔融玻璃液体拉制成纤维后再经切制而成. 3.玻璃棉.玻璃棉是一种纤维长度较短的玻璃纤维,在形态上筹备蓬松,类似棉絮,也称为玻璃短棉.玻璃短棉是经蒸汽喷吹、离心法、离心喷吹及火焰喷吹等方法加工而成. 玻璃纤维具有容重小,导热系数低,吸声性好、过滤效率高、不燃烧、耐腐蚀等优良性能,用其长纤维可织成玻璃纤维贴墙布,玻璃纤维布经树脂粘结热压后制成玻璃钢装饰板,玻璃棉经热压加工制成玻璃棉装饰板.玻璃丝是玻璃纤维的俗称!根据不同用途有束丝状,絮状,织物状,压结成形状,等!它在建筑和工业制造中有光泛用途!它还是常用的建筑和工业保温材料!我们常见的石棉瓦和树脂玻璃钢,都由它来作必选原料!

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为什么简称为:GMT?这“M”是哪个单词的缩写?

Glass fiber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materialsGMT,M可能是单词materials的缩写

玻璃纤维表面毡和玻璃纤维薄毡有什么区别?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英文原名为:glass fiber 。它是以玻璃球或废旧玻璃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最后形成各类产品,玻璃纤维单丝的直径从几个微米到二十几米个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20-1/5 ,每束纤维原丝都有数百根甚至上千根单丝组成,通常作为复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电绝缘材料和绝热保温材料,电路基板等,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玻璃纤维布是由若干束纤维原丝按横纵向编织成布,表面光滑。玻璃毡布,玻璃毡是相同的是不规则的玻璃纤维单丝组成的。

玻璃纤维是哪种玻璃材料 玻璃纤维性能特点有哪些?

玻璃纤维可不是哪种玻璃材料,它是以叶腊石、石英砂、石灰石、白云石、硼钙石、硼镁石六种矿石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制造成的。它的特点就是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但缺点是性脆,耐磨性较差且还有致癌的可能。

PP+20% glass fiber(玻璃纤维)缩水率为多少?

通常情况下为1.2%-1.6%但要看你PP的牌号和厂家,最好的方法你可以叫你的材料供应商提供给。

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有什么用?

混凝土内添加这些材料,说白了就是为了防止混凝土结构开裂,我的回答可能对你来说有所帮助,望采纳。

无碱玻璃纤维的简介

无碱玻璃纤维通称E玻璃无碱玻璃纤维R2O含量小于0.8%,是一种铝硼硅酸盐成分。它的化学稳定性、电绝缘性能、强度都很好。主要用作电绝缘材料、玻璃钢的增强材料和轮胎帘子线。用于复合电缆支架。中碱璃纤维R2O的含量为11.9%-16.4%,是一种钠钙硅酸盐成分,因其含碱量高,不能作电绝缘材料,但其化学稳定性和强度尚好。一般作乳胶布、方格布基材、酸性过滤布、窗纱基材等,也可作对电性能和强度要求不很严格的玻璃钢增强材料。高碱玻璃纤维自身存在的强度低、耐水和耐碱性差的缺陷,这种缺陷是无法克服的。用它作增强制品,最终只会损害用户的利益。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英文原名为:glass fiber或fiberglass。成分为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硼、氧化镁、氧化钠等。它是以玻璃球或废旧玻璃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最后形成各类产品,玻璃纤维单丝的直径从 几 个微米到二十几米个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 1/20-1/5 ,每束纤维原丝都有数百根甚至上千根单丝组成,通常作为复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电绝缘材料和绝热保温材料,电路基板等,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

请教各位注塑专家。注塑原材料里加玻璃材料 行不?

什么玻璃材料?应该是玻璃纤维或者玻璃微珠,是玻璃熔化拉丝得来的

玻璃纤维布的用途

增强材料

玻璃纤维纱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通常用作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电绝缘材料和绝热保温材料,电路基板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

什么是玻璃纤维?

玻璃纤维(英文原名为:glass fiber或fiberglass )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优点是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但缺点是性脆,耐磨性较差。它是以玻璃球或废旧玻璃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制造成的,其单丝的直径为几个微米到二十几米个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 1/20-1/5 ,每束纤维原丝都由数百根甚至上千根单丝组成。玻璃纤维通常用作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电绝缘材料和绝热保温材料,电路基板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

玻璃微纤维棉有哪些应用领域?

最佳答案: 玻璃纤维(英文原名为:glassfiber)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优点是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但缺点是性脆,耐磨性较差。它...

玻璃纤维与碳纤维的区别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优点是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但缺点是性脆,耐磨性较差。它是叶腊石、石英砂、石灰石、白云石、硼钙石、硼镁石七种矿石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制造成的,其单丝的直径为几个微米到二十几个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 1/20-1/5 ,每束纤维原丝都由数百根甚至上千根单丝组成。玻璃纤维通常用作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电绝缘材料和绝热保温材料,电路基板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碳纤维含炭量在90%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耐高温居所有化纤之首。用腈纶和粘胶纤维做原料,经高温氧化碳化而成。是制造航天航空等高技术器材的优良材料。

玻璃纤维的密度是多少????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英文原名为:glass fiber 。成分为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硼、氧化镁、氧化钠等。它是以玻璃球或废旧玻璃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最后形成各类产品,玻璃纤维单丝的直径从 几 个微米到二十几米个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 1/20-1/5 ,每束纤维原丝都有数百根甚至上千根单丝组成,通常作为复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电绝缘材料和绝热保温材料,电路基板等,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 玻璃纤维之特性: 玻璃一般人之观念为质硬易碎物体,并不适于作为结构用材但如其抽成丝后,则其强度大为增加且具有柔软性,故配合树脂赋予形状以后终于可以成为优良之结构用材。玻璃纤维随其直径变小其强度增高。作为补强材玻璃纤维具有以下之特点,这些特点使玻璃纤维之使用远较其他种类纤维来得广泛,发展速度亦遥遥领先其特性列举如下: (1)拉伸强度高,伸长小(3%)。 (2)弹性系数高,刚性佳。 (3)弹性限度内伸长量大且拉伸强度高,故吸收冲击能量大。 (4)为无机纤维,具不燃性,耐化学性佳。 (5)吸水性小。 (6)尺度安定性,耐热性均佳。 (7)加工性佳,可作成股、束、毡、织布等不同形态之产品。 (8)透明可透过光线. (9)与树脂接着性良好之表面处理剂之开发完成。 (10)价格便宜。玻璃纤维的分类:玻璃纤维按形态和长度,可分为连续纤维、定长纤维和玻璃棉;按玻璃成分,可分为无碱、耐化学、高碱、中碱、高强度、高弹性模量和抗碱玻璃纤维等。

玻璃纤维具有哪些特点?

玻璃纤维(英文原名为:glass fiber或fiberglass )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优点是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但缺点是性脆,耐磨性较差。它是叶腊石、石英砂、石灰石、白云石、硼钙石、硼镁石七种矿石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制造成的,其单丝的直径为几个微米到二十几个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 1/20-1/5 ,每束纤维原丝都由数百根甚至上千根单丝组成。玻璃纤维通常用作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电绝缘材料和绝热保温材料,电路基板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 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硼、氧化镁、氧化钠等,根据玻璃中碱含量的多少,可分为无碱玻璃纤维(氧化钠0%~2%,属铝硼硅酸盐玻璃)、中碱玻璃纤维(氧化钠8%~12%,属含硼或不含硼的钠钙硅酸盐玻璃)和高碱玻璃纤维(氧化钠13%以上,属钠钙硅酸盐玻璃)。 原料及其应用:玻璃纤维比农业生产体系纤维耐温高,不燃,抗腐,隔热、隔音性好,抗拉强度高,电绝缘性好。但性脆,耐磨性较差。用来制造增强塑料(见彩图)或增强橡胶,作为补强材玻璃纤维具有以下之特点,这些特点使玻璃纤维之使用远较其他种类纤维来得广泛,发展速度亦出众其特性列举如下: (1) 拉伸强度高,伸长小(3%)。 (2) 弹性系数高,刚性佳。 (3) 弹性限度内伸长量大且拉伸强度高,故吸收冲击能量大。 (4) 为无机纤维,具不燃性,耐化学性佳。 (5) 吸水性小。 (6) 尺度安定性,耐热性均佳。 (7) 加工性佳,可作成股、束、毡、织布等不同形态之产品。 (8) 透明可透过光线。 (9) 与树脂接着性良好之表面处理剂之开发完成。 (10) 价格便宜。 (11) 不易燃烧,高温下可熔成玻璃状小珠。

ioadpro屏幕为什么不是玻璃

成本价高,玻璃增加重量。ipad的屏幕本身就是ips的屏幕加一层复合材质,用手指敲起来感觉跟塑料似的,闷闷的声音。这很正常,只有iphone的屏幕才是在屏幕上贴合了大猩猩钢化玻璃。一来成本价不高,二来也减轻拿在手上的重量。

普通的平面玻璃的折射率是多少?谢谢!

常见的玻璃通常加入其他成分会影响折射率。 例如:曜眼的水晶玻璃(铅玻璃)是在玻璃内加入铅,令玻璃的折射系数增加,产生眩目的折射;派热克斯玻璃(Pyrex),则是加入了硼,以改变玻璃的热及电性质;制造光学镜头的玻璃则是加入钍的氧化物来大幅增加折射指数。加入钡亦可;倘若要玻璃吸收红外线则可以加入铁,放映机内便有这种隔热的玻璃;玻璃加入铈则会吸收紫外线。

玻璃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制造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石英砂。由于石英砂的熔点极高,因此在熔化时,要加一种助熔剂--碳酸钠(也就是我们日常用的面碱),冶炼成水玻璃,然后再加上碳酸钙,让它与前面两种原料一起发生作用,就制成普通玻璃。

钠钙玻璃容器和硼硅玻璃容器表面上有什么区别

仔细看钠钙玻璃容器的表面是光滑透明的,硼硅玻璃容器的表面上有一条一条的像划痕的纹路。就这个区别。

水晶,玻璃,琉璃的区别是什么?

玻璃,中国古代亦称琉璃,是一种透明、强度及硬度颇高,不透气的物料。玻璃在日常环境中呈化学惰性,亦不会与生物起作用,故此用途非常广泛。玻璃一般不溶于酸(例外:氢氟酸与玻璃反应生成SiF4,从而导致玻璃的腐蚀);但溶于强碱,例如氢氧化铯。玻璃是一种非晶形过冷液体。融解的玻璃迅速冷却,各分子因为没有足够时间形成晶体而形成玻璃。 成份普通玻璃主要是以二氧化硅灰石碳酸钠为原料的非晶形过冷液体二氧化硅(SiO2),亦即石英,或砂的化学成分。纯正的硅土溶点为摄氏2000度。因此制造玻璃时一般会加入两种材料:碳酸钠 (Sodium Carbonate,Na2CO3 ,即苏打粉)及碳酸钾(Potash,钾碱)。这样硅土溶点将降至1000度左右。但是因为碳酸钠会令玻璃溶于水中,因此通常还要加入适量的氧化钙CaO,使玻璃不溶于水。 对可见光透明是玻璃最大的特点。一般的玻璃因为制造时加进了碳酸钠,所以对波长短于400纳米的紫外线并不透明。若果要让紫外线穿透,玻璃必须以纯正的二氧化硅制造。这种玻璃成本较高,一般被称为石英玻璃。纯玻璃对红外线亦是透明的,可以造成数公里长,作通讯用途的玻璃纤维。 常见的玻璃通常亦会加入其他成份。例如看起来十分闪烁曜眼的水晶玻璃(Lead glass),是在玻璃内加入铅,令玻璃的折射系数增加,产生更为眩目的折射。至于派热克斯玻璃(Pyrex),则是加入了硼,以改变玻璃的热及电性质。加入钡亦可增加折射指数。制造光学镜头的玻璃则是加入钍的氧化物来大幅增加折射指数。倘若要玻璃吸收红外线,可以加入铁。例如放映机内便有这种隔热的玻璃。玻璃加入铈则会吸收紫外线。 在玻璃中加入各种金属和金属氧化物亦可以改变玻璃的颜色。例如少量锰可以改变玻璃内因铁造成的淡绿色。多一点锰则可以造成淡紫色的玻璃。硒亦有类似的效果。少量钴可以造成蓝色的玻璃。锡的氧化物及砷氧化物可造成不透明的白色玻璃。这种玻璃好像是白色的陶瓷。铜的氧化物会造成青绿色的玻璃。以金属铜则会造成深红色、不透明的玻璃,看起来好像是红宝石。镍可以造成蓝色、深紫色、甚至是黑色的玻璃。钛则可以造成棕黄色。微量的金(约0.001%)造成的玻璃是非常鲜明,像是红宝石的颜色。铀(0.1 至2%)造成的玻璃是萤火黄或绿色。银化合物可以造成橙色至黄色的玻璃。改变玻璃的温度亦会改变这些化合物造成的颜色,但当中的化学原理相当复杂,至今仍然未被完全明解。 有时在火山溶岩中会出现天然的玻璃,称黑曜石或火山玻璃。黑曜石可以用来造成简单的尖刀。 水晶 (Quartz Crystal)是指发育良好的石英单晶。1676年英国人George Ravenscroft发现水晶。发育良好的石英单晶为六方锥体,所以通常为块状或粒状集合体,纯净透明的石英晶称水晶,一般为白,灰白,乳白色,含杂质时呈现紫、红、烟、茶等色,晶面玻璃光泽,断口或集合体,油脂光泽,无劈开断口,贝壳状,硬度7,比重2.65。 水晶与玻璃的主要区别在于:玻璃含氧化铅的比例达到了24%以上、折射度达到1.545的话,就可以称之为水晶。

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你快滚回来……如何

高硼硅玻璃水壶和不锈钢的水壶哪种好

如果要美观,就是高硼硅玻璃好,如果要结实,就是316不锈钢好.316不锈钢是一种奥氏体不锈钢,因添加Mo元素,使其耐蚀性、和高温强度比304不锈钢有较大的提高,耐高温可达到1200-1300度,可在苛酷的条件下使用。

希诺玻璃杯怎么样

问题一:希诺杯子怎么样 江苏希诺实业有限公司,是上海希诺实业有限公司的工厂及生产基地,位于海门市树勋工业园希诺路1号。公司生产各种高硼硅玻璃杯、PC塑料杯、304不锈钢杯、以及独创的精彩杯(不锈钢内胆+玻璃外层)。产品价位100~500元不等,可在公司官网的网上商城及厂区的专卖店购买。 问题二:富光玻璃杯和希诺玻璃杯哪个好 高硼硅是材料- - 希诺是牌子 ,他的玻璃杯也应该是高硼硅玻璃杯!! 问题三:希诺玻璃杯怎么样 你好,实际上两个工厂的原材料和生产设备都同出一个厂,只是生产的牌子不一样,质量也实际上差不多,我感觉希诺的可能会好一点,因为他们的生产设备和技术都是我们的, 问题四:希诺玻璃杯的生产厂家是哪里 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玻璃质地硬且脆,是一种无色的透明材料,并可添加各种成分制成茶色玻璃、淡墨色玻璃、钴蓝色玻璃等。 玻璃按主要成分分类: 玻璃按主要成分可以分为非氧化物玻璃和氧化物玻璃。非氧化物玻璃品种和数量很少,主要有硫系玻璃和卤化物玻璃。氧化物玻璃又分为硅酸盐玻璃、硼酸盐玻璃、磷酸盐玻璃等。氧化物玻璃通常按玻璃中二氧化硅以及碱金属、碱土金属氧化物的不同含量,又分为: 1.石英玻璃 石英玻璃的二氧化硅含量大于99.5%,其热膨胀系数低、耐高温、化学稳定性好、透紫外光和红外光、熔制温度高、粘度大、成型较难。石英玻璃多用于半导体、电光源、光导通信、激光等技术和光学仪器中。 2.高硅氧玻璃 高硅氧玻璃的二氧化硅含量约96%,其性质与石英玻璃相似。 3.钠钙玻璃 钠钙玻璃以二氧化硅含量为主,还含有15%的氧化钠和16%的氧化钙,其成本低廉、易成型,适宜大规模生产,其产量占实用玻璃的90%。钠钙玻璃可用于生产玻璃瓶罐、平板玻璃、器皿、灯泡等。 4.铅硅酸盐玻璃 铅硅酸盐玻璃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硅和氧化铅,具有独特的高折射率和高体积电阻,与金属有良好的浸润性,可用于制造灯泡、真空管芯柱、晶质玻璃器皿图(如图为JAZZ系列水晶餐具)、火石光学玻璃等 5.铝硅酸盐玻璃 铝硅酸盐玻璃以二氧化硅和氧化铝为主要成分,软化变形温度高,用于制作放电灯泡、高温玻璃温度计、化学燃烧管和玻璃纤维等 。 6.硼硅酸盐玻璃 又称耐热玻璃或硬质玻璃,以氧化硅和氧化钡为主要成分,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硼硅酸盐玻璃发明于1912年,其商标名为Pyrex。 它是第一种耐高温,有较好抗热冲击能力的玻璃材料(如图硼硅酸盐玻璃材料制作的玻璃珠宝)。硼硅酸盐玻璃可以用来制作咖啡壶、炉子、实验室用的玻璃器皿、吊灯(如图耐热玻璃制作的吊灯)及其它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设备。它抗酸和抗化学介质腐蚀的能力很强、热膨胀率很低,因此被用来制作天文望远镜的镜片和其它精密仪器。另外,硼硅酸盐玻璃还可以用作树脂的强化纤维。 7.磷酸盐玻璃 磷酸盐玻璃以五氧化二磷为主要成分,折射率低、色散低,用于光学仪器中。 玻璃的基本性能有如下几方面: (一)强度 玻璃抗拉强度较弱,抗压强度较强。玻璃和陶瓷一样,也是脆性材料。 (二)硬度 玻璃的硬度较高,比一般金属硬,不能用普通刀具进行切割。根据玻璃的硬度可以选择磨料、磨具和其它的加工方法。 问题五:希诺玻璃杯内胆坏了怎么办啊! 您好!仍了吧,没办法,一次性的。 问题六:第一次使用希诺6903双层玻璃杯怎样清洗 希诺玻璃杯 玻璃杯不只是通透好看,在所有材质的杯子里,玻璃杯可是最健康的。玻璃杯在烧制的过程中不含有机的化学物质,当人们用玻璃杯喝水或其他饮品的时候,不必担心化学物质会被喝进肚里去,而且玻璃表面光滑,容易清洗 问题七:希诺玻璃杯有没有假的 玻璃杯做假牌子的少,希诺的基本没有。 问题八:migo水杯和希诺的玻璃杯哪个好 必须是Migo的啊,沃尔玛就有卖的,款式看起来很时尚大气,而且质量也不错,希诺的相比就很一般了,至少款式不是很吸引人。 问题九:希诺玻璃杯子怎么辩真假 看有没有正规发票,再看杯子上面有编码,一起的包装盒上有厂家电话核实一下编码认证就知道真假! 问题十:希诺杯子有啥好处,这么贵 名牌啊,质量好

玻璃的原材料是什么??

