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总线

阅读 / 问答 / 标签

请问can总线通信卡的驱动程序该如何安装呢?

感谢题主的邀请,我来说下我的看法:您题目中所说的设备应该是USBCAN分析仪吧!如果是这类设备的话,那它一般都是不用特地去安装驱动的,所有的驱动程序都会在我们把设备连入电脑的几分钟之内自动安装上。因为USBCAN分析仪至少都拥有一个CAN总线通道,那我们在设备的驱动程序安装完毕之后,就可以前往设备管理器中寻找相应的CAN总线端口,USBCAN有几个CAN总线通道就有几个端口,现在你清楚了吗?如果您需要能够自动安装驱动程序的CAN总线控制卡设备的话,可以前往我们的网站进行具体的咨询,欢迎来访。

请问can总线通信卡的驱动程序该如何安装呢

摘要:SN65HVD230是德州仪器公司生产的3.3V CAN收发器,该器件适用于较高通讯速率、良好抗干扰能力和高可靠性CAN总线的串行通信。文中主要介绍SN65HVD230的结构、原理及其在智能电源控制器中的应用。 关键词:收发器 CAN CAN收发器 引言 CAN总线以其较高的通讯速率、良好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可实现高可靠性串行通信,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具备极高的应用价值。但是,随着集成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节省功耗,缩小电路体积,一些新型CAN总线控制器的逻辑电平均采用LVTTL,这就需要和之相适应的总线收发器。TI公司生产的SN65HVD230型电路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1 SN65HVD230简介 SN65HVD230是德州仪器公司生产的3.3CAN总线收发器,主要是和带有CAN控制器的TMS320Lx240x系列DSP配套使用,该收发器具备差分收发能力,最高速率可达1Mb/s。广泛用于汽车、工业自动化、UPS控制等领域。 1.1 主要特点及引脚功能 SN65HVD230采用PSOP8封装,具体引脚排列及其逻辑功能如图1所示,表1所列是其引脚功能。 表1 SN65HVD230的引脚功能 各种控制功能主要通过调用系统的通用函数和功能函数来实现。其中,系统通用函数用于系统的初始化及一些通用功能的实现。首先对CAN系统进行初始化,同时完成端口配置、位时间确定、消息体的配置等。其节点初始化函数如下: SN65HVD230可用于较高干扰环境下。该器件在不同的速率下均有良好的收发能力,其主要特点如下: ·完全兼容ISO11898标准; ·高输入阻抗,允许120个节点; ·低电流等待模式,典型电流为370μA; ·信号传输速率最高可达1Mb/s; ·具备热保护,开路失效保护功能; ·具备抗瞬间干扰,保护总线的功能; ·斜率控制,降低射频干扰(RFI); ·差分接收器,具备抗宽范围的共模干扰、电磁干扰(EMI)能力。 引脚号 引脚名称 引脚功能 描 述 1 D 输入 CAN控制器发送数据输入端 2 GND 地 接地 3 Vcc +3V电源 +3V电源电压 4 R 输出 CAN总线接收数据输出端 5 VREF 参考电压 参考电压输出 6 CANL CAN总线低 低电平CAN电压输入/输出 7 CANH CAN总线高 高电平CAN电压输入/输出 8 Rs 方式选择 斜率电阻器输入 1.2 工作模式和控制逻辑 SN65HVD230具备高速、斜率和等待3种不同的工作模式。其工作模式控制可通过Rs控制引脚来实现。图2是SN65HVD230在CAN总线系统中的典型应用图。由图中能够看出,CAN控制器的输出引脚Tx接到SN65HVD230的数据输入端D,可将此CAN节点发送的数据传送到CAN网络中;而CAN控制器的接收引脚Rx和SN65HVD230的数据输出端R相连,用于接收数据。SN65HVD230方式选择端口Rs通过跳线和一端接地的斜率电阻器连接,通过硬件方式可实现3种工作模式的选择,其中斜率电阻器为0~100kΩ的电位器。VRs为加在Rs引脚上的电压。具体工作模式的选择如表2所列。 表2 SN65HVD230的工作模式选择 Vrs 工作模式 VRs≥0.75Vcc 等待模式 10kΩ到100kΩ接地 斜率控制模式 VRs≤1V 高速模式 使Rs接逻辑低电平能够使收发器工作在高速模式。在高速模式下,收发器的通信速率达到最高,此时没有内部输出上升斜率和下降斜率的限制,但在该方式下,最大速率的限制和电缆的长度有关。 而在有些场合中,考虑到系统成本等问题,使用非屏蔽电缆时,收发器必须满足电磁兼容等条件。为了减少因电平快速上升而引起的电磁干扰,在SN65HVD230中引入了斜率控制方式。这种控制方式可通过连接在Rs引脚上的串联斜率电阻器来实现。电压转换和斜率电阻的关系如图2所示。 在Rs引脚加上逻辑高电平(≥0.75Vcc),可使器件进入等待模式,处于待机状态,系统只“听”发送过来的消息。在“听”状态下,收发器的发送功能处于关断状态,接收功能仍处于有效状态。此时,接收器对于总线来说总是隐性的。 1.3 控制逻辑 SN65HVD230采用正逻辑控制方式,有接收和发送二种方式,具体控制逻辑如表3所列。 表3 SN65HVD2304的控制逻辑 发 送 接 收 输入D Rs 输出 总线状态 差分输入 Rs 输出R CANH CANL L XRs≤1.2V H L 显性 VIN≥0.9V X L H Z Z 隐性 0.5V<VID<0.9V X ? Open X Z Z 隐性 VID≤0.5V X H X VRS≥0.75Vcc Z Z 隐性 Open X H 其中,Z表示高阻状态,?表示未定状态,X表示无关。 2 实际应用 某自动测试系统需要多路实时可控的交流供电电源,为此,笔者设计了基于CAN总线的智能电源控制器。该系统的主控电脑中安装了CAN总线通信控制卡,电源控制器中装有CAN总线通信适配卡,故可通过控制卡和适配卡来实现电脑和各智能电源控制器之间的通信,从而完成对各电源控制器的控制及对各电源控制器输出状态的检测。 2.1 系统原理 该电源控制器采用SN65HVD230型CAN总线收发器和Cygnal公司生产的具备3.3V集成式CAN控制器的C8051F040型单片机来设计CAN总线通信控制卡及CAN总线通信适配卡。其原理框图如图4所示,通过PC控制各个网络节点来实现其具体的控制功能,并以此组成网络控制系统。 2.2 CAN总线通信控制卡的设计 在整个CAN控制网络中,CAN总线通信控制卡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该卡主要包括C8051F040型单片机、双口RAM及其控制电路、中断申请电路、复位电路和CAN驱动电路。该控制卡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CAN通信控制卡通过CAN总线将各个节点串联起来,从而将一个等网络变成一个简单的“一主多从”控制网络。PC通过CAN总线通信控制卡向网络中各个具备不同地址的节点发送各种格式的控制命令字,并将各网络节点中代表各节点状态的数据字读回,以此实现整个CAN网络的控制。 2.3 CAN节点的设计 在整个CAN控制网络中,节点是整个网络的“从者”,他通过相应的地址匹配来识别控制卡发来的信息。若信息不是发送给自己的,则不进行任何动作,若信息是发给自己的,则该节点接收信息,并执行相应的操作。在CAN控制网络中,信息通过帧模式进行传送。CAN节点根据设定的帧格式内容进入相应的控制程式,以对外围电路进行操作控制。CAN节点系统框图如图6所示。 2.4 混合电平电路抗干扰设计 由于智能电源控制器本身是个混合电平系统,内部有多路220V/50Hz交流电、控制电路的3.3V直流电平、CAN控制网络接口电平等不同电平,因此必须实现不同电平信号的隔离,以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本系统通过对C8051F040控制信号进行光隔离和驱动处理后控制继电器,以实现对交流电源的输出控制,从而确保了大功率交流电源和内部控制电路之间的有效隔离。而CAN接口在收发器和控制器之间采用了LVTTL/LVCMOS兼容高速光隔离来实现不同电平之间的电气隔离。 2.5 系统软件设计 系统软件主要由CAN总线通信控制卡控制程式和各个节点控制程式二部分组成。CAN总线通信控制卡控制程式是基于Windows的编程,这里不再多述,本文主要给出各个节点的控制程式。 WDTCN=0xde; //关watch dog WDTCN=0xad; config_IO(void); //端口配置函数,实现控制模块的控制引脚的分配 Clock(void); //时钟及CAN总线速度定义函数 clear_msg_objects(void);//各个消息体的清除函数 msg_objects_init(void);//CAN消息体初始化函数 …… startCAN(); //系统允许进行CAN通讯 EA=1; //系统开中断; 3 结束语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SN65HVD230作为一种新型CAN总线收发器,具备高速率和高抗电磁干扰等特点,加之其电气连接十分简单,因而具备良好的实用性。

can总线中怎么把节点ID写入寄存器中?

通过核

plc接收CAN总线上的信息,程序怎么写?

你好,请问你解决了吗?可以讨论一下吗?

康明斯电控发动机CAN总线故障排除:can总线故障

  随着CAN总线技术在各类车辆上的广泛应用,相信广大技术人员和我一样迫切希望了解该系统的组成原理和故障解决方法,以便更有效的指导实际应用和处理现场问题。驻外服务期间,笔者遇到一例故障历时两周,多次现场处理才最终解决。过程十分坎坷。通过这次事件,笔者对自动变速器换挡理论、电控系统通信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在此将整个故障处理过程展现给大家。并将CAN总线的相关知识一并奉上,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与大家共同提高。      主要故障现象      一批高档公交车,匹配进口康明斯电控发动机和ZF自动变速器总成,在客户使用3、4个月后,频繁出现车辆行进过程中冲击大、行驶不平顺的问题,甚至有时候挂不上挡。因为该客户是该型公交的首批应用,因此发动机厂家、变速器厂家都非常重视,三方的当地服务站都上门服务尝试解决。   根据客户的反馈初步分析,故障出在动力总成上,似乎发动机和变速器匹配不当,换挡不平顺引起行进时冲击。到现场后,变速器和发动机厂家,接上服务软件进行实车测试。      1 变速器厂家的分析   变速器电控单元做出换挡的决定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①挡位;②车速;③发动机转速;④发动机负荷率;⑤油温水温等保护信号。其中最重要的参数是发动机转速和当前车速。自动变速器一般会选择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率均较高时升挡,以便充分发挥动力,同时保证车辆平稳行驶。      经测试,变速器没有任何故障。厂家人员向我介绍了换挡过程:①当发动机转速很高(说明发动机尚有充沛的动力盈余)、发动机负荷率较高(说明驾驶员有加速意愿)时,变速器进行升挡操作;②升挡操作完成后,发动机转速稍有下降,但又很快恢复,车速平稳上升,完成换挡全过程,因自动变速器装配的液力变矩器有缓冲作用,因此整个过程非常平顺。   该车换入高挡后,发动机转速出人意料地急剧下降,说明发动机动力不足以维持高挡位状态,变速器觉察车速未上升,发动机转速下降,为不使发动机熄火。马上换入低挡。由此,车辆顿挫了一下。由于驾驶员有加速意愿,会踩着油门不放,该过程会反复几次,高挡位才顺利切入。这样升挡、降挡的反复循环,产生行进中的冲击。变速器服务人员据此认为发动机动力不足是故障主因。      2 发动机厂家的分析   该发动机是达到欧Ⅲ排放的电控发动机。根据发动机服务软件的检测,发动机各系统均工作正常,发动机保养也是授权服务站亲自来操作,保养维护非常到位。厂家人员检查了加速踏板、各传感器、线束,认定发动机本身并无故障。   发动机和变速器的诊断软件都没有查出问题。看来是整车匹配存在一些问题了。   客户很着急。车子每停一天,损失上千元,离总部十万八千里的我,一时间也很难获得总部的技术支持。只好硬着头皮又进行了故障的一一排查。      再次试车:   再次同发动机及变速器厂家的技术员试车,同时密切观测运行数据。发现换挡时,变速器服务软件会时不时地报“数据连接错误”,随后车辆就发生换挡冲击,两者存在一定联系。通讯故障并不是变速器自身故障,所以不会在ECU中记录,前期我们并没有关注到这里。10min的试车,服务软件记录“DATAERROR”(通讯数据错误)100多次。服务人员达成一致意见,问题出在通讯系统。   有了大致的目标,就要好好地了解一下通讯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了。      车辆的匹配      1 不同类型发动机匹配自动变速器的区别。欧Ⅱ排放的发动机,一般采用机械喷油泵,与自动变速器匹配时,发动机转速、车速等信号,可以依靠箱体上自带的传感器,但“负荷传感器”是一个连在喷油泵拉杆上的开度信号传感器(图1),需要外接。而电控发动机,采用高压共轨(Common Rail)或者单体泵系统时,电子油门踏板直接将油门开度信号送入发动机ECU,再由发动机ECU通过整车数据总线发布,自动变速器由数据总线获取;   2 数据总线的形式。尽管没有用CAN仪表,但动力总成(变速器与发动机)间的数据传输,采用J1939通讯总线,即CAN总线商用车应用协议,不会存在变速器和发动机“语言不通”的问题。   3 该车数据总线的物理实现。数据电缆,包含在“电控发动机辅助线束”中。整车“电控辅助线束”后端与发动机ECU相应接口连接后。增加封闭电阻,再引至车辆前部副仪表台内对接发动机诊断插座和变速器ECU。         CAN总线的知识      CAN总线,是BOSCH公司最早提出的一种标准的串行数据传输系统的通称。主要目的是满足汽车产业中各种电子控制系统间的通信需求。利用CAN总线能有效减少线束的数量,满足大量数据的高速通讯需要。能够实现分布式控制系统各节点之间实时、可靠的数据通讯。CAN总线具有极高的可靠性,有一种通俗的说法是,一个CAN系统按照每年365天。每天工作8小时,每秒错误概率0.7计算,按统计平均,每1000年才会发生一个不可监测的错误。      该车的CAN总线      1 该车的CAN总线,线束分成了4个部分,如图2所示,CAN总线从车辆后部的发动机端插座(B48、B49、B50)引出线B后,在封闭电阻1的插座与C线合压(即相应的端子压接在一起),C再穿过整个车体,引至车辆前部仪表台中,在封闭电阻2的插座再次与D线合压,再引至发动机9针诊断接口,再由诊断接口合压,用约2.5m的电缆引至安装在副仪表台内的自动变速器ECU。   2 从诊断接口至变速器ECU的连接线,采用了普通电缆。   3 封闭电阻插接件采用了普通插座。CAN总线应用的国家标准   为了彻底弄清故障根源,查阅了国家标准中CAN总线物理结构的拓扑要求,标准的CAN总线拓扑结构应满足如图3所示要求。   比对以上国标和实车的状态,可以看出该车存在以下缺陷。   1 “电缆短线”的长度超过了国标,车辆尾部,从发动机CAN总线插座到封闭电阻的长度为1.2m,超过0.2m。车辆前部诊断插座到变速器的ECU距离为2.5m,合计接线长度为3m,超过2m。   2 实车CAN总线被截成了四段,压接的方式无法保证通讯可靠。   3 普通插接件无法保证通讯质量。国标推荐的应用方式      按标准推荐的连接方式扩展设备时,线路总长40m的范围内,可连接30个设备。扩展时,先拔出终端电阻。插入三通,一端连接新设备,另一端口再接终端电阻即可。   对于A、B插接件及三通,不少连接器公司都能提供标准的解决方案,如Deutsch公司的产品,如图4、图5所示。      故障原因分析      车辆正常行驶时,变速器和发动机间传递的数据量有限。但每次变挡位时,发动机和变速器需要交换大量的状态信息,以便相互确认工作状态,进而确定自身的最佳工况。升挡前,变速器电控单元会向发动机发出换挡信号,发动机在得到信号后,会提升功率(与熟练的司机会加一下油门类似)。在变速器得到发动机确认,完成换挡操作后,会继续向发动机核实其转速、负荷率等信息,确保换挡成功。如果数据线存在“软故障”,数据量小时通讯正常,数据量大时,数据传递出现错误或“拥塞”,就会出现类似“不匹配”的故障。如本案中升挡操作后,变速器无法正确的判定发动机转速和油门开度,会认定发动机动力下降,直接进行了降挡操作。而发动机在提升功率后,得到了进挡的信号,却无法进一步获得车速信号,于是降低输出功率。可见,因为数据传输不良,造成了两者相互牵制,引发了故障。   参照国标,总结CAN总线应用的注意事项:   1 CAN通讯线的总长度不大于40m,结点数不多于30个。   2 导线为三股绞合屏蔽线,其中一根为屏蔽线,两根为通讯线。   3 通讯线(CAN_H和DCAN_L)两端各需要一个120±10Ω的电阻。   4 屏蔽线需接地,且连接点只能有一个。   5 插接件应有符合要求的闭锁、偏振和保持装置,并有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急求基于proteus的can总线通讯系统仿真系统设计的原理图和程序

实话给你说吧,CAN-bus是不能用Proteus 仿真的,我开始CAN的时候,也是寻求仿真,can电路很简单很成熟MCU+sja1000+82c250较多,还有一些ARM+can收发器的,网上的程序千奇百怪,我也试着下载了一些,没有一个能调通的,后来结合说明书,CAN调试通过了,并设计了CAN隔离器、can-232等应用模块,给你一些建议,你还是自己搭建电路,然后按照sja1000说明书,调试1、电路MCU+sja1000+82c250,价格总共不超过20元,建议一次买三套,我第一次买的时候才买2套,不能通信,我还以为是程序问题呢,后来才知道是芯片有问题了2、程序设计,参考sja1000说明书,还有就是下载别人的程序(虽然不能用),对照别人的程序和说明书,自己该参数,3、找一些高人指导(别人可能不愿意免费指导,可以给一些好处,)我认为调试can,不过一周就OK了祝你成功

我想问问使用can总线分析器都有哪些注意事项?

感谢题主的邀请,我来说说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CAN总线分析器是一种常见的CAN卡设备,主要被用在can总线开发,CAN数据分析等领域。在使用这类工具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这些问题:1、一般在CAN总线上连接设备,都需要并入120Ω的电阻,以保证其正常通讯,没有自备电阻的CAN分析仪要额外安装电阻,有电阻的注意拨下电阻拨码开关。2、因为CAN通道数和功率的不同,有的CAN分析器只需要USB线就可以供电,但有的则不行,你需要外接电源进行供电。3、使用CAN分析仪注意CAN高连CAN高,CAN低连CAN低,别弄反了。虽然各种CAN分析仪长的五花八门的,但是基本原理其实都是差不多的,GCGD都有,可以好好的看看。如果你觉得我说的还行,采纳下啊!