普通玻璃:石灰石、纯碱、石英现实上的玻璃:砂岩、长石、白云石、纯碱加上线镀膜的玻璃:砂岩、长石、白云石、纯碱,再加上硅烷气及乙烯气还有玻 璃 (glass)玻璃是由熔融物冷却、固化而得的非晶态固体。日常生活中应用的玻璃大多是以SiO2为主要成分的硅酸盐玻璃,属Na2O-CaO-SiO2系统。其结构是硅氧四面体,通过共有顶角而互相连接,构成不规则的三维网络。除了硅酸盐玻璃之外,还有分别以B2O3,P2O5,Al2O3,GeO2,TeO2,V2O5等为主要成分的氧化物玻璃和以硫系化合物、卤化物为主的非氧化物玻璃,以及由某些合金快速冷却形成的金属玻璃。微晶玻璃(glass ceramics)微晶玻璃是通过附加的热处理使玻璃基体中长出大量均匀分布的微小晶体而形成的一类特殊玻璃材料。或者说是一类用玻璃工艺制得的具有接近陶瓷性能的材料,故又称玻璃陶瓷。通常微晶体的大小可从10纳米至几微米,晶体数量可达50-90%。微晶玻璃的成分有Li2O-Al2O3-SiO2,MgO-Al2O3-SiO2,CaO-Al2O3-SiO2等系统。石英玻璃(silica glass)石英玻璃是二氧化硅单一组成的玻璃。是用水晶、硅石、硅化物(如:SiCl4)为原料,经高温熔化或化学气相沉积而成。光致变色玻璃(photochromic glass)有一种能随光照强弱而改变颜色的玻璃称为光致变色玻璃,简称光色玻璃。它在受光线照射时产生吸收而变暗,光照停止后自动退色而复明。该玻璃形成系统十分广泛,包括硼硅酸盐、硼酸盐、磷酸盐及碱铝硅酸盐等系统。玻璃中的光敏剂根据不同系统可引入卤化银、钼酸银、卤化铜、卤化镉、氯化铊等物质。光学玻璃(0ptical glass)又分冕玻璃和火石玻璃两类和十几个小类,大约200多个牌号。每个牌号必须具有规定的光学常数和光学均匀性、透明度及化学稳定性。某些光学玻璃还要求具有特殊的色散。光学玻璃对原料要求较纯,熔融的玻璃液要进行搅拌,根据不同玻璃的特点可采用坩埚熔炼、连续熔炼、高频熔炼等方法。成形工艺则可采用破埚、浇注、滚压、滴料、吸液、压制等技术。激光玻璃(laser glass)激光玻璃是以玻璃为基础掺入一定的激活离子制成的激光工作物质

硼硅玻璃是什么玻璃?有什么特性?

含三氧化二硼(B-2O-3)5~13%(m/m)的玻璃叫硼硅玻璃它有以下四种:1、低碱硼硅玻璃:指SiO2-B2O3-R2O成分,含R2O低、SiO2高的玻璃,线膨胀系数小、色散小、化学稳定性好、热稳定性高、电绝缘性好,用作以前玻璃(如Pyrex)、耐热炊具、安瓿玻璃、中性玻璃、电真空玻璃、光学玻璃、LCD基片、太阳能电池板和集热器。2、碱土硼硅玻璃:指SiO2-B2O3-RO成分,如SiO2-B2O3-PbO成分,利用制备光学玻璃、低温釉料;SiO2-B2O3-PbO/ZnO成分用于结晶性粉末焊料,作阴极射线管(CRT)封接用;SiO2-B2O3-ZnO成分,用于整流器、电子器件钝化方面。3、镧硼硅玻璃:指SiO2-B2O3-La2O3-RmOn成分,如SiO2-B2O3-La2O3-CaO-ZnO-ZrO2成分具有高折射率、低色散,化学温度性较好,失透能力较低,用作光学玻璃。4、稀土掺杂硼硅玻璃:以SiO2-B2O3-RmOn为基础成分,掺杂Pr、Nd的激光玻璃、掺杂Au、Ag、Cu的非线性光学玻璃、参杂CdS、ZnS:Mn纳米晶的发光玻璃。

中国使用透明玻璃做窗户起源于什么时候

应该最早在2000多年前吧?!

玻璃是什么制造的?

普通玻璃主要是非晶的二氧化硅(SiO2),亦即石英,或砂的化学成分。 纯正的硅土溶点为摄氏2000度。因此制造玻璃时一般会加入两种材料:碳酸钠 (Sodium Carbonate,Na2CO3 ,即苏打粉)及碳酸钾(Potash,钾碱)。这样硅土溶点将降至1000度左右。但是因为碳酸钠会令玻璃溶于水中,因此通常还要加入适量的氧化钙CaO,使玻璃不溶于水。 对可见光透明是玻璃最大的特点。一般的玻璃因为制造时加进了碳酸钠,所以对波长短于400纳米的紫外线并不透明。若果要让紫外线穿透,玻璃必须以纯正的二氧化硅制造。这种玻璃成本较高,一般被称为石英玻璃。纯玻璃对红外线亦是透明的,可以造成数公里长,作通讯用途的玻璃纤维。 常见的玻璃通常亦会加入其他成份。例如看起来十分闪烁曜眼的水晶玻璃(Lead glass),是在玻璃内加入铅,令玻璃的折射指数增加,产生更为眩目的折射。至于派来克斯玻璃(Pyrex),则是加入了硼,以改变玻璃的热及电性质。加入钡亦可增加折射指数。制造光学镜头的玻璃则是加入钍的氧化物来大幅增加折射指数。倘若要玻璃吸收红外线,可以加入铁。例如放映机内便有这种隔热的玻璃。玻璃加入铈则会吸收紫外线。 在玻璃中加入各种金属和金属氧化物亦可以改变玻璃的颜色。例如少量锰可以改变玻璃内因铁造成的淡绿色。多一点锰则可以造成淡紫色的玻璃。硒亦有类似的效果。少量钴可以造成蓝色的玻璃。锡的氧化物及砷氧化物可造成不透明的白色玻璃。这种玻璃好像是白色的陶瓷。铜的氧化物会造成青绿色的玻璃。以金属铜则会造成深红色、不透明的玻璃,看起来好像是红宝石。镍可以造成蓝色、深紫色、甚至是黑色的玻璃。钛则可以造成棕黄色。微量的金(约0.001%)造成的玻璃是非常鲜明,像是红宝石的颜色。铀(0.1 至2%)造成的玻璃是萤火黄或绿色。银化合物可以造成橙色至黄色的玻璃。改变玻璃的温度亦会改变这些化合物造成的颜色,但当中的化学原理相当复杂,至今仍然未被完全明解。

为什么光可以穿透玻璃?

因为玻璃是透明的,所以光可以透过玻璃。光在空气中、在水中、在玻璃中都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如果光在同种均匀物体中传播时,就会沿着直线传播。光的传播,不一定要靠任何物体。当光在没有物体时传播,速度最快,一秒可以传播300 000千米,光在空气里传播时,速度比没有物体时略慢一些,但是一秒也可以传播300 000千米。光在水里传播时,相当于空气中的3/4,在玻璃里的传播速度比在水里还要慢。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钠钙玻璃容器和硼硅玻璃容器表面上有什么区别

一,外表工艺不同钠钙玻璃容器的表面是光滑透明的;硼硅玻璃容器的表面上有一条一条的像划痕的纹路,这是因为,硼硅玻璃料性短,成型较困难,产品上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成型缺陷,比如说冷纹、料印、剪刀印等。这就是钠钙玻璃容器和硼硅玻璃容器在表面上区别。二、性能不同一般钠钙玻璃的很多性能都不如硼硅玻璃。三、密度不同一般硼硅玻璃的密度比钠钙玻璃小,简单一点也可以用浮力测密度进行判断,同样大小钠钙玻璃容器和硼硅玻璃容器以同样的角度放入水中,硼硅玻璃容器会更上浮。四、冷热承受能力不同硼硅玻璃冷热冲击一般都在100度到200度左右;钠钙玻璃(钢化的除外)一般在80度左右,也就是说冬天往钠钙玻璃(钢化的除外)容器里面倒开水,会裂,硼硅玻璃不会。扩展资料:硼硅玻璃分类1、低碱硼硅玻璃:指SiO2-B2O3-R2O成分,含R2O低、SiO2高的玻璃,线膨胀系数小、色散小、化学稳定性好、热稳定性高、电绝缘性好,用作以前玻璃(如Pyrex)、耐热炊具、安瓿玻璃、中性玻璃、电真空玻璃、光学玻璃、LCD基片、太阳能电池板和集热器。2、碱土硼硅玻璃:指SiO2-B2O3-RO成分,如SiO2-B2O3-PbO成分,利用制备光学玻璃、低温釉料;SiO2-B2O3-PbO/ZnO成分用于结晶性粉末焊料,作阴极射线管(CRT)封接用;SiO2-B2O3-ZnO成分,用于整流器、电子器件钝化方面。3、镧硼硅玻璃:指SiO2-B2O3-La2O3-RmOn成分,如SiO2-B2O3-La2O3-CaO-ZnO-ZrO2成分具有高折射率、低色散,化学温度性较好,失透能力较低,用作光学玻璃。4、稀土掺杂硼硅玻璃:以SiO2-B2O3-RmOn为基础成分,掺杂Pr、Nd的激光玻璃、掺杂Au、Ag、Cu的非线性光学玻璃、参杂CdS、ZnS:Mn纳米晶的发光玻璃。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钠钙玻璃百度百科—硼硅玻璃

玻璃鳞片是怎么制作的

companies abandoned

玻璃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二氧化硅(SiO2)和碳酸钙

玻璃的主要化学成分

一、玻璃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2.jpg 玻璃按主要成分可以分为非氧化物玻璃和氧化物玻璃.非氧化物玻璃品种和数量很少,主要有硫系玻璃和卤化物玻璃.氧化物玻璃又分为硅酸盐玻璃、硼酸盐玻璃、磷酸盐玻璃等.氧化物玻璃通常按玻璃中二氧化硅以及碱金属、碱土金属氧化物的不同含量,又分为: 1.石英玻璃 石英玻璃的二氧化硅含量大于99.5%,其热膨胀系数低、耐高温、化学稳定性好、透紫外光和红外光、熔制温度高、粘度大、成型较难.石英玻璃多用于半导体、电光源、光导通信、激光等技术和光学仪器中. 2.高硅氧玻璃 高硅氧玻璃的二氧化硅含量约96%,其性质与石英玻璃相似. 3.钠钙玻璃 钠钙玻璃以二氧化硅含量为主,还含有15%的氧化钠和16%的氧化钙,其成本低廉、易成型,适宜大规模生产,其产量占实用玻璃的90%.钠钙玻璃可用于生产玻璃瓶罐、平板玻璃、器皿、灯泡等. 4.铅硅酸盐玻璃 铅硅酸盐玻璃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硅和氧化铅,具有独特的高折射率和高体积电阻,与金属有良好的浸润性,可用于制造灯泡、真空管芯柱、晶质玻璃器皿图、火石光学玻璃等 5.铝硅酸盐玻璃 铝硅酸盐玻璃以二氧化硅和氧化铝为主要成分,软化变形温度高,用于制作放电灯泡、高温玻璃温度计、化学燃烧管和玻璃纤维等 . 6.硼硅酸盐玻璃 又称耐热玻璃或硬质玻璃,以氧化硅和氧化钡为主要成分,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硼硅酸盐玻璃发明于1912年,其商标名为Pyrex.

中国使用透明玻璃做窗户起源于什么时候?