请问CAN总线的速率为什么用波特率表示,而不用比特率表示?

先看两个概念在电子通信领域,波特率(Baudrate)即调制速率,指的是信号被调制以后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即单位时间内载波参数变化的次数。它是对符号传输速率的一种度量,1波特即指每秒传输1个符号。单位“波特”本身就已经是代表每秒的调制数,以“波特每秒”(Baudpersecond)为单位是一种常见的错误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单位为bps(BitPerSecond),比特率越高,传送的数据越大。声音中的比特率是指将数字声音由模拟格式转化成数字格式的采样率,采样率越高,还原后的音质就越好。视频中的比特率(码率)原理与声音中的相同,都是指由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采样率。波特率与比特率比特率在数字信道中,比特率是数字信号的传输速率,它用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二进制代码的有效位(bit)数来表示,其单位为每秒比特数bit/s(bps)、每秒千比特数(Kbps)或每秒兆比特数(Mbps)来表示(此处K和M分别为1000和1000000,而不是涉及计算机存储器容量时的1024和1048576)。波特率波特率指数据信号对载波的调制速率,它用单位时间内载波调制状态改变次数来表示,其单位为波特(Baud)。比特率在数值上和波特率有这样的关系:I=S*log2(N)[1]其中I为传信率,S为波特率,N为每个符号负载的信息量,以比特为单位。如何区分两者?显然,两相调制(单个调制状态对应1个二进制位)的比特率等于波特率;四相调制(单个调制状态对应2个二进制位)的比特率为波特率的两倍;八相调制(单个调制状态对应3个二进制位)的比特率为波特率的三倍;依次类推。很显然,波特率是传输二进制的位数http://zhidao.baidu.com/team/view/%E5%8D%95%E7%89%87%E6%9C%BA-CAN

请问CAN总线的速率为什么用波特率表示,而不用比特率表示?

先看两个概念在电子通信领域,波特率(Baud rate)即调制速率,指的是信号被调制以后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即单位时间内载波参数变化的次数。它是对符号传输速率的一种度量,1波特即指每秒传输1个符号。 单位“波特”本身就已经是代表每秒的调制数,以“波特每秒”(Baud per second)为单位是一种常见的错误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单位为 bps(Bit Per Second),比特率越高,传送的数据越大。声音中的比特率是指将数字声音由模拟格式转化成数字格式的采样率,采样率越高,还原后的音质就越好。 视频中的比特率(码率)原理与声音中的相同,都是指由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采样率。波特率与比特率 比特率 在数字信道中,比特率是数字信号的传输速率,它用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二进制代码的有效位(bit)数来表示,其单位为每秒比特数bit/s(bps)、每秒千比特数(Kbps)或每秒兆比特数(Mbps)来表示(此处K和M分别为1000和1000000,而不是涉及计算机存储器容量时的1024和1048576)。 波特率 波特率指数据信号对载波的调制速率,它用单位时间内载波调制状态改变次数来表示,其单位为波特(Baud)。 比特率在数值上和波特率有这样的关系: I=S*log2(N) [1]其中I 为传信率,S 为波特率,N 为每个符号负载的信息量,以比特为单位。 如何区分两者? 显然,两相调制(单个调制状态对应1个二进制位)的比特率等于波特率;四相调制(单个调制状态对应2个二进制位)的比特率为波特率的两倍;八相调制(单个调制状态对应3个二进制位)的比特率为波特率的三倍;依次类推。很显然,波特率是传输二进制的位数http://zhidao.baidu.com/team/view/%E5%8D%95%E7%89%87%E6%9C%BA-CAN

CAN总线要如何匹配终端电阻?

终端电阻是为了消除在通信电缆中的信号反射,在通信过程中,有两种原因导致信号反射:阻抗不连续和阻抗不匹配。 阻抗不连续,信号在传输线末端突然遇到电缆阻抗很小甚至没有,信号在这个地方就会引起反射。这种信号反射的原理,与光从一种媒质进入另一种媒质要引起反射是相似的。消除这种反射的方法,就必须在电缆的末端跨接一个与电缆的特性阻抗同样大小的终端电阻,使电缆的阻抗连续。由于信号在电缆上的传输是双向的,因此,在通讯电缆的另一端可跨接一个同样大小的终端电阻。引起信号反射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数据收发器与传输电缆之间的阻抗不匹配。这种原因引起的反射,主要表现在通讯线路处在空闲方式时,整个网络数据混乱。为了提高网络节点的拓扑能力,CAN总线两端需要接有120Ω的抑制反射的终端电阻, 它对匹配总线阻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忽略此电阻,会使数字通信的抗干扰性和可靠性大大降低,甚至无法通信。

汽车CAN总线要导线连接吗

哈哈,这方面的不懂。抱歉,帮不了你。

目前,我使用的CAN总线分为CANH和CANL发送数据,那么我这个设备怎样使用CAN总线实现接收数据?

将CAN收发器按照CAN_H和CAN_L挂接到CAN-BUS上,CAN控制器控制数据的收发即可。

CAN总线参考文献 15篇以上

[1] 王学士.基于CAN总线的汽车车身电器控制系统的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2(07):154-155.[2] 何进进,肖金生,胡卫谊,等.基于CAN总线的汽车电子标识系统[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和管理工程版),2014,14(01):364-365.[3] 安连华,管德永,程鹏.CAN总线在智能公交系统中的应用[J].城市公共交通,2016(01):36-39.[4] 刘遵勇,党瑞宁.车辆道路试验数据实时采集系统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14(10):52-54.[5] 柴郁,李斌. 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展望[J].仪表技术,2001,(2).[6] 王慧锋,何衍庆.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原理及应用[J].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7] 龙志强,李迅,李晓龙. 现场总线控制网络技术[J].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马洪连,丁男,李屹璐,嵌入式系统设计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2]饶云涛,邹继军,王进宏,郑勇芸,现场总线CAN原理与应用技术(第二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3]杜尚丰,曹晓钟,徐津,CAN总线测控技术及其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4]管秀君.汽车单片机及局域网技术.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5]南金瑞.汽车单片机及车载总线技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6]甘永梅,李庆丰等.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7]蔡月明,刘浩.基CAN总线的工业控制系统[J]中国仪器仪表2001(5): 130- 135.[8]张喆. CAN总线MAC层协议分析[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3): 141-143.[9]董珂,李克强,冯能莲等. CAN总线技术及其在混合动力电动车上的应用[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8) :100-102.[10]徐进,刘德营,张红军.基于CAN总线的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研究和实现[J]. 机床与液压,2004(2):120- 123.

【基于CAN总线的压电贾卡控制系统】 can总线控制系统

  本文以CAN总线为主要通讯设备,单片机为处理器,工控机为系统支持,匹艾州电子贾卡为执行机构,使该系统具有通讯灵活可靠、耐疲劳性好、花型通讯准确、稳定性好等特点。   In this paper, a electronic jacquard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CAN field bus is brought forward,using CAN bus as the mai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single-chip as the processor, IPC as the system support, piezo jacquard as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ate institutions, making the communications of the system flexible and reliable, fatigue resistance and stability good, transmission of the pattern correctly, and so on. Hope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China"s development of China-made electronic jacquard control system.         国外许多先进的新型的贾卡经编机都已采用了压电贾卡控制系统,该系统具有起花性能优异、系统稳定性好、执行机构简单、能耗小等优势,但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将对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压电贾卡控制系统进行研究,为研制国产的压电贾卡控制系统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1压电贾卡控制系统原理      压电陶瓷贾卡系统组成如图 1 所示。系统由花型设计系统、工控机、贾卡控制板、贾卡驱动板、主轴信号装置、贾卡压电陶瓷元件等组成。      在产品设计时,一般首先由花型设计系统(经编CAD)进行花型设计与效果仿真。设计完成的花型通过USB接口或者网盘从上位机输入织物的花型信息,上位机进行数据处理后通过CAN总线与贾卡控制板进行数据交换,将贾卡花型信息存贮到控制板上,再从主轴信号装置(接近开关)上得到偏移的信号,当贾卡针可以进行针前或针背偏移时,贾卡控制板结合花型偏移信息,向贾卡驱动板发送偏移信号,驱动板将偏移信号进行转化和放大,进而驱动各个贾卡导纱针进行花型要求的偏移。      2压电贾卡控制系统的特点与工艺要求      主轴一转,横移机构推动贾卡梳栉做横移运动,同时每一个贾卡导纱针可以独立地在针前或者针背做偏移运动,显然,贾卡花型的垫纱运动是梳栉横移和贾卡针偏移的复合。贾卡针在针前、针背的偏移和复位,可以在织物表面形成薄、厚、网孔、立体等花纹效应,可见,这种复杂的复合运动具有超强的起花功能,同时也给压电贾卡控制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1花型通讯要求   一台贾卡经编机上贾卡导纱针的数量较多,以MRPJ43/1的机型为例,幅宽为 132″时,贾卡针块数为 198,每块有导纱针 16 根,总数达到 3 168 之多,每根导纱针都要独立的受到控制信号的驱动做偏移运动。所以通常一个贾卡花型数据文件大小为几十kB至上百kB,比电子横移系统的一个花型文件要大的多,显然压电贾卡控制系统必须采用一种具有高效稳定的通讯功能的通讯方式,同时要求通讯快速、准确。   2.2反复偏移的疲劳性要求   以MRPJ43/1机型为例,机速 450 r/min,假设平均一枚贾卡导纱针每 5 个横列偏移 1 次,机器效率为 90% 时,每枚导纱针平均要偏移 81 次/min之多,这对贾卡导纱针的反复偏移性能要求很高。本文采用的压电贾卡导纱针,运用逆压电效应使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具有用电量少、发热少、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因而具有良好的耐疲劳性能。   2.3运动精确性和响应性要求   贾卡针的配置都是一般都采取半机号配置的形式,导纱针间设置有定位块,贾卡针在定位块之间的偏移距离是很小的。偏移量过小,会引起檫针撞针现象,并导致花型形成错花,影响织物质量;偏移量过大,则导纱针与定位块的撞击激烈,影响针块寿命。   偏移时间短、频率高,这就要求压电贾卡控制系统的要具有很高的响应速度。否则会引起擦针撞针等现象,直接导致织针和贾卡导纱针损坏的严重后果。   2.4稳定性要求   为适应经编生产阔幅化的趋势,许多现代经编机上配置有大量的贾卡针块,每一根贾卡导纱针都是一个独立的控制单元,为使每一根针独立运动而不受干扰,系统的通讯和信号传输势必要有很好的抗干扰性,从而达到花型准确无误的系统稳定系。      3压电贾卡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      3.1上位机   上位机主要由工控机和触摸屏组成。工控机内置CAN卡,外接CAN总线。CAN总线属于现场总线(Field Bus)的范畴,它是一种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或实时控制的串行通信网络,使经编机压电贾卡控制系统具有通讯灵活、实时性好、靠干扰能力强、出错率低等特点。工控机的作用是将外部花型设计系统的花型通过USB或者网盘进行花型输入,接受来自贾卡控制板的数据信息,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后向控制板发送花型信息,通过触摸屏完成对系统状态的检测、显示、修改、加载和参数设定等。   3.2压电贾卡控制板   单片机是贾卡控制板的核心,P89C51RD21单片机内置看门狗,有 6 时钟和 12 时钟两种工作模式,6 时钟工作模式下工作速度是 51 单片机的 2 倍,花型每一横列的读取速度不超过 30 ms,这正是采用这款单片机的原因。贾卡控制板的作用是储存花型信息并结合输入的主轴位置信号进行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给贾卡导纱针驱动板。   如图 2 所示,串行信号由CAN控制模块输入单片机进而储存在Flash数据存储器,由于贾卡花型文件比较大,所以单片机必须连接外部扩展存储器才能存储庞大的贾卡花型文件。结合花型信息和主轴位置信号,控制板通过串口输出模块向驱动板输出控制信号。      3.3导纱针驱动板   导纱针驱动板上配置有传入并出芯片、总线驱动器、光电耦合放大装置等,其作用是将控制板输出的信号进行转化和放大,从而驱动压电贾卡导纱针完成花型要求的偏移动作。   所有的压电贾卡导纱针必须能同时被控制做偏移或复位的动作,但是 1 台贾卡经编机的贾卡导纱针的数量较多,不能采取并行方式输出控制信号。所以,如图 3 所示,控制信号先经过具有串行并出功能的芯片。为了提高单片机的驱动能力,并行信号还必须经过总线驱动器。从总线驱动器出来的信号必要时要经过反向电路,使导纱针得以复位。通过转化的偏移控制信号太微弱,必须经过放大后才能驱动贾卡导纱针,光电耦合放大装置很好地完成了这项功能,其自带高压光耦,不仅实现了弱电控制信号与强电的隔离,而且有效地抑制了干扰。      3.4压电陶瓷贾卡导纱针   贾卡贾卡导纱针元件由压电陶瓷片、玻璃纤维层、导纱针支架、贾卡导纱针等组成。在每一贾卡导纱针的两面各贴上压电陶瓷片,中间用玻璃纤维层隔离,起绝缘的作用。可替换的导纱针由导纱针支座固定在玻璃纤维层上。在每个导纱针的左右位置安装 2 个定位块,从而保证偏移的准 确性。         4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4.1上位机主控制程序   上位机主控制程序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借助于高级编程语言,完成对系统的通讯、显示、诊断,花型软件的输入、加载以及人机界面管理。包括文件CAN通讯模块、状态监测和显示模块、文件管理模块、参数修改模块等。主程序流程图如图 4 所示。   4.2CAN通信程序   CAN通讯程序将贾卡花型文件从上位机下载到控制板上的单片机。花型文件的传输由两部分组成:贾卡花型和花高、花宽和花型数据。CAN通讯程序流程如图 5 所示,程序启动时自动完成单片机串行通信的初始化工作,包括:波特率设置、数据传输格式及工作模式设置等。用户下载花型数据时,按下装置相应按键系统进入片外Flash擦除模式。约 5 ~ 10 s,Flash擦除完毕。传输的花型数据中,前两个字节为花型宽度,第 3、4 个字节为花型高度,紧接着就是贾卡导纱针动作的花型数据。花型数据的下载进度主要是通过这前 4 个字节来判断和控制。   4.3单片机程序   单片机子程序主要完成对花型文件和主轴位置信号相同步后对位输出偏移控制信号。如图 6 所示,当看门狗程序对系统的检测完成后,单片机通过CAN总线完成与上位机通讯,之后读取单片机的存储数据和位置信号,同步后进行信号输出。另外,当系统出现故障时(如掉电),花型数据等信息可以很好的保存。      5结语      基于CAN总线的压电贾卡控制系统充分发挥了CAN总线强大的通讯能力和抗干扰性能,采用了单片机的强大储存、快速处理以及压电贾卡的快速响应性,实现了贾卡控制系统的通讯灵活、长久耐疲劳、精确定位、快速响应和很高的可靠性,为我国研制国产的电子贾卡控制系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 蒋高明. 现代经编工艺与设备[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275.   [2] 何用辉,黄耀志,张惠雄. 压电式贾卡元件振动测试与分析[J]. 仪器仪表用户,2007(6):120 121.   [3] 张新华,李伟,刘强. 基于CAN总线的伺服电机通信控制[J]. 机电工程,2003(1):39 41.   [4] 何用辉,黄耀志. 基于单片机的压电式贾卡控制系统的设计[J]. 工业控制计算机,2007(12):75 76.   [5] 蒋高明. 现代贾卡经编机结构原理和产品设计[J]. 上海纺织科技,2001(5):36 38.   [6] 贾卫靖,刘云斌,袁嫣红,等. 电子提花机的压电陶瓷传动原理与测试[J]. 纺织学报,2006(11):48 51.   [7] 何用辉,张惠雄. 压电式贾卡控制装置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装备制造技术,2007(10):44 45.

请问带有can总线的plc与传统plc对比优势在哪?

带有can总线的plc与传统plc对比具有如下优势:1、CAN总线兼具通讯的高速率和良好的实时性。串口总线,比如说232总线,它的通讯速率一般低于100Kbps,和CAN总线1000Kbps是没法比的。更大的通讯速率能够让CAN总线在相同的时间里进行更大数据量的传输。而以太网总线虽然通讯速率远大于CAN总线,但有一定的延时性。我们在家用以太网进行生活办公可能对网络延时并不敏感,但工业生产里这是非常要命的,很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2、CAN总线具备CRC自我检错机制,当总线中有某个节点出错,其他节点会停止接收错误数据,出错的节点也会主动的退出总线通讯。因此,CAN总线的通讯安全性是很高的。另外,CAN总线采用的是差分电压信号传输数据的原理,外界的干扰很难对其造成影响,进一步提升了它运行的稳定性。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来,集成有CAN总线接口对于PLC来说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当然,就如我刚开始所说的那样,现代PLC是向着多通讯接口方向发展的,可能一台PLC上即集成有CAN总线接口,也有传统的串口接口以及以太网接口。其他技术相关问题可以到广成科技网站进行学习交流。

在帕萨特轿车上舒适can总线系统连接了哪些ecu

(1)五个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四个车门的控制单元。(2)优先级顺序:中央控制单元u2192驾驶员侧车门控制单元u2192前排乘客侧车门控制单元u2192左后车门控制单元u2192右后车门控制单元。(3)五项功能:中央门锁、电动窗、照明开关、后视镜加热及自诊断功能。

CAN总线的研究现状,能具体点的

《汽车CAN总线系统原理、设计与应用》作者是同济,汽车学院的罗峰教授,在国内汽车CAN上很资深很权威的,2010年的书,应该够新了,从基础说起到应用,能概括国内现状了,只是网上没电子的下,可以去买一本,不贵的,但容易缺货,希望有帮助

请问can总线开发都应该注意什么呢?

感谢题主的邀请,我来说下我的看法:我觉得开发CAN总线,有几点大家应该注意:1、谁来开发,是你自己来还是让别人来,自己来有没有那个实力,开发的时候预计有多久,让别人来花费有多少,性价比高不高等等。2.是不是真的必须要用CAN总线,换成其他类别的总线代替行不行,彼此的价格对比哪个更有优势等等。暂时我就想到这些,CAN总线开发其实对于非专业人士是比较难的,因为不仅要对CAN总线的原理了如指掌,同时还得有扎实的嵌入式开发能力,如果你的项目比较急的话,还是给专业人士弄吧!你可以前往GCGD官网进行咨询,欢迎来访。

汽车CAN总线系统优点?