玻璃工艺的起源?   毫无疑问,最早的时候,窗户是不用玻璃的。英文单词window,是从古代日耳曼语中的vindauga演变而来的,而这个词又是vindr(wind)和auga(eye)的组合,因此“窗户”的原始含义就是“风眼”。可见,窗户原来就是在墙上开个洞眼,然后随便找东西遮一下。   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将玻璃用在窗户上呢?我觉得有必要了解一下玻璃的历史。   在网上搜索,发现了一段关于发明玻璃的很生动的描述:   3000多年前,一艘欧洲腓尼基人的商船,满载着晶体矿物“天然苏打”,航行在地中海沿岸的贝鲁斯河上。由于海水落潮,商船搁浅了。   于是船员们纷纷登上沙滩。有的船员还抬来大锅,搬来木柴,并用几块“天然苏打”作为大锅的支架,在沙滩上做起饭来。   船员们吃完饭,潮水开始上涨了。他们正准备收拾一下登船继续航行时,突然有人高喊:“大家快来看啊,锅下面的沙地上有一些晶莹明亮、闪闪发光的东西!”   船员们把这些闪烁光芒的东西,带到船上仔细研究起来。他们发现,这些亮晶晶的东西上粘有一些石英砂和融化的天然苏打。原来,这些闪光的东西,是他们做饭时用来做锅的支架的天然苏打,在火焰的作用下,与沙滩上的石英砂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晶体,这就是最早的玻璃。后来腓尼基人把石英砂和天然苏打和在一起,然后用一种特制的炉子熔化,制成玻璃球,使腓尼基人发了一笔大财。   大约在4世纪,罗马人开始把玻璃应用在门窗上。到1291年,意大利的玻璃制造技术已经非常发达。   “我国的玻璃制造技术决不能泄漏出去,把所有的制造玻璃的工匠都集中在一起生产玻璃!”   就这样,意大利的玻璃工匠都被送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上生产玻璃,他们在一生当中不准离开这座孤岛。   1688年,一名叫纳夫的人发明了制作大块玻璃的工艺,从此,玻璃成了普通的物品。   这段描述的原始记载来自古罗马普林尼的《自然史》,根据其记载,公元前5000年人们就发现了玻璃。   我查到了一个网页,上面说现存最早的人工玻璃制品大约诞生于公元前3500年,主要都是一些玻璃球。到了公元一世纪,人们开始学会吹制玻璃器皿。   公元11世纪,德国人发明了制造平面玻璃的技术,就是吹制玻璃的时候,吹出一个又大又扁的“圆柱体”,让其垂直下垂,然后切割去“圆柱体”的底部,这样就形成了一大块的平面玻璃,长宽分别可达3米和0.45米。这种技术后来被13世纪威尼斯工匠继承。   从那以后,玻璃开始被用在建筑物的窗户上,最典型的就是中世纪教堂里的彩色玻璃(Stained glass)。不过,那个时候玻璃很贵,只有非常有钱的人才能用得起。   1981年,考古学家在南京发掘的一座东晋古墓中,出土了一些器皿的彩色玻璃粒、片,其透明度很高,几乎和现代玻璃没有什么区别,颜色有淡绿、咖啡、深蓝等色。考古学家认为,它的产地在古代西方的波斯或东罗马一带。   制造玻璃的主要原料是沙、纯碱或钾碱和石灰,它们需在高温下熔化而成。据说,发明玻璃的荣誉应归功于古代的威尼斯商人,因为他们的商船有一次在叙利亚的一个河口靠岸,当船员们准备烧晚饭时,在岸上找不到支撑锅子的石块,无奈只得从船舱内搬出一些硝石,以搭成炉灶煮饭。炉内烈火熊熊,把硝石及其周围的沙石一起熔化,最终变成了晶莹的液体,这就是玻璃。   埃及也是一个很早就知道玻璃制造奥秘的国家。在公元前7000年的墓穴中就发现玻璃念珠和项链,但这也许是从叙利亚带来的制品。然而,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埃及人就开始自己生产玻璃了,从而兴起了作坊式的玻璃手工业。限于技术,当时生产的只有玻珠和花瓶。埃及人把碎石英细砾与沙混合使用,以改变玻璃的颜色。他们认识到在混合物中添加钴、铜或锰能分别制造出深蓝色、绿色或紫色的玻璃。   公元前1200年左右,埃及人学会模压玻璃,但直到公元前不久,威尼斯人才发明了用吹管吹制玻璃制品。   罗马人和腓尼基人可说是伟大的玻璃制造者,他们掌握了玻璃制造工艺,并进而学会了加工玻璃的方法,如切割、研磨、钻孔和雕刻,还曾使用薄的长方块玻璃来装饰墙面。公元10世纪,叙利亚的阿勒颇城的玻璃制品闻名遐迩,风靡一时。到12世纪时,阿拉伯人的玻璃制品征服了意大利的威尼斯,占领了整个欧洲市场。   我国的玻璃制造起源很早,两千多年前就发明了玻璃制造术,很早就用半透明和透明的“硫璃”作装饰品,这在东晋古墓中的彩色玻璃粒片可得到证实,后来发展为日用玻璃器皿。我国近代的玻璃工业则始于19世纪末,起初主要生产瓶罐和器皿,其后灯泡、保温瓶、仪器玻璃、窗玻璃等等都相继生产。   说起玻璃的制造,人们自然会想起温度相当高的玻璃熔炉。铅晶质玻璃生产线就是熔炼成玻璃后,由机械手挑料,自动压机成形,经火法抛光后进入退火窑。第二天取出,呈现在你面前的便是折光率强、图案精美、晶莹透明的高级艺术品,犹如天然水晶。传统的玻璃成形方法除吹制、压制和拉制外,还有离心浇注法。玻璃果盘甚至微晶玻璃雷达天线罩都是在离心浇注成形机上制得的。采用电火花开模新工艺生产了珍珠系列玻璃制品,例如珍珠玻璃果盆,其表面花纹呈雾状、盆底和边缘有晶亮的玻璃水珠,透明度高,折光感强,既可作家庭日用品,又可作工艺装饰品。蒙砂新工艺的开发成功,为玻璃器皿升级换代,增加花色品种开拓了新途径。近年来还发展了色彩鲜艳、无接头的五套色印花杯、玻璃磨花雕刻、仿景泰蓝花瓶等,尤其是玻璃水晶鞋艺术品,它是采用新工艺的新一代制品,它造型逼真,令人尝心悦目,属国内首创。   诚然,传统的玻璃制造离不开烈火熊熊的玻璃熔炉。然而,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玻璃的制造术也不断地得到了更新和扩大,例如真空蒸发、溅射、辉光放电、低温合成、中子轰击以及无容器制造术工艺等相继闻世。真空镀膜能制备从熔体冷却不能获得的玻璃态薄膜,因为从理论上讲,当物质的淬冷速率达到一定极值时,任何物质(包括单质)都来不及进行有序化的排列——结晶,从而变成非晶态(玻璃)。   水晶和石英玻璃都是由氧化硅组成,不过,水晶是单晶,石英玻璃是无定形态。然而,水晶如果在强烈的冲击波作用下或用快中子辐照后,会转化成各向同性的石英玻璃,这便是新型的固态化工艺。   从月球上带回的太空玻璃,说明宇宙间存在着天然玻璃。由于宇宙空间处于真空状态、不受地球引力的影响,因而玻璃即使在高温下热处理也不会软化变形,更不必借助于坩埚来熔炼太空玻璃。这是一种得天独厚、无需坩埚等容器制备玻璃的新方法。现已在太空条件下制成了激光玻璃。由此可见,无容器工艺是当今玻璃制造技术中的新秀。   现代玻璃的制造术还发展了一种低温化学合成玻璃的新方法。这种方法由于不需要高温,所以对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有很大的作用,尤其对那些用高温也难以熔成玻璃的组份,使用低温合成法院仍可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这一方法无凝将会引起玻璃制造术的一场重大变革。   另外还有什么浮法玻璃,好像使用某种电子射线工艺的   从那以后,玻璃开始被用在建筑物的窗户上,最典型的就是中世纪教堂里的彩色玻璃(Stained glass)。不过,那个时候玻璃很贵,只有非常有钱的人才能用得起。 玻璃的成份   普通玻璃主要是非晶的二氧化硅(SiO2),亦即石英,或砂的化学成分。纯正的硅土溶点为摄氏2000度。因此制造玻璃时一般会加入两种材料:碳酸钠 (Sodium Carbonate,Na2CO3 ,即苏打粉)及碳酸钾(Potash,钾碱)。这样硅土溶点将降至1000度左右。但是因为碳酸钠会令玻璃溶于水中,因此通常还要加入适量的氧化钙CaO,使玻璃不溶于水。   对可见光透明是玻璃最大的特点。一般的玻璃因为制造时加进了碳酸钠,所以对波长短于400纳米的紫外线并不透明。若果要让紫外线穿透,玻璃必须以纯正的二氧化硅制造。这种玻璃成本较高,一般被称为石英玻璃。纯玻璃对红外线亦是透明的,可以造成数公里长,作通讯用途的玻璃纤维。   常见的玻璃通常亦会加入其他成份。例如看起来十分闪烁曜眼的水晶玻璃(Lead glass),是在玻璃内加入铅,令玻璃的折射系数增加,产生更为眩目的折射。至于派热克斯玻璃(Pyrex),则是加入了硼,以改变玻璃的热及电性质。加入钡亦可增加折射指数。制造光学镜头的玻璃则是加入钍的氧化物来大幅增加折射指数。倘若要玻璃吸收红外线,可以加入铁。例如放映机内便有这种隔热的玻璃。玻璃加入铈则会吸收紫外线。   在玻璃中加入各种金属和金属氧化物亦可以改变玻璃的颜色。例如少量锰可以改变玻璃内因铁造成的淡绿色。多一点锰则可以造成淡紫色的玻璃。硒亦有类似的效果。少量钴可以造成蓝色的玻璃。锡的氧化物及砷氧化物可造成不透明的白色玻璃。这种玻璃好像是白色的陶瓷。铜的氧化物会造成青绿色的玻璃。以金属铜则会造成深红色、不透明的玻璃,看起来好像是红宝石。镍可以造成蓝色、深紫色、甚至是黑色的玻璃。钛则可以造成棕黄色。微量的金(约0.001%)造成的玻璃是非常鲜明,像是红宝石的颜色。铀(0.1 至2%)造成的玻璃是萤火黄或绿色。银化合物可以造成橙色至黄色的玻璃。改变玻璃的温度亦会改变这些化合物造成的颜色,但当中的化学原理相当复杂,至今仍然未被完全明解。   有时在火山溶岩中会出现天然的玻璃,称黑曜石或火山玻璃。黑曜石可以用来造成简单的尖刀。 玻璃的历史   人类相信自石器时代即已使用天然的火山玻璃。古埃及在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已有记载使用玻璃作器皿。公元前200年,巴比伦发明了玻璃吹管制玻璃的方法,接着这个方法传入罗马,欧洲在公元一世纪左右罗马的波特兰瓶即是玻璃浮雕作品。到了十一世纪,德国发明制造平面玻璃的技术。先把玻璃吹成球状,然后造成圆筒型。在玻璃仍热时切开,然后摊平。这种技术在十三世纪的威尼斯得到了进一步改良。十四世纪欧洲的玻璃制造中心是威尼斯,很多以玻璃造成的餐具、器皿等都是由威尼斯制作。日后欧洲很多玻璃工匠都是师承威尼斯。1827年发明的玻璃压印机器,开展了大规模生产廉价玻璃器具的道路。   玻璃上有时会以酸或其他腐蚀物料刻上艺术图案。传统的造法是在吹或铸玻璃的时候由工匠刻作。后来在1920年发明了可以在模具上加上雕刻的办法,亦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玻璃,于是在1930年以后,大量生产的廉价玻璃器具逐渐出现。   中国在西周时亦已开始制造玻璃。在西周时期的古墓中曾发现玻璃管、玻璃珠等物品。南北朝以前,中文多以琉璃称以火烧成,玻璃质透明物。宋时则开始称之为玻璃。到明清时,习惯以琉璃称呼低温烧成,不透明的陶瓷。很多当时的“琉璃”严格上来说,并不属于现代所说的“玻璃”。 玻璃种类 浮法玻璃/退火玻璃   世上大约90%的平面玻璃都是使用1950年代由皮尔金顿玻璃公司(Pilkington)的阿士达·皮尔金顿爵士发明的“浮法玻璃”制成。这种玻璃亦称退火玻璃,方法是把玻璃溶液倒进一缸溶解的锡内,玻璃浮上锡面后自然形成两边平滑的表面,慢慢冷却及成长带状离开锡缸。之后经过火打磨便成为接近完全平的玻璃。通常玻璃会以标准的厚度生产,分为2、3、4、5、6、8、10、12、15、19和22毫米。   把普通退火玻璃用在建筑上会构成潜在危险,因为当这种玻璃破裂时,会成为大块,锋利的碎片,可以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多数地方的建筑条例会禁止在玻璃可能被打破的地方使用普通退火玻璃。例如:浴室、玻璃门、落地式玻璃窗、走火通道等等都不可使用这种玻璃。   在浮法玻璃发明以前,退火玻璃亦会以吹、卷压法生产。这些方法很难制成全平的玻璃,除非加以成本很高的机械打磨。 强化玻璃   强化玻璃、淬火玻璃或钢化玻璃(Tempered Glass)是由退火玻璃经热处理而成。退火玻璃先被切割成所需的大小,打磨好边缘或钻好洞,然后进行强化处理。玻璃被放在滚筒桌上,推入超过退火温度摄氏600度的焗炉,然后以空气迅速冷却。玻璃表面被冷却至退火温度以下,快速硬化及收缩;而玻璃内部则在短时间内仍作流动。当玻璃内部收缩,会在表面造成压应力,玻璃内部则成张应力。   一般强化玻璃比退火玻璃强四至六倍。原因是玻璃表面的轻微裂痕都会被应力所紧压,而内层可能出现裂痕的可能性亦较低。但是强化玻璃亦有缺点。因为玻璃内的应力需要平衡,所以如果强化玻璃上出现任何损坏或裂痕,整块玻璃都会碎成指甲大小,没有尖角的碎片。所以强化玻璃要在进行强化处理前事先切割及打磨。而且与退火玻璃相比,强化玻璃的硬度较低,较容易被刮花。   强化玻璃在建筑上的用途甚多,很多无框组件如玻璃门,玻璃幕场等都经常使用强化破璃。需要负重的玻璃亦会采用强化玻璃。   强化玻璃碎裂时形成的碎片细小及呈圆型,令人受伤的机会较少。故此被视为安全玻璃之一。但是强化玻璃在受撞击时,会有可能出现突然爆裂,所以强化玻璃不适用于某些场合下。   强化玻璃在数百年前已被发现,但当时并不知道其原理。十七世纪时,英国的鲁伯特王子把熔解的玻璃液滴进水内造成玻璃珠。这种泪滴形的玻璃非常坚硬,就算以槌敲打也不会破碎。但是只要把玻璃滴尾部弄破,它便会突然爆碎成粉末。这种玩意还被带到朝庭上,用来戏弄人,称为“鲁伯特水滴”(Rupert"s drop)。 夹层玻璃   夹层玻璃是1903年由法国化学家爱德华·班尼迪克特斯(Edouard Benedictus)发明。他在做实验的时候无意在玻璃瓶内铺上一层硝化赛璐珞(Cellulose nitrate),之后发现玻璃瓶跌在地上时裂而不破。他想把有塑胶夹层的玻璃应用在汽车的挡风玻璃上,以减少汽车意外所造成的伤亡。最初汽车生产对他的发明不太感兴趣,最先使用这种发明的反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所生产的防毒面具。到了1936年改良使用聚乙烯醇缩丁醛(Polyvinvl butyral PVB)作为夹层后,夹层玻璃才在汽车上大行其道,之后更成为政府强制的安全标准。   现代的夹层玻璃是以两层或更多层的普通退火玻璃造成,中间的夹层多数仍是PVB。把PVB 放在两层玻璃之间,加热至摄氏70度左右,然后以滚轴把中间的空气压出,让PVB把两层玻璃紧黏在一起。一般的夹层玻璃是以两层3毫米的玻璃,中间夹上0.38毫米的夹层。总厚度为6.38毫米。亦可以用更多层、更厚的玻璃来增加强度。例如防弹玻璃即是用多层厚的玻璃夹成,总厚度可达50毫米。   当夹层玻璃上的玻璃被碎裂时,夹层仍然会把两层玻璃黏著,避免整块玻璃碎成可以伤人的碎片。夹层玻璃亦被称为安全玻璃。   夹层玻璃中间的PVB层亦令玻璃的隔音效果增加,且可阻隔99%以上的紫外线。   汽车的档风玻璃都是夹层玻璃。但车上大部分其他的玻璃,例如侧面及后面的玻璃则是强化玻璃。如果留心看,便会发现汽车的挡风玻璃遇碰撞后只会裂而不破。其他玻璃则会碎成小粒。 自洁玻璃   这是一种由皮尔金顿公司发明的新科技玻璃,主要应用在建筑物、汽车上。玻璃外层表面涂上约50纳米厚的钛氧化物,在紫外光下会催化玻璃上的有机物分解。此外玻璃表面的亲水性协助下雨时在玻璃上形成一层水膜,可以把分解的有机物冲走且不留水迹,达到自洁效果。 标签: 玻璃球工艺品

low-e玻璃和水晶灰玻璃有什么不同

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玻璃质地硬且脆,是一种无色的透明材料,并可添加各种成分制成茶色玻璃、淡墨色玻璃、钴蓝色玻璃等。玻璃按主要成分分类:玻璃按主要成分可以分为非氧化物玻璃和氧化物玻璃。非氧化物玻璃品种和数量很少,主要有硫系玻璃和卤化物玻璃。氧化物玻璃又分为硅酸盐玻璃、硼酸盐玻璃、磷酸盐玻璃等。氧化物玻璃通常按玻璃中二氧化硅以及碱金属、碱土金属氧化物的不同含量,又分为:石英玻璃石英玻璃的二氧化硅含量大于99.5%,其热膨胀系数低、耐高温、化学稳定性好、透紫外光和红外光、熔制温度高、粘度大、成型较难。石英玻璃多用于半导体、电光源、光导通信、激光等技术和光学仪器中。2.高硅氧玻璃高硅氧玻璃的二氧化硅含量约96%,其性质与石英玻璃相似。3.钠钙玻璃钠钙玻璃以二氧化硅含量为主,还含有15%的氧化钠和16%的氧化钙,其成本低廉、易成型,适宜大规模生产,其产量占实用玻璃的90%。钠钙玻璃可用于生产玻璃瓶罐、平板玻璃、器皿、灯泡等。4.铅硅酸盐玻璃铅硅酸盐玻璃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硅和氧化铅,具有独特的高折射率和高体积电阻,与金属有良好的浸润性,可用于制造灯泡、真空管芯柱、晶质玻璃器皿图(如图为JAZZ系列水晶餐具)、火石光学玻璃等5.铝硅酸盐玻璃铝硅酸盐玻璃以二氧化硅和氧化铝为主要成分,软化变形温度高,用于制作放电灯泡、高温玻璃温度计、化学燃烧管和玻璃纤维等 。6.硼硅酸盐玻璃又称耐热玻璃或硬质玻璃,以氧化硅和氧化钡为主要成分,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硼硅酸盐玻璃发明于1912年,其商标名为Pyrex。它是第一种耐高温,有较好抗热冲击能力的玻璃材料(如图硼硅酸盐玻璃材料制作的玻璃珠宝)。硼硅酸盐玻璃可以用来制作咖啡壶、炉子、实验室用的玻璃器皿、吊灯(如图耐热玻璃制作的吊灯)及其它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设备。它抗酸和抗化学介质腐蚀的能力很强、热膨胀率很低,因此被用来制作天文望远镜的镜片和其它精密仪器。另外,硼硅酸盐玻璃还可以用作树脂的强化纤维。7.磷酸盐玻璃磷酸盐玻璃以五氧化二磷为主要成分,折射率低、色散低,用于光学仪器中。 玻璃的基本性能有如下几方面:(一)强度玻璃抗拉强度较弱,抗压强度较强。玻璃和陶瓷一样,也是脆性材料。(二)硬度玻璃的硬度较高,比一般金属硬,不能用普通刀具进行切割。根据玻璃的硬度可以选择磨料、磨具和其它的加工方法。

高硼硅玻璃是什么

高硼硅玻璃(又名硬质玻璃),是一种耐高温同时膨胀系数低的特殊玻璃。 它是一种低膨胀率、耐高温、高强度、高硬度、高透光率和高化学稳定性的特殊玻璃材料,因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化工、医药包装、电光源、工艺饰品等行业。 高硼硅玻璃的良好性能已得到世界各界的广泛认可,特别是太阳能领域应用更为广泛。

请问高硼硅胶玻璃英文名是什么?谢谢

高硼硅(酸盐)玻璃一般称为 Pyrex glass。PYREX 已成为高硼硅玻璃的发明者——康宁(Corning)公司的注册商标。

DN250玻璃钢管,壁厚为20.多少钱一米

玻璃钢管 250的规格厚度没有20的呢 3厚的价格是109/m 看能否参考呢 还有其他规格可参考广材网上的市场价格

高硼硅玻璃是什么玻璃?

高硼硅玻璃(又名硬质玻璃),是一种耐高温同时膨胀系数低的特殊玻璃。 它是一种低膨胀率、耐高温、高强度、高硬度、高透光率和高化学稳定性的特殊玻璃材料,因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化工、医药包装、电光源、工艺饰品等行业。 高硼硅玻璃的良好性能已得到世界各界的广泛认可,特别是太阳能领域应用更为广泛,德、美等发达国家已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推广。广泛应用硼硅酸盐玻璃的耐火性能和物理强度使其在实验室的理想选择,它是用来制造如烧杯和试管高耐久性玻璃的实验室设备,使用。在20世纪中叶硼硅玻璃管材管冷却剂被用来(通常蒸馏水)通过高功率真空管为基础的电子设备,如商业广播发射机。玻璃炊具是另一种常见的用法,一个硼硅玻璃馅饼板几乎是美国标准盘子。硼硅酸盐玻璃量杯,具有画上标记,说明毕业的测量,也广泛在美国厨房使用。水族馆加热器有时出于硼硅玻璃。由于它的高耐热性,它可以容忍水与镍铬合金加热元件的温度差异很大。许多高品质的手电筒使用镜头的硼硅酸盐玻璃。这使得通过镜头相比,比塑料和低质量的玻璃的透光率较高的比例。专业打火机和烟斗都是用硼硅玻璃。高耐热性允许管容忍使用较长时间,而这些管道也更加耐用。大多数premanufactured玻璃吉他幻灯片也使硼硅玻璃。新的拉丝技术使玻璃球等当代艺术的应用。硼硅酸盐玻璃有时用于高品质的饮料玻璃器皿。硼硅酸盐玻璃借给随着微波炉和洗碗机兼容性厨具和玻璃器皿增加耐用性。硼硅酸盐也是一种选择真空管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材料,由于其强度高,耐热性。硼硅酸盐玻璃也发现了微机械器件的微机电系统著名,发展应用在半导体行业的保税蚀刻硅硼硅酸盐玻璃的蚀刻晶圆堆叠的一部分。航天飞机上的绝热瓦上涂有硼硅酸盐玻璃。照明设备制造商使用其折射硼硅玻璃。其主要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ISO标准,与美国康宁公司的7740料,德国肖特公司的50料属同种料性。与普遍玻璃相比,无毒副作用,其机械性能,热稳定性能,抗水、抗碱、抗酸等性质大大提高,可广泛用于化工、航天、军事、家庭、医院等各个领域,可制成灯具、餐具、标盘、望远镜片,洗衣机观察孔,微波炉盘,太阳能热水器等多种产品,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和社会效益,该种玻璃在我国出现是基础材料工业的又一次新革命。太阳能热水器,真空集热管的主要材料,主要利用其良好的透光性,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良好的耐冲击性能。有些厂家用的低铁玻璃等,以上性能有所欠缺,在重量和外观上都与高硼硅有所差别。(颜色暗、轻。一般小厂家应用较多)特性硼硅酸盐玻璃具有非常低的热膨胀系数,约是普通玻璃的三分之一。这将减少因温度梯度应力造成的影响,从而具有更强的抗断裂性能。由于其形状偏差非常小,这使它成为望远镜,反射镜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它还可用于处理高放射性核废料。硼硅酸盐玻璃开始软化约821 ℃( 1510 ℉),在此温度下, 7740型粘度高硼硅为107.6砝码。硼硅酸盐玻璃低于普通玻璃致密。虽然越来越多的抗性比其他类型的玻璃热冲击,硼硅玻璃仍然可以因受温度变化迅速或不均匀而破碎。当破碎时,硼硅玻璃裂纹往往比较大块,而不是粉碎(它将单元,而不是分裂)。光学,硼硅酸盐玻璃有低色散(约65阿贝数冠眼镜)和相对较低的折射率(整个可见光范围1.51-1.54 ) 。G3.3高硼硅玻璃的线膨胀系数是3.3士0.1×10-6/K,是以氧化钠(Na2O)、氧化硼(B2O3)、二氧化硅(SIO2)为基本成份的一种玻璃。该玻璃成分中硼硅含量较高,分别为硼:12.5~13.5%,硅:78~80%,故称此类玻璃为高硼硅玻璃。属于硼硅酸盐玻璃中的PYREX玻璃[1]。耐酸耐碱耐水,抗腐蚀性能优越,拥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电学性能,故具有抗化学侵蚀性、抗热冲击性、机械性能好、承受高温等特性。

E002389是什么玻璃

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玻璃质地硬且脆,是一种无色的透明材料,并可添加各种成分制成茶色玻璃、淡墨色玻璃、钴蓝色玻璃等。玻璃按主要成分分类:玻璃按主要成分可以分为非氧化物玻璃和氧化物玻璃。非氧化物玻璃品种和数量很少,主要有硫系玻璃和卤化物玻璃。氧化物玻璃又分为硅酸盐玻璃、硼酸盐玻璃、磷酸盐玻璃等。氧化物玻璃通常按玻璃中二氧化硅以及碱金属、碱土金属氧化物的不同含量,又分为:1.石英玻璃石英玻璃的二氧化硅含量大于99.5%,其热膨胀系数低、耐高温、化学稳定性好、透紫外光和红外光、熔制温度高、粘度大、成型较难。石英玻璃多用于半导体、电光源、光导通信、激光等技术和光学仪器中。2.高硅氧玻璃高硅氧玻璃的二氧化硅含量约96%,其性质与石英玻璃相似。3.钠钙玻璃钠钙玻璃以二氧化硅含量为主,还含有15%的氧化钠和16%的氧化钙,其成本低廉、易成型,适宜大规模生产,其产量占实用玻璃的90%。钠钙玻璃可用于生产玻璃瓶罐、平板玻璃、器皿、灯泡等。4.铅硅酸盐玻璃铅硅酸盐玻璃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硅和氧化铅,具有独特的高折射率和高体积电阻,与金属有良好的浸润性,可用于制造灯泡、真空管芯柱、晶质玻璃器皿图(如图为JAZZ系列水晶餐具)、火石光学玻璃等5.铝硅酸盐玻璃铝硅酸盐玻璃以二氧化硅和氧化铝为主要成分,软化变形温度高,用于制作放电灯泡、高温玻璃温度计、化学燃烧管和玻璃纤维等 。6.硼硅酸盐玻璃又称耐热玻璃或硬质玻璃,以氧化硅和氧化钡为主要成分,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硼硅酸盐玻璃发明于1912年,其商标名为Pyrex。它是第一种耐高温,有较好抗热冲击能力的玻璃材料(如图硼硅酸盐玻璃材料制作的玻璃珠宝)。硼硅酸盐玻璃可以用来制作咖啡壶、炉子、实验室用的玻璃器皿、吊灯(如图耐热玻璃制作的吊灯)及其它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设备。它抗酸和抗化学介质腐蚀的能力很强、热膨胀率很低,因此被用来制作天文望远镜的镜片和其它精密仪器。另外,硼硅酸盐玻璃还可以用作树脂的强化纤维。7.磷酸盐玻璃磷酸盐玻璃以五氧化二磷为主要成分,折射率低、色散低,用于光学仪器中。 玻璃的基本性能有如下几方面:(一)强度玻璃抗拉强度较弱,抗压强度较强。玻璃和陶瓷一样,也是脆性材料。(二)硬度玻璃的硬度较高,比一般金属硬,不能用普通刀具进行切割。根据玻璃的硬度可以选择磨料、磨具和其它的加工方法。

玻璃的成分是什么?