你好,can总线采用面向数据块的通信方式,信号传输使用短帧结构,每帧数据量为8个字节。若通信距离在40m内,数据传输速率可达1Mbps 可实现多主工作方式,数据收发方式灵活。可实现点对点、一点对多点、全局广播等几种传输方式CAN总线采用非破坏性的基于优先权竞争的总线仲裁方式CAN具有CRC校验及其它检验措施,并具有错误识别及自动重发功能通讯介质可以是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接口简单、编程方便,容易构成用户系统总之CAN总线具有实时性强、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结构简单、操作性好、价格低廉等优点,是公认的最有前途的现场总线之一

关于CAN总线的一些问题

式(PeliCAN)的选择是通过设置“时钟分频寄存器CDR”的第7位来确定的。这两种模式的“主要的”区别是BasicCAN仅支持11位的ID,PeliCAN通过选择标准帧和扩展帧分别具有13位的ID和29位的ID。2、两者晶振可以互不相干,一个非常实用的建议是请将SJA1000的晶振采用16M,方便利用现有的资料和波特率计算工具来计算波特率,避免用其他频率自己来算,对于初学,算波特率是一个稍微复杂的事情。3、采样率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说的还是波特率计算当中的事情。用了16M就省了。做通了再慢慢去理解都OK。4、第一个问题中已经有答案 补充问题回复:关于复位模式:复位模式是软件的(SJA1000的复位引脚控制的是硬件复位),通过置位模式寄存器的第0位(MOD.0)进入复位模式 ,清0则进入正常工作模式。(只要通过改变该位就可以实现两种模式的切换)在复位模式时候该节点的CAN总线是关闭的,部分控制器参数需要在这个模式下才能进行初始化,而在正常模式时候就不能被修改。当总线出错关闭时候也会自动进入复位模式,这时候需要清除错误,并恢复到正常工作模式。

modbus总线can总线与485总线有什么区别

can总线是博世搞得,主要应用在汽车上,实时性和可靠性都要高。modbus是施耐德搞得,应用在输送电等电气领域。 can协议规定了应用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其价格比以太网低,但是比UART等RS232或者485要高。但是,实时性在10ms,传输距离远。这一点比别的多数网络都要好。不但用在汽车,工控、电梯等等各方面都有应用。Modbus协议建立在串行接口之上,比如232或485上,只规定了应用层。在PLC等工控领域有比较广泛的应用。485是在232基础上的一个加强版本,可靠性都有所提高。物理层协议。

can总线互连的时候需要接地线吗

最好用双层屏蔽,内层接信号地,外层屏蔽相连,一端接地

为什么can总线电缆有两根呢?

感谢题主的邀请,我来说下我的看法:之所以连接CAN设备的线缆有两根,那是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有差分电压信号产生。一般情况下,那两根线缆都是缠绕在一起的,它们被统称为双绞线。这两个线缆一根连接着两个要相连的CAN设备的CAN高接口,另一根连接着设备上的CAN低接口。记住,是CAN高连CAN高,CAN低连CAN低。因为连接的CAN接口的电压值不一样,一个高,一个低,在通电的情况下,电压高的就会推动电压低的前进,这样差分电压信号就产生了,CAN总线信号的产生原理其实就是这个,现在你清楚了吗?当然,CAN总线里还有一种单线CAN,并不遵照这个规律,不过常见的高速CAN都是这样。如果您需要相关的CAN设备的话,可以前往我们的网站进行具体的咨询,欢迎来访。

can总线问题

1.标准格式数据帧包括:1位帧起始位,11位ID位+1IRQ位,8个控制位,8字节的数据位,2字节的CRC校验位,7个终止位(记得不一定全面)同时有码流控制功能,即位填充功能。当出现4个相同电平的位时,会在中间插入1个不同的位。码流填充区域包括从起始位一直到数据位结束。具体细节可以参见《现场总线CAN原理与应用》一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11位标识符与屏蔽寄存器和代码寄存器组成了CAN总线的滤波模式。3.初始化总线定时寄存器,控制寄存器,输出寄存器,中断寄存器。4.屏蔽寄存器全部为0xFF,使滤波位“无关”5. 高8位为9,即为0000_1001,CODE0= 0000_1001 MASK0 = 1111_0110 (二进制表示)6. 这个我以前算过,《现场总线CAN原理与应用》一书中有详细介绍,现在书没有在手边,印象里是 BTR0 = 0x43;BTR1 = 0x1c;

can总线与485总线区别

品牌型号:lenovo ThinkPad X250系统:Windows 10软件版本:can总线与485总线区别在于原理不同、支持通信方式不同、特点不同。1、原理:CAN总线:过CAN收发器接口芯片82C250的两个输出端CANH和CANL与物理总线相连,而CANH端的状态只能是高电平或悬浮状态,CANL端只能是低电平或悬浮状态。485总线:采用平衡发送和差分接收,因此具有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加上总线收发器具有高灵敏度,能检测低至200mv的电压,故传输信号能在千米以外得到恢复。2、支持通信方式:CAN总线控制器局域网络,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或实时控制的串行通信网络。485总线采用半双工工作方式,支持多点数据通信。3、特点:CAN总线已经成为汽车计算机控制系统和嵌入式工业控制局域网的标准总线,并且拥有以CAN为底层协议专为大型货车和重工机械车辆设计的J1939协议。485总线:采用终端匹配的总线型结构。即采用一条总线将各个节点串接起来,不支持环形或星型网络。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

谁能简单讲讲CAN总线的通讯原理?

CAN总线通信硬件原理图(采用TJA1050T CAN总线驱动器)F040中内置CAN总线协议控制器,只要外接总线驱动芯片和适当的抗干扰电路就可以很方便地建立一个CAN总线智能测控节点。本设计中采用PHILIP公司的TJA1050T CAN总线驱动器。CAN总线通信硬件原理图如图3所示。图中F040 的CAN信号接收引脚RX和发送引脚TX并不直接连接到TJA1050T的RXD和TXD端,而是经由高速光耦6N137进行连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实现CAN总线各节点的电气隔离。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完全的电气隔离,光耦部分的VA和VB必须通过DC-DC模块或者是带有多个隔离输出的开关电源模块进行隔离。为防止过流冲击,TJA1050T的CANH和CANL引脚各通过一个5Ω的电阻连接到总线上。并在CANH和CANL脚与地之间并联2个30P的电容, 用于滤除总线上高频干扰。而防雷击管D1和D2可以起到发生瞬变干扰时的保护作用。TJA1050T的8脚连接到F040的一个端口用于模式选择,TJA1050T有两种工作模式用于选择,高速模式和静音模式。TJA1050T正常工作在高速模式,而在静音模式下,TJA1050T

汽车CAN总线的传输原理是什么?

总线(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是一种用于实时应用的串行通讯协议总线,它可以使用双绞线来传输信号,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现场总线之一。CAN协议由德国的Robert Bosch公司开发,用于汽车中各种不同元件之间的通信,以此取代昂贵而笨重的配电线束。该协议的健壮性使其用途延伸到其他自动化和工业应用。CAN协议的特性包括完整性的串行数据通讯、提供实时支持、传输速率高达1Mb/s、同时具有11位的寻址以及检错能力。CAN总线是一种多主方式的串行通讯总线,基本设计规范要求有高的位速率,高抗电子干扰性,并且能够检测出产生的任何错误。CAN总线可以应用于汽车电控制系统、电梯控制系统、安全监测系统、医疗仪器、纺织机械、船舶运输等领域。一、CAN总线的特点:1、具有实时性强、传输距离较远、抗电磁干扰能力强、成本低等优点;2、采用双线串行通信方式,检错能力强,可在高噪声干扰环境中工作;3、具有优先权和仲裁功能,多个控制模块通过CAN 控制器挂到CAN-bus 上,形成多主机局部网络;4、可根据报文的ID决定接收或屏蔽该报文;5、可靠的错误处理和检错机制;6、发送的信息遭到破坏后,可自动重发;7、节点在错误严重的情况下具有自动退出总线的功能;8、报文不包含源地址或目标地址,仅用标志符来指示功能信息、优先级信息。二、CAN总线的应用CAN总线在组网和通信功能上的优点以及其高性价比据定了它在许多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这些应用有些共同之处:CAN实际就是在现场起一个总线拓扑的计算机局域网的作用。不管在什么场合,它负担的是任一节点之间的实时通信,但是它具备结构简单、高速、抗干扰、可靠、价位低等优势。CAN总线最初是为汽车的电子控制系统而设计的,目前在欧洲生产的汽车中CAN的应用已非常普遍,不仅如此,这项技术已推广到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中。1、汽车制造中的应用应用CAN总线,可以减少车身布线,进一步节省了成本,由于采用总线技术,模块之间的信号传递仅需要两条信号线。布线局部化,车上除掉总线外其他所有横贯车身的线都不再需要了,节省了布线成本。CAN总线系统数据稳定可靠,CAN总线具有线间干扰小、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CAN总线专为汽车量身定做,充分考虑到了汽车上恶劣工作环境,比如点火线圈点火时产生的强大的反充电压,电涡流缓冲器切断时产生的浪涌电流及汽车发动机仓100℃左右的高温。2、大型仪器设备中的应用大型仪器设备是一种参照一定步骤对多种信息采集、处理、控制、输出等操作的复杂系统。过去这类仪器设备的电子系统往往是在结构和成本方面占据相当大的部分,而且可靠性不高。采用CAN总线技术后,在这方面有了明显改观。3、工业控制中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工业控制领域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而工业控制的网络化,更拓展了工业控制领域的发展空间,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广泛的工业领域,CAN总线可作为现场设备级的通信总线,而且与其他的总线相比,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性能价格比。这将是CAN技术开发应用的一个主要的方向。

请问,can控制器如何基于什么原理从can总线分析其报出的故障的呢?

主要分为以下四点:一、CAN总线原理-简介CAN(ControllerAreaNetwork),即控制器局域网络,一般称为CANbus,CAN总线。是由德国BOSCH(博世)公司开发的,现已变成ISO世界标准化的串行通信协议,是现在在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开放式现场总线之一。二、CAN总线原理-报文CAN总线以报文的方法发送数据,每组报文的前十一位为标识符(在同一个体系中,标识符是仅有的),不包括详细发送数据,是对报文优先级的界说,我们将报文的这种格局称为面向内容的编址计划。三、CAN总线原理-帧构造帧能够分为数据帧、远程帧、错误帧和过载帧四种类型。CAN总线上传输的大多数都是数据帧,数据帧承担着数据从发送器到接纳器的责任;远程帧是由总线单元发出的,担任请求发送一样的数据帧;错误帧可由任何单元在检查到总线错误的时候发出来的;过载帧用于在两数据帧或长途帧中供给延时。四、CAN总线原理CAN总线以播送的方法从一个节点向另一个节点发送数据,当一个节点发送数据时,该节点的CPU把即将发送的数据和标识符发送给本节点的CAN芯片,并使其进入准备阶段;一旦该CAN芯片收到总线分配,就变为发送报文阶段,该CAN芯片把将发送的数据构成规定的报文格式发出。此刻,网络中别的的节点都处于接受阶段,所有的节点都要先对其进行接受,经过检查来判别该报文是不是是发给自己的。如果有其他问题,可以到广成科技网站进行咨询,望采纳。

CAN总线怎么与传感器相连

什么传感器 can总线是什么设备的?

如何进行汽车CAN总线开发?

细心的车友和维修师傅会发现,现代汽车上有一种“双绞线”,分布在各个不同电脑间,这就是CAN总线,全称为“控制器局域网总线”技术。图一、汽车上的CAN总线是双绞线CAN总线将多个电脑象结葫芦那样连接起来,请参见图一所示,其作用主要是可用于车上各种传感器数据的传递。现代汽车的电脑控制单元越来越多,如EFI电控燃油喷射系统、ABS车轮制动防抱装置、AT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安全气囊、电动门窗及中控锁、汽车主动悬架等等。每个控制单元都可看做一台独立的电脑,它接受和处理信息,然后发出相应的指令给执行器,达到不同的控制目的。每个电脑均需要各种传感器实时监测车辆的状态信息,并将这种信息传输至相对应的电脑中,这就需要大量的传感器信息。比如控制发动机工作的电脑,需接受进气流量传感器或进气压力传感器、水温和进气温度传感器、油门踏板位置传感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和曲轴转速传感器等等的信息,在经过分析处理和计算后,发送指令来控制发动机喷油器的喷油量、点火提前的正时等等。其它电脑控制的工作也都类似于发动机电脑。图二、相同的信息要传输到不同的电脑但有些传感器信息,如发动机转速、水温与油门踏板位置这三个信号,除了供给发动机电脑,自动变速器电脑也需要这些信号,其他电脑也同样需要某些传感信号。为减少相同传感器数量,自然人们考虑传感信号的共享问题,而CAN总线就是用于传感器数据共享的。过去的信息传递,均采取独立电线进行的传输方式,控制一个顶灯开关或传输水温信号,都要用专门的电线,就是一线一用的方式。信息的种类越多,传输电线的数量也相应增加。图三、CAN双绞线可传输所有信息而CAN总线的原理就是改一线一用为一线多用制,某公路既可运输煤炭,也可运送旅客或百货。与道路可运送多种物质一样,当然导线也可传输多种不同的信息,这就是信息高速公路的概念。CAN总线就是信息的高速道路,所有的信息,不管信息容量的大小,均可通过这两条双绞线进行传递,这可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大大减少电线的数量和布线。将每个控制单元都连接到这两条CAN总线上,从而实现多个电脑间的信息共享。现代汽车使用CAN总线系统,其优点是明显的。比传统的布线方式相比,大大简化了线路的布局,数据传输速度更高更智能和精确。

什么是CAN总线

总线是将信息以一个或多个源部件传送到一个或多个目的部件的一组传输线。通俗的说,就是多个部件间的公共连线,用于在各个部件之间传输信息。人们常常以MHz表示的速度来描述总线频率。总线的种类很多,前端总线的英文名字是Front Side Bus,通常用FSB表示,是将CPU连接到北桥芯片的总线。计算机的前端总线频率是由CPU和北桥芯片共同决定的。 北桥芯片负责联系内存、显卡等数据吞吐量最大的部件,并和南桥芯片连接。CPU就是通过前端总线(FSB)连接到北桥芯片,进而通过北桥芯片和内存、显卡交换数据。前端总线是CPU和外界交换数据的最主要通道,因此前端总线的数据传输能力对计算机整体性能作用很大,如果没足够快的前端总线,再强的CPU也不能明显提高计算机整体速度。数据传输最大带宽取决于所有同时传输的数据的宽度和传输频率,即数据带宽=(总线频率×数据位宽)÷8。目前PC机上所能达到的前端总线频率有266MHz、333MHz、400MHz、533MHz、800MHz几种,前端总线频率越大,代表着CPU与北桥芯片之间的数据传输能力越大,更能充分发挥出CPU的功能。现在的CPU技术发展很快,运算速度提高很快,而足够大的前端总线可以保障有足够的数据供给给CPU,较低的前端总线将无法供给足够的数据给CPU,这样就限制了CPU性能得发挥,成为系统瓶颈。 外频与前端总线频率的区别: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CPU和北桥芯片间总线的速度,更实质性的表示了CPU和外界数据传输的速度。而外频的概念是建立在数字脉冲信号震荡速度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100MHz外频特指数字脉冲信号在每秒钟震荡一万万次,它更多的影响了PCI及其他总线的频率。之所以前端总线与外频这两个概念容易混淆,主要的原因是在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主要是在Pentium 4出现之前和刚出现Pentium 4时),前端总线频率与外频是相同的,因此往往直接称前端总线为外频,最终造成这样的误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前端总线频率需要高于外频,因此采用了QDR(Quad Date Rate)技术,或者其他类似的技术实现这个目的。这些技术的原理类似于AGP的2X或者4X,它们使得前端总线的频率成为外频的2倍、4倍甚至更高,从此之后前端总线和外频的区别才开始被人们重视起来。

CAN总线转RS232电路原理

1,理解正确。2,理解正确。3,RS232只是电平转换。数据帧格式需要自行定义。比方说可以用FF FA作为开头,结尾再加个校验之类的。而CAN通信本身有自己的协议,有固定的数据帧头和结尾。所有需要有控制器对多个节点进行管理。综上,RS232只是一个电平转换,而CAN通信不仅需要有差分通信电平,还要对数据进行管理。所以不能直接RS232电平跟CAN通信的差分信号进行转换。

can总线为什么分为低速can和高速can

CAN工业控制总线。执行的标准不分为高速和低速。同时也应用的不同的环境中中

CAN总线位填充的原理是什么

你是问位填充的实现方法、还是问位填充的作用?位填充的作用是避免总线上出现太多的连续相同码时,收发双方失步,因为CAN总线是NRZ编码的。位填充可以确保至少每6个位时间就会产生跳变沿,这样的话才能让接收端的锁相环保持与发送端同步。

can总线的读写原理是什么?为什么分can高和can低呢?

是这样的 有最高指数 和最低

CAN总线位填充的原理是什么

你是问位填充的实现方法、还是问位填充的作用?位填充的作用是避免总线上出现太多的连续相同码时,收发双方失步,因为CAN总线是NRZ编码的。位填充可以确保至少每6个位时间就会产生跳变沿,这样的话才能让接收端的锁相环保持与发送端同步。

什么是CAN总线

CAN是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AreaNetwork,CAN)的简称,是由以研发和生产汽车电子产品著称的德国BOSCH公司开发的,并最终成为国际标准(ISO11898),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现场总线之一。在北美和西欧,CAN总线协议已经成为汽车计算机控制系统和嵌入式工业控制局域网的标准总线,并且拥有以CAN为底层协议专为大型货车和重工机械车辆设计的J1939协议。  CAN总线的特点  (1)多主机方式工作:网络上任意节点可在任意时刻其他节点发送数据,通信方式灵活;  (2)网络上每个节点都有不同的优先级,可以满足实时性的要求;  (3)采用非破坏性仲裁总线结构,当两个节点同时向网络上传送信息时,优先级高的优先传送;  (4)传送方式有点对点、点对多点、点对全局广播三种;  (5)通信距离可达6km;通信速率可达1MB/s;节点数可达110个;  (6)采用的是短帧结构,每帧有8个有效字节;  (7)具有可靠的检错机制,使得数据的出错率极低;  (8)当发送的信息遭到破坏后,可自动重发;  (9)节点在严重错误时,会自动切断与总线联系,以免影响总线上其他操作。什么是can总线?can总线是数字信号还是模拟信号   CAN总线原理  CAN总线以广播的方式从一个节点向另一个节点发送数据,当一个节点发送数据时,该节点的CPU把将要发送的数据和标识符发送给本节点的CAN芯片,并使其进入准备状态;一旦该CAN芯片收到总线分配,就变为发送报文状态,该CAN芯片将要发送的数据组成规定的报文格式发出。此时,网络中其他的节点都处于接收状态,所有节点都要先对其进行接收,通过检测来判断该报文是否是发给自己的。什么是can总线?can总线是数字信号还是模拟信号   由于CAN总线是面向内容的编址方案,因此容易构建控制系统对其灵活地进行配置,使其可以在不修改软硬件的情况下向CAN总线中加入新节点。  CAN总线的应用  CAN总线在组网和通信功能上的优点以及其高性价比据定了它在许多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这些应用有些共同之处:CAN实际就是在现场起一个总线拓扑的计算机局域网的作用。不管在什么场合,它负担的是任一节点之间的实时通信,但是它具备结构简单、高速、抗干扰、可靠、价位低等优势。CAN总线最初是为

汽车CAN总线是什么,工作原理又是什么,能不能通俗易懂的说下,复制粘贴的滚

通俗的讲就像电话线一样,联通各个部件用来通信的,传输数据

什么是CAN总线?