玻璃,中国古代亦称琉璃,是一种透明、强度及硬度颇高,不透气的物料。玻璃在日常环境中呈化学惰性,亦不会与生物起作用,故此用途非常广泛。玻璃一般不溶于酸(例外:氢氟酸与玻璃反应生成SiF4,从而导致玻璃的腐蚀);但溶于强碱,例如氢氧化铯。玻璃是一种非晶形过冷液体。融解的玻璃迅速冷却,各分子因为没有足够时间形成晶体而形成玻璃。 成份普通玻璃主要是以二氧化硅灰石碳酸钠为原料的非晶形过冷液体二氧化硅(SiO2),亦即石英,或砂的化学成分。纯正的硅土溶点为摄氏2000度。因此制造玻璃时一般会加入两种材料:碳酸钠 (Sodium Carbonate,Na2CO3 ,即苏打粉)及碳酸钾(Potash,钾碱)。这样硅土溶点将降至1000度左右。但是因为碳酸钠会令玻璃溶于水中,因此通常还要加入适量的氧化钙CaO,使玻璃不溶于水。 对可见光透明是玻璃最大的特点。一般的玻璃因为制造时加进了碳酸钠,所以对波长短于400纳米的紫外线并不透明。若果要让紫外线穿透,玻璃必须以纯正的二氧化硅制造。这种玻璃成本较高,一般被称为石英玻璃。纯玻璃对红外线亦是透明的,可以造成数公里长,作通讯用途的玻璃纤维。 常见的玻璃通常亦会加入其他成份。例如看起来十分闪烁曜眼的水晶玻璃(Lead glass),是在玻璃内加入铅,令玻璃的折射系数增加,产生更为眩目的折射。至于派热克斯玻璃(Pyrex),则是加入了硼,以改变玻璃的热及电性质。加入钡亦可增加折射指数。制造光学镜头的玻璃则是加入钍的氧化物来大幅增加折射指数。倘若要玻璃吸收红外线,可以加入铁。例如放映机内便有这种隔热的玻璃。玻璃加入铈则会吸收紫外线。 在玻璃中加入各种金属和金属氧化物亦可以改变玻璃的颜色。例如少量锰可以改变玻璃内因铁造成的淡绿色。多一点锰则可以造成淡紫色的玻璃。硒亦有类似的效果。少量钴可以造成蓝色的玻璃。锡的氧化物及砷氧化物可造成不透明的白色玻璃。这种玻璃好像是白色的陶瓷。铜的氧化物会造成青绿色的玻璃。以金属铜则会造成深红色、不透明的玻璃,看起来好像是红宝石。镍可以造成蓝色、深紫色、甚至是黑色的玻璃。钛则可以造成棕黄色。微量的金(约0.001%)造成的玻璃是非常鲜明,像是红宝石的颜色。铀(0.1 至2%)造成的玻璃是萤火黄或绿色。银化合物可以造成橙色至黄色的玻璃。改变玻璃的温度亦会改变这些化合物造成的颜色,但当中的化学原理相当复杂,至今仍然未被完全明解。 有时在火山溶岩中会出现天然的玻璃,称黑曜石或火山玻璃。黑曜石可以用来造成简单的尖刀。 历史人类相信自石器时代即已使用天然的火山玻璃。古埃及在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已有记载使用玻璃作器皿。西元前200年,巴比伦发明了玻璃吹管制玻璃的方法,接着这个方法传入罗马,欧洲在公元一世纪左右罗马的波特兰瓶即是玻璃浮雕作品。到了十一世纪,德国发明制造平面玻璃的技术。先把玻璃吹成球状,然后造成圆筒型。在玻璃仍热时切开,然后摊平。这种技术在十三世纪的威尼斯得到了进一步改良。十四世纪欧洲的玻璃制造中心是威尼斯,很多以玻璃造成的餐具、器皿等都是由威尼斯制作。日后欧洲很多玻璃工匠都是师承威尼斯。1827年发明的玻璃压印机器,开展了大规模生产廉价玻璃器具的道路。 玻璃上有时会以酸或其他腐蚀物料刻上艺术图案。传统的造法是在吹或铸玻璃的时候由工匠刻作。后来在1920年发明了可以在模具上加上雕刻的办法,亦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玻璃,于是在1930年以后,大量生产的廉价玻璃器具逐渐出现。 中国在西周时亦已开始制造玻璃。在西周时期的古墓中曾发现玻璃管、玻璃珠等物品。南北朝以前,中国人多以琉璃称以火烧成,玻璃质透明物。宋时则开始称之为玻璃。到明清时,习惯以琉璃称呼低温烧成,不透明的陶瓷。很多当时的“琉璃”严格上来说,并不属于现代所说的“玻璃”。 玻璃种类浮法玻璃/退火玻璃 世上大约90%的平面玻璃都是使用1950年代由皮尔金顿玻璃公司(Pilkington)的阿士达·皮尔金顿爵士发明的“浮法玻璃”制成。这种玻璃亦称退火玻璃,方法是把玻璃溶液倒进一缸溶解的锡内,玻璃浮上锡面后自然形成两边平滑的表面,慢慢冷却及成长带状离开锡缸。之后经过火打磨便成为接近完全平的玻璃。通常玻璃会以标准的厚度生产,分为2、3、4、5、6、8、10、12、15、19和22毫米。 把普通退火玻璃用在建筑上会构成潜在危险,因为当这种玻璃破裂时,会成为大块,锋利的碎片,可以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多数地方的建筑条例会禁止在玻璃可能被打破的地方使用普通退火玻璃。例如:浴室、玻璃门、落地式玻璃窗、走火通道等等都不可使用这种玻璃。 在浮法玻璃发明以前,退火玻璃亦会以吹、卷压法生产。这些方法很难制成全平的玻璃,除非加以成本很高的机械打磨。 强化玻璃强化玻璃、淬火玻璃或钢化玻璃(Tempered Glass)是由退火玻璃经热处理而成。退火玻璃先被切割成所需的大小,打磨好边缘或钻好洞,然后进行强化处理。玻璃被放在滚筒桌上,推入超过退火温度摄氏600度的焗炉,然后以空气迅速冷却。玻璃表面被冷却至退火温度以下,快速硬化及收缩;而玻璃内部则在短时间内仍作流动。当玻璃内部收缩,会在表面造成压应力,玻璃内部则成张应力。 一般强化玻璃比退火玻璃强四至六倍。原因是玻璃表面的轻微裂痕都会被应力所紧压,而内层可能出现裂痕的可能性亦较低。但是强化玻璃亦有缺点。因为玻璃内的应力需要平衡,所以如果强化玻璃上出现任何损坏或裂痕,整块玻璃都会碎成指甲大小,没有尖角的碎片。所以强化玻璃要在进行强化处理前事先切割及打磨。而且与退火玻璃相比,强化玻璃的硬度较低,较容易被刮花。 强化玻璃在建筑上的用途甚多,很多无框组件如玻璃门,玻璃幕场等都经常使用强化破璃。需要负重的玻璃亦会采用强化玻璃。 强化玻璃碎裂时形成的碎片细小及呈圆型,令人受伤的机会较少。故此被视为安全玻璃之一。但是强化玻璃在受撞击时,会有可能出现突然爆裂,所以强化玻璃不适用于某些场合下。 强化玻璃在数百年前已被发现,但当时并不知道其原理。十七世纪时,英国的鲁伯特王子把熔解的玻璃液滴进水内造成玻璃珠。这种泪滴形的玻璃非常坚硬,就算以槌敲打也不会破碎。但是只要把玻璃滴尾部弄破,它便会突然爆碎成粉末。这种玩意还被带到朝庭上,用来戏弄人,称为“鲁伯特水滴”(Rupert"s drop)。 夹层玻璃夹层玻璃是1903年由法国化学家爱德华·班尼迪克特斯(Edouard Benedictus)发明。他在做实验的时候无意在玻璃瓶内铺上一层硝化赛璐珞(Cellulose nitrate),之后发现玻璃瓶跌在地上时裂而不破。他想把有塑胶夹层的玻璃应用在汽车的挡风玻璃上,以减少汽车意外所造成的伤亡。最初汽车生产对他的发明不太感兴趣,最先使用这种发明的反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所生产的防毒面具。到了1936年改良使用聚乙烯醇缩丁醛(Polyvinvl butyral PVB)作为夹层后,夹层玻璃才在汽车上大行其道,之后更成为政府强制的安全标准。 现代的夹层玻璃是以两层或更多层的普通退火玻璃造成,中间的夹层多数仍是PVB。把PVB 放在两层玻璃之间,加热至摄氏70度左右,然后以滚轴把中间的空气压出,让PVB把两层玻璃紧黏在一起。一般的夹层玻璃是以两层3毫米的玻璃,中间夹上0.38毫米的夹层。总厚度为6.38毫米。亦可以用更多层、更厚的玻璃来增加强度。例如防弹玻璃即是用多层厚的玻璃夹成,总厚度可达50毫米。 当夹层玻璃上的玻璃被碎裂时,夹层仍然会把两层玻璃黏着,避免整块玻璃碎成可以伤人的碎片。夹层玻璃亦被称为安全玻璃。 夹层玻璃中间的PVB层亦令玻璃的隔音效果增加,且可阻隔99%以上的紫外线。 汽车的档风玻璃都是夹层玻璃。但车上大部分其他的玻璃,例如侧面及后面的玻璃则是强化玻璃。如果留心看,便会发现汽车的挡风玻璃遇碰撞后只会裂而不破。其他玻璃则会碎成小粒。 调光玻璃调光玻璃也叫Polyvision隐私玻璃,亦称电控液晶玻璃、电控调光玻璃或PDLC玻璃,也称作魔法玻璃或变色玻璃。当电控产品关闭电源时,调光里面的液晶分子会呈现不规则的散布状态,使光线无法射入,让调光玻璃呈现不透明的乳白色外观;通电后,里面的液晶分子呈现整齐排列,光线可以自由穿透,此时电控液晶玻璃呈现透明状态。调光玻璃最早由肯特州立大学发明,并由美国Polytronix,Inc公司于1990年最早实现商业化量产,距今已有20几年的历史;由于制造成本居高不下,所以,目前大多应用于高档酒店,别墅,各类高级商业场所及各类隐私保护领域等。由于Polytornix,Inc旗下的电控调光玻璃品牌名称为Polyvision隐私玻璃,所以,在业界,[Polyvision]也被视作是调光玻璃的代名词。 自洁玻璃这是一种由皮尔金顿公司发明的新科技玻璃,主要应用在建筑物、汽车上。玻璃外层表面涂上约50纳米厚的钛氧化物,在紫外光下会催化玻璃上的有机物分解。此外玻璃表面的亲水性协助下雨时在玻璃上形成一层水膜,可以把分解的有机物冲走且不留水迹,达到自洁效果。 LED玻璃LED玻璃是由台湾宝创科技股份公司独创的高科技光电玻璃产品,它是一种将LED光源崁入玻璃里形成各种样式、图案的专利产品。设计师利用LED玻璃的光亮特性可开发出众所瞩目的展示产品,LED本身还拥有出色的亮度及节能的特性。LED玻璃科技可令玻璃表面看不见线路,适用于各式平板以及弯曲玻璃,满足各种设计应用需求。 镭射玻璃镭射玻璃也称作全息玻璃或激光玻璃,是一种将激光全息图样与玻璃相结合的专利技术产品。镭射玻璃使图形能拥有色彩变化万端、影像立体且引人注目的特性,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家居设计,家居及商业场所装潢或各类家电面板装饰等领域。 夜光玻璃夜光玻璃可在夜里散发出独特的荧光效果,令应用夜光玻璃的地方充满浪漫的氛围,夜光玻璃在夜里可起到指引方向或充当光源的作用。这是一种把发光技术应用在玻璃领域的全新尝试,这种创新的产品将引领玻璃制造技术迈向新时代。主要适用于商业场所及家居室内设计,装潢,门窗,产品展示柜,家具等领域。该项技术由台湾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明。

琉璃 = 玻璃?

玻璃 玻璃可以造成不同的形状和颜色。这是以玻璃制成的艺术品。 玻璃,中国古代亦称琉璃,是一种透明、强度及硬度颇高,不透气的物料。玻璃在日常环境中呈化学惰性,亦不会与生物起作用,故此用途非常广泛。玻璃一般不溶于酸(例外:氢氟酸与玻璃反应生成SiF4,从而导致玻璃的腐蚀);但溶于强碱,例如氢氧化铯。玻璃是一种非晶形固体。融解的玻璃迅速冷却,各分子因为没有足够时间形成晶体而形成玻璃。 成份 普通玻璃主要是非晶的二氧化矽(SiO2),亦即石英,或砂的化学成分。纯正的矽土溶点为摄氏2000度。因此制造玻璃时一般会加入两种材料:碳酸钠 (Sodium Carbonate Na2CO3 ,即苏打粉)及碳酸钾(Potash,钾碱)。这样矽土溶点将降至1000度左右。但是因为碳酸钠会令玻璃溶于水中,因此通常还要加入适量的氧化钙CaO,使玻璃不溶于水。 对可见光透明是玻璃最大的特点。一般的玻璃因为制造时加进了碳酸钠,所以对波长短于400奈米的紫外线并不透明。若果要让紫外线穿透,玻璃必须以纯正的二氧化矽制造。这种玻璃成本较高,一般被称为石英玻璃。纯玻璃对红外线亦是透明的,可以造成数公里长,作通讯用途的玻璃纤维。 常见的玻璃通常亦会加入其他成份。例如看起来十分闪烁曜眼的水晶玻璃(Lead glass),是在玻璃内加入铅 令玻璃的折射指数增加,产生更为眩目的折射。至于派热克斯玻璃(Pyrex),则是加入了硼,以改变玻璃的热及电性质。加入钡亦可增加折射指数。制造光学镜头的玻璃则是加入钍的氧化物来大幅增加折射指数。倘若要玻璃吸收红外线,可以加入铁。例如放映机内便有这种隔热的玻璃。玻璃加入铈则会吸收紫外线。 在玻璃中加入各种金属和金属氧化物亦可以改变玻璃的颜色。例如少量锰可以改变玻璃内因铁造成的淡绿色。多一点锰则可以造成淡紫色的玻璃。硒亦有类似的效果。少量钴可以造成蓝色的玻璃。锡的氧化物及砷氧化物可造成不透明的白色玻璃。这种玻璃好像是白色的陶瓷。铜的氧化物会造成青绿色的玻璃。以金属铜则会造成深红色、不透明的玻璃,看起来好像是红宝石。镍可以造成蓝色、深紫色、甚至是黑色的玻璃。钛则可以造成棕黄色。微量的金(约0.001%)造成的玻璃是非常鲜明,像是红宝石的颜色。铀(0.1 至2%)造成的玻璃是萤火黄或绿色。银化合物可以造成橙色至黄色的玻璃。改变玻璃的温度亦会改变这些化合物造成的颜色,但当中的化学原理相当复杂,至今仍然未被完全明解。 有时在火山溶岩中会出现天然的玻璃,称黑曜石或火山玻璃。黑曜石可以用来造成简单的尖刀。 历史 人类相信自石器时代即已使用天然的火山玻璃。古埃及在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已有记载使用玻璃作器皿。西元前200年,巴比伦发明了玻璃吹管制玻璃的方法,接着这个方法传入罗马,欧洲在公元一世纪左右罗马的波特兰瓶即是玻璃浮雕作品。到了十一世纪,德国发明制造平面玻璃的技术。先把玻璃吹成球状,然后造成圆筒型。在玻璃仍热时切开,然后摊平。这种技术在十三世纪的威尼斯得到了进一步改良。十四世纪欧洲的玻璃制造中心是威尼斯,很多以玻璃造成的餐具、器皿等都是由威尼斯制作。日后欧洲很多玻璃工匠都是师承威尼斯。1827年发明的玻璃压印机器,开展了大规模生产廉价玻璃器具的道路。 玻璃上有时会以酸或其他腐蚀物料刻上艺术图案。传统的造法是在吹或铸玻璃的时候由工匠刻作。后来在1920年发明了可以在模具上加上雕刻的办法,亦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玻璃,于是在1930年以后,大量生产的廉价玻璃器具逐渐出现。 中国在西周时亦已开始制造玻璃。在西周时期的古墓中曾发现玻璃管、玻璃珠等物品。南北朝以前,中文多以琉璃称以火烧成,玻璃质透明物。宋时则开始称之为玻璃。到明清时,习惯以琉璃称呼低温烧成,不透明的陶瓷。很多当时的「琉璃」严格上来说,并不属于现代所说的「玻璃」。 玻璃种类 浮法玻璃/退火玻璃 古老的皮面玻璃很少是全平的。 世上大约90%的平面玻璃都是使用1950年代由皮尔金顿玻璃公司(Pilkington)的阿士达·皮尔金顿爵士发明的「浮法玻璃」制成。这种玻璃亦称退火玻璃,方法是把玻璃溶液倒进一缸溶解的锡内,玻璃浮上锡面后自然形成两边平滑的表面,慢慢冷却及成长带状离开锡缸。之后经过火打磨便成为接近完全平的玻璃。通常玻璃会以标准的厚度生产,分为2、3、4、5、6、8、10、12、15、19和22毫米。 把普通退火玻璃用在建筑上会构成潜在危险,因为当这种玻璃破裂时,会成为大块,锋利的碎片,可以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多数地方的建筑条例会禁止在玻璃可能被打破的地方使用普通退火玻璃。例如:浴室、玻璃门、落地式玻璃窗、走火通道等等都不可使用这种玻璃。 在浮法玻璃发明以前,退火玻璃亦会以吹、卷压法生产。这些方法很难制成全平的玻璃,除非加以成本很高的机械打磨。 强化玻璃 强化玻璃、淬火玻璃或钢化玻璃(Tempered Glass)是由退火玻璃经热处理而成。退火玻璃先被切割成所需的大小,打磨好边缘或钻好洞,然后进行强化处理。玻璃被放在滚筒桌上,推入超过退火温度摄氏600度的焗炉,然后以空气迅速冷却。玻璃表面被冷却至退火温度以下,快速硬化及收缩;而玻璃内部则在短时间内仍作流动。当玻璃内部收缩,会在表面造成压应力,玻璃内部则成张应力。 一般强化玻璃比退火玻璃强四至六倍。原因是玻璃表面的轻微裂痕都会被应力所紧压,而内层可能出现裂痕的可能性亦较低。但是强化玻璃亦有缺点。因为玻璃内的应力需要平衡,所以如果强化玻璃上出现任何损坏或裂痕,整块玻璃都会碎成指甲大小,没有尖角的碎片。所以强化玻璃要在进行强化处理前事先切割及打磨。而且与退火玻璃相比,强化玻璃的硬度较低,较容易被刮花。 强化玻璃在建筑上的用途甚多,很多无框组件如玻璃门,玻璃幕场等都经常使用强化破璃。需要负重的玻璃亦会采用强化玻璃。 强化玻璃碎裂时形成的碎片细小及呈圆型,令人受伤的机会较少。故此被视为安全玻璃之一。但是强化玻璃在受撞击时 会有可能出现突然爆裂,所以强化玻璃不适用于某些场合下。 强化玻璃被击碎后只会形成小颗粒,而不是尖锐的大块碎片。 强化玻璃在数百年前已被发现,但当时并不知道其原理。十七世纪时,英国的鲁伯特王子把熔解的玻璃液滴进水内造成玻璃珠。这种泪滴形的玻璃非常坚硬,就算以槌敲打也不会破碎。但是只要把玻璃滴尾部弄破,它便会突然爆碎成粉末。这种玩意还被带到朝庭上,用来戏弄人,称为「鲁伯特水滴」(Rupert"s drop)。鲁伯特水滴制作及爆炸影片 夹层玻璃 夹层玻璃是1903年由法国化学家爱德华·班尼迪克特斯(Edouard Benedictus)发明。他在做实验的时候无意在玻璃瓶内铺上一层硝化赛璐珞(Cellulose nitrate) 之后发现玻璃瓶跌在地上时裂而不破。他想把有塑胶夹层的玻璃应用在汽车的挡风玻璃上,以减少汽车意外所造成的伤亡。最初汽车生产对他的发明不太感兴趣,最先使用这种发明的反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所生产的防毒面具。到了1936年改良使用聚乙烯醇缩丁醛(Polyvinvl butyral PVB)作为夹层后,夹层玻璃才在汽车上大行其道,之后更成为 *** 强制的安全标准。 现代的夹层玻璃是以两层或更多层的普通退火玻璃造成,中间的夹层多数仍是PVB。把PVB 放在两层玻璃之间,加热至摄氏70度左右,然后以滚轴把中间的空气压出,让PVB把两层玻璃紧黏在一起。一般的夹层玻璃是以两层3毫米的玻璃,中间夹上0.38毫米的夹层。总厚度为6.38毫米。亦可以用更多层、更厚的玻璃来增加强度。例如防弹玻璃即是用多层厚的玻璃夹成,总厚度可达50毫米。 当夹层玻璃上的玻璃被碎裂时,夹层仍然会把两层玻璃黏着,避免整块玻璃碎成可以伤人的碎片。夹层玻璃亦被称为安全玻璃。 夹层玻璃中间的PVB层亦令玻璃的隔音效果增加,且可阻隔99%以上的紫外线。 汽车的档风玻璃都是夹层玻璃。但车上大部分其他的玻璃,例如侧面及后面的玻璃则是强化玻璃。如果留心看,便会发现汽车的挡风玻璃遇碰撞后只会裂而不破。其他玻璃则会碎成小粒。 自洁玻璃 这是一种由皮尔金顿公司发明的新科技玻璃,主要应用在建筑物、汽车上。玻璃外层表面涂上约50奈米厚的钛氧化物,在紫外光下会催化玻璃上的有机物分解。此外玻璃表面的亲水性协助下雨时在玻璃上形成一层水膜,可以把分解的有机物冲走且不留水迹,达到自洁效果。 琉璃简介 : 琉璃,中国玻璃古称谓之一。其出土文献,七千年前即有发现而春秋战国及有正式文献记载。后世虽历代皆有玻璃艺术精品(马王堆出土即是),为令人惋惜无法自成一体重点发展,而渐渐式微。直至近年受法国史诺瓦、拉里欧等水晶艺术品在全世界风行,及中国一些有心人士的大力推展,才又使得中国古代以铅咸类的水晶艺术,再次得到新的契机。 参考: ME