一种现场总线,主要应用在汽车、船舶等设备间或者控制信号的数据通讯,实时性比较好

CAN总线验收和滤波的原理是什么?

每个节点的CAN控制器中都有验收代码寄存器和验收屏蔽寄存器,当某个节点的验收屏蔽寄存器设置为有关时,则该节点只能接收数据ID号与自身验收代码寄存器内容完全相同的数据,当某个节点验收屏蔽寄存器设置为无关,可接收的数据ID号为任意值的数据。

汽车CAN总线系统原理的介绍

《汽车CAN总线系统原理、设计与应用》介绍了汽车CAN总线的基本原理、应用层协议制定、系统软件和硬件设计,并且通过实例介绍了汽车CAN总线系统的设计方法。全书共10章,首先介绍了汽车网络通信系统的特点,阐述了当今汽车网络系统的结构、类型、应用及其发展趋势,然后着重对CAN总线通信系统的原理和特点、带CAN接口的飞思卡尔微控制器、MSCAN的特点和编程、基于XGATE的CAN通信方法、CAN总线的收发器、CAN总线应用中的Bootloader、CAN的标定协议、CAN总线系统设计流程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最后给出了CAN总线系统设计、仿真和测试方法。

我想问一下汽车can总线工作原理是什么呢?

CANBUS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可以减少汽车车体内线束和控制器的接口数量,避免了过多线束存在的互相干涉、磨损等隐患,降低了汽车电气系统的故障发生率,各种传感器的信息可以实现共享。另外,在Can-Bus技术的帮助下,汽车的防盗性、安全性都得到了较大幅度提升。例如,在启动车辆时,确认钥匙合法性的信息会通过Can-Bus总线进行传递,其校验的信息比以往的防盗系统更为丰富。车钥匙、发动机控制器和防盗控制器互相存储对方信息,校验码中还掺杂了随即码,校验信息通过Can-Bus传递提高了信息传递的可靠性,使防盗系统的工作稳定可靠。

can总线与485总线区别

can总线与485总线区别在于原理不同、支持通信方式不同、特点不同。1、原理:CAN总线:过CAN收发器接口芯片82C250的两个输出端CANH和CANL与物理总线相连,而CANH端的状态只能是高电平或悬浮状态,CANL端只能是低电平或悬浮状态。485总线:采用平衡发送和差分接收,因此具有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加上总线收发器具有高灵敏度,能检测低至200mv的电压,故传输信号能在千米以外得到恢复。2、支持通信方式:CAN总线控制器局域网络,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或实时控制的串行通信网络。485总线采用半双工工作方式,支持多点数据通信。3、特点:CAN总线已经成为汽车计算机控制系统和嵌入式工业控制局域网的标准总线,并且拥有以CAN为底层协议专为大型货车和重工机械车辆设计的J1939协议。485总线:采用终端匹配的总线型结构。即采用一条总线将各个节点串接起来,不支持环形或星型网络。

can总线的读写原理是什么?为什么分can高和can低呢?

读取的是差分信号,所以有CAN高和CAN低

CAN总线的含义是什么?

CAN总线的含义是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的简称,是ISO国际标准化的串行通信协议。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现场总线之一,最初CAN被设计作为汽车环境中的微控制器通讯,在车载各电子控制装置之间交换信息,形成汽车电子控制网络。CAN通讯协议主要描述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CAN层的定义与开放系统互连模型一致。每一层与另一设备上的相同的那一层通讯,实际的通讯发生在每一设备上相邻的两层,而设备只通过模型物理层的物理介质互连。一个由CAN总线构成的单一网络中,理论上可以挂无数个节点。实际应用中,节点数目受网络硬件的电气特性所限制。常见的CAN线的频率有250Kbs/500Kbs/1000Kbs,基本设计规范要求有高的位速率,高抗电磁干扰性,而且能够检测出产生的任何错误。

动力CAN总线的信号转换原理

发送过程: CAN控制器将CPU传来的信号转换为逻辑电平(即逻辑0-显性电平或者逻辑1-隐性电平)。CAN发射器接收逻辑电平之后,再将其转换为差分电平输出到CAN总线上。接收过程: CAN接收器将CAN_H 和 CAN_L 线上传来的差分电平转换为逻辑电平输出到CAN控制器,CAN控制器再把该逻辑电平转化为相应的信号发送到CPU上。

我想问下can总线的传输原理是怎样的呢?

感谢题主的邀请,我来说下我的看法:笔者也在百度里看过很多这方面的问题,但结果都是答非所问,说了一大堆CAN总线的百科,并没有说CAN总线的传输原理,下面,我就依照我的知识解答下这个问题:CAN总线是一种主要应用在汽车通讯或者是工业生产控制的通讯总线,总之,它是要传达信息的。不过,不管是工业生产环境里还是汽车中,这些地域的情况都很糟糕,对于信息传输的影响很大,偶尔还会对其进行干扰,因此,CAN总线想要正常工作的话,就要有强悍的抗干扰能力,这得益于它的结构和数据传输原理:因为CAN总线节点之间是通过屏蔽双绞线互相连接的,也就是缠绕在一起的两根屏蔽数据线,而且,这两根线分别连接不同的CAN接口,一个电压高叫CAN高,另一个电压低叫CAN低,分别连接它们的这两根双绞线在传输信息的时候,它们之间的电压会有一个差值,高电压会推着低电压前进,这个就是差分电压信号,这也就是CAN总线的数据传输原理。由于是电压差传输信息,所以只要两根线路之间有差值,CAN总线就能正常工作,抗干扰能力自然就强,但是如果外界干扰过大,让CAN总线都无法承受的话,那就换个地方工作吧!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有关CAN总线或者CAN分析仪的事情,请前往GCGD官网进行咨询。

谁能简单讲讲CAN总线的通讯原理?

CAN总线通信硬件原理图(采用TJA1050TCAN总线驱动器)F040中内置CAN总线协议控制器,只要外接总线驱动芯片和适当的抗干扰电路就可以很方便地建立一个CAN总线智能测控节点。本设计中采用PHILIP公司的TJA1050TCAN总线驱动器。CAN总线通信硬件原理图如图3所示。图中F040的CAN信号接收引脚RX和发送引脚TX并不直接连接到TJA1050T的RXD和TXD端,而是经由高速光耦6N137进行连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实现CAN总线各节点的电气隔离。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完全的电气隔离,光耦部分的VA和VB必须通过DC-DC模块或者是带有多个隔离输出的开关电源模块进行隔离。为防止过流冲击,TJA1050T的CANH和CANL引脚各通过一个5Ω的电阻连接到总线上。并在CANH和CANL脚与地之间并联2个30P的电容,用于滤除总线上高频干扰。而防雷击管D1和D2可以起到发生瞬变干扰时的保护作用。TJA1050T的8脚连接到F040的一个端口用于模式选择,TJA1050T有两种工作模式用于选择,高速模式和静音模式。TJA1050T正常工作在高速模式,而在静音模式下,TJA1050T

can总线工作原理

CAN实现总线分配的方法,可保证当不同的站申请总线存取时,明确地进行总线分配。这种位仲裁的方法可以解决当两个站同时发送数据时产生的碰撞问题。不同于Ethernet网络的消息仲裁,CAN的非破坏性解决总线存取冲突的方法,确保在不传送有用消息时总线不被占用。甚至当总线在重负载情况下,以消息内容为优先的总线存取也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系统。虽然总线的传输能力不足,所有未解决的传输请求都按重要性顺序来处理。在CSMA/CD这样的网络中,如Ethernet,系统往往由于过载而崩溃,而这种情况在CAN中不会发生。扩展资料CAN的报文格式:在总线中传送的报文,每帧由7部分组成。CAN协议支持两种报文格式,其唯一的不同是标识符(ID)长度不同,标准格式为11位,扩展格式为29位。在标准格式中,报文的起始位称为帧起始(SOF),然后是由11位标识符和远程发送请求位 (RTR)组成的仲裁场。RTR位标明是数据帧还是请求帧,在请求帧中没有数据字节。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CAN总线

汽车CAN总线的传输原理?