高硼硅玻璃是什么?

高硼硅玻璃(又名硬质玻璃),是一种耐高温同时膨胀系数低的特殊玻璃。 它是一种低膨胀率、耐高温、高强度、高硬度、高透光率和高化学稳定性的特殊玻璃材料,因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化工、医药包装、电光源、工艺饰品等行业。 高硼硅玻璃的良好性能已得到世界各界的广泛认可,特别是太阳能领域应用更为广泛,德、美等发达国家已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推广。广泛应用硼硅酸盐玻璃的耐火性能和物理强度使其在实验室的理想选择,它是用来制造如烧杯和试管高耐久性玻璃的实验室设备,使用。在20世纪中叶硼硅玻璃管材管冷却剂被用来(通常蒸馏水)通过高功率真空管为基础的电子设备,如商业广播发射机。玻璃炊具是另一种常见的用法,一个硼硅玻璃馅饼板几乎是美国标准盘子。硼硅酸盐玻璃量杯,具有画上标记,说明毕业的测量,也广泛在美国厨房使用。水族馆加热器有时出于硼硅玻璃。由于它的高耐热性,它可以容忍水与镍铬合金加热元件的温度差异很大。许多高品质的手电筒使用镜头的硼硅酸盐玻璃。这使得通过镜头相比,比塑料和低质量的玻璃的透光率较高的比例。专业打火机和烟斗都是用硼硅玻璃。高耐热性允许管容忍使用较长时间,而这些管道也更加耐用。大多数premanufactured玻璃吉他幻灯片也使硼硅玻璃。新的拉丝技术使玻璃球等当代艺术的应用。硼硅酸盐玻璃有时用于高品质的饮料玻璃器皿。硼硅酸盐玻璃借给随着微波炉和洗碗机兼容性厨具和玻璃器皿增加耐用性。硼硅酸盐也是一种选择真空管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材料,由于其强度高,耐热性。硼硅酸盐玻璃也发现了微机械器件的微机电系统著名,发展应用在半导体行业的保税蚀刻硅硼硅酸盐玻璃的蚀刻晶圆堆叠的一部分。航天飞机上的绝热瓦上涂有硼硅酸盐玻璃。照明设备制造商使用其折射硼硅玻璃。其主要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ISO标准,与美国康宁公司的7740料,德国肖特公司的50料属同种料性。与普遍玻璃相比,无毒副作用,其机械性能,热稳定性能,抗水、抗碱、抗酸等性质大大提高,可广泛用于化工、航天、军事、家庭、医院等各个领域,可制成灯具、餐具、标盘、望远镜片,洗衣机观察孔,微波炉盘,太阳能热水器等多种产品,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和社会效益,该种玻璃在我国出现是基础材料工业的又一次新革命。太阳能热水器,真空集热管的主要材料,主要利用其良好的透光性,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良好的耐冲击性能。有些厂家用的低铁玻璃等,以上性能有所欠缺,在重量和外观上都与高硼硅有所差别。(颜色暗、轻。一般小厂家应用较多)特性硼硅酸盐玻璃具有非常低的热膨胀系数,约是普通玻璃的三分之一。这将减少因温度梯度应力造成的影响,从而具有更强的抗断裂性能。由于其形状偏差非常小,这使它成为望远镜,反射镜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它还可用于处理高放射性核废料。硼硅酸盐玻璃开始软化约821 ℃( 1510 ℉),在此温度下, 7740型粘度高硼硅为107.6砝码。硼硅酸盐玻璃低于普通玻璃致密。虽然越来越多的抗性比其他类型的玻璃热冲击,硼硅玻璃仍然可以因受温度变化迅速或不均匀而破碎。当破碎时,硼硅玻璃裂纹往往比较大块,而不是粉碎(它将单元,而不是分裂)。光学,硼硅酸盐玻璃有低色散(约65阿贝数冠眼镜)和相对较低的折射率(整个可见光范围1.51-1.54 ) 。G3.3高硼硅玻璃的线膨胀系数是3.3士0.1×10-6/K,是以氧化钠(Na2O)、氧化硼(B2O3)、二氧化硅(SIO2)为基本成份的一种玻璃。该玻璃成分中硼硅含量较高,分别为硼:12.5~13.5%,硅:78~80%,故称此类玻璃为高硼硅玻璃。属于硼硅酸盐玻璃中的PYREX玻璃[1]。耐酸耐碱耐水,抗腐蚀性能优越,拥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电学性能,故具有抗化学侵蚀性、抗热冲击性、机械性能好、承受高温等特性。

什么是硼硅玻璃?

高硼硅玻璃(又名硬质玻璃),是一种耐高温同时膨胀系数低的特殊玻璃。 它是一种低膨胀率、耐高温、高强度、高硬度、高透光率和高化学稳定性的特殊玻璃材料,因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化工、医药包装、电光源、工艺饰品等行业。 高硼硅玻璃的良好性能已得到世界各界的广泛认可,特别是太阳能领域应用更为广泛,德、美等发达国家已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推广。广泛应用硼硅酸盐玻璃的耐火性能和物理强度使其在实验室的理想选择,它是用来制造如烧杯和试管高耐久性玻璃的实验室设备,使用。在20世纪中叶硼硅玻璃管材管冷却剂被用来(通常蒸馏水)通过高功率真空管为基础的电子设备,如商业广播发射机。玻璃炊具是另一种常见的用法,一个硼硅玻璃馅饼板几乎是美国标准盘子。硼硅酸盐玻璃量杯,具有画上标记,说明毕业的测量,也广泛在美国厨房使用。水族馆加热器有时出于硼硅玻璃。由于它的高耐热性,它可以容忍水与镍铬合金加热元件的温度差异很大。许多高品质的手电筒使用镜头的硼硅酸盐玻璃。这使得通过镜头相比,比塑料和低质量的玻璃的透光率较高的比例。专业打火机和烟斗都是用硼硅玻璃。高耐热性允许管容忍使用较长时间,而这些管道也更加耐用。大多数premanufactured玻璃吉他幻灯片也使硼硅玻璃。新的拉丝技术使玻璃球等当代艺术的应用。硼硅酸盐玻璃有时用于高品质的饮料玻璃器皿。硼硅酸盐玻璃借给随着微波炉和洗碗机兼容性厨具和玻璃器皿增加耐用性。硼硅酸盐也是一种选择真空管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材料,由于其强度高,耐热性。硼硅酸盐玻璃也发现了微机械器件的微机电系统著名,发展应用在半导体行业的保税蚀刻硅硼硅酸盐玻璃的蚀刻晶圆堆叠的一部分。航天飞机上的绝热瓦上涂有硼硅酸盐玻璃。照明设备制造商使用其折射硼硅玻璃。其主要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ISO标准,与美国康宁公司的7740料,德国肖特公司的50料属同种料性。与普遍玻璃相比,无毒副作用,其机械性能,热稳定性能,抗水、抗碱、抗酸等性质大大提高,可广泛用于化工、航天、军事、家庭、医院等各个领域,可制成灯具、餐具、标盘、望远镜片,洗衣机观察孔,微波炉盘,太阳能热水器等多种产品,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和社会效益,该种玻璃在我国出现是基础材料工业的又一次新革命。太阳能热水器,真空集热管的主要材料,主要利用其良好的透光性,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良好的耐冲击性能。有些厂家用的低铁玻璃等,以上性能有所欠缺,在重量和外观上都与高硼硅有所差别。(颜色暗、轻。一般小厂家应用较多)特性硼硅酸盐玻璃具有非常低的热膨胀系数,约是普通玻璃的三分之一。这将减少因温度梯度应力造成的影响,从而具有更强的抗断裂性能。由于其形状偏差非常小,这使它成为望远镜,反射镜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它还可用于处理高放射性核废料。硼硅酸盐玻璃开始软化约821 ℃( 1510 ℉),在此温度下, 7740型粘度高硼硅为107.6砝码。硼硅酸盐玻璃低于普通玻璃致密。虽然越来越多的抗性比其他类型的玻璃热冲击,硼硅玻璃仍然可以因受温度变化迅速或不均匀而破碎。当破碎时,硼硅玻璃裂纹往往比较大块,而不是粉碎(它将单元,而不是分裂)。光学,硼硅酸盐玻璃有低色散(约65阿贝数冠眼镜)和相对较低的折射率(整个可见光范围1.51-1.54 ) 。G3.3高硼硅玻璃的线膨胀系数是3.3士0.1×10-6/K,是以氧化钠(Na2O)、氧化硼(B2O3)、二氧化硅(SIO2)为基本成份的一种玻璃。该玻璃成分中硼硅含量较高,分别为硼:12.5~13.5%,硅:78~80%,故称此类玻璃为高硼硅玻璃。属于硼硅酸盐玻璃中的PYREX玻璃[1]。耐酸耐碱耐水,抗腐蚀性能优越,拥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电学性能,故具有抗化学侵蚀性、抗热冲击性、机械性能好、承受高温等特性。

高硼硅玻璃的特性

硼硅酸盐玻璃具有非常低的热膨胀系数,约是普通玻璃的三分之一。这将减少因温度梯度应力造成的 影响,从而具有更强的抗断裂性能。由于其形状偏差非常小,这使它成为望远镜,反射镜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它还可用于处理高放射性核废料。硼硅酸盐玻璃开始软化约821 ℃( 1510 ℉),在此温度下, 7740型粘度高硼硅为107.6砝码。硼硅酸盐玻璃低于普通玻璃致密。虽然越来越多的抗性比其他类型的玻璃热冲击,硼硅玻璃仍然可以因受温度变化迅速或不均匀而破碎。当破碎时,硼硅玻璃裂纹往往比较大块,而不是粉碎(它将单元,而不是分裂)。光学,硼硅酸盐玻璃有低色散(约65阿贝数冠眼镜)和相对较低的折射率(整个可见光范围1.51-1.54 ) 。G3.3高硼硅玻璃的线膨胀系数是3.3士0.1×10-6/K,是以氧化钠(Na2O)、氧化硼(B2O3)、二氧化硅(SIO2)为基本成份的一种玻璃。该玻璃成分中硼硅含量较高,分别为硼:12.5~13.5%,硅:78~80%,故称此类玻璃为高硼硅玻璃。属于硼硅酸盐玻璃中的PYREX玻璃。耐酸耐碱耐水,抗腐蚀性能优越,拥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电学性能,故具有抗化学侵蚀性、抗热冲击性、机械性能好、承受高温等特性。G3.3高硼硅玻璃具体物理化学性能如下: 含硅量 80 %以上 应变温度 520 ℃ 退火温度 560 ℃ 软化温度 820 ℃ 折射率 1.47 透光率( 2毫米) 92 % 弹性模量 76KNmm - 2 抗张强度 40- 120Nmm - 2 玻璃应力光学常数 3.8 * 10-6平方毫米/否 加工温度( 104dpas ) 1220 ℃ 线膨胀系数( 20-300 ℃) 3.3 * 10-6 K - 1的 密度(20 ℃) 2.23gcm - 1 比热 0.9jg - 1K的- 1 导热率 1.2Wm - 1K的- 1 耐水性能(国际标准化组织719) 1级 耐酸性能(国际标准化组织195 ) 1级 耐碱性能(国际标准化组织695) 2级

高硼硅玻璃和普通玻璃有啥区别?

高硼硅玻璃奶瓶(又称晶钻玻璃奶瓶,因为高硼硅玻璃使用含硼13%以上的医用玻璃制成的,透明度很高,瓶身光滑度很高,看上去闪晶晶的,所以又叫晶钻玻璃奶瓶) 不含双酚A(BPA)◆优点:耐热性高,受热高达600度,相对普通玻璃耐冲击;耐温差高,既使煮沸后直接放入冷水中也不易炸,且内壁光滑,容易清洗,不易粘附污垢,防止细菌滋生,高硼硅是含硼13﹪以上的医用玻璃制成的,有着突出的耐油、耐酸碱等性能,是初生婴儿首选的产品。(普通玻璃受热过高容易破裂,瓶身有杂质,透明度不高)◆缺点:质重、易碎(对宝宝有潜在的危险);传热较快,不易握持,比重大,不容易携带;适合于妈妈拿着喂宝宝。

玻璃易炸裂的科学原理是什么

  玻璃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种生活用品,但是有很多的玻璃杯易炸裂,这是怎么回事?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玻璃易炸裂的科学原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玻璃易炸裂的原理   在寒冷的冬天,将热水倒入厚玻璃杯中,比倒入薄玻璃杯中更容易发生爆裂,这是因为玻璃具又热胀冷缩的性质。当滚烫的开水倒入玻璃杯中时,杯子的内壁受热后会马上开始膨胀,拼命往外挤,而因为壁厚的缘故,热量不能及时传过去,杯子的外壁温度还比较低,来不及膨胀。   这时,杯子内外受力不均,在内层的奋力冲击下,玻璃杯就很可能杯挤破。而薄玻璃,杯因为内壁和外壁之间很薄,开水倒入时,内外两层几乎同时膨胀,也不容易炸裂了。   玻璃的成分结构   普通玻璃的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SiO2,即石英,砂的主要成分)。而纯硅土熔点为摄氏2000度,因此制造玻璃时一般会加入碳酸钠(Na2CO3 ,即苏打)与碳酸钾(Potash,K2CO3,钾碱),这样硅土熔点将降至摄氏1000度左右。但是碳酸钠会使玻璃溶于水中,因此通常还要加入适量的氧化钙(CaO)使玻璃不溶于水。   对可见光透明是玻璃最大的特点,一般的玻璃因为制造时加进了碳酸钠,所以对波长短于400nm的紫外线并不透明。如果要让紫外线穿透,玻璃必须以纯正的二氧化硅制造,这种玻璃成本较高,一般被称为石英玻璃。纯玻璃对红外线亦是透明的,可以造成数公里长,作通讯用途的玻璃纤维。   常见的玻璃通常亦会加入其他成份。 例如看起来十分闪烁曜眼的水晶玻璃(Lead glass,又称铅玻璃)是在玻璃内加入铅,令玻璃的折射系数增加,产生更为眩目的折射。 至于派热克斯玻璃(Pyrex),则是加入了硼,以改变玻璃的热及电性质。 加入钡亦可增加折射指数。 制造光学镜头的玻璃则是加入钍的"氧化物来大幅增加折射指数。 倘若要玻璃吸收红外线则可以加入铁,放映机内便有这种隔热的玻璃。 玻璃加入铈则会吸收紫外线。   在玻璃中加入各种金属和金属氧化物亦可以改变玻璃的颜色。 例如 少量锰可以改变玻璃内因铁造成的淡绿色,多一点锰则可以造成淡紫色的玻璃。硒亦有类似的效果。 少量钴可以造成蓝色的玻璃。锡的氧化物及砷氧化物可造成不透明的白色玻璃,这种玻璃好像是白色的陶瓷。 铜的氧化物会造成青绿色的玻璃。以金属铜则会造成深红色、不透明的玻璃,看起来好像是红宝石。 镍可以造成蓝色、深紫色、甚至是黑色的玻璃。 钛则可以造成棕黄色。微量的金(约0.001%)造成的玻璃是非常鲜明,像是红宝石的颜色。 铀(0.1%至2%)造成的玻璃是萤火黄或绿色。 银化合物可以造成橙色至黄色的玻璃。改变玻璃的温度亦会改变这些化合物造成的颜色,但当中的化学原理相当复杂,至今仍然未被完全明解。未来五年中国将开启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转型, 以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 部署中国经济社会从外需向内需、从高碳向低碳, 从强国向富民的三大转型。中国玻璃在“十二五”期间的重点目标是: 以节能减排为抓手, 调整产业结构;以大企业为主导, 加快资源整合力度。希望中国玻璃工业在未来十年内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   玻璃的作用   1、建筑用玻璃   随着人们对建筑要求的提高,公共建筑及民用建筑的玻璃使用量日益增多。从一次性使用的玻璃幕墙、门窗、阳台,到二次性使用的浴室、橱柜、灯具等装修,大大的增加了玻璃使用量和使用品种。更重要的是,国家节能环保政策的出台,对玻璃产品的品种和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2、汽车玻璃   2010年受到国内汽车增长以及出口增加的影响,汽车玻璃产量较为迅速,约为85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92%。特别是福耀玻璃和信义玻璃的增长势头迅猛。   3、光伏玻璃   2011年我国太阳能玻璃生产线达到50条,年有效产能约15000万平方米。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与科技装备司研究表明中国“十一五”期间单位GDP 能耗的约束性目标为下降20%,根据规划,“十二五” 期间单位GDP 能耗将下降17.3%,“十三五”期间将下降16.6%。这给今后光伏玻璃大规模使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玻璃擦拭方法   1、擦细玻璃:先用毛巾将玻璃框擦干净,再用玻璃刮沾稀释后的玻璃水溶液,均匀的从上到下涂抹玻璃,再重复以上工序,用玻璃刮从上到下刮干净,用干毛巾擦净框上留下的水痕,玻璃上的水痕一定要用玻璃刮擦干净,否则将会在玻璃上留下一道道痕迹。   2、将醋和水按1:2的比例调和,放人喷雾中,喷在玻璃上再擦抹,就可擦得非常干净。   3、在水盆中加入5%的阿摩尼亚溶液或汽油,用其清洗玻璃,待玻璃稍干再用干布擦抹干净,玻璃即可一尘不染,光亮透明。 在擦玻璃的时候,可选用擦窗器用不同的型号,看清是擦双层玻璃的还是单层玻璃的。使用擦窗器方便、省力、安全。   4,如玻璃表面有发霉现象,可将氢氟酸(HF)与水1:8的比例调和(注意:超过1:8,会对手部造成损伤),拭擦玻璃,注意,一定要做好腐蚀防护工作,皮肤不可接触HF,否则皮肤会严重腐蚀,拭擦完玻璃后,用清水再拭擦一遍,最后将玻璃擦干。

水晶,玻璃,琉璃的区别是什么?