一、CAN总线的特点:1、具有实时性强、传输距离较远、抗电磁干扰能力强、成本低等优点;2、采用双线串行通信方式,检错能力强,可在高噪声干扰环境中工作;3、具有优先权和仲裁功能,多个控制模块通过CAN 控制器挂到CAN-bus 上,形成多主机局部网络;4、可根据报文的ID决定接收或屏蔽该报文;5、可靠的错误处理和检错机制;6、发送的信息遭到破坏后,可自动重发;7、节点在错误严重的情况下具有自动退出总线的功能;8、报文不包含源地址或目标地址,仅用标志符来指示功能信息、优先级信息。

can总线的原理与应用

控制器局域网总线(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是一种用于实时应用的串行通讯协议总线,它可以使用双绞线来传输信号,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现场总线之一。CAN协议由德国的Robert Bosch公司开发,用于汽车中各种不同元件之间的通信,以此取代昂贵而笨重的配电线束。该协议的健壮性使其用途延伸到其他自动化和工业应用。CAN协议的特性包括完整性的串行数据通讯、提供实时支持、传输速率高达1Mb/s、同时具有11位的寻址以及检错能力。CAN总线使用串行数据传输方式,可以1Mb/s的速率在40m的双绞线上运行,也可以使用光缆连接,而且在这种总线上总线协议支持多主控制器。CAN总线最初是为汽车的电子控制系统而设计的,目前在欧洲生产的汽车中CAN的应用已非常普遍,不仅如此,这项技术已推广到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中。

can总线的可靠通信是依靠什么机制来实现的?

CAN总线通讯的可靠性依托于硬件结构的高抗干扰能力和通讯协议中的仲裁机制及重发机制。单总线结构和使用屏蔽双绞线传送平衡差分信号,使得CAN总线具有较强的抗共模干扰能力;另外,CAN总线的仲裁机制和重发机制也进一步提高了通讯可靠性,仲裁机制确保了高优先级信息优先传送,而低优先级信息则可以在总线空闲时自动重新发送,这样可确保信息不丢失。can总线原理以广播的形式发送报文,当CAN总线上的某个节点需要给其他节点发送消息时,会以广播的形式发送给总线上所有的节点,因为总线上的节点不适用地址来进行配置CAN系统,而是根据报文的开头的11位标识符决定是否要接受其他节点发来的报文。当一个节点需要发送数据到另一个节点时,自身节点的处理器需要将要发送的数据和自己的标识符传给自身的总线控制接口,处于准备状态;当获取到总线的使用权后,将数据和标识符组装成报文,将报文以一定格式发出,此时其他的节点处于接收状态。

can总线工作原理

can总线工作原理如下。CAN总线使用串行数据传输方式,可以1Mb/s的速率在40m的双绞线上运行,也可以使用光缆连接,而且在这种总线上总线协议支持多主控制器。CAN与I2C总线的许多细节很类似,但也有一些明显的区别。当CAN总线上的一个节点(站)发送数据时,它以报文形式广播给网络中所有节点。对每个节点来说,无论数据是否是发给自己的,都对其进行接收。每组报文开头的11位字符为标识符,定义了报文的优先级,这种报文格式称为面向内容的编址方案。在同一系统中标识符是唯一的,不可能有两个站发送具有相同标识符的报文。当几个站同时竞争总线读取时,这种配置十分重要。当一个站要向其它站发送数据时,该站的CPU将要发送的数据和自己的标识符传送给本站的CAN芯片,并处于准备状态;当它收到总线分配时,转为发送报文状态。CAN芯片将数据根据协议组织成一定的报文格式发出,这时网上的其它站处于接收状态。每个处于接收状态的站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检测,判断这些报文是否是发给自己的,以确定是否接收它。由于CAN总线是一种面向内容的编址方案,因此很容易建立高水准的控制系统并灵活地进行配置。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在CAN总线中加进一些新站而无需在硬件或软件上进行修改。当所提供的新站是纯数据接收设备时,数据传输协议不要求独立的部分有物理目的地址。它允许分布过程同步化,即总线上控制器需要测量数据时,可由网上获得,而无须每个控制器都有自己独立的传感器。CAN总线的特点:1、具有实时性强、传输距离较远、抗电磁干扰能力强、成本低等优点2、采用双线串行通信方式,检错能力强,可在高噪声干扰环境中工作;3、具有优先权和仲裁功能,多个控制模块通过CAN控制器挂到CAN-bus上,形成多主机局部网络;4、可根据报文的ID决定接收或屏蔽该报文;5、可靠的错误处理和检错机制;6、发送的信息遭到破坏后,可自动重发;7、节点在错误严重的情况下具有自动退出总线的功能;8、报文不包含源地址或目标地址,仅用标志符来指示功能信息、优先级信息。

can总线工作原理

can总线利用串行原理,进行数据传输,并且总线能够连接多个主控制器,当can总线上其中一个站点发送数据时,能传送给所有站点。can总线特点:1、没有主次区别,任何节点都可以向其它节点发送数据。2、不会堵塞通信,当多个节点同时发送数据时,优先级低的会避让优先级高的,避免通信堵塞。3、结构为多主总线,最远能够与10公里位置通信,速度能够达到1兆帕。4、队列为先进先出的方式,优先进入的数据,优先级更高,会优先输出。

关于can总线调试,我用51单片机和sja1000还有82c250组成的can总线,原理图照着书上画,现在调试的情况如下

你先查下datasheet看吧 soiseek有中文版的英文原版:www.soiseek.com

关于can总线控制器sja1000的一些问题

答:1、基本模式(BasicCAN)和扩展模式(PeliCAN)的选择是通过设置“时钟分频寄存器CDR”的第7位来确定的。这两种模式的“主要的”区别是BasicCAN仅支持11位的ID,PeliCAN通过选择标准帧和扩展帧分别具有13位的ID和29位的ID。2、两者晶振可以互不相干,一个非常实用的建议是请将SJA1000的晶振采用16M,方便利用现有的资料和波特率计算工具来计算波特率,避免用其他频率自己来算,对于初学,算波特率是一个稍微复杂的事情。3、采样率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说的还是波特率计算当中的事情。用了16M就省了。做通了再慢慢去理解都OK。4、第一个问题中已经有答案 补充问题回复:关于复位模式:复位模式是软件的(SJA1000的复位引脚控制的是硬件复位),通过置位模式寄存器的第0位(MOD.0)进入复位模式 ,清0则进入正常工作模式。(只要通过改变该位就可以实现两种模式的切换)在复位模式时候该节点的CAN总线是关闭的,部分控制器参数需要在这个模式下才能进行初始化,而在正常模式时候就不能被修改。当总线出错关闭时候也会自动进入复位模式,这时候需要清除错误,并恢复到正常工作模式。

can总线的分类有哪些

can总线的分类有CAN、CANopen、DeviceNet三种类型。CAN是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AreaNetwork,CAN)的简称。CAN是ISO国际标准化的串行通信协议。在汽车产业中,出于对安全性、舒适性、方便性、低公害、低成本的要求,各种各样的电子控制系统被开发了出来。由于这些系统之间通信所用的数据类型及对可靠性的要求不尽相同,由多条总线构成的情况很多,线束的数量也随之增加。为适应“减少线束的数量”、“通过多个LAN,进行大量数据的高速通信”的需要,1986年德国电气商博世公司开发出面向汽车的CAN通信协议。此后,CAN通过ISO11898及ISO11519进行了标准化,在欧洲已是汽车网络的标准协议。

Can总线与DeviceNet总线的区别是什么

DeviceNet现场总线MCC的核心设备-DeviceNet离散量I/O节点和电动机保护测控装置,DeviceNet的基础即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实现了全数字化通信,不同厂家产品互操作;实现了真正的分布式控制(分散式控制):可以传送多个过程变量的同时可将仪表标识符和简单诊断信息一并传送,可以产生最先进的现场仪表,多变量变送器;提高了测试精度;增强了系统的自治性。CAN是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的简称,是ISO国际标准化的串行通信协议。CAN总线特点:(1) 数据通信没有主从之分,任意一个节点可以向任何其他(一个或多个)节点发起数据通信,靠各个节点信息优先级先后顺序来决定通信次序,高优先级节点信息在134μs通信; (2) 多个节点同时发起通信时,优先级低的避让优先级高的,不会对通信线路造成拥塞; (3) 通信距离最远可达10KM(速率低于5Kbps)速率可达到1Mbps(通信距离小于40M);(4) CAN总线传输介质可以是双绞线,同轴电缆。CAN总线适用于大数据量短距离通信或者长距离小数据量,实时性要求比较高,多主多从或者各个节点平等的现场中使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望采纳。

我想问一下can总线调试工具是一种什么样的设备呢?请给介绍下。

体系最全、最贵的那肯定是Vector的工具链了,但是动辄十万以上的价格也没多少公司可以承受了,我用下来同星的TSCANmini不错,我们用来刷BootLoader基本上100%负载,完全不丢帧。他们的TSMaster个人认为仅次于Vector的CANoe,远高于国外的Kavaser、PCAN更不用说周立功、广成了,关键免费、免费、免费,还直接支持Vector的硬件,这点是最最牛的地方,可以不用买CANoe软件了。谁用谁知道:-D

can总线 是什么 ??? 有几根线?

can总线是一种现场总线。有两条通讯线,分别叫做CANH和CANL,但不能供电。此处有别于二总线技术。CAN总线通讯压差也是5V,RS485也是5V。不同是CAN是两条线往中间并。而RS485是两线翻转。canCAN总线作为总线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协议栈支持抢占。而RS485不能。如果忽略结合can的协议栈能达到的抢占特性,其实在现场布线时,两线抗干扰性还不如RS485的差分电压好,摆幅更大。如果是考虑到现场施工布线的简便和抗干扰性,可以看一下二总线。电压摆幅更大,现场抗干扰性能更好。如果您比较在意几根线的话,可以看一下这个图,对于各种总线和分线制技术,通讯线缆数量问题,就表示比较清晰了。

CAN,CAN总线,CAN卡分别是什么

首先第一个CAN叫控制器局域网(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总线式现场总线的一种,是一种总线技术,CAN卡是读取总线信息的一中设备