玻璃,中国古代亦称琉璃,是一种透明、强度及硬度颇高,不透气的物料。玻璃在日常环境中呈化学惰性,亦不会与生物起作用,故此用途非常广泛。玻璃一般不溶于酸(例外:氢氟酸与玻璃反应生成SiF4,从而导致玻璃的腐蚀);但溶于强碱,例如氢氧化铯。玻璃是一种非晶形过冷液体。融解的玻璃迅速冷却,各分子因为没有足够时间形成晶体而形成玻璃。 成份普通玻璃主要是以二氧化硅灰石碳酸钠为原料的非晶形过冷液体二氧化硅(SiO2),亦即石英,或砂的化学成分。纯正的硅土溶点为摄氏2000度。因此制造玻璃时一般会加入两种材料:碳酸钠 (Sodium Carbonate,Na2CO3 ,即苏打粉)及碳酸钾(Potash,钾碱)。这样硅土溶点将降至1000度左右。但是因为碳酸钠会令玻璃溶于水中,因此通常还要加入适量的氧化钙CaO,使玻璃不溶于水。 对可见光透明是玻璃最大的特点。一般的玻璃因为制造时加进了碳酸钠,所以对波长短于400纳米的紫外线并不透明。若果要让紫外线穿透,玻璃必须以纯正的二氧化硅制造。这种玻璃成本较高,一般被称为石英玻璃。纯玻璃对红外线亦是透明的,可以造成数公里长,作通讯用途的玻璃纤维。 常见的玻璃通常亦会加入其他成份。例如看起来十分闪烁曜眼的水晶玻璃(Lead glass),是在玻璃内加入铅,令玻璃的折射系数增加,产生更为眩目的折射。至于派热克斯玻璃(Pyrex),则是加入了硼,以改变玻璃的热及电性质。加入钡亦可增加折射指数。制造光学镜头的玻璃则是加入钍的氧化物来大幅增加折射指数。倘若要玻璃吸收红外线,可以加入铁。例如放映机内便有这种隔热的玻璃。玻璃加入铈则会吸收紫外线。 在玻璃中加入各种金属和金属氧化物亦可以改变玻璃的颜色。例如少量锰可以改变玻璃内因铁造成的淡绿色。多一点锰则可以造成淡紫色的玻璃。硒亦有类似的效果。少量钴可以造成蓝色的玻璃。锡的氧化物及砷氧化物可造成不透明的白色玻璃。这种玻璃好像是白色的陶瓷。铜的氧化物会造成青绿色的玻璃。以金属铜则会造成深红色、不透明的玻璃,看起来好像是红宝石。镍可以造成蓝色、深紫色、甚至是黑色的玻璃。钛则可以造成棕黄色。微量的金(约0.001%)造成的玻璃是非常鲜明,像是红宝石的颜色。铀(0.1 至2%)造成的玻璃是萤火黄或绿色。银化合物可以造成橙色至黄色的玻璃。改变玻璃的温度亦会改变这些化合物造成的颜色,但当中的化学原理相当复杂,至今仍然未被完全明解。 有时在火山溶岩中会出现天然的玻璃,称黑曜石或火山玻璃。黑曜石可以用来造成简单的尖刀。 水晶 (Quartz Crystal)是指发育良好的石英单晶。1676年英国人George Ravenscroft发现水晶。发育良好的石英单晶为六方锥体,所以通常为块状或粒状集合体,纯净透明的石英晶称水晶,一般为白,灰白,乳白色,含杂质时呈现紫、红、烟、茶等色,晶面玻璃光泽,断口或集合体,油脂光泽,无劈开断口,贝壳状,硬度7,比重2.65。 水晶与玻璃的主要区别在于:玻璃含氧化铅的比例达到了24%以上、折射度达到1.545的话,就可以称之为水晶。

低硼硅玻璃可以接触食品么

可以,可以装食物。低硼低硼硅玻璃的是比较常用的一种硼硅玻璃,经过钢化处理后一般可以用于各种工作温度在300℃以内的高温视窗或压力容器视孔上。低硼硅玻璃:指SiO2-B2O3-R2O成分,含R2O低、SiO2高的玻璃,线膨胀系数小、色散小、化学稳定性好、热稳定性高、电绝缘性好,用作以前玻璃(如Pyrex)、耐热炊具、安瓿玻璃、中性玻璃、电真空玻璃、光学玻璃、LCD基片、太阳能电池板和集热器。

玻璃工艺的起源?

从那以后,玻璃开始被用在建筑物的窗户上,最典型的就是中世纪教堂里的彩色玻璃(Stained glass)。不过,那个时候玻璃很贵,只有非常有钱的人才能用得起。

普通玻璃透光率是多少

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玻璃质地硬且脆,是一种无色的透明材料,并可添加各种成分制成茶色玻璃、淡墨色玻璃、钴蓝色玻璃等。玻璃按主要成分分类:玻璃按主要成分可以分为非氧化物玻璃和氧化物玻璃。非氧化物玻璃品种和数量很少,主要有硫系玻璃和卤化物玻璃。氧化物玻璃又分为硅酸盐玻璃、硼酸盐玻璃、磷酸盐玻璃等。氧化物玻璃通常按玻璃中二氧化硅以及碱金属、碱土金属氧化物的不同含量,又分为:1.石英玻璃石英玻璃的二氧化硅含量大于99.5%,其热膨胀系数低、耐高温、化学稳定性好、透紫外光和红外光、熔制温度高、粘度大、成型较难。石英玻璃多用于半导体、电光源、光导通信、激光等技术和光学仪器中。2.高硅氧玻璃高硅氧玻璃的二氧化硅含量约96%,其性质与石英玻璃相似。3.钠钙玻璃钠钙玻璃以二氧化硅含量为主,还含有15%的氧化钠和16%的氧化钙,其成本低廉、易成型,适宜大规模生产,其产量占实用玻璃的90%。钠钙玻璃可用于生产玻璃瓶罐、平板玻璃、器皿、灯泡等。4.铅硅酸盐玻璃铅硅酸盐玻璃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硅和氧化铅,具有独特的高折射率和高体积电阻,与金属有良好的浸润性,可用于制造灯泡、真空管芯柱、晶质玻璃器皿图(如图为JAZZ系列水晶餐具)、火石光学玻璃等5.铝硅酸盐玻璃铝硅酸盐玻璃以二氧化硅和氧化铝为主要成分,软化变形温度高,用于制作放电灯泡、高温玻璃温度计、化学燃烧管和玻璃纤维等 。6.硼硅酸盐玻璃又称耐热玻璃或硬质玻璃,以氧化硅和氧化钡为主要成分,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硼硅酸盐玻璃发明于1912年,其商标名为Pyrex。它是第一种耐高温,有较好抗热冲击能力的玻璃材料(如图硼硅酸盐玻璃材料制作的玻璃珠宝)。硼硅酸盐玻璃可以用来制作咖啡壶、炉子、实验室用的玻璃器皿、吊灯(如图耐热玻璃制作的吊灯)及其它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设备。它抗酸和抗化学介质腐蚀的能力很强、热膨胀率很低,因此被用来制作天文望远镜的镜片和其它精密仪器。另外,硼硅酸盐玻璃还可以用作树脂的强化纤维。7.磷酸盐玻璃磷酸盐玻璃以五氧化二磷为主要成分,折射率低、色散低,用于光学仪器中。 玻璃的基本性能有如下几方面:(一)强度玻璃抗拉强度较弱,抗压强度较强。玻璃和陶瓷一样,也是脆性材料。(二)硬度玻璃的硬度较高,比一般金属硬,不能用普通刀具进行切割。根据玻璃的硬度可以选择磨料、磨具和其它的加工方法。

玻璃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玻璃:一种较为透明的固体物质,在熔融时形成连续网络结构,冷却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并硬化而不结晶的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普通玻璃化学氧化物的组成(Na2O·CaO·6SiO2),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玻璃简单分类主要分为平板玻璃和特种玻璃。平板玻璃主要分为三种:即引上法平板玻璃(分有槽/无槽两种)、平拉法平板玻璃和浮法玻璃。由于浮法玻璃由于厚度均匀、上下表面平整平行,再加上劳动生产率高及利于管理等方面的因素影响,浮法玻璃正成为玻璃制造方式的主流。

玻璃的成分是什么?

玻璃,中国古代亦称琉璃,是一种透明、强度及硬度颇高,不透气的物料。玻璃在日常环境中呈化学惰性,亦不会与生物起作用,故此用途非常广泛。玻璃一般不溶于酸(例外:氢氟酸与玻璃反应生成SiF4,从而导致玻璃的腐蚀);但溶于强碱,例如氢氧化铯。玻璃是一种非晶形过冷液体。融解的玻璃迅速冷却,各分子因为没有足够时间形成晶体而形成玻璃。 成份普通玻璃主要是以二氧化硅灰石碳酸钠为原料的非晶形过冷液体二氧化硅(SiO2),亦即石英,或砂的化学成分。纯正的硅土溶点为摄氏2000度。因此制造玻璃时一般会加入两种材料:碳酸钠 (Sodium Carbonate,Na2CO3 ,即苏打粉)及碳酸钾(Potash,钾碱)。这样硅土溶点将降至1000度左右。但是因为碳酸钠会令玻璃溶于水中,因此通常还要加入适量的氧化钙CaO,使玻璃不溶于水。 对可见光透明是玻璃最大的特点。一般的玻璃因为制造时加进了碳酸钠,所以对波长短于400纳米的紫外线并不透明。若果要让紫外线穿透,玻璃必须以纯正的二氧化硅制造。这种玻璃成本较高,一般被称为石英玻璃。纯玻璃对红外线亦是透明的,可以造成数公里长,作通讯用途的玻璃纤维。 常见的玻璃通常亦会加入其他成份。例如看起来十分闪烁曜眼的水晶玻璃(Lead glass),是在玻璃内加入铅,令玻璃的折射系数增加,产生更为眩目的折射。至于派热克斯玻璃(Pyrex),则是加入了硼,以改变玻璃的热及电性质。加入钡亦可增加折射指数。制造光学镜头的玻璃则是加入钍的氧化物来大幅增加折射指数。倘若要玻璃吸收红外线,可以加入铁。例如放映机内便有这种隔热的玻璃。玻璃加入铈则会吸收紫外线。 在玻璃中加入各种金属和金属氧化物亦可以改变玻璃的颜色。例如少量锰可以改变玻璃内因铁造成的淡绿色。多一点锰则可以造成淡紫色的玻璃。硒亦有类似的效果。少量钴可以造成蓝色的玻璃。锡的氧化物及砷氧化物可造成不透明的白色玻璃。这种玻璃好像是白色的陶瓷。铜的氧化物会造成青绿色的玻璃。以金属铜则会造成深红色、不透明的玻璃,看起来好像是红宝石。镍可以造成蓝色、深紫色、甚至是黑色的玻璃。钛则可以造成棕黄色。微量的金(约0.001%)造成的玻璃是非常鲜明,像是红宝石的颜色。铀(0.1 至2%)造成的玻璃是萤火黄或绿色。银化合物可以造成橙色至黄色的玻璃。改变玻璃的温度亦会改变这些化合物造成的颜色,但当中的化学原理相当复杂,至今仍然未被完全明解。 有时在火山溶岩中会出现天然的玻璃,称黑曜石或火山玻璃。黑曜石可以用来造成简单的尖刀。 历史人类相信自石器时代即已使用天然的火山玻璃。古埃及在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已有记载使用玻璃作器皿。西元前200年,巴比伦发明了玻璃吹管制玻璃的方法,接着这个方法传入罗马,欧洲在公元一世纪左右罗马的波特兰瓶即是玻璃浮雕作品。到了十一世纪,德国发明制造平面玻璃的技术。先把玻璃吹成球状,然后造成圆筒型。在玻璃仍热时切开,然后摊平。这种技术在十三世纪的威尼斯得到了进一步改良。十四世纪欧洲的玻璃制造中心是威尼斯,很多以玻璃造成的餐具、器皿等都是由威尼斯制作。日后欧洲很多玻璃工匠都是师承威尼斯。1827年发明的玻璃压印机器,开展了大规模生产廉价玻璃器具的道路。 玻璃上有时会以酸或其他腐蚀物料刻上艺术图案。传统的造法是在吹或铸玻璃的时候由工匠刻作。后来在1920年发明了可以在模具上加上雕刻的办法,亦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玻璃,于是在1930年以后,大量生产的廉价玻璃器具逐渐出现。 中国在西周时亦已开始制造玻璃。在西周时期的古墓中曾发现玻璃管、玻璃珠等物品。南北朝以前,中国人多以琉璃称以火烧成,玻璃质透明物。宋时则开始称之为玻璃。到明清时,习惯以琉璃称呼低温烧成,不透明的陶瓷。很多当时的“琉璃”严格上来说,并不属于现代所说的“玻璃”。 玻璃种类浮法玻璃/退火玻璃 世上大约90%的平面玻璃都是使用1950年代由皮尔金顿玻璃公司(Pilkington)的阿士达·皮尔金顿爵士发明的“浮法玻璃”制成。这种玻璃亦称退火玻璃,方法是把玻璃溶液倒进一缸溶解的锡内,玻璃浮上锡面后自然形成两边平滑的表面,慢慢冷却及成长带状离开锡缸。之后经过火打磨便成为接近完全平的玻璃。通常玻璃会以标准的厚度生产,分为2、3、4、5、6、8、10、12、15、19和22毫米。 把普通退火玻璃用在建筑上会构成潜在危险,因为当这种玻璃破裂时,会成为大块,锋利的碎片,可以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多数地方的建筑条例会禁止在玻璃可能被打破的地方使用普通退火玻璃。例如:浴室、玻璃门、落地式玻璃窗、走火通道等等都不可使用这种玻璃。 在浮法玻璃发明以前,退火玻璃亦会以吹、卷压法生产。这些方法很难制成全平的玻璃,除非加以成本很高的机械打磨。 强化玻璃强化玻璃、淬火玻璃或钢化玻璃(Tempered Glass)是由退火玻璃经热处理而成。退火玻璃先被切割成所需的大小,打磨好边缘或钻好洞,然后进行强化处理。玻璃被放在滚筒桌上,推入超过退火温度摄氏600度的焗炉,然后以空气迅速冷却。玻璃表面被冷却至退火温度以下,快速硬化及收缩;而玻璃内部则在短时间内仍作流动。当玻璃内部收缩,会在表面造成压应力,玻璃内部则成张应力。 一般强化玻璃比退火玻璃强四至六倍。原因是玻璃表面的轻微裂痕都会被应力所紧压,而内层可能出现裂痕的可能性亦较低。但是强化玻璃亦有缺点。因为玻璃内的应力需要平衡,所以如果强化玻璃上出现任何损坏或裂痕,整块玻璃都会碎成指甲大小,没有尖角的碎片。所以强化玻璃要在进行强化处理前事先切割及打磨。而且与退火玻璃相比,强化玻璃的硬度较低,较容易被刮花。 强化玻璃在建筑上的用途甚多,很多无框组件如玻璃门,玻璃幕场等都经常使用强化破璃。需要负重的玻璃亦会采用强化玻璃。 强化玻璃碎裂时形成的碎片细小及呈圆型,令人受伤的机会较少。故此被视为安全玻璃之一。但是强化玻璃在受撞击时,会有可能出现突然爆裂,所以强化玻璃不适用于某些场合下。 强化玻璃在数百年前已被发现,但当时并不知道其原理。十七世纪时,英国的鲁伯特王子把熔解的玻璃液滴进水内造成玻璃珠。这种泪滴形的玻璃非常坚硬,就算以槌敲打也不会破碎。但是只要把玻璃滴尾部弄破,它便会突然爆碎成粉末。这种玩意还被带到朝庭上,用来戏弄人,称为“鲁伯特水滴”(Rupert"s drop)。 夹层玻璃夹层玻璃是1903年由法国化学家爱德华·班尼迪克特斯(Edouard Benedictus)发明。他在做实验的时候无意在玻璃瓶内铺上一层硝化赛璐珞(Cellulose nitrate),之后发现玻璃瓶跌在地上时裂而不破。他想把有塑胶夹层的玻璃应用在汽车的挡风玻璃上,以减少汽车意外所造成的伤亡。最初汽车生产对他的发明不太感兴趣,最先使用这种发明的反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所生产的防毒面具。到了1936年改良使用聚乙烯醇缩丁醛(Polyvinvl butyral PVB)作为夹层后,夹层玻璃才在汽车上大行其道,之后更成为政府强制的安全标准。 现代的夹层玻璃是以两层或更多层的普通退火玻璃造成,中间的夹层多数仍是PVB。把PVB 放在两层玻璃之间,加热至摄氏70度左右,然后以滚轴把中间的空气压出,让PVB把两层玻璃紧黏在一起。一般的夹层玻璃是以两层3毫米的玻璃,中间夹上0.38毫米的夹层。总厚度为6.38毫米。亦可以用更多层、更厚的玻璃来增加强度。例如防弹玻璃即是用多层厚的玻璃夹成,总厚度可达50毫米。 当夹层玻璃上的玻璃被碎裂时,夹层仍然会把两层玻璃黏着,避免整块玻璃碎成可以伤人的碎片。夹层玻璃亦被称为安全玻璃。 夹层玻璃中间的PVB层亦令玻璃的隔音效果增加,且可阻隔99%以上的紫外线。 汽车的档风玻璃都是夹层玻璃。但车上大部分其他的玻璃,例如侧面及后面的玻璃则是强化玻璃。如果留心看,便会发现汽车的挡风玻璃遇碰撞后只会裂而不破。其他玻璃则会碎成小粒。 调光玻璃调光玻璃也叫Polyvision隐私玻璃,亦称电控液晶玻璃、电控调光玻璃或PDLC玻璃,也称作魔法玻璃或变色玻璃。当电控产品关闭电源时,调光里面的液晶分子会呈现不规则的散布状态,使光线无法射入,让调光玻璃呈现不透明的乳白色外观;通电后,里面的液晶分子呈现整齐排列,光线可以自由穿透,此时电控液晶玻璃呈现透明状态。调光玻璃最早由肯特州立大学发明,并由美国Polytronix,Inc公司于1990年最早实现商业化量产,距今已有20几年的历史;由于制造成本居高不下,所以,目前大多应用于高档酒店,别墅,各类高级商业场所及各类隐私保护领域等。由于Polytornix,Inc旗下的电控调光玻璃品牌名称为Polyvision隐私玻璃,所以,在业界,[Polyvision]也被视作是调光玻璃的代名词。 自洁玻璃这是一种由皮尔金顿公司发明的新科技玻璃,主要应用在建筑物、汽车上。玻璃外层表面涂上约50纳米厚的钛氧化物,在紫外光下会催化玻璃上的有机物分解。此外玻璃表面的亲水性协助下雨时在玻璃上形成一层水膜,可以把分解的有机物冲走且不留水迹,达到自洁效果。 LED玻璃LED玻璃是由台湾宝创科技股份公司独创的高科技光电玻璃产品,它是一种将LED光源崁入玻璃里形成各种样式、图案的专利产品。设计师利用LED玻璃的光亮特性可开发出众所瞩目的展示产品,LED本身还拥有出色的亮度及节能的特性。LED玻璃科技可令玻璃表面看不见线路,适用于各式平板以及弯曲玻璃,满足各种设计应用需求。 镭射玻璃镭射玻璃也称作全息玻璃或激光玻璃,是一种将激光全息图样与玻璃相结合的专利技术产品。镭射玻璃使图形能拥有色彩变化万端、影像立体且引人注目的特性,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家居设计,家居及商业场所装潢或各类家电面板装饰等领域。 夜光玻璃夜光玻璃可在夜里散发出独特的荧光效果,令应用夜光玻璃的地方充满浪漫的氛围,夜光玻璃在夜里可起到指引方向或充当光源的作用。这是一种把发光技术应用在玻璃领域的全新尝试,这种创新的产品将引领玻璃制造技术迈向新时代。主要适用于商业场所及家居室内设计,装潢,门窗,产品展示柜,家具等领域。该项技术由台湾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明。

玻璃系边个发明?

玻璃系边个发明?几时发明? 人类相信自石器时代即已使用天然的火山玻璃。古埃及在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已有记载使用玻璃作器皿。西元前200年,巴比伦发明了玻璃吹管制玻璃的方法,接着这个方法传入罗马,欧洲在公元一世纪左右罗马的波特兰瓶即是玻璃浮雕作品。到了十一世纪,德国发明制造平面玻璃的技术。先把玻璃吹成球状,然后造成圆筒型。在玻璃仍热时切开,然后摊平。这种技术在十三世纪的威尼斯得到了进一步改良。十四世纪欧洲的玻璃制造中心是威尼斯,很多以玻璃造成的餐具、器皿等都是由威尼斯制作。日后欧洲很多玻璃工匠都是师承威尼斯。1827年发明的玻璃压印机器,开展了大规模生产廉价玻璃器具的道路。 原材料系咩? 成份 普通玻璃主要是非晶的二氧化矽(SiO2),亦即石英,或砂的化学成分。纯正的矽土溶点为摄氏2000度。因此制造玻璃时一般会加入两种材料:碳酸钠 (Sodium Carbonate Na2CO3 ,即苏打粉)及碳酸钾(Potash,钾碱)。这样矽土溶点将降至1000度左右。但是因为碳酸钠会令玻璃溶于水中,因此通常还要加入适量的氧化钙CaO,使玻璃不溶于水。 对可见光透明是玻璃最大的特点。一般的玻璃因为制造时加进了碳酸钠,所以对波长短于400奈米的紫外线并不透明。若果要让紫外线穿透,玻璃必须以纯正的二氧化矽制造。这种玻璃成本较高,一般被称为石英玻璃。纯玻璃对红外线亦是透明的,可以造成数公里长,作通讯用途的玻璃纤维。 常见的玻璃通常亦会加入其他成份。例如看起来十分闪烁曜眼的水晶玻璃(Lead glass),是在玻璃内加入铅 令玻璃的折射指数增加,产生更为眩目的折射。至于派热克斯玻璃(Pyrex),则是加入了硼,以改变玻璃的热及电性质。加入钡亦可增加折射指数。制造光学镜头的玻璃则是加入钍的氧化物来大幅增加折射指数。倘若要玻璃吸收红外线,可以加入铁。例如放映机内便有这种隔热的玻璃。玻璃加入铈则会吸收紫外线。 在玻璃中加入各种金属和金属氧化物亦可以改变玻璃的颜色。例如少量锰可以改变玻璃内因铁造成的淡绿色。多一点锰则可以造成淡紫色的玻璃。硒亦有类似的效果。少量钴可以造成蓝色的玻璃。锡的氧化物及砷氧化物可造成不透明的白色玻璃。这种玻璃好像是白色的陶瓷。铜的氧化物会造成青绿色的玻璃。以金属铜则会造成深红色、不透明的玻璃,看起来好像是红宝石。镍可以造成蓝色、深紫色、甚至是黑色的玻璃。钛则可以造成棕黄色。微量的金(约0.001%)造成的玻璃是非常鲜明,像是红宝石的颜色。铀(0.1 至2%)造成的玻璃是萤火黄或绿色。银化合物可以造成橙色至黄色的玻璃。改变玻璃的温度亦会改变这些化合物造成的颜色,但当中的化学原理相当复杂,至今仍然未被完全明解。 有时在火山溶岩中会出现天然的玻璃,称黑曜石或火山玻璃。黑曜石可以用来造成简单的尖刀。 参考: zh. *** /wiki/%E7%8E%BB%E7%92%83 玻璃,中国古代亦称琉璃,是一种透明、强度及硬度颇高,不透气的物料。玻璃在日常环境中呈化学惰性,亦不会与生物起作用,故此用途非常广泛。玻璃一般不溶于酸(例外:氢氟酸与玻璃反应生成SiF4,从而导致玻璃的腐蚀);但溶于强碱,例如氢氧化铯。玻璃是一种非晶形固体。溶解的玻璃迅速冷却,各分子因为没有足够时间形成晶体而形成玻璃。 [编辑] 成份 普通玻璃主要是非晶的二氧化矽(SiO2),亦即石英,或砂的化学成分。纯正的矽土溶点为摄氏2000度。因此制造玻璃时一般会加入两种材料:碳酸钠 (Sodium Carbonate Na2CO3 ,即苏打粉)及碳酸钾(Potash,钾碱)。这样矽土溶点将降至1000度左右。但是因为碳酸钠会令玻璃溶于水中,因此通常还要加入适量的氧化钙CaO,使玻璃不溶于水。 对可见光透明是玻璃最大的特点。一般的玻璃因为制造时加进了碳酸钠,所以对波长短于400奈米的紫外线并不透明。若果要让紫外线穿透,玻璃必须以纯正的二氧化矽制造。这种玻璃成本较高,一般被称为石英玻璃。纯玻璃对红外线亦是透明的,可以造成数公里长,作通讯用途的玻璃纤维。 常见的玻璃通常亦会加入其他成份。例如看起来十分闪烁曜眼的水晶玻璃(Lead glass),是在玻璃内加入铅 令玻璃的折射指数增加,产生更为眩目的折射。至于派来克斯玻璃(Pyrex),则是加入了硼,以改变玻璃的热及电性质。加入钡亦可增加折射指数。制造光学镜头的玻璃则是加入钍的氧化物来大幅增加折射指数。倘若要玻璃吸收红外线,可以加入铁。例如放映机内便有这种隔热的玻璃。玻璃加入铈则会吸收紫外线。 在玻璃中加入各种金属和金属氧化物亦可以改变玻璃的颜色。例如少量锰可以改变玻璃内因铁造成的淡绿色。多一点锰则可以造成淡紫色的玻璃。硒亦有类似的效果。少量钴可以造成蓝色的玻璃。锡的氧化物及砷氧化物可造成不透明的白色玻璃。这种玻璃好像是白色的陶瓷。铜的氧化物会造成青绿色的玻璃。以金属铜则会造成深红色、不透明的玻璃,看起来好像是红宝石。镍可以造成蓝色、深紫色、甚至是黑色的玻璃。钛则可以造成棕黄色。微量的金(约0.001%)造成的玻璃是非常鲜明,像是红宝石的颜色。铀(0.1 至2%)造成的玻璃是萤火黄或绿色。银化合物可以造成橙色至黄色的玻璃。改变玻璃的温度亦会改变这些化合物造成的颜色,但当中的化学原理相当复杂,至今仍然未被完全明解。 有时在火山溶岩中会出现天然的玻璃,称黑曜石或火山玻璃。黑曜石可以用来造成简单的尖刀。 [编辑] 历史 人类相信自石器时代即已使用天然的火山玻璃。古埃及在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已有记载使用玻璃作器皿。西元前200年,巴比伦发明了玻璃吹管制玻璃的方法,接着这个方法传入罗马,欧洲在公元一世纪左右罗马的波特兰瓶即是玻璃浮雕作品。到了十一世纪,德国发明制造平面玻璃的技术。先把玻璃吹成球状,然后造成圆筒型。在玻璃仍热时切开,然后摊平。这种技术在十三世纪的威尼斯得到了进一步改良。十四世纪欧洲的玻璃制造中心是威尼斯,很多以玻璃造成的餐具、器皿等都是由威尼斯制作。日后欧洲很多玻璃工匠都是师承威尼斯。1827年发明的玻璃压印机器,开展了大规模生产廉价玻璃器具的道路。 玻璃上有时会以酸或其他腐蚀物料刻上艺术图案。传统的造法是在吹或铸玻璃的时候由工匠刻作。后来在1920年发明了可以在模具上加上雕刻的办法,亦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玻璃,于是在1930年以后,大量生产的廉价玻璃器具逐渐出现。 中国在西周时亦已开始制造玻璃。在西周时期的古墓中曾发现玻璃管、玻璃珠等物品。南北朝以前,中文多以琉璃称以火烧成,玻璃质透明物。宋时则开始称之为玻璃。到明清时,习惯以琉璃称呼低温烧成,不透明的陶瓷。很多当时的「琉璃」严格上来说,并不属于现代所说的「玻璃」。 [编辑] 玻璃种类 [编辑] 浮法玻璃/退火玻璃 古老的皮面玻璃很少是全平的。世上大约90%的平面玻璃都是使用1950年代由皮尔金顿玻璃公司(Pilkington)的阿士达·皮尔金顿爵士发明的「浮法玻璃」制成。这种玻璃亦称退火玻璃,方法是把玻璃溶液倒进一缸溶解的锡内,玻璃浮上锡面后自然形成两边平滑的表面,慢慢冷却及成长带状离开锡缸。之后经过火打磨便成为接近完全平的玻璃。通常玻璃会以标准的厚度生产,分为2、3、4、5、6、8、10、12、15、19和22毫米。 把普通退火玻璃用在建筑上会构成潜在危险,因为当这种玻璃破裂时,会成为大块,锋利的碎片,可以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多数地方的建筑条例会禁止在玻璃可能被打破的地方使用普通退火玻璃。例如:浴室、玻璃门、落地式玻璃窗、走火通道等等都不可使用这种玻璃。 在浮法玻璃发明以前,退火玻璃亦会以吹、卷压法生产。这些方法很难制成全平的玻璃,除非加以成本很高的机械打磨。 [编辑] 强化玻璃 强化玻璃、淬火玻璃或钢化玻璃(Tempered Glass)是由退火玻璃经热处理而成。退火玻璃先被切割成所需的大小,打磨好边缘或钻好洞,然后进行强化处理。玻璃被放在滚筒桌上,推入超过退火温度摄氏600度的焗炉,然后以空气迅速冷却。玻璃表面被冷却至退火温度以下,快速硬化及收缩;而玻璃内部则在短时间内仍作流动。当玻璃内部收缩,会在表面造成压应力,玻璃内部则成张应力。 一般强化玻璃比退火玻璃强四至六倍。原因是玻璃表面的轻微裂痕都会被应力所紧压,而内层可能出现裂痕的可能性亦较低。但是强化玻璃亦有缺点。因为玻璃内的应力需要平衡,所以如果强化玻璃上出现任何损坏或裂痕,整块玻璃都会碎成指甲大小,没有尖角的碎片。所以强化玻璃要在进行强化处理前事先切割及打磨。而且与退火玻璃相比,强化玻璃的硬度较低,较容易被刮花。 强化玻璃在建筑上的用途甚多,很多无框组件如玻璃门,玻璃幕场等都经常使用强化破璃。需要负重的玻璃亦会采用强化玻璃。 强化玻璃碎裂时形成的碎片细小及呈圆型,令人受伤的机会较少。故此被视为安全玻璃之一。但是强化玻璃在受撞击时 会有可能出现突然爆裂,所以强化玻璃不适用于某些场合下。 强化玻璃被击碎后只会形成小颗粒,而不是尖锐的大块碎片。强化玻璃在数百年前已被发现,但当时并不知道其原理。十七世纪时,英国的鲁伯特王子把熔解的玻璃液滴进水内造成玻璃珠。这种泪滴形的玻璃非常坚硬,就算以槌敲打也不会破碎。但是只要把玻璃滴尾部弄破,它便会突然爆碎成粉末。这种玩意还被带到朝庭上,用来戏弄人,称为「鲁伯特水滴」(Rupert"s drop)。鲁伯特水滴制作及爆炸影片 [编辑] 夹层玻璃 夹层玻璃是1903年由法国化学家爱德华·班尼迪克特斯(Edouard Benedictus)发明。他在做实验的时候无意在玻璃瓶内铺上一层硝化赛璐珞(Cellulose nitrate) 之后发现玻璃瓶跌在地上时裂而不破。他想把有塑胶夹层的玻璃应用在汽车的挡风玻璃上,以减少汽车意外所造成的伤亡。最初汽车生产对他的发明不太感兴趣,最先使用这种发明的反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所生产的防毒面具。到了1936年改良使用聚乙烯醇缩丁醛(Polyvinvl butyral PVB)作为夹层后,夹层玻璃才在汽车上大行其道,之后更成为 *** 强制的安全标准。 现代的夹层玻璃是以两层或更多层的普通退火玻璃造成,中间的夹层多数仍是PVB。把PVB 放在两层玻璃之间,加热至摄氏70度左右,然后以滚轴把中间的空气压出,让PVB把两层玻璃紧黏在一起。一般的夹层玻璃是以两层3毫米的玻璃,中间夹上0.38毫米的夹层。总厚度为6.38毫米。亦可以用更多层、更厚的玻璃来增加强度。例如防弹玻璃即是用多层厚的玻璃夹成,总厚度可达50毫米。 当夹层玻璃上的玻璃被碎裂时,夹层仍然会把两层玻璃黏着,避免整块玻璃碎成可以伤人的碎片。夹层玻璃亦被称为安全玻璃。 夹层玻璃中间的PVB层亦令玻璃的隔音效果增加,且可阻隔99%以上的紫外线。 汽车的档风玻璃都是夹层玻璃。但车上大部分其他的玻璃,例如侧面及后面的玻璃则是强化玻璃。如果留心看,便会发现汽车的挡风玻璃遇碰撞后只会裂而不破。其他玻璃则会碎成小粒。 [编辑] 自洁玻璃 这是一种由皮尔金顿公司发明的新科技玻璃,主要应用在建筑物、汽车上。玻璃外层表面涂上约50奈米厚的钛氧化物,在紫外光下会催化玻璃上的有机物分解。此外玻璃表面的亲水性协助下雨时在玻璃上形成一层水膜,可以把分解的有机物冲走且不留水迹,达到自洁效果。 参考: zh. *** /wiki/%E7%8E%BB%E7%92%83

Pyrex百丽耐热玻璃制品可以用煤气灶吗?

百丽耐热玻璃制品可以用煤气罐加热的,不会产生爆炸破碎裂的现象,可以放心使用

玻璃,水晶,石英是不是同一样的东西?

(1) 玻璃、石英、 水晶的主要成份都是二氧化矽(SiO2); (2) 但在晶体构造上 玻璃是"非晶体"; 石英的晶体构造 有完整的 也有不完整的 有大粒的 也有细粒的; 水晶是指发育良好、结晶完美的大型石英单晶晶体 呈六方锥体。柱体为一头尖或两头尖,多条长柱体连结在一块,通称晶簇,美丽而壮观。 (3) 玻璃大都是人造的 由石英熔融后制成,迅速冷却,各分子因为没有足够时间形成晶体而形成玻璃。普通玻璃化学氧化物的组成(Na2OCaO6SiO2)。常见的玻璃通常亦会加入其他成份。例如看起来十分闪烁曜眼的水晶玻璃(Lead glass),是在玻璃内加入铅 令玻璃的折射系数增加,产生更为眩目的折射。至于派热克斯玻璃(Pyrex),则是加入了硼,以改变玻璃的热及电性质。加入钡亦可增加折射指数。制造光学镜头的玻璃则是加入钍的氧化物来大幅增加折射指数。倘若要玻璃吸收红外线,可以加入铁。例如放映机内便有这种隔热的玻璃。玻璃加入铈则会吸收紫外线。对可见光透明是玻璃最大的特点。一般的玻璃因为制造时加进了碳酸钠,所以对波长短于400纳米的紫外线并不透明。若果要让紫外线穿透,玻璃必须以纯正的二氧化硅制造。这种玻璃成本较高,一般被称为石英玻璃。纯玻璃对红外线亦是透明的,可以造成数公里长,作通讯用途的玻璃纤维。 (4) 有时在火山溶岩中会出现天然的玻璃,称黑曜石(Obsidian)或火山玻璃。黑曜石是由火山熔岩迅速地冷却凝结,晶体结构没有足够的时间成长。 因为熔岩流外围冷却的速度最快,所以黑曜石通常都是在熔岩流外围发现。化学组成为SiO2(H2O)。黑曜石在远古石器时代曾被用作刀,箭头等切削用具。 (5) 石英是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成分 质地坚硬 半透明或不透明,如含有其他杂质成分: Al2O3、IMO,、CaO、MgO等则会显现他色。石英经过染色后,大部分只能作为玉石类的仿制品,例如:岫玉,独山玉等。 (6) 水晶化学成分中含Si—46.7%,O—53.3%。含杂质时呈现紫、红、烟、茶等色。水晶是可作为宝石级的材料。水晶有天然的,也有人造的。 (7) 水晶的生长环境,多是在地底下、岩洞中,需要有丰富的地下水来源,地下水又多含有饱和的二氧化矽,同时此中的压力约需在大气压力下的二倍至三倍左右,温度则需在550-600℃间,再给予适当时间,水晶就会依著「三方晶系」(hexagonal system)的自然法则,而结晶成六方柱状的水晶了。 (8) 再生水晶是采用:水热结晶法“模仿天然水晶的生长过程”,把天然矽矿石和一些化学物质放在高压釜内,经过1-3个月时间(对不同晶体而言)逐渐培养而成。它在化学成分、分子结构、光学性能、机械、电气性质方面与天然水晶完全相同,而双折射及偏振性等方面,再生水晶比天然水晶更纯净,色泽性更好。经过加工(割、磨、抛)后得到各种形状的颗粒晶莹透亮,光彩夺目,并且耐磨,耐腐蚀。 (9) 工艺水晶又叫仿水晶,是由加铅玻璃或稀土玻璃为主要材料,无杂质、透明度较好。 (10) 紫水晶具有清楚的二色性,黄水晶和茶水晶具有弱的二色性。发光水晶具有强烈的磷光性。带绿色的砂金水晶在长、短波紫外线照射下发灰绿色萤光。具有猫眼、虹彩和砂金效应。 (11) 将水晶放在一根头发丝上,人眼透过水晶能看到头发丝双影的,则为天然水晶,主要是因为水晶具有双折射。 (12) 用水滴玻璃表面 水滴立即扩散; 以水滴水晶晶面 水滴呈圆珠状。 (13) 玻璃的硬度 5.5 - 6 ; 水晶是 7 ; 石英是 7 。 (14) 玻璃的解理断口是断中平行,脊面不平行; 水晶和石英的解理断口是无解理,贝壳状断口、断口平行,脊面明显。 (15) 水晶和石英的触感是明显的凉感; 玻璃的触感是温感。 (16) 水晶的折光率1.544-1.533; 玻璃的折光率1.40左右。 (17) 水晶的比重 2.56-2.66; 石英 2.6; 玻璃的比重2-2.20。 参考: zh. *** + baike.baidu 矽(Si)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一种元素,SiO2水溶液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可以结晶成较大的晶体,这就是水晶。水晶的矿物名称是石英。玻璃它的主要成分也是SiO2,加入其他次要成分如石灰、苏打、氧化铅、稀土元素等可以制成不同颜色、不同用途的玻璃。玻璃与水晶的最大区别是它不是结晶产物,而是高温熔融后冷却而成的非晶质体,所以它的基本物理性质与水晶完全不同。

什么是高硼硅玻璃?

高硼硅玻璃(又名硬质玻璃),是一种耐高温同时膨胀系数低的特殊玻璃。 它是一种低膨胀率、耐高温、高强度、高硬度、高透光率和高化学稳定性的特殊玻璃材料,因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化工、医药包装、电光源、工艺饰品等行业。 高硼硅玻璃的良好性能已得到世界各界的广泛认可,特别是太阳能领域应用更为广泛,德、美等发达国家已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推广。广泛应用硼硅酸盐玻璃的耐火性能和物理强度使其在实验室的理想选择,它是用来制造如烧杯和试管高耐久性玻璃的实验室设备,使用。在20世纪中叶硼硅玻璃管材管冷却剂被用来(通常蒸馏水)通过高功率真空管为基础的电子设备,如商业广播发射机。玻璃炊具是另一种常见的用法,一个硼硅玻璃馅饼板几乎是美国标准盘子。硼硅酸盐玻璃量杯,具有画上标记,说明毕业的测量,也广泛在美国厨房使用。水族馆加热器有时出于硼硅玻璃。由于它的高耐热性,它可以容忍水与镍铬合金加热元件的温度差异很大。许多高品质的手电筒使用镜头的硼硅酸盐玻璃。这使得通过镜头相比,比塑料和低质量的玻璃的透光率较高的比例。专业打火机和烟斗都是用硼硅玻璃。高耐热性允许管容忍使用较长时间,而这些管道也更加耐用。大多数premanufactured玻璃吉他幻灯片也使硼硅玻璃。新的拉丝技术使玻璃球等当代艺术的应用。硼硅酸盐玻璃有时用于高品质的饮料玻璃器皿。硼硅酸盐玻璃借给随着微波炉和洗碗机兼容性厨具和玻璃器皿增加耐用性。硼硅酸盐也是一种选择真空管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材料,由于其强度高,耐热性。硼硅酸盐玻璃也发现了微机械器件的微机电系统著名,发展应用在半导体行业的保税蚀刻硅硼硅酸盐玻璃的蚀刻晶圆堆叠的一部分。航天飞机上的绝热瓦上涂有硼硅酸盐玻璃。照明设备制造商使用其折射硼硅玻璃。其主要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ISO标准,与美国康宁公司的7740料,德国肖特公司的50料属同种料性。与普遍玻璃相比,无毒副作用,其机械性能,热稳定性能,抗水、抗碱、抗酸等性质大大提高,可广泛用于化工、航天、军事、家庭、医院等各个领域,可制成灯具、餐具、标盘、望远镜片,洗衣机观察孔,微波炉盘,太阳能热水器等多种产品,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和社会效益,该种玻璃在我国出现是基础材料工业的又一次新革命。太阳能热水器,真空集热管的主要材料,主要利用其良好的透光性,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良好的耐冲击性能。有些厂家用的低铁玻璃等,以上性能有所欠缺,在重量和外观上都与高硼硅有所差别。(颜色暗、轻。一般小厂家应用较多)特性硼硅酸盐玻璃具有非常低的热膨胀系数,约是普通玻璃的三分之一。这将减少因温度梯度应力造成的影响,从而具有更强的抗断裂性能。由于其形状偏差非常小,这使它成为望远镜,反射镜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它还可用于处理高放射性核废料。硼硅酸盐玻璃开始软化约821 ℃( 1510 ℉),在此温度下, 7740型粘度高硼硅为107.6砝码。硼硅酸盐玻璃低于普通玻璃致密。虽然越来越多的抗性比其他类型的玻璃热冲击,硼硅玻璃仍然可以因受温度变化迅速或不均匀而破碎。当破碎时,硼硅玻璃裂纹往往比较大块,而不是粉碎(它将单元,而不是分裂)。光学,硼硅酸盐玻璃有低色散(约65阿贝数冠眼镜)和相对较低的折射率(整个可见光范围1.51-1.54 ) 。G3.3高硼硅玻璃的线膨胀系数是3.3士0.1×10-6/K,是以氧化钠(Na2O)、氧化硼(B2O3)、二氧化硅(SIO2)为基本成份的一种玻璃。该玻璃成分中硼硅含量较高,分别为硼:12.5~13.5%,硅:78~80%,故称此类玻璃为高硼硅玻璃。属于硼硅酸盐玻璃中的PYREX玻璃[1]。耐酸耐碱耐水,抗腐蚀性能优越,拥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电学性能,故具有抗化学侵蚀性、抗热冲击性、机械性能好、承受高温等特性。

高硼硅玻璃的密度是多少?

高硼硅玻璃的密度是2.23gcm-1。高硼硅玻璃(又名硬质玻璃),是利用玻璃在高温状态下导电的特性,通过在玻璃内部加热来实现玻璃熔化,经先进生产工艺加工而成,因线热膨胀系数为(3.3士0.1)×10-6/K,也有人称之为“硼硅玻璃3.3”。它是一种低膨胀率、耐高温、高强度、高硬度、高透光率和高化学稳定性的特殊玻璃材料,因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化工、医药包装、电光源、工艺饰品等行业。它的良好性能已得到世界各界的广泛认可,特别是太阳能领域应用更为广泛,德、美等发达国家已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推广。扩展资料:一、相关特性硼硅酸盐玻璃具有非常低的热膨胀系数,约是普通玻璃的三分之一。这将减少因温度梯度应力造成的影响,从而具有更强的抗断裂性能。由于其形状偏差非常小,这使它成为望远镜,反射镜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它还可用于处理高放射性核废料。硼硅酸盐玻璃开始软化约821℃(1510_),在此温度下,7740型粘度高硼硅为107.6砝码。硼硅酸盐玻璃低于普通玻璃致密。虽然越来越多的抗性比其他类型的玻璃热冲击,硼硅玻璃仍然可以因受温度变化迅速或不均匀而破碎。当破碎时,硼硅玻璃裂纹往往比较大块,而不是粉碎(它将单元,而不是分裂)。光学,硼硅酸盐玻璃有低色散(约65阿贝数冠眼镜)和相对较低的折射率(整个可见光范围1.51-1.54)。G3.3高硼硅玻璃的线膨胀系数是3.3士0.1×10-6/K,是以氧化钠(Nau2082O)、氧化硼(Bu2082Ou2083)、二氧化硅(SIOu2082)为基本成份的一种玻璃。该玻璃成分中硼硅含量较高,分别为硼:12.5~13.5%,硅:78~80%,故称此类玻璃为高硼硅玻璃。属于硼硅酸盐玻璃中的PYREX玻璃。耐酸耐碱耐水,抗腐蚀性能优越,拥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电学性能,故具有抗化学侵蚀性、抗热冲击性、机械性能好、承受高温等特性。二、相关应用硼硅酸盐玻璃的耐火性能和物理强度使其在实验室的理想选择,它是用来制造如烧杯和试管高耐久性玻璃的实验室设备,使用。此外,硼硅玻璃弯曲最小暴露允许硼硅耐热容器的体积提供一段时间的精确测量。在20世纪中叶硼硅玻璃管材管冷却剂被用来(通常蒸馏水)通过高功率真空管为基础的电子设备,如商业广播发射机。玻璃炊具是另一种常见的用法,一个硼硅玻璃馅饼板几乎是美国标准盘子。硼硅酸盐玻璃量杯,具有画上标记,说明毕业的测量,也广泛在美国厨房使用。水族馆加热器有时出于硼硅玻璃。由于它的高耐热性,它可以容忍水与镍铬合金加热元件的温度差异很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硼硅玻璃

高硼硅玻璃与普通玻璃的区别

每个家庭都会用到玻璃,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玻璃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很多大家知道的或者不知道的玻璃,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讲讲高硼硅玻璃,看看高硼硅玻璃与普通玻璃的区别在哪里,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看看吧!高硼硅玻璃它是一种低膨胀率、耐高温、高强度、高硬度、高透光率和高化学稳定性的特殊玻璃材料,因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化工、医药包装、电光源、工艺饰品等行业。它的良好性能已得到世界各界的广泛认可,特别是太阳能领域应用更为广泛,德、美等发达国家已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推广。硼硅酸盐玻璃制造,加入硼传统玻璃制造的釉料的水玻璃砂,苏打水和地面石灰。高硼硅玻璃与普通玻璃的区别1、高硼硅玻璃的特点硼硅酸盐玻璃具有非常低的热膨胀系数,约是普通玻璃的三分之一。这将减少因温度梯度应力造成的影响,从而具有更强的抗断裂性能。由于其形状偏差非常小,这使它成为望远镜,反射镜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它还可用于处理高放射性核废料。硼硅酸盐玻璃开始软化约821℃(1510_),在此温度下,7740型粘度高硼硅为107.6砝码。2、硼硅酸盐玻璃低于普通玻璃致密虽然越来越多的抗性比其他类型的玻璃热冲击,硼硅玻璃仍然可以因受温度变化迅速或不均匀而破碎。当破碎时,硼硅玻璃裂纹往往比较大块,而不是粉碎(它将单元,而不是分裂)。光学,硼硅酸盐玻璃有低色散(约65阿贝数冠眼镜)和相对较低的折射率(整个可见光范围1.51-1.54)。G3.3高硼硅玻璃的线膨胀系数是3.3士0.1×10-6/K,是以氧化钠(Na2O)、氧化硼(B2O2)、二氧化硅(SIO2)为基本成份的一种玻璃。该玻璃成分中硼硅含量较高,分别为硼:12.5~13.5%,硅:78~80%,故称此类玻璃为高硼硅玻璃。属于硼硅酸盐玻璃中的PYREX玻璃。耐酸耐碱耐水,抗腐蚀性能优越,拥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电学性能,故具有抗化学侵蚀性、抗热冲击性、机械性能好、承受高温等特性。

派瑞克斯如何为新时代重塑玻璃

Pyrex玻璃的故事就像大多数发明一样开始了:有问题。贝西·利特尔顿的陶制砂锅菜裂了。那是1914年,利特尔顿的丈夫杰西在纽约康宁的康宁玻璃厂(现康宁公司)做物理学家,当时他正在评估公司的耐温玻璃配方,用于铁路灯笼和电池罐。贝西问她丈夫,玻璃是否可以用来烤,于是他锯下一部分电池罐,带回家给她。有了这个临时的盘子,Bessie成功地烘焙了一个蛋糕,她的实验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康宁公司推出了Pyrx公司,这是第一个用耐温玻璃制成的消费者烹饪产品。1915,“KDSPE”“KDSPs”“KDSPE”“KDSPs”一百年后,玻璃康宁博物馆(一个私人的、非盈利的基础)得到了很大的支持。康宁公司在6月6日开幕的“美国最受欢迎的菜:庆祝比利牛斯山脉百年”展览中回顾了比利牛斯山脉的历史。 和“当馅饼打开时”,1924年9月《妇女家庭杂志》。(康宁玻璃博物馆)“当它是Pyrex陶器时,你可以看到它是干净的,”乡村绅士,1948年。(康宁玻璃博物馆)“现在从派热克斯陶器制造商…沙漠黎明,”生活,1955年8月1日。(康宁玻璃博物馆)“新派瑞克斯蜜月之家礼物”,妇女之家杂志,1958年6月。(康宁玻璃博物馆)“新派瑞克斯度假屋礼品!”良好的内务管理,1958年12月。(康宁玻璃博物馆)“下一步:地平线蓝色火箭筒”,麦考尔出版社,1969年10月。(康宁玻璃博物馆)“Pyrex陶器:仍值得发现”,妇女节,1970年5月。(康宁玻璃博物馆) “Pyrex是一个惊人的创新,”布雷特史密斯说,工业设计教授奥本大学它使人们重新审视了他们对玻璃的看法,并激发了人们对更耐用材料的兴趣。玻璃成为新材料时代的一部分,耐用的玻璃被用于许多领域,从渗滤器到挡风玻璃。 康宁玻璃厂并不是第一家开发耐温玻璃的公司。19世纪80年代,德国科学家奥托·肖特(Otto Schott)开发了一种低膨胀玻璃,称为硼硅酸盐玻璃,但主要用于制造工业和科学环境的产品,如实验室玻璃。康宁公司在1908年开发了自己的配方,主要出售给铁路信号灯。该公司有兴趣向家庭消费者推销这种玻璃,贝西·利特尔顿的烹饪实验开辟了一个消费者应用的世界。从1915年到1936年,康宁拥有硼硅酸盐玻璃配方的专利;专利到期后,康宁公司提出了耐热玻璃的新配方,据康宁玻璃博物馆展览的公共服务馆馆长兼联合馆长雷根·布鲁马根介绍,铝硅酸盐玻璃。 公司的账目表明,Pyrex这个名字来自于公司在玻璃配方中使用“ex”的传统(康宁的第一块耐热玻璃被称为Nonex)。她补充说,公司可能也在使用前缀“pyro”,因为早期的广告在Pyrex下面印有“fire glass”字样。 Pyrex实用烘烤盘,1915-1925年。(康宁玻璃博物馆)派热克斯液体量杯,1926年。(康宁玻璃博物馆)派热克斯冰箱盘,“原色”,1947-1960年。(康宁玻璃博物馆)派热克斯儿童杯、碗和盘子,“蓝色火车”,1957年。(康宁玻璃博物馆)Pyrex 1 1/2夸脱盖砂锅,“橙色嘉年华”,1968-1970年。(康宁玻璃博物馆)Pyrex 2 1/2夸脱盖砂锅,“Spirograph”,1969-1970年。(康宁玻璃博物馆)Pyrex混合碗组,“点”,1969-1973年。(康宁玻璃博物馆)Pyrex 2 1/2夸脱盖砂锅,“月亮装饰”,1971年。(康宁玻璃博物馆)Pyrex 2 1/2夸脱盖砂锅,“普韦布洛”,1974年。(康宁玻璃博物馆) 早期产品包括典型的派热克斯砂锅菜,以及馅饼盘、衬衫蛋盘、奶油杯、面包盘、椭圆形烤盘盘子,切玻璃茶壶和雕刻的盘子。1925年,Pyrex液体量杯问世,虽然它看起来不像今天常用的那个(它有两个喷嘴在对边,中间有一个把手)。 Victoria Matranga,《美国在家:20世纪家庭用品庆典》一书的作者和国际家庭用品协会的设计项目协调员指出,早期的设计表现得非常出色:“量杯、长方形和方形面包师都是真正的标志性产品。” ,但派瑞克斯并不是一夜成名。这些产品价格昂贵;生产过程最初只是半自动化的,这意味着机器仍由工厂工人操作。早期的一则广告显示,一名女佣(而非家庭主妇)正在使用派瑞克斯(Pyrex),表明康宁毡是这种炊具的理想市场。Pyrex可以承受烤箱的高温和冰箱的低温,但是在20世纪20年代,只有富裕的家庭有电,冰箱被认为是一种奢侈品。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家政学逐渐成为一种职业,许多妇女在这一进步的多学科领域获得大学学位,将科学原理应用于家庭、社区和家庭。这项培训为妇女在学术界、公共教育、工业和 *** 部门的工作做好了准备。康宁和其他panies一样,利用这一趋势,聘请国内专业人士对其产品进行测试和推广。1929年,康宁雇佣了一位全职科学家兼家庭经济学家露西·马尔比。在随后的几年里,马尔比建立了一个测试厨房来评估新产品,并成为使用派热克斯的消费者的拥护者,收到了数千封信。Brumagen说,Maltby和她的试验厨房团队“对派瑞克斯产品的功能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尔比首先说服公司重新设计其蛋糕盘,增加手柄和体积,并使直径更小,以便两个蛋糕盘可以并排放置在标准烤箱中。马尔比的影响力如此之大,以至于康宁的高管们都有一句口头禅:“露西怎么想?”马尔比曾经说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女性变得越来越有歧视性。”更重要的是,让家庭经济学家与设计师和产品工程师一起工作。“她认为自己的角色是“以新的眼光看待不断变化的生活模式。” 在30年代,当生产过程完全自动化时,派瑞克斯成为大众能够负担得起的产品。史密斯说,令人惊讶的是,康宁公司很快就能让更多的观众买得起这些产品;在大约15年内,这些产品就进入了农民和城市居民的厨房。康宁在30年代还推出了一系列炉灶式平底锅,称之为火焰器。现代艺术博物馆现代设计馆长朱丽叶·金钦(Juliet Kinchin)表示,这一时期生产的玻璃平底锅“具有一定的震撼价值”。把砂锅菜放在烤箱里是一回事,但把玻璃直接与热接触是一个不可原谅的想法,“后来以不同的名字出售的火锅,直到1979年才上市。随着康宁推出更受欢迎的产品,该公司最终停产。 家政运动的一部分是食品安全和保持厨房卫生的理念。派瑞克斯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干净的外表和看到里面食物的能力。一则早期的派瑞克斯广告显示,康宁玻璃厂的一名秘书身穿实验室风格的全白色服装,透过一个馅饼盘看去, 派瑞克斯也确实更干净:气味不像陶瓷、陶器、铸铁和锡那样粘在玻璃上或渗入玻璃,玻璃也没有生锈。效率也是家政运动的一部分,市场上的Pyrex菜肴被认为能够更快地烹调食物,这意味着女性可以节省时间和燃料。 Pyrex的高效烹调,它的材料和今年夏天它将在全国巡回演出。

他昨天把走廊里的玻璃打碎了。 He broke the glass of the hallway ----- -------yesterday.

他昨天把走廊里的玻璃打碎了。Hebroketheglassofthehallway--(intopieces)--yesterday.这是一道填空题吧。考的是break这个单词的短语。就是打碎了的意思,是breakintopieces.所以里面填intopieces这两个单词!
 首页